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上册第三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型设计_第1页
道路交通上册第三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型设计_第2页
道路交通上册第三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型设计_第3页
道路交通上册第三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型设计_第4页
道路交通上册第三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上)第三章 城市道路平面线型规划设计第一部分 数据1 不设的最小半径在计算过程中,公路 横向力系数 =0.035,城市道路 横向力系数 =0.067(也用于般最小半径)2极限最小半径: 在采用极限最小计算一半径时,设置最大。城市道路在郊区的坡度可以采取 2%-6% , 一般采用 0.140.16(范更新)。3横向力系数对于行车舒适度的影响见下: 小于 0.1 时,行车舒适,转弯不会感觉曲线存在,平稳 =0.15 时,转弯会感到曲线存在,平稳=0.20 时,转弯感到曲线存在 ,略感不平稳 =0.35 时,转弯感到曲线存在,不稳定=0.40 时,转弯非常不稳定 ,有倾倒。4城市道

2、路圆曲线的最小半径与最小长度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3020不设最小半径400300设最小半径一般值3002001508540极限值400250150100704020说明:平曲线的一般值取 3 倍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取 2 倍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在工程条件苛刻时使用。 圆曲线最小长度与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相同。5 我国城市道路值越大。设置值 为 2%-6%,而且道路等级越高,允许设置的最大6 为了保证汽车在转弯时不相邻车道,凡小于 250M 半径的曲线路段均需要加宽。车道加宽仅仅限于快速交通干道、山城道路、郊区道路、立交匝道。 并且,一般公路的双车道在考虑加宽时,为了顺应

3、汽车的行驶规律,一般采取内侧加宽形式。城市道路为了便于拆迁和实施,采取两侧加宽。城市道路中机非混行一般不考虑加宽。加宽设置的方式: 如果有缓和段时,加宽段的起点与缓和段重合 如果没有设置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按照 渐变率 1:15 设置,且长度不少于 10M 。7 设置缓和曲线的离心度变化率通常采用 0.6 m/s (旅客感觉舒适度)汽车在缓合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应该有 3s. (行驶时间不能过短)8 不设缓曲线的情况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26021060极限值705040圆曲线最小长度8570504035252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85705045352520 计算行车速度小于 40KM/H 时

4、,缓曲线可以用直线代替 圆曲线半径大于不设缓曲线的最小半径Rmin 时可以不设缓曲线。表格如下9平面线形的组合 计算行车速度大于 40KM/H 的时候,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之间要设置缓和曲线,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同向圆曲线直接相接?A、半径大于Rmin 的时候(见上表)B、半径如果小于Rmin ,那么在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是也可以直接有圆曲线与圆曲线相交。1、小圆半径小于Rmin,但是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 不大于 0.1 米时,可以圆曲线直接相连2、速度大于 80KM/H ,R1:R2 小于 1.5速度小于 80KM/H,R1:R2 小于 2C、如果速度小于 40KM/H,且小圆半径大于 不设最

5、小半径时,可以设置复合曲线。若同向曲线之间有时,也可以设置复曲线,设置在大圆 内。(PS: 不设的最小半径 小于 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3020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300020001000700500300150 关于曲线衔接的问题A、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宜大于或等于 6 倍 计算行车速度值 ;B、 反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宜不小于 2 倍 计算行车速度值 关于的问题A、 同向曲线可以设置在曲线的内部B、反向曲线对于不设的反向曲线,一般可以直接相连。对于设置的反向曲线,中间应该要有一段不小于两曲线缓和段长度和的直线相连,并且直线段长度 不

6、小于 20m 。10 道路工程中关于的补充:渐变率:旋转轴与车行道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升降比例设置的方式A、绕内边缘旋转新建工程采用B、绕中线旋转旧路改造PS:B 方式的L(缓和段长度)较A 短,但是内缘下降的高度要多,因此在设置时要考虑边沟排水等 对于有中间带的道路绕中线旋转 又可以分为 3 中方式(中线旋转轴)A、绕中间带中心旋转适于中间带不宽的道路B、绕车行带的中心旋转适于车道数大于 4 的道路C、绕中间分隔带的边沿旋转适于各种有中间带的道路11关于行车视距的问题 道路行车视距中, 行车安全距离为 5m。反应时间是 1.2s 会车视距 约为 行车视距的两倍。 快速路的停车视距 110m

7、,会车视距 220 m主干道上,V=60KM/H ,停车视距 70m;V=50KM/H ,停车视距 60m;次干道上,V=40KM/H ,停车视距 40m当 V40 时,停车视距与设计车速相等. 通常道路曲线最内侧的车道中心线行车轨迹由安全视距两点连线所的曲线内侧空间间距 称为 横净距 。的视线高度为 1.11.2m 左右。12 在确定平面曲线半径时,为了道路测设方便,应当对计算数值取整。当 R 小于 125m 时,按照 5 的倍数取整。 也就是说,当计算的R=73.4 的时候,取 75.当 125 小于 R 小于 150 的时候,按 10 的倍数取整。 也就是说,当计算出来的R=123 的时

8、候,取 130当 R 在 150250 的时候,按照 50 的倍数取整。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的R 只可能取 150 、200、250 三个数 。当R 大于 1000 的时候,按照 100 的倍数取整。13 道路转折角35时,可以用折线连接而不设曲线14 编制里程桩时,曲线确定后,从路线起点处开始,每隔 20m、50m 或 100m 依照前进方向顺序编列里程桩号;对曲线起点、中点、终点以及桥涵人工构筑物、道路交叉口等特征点编列加桩。 桩号自东向西或自南向北排列。第二部分 简答填空1 缓曲线的作用 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车道行驶离心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离心度 行车舒适横坡逐渐变化,行车更加

9、平稳 行车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得当,线形美观2 曲线的衔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相邻曲线的半径不宜悬殊过大 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长度宜大于或等于 6 倍的计算行车速度值;反向曲线之间的行车长度宜大于或等于 2 倍的计算行车速度值。断背曲线如若不能避免,可以用大半径的曲线代替 注意的衔接 长直线尽端不宜布置小半径曲线3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平面线形连续、顺势,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满足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与视觉、心理的要求保证平面线形的连贯与均衡避免连续急转弯的线形4 平面线形设计步骤初步拟定平面线形 总规、控规层面选用弯道平曲线半径当转折角 在 35 之间的时候,可以用折线代替圆曲线编制里程桩确定道路红线绘制平面图5 平面线型设计的主要任务 根据路网规划确定的道路和道路间的方位关系,以道路中线为基准,考虑地形、地物、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根据行车技术要求确定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平面线型; 确定组成这些平面线的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