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兴山县茶园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项目报告书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兴建茶园水电站工程,将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电和交通状况,促进当地林特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增加居民的收入,对于山区居民早日脱贫致富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巩固当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成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项目前期工作简况为了开发咸水河流域的水力资源,兴山县有关部门和设计单位进行了多次勘察和规划工作,湖北省兴山县水能开发规划修编报告,对咸水河流域(兴山县境内)提出了五级开发方案:茶园水电站+人坪河一级(引水)+人坪河二级(库)+咸水河+花坪,兴建的茶园水电站工程即为规划中的咸水河第一级水电站。2010年受业主
2、委托,宜昌清江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于2010年10月完成兴山县茶园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并通过评审。项目背景按照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兴山兴鸿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宜昌清江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编制了兴山县茶园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下简称方案报告书)。项目概况工程枢纽主要包括:取水底栏栅坝一座,进水闸、箱涵、沉沙池及冲沙闸、引水隧洞及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厂房及升压站、管理生活设施等。电站建设总投资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万元,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费万元,临时工程万元,其它费用万元。电站装机28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614万,保证出力302kW,年利用小时3838h。茶
3、园水电站工程为引水式水电站,坝区及厂区占地均较少,引水线路以隧洞为主,根据征地面积表可以看出,工程占地2500m2,从征地面积表中可以看出,工程建设十分珍惜土地,尽量少占用农田,同时也使水土流失面积降低到最低。水保方案编制情况简介 2011年3月,编制人员与项目业主有关人员深入现场,对工程建设区进行了实地查勘,初步确定了防治责任范围,查阅收集了有关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为了减少、控制开发建设工程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妥善处理因工程开挖丢弃的土石渣,做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
4、工、同时验收。在水土保持方案中首先对工程建设占用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进行了调查与核定,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计算;其次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进行了水土保持防治分区;最后按照初设报告深度进行本阶段的工程设计、概算和效益分析及经济评价,最终形成了方案报告书。本方案报告书在明确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方案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的同时,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对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水土保持监测进行了设计,列出了投资概算,提出了方案的实施进度和保证措施。第一章 方案编制总则编制目的编制原则编制依
5、据法律依据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技术文件及资料(1)湖北省兴山县水能开发规划修编报告(2008年3月);(2)湖北兴山茶园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湖北省兴山县水土保持规划报告。就不作详细的介绍了方案编制深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编制规定的有关要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深度相当。本项目为新建工程,主体工程设计深度属于初步设计阶段,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水平年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工程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期。方案报告书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建成完工后的第1年,其各
6、年的防治对象、范围及措施、进度等,结合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工程建设期为18个月,方案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第一年(即2012年6月-1013年6月)。 第二章 工程概况流域规划概况茶园水电站位于香溪河东支古夫河的支流咸水河上游。香溪河是长江三峡段北岸一级支流。咸水河发源于大巴山东段神农架林区的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南麓,南流经咸水河至两河口汇入古夫河,继续南流至兴山县响滩两河口与香溪河干流南阳河汇合后,经秭归县香溪镇注入长江。 流域内地形复杂,地貌起伏,高差悬殊,悬崖绝壁连连,人烟稀少,几乎没有耕地,其植被保护完好,覆盖面积大,天然储水条件良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开发起步较晚。为了开发咸水河流域的
7、水力资源,兴山县有关部门和设计单位进行了多次勘察和规划探究工作,湖北省兴山县水能开发规划修编报告,对咸水河流域(兴山县境内)提出了五级开发方案:茶园水电站+人坪河一级(引水)+人坪河二级(库)+咸水河+花坪,兴建的茶园水电站工程即为规划中的咸水河第一级水电站。地理位置茶园水电站位于古夫河流域咸水河干流人坪河的第一级,坝址位于神农架林区与兴山县交界处的金竹园,承雨面积30km2,厂房布置于茶园,承雨面积2。工程任务和规模人坪河水电资源较为丰富,河流开发条件优越,距古夫镇负荷中心距离近,是近期开发较理想的河流。茶园水电站工程规模为:装机容量16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614万kWh,年利用小时38
8、38h。 工程等别及洪水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的规定,结合本电站装机容量和大坝型式规模,本工程属等,主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底栏栅坝的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179m3/s,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501m3/s;电站厂房按3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相应洪峰流量277m3/s,5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相应洪峰流量557m3/s。方案比较选择茶园河电站主要水源为拦截人坪河的来水,承雨面积为0km2,设计引水流量3/s。由于上述河床坡降较陡,根据其地形、地质考虑施工条件和管理方便,拟定采用浆砌石
9、重力坝、底栏栅取水。在初步设计阶段,对坝址与坝型、渠线管线及厂址进行了方案的比较。枢纽布置及建筑物经方案比较选定工程枢纽包括:取水部分、引水部分及厂区部分。现分述如下:1、取水部分:大坝为底栏栅坝,底栏栅坝建基面高程,坝顶高程为,最大坝高3m;坝宽3m;坝长25m;设计洪水位高程,校核洪水位高程。2、引水部分:引水建筑物的设计引用流量为3/s。 根据总体布置,引水渠系布置于河道右岸,由箱涵、沉砂池、引水隧洞、溢流堰、前池及管道等组成。3、厂区部分茶园水电站厂房位于人坪河一级电站大坝下200 m处,顺河道右岸布置,厂址河边基岩裸露,岩石新鲜完整,无覆盖层,厂址上下游河床地势较为平缓,河床基岩裸露
10、,厂房地面高程为1023 m,电站尾水直接进入人坪河一级电站渠道。施工组织主要包括1、建筑材料2、施工条件3、施工导流4、主体工程施工5、施工总布置.以上不作详细介绍6、施工总进度工程总工期为18个月。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为施工准备期,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为主体工程施工期,2012年6月为煞尾期。 主要工程量本项目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13397m3,石方开挖5070m3,洞挖石方5400m3,土石方回填5000m3,浆砌块石8357m3,混凝土浇筑1509m3,钢筋制作安装48t,钢材制作安装57t。工程占地工程占地主要是建筑物永久性占地和临时占地。茶园水电站共占地亩,
11、其中临时占地亩,永久占地亩。临时占地及零星经济林木补偿费用万元,永久占地补偿费万元,税费万元。合计工程占地补偿费万元。 工程投资茶园水电站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建设期利息万元,总投资为万元,单位千瓦动态投资5412元/kW。当影子电价取元/kWh时的经济评价成果如下:经济内部收益率17.35%12%;经济净现值万元0;经济效益费用比1。本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各项指标均满足规程要求,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较好,本工程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可靠的。土石方平衡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主要来源于主体工程基础开挖、清基、削坡形成的弃土、弃石量。根据施工进度,前期的建筑垃圾作为填方,填入需要填平的低洼处,后期的建筑垃圾
12、用于修建配套设施中的填方。本方案根据初设报告、工程图纸、实地查勘综合分析确定为大坝开挖270m3,沉砂池222 m3,引水隧洞(隧洞、溢流堰、前池)6190m3,压力钢管、厂区1185m3,其他建筑工程(道路)16000m3。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23867m3,其中土石方开挖利用17950m3,最终工程弃渣总量5867m3,其中大多为地表覆盖层,折合松方总计3。土石方平衡表详见,流向图详见图2-1。表2.10-1 茶园水电站占用土地面积一览表 单位:亩 序号项目临时占地(亩)永久占地(亩)合计河滩薪炭林荒山耕地河滩薪炭林荒山耕地1取水坝2.50.22.72引水渠线0.50.10.63压力管道1
13、1134厂房及升压站122.55.55进场公路648186渣场337工棚0.50.58电站职工宿舍0.50.59总计2.52706.7411.6033.8表2.12-1 茶园水电站工程土石方平衡表 序号开挖部位土石方开挖可利用量实际利用量弃渣量(实方)弃渣量(松方)弃渣布置开挖量土方石方 明挖洞挖1#2#3#4#1拦河坝、箱涵2701701002202642642沉砂池222421801801507286.486.43引水隧洞、溢流堰、前池6190480310540040001000519062285281839238214794压力管及厂区部分118570548010008003854624
14、626其他160001200040001600016000合计238671339750705400211801795058677040.4878.4183923821941图2-1 茶园水电站土石方流向图隧洞、溢流堰、前池6190m3弃方264m3弃方6228m3拦河坝、箱涵270m3公路16000m3 土石方开挖23867m3本项利用16000m3压力管道、厂区部分1185m3弃方462m3弃渣场1容3弃渣场2容1839m3弃渣场4容1941m3沉砂池222m3弃方3本项利用1000m3弃渣场3容2382m3本项利用150m3本项利用800m3第三章 区域概况自然环境概况流域概况茶园水电站位
15、于香溪河东支古夫河的支流咸水河上游。香溪河是长江三峡段北岸一级支流。咸水河发源于大巴山东段神农架林区的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南麓,南流经咸水河至两河口汇入古夫河,继续南流至兴山县响滩两河口与香溪河干流南阳河汇合后,经秭归县香溪镇注入长江。气象、水文特征古夫河流域处北半球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冬夏季风更替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形、地貌咸水河流域地貌区划上属大巴山山系。区内地势高峻,山峦重叠,河谷深切,峡谷纵横,谷坡陡峻,岸坡基岩裸露,岸坡坡度多在50以上,植被良好,为典型的构造剥蚀中山低山,峡谷型山地地貌。 地震地质咸水河发育在大地构造上属新华夏系第一隆起带中的神农架穹窿背斜的
16、东南翼, 其它就不作详细介绍了。土壤与植被工程区域内成土母质主要是侏罗系紫色砂页岩和部分黄砂岩,土壤为黄壤泥砂土、酸性紫色泥砂土、紫骨土、紫渣土等九种。 社会经济状况全县共辖6镇2乡,108个村,总人口万人,国土总面积为2327km2。 土地利用现状全县幅员面积2327km2。其土地构成:农业用地2 ,其中水田2 ,梯平地2 ,坡耕地146.47 km2 ;林地1270.79 km2 ,其中疏幼林2 ;草地0.04 km2 ;果园252.99 km2 ;水域2 ;未利用地2 ,其中荒山荒坡2 ;其他用地2 。古夫辖区海拔170-2240米,国土面积447km2 ,其中多经地2,耕地面积2 。项
17、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项目所处的水土保持分区位置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本工程属于湖北省重点治理区三峡库区。项目所在地区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1)治理现状兴山县从1989年被列入首批“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县以来,历经十几年艰苦奋斗,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治山治坡治沟统筹安排,工程、生物、农耕措施综合配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步提高的治理方针,探索出一条独具兴山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之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全县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2001年5月被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命名为“长治”工程样板县
18、。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类型是水力侵蚀,局部地区重力侵蚀也很明显。流失地类主要发生在低山、中山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幼林地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裸露地类上。水土流失背景,即在不建设情况下的原生地貌水土流失量,可由工程建设中的扰动及影响面积及对应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本枢纽工程建设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小,我们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采用了实地详查的方式。结合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并考虑多年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初步确定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故可计算出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背景值,即在不建设工程的情况下,建设范围内原地貌,年水土流失量,原地貌的侵蚀模数背景值为,详见表。表
19、原地貌土壤侵蚀背景值 单位:t项 目流失面积(hm2)土壤流失量(t)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小计主体工程取水坝0.180.184.5引水渠线0.040.040.6压力管道0.070.130.22.3厂房及升压站0.070.30.374.85小计0.140.470.18000.7912.25非主体工 程施工道路0.270.530.41.219.3施工附属区0.10.040.142.5料场区0.020.010.030.55弃渣场区0.20.23小计0.270.850.45001.5725.35合计0.411.320.63002.3637.6第四章 水土流失预测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项目区为山地,植被大多
20、为次生灌木。主要出露地层震旦系下统马槽园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则零星分布山涧、坡脚、沟谷中,抗侵蚀能力弱。工程距河流行洪区较近,弃渣易进入河道。工程开挖、填筑,施工便道、石料场的开挖以及弃土、石、渣的堆放压埋,毁坏地表植被,使原土壤抗冲性、抗蚀性迅速降低,形成加速侵蚀,进一步加剧了侵蚀区水土流失。同时,主体工程、料场和施工便道的开挖,破坏了原山坡稳定性,为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施工开挖产生的大量弃土、石、渣,为水土流失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质源,极易被暴雨洪水冲入河道。预测分区与时段划分预测分区针对项目工程造成的弃土、弃石和工程水土流失绝大部分集中在施工期这一现状,根据水土流失
21、防治责任范围,结合工程建设和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本方案的防治目标。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安排按照施工工区进行划分,主要有主体工程区、施工企业区、渣场区、料场区、施工道路区。预测时段划分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土流失预测应分基本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两个时段进行。据现场实地测算,本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大面积扰动地表,产生大量的工程水土流失和弃渣。因此建设期是本次预测的重点。在电站运行期,因施工破坏而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将逐渐消失,水土保持功能日益得到发挥,生态环境将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水土流失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根据工程实际,运行初期
22、按1年计算。本次水土保持方案水土流失预测的时段为:施工期18个月,运行初期12个月。总预测时段为30个月。表4.2-1 各施工区的预测时段统计表项 目地 类预测时段(a)建设期运行初期坝区边坡、河滩1.51引水区平地1.51厂区平地、边坡1.51渣场区平地1.51施工企业区平地1.51料场区平地1.51施工道路区平地、边坡1.51水土流失预测内容、方法与结果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工程建设用地面积包括工程永久性占征地、弃渣场、施工临时道路、施工临时用地等用地。根据初步设计报告结合踏勘调查资料,工程施工用地面积为2占用土地以及地表、植被损坏的面积的预测是水土流失预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水土
23、保持治理过程中,对扰动地表面积的调查统计关系到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的规划,治理和投资问题。根椐初步设计报告施工组织设计,茶园水电站工程占地涉及到荒地、草灌、河滩等3种地类。坝址处两岸山岩陡峭以河滩为主,施工道路沿线山坡较缓,以草灌为主,厂区地势较平坦以草灌为主。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为永久建筑物占地。根椐枢纽工程布置情况,项目扰动土地面积2。工程开工建设时,工程用地范围内大部分原有地貌将遭到不同程度的开挖、扰动、碾压、占压等形式的破坏,其原有的保水保土功能将大大降低。 工程弃渣量预测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主要来源于主体工程隧洞石方开挖、建筑物基础开挖、清基、削坡形成的弃土、弃石量。根据施工进度,前
24、期的建筑垃圾作为填方,填入需要填平的低洼处,后期的建筑垃圾用于修建配套设施中的填方。初步设计未列出各施工区开挖工程量和回填工程量,只对项目土石方平衡进行了估算。本方案根据初步设计报告、工程图纸、实地查勘综合分析列出施工期和运行期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图,见图2-1。工程弃渣量预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筑坝材料的开采、主体工程的开挖、辅助设施的建设都会有弃土、弃石、弃渣。根据初设报告,并结合实地调查,临时工程主要为施工辅助设施的建设如施工临时道路等,经初步测算如下:拦河坝工程:土石方开挖270m3,弃渣220m3,折合松方264m3,全部堆放到1#弃渣场。沉砂池工程:土石方开挖222m3,弃渣72m3,折
25、合松方,全部堆放到1#弃渣场。引水隧洞工程:土石方开挖6190m3,实际利用1000m3,弃渣5190m3,折合松方6228m3,堆放到1#弃渣场528 m3、2#弃渣场1839 m3、3#弃渣场2382 m3、4#弃渣场1479 m3。压力管道、厂房工程:土石方开挖1185m3,利用800 m3,弃渣385m3,折合松方462m3,全部堆放到4#弃渣场。综上所述,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23867m3,土石方开挖利用总量17950m3,故工程最终弃渣总量5867m3,折合松方总计。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预测根据鄂政发200028号、水利部水保1996393号文(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及
26、鄂水保复2001593号(省水厅关于“水土保持设施”问题解释的批复)等,本项目扰动地表面积中水面及宅基地、裸岩不计入损坏水土保持设面积,经测算,工程建设过程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共2。详见表。表4.3-1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情况表 单位:hm2防治责任范围项目面积备注工程建设区大坝0.01征地范围内引水隧洞0.04征地范围内压力钢管0.4征地范围内厂房0.43征地范围内施工道路1.44征地范围内施工附属区0.08征地范围内料场区0.05征地范围内渣场区0.2征地范围内小计2.65直接影响区施工道路0.05建设区外围3米施工附属区0.02建设区外围3米料场区0.01建设区外围3米渣场区0.02
27、建设区外围3米小计0.1合计2.7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本次水土流失预测采用参考类似工程和联系实际地形地貌、土壤、降雨、植被、施工方案等水土流失的密切相关原因进行修正的方法进行。预测流失模数参考已经投产运行五年的咸水河水电站各阶段数值,咸水河水电站是本项目茶园水电站的梯级电站,两者在地形地貌、地表土壤构成、降雨成因和年降雨量、洪水特性上相同,所以认为选取咸水河水电站为本工程参照工程比较合理。在建设过程中,对该工程建设各个过程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效果做了详细观测和记录,本次预测对该结果进行微调。类比工程项目区分区土壤侵蚀模数详见表。表4.3-2 类比工程施工期
28、水土流失状况分区项目咸水河水电站工程(类比工程)施工期土壤侵蚀运行期土壤侵蚀模数模数主坝区6000800010001500体工引水系统50001000010001500程电站50007000400600非施工道路200030005001000主体施工企业区20003000400600工料场20003000400600程弃渣场100001500020004000通过对类比工程的调查、分析,得出类比工程建设建设中各施工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利用本工程各施工区水土流失背景值和类比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壤侵蚀强度,结合本工程项目区的降水、地形、地貌、植被、土壤资料、水土流失现状及施工特点等进行分析,拟定本工程
29、各施工区施工期间及植物恢复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进行水土流失预测。表4.3-3 本项目各施工区预测取值表分 区项 目平均侵蚀模数t/km2.a施工期运行初期主体工程坝区60001200引水隧洞60001200压力管道60001200厂区3000750非主体工程施工道路3500800施工企业区3000600料场3000600弃渣场120003000移民安置区3000600项目区扰动地表土壤侵蚀预测值公式为:WMiFiTi式中:W 扰动地表土壤侵蚀量,t;Mi 扰动地表土壤侵蚀模数,t/km2a;Fi 扰动地表面积,km2;Ti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y。综上所述,茶园水电站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开挖扰动
30、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运行初期仍存在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预测期水土流失总量为。计算结果如表。表4.3-4 本项目各施工区预测期水土流失预测成果表分区施工期运行初期流失总量流失面积平均侵蚀模数预测期流失量流失面积平均侵蚀模数预测期流失量m2t/km2aatm2t/km2aatt主体工程坝区0.0160001.50.60.01120010.120.72引水隧洞0.0460001.53.60.04120010.484.08压力管道0.460001.5360.4120014.840.8厂区0.4330001.519.350.4375013.2322.58非主体工程
31、施工道路1.4935000.210.431.49800111.9222.35施工附属区0.130001.54.50.11000115.5料场区0.0630001.52.70.0660010.363.06弃渣场区0.22120001.539.60.22300016.646.2合计2.75116.782.7528.51145.29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茶园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区征地范围内的地表将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局部地貌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期内新增水土流失量达()t =57.07 t,将对区域土地生产力、区域生态环境及河道淤积变化、下游沿岸防洪、渡汛等产生不同
32、程度的影响。本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2、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3、对工程本身的影响 预测结果综合分析施工期预测分析根据以上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工程的建设对当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对地面的扰动、对植被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破坏了原有地貌及植被,在不同程度上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造成一定的破坏,形成土层松散、表土裸露,致使土壤失去了原有的防水蚀能力,表土抗蚀能力减弱,从而增加水土流失量。本工程建设期18个月,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工程建设中将引起水土流失总量(含原生水土流失量),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在原有基础上更加严重,如
33、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区域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生产运行期预测分析本项目在生产运行期若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不加强管护,弃渣将产生大量流失,污染水质,淤塞河道。由于本工程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项目建成后,工程措施发挥有效的作用。而植物措施由于需要一定的生长时间,在工程运行初期不能发挥全部作用。当植物措施经过生长期后,固土保水效果明显增强,水土流失量将会明显减少,达到本方案的治理目标。第五章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方案编制的原则以上不作介绍方案防治目标本工程具体的防治目标包括扰动土地整治率、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
34、数、林草覆盖率等六项指标。具体为:1、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5%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3、土壤流失控制比最终控制在以内 4、弃渣拦渣率大于98%5、林草覆盖率达到20%以上 6、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8%水土保持防治目标详见表。表 茶园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序号防治区域完成指标竣工验收完成目标方案服务期末完成目标1坝区、引水区土壤侵蚀模数580t/km2a500 t/km2a拦渣率95%98%植被恢复系数95%95%以上2厂区土壤侵蚀模数580 t/km2a500 t/km2a拦渣率95%98%植被恢复系数98%98%3施工企业区土壤侵蚀模数580 t/km2a500 t
35、/km2a拦渣率95%98%植被恢复系数95%98%4施工道路区土壤侵蚀模数580 t/km2a500 t/km2a拦渣率95%植被恢复系数95%98%5渣场土壤侵蚀模数580 t/km2a500 t/km2a拦渣率95%98%植被恢复系数95%98%6防治区土地整治率95%98%7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95%以上8植被覆盖率20%20%9综合目标95%9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八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初设报告,并现场调查确定茶园水电站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36、,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直接危害的范围)。茶园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渣场、料场、工程永久占用区、施工临时用地、施工道路,本方案防治责任范围2,其中项目建设区的总面积为2,直接影响区的面积为2。项目建设区工程建设区包括业主管辖的永久征地、临时占地、租赁土地等建设占地面积,是工程直接造成损坏和扰动的区域。本工程建设区主要包括坝区、引水区、厂区、施工附属区、渣场区、料场区、道路区。 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包括工程建设征地及业主管辖范围以外,因工程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本工程建设区主要包括料场区、渣场区、施工附属区、施工道路区。因此,
37、本项目工程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共。具体情况见表。表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统计表防治责任范围项目面积备注工程建设区大坝0.01征地范围内引水隧洞0.04征地范围内压力钢管0.4征地范围内厂房0.43征地范围内施工道路1.44征地范围内施工附属区0.08征地范围内料场区0.05征地范围内渣场区0.2征地范围内小计2.65直接影响区施工道路0.05建设区外围3米施工附属区0.02建设区外围3米料场区0.01建设区外围3米渣场区0.02建设区外围3米小计0.1合计2.75水土保持分区根据茶园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现有地形地貌和工程建设后新塑地貌差异程度,结合工程建设和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特点
38、及本方案的防治目标、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及流失强度等不同,本方案将水土流失防治作以下5个分区。(1)主体工程区。主要包括底栏栅坝、箱涵、沉沙池、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厂房及开关站等。(2)料场区。主要包括供应于坝区一处料场,供应围堰和坝前粘土铺盖的粘土。(3)弃渣场区。工程弃渣堆放处理场地。(4)施工企业区。主要是木材钢筋加工棚、临时仓库等。(5)施工道路区。主要是到各施工区的道路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置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遵循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按照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布局防治与整体防治相协调,单项防治措施与综合措施相协
39、调,兼顾生态效益,按照防治分区进行措施的总体布置。根据该项目的建设特点,其建筑物类型较繁杂,建设地点相当分散,施工战线长涉及范围广,必须采取系统全面的防治措施,对道路、引水渠施工按挖方、填方、力求半挖半填等类型,设置挡土墙、护坡和植物措施,对工程弃渣修建挡渣墙,弃渣表面覆盖土层种植林草,对破坏的植被予以恢复,使所有破坏的面积和受影响的区域得到控制。主要的工程措施有挡土墙、排水沟、排洪沟、拦渣坝等。植物措施有道路绿化、草皮护坡、弃渣场种植林草恢复植被;各弃土弃渣场选择适当的地点就近布置。1、水土流失预防措施1)优化工程设计在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的基础上,对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土石方挖填运
40、输、工序安排、工艺改进、土石方平衡提出水土保持建议,通过设计优化减少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量,尽量减少扰动地表面积。2)加强管理,规范施工做好水土流失防治临时措施,引水渠线区、厂区、渣场和道路施工过程中应边开挖、边回填、边采取保护措施;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施工;厂区和渣场应尽量将截水沟提前施工。2、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根据工程建设区地形、地质、土壤条件及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结合工程特点,施工布置和建设区规划,以及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和防治目标,统筹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按照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和一般防护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完整的措施体系。
41、第六章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主体工程比选方案的水土保持评价茶园水电站在设计报告中,就选线、选址进行了多方面的比选,推荐了条件相对优越的方案。就其比较取舍的角度,如地质稳定、尽可能的平直洞线、出渣运渣方便、开挖回填工程量小等,对水土保持来说是很有益处的,由此论证推荐的坝址、压力隧洞线路从水土保持来说也是合理的。茶园水电站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布置从上游至下游依序为:底栏栅坝、引水隧洞、前池、压力钢管、地面厂房等。其主要施工场地和交通道路尽量的靠近厂、坝区并在较平缓区域布置,以减少场地平整工程量。总体布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没有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现从茶园水电站的扰动面积、土石方量、损
42、坏植被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工程最终静态投资等水保评价指标来对各比选方案进行评价,推荐方案土石方开挖量小于相应的比较方案,相应占地面积和扰动面积也减小,弃渣量也减小,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来讲推荐方案也优于比较方案。所以本方案报告书同意主体工程的推荐意见。 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分析评价茶园水电站工程为引水式水电站,坝区及厂区占地均较少,引水线路以隧洞为主,根据征地面积表可以看出,工程占地,荒地,占征地面积55.03%,用灌丛,占征地面积17.75%,河床,占征地面积27.22%,从征地面积表中可以看出,工程占地少,工程建设使水土流失面积降低到最低。施工工艺及施工时序评价茶园水电站坝址处,河床
43、基岩裸露,对坝体稳定有利,同时可减少一定的开挖回填工程量,为尽量减少施工导流工程量,缩短工期,在枯水期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完成取水工程。因开挖的深度不大,采用人工钢钎配手风钻从上而下浅孔松动爆破,石渣由人工装车,胶轮车运输,出渣应向下游。土石方开挖基本为半挖半填,挖填基本平衡。引水枢纽,主要为引水隧洞,隧洞断面较小,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出渣采用胶轮车出渣,为了缩短工期限,加快施工进度。压力管道等建筑物,挖方均大于回填,加之回填部位分散,数量小,以上所有工程均可利用开挖料回填,浆砌工程均可利用基础开挖中的石料,同时压力管道与厂房工程的施工应较好地结合,避免施工中的相互干扰和开挖弃料的二次转运。整个
44、工程总工期为18个月。隧洞的开挖首先进行,并采用三班连续作业的方式进行,底栏栅坝施工选择在枯水季节。这些施工工艺、工序缩短了工期,及时快捷地处理了弃渣,对工程本身的稳定和施工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工程施工进度是合理的,施工时序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同时对水土流失的防治也有很好的效果。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措施的分析评价1、主体工程布置方案根据初设报告的工程布置:在人坪河金竹园筑一长25m底栏栅坝,沿人坪河右岸:经箱涵和沉砂池入1#遂洞(长350m)、2#遂洞(长1070m)、3#隧洞(长510m)、压力前池;然后由压力钢管引至厂房向机组供水,引水流量。2、以主体工程为主具有水土保持功
45、能的工程以主体工程为主,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有:底栏坝防护工程、隧洞进出口全断面衬砌防护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区地面及路面硬化工程、堤岸防护工程、特殊地质地段处理。3、具有水保功能的主体工程措施评价4、综合分析结论、意见与建议(1)推荐的设计方案从水土保持来说是合理的;总体布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没有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2)施工工艺、工序缩短了工期,及时快捷地处理了弃渣,对工程本身的稳定和施工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对水土流失的防治也有很好的效果,符合水土保持要求。(3)从水土保持角度来看主体工程防护措施到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在水土保持设计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
46、现为:主体工程防护措施没能全面到位,如对弃渣场的处理以及生活区的绿化没有做出具体的方案;对施工过程没有提出临时防护措施;没有强调工程开挖和土方填筑要避开雨中施工和遇暴雨时对尚未采取保护措施的开挖边坡和填筑土方采取保护措施。此次水保方案就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单项防治措施设计,使整个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更趋完善。水土流失预防措施通过上述分析评价,本方案认为水土流失对工程本身不构成制约因素,同意主体工程方案的选址,但本工程应通过严格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控制水土流失。根据水土保持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及主体工程的设计情况,经分析评价认为,本工程与水土保持关系最密切的区域主要是厂区、坝区、渣
47、场区以及其他施工区等各类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侵蚀,而侵蚀主要发生在雨季。现对主体工程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设计人员应在技施阶段充分考虑。1、在施工过程中对土石方调配要坚持前期和后期紧密结合,场地平整与地下建筑施工相结合,杜绝重复挖填,土石方开挖与回填尽量一步到位。2、土石方开挖与回填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如果在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护措施,同时避免破坏征地边界的自然植被和排水系统。3、施工前做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注意保护挖、填方的边坡稳定。施工时要阻止场外水流进入施工区域内,采取临时性排水系统或将截水沟先期施工。采取机械施工时,边坡坡度应适当减缓。由于厂区和施工区面积较大,施工区排水
48、系统应结合后期排水系统的设计采用明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主体工程防治区坝区(1)工程措施:对开挖后形成的裸露边坡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岸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2)弃渣处理措施:坝区需弃渣264m3,全部弃置到1#渣场。弃渣场的工程及植物措施见渣场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章节的内容引水区引水区主要针对隧洞进出口、前池边坡,压力管道两侧,开挖的裸露坡面采取植物措施,设计如下:树种、草种选择为确保在工程建设期过后,不致于使裸露坡面剥落阻塞渠道,引起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遵循“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搞好对引水系统区的绿化工作,达到绿化、美化、保持水土的目的。 主体工程防治区坝区(1)工程措施:对开挖后形成的
49、裸露边坡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岸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2)弃渣处理措施:坝区需弃渣264m3,全部弃置到1#渣场。弃渣场的工程及植物措施见渣场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章节的内容引水区引水区主要针对隧洞进出口、前池边坡,压力管道两侧,开挖的裸露坡面采取植物措施,设计如下:树种、草种选择为确保在工程建设期过后,不致于使裸露坡面剥落阻塞渠道,引起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遵循“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搞好对引水系统区的绿化工作,达到绿化、美化、保持水土的目的。 厂区1、厂区工程措施主体已在电站厂房及升压站四周布设了排、截水沟,用以排除山坡上方的来水,设计排、截水沟断面,厂区场地及道路已作硬化设计。茶园水电站厂区比
50、较平坦,开挖工作量较大,但土石被用于厂区地坪回填。在施工期间被临时占压的土地,基本不产生水土流失,不需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有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部位,同厂区建设一起搞好,做到不存在任何隐患。2、厂区植物措施厂区的绿化建设以水土保持、保水固土减少污染为前提,对可能产生的土壤破坏的区域和可能产生的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达到保护环境,同时美化环境的功能。根据厂区规划,按功能划分办公综合服务区、厂区内道路。1)办公综合服务区此区建筑物主要为综合服务楼,绿化以种植草坪、花卉为主,四周道路两侧种植大叶黄杨,草坪以马尼拉草为主,同时点缀种植观赏性花木如雪松、茶花。料场防治区料场概况料场主要为取沙石,用于
51、厂区、压力前池和压力钢管的建设,取土石量500m3左右,占地面积200m2。料场位于厂址下游500m外的坡地,坡度10度左右,坡地表层为第四系坡积的黄粘土,厚度在3m左右,基本不含碎石。工程措施开采之前,为防止料场内外坡面径流冲刷场内开挖面,拟分别从料场顶部沿料场周边开挖截水沟,场内临时排水视开采作业面具体情况布设排水支沟,与主沟相接,周边截水沟与料场边的山沟相连接,最后沿着山沟进入河道。截水沟设计为正方形断面,断面尺寸30 cm30cm,边墙浆砌石衬厚30cm,底厚10cm。料场表层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黑色有机土,剥离覆盖层用于后期植物措施用土,在开采过程中,对上部的表层熟土清理集中堆入在料场
52、一角。经计算,采料场截水沟总长95m,土方开挖40m3,浆砌15m3,剥离熟土65m3。植物措施为了确保在工程建设期过后,不致于使被废弃的料场长期裸露,引起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遵循“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搞好对石料场的绿化工作,达到绿化、美化、保持水土的目的。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弃渣场概况1、渣场规划原则2、弃渣场选择茶园水电站工程主体工程和临建工程在建设中产生大量弃渣,根据工程总体布置、弃渣源,结合工程区地形地质条件,共布置4个弃渣场,1#弃渣场位于坝址下游400m处,1#隧洞前段开挖石渣基本用于砼骨料,1#渣场用于堆放坝区、1#隧洞前段弃渣,弃渣量,渣场面积,堆渣高度4m。2#渣场
53、位于1#隧洞出口、2#隧洞进口,用于堆放1#隧洞后段、2#隧洞前段、隧洞连接建拱涵弃渣,弃渣量1839m3,渣场面积,堆渣高度。3#渣场位于2#隧洞出口、3#隧洞进口,用于堆放2#隧洞后段、3#隧洞前段、隧洞连接建拱涵弃渣,弃渣量2382m3,渣场面积,堆渣高度。4#渣场于厂区上游侧冲沟,用于3#隧洞后段、前池、压力管线、厂区弃渣,弃渣量1941m3。渣场面积,堆渣高度。各渣场具体情况见表。表6.5-1 弃渣场表 渣场名称面积(hm2)堆渣高度(m)弃渣量(m3)渣 源1#渣场0.024878.4坝区、箱涵、沉砂池、1#隧洞前段弃渣2#渣场0.04418391#隧洞后段、2#隧洞前段、隧洞连接
54、建拱涵弃渣3#渣场0.08323822#隧洞后段、3#隧洞前段、隧洞连接建拱涵弃渣4#渣场0.06319413#隧洞后段、前池、压力管线、厂区弃渣小计0.2(3亩)7040.4工程措施根据弃渣场所在的位置,以及堆渣量的具体情况,要确保各渣场安全稳定、经济合理。为了保证弃渣不进入工程区、河道,对各渣场必须采取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防止工程弃渣乱堆乱放,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需在各永久渣场的坡脚修挡渣墙,并布设完善的排水设施;在堆渣前,尽量将表层熟土剥离集中堆放在渣场一角,并加以防护,等弃渣完成后,用以渣面整治。一、挡渣墙设计挡渣墙选用稳定性和整体性好的重力式浆砌石挡渣墙,现分别对4个渣场挡渣墙作以设计
55、。1、渣场挡渣墙断面设计1#渣场挡渣墙:设计挡渣墙底宽,高,顶宽,墙面坡度,墙背,基础埋深平均为,墙体内每隔15m设一排水口,大小为100mm。2#渣场挡渣墙:设计墙底宽,高,顶宽,墙面坡度,墙背,基础埋深平均为,墙体内每隔15m设一排水口,大小为100mm。3#渣场挡渣墙:设计墙底宽,高,顶宽,墙面坡度,墙背,基础埋深平均为,墙体内每隔15m设一排水口,大小为100mm。4#渣场挡渣墙:设计墙底宽,高,顶宽,墙面坡度,墙背,基础埋深平均为,墙体内每隔15m设一排水口,大小为100mm。二、排水系统水力计算各渣场排水措施主要考虑排渣体表面雨水、渣体内部渗水及周边坡面汇水,根据已建工程实践并参照
5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确定渣场排水标准为20年一遇。各渣场排水设计标准按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设计。经查表计算工程所在区域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为,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洪峰流量。布置的弃渣场均在坡面,根据地形测得渣场周边汇水面积。 植物措施根据水保方案总体布局,结合各渣场防治区土地条件类型,营造渣场防护林。由于渣场自身的形式、条件、稳定性较差,遇到强度大的降雨就可能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防护措施除了工程措施以外,尚需营造渣场防护林,一方面利用林木根系,固持渣体,增强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恢复植被,减轻水对地表土的侵蚀,增加绿化面积。表土临时防护措施根据主体工程建设需要,约400m3的剥离表土
57、需临时堆存,用于绿化区覆土。设计断面为梯形,高2m,内外侧边坡为1:1。拟在土堆的四周用长120m的编制袋装渣挡渣墙临时防护表土剥离400m3,挡渣墙断面为矩形,高度。施工道路防治区1、工程措施施工道路结合场内永久公路和进场道路的布置,以连接各施工辅助工厂、砂石骨料开采加工厂、大坝施工区、厂房施工区及弃渣场等形成场内交通网系。道路长约,在道路高边坡侧修建排水沟,主要作用是将坡面汇流引至排水涵洞,避免对坡面土体的冲刷。断面尺寸30cm30cm,浆砌石衬砌厚30cm。沿道路每1km左右设一沉沙池,可兼作消力池,沉沙池规格见弃渣场截水沟沉沙池。主体工程在施工时,应按照本排水沟设计进行施工,经计算需修
58、建沉沙池4个,土方开挖1530m3,浆砌石衬砌250m3。2、植物措施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总体布局,在施工便道路基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的基础上,布设植物防护措施。在部分地段以株距以株距3m种植香樟。边坡种植狗牙根护坡。共需香樟135株,狗牙根20kg。 施工企业防治区根据枢纽布置和工程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施工辅助企业主要布置在大坝上游河道两岸,场地多以开山和坡地平整为主,占地,在施工设计时已进行了场地排水设计。因此,主要考虑工程完工后,清除建筑垃圾并运至渣场堆放,场地布置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为了让雨季时,场地内的雨水能够及时排除,临时施工场地周围应修建排水沟;对施工场地内天然建筑材料的堆料场,应先根据
59、工程需要各种天然建筑材料的数量,确定每种材料场地的大小,并在每种建筑材料场地的周围修建挡墙;对产生的各种垃圾也应集中堆放,并在周围采取挡墙措施,以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顺序应为先修建挡墙,后进行堆放。完工后,清除建筑垃圾并运至渣场堆放。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进度安排,确定排水沟的最浅处断面为,纵坡为0.2%;共需浆砌块石50m3。植物措施因为本区分布较为零散,每处面积不大,且场地较为平整,土层(风化层)薄,造林难度大,因此植物措施只考虑以30cm行距条播狗牙根草籽。共需植草,草籽,周边植樟树。表土临时防护措施根据主体工程建设需要,施工附属防治区剥离表土需临时堆存,用于绿化区覆土,设计断面为梯形,
60、内外侧边坡为1:2,拟在土堆四周用临时土袋挡土墙防护。表土剥离570m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形式根椐施工条件、水工建筑物特点和工程量,参照省内类似工程,茶园水电站工程施工总工期24个月。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形式根椐施工条件、水工建筑物特点和工程量,参照省内类似工程,茶园水电站工程施工总工期24个月。 施工质量要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设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因此,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质量要求应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不得因施工难度太大和工程规模太小而降低对施工质量的要求 工程量汇总水土保持措施量主要有:土方开挖1855m3,浆砌石825m3;栽植苗木645株,撒草籽,表土剥离1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沪科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充电桩充电桩设备安全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劳动合同4篇
- 2025年度木工雕刻艺术创作劳动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拍卖物品售后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承包合同4篇
- 个性化家居装潢工程承包合同版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土地购置及开发合同范本4篇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割接方案的要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 2025年副护士长竞聘演讲稿(3篇)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8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护理
- (一模)株洲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英语试卷
- 基础护理学导尿操作
- DB11∕T 1028-2021 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 (初级)航空油料计量统计员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执业药师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高考英语复习(新高考专用)完形填空之词汇复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