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复习备考研究 从2014湖北高考数学卷说开去1第一部分 对2014湖北高考数学卷的评析一、稳定与变化二、主干与基础三、能力与创新四、应用与文化五、通性与通法六、文科与理科2一、总体上稳定,稳定中求新1试卷结构的稳定;2题型题量的稳定:3赋分权重的稳定;4考查内容的稳定;5考核目标的稳定;6试题难度的稳定。32013-2014湖北卷考点比较(理科) 42013-2014湖北卷考点比较(文科)55考核目标的稳定知识要求 :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理解(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数学能力:空间想像能力
2、(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概括出一些结论,作出新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演绎法,归纳法;直接法和间接法)运算求解能力(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数据处理能力(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意识(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创新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6数学思想方法:1.函数与方程思想;2.化归与转化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分类与整合思想;5.必然与或然思想;6.特殊与一般思想;7.有限与无限思想。7函数与方程思想(1)函数思想:就是运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集合
3、与对应的思想去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或构造函数关系,再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2)方程思想:就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3)运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函数与方程的密切关系,可将二元方程转化为函数关系;根据函数与不等式的密切关系,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涉及最值问题,通常是建立目标函数,利用求函数最值的方法解决问题;数学中的某些数学模型可转化为函数问题(如等差数列可转化为一次或二次函数,等比数列可转化为指数函数,等).
4、(4)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把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统一在一个等式中,建立方程;当问题中有多个变量时,将某个关键变量作为主变量,将等式看作是这个变量的方程;数学中的某些模型(如函数,曲线等)经常转化为方程问题.8化归与转化思想(1)化归与转化思想:就是在处理问题时,把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容易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思想.转化有两种方式: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2)常用的转化策略主要有:已知与未知的转化; 复杂与简单的转化;抽象问题与具体问题的转化; 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 常量与变量的转化;相等与不等之间的转化; 命题与等价
5、命题的转化;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转化;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转化. 9(3)常用的化归方法有: 换元法; 数形结合法; 向量法; 建模法; 坐标法; 类比法,等.(4)化归与转化应遵循以下原则: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有利于运用熟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简单化原则: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与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表示和谐统一的形式,或转化命题,使其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
6、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究,使问题获解.10数形结合思想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初等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 “数”和“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也就是说,代数问题可以几何化(借形助数),几何问题也可以代数化(以数辅形).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数形结合的思想.(2)数形结合思想的常见问题有:图形与符号、图形与文字的互译;利用图像研究函数特性;向量中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应用;函数图像与方程、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圆锥曲线图形与方程、定义间的内在联系;三角函数图像的特征.(3)数形结合思想的本质是:数量关系决定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反映了数量关系. (4)数与形转化
7、的主要途径:建立坐标系,以数量关系的变化研究图形的变化;通过分析数(或式)的结构特征,把代数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来解决;通过对数(或式)的特点分析,联想相关知识,构造图形或函数来解决问题.11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方法):1.代数变换: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公式法; 比值法,等.2.几何变换:平移; 对称;延展;放缩; 分割;补形,等.3.逻辑推理: 综合法; 分析法; 反证法; 枚举法; 数学归纳法,等.126试题难度基本稳定:13二、突出主干,回归教材是基本导向三分之二的试题源于教材:过去:“考什么,教什么”;现在: “有教才有考”。通过“考什么”和“怎么考”,对“教什么”和“怎么教”发生
8、一定的反拨作用.14(1)直接由课本例题、习题作题材命制试题.1516(2)间接由课本例题、习题作题材命制试题.171819附:(1)必修2第79页复习参考题B组第2题;(2)选修2-1第112页习题3.2组第4题.20(3)要关注以课本中阅读材料的内容等作为选材的切入点,并通过适当的改造、组合、加工和拓展等改编与再创的方式设计试题。必修1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的图象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探究与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
9、息技术求方程的近似解信息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实习作业1:函数的发展史实习作业2:牛顿的冷却模型21三、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1从“知识立意” 到“问题立意” 再到“能力立意”的做法:(1)考查对概念的了解和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和再认;(2)考查对数学性质的应用,而不是简单的复述和背诵;(3)考查对定理公式的掌握,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和再现;(4)考查数学思维能力的水平,通过适度综合和渗透来实现;(5)考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和应用,通过自然融合和蕴含的方式来实现;(6)考查数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不是简单模仿.222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具体体现:(1)淡化知识覆盖面,不
10、求知识点面面俱到,追求能力考查逐步深入到位;(2)摒弃繁琐公式的记忆,追求考查对公式及所渗透方法的理解与掌握;(3)减少繁难运算,追求对思维能力层次及其容量的考查与测量;(4)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5)关注有实际意义和普通价值的问题、背景,创新选材;(6)注重能力因素的内在联系,强调对能力的综合考查;(7)注重具有发展能力价值的、有发展潜质的、再生性强的知识和方法,选好考查的切入点;(8)淡化形式,注重考查数学理性思维;(9)注重应用,贴近生活,立意创新;(10)突出主干,考查数学素养.233创新型试题的形式:(1)开放型试题;(2)信息迁移型试题;(3)判断评价型试题;(4)补充条件
11、件试题;(5)探索存在型试题;(6)归纳猜测型试题;(7)简单应用型试题。24252627四、凸显数学应用,彰显数学文化例1(1)(2011,湖北理13)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 (2)(2011,湖北文9)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例2(1)(2012,湖北文17)古希腊三角形数.(2)(2012,湖北理10)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例3(1)(2013,湖北理14)古希腊多边形数. (2)(2013,湖北文16)数书九章中“天池盆测雨”题. 2829五、试题常见,解法常规:1.设计试题常规;2.上手容易,入口宽;3.没有出现偏题、怪题;4 .强化通性通法;5. 没有必须用到某些特殊技巧才能
12、解答的题目.六、文、理差异在缩小1.选填题中:复数、线性回归方程、数学史等相同;2.解答题中的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相同;文、理科试题中立体几何与导数相似,且文科试题均是由理科试题改编而来(姊妹题),因此理科试题显得更容易.注:2013年高考卷选填题3个同,解答题2个同.30启示:要认真研究高考题(重点是近三年)通过研究高考题,弄清以下问题:(1)知道考什么?通过做高考题,对照考试说明,弄清各各章节都考了什么。(2)明确怎么考?通过做高考题,弄清各考点的考查方式,题型有哪些特点。 (3)研究为什么这样考?通过做高考题,对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研究为什么要这样考。(4)探究还能怎么考?通过做
13、高考题,预估考试可能的变化方式。31第二部分 高三复习备考的核心要素 高效数学课堂一、重温常规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1)备课:备课要做到“五有”: 脑中有“纲”(考试大纲); 胸中有“本”(教材); 目中有“人”(学生); 心中有“情”(情境); 手中有“法”(方法).备课要有具体行动: 集体备课行动; 随堂听课行动; 高考研究行动.32(2)上课:数学上要“明确”;教学上要有“特色”。上课要让学生“动起来”:思考、讨论、练习等;上课要让课堂“活起来”:有趣、精炼、启发等.(3)辅导:培优与并差并重。(4)批改:科学评价,公正评价。通过给分评价引导学生规范答题。(5)考试:导向要明确。查找问题、
14、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培养能力,训练应考方法等。33二、什么是一节好的数学课?1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有的特点 (1)数学上强调“明确”;(2)教学上强调“特色”.具体来就:明确;厚重;严谨;思辨;留白.2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教”得简单些、轻松些(1)探求最近发展区“教联系”.(2)探求数学的本质“教过程”.(3)探求问题的背景“教道理”.3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数学味”(1)问题的情境应有明确的数学意义和价值,简洁、明了、直白、有趣;(2)教学过程要有清晰的思辨,严谨的推理,合理的运算,准确的表达;(3)其核心是思想方法,内涵是理性文化,这是数学的精髓. 教会学生思考就是“数学味” !34三、高三复习
15、课需要克服的一些问题1追求一步到位,违背认知规律;2要求过分统一,忽视个性差异;3教学自然越位,指导提示过度;4解题策略缺失,典例就题讲题;5教学方法单一,忽略学生主体;6小结空洞死板,缺乏网络构建;7作业量大题难,纠错反思不力。35关于教学的自然越位:36关于解题教学课:(1)合理性37关于解题教学课:(2)严密性38关于解题教学课:(3)灵活性39关于解题教学课: (4)统一性40关于解题教学课:(5)深刻性41关于解题教学课: (6)发散性(1)“一题多解”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2)“一题多解”不能干扰主题教学目标;(3)“一题多解”不能干扰思维模式的形成; (4)“一题多解”不能导致满
16、堂灌;(5)“一题多解”必须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向,以学生的活动为依托,避免“解法展览”和“教师秀”的出现;(6)“一题多解”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解法不是越多越好. 绝不可以为“一题多解”而“一题多解”;(7)“一题多解”不是解法越新奇越好 ;(8)既要重视以发散思维为主要训练目标的一题多解,更应重视以聚合思维为目标的“多题一解”.42关于作业:(1)练习的种类:专题练习、综合练习、反馈练习、基础练习.(2)练习的安排:类型交叉、长短交叉.(3)练习的讲评:变式训练.基本做法:(1)整体分解;(2)信息交合.以量取胜是一种策略,但事倍功半!43做好作业后的错例分析:(1)学生在
17、解题中出错是学习活动的必然现象.教师对错例的处理是解题教学的正常业务,并且,错例剖析具有正例示范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完整的解题教学;(2)解题错误的产生总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解题分析首先要对合理成分做充分的理解.简单否定的态度,无助于客观认识错误的性质和错误的原因,更无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实现改进的目的;(3)要通过反例或启发等途径暴露矛盾,引发当事者的自我反省.直接奉送正确答案的做法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4)要明确指出错误的地方,具体分析错误的性质。使得当事者不仅知道“最后结果”错了,而且知道哪一步开始出错,是错在知识上、逻辑上,还是原理上;(5)要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补救的办法或
18、完善的措施。要尽可能直接在原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学生体会并学会“怎样改正错误”。44四、消除 “懂而不会”现象1组织“说数学”活动想明白、说清楚、写规范.(1)什么是“说数学”?(2)为什么要“说数学”?(3)“说数学”说什么?(4)“说数学”怎么说?剖析全题,说清题要素:识题; 探求思路,说清解题方法:提炼解题流程;解后反思,说清问题本质:弄清易错易混点;追本溯源,说清题目来源:寻求理论支撑;总结归纳,说清衍生拓展:思维启迪,规律总结。通过学生的“说”,带动全体学生的“思”,实现更好的“学”。452重视教学变式“教学变式” : “教学变式”即在教学中使用的变式,而变式教学就是将变式用于教
19、学,变式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变式与变式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两个对等的概念。概念变式:数学概念的形象表征,给出直观模型、几何图形、物理模型、生活情境或者该属概念的种数学概念等形式,这些不同“变式”在本质属性(相关特征)方面具有一致性。同时,还要重视概念的反例教学,数学概念的反例在反映概念本质属性方面具有变异性、变化性。在无关特征干扰下,让学生在现实或数学情境中能够说出、认出数学概念,是形成数学概念的需要.命题变式:显性变式:如果一个问题从它的原型通过直观和具体的变化而得到,那么这些问题变式称之为显性变式.如,数量关系的变化、图形位置的变化等.隐性变式:如果一个问题的变式只有通过抽象或
20、逻辑的分析才能发现它与原型的联系,那么这种变式称之为隐性变式.如,变化参数、微妙地缺省某些条件、变化背景等,这时应用相关知识或策略的条件是隐性的.463为理解而教理解数学是“既懂又会”学习的突破口:理解的四个层次:1在数学学习中只会背诵定义和定理、模仿做题视为理解的零层次,是“不知其然”,在数学学习中大多表现为对数学茫然的“不懂不会”.2能重述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知识概念的外延,能读懂公式的推导和定理的证明过程,解题时能模仿和套用例题的整个解答过程及符号的使用,知识是零散的,有木无林,缺乏系统性.属知识性层次,通常叫做初步理解.是“知其然”,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懂而不会”.3对知识能牢
21、固记忆,对概念能分析其内涵、外延,对定理能分析内容结构,能写出完整的证明,能深入理解已有的证明,对知识能按逻辑顺序排成网络,有木有林.属能力性层次,通常叫做深刻理解.是“知其所以然”,在学习中表现为“既懂又会”.4了解定理、公式发现的大致过程以及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脉络;对知识是结构性记忆;有运用合情推理的体验和演绎的基本功,不仅见木见林,而且对数学有整体的认识,对数学的精神、数学美、数学的价值有切身的体会.属思想性层次,通常叫做透彻理解.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学习上是既懂又会能活用.47第三部分 高三复习备考的一般做法一、高三复习的轮次安排1.第一阶段:全面复习阶段.系统整理知识,查漏
22、补缺,优化知识结构.按大纲要求理解和掌握概念;能理解或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定理的证明;能熟练解答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能简要说出各单元题目类型及主要方法;形成系统知识的合理结构.内容综合化,知识体系化,方法类型化,解题规范化.482.第二阶段:专题讲座阶段.专题的选取:(1)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弱点;(2)教材体系中的重点;(3)近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4)基本数学思想方法;(5)解题应试技巧;(6)综合专题.教学形式:(1)小专题推进,穿插综合训练;(2)专项训练,以点切入,带动整体(以抛物线为例:例1,例2) ;(3)综合训练,巩固“三基”,强化记忆.493.第三阶段:模拟训练阶段.(1)
23、依据考试说明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层次选用试题;(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高考题模拟试题的训练;(3)有取舍、有选择地分析外来资料,做到精选、精做、精改、精评;(4)及时反思,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有重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问题解决;(5)结合新信息,做好“保温”训练.三阶段复习在时间上没有严格的界限,在知识上没有严格的划分,应根据校情、学情,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50二、高三复习如何用好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要悉心钻研!那种抛开课本,用资料来教学,总是盯着新、奇、特、难、偏的东西的作法,必将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基础不牢!51三、高三复习要做好“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1
24、)目标性原则:依据考试说明中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需强化的知识、需提升的能力等.(2)主体性原则: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出时间让学生自查自纠,讨论互评,反思修改.教师要善于于组织引导、总结拓展、升华提高.(3)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分析,找出症结,剖析原因,明确思路,确定方法.(4)启发性原则:针对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联系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挖掘出内涵及外延;或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总结规律,揭示方法.试卷讲评课的一般程序:(1)成绩分析;(2)自查自纠;(3)典例剖析;(4)纠错矫正;(5)补偿训练.52四、高三复习要注意培养能力1.注重审题能力
25、的培养(1)明确目的性;(2)提高准确性;(3)注意隐含性.解题:条件暗示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示诱导解题方向.2.突出解答题得分能力的训练(1)设计有效的解题过程和步骤,切忌盲目落笔,顾此失彼,解题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要做到推理严谨,言必有据,演算准确;(2)力求表述得当,所答合所问,不要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不要以某习题中的结论为根据,只写结论,不写过程;(3)画好图形,做到定形状,定性质,定数量,定位置,注意图形中的可变因素,注意图形的运动和变换.533.关注计算能力(1)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90%以上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另外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还有加大考查学生运算能力的趋势,因此应强化
26、运算能力的训练.(2)运算是一种能力!部分运算能力差的同学还没有把运算能力看成是一种能力,往往将运算能力差完全归结于粗心,认为平时运算是浪费时间,高考时只要细心就没问题,这种错误认识是十分有害的!(3)运算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要求多动脑,勤动手,坚持长期训练培养,要能够根据题设条件,合理运用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提高运算的准确性.(4)关注算理和算法!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提高运算的合理性与简捷性,适当注意近似计算、估算、心算、以想代算,提高运算速度。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只是一种理想!544. 实现专题突破(1)三角函数(含解三角形);(2)数列;(
27、3)概率统计;(4)立体几何;(5)解析几何;(6)函数与导数;(7)应用问题;(8)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能力是“练”出来的:处理好练习、讲评、与反思的关系;能力是“悟”出来的:处理好“做题”与“看题”的关系(想要点、对答案、找差距、析原因、理思路);能力是“积累”起来的:做好题型、方法等归类.55五、高三复习要处理好“热点”与“冷门”的关系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包括课本上的一些例、习题应成为高考命题的保留节目.对教材中的“冷门”应给予重视,它们通常会成为高考命题选材的来源. 如:(1)阅读与思考;(2)实习作业”;(3)探究与发现;(4)数学史;既要关注“热点”,又不忽视“冷门”!561.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不要漠视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将他们归结为粗心大意,这是很严重的错误想法.错误都是有原因的,一定要究根到底,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时改正,并从中吸取教训.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找不到解题着手点;(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3)概念或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第四次调研诊断考试数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土壤科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商学院《舞蹈与形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攀枝花学院《高速铁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植物保健与和谐植保》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外籍工作人员聘用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个人房产抵押合同书范文
- 范文房产抵押担保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
- 【年产20万吨丙烯酸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
- 分布式光伏经济评价规范
- 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 乾坤未定吾皆黑马+高考冲刺百日誓师主题班会
-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四川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
-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课件
- 与小三分手的协议书
- 羊水过少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