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构造诊治技术.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5.2 混凝土构造加固5.3 砌体构造加固5.4 钢构造加固5.5 地基根底加固5.6 建筑抗震加固.规范既有建筑地基根底加固技术规范 JGJ 123-2000混凝土构造加固技术规范 GB 50367-2006混凝土构造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04砌体构造加固技术规范钢构造加固技术规范 CECS 77:96砖混构造房屋加层技术规范 CECS 78:9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 116-2021古建筑木构造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50165-92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 CECS 146:2003.第5章 工程构
2、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5.1 概述一、构造加固任务程序二、构造加固的特点三、构造加固根本原那么四、加固构造受力特征五、构造加固方法及其选择.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一、构造加固任务程序加固任务应按图5-1-1所示程序进展。图5-1-1 加固任务程序.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 根据可靠性鉴定的等级、存在的问题,对构造安全的要求及破坏后能够呵斥后果的严重程度,业主方应对委托加固方提出详细要求,加固方根据鉴定情况及业主委托加固范围、要求综合思索提出加固方案,征得业主赞同后再进展加固设计。 加固设计应与施工方法严密结合,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原构造衔接可靠,协
3、同工作。按照加固设计进展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确保加固质量和平安的有效措施。施工中应遵照加固规范及有关规范要求作业,完工后参照有关规范进展验收。.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二、构造加固的特点 构造加固设计和施工与新建工程不尽一样,加固工程主要有以下特点:1 加固工程是针对已建的工程,受客观条件所约束,针对具表达存条件进展加固设计与施工;2 加固工程往往在不停产或尽量少停产的条件下施工,要求施工速度快、工期短;3 施工现场狭窄、拥堵,常受消费设备、管道和原有构造、构件的制约,大型施工机械难以发扬作用;4 施工往往对原有的构造、构件有不良影响;5 施工常分段、分期进展,还会因各种干扰而中
4、断;6 清理、撤除任务量往往较大,工程较繁琐复杂,并经常存在许多不平安要素;7 设计包括原构造的验算和加固构造设计计算,要求思索新、旧构造强度、刚度、运用寿命的平衡,以及新、旧构造的协调任务。.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三、构造加固根本原那么构造构件加固方法有多种且各不一样,但是却共同遵守下述原那么:1.先鉴定后加固的原那么2.构造体系总体效应原那么3.加固方案的优化原那么4.尽量利用的原那么5.与抗震设防结合的原那么6.资料的选用和取值原那么7.荷载取值原那么8.承载力验算原那么 9.其它原那么.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总体效应原那么 在制定加固方案时,除思索可靠性
5、鉴定结论和加固内容及工程外,还应思索加固后建筑物的总体效应。例如,对房屋的某一层柱子或墙体的加固,有时会改动整个构造的动力特性,从而产生薄弱层,对抗震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加固方案时,应全面详细分析整个建筑构造的受力情况,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与抗震设防结合的原那么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6度以上地震区几乎普及全国各地。1976年以前建造的建筑物,大多没有思索抗震设防,1989年以前的抗震规范也只规定了7度以上地震区的设防。为了使这些建筑物遇地震时具有相应的平安贮藏,在对它们作承载才干和耐久性加固、处置方案时,应按照现行的抗震规范与
6、抗震加固方案综合思索。.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资料的强度取值及选用原那么 1加固设计时,原构造的资料强度按如下规定取用:如原构造的资料种类和性能与原设计一致,按原设计或规范值取用;当原构造无资料强度资料时,应按实测资料强度等级根据现行规范取值。 2加固资料的选用:加固资料应尽量选用轻质高强,且与原构造资料共同任务性能好的资料。加固用钢材普通选用I级或级钢;加固用水泥宜选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加固用混凝土,应比原构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加固混凝土中不应掺入粉煤灰、高炉矿渣等混合资料粘结资料及化学灌浆资料的粘结强度,应高于被粘构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粘
7、结资料及化学灌浆资料普通宜采用废品或半废品。当自行配制时,应进展试配,并检验其与被粘结资料间的粘结强度。.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荷载计算原那么 对加固构造接受的荷载,应作实地调查和取值。普通情况下,当原构造系按荷载规范取值者,在鉴定阶段,对构造验算仍按原规范取值;当需加固时,那么加固验算应按新规定取值。对于现行荷载规范中未作规定的永久荷载,可根据情况进展抽样实测确定。抽样数不得少于5个,以其平均值的1.1倍作为其荷载规范值。工艺荷载和吊车荷载等,应根据运用单位提供的数据取值。.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构造加固设计运用年限 构造设计运用年限设计规定的构造或构造构件在
8、进展正常的维修而不需求进展大修的条件下即可满足预定功能运用的年限。 加固构造设计运用年限加固构造在正常维护条件下能满足预定功能运用的年限。老龄建筑后续运用年限不能够太长,普通510年;普通工程2030年;新建工程应满足原设计要求50、100年。.不同后续运用年限在加固设计中的意义设计使用年限103050100与50年的相对比值0.70.91.01.1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相对关系设计使用年限20304050相对比值0.590.750.881.00抗震加固三种设防规范设计标准后续设计使用年限地震作用重现期年限抗震构造规范版本高50502001中404089低303095抗震鉴定标准风、雪荷载不同重
9、现期的相对取值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加固构造耐久性年限估算仅供参考加固方法及防腐措施耐久性年限加大截面法,外包型钢法且有效防腐时,置换混凝土法,绕丝法外粉水泥砂浆时,体外预应力法有效防腐时,结构体系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等。与普通结构相同化学植筋采用无机胶粘锚或“有机胶+锚栓”双重锚固时与普通结构相同有机胶锚固3040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采用无机胶粘贴或“有机胶+锚栓(或射钉)”双重保险时4050有机胶粘贴时1030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承载力验算原那么 进展承载力验算时,构造的计算简图应根据构造的实践
10、受力情况和构造的实践尺寸确定。构件的截面面积应采用实践有效截面面积,即应思索构造的损伤、缺陷、锈蚀等不利影响。验算时,应思索构造在加固时的实践受力程度及加固部分的应力滞后特点,以及加固部分与原构造协同任务的程度。对加固部分的资料强度设计值进展适当的折减;还应思索实践荷载偏心、构造变形、部分损伤、温度作用等呵斥的附加内力。当加固后使构造的分量增大时,尚应对相关构造及建筑物的根底进展验算。.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其他原那么 对于由高温、腐蚀、冻融、振动、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缘由呵斥的构造损坏,应在加固设计中提出相应的处置对策,随后再进展加固。构造的加固应综合思索其经济性,尽量不损伤原构
11、造,并保管其有利用价值的构造构件,避兔不用要的构件撤除或改换。.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四、加固构造受力特征 加固构造任务中的受力特征与一次建成的普通构造有较大的差别,主要表如今二次受力和共同整体任务两方面。1、加固构造属二次受力构造及二次组合构造二次组合构造加固构造由原有部分与新加部分在不同时段组合而成,故称为二次组合构造。加固构造新旧部分衔接及结合面是其薄弱环节,与整浇构造相比,存在整体任务共同受力问题。二次受力构造加固构造中的原构造,在加固前曾经载荷受力称为第一次受力,而且应力、应变程度都很高,而新加部分,只需荷载不变,并不受力,即一直处在零应力形状,只需在新增荷载下,即第
12、二次加荷情况下,才开场受力。因此,新加部分的应力-应变一直滞后于原构造的累计应力-应变,原构造的累计应力-应变一直高于新加部分。原构造达极限形状时,新加部分尚未到达极限形状,其抗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这种构造称为二次受力构造。 .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2、加固部分与原构造部分整体共同受力问题 主要取决于加固时原构造卸荷的程度和结合面的构造处置措施。加固前进展卸荷 卸荷可使新加部分应力-应变滞后景象减轻乃至消除,构造破坏时,新旧两部分就可各自进入极限形状,从而提高了构造整体承载力。卸荷对加固构造承载力提高的影响,主要是表如今第一次荷载的应力程度目的,通常用加固原结构的应力程度目的=S
13、(作用)/R(抗力)来反映, 愈小愈优。为了保证构造加固的实践效果,不得超越表5-1-1的限值 ,即 。.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表5-1-1 原构造应力程度目的限值.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加固构造新旧结合面处置 新旧两部分共同整体任务主要在于结合面能否有效地传送和承当有关应力,而且变形不能过大。结合面传送压力,普通不存在问题,主要是剪力和拉力。混凝土结合面所具有的粘结抗剪和抗拉才干,有时远不能满足受剪和受拉承载力要求,还需配置一定数量的贯穿结合面的剪切-摩擦筋(充分利用箍筋,也可加插筋抗剪,利用钢筋所产生的被动剪切-摩擦力来抵抗因结合而出现的剪力和拉力。.第5章
14、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构造加固方法及其选择RS按加固对象分 直接加固法(或被动加固法)又称构件加固法,是直接针对构造构件或节点承载力提高的加固,方法很多,主要的有增大截面法、置换砼法、外包型钢法、外粘钢板法、外粘纤维复合资料法、绕丝法及钢丝绳网片聚合砂浆面层加固法等。 间接加固法或自动加固法间接加固法是针对构造体系的和理性或完好性,用新增部分构件或设备来改动构造总体规划和传力途径,到达减小构造内力、增大构造刚度和延性的目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新增剪力墙及侧向支撑法、增设阻尼器法、增设支点法、增设拉结连系法、以及预应力加固法等。 综合加固法.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
15、构造加固方法及其选择按加固目的分 承载力加固 刚度加固 延性加固 整体性加固 耐久性加固.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构造加固方法及其选择加固方法选用准那么 应根据当地条件,进展多方案比较,按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原那么,择优选用。 体系加固与构件加固并存时,应优先思索体系,其次才是构件。 不同类型构件加固时,应优先思索重要构造及关键构件。单一方法有效性较差时,应优先思索综合法。.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构造加固方法及其选择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混凝土构造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运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用于混凝土构造的梁、板、柱等构件和
16、普通构筑物的加固。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周围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干式、湿式两种方式。适用于运用上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而又需求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的混凝土构造的加固。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外表温度不应高于;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构造加固方法及其选择预应力加固法,即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分程度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三种或撑杆,对构造进展加固的方法。 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性及加固后占用空间小的混凝土承重构造。 此法不宜用于处在温度高于环境下的混凝土构造,否那么应进展防护处置;也不适用于混凝土收缩徐
17、变大的混凝土构造。.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构造加固方法及其选择改动构造传力途径加固法。主要可分为两种:增设支点法:该法是以减小构造的计算跨度和变形,提高其承载力的加固方法。按支承构造的受力性能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托梁拔柱法:该法是在不拆或少拆上部构造的情况下撤除、改换、接长柱子的一种加固方法。按其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有支撑托梁拔柱、无支撑托梁拔柱及双托梁反牛腿托梁拔柱等方案,适用于要求厂房运用功能改动、增大空间的老厂改造的构造加固。.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构造加固方法及其选择外部粘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外部粘贴钢板,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运用
18、的一种加固方法。适用于接受静力作用的普通受弯、受拉构件;且环境温度不大于,相对湿度不大于,以及无化学腐蚀影响,否那么应采取防护措施。粘贴碳纤维加固法,是一项新型的运用外粘高性能复合资料加固构造的技术,即在混凝土构件外部粘贴碳纤维片材,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运用的一种加固方法。适用于接受静力作用的普通受弯、受拉构件,也可用于柱的抗震加固;长期运用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构造加固方法及其选择其他加固方法,如增设支撑体系和剪力墙等,以添加构造的整体刚度,改动构件的刚度比值,调整原构造内力,改善构造和构件的受力情况,多用于加强单层厂房和多层框架构造的空间刚度
19、,以提高其抗程度力的才干,可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进展设计。裂痕修补技术,即采用化学灌浆的方法,恢复构造整体性、耐久性、防水性和外观等,灌浆资料可采用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脂和微膨胀水泥浆等。.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5.1 概述.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补充:叠合式构件 .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一、叠合式构件的分类程度叠合式构件(叠合式受弯构件)竖向叠合式构件(叠合式受压构件) 叠合式构件的特点是两阶段成形,两阶段受力。第一阶段可为预制构件,也可为既有构造;第二阶段那么为后配筋浇筑的混凝士构件。其兼有预制装配和整
20、表达浇的优点,对于程度的受弯构件及竖向的受压构件均适用。基于上述缘由,近年国内外叠合构造开展很快,是一种有出路的构造方式。叠合式构件: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既有混凝土构造构件和现浇混凝土组成,以两阶段成型的整体受力构造构件。.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二、程度叠合式构件设计要点1. 二阶段成形的程度叠合式受弯构件,当预制构件高度缺乏全截面高度的0.4倍时,施工阶段应有可靠的支撑。 施工阶段有可靠支撑的叠合式受弯构件,可按整体受弯构件设计计算,但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和叠合面受剪承载力应按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附录H计算。 施工阶段无支撑的叠合式受弯构件,应对底部预制构件及浇筑混凝土后的整
21、体叠合构件按二阶段受力分别进展设计计算,详见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附录H的有关规定。 2. 叠合式混凝土梁、板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叠合梁的叠合层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制梁的箍筋应全部伸入叠合层,且各肢伸入叠合层的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预制梁的顶面应做成凹凸差不小于6mm的粗糙面; (2) 叠合板的叠合层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预制板外表应做成凹凸差不小于4mm的粗糙面。接受较大荷载的叠合板,宜在预制底板上设置伸入叠合层的构造钢筋。 3. 在既有构造的楼板、屋盖上浇筑混凝土叠合层的受弯构件,应符合上述2
22、的构造规定,并按施工阶段和运用阶段分别进展计算。.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三、竖向叠合式构件设计要点1. 由预制构件及后浇混凝土成形的叠合式柱和墙,应思索施工及运用阶段分别进展验算和计算。运用阶段的叠合式柱和墙应按整体构件进展设计。 2 .在既有柱周边或墙侧浇筑混凝土成形的竖向叠合式构件,除应进展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外,并应思索既有构件的承载历史以及施工支顶的情况,与后浇部分之间合理分配承载力,乘以不同的承载力分配系数。 既有柱、墙的承载力分配系数可取1.0;后浇混凝土部分的承载力分配系数,思索施工时支顶的实践情况确定,对普通情况可取0.8;钢筋和混凝土资料的强度设计值应乘
23、协调任务系数0.9。 3.柱外二次浇筑混凝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既有柱的强度。结合面粗糙的凹凸差不应小于6mm,或经过植筋、焊接等方法设置界面构造钢筋。后浇层中纵向受力钢筋不应小于14,箍筋不应小于8,且不小于柱内相应箍筋的直径。 墙外二次浇筑混凝土层的厚度不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墙或既有墙的强度。结合面粗糙的凹凸差应不小于4mm,或经过植筋、焊接等方法设置界面构造钢筋。后浇层中竖向、程度钢筋不宜小于8,且不小于墙中相应钢筋的直径。 .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1) 1 .施工阶段不加支撑的叠合式受弯构件,内力
24、应分别按以下两个阶段计算: (1)第一阶段 后浇的叠合层混凝土未到达强度设计值之前的阶段。荷载由预制构件承当,预制构件按简支构件计算既有构造?;荷载包括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叠合层自重以及本阶段的施工活荷载。 (2)第二阶段 叠合层混凝土到达设计规定的强度值之后的阶段。叠合构件按整体构造计算;荷载思索以下两种情况并取较大值: 施工阶段 思索叠合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面层、吊顶等自重以及本阶段的施工活荷载; 运用阶段 思索叠合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面层、吊顶等自重以及运用阶段的可变荷载。.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2) 预制构件2-1 叠合构件的正
25、弯矩区段 叠合构件的负弯矩区段 2-2 2-3 式中:式中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和叠合层自重在计算截面产 生的弯矩设计值;第二阶段面层、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第二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取本阶段施工活荷载和运用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中的较大值。 2.预制构件和叠合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同普通受弯构件按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规定计算。其中,弯矩设计值应按以下规定取用: 在计算中,正弯矩区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叠合层取用;负弯矩区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计算截面受压区的实践情况取用。.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
26、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3) 预制构件 (3-1) 叠合构件 (3-2) 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和叠合层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第二阶段面层、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 第二阶段可变荷载产生的剪力设计值,取本阶段施工活荷载和运用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中的较大值。 式中: 3.预制构件和叠合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规范公式计算。其中,剪力设计值应按以下规定取用: 在计算中,叠合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应取叠合层和预制构件中较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进展计算,且不低于预制构件的受剪
27、承载力设计值;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构件,不思索预应力对受剪承载力的有利影响,取 。.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4) 4.当叠合梁符合各项构造要求时,其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以下规定:(4-1) 此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取叠合层和预制构件中的较低值。 对不配箍筋的叠合板,当符合本规范叠合界面粗糙度的构造规定时,其叠合面的受剪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的要求:(N/mm2) (4-2).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5) 5.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其预制构件和叠合构件应进展正截面抗裂验算。此时,在荷载的规范组合下,抗裂验算
28、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不应大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规范值 。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应按以下公式计算:预制构件叠合构件(5-1) (5-2) 式中: 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和叠合层自重规范值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值;第一阶段荷载规范组合下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值,取 此处, 为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规范值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值;第二阶段荷载规范组合下在计算截面上产生的弯矩值,取 ,此处 为面层、吊顶等自重规范值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值; 为运用阶段可变荷载规范值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值;预制构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叠合构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此时,叠合层的混凝土截面面积应按弹性
29、模量比换算成预制构件混凝土的截面面积。.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6) 6.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构件,应按规范规定进展斜截面抗裂验算. 7.由于叠合构件在施工阶段先以截面高度小的预制构件承当该阶段全部荷载,使得受拉钢筋中的应力比假定用叠合构件全截面承当同样荷载时大。这一景象通常称为“受拉钢筋应力超前。 当叠合层混凝土到达强度从而构成叠合构件后,整个截面在运用阶段荷载作用下除去在受拉钢筋中产生应力增量和在受压区混凝土中初次产生压应力外,还会由于抵消预制构件受压区原有的压应力而在该部位构成附加拉力。该附加拉力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受力钢筋中的应力超前景象,但仍使叠
30、合构件与同样截面普通受弯构件相比钢筋拉应力及曲率偏大,并有能够使受拉钢筋在弯矩准永久值作用下过早到达屈服。这种情况在设计中应予防止。 为此,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公式计算的受拉钢筋应力控制条件。该条件属叠合式受弯构件正常运用极限形状的附加验算条件。该验算条件与裂痕宽度控制条件和变形控制条件不能相互取代。.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7) 钢筋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 应符合以下规定:(7-1) (7-2) 在弯矩 作用下,预制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 可按以下公式计算:(7-3) 式中: 预制构件截面有效高度。 在荷载效应
31、准永久组合相应的弯矩 作用下,叠合构件纵向受拉钢筋中的应力增量 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8) (7-4) 当 时,公式(7-4)中的值 应取等于1.0;此处, 为预制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8.混凝土叠合构件应验算裂痕宽度,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或规范组合并思索长期作用影响所计算的最大裂痕宽度 ,不应超越规范规定的最大裂痕宽度限值。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或规范组合并思索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痕宽度 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9) 钢筋混凝土构件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8-4)
32、 (8-3) (8-2) (8-1) .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10) 式中: 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 、 按预制构件、叠合构件的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规范值。 9.叠合构件应按规范的规定进展正常运用极限形状下的挠度验算。其中,叠合式受弯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或规范组合并思索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11) 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9-1) (9-2) (9-3) (9-4) .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
33、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12) 式中: 思索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 叠合构件按荷载效应的规范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叠合构件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预制构件的短期刚度; 叠合构件第二阶段的短期刚度; 第二阶段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13) 式中: 钢筋弹性模量与叠合层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10-1)10.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或规范组合下叠合式受弯构件正弯矩区段内的短期刚度,可按以下规定计算: 1.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 1) 预制构件的短期刚度可按普通受弯构件计算; 2) 叠合构件第二阶段的短期刚度可按
34、以下公式计算:.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14) (10-2) 2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构件1) 预制构件的短期刚度可按普通受弯构件计算;2) 叠合构件第二阶段的短期刚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弹性模量; 叠合构件换算截面的惯性矩,此时,叠合层的混凝土截面面积应按弹性模量比换算成预制构件混凝土的截面面积。11.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或规范组合下叠合式受弯构件负弯矩区段内第二阶段的短期刚度 可按普通受弯构件计算,其中,弹性模量的比值取 。.第5章 工程构造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 四、无支撑叠合梁板(15) .5.2 混凝土构造的加固主要内容 5
35、.2.1 混凝土构造加固概述; 5.2.2 增大截面加固法5.2.3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5.2.4 预应力加固法;5.2.5 外粘型钢加固法;5.2.6 粘贴纤维复合资料加固法;5.2.7 粘贴钢板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类似)混凝土构造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5.2.1 混凝土构造加固概述.加固普通规定(八点)1 加固前必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展可靠性鉴定和加固设计; 加固范围可小(一个构件)可大(整栋建筑),但必需思索构造整体性;2 加固后构造平安等级由委托和设计方共同确定;3 加固设计与施工应严密配合,并保证新老构件共同任务;4 加固设计应思索经济效果,防止不用要的撤除或改换;5
36、加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暂时平安措施;6 加固后构造运用年限由设计和业主协商确定,普通宜按30年思索;7 运用粘结方法或聚合物加固的构造应定期检查其任务形状(10年);9 未经鉴定或设计答应,不得改动加固后构造用途和运用环境。.加固设计计算原那么(13点)1 构造分析方法普通采用线弹性分析方法;2 应进展规定的承载力极限形状和正常运用极限形状设计和验算;3 构造上作用应调查和检测核实 (可援用可靠性鉴定结论);4 构造上作用效应计算简图应符合实践;5 作用效应组合、组合值系数、分项系数应按荷载规范确定,并应思索荷载偏心、构造变形、温度作用等附加内力;6 构造构件尺寸对原有部分采用实测值,设计部分
37、采用名义值;7 原砼强度等级和钢筋强度规范值普通应采用现场检测结果推定的规范值(砼强度等级可采用钻芯或回弹法,并应进展龄期修正);.加固设计计算原那么(13点)8 加固资料质量和性能(规范值和设计值)应符合相关规定9 承载力验算应思索应变滞后特点及新老构造共同任务的程度10 相关构件及地基根底必要验算(构造质量增大、荷载传送道路变化)11 地震区构造构件加固尚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加固规范(质量和刚度变化)12 运用胶粘剂或参有聚合物(改性沥青、聚合物砂浆等)加固设计尚应进展原构造验算(确保偶尔事件发生后,防止加固构造的加固部分失效,要求原构造构件具有一定的平安保证;要求原构造构件能承当n倍
38、恒载规范值作用)可变荷载规范值/永久荷载规范值1,n=1.2;可变荷载规范值/永久荷载规范值2,n=1.5;1可变荷载规范值/永久荷载规范值2,n按线性内插法确定.加固资料规范值确实定(抽样检查)加固资料规范值资料强度平均值资料强度规范差资料强度规范值计算系数n0.05时的k值n0.05时的k值c=0.99c=0.95c=0.90c=0.75c=0.99c=0.95c=0.90c=0.7545.1453.9572.680153.1022.5662.3291.99154.2023.4002.463202.8072.3962.2081.93365.4093.7073.0922.336252.632
39、2.2922.1321.89574.7303.3992.8942.250302.5162.2202.0801.869103.7392.9112.5682.103502.2962.0651.9651.811抽样试样数置信程度(度)正态分布分位值.构造荷载规范值确实定荷载规范值普通按现行荷载设计规范确定自重规范值单位自重规范值实践尺寸(或构造详图尺寸)按现行荷载规范采用现场抽样确定荷载规范无规定自重变异较大的疑心原设计值与实践有显著差别屋面加固施工荷载低于现行规范的采用现行规范高于现行规范的采用实践荷载施工荷载过大的宜采取措施降低雪(风)载和楼面活载规范值规范规定值思索目的运用年限的修正系数a下一
40、目标使用年限10年20年3050年雪载或风载0.850.951.0楼面活载0.850.901.0.现场抽样确定自重规范值方法试样数量不少于5个。其效应对构造不利时自重规范值试样平均值试样规范差试样数量抽样数量影响系数其效应对构造有利时ntntntnt52.1381.89151.76301.7062.0291.86201.73401.6871.94101.80251.71601.67对于非构造的购配件,或对制造沉降有影响的构件假设其自重效应对构造有利时应取其自重规范值gk,sup0。.加固方法及配合技术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增大截面法置换砼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外粘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绕丝
41、加固法高强钢丝绳聚合物砂浆外层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混凝土构造加固法裂痕修补技术锚固技术阻锈技术加固配合技术.5.2.2 增大截面加固法.设计规定适用范围:钢筋混凝土受弯(梁板)和受压构件的加固原砼要求:不应低于C10(现场检测结果)(无法提供足够的粘结力)新砼要求:高于原砼一个等级且不低于C20界面处置和粘结质量要求:符合规定可按整体截面处置根本假定:同GB50010优点:工艺简单、阅历丰富、受力可靠、加固费用低缺陷:湿作业任务量大、养护期长、占用建筑空间多增大截面加固法的优缺陷.加固方式砼构件加固方式周围外包单侧加厚三侧外包双侧加厚柱四面加固四面加固单面加固双面加固梁四面加固
42、压区加固拉区加固双侧加固三侧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压区加固)拉区加固加固方法压区加固现行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叠合式受弯构件抗裂度验算承载力计算裂痕宽度验算挠度验算验算结果阐明,仅需增设混凝土叠合层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时,也应按照构造要求配置受压钢筋和分布钢筋.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拉区加固)原受压钢筋受压屈服新增受拉钢筋受拉屈服.知识点:增大截面后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新增钢筋位置处按平截面假定确定的初始应变值,当新增钢筋与原钢筋采用短钢筋焊接时,可近似取h01=h0,s1=s0初始弯矩规范值M0k作用下原受拉钢筋的应变值.推导增大截面后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原截面初始荷载作用援用苏联规范.推导增大
43、截面后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拉区加固)原受拉钢筋不屈服,应重新验算新增钢筋强度利用系数,取0.9.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截面最小尺寸验算条件同砼设计规范.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当拉区增设配筋混凝土层,并采用U形箍与原箍筋逐个焊接时焊于原箍筋上新增U形箍单面焊10d双面焊5d新增U形箍新增箍筋植箍筋用构造胶锚固植筋方式埋设U形箍10d3d新增混凝土强度利用系数,取0.7.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当增设钢筋混凝土三面围套,并采用加锚式或胶锚式箍筋时孔中用构造胶锚固胶锚式箍筋胶锚式箍筋螺栓(螺帽拧紧后加点焊)钢板加锚式箍筋加锚式箍筋120mm新增混凝土强度利用系数,取0.7.解释:应力滞后和应
44、变滞后概念 加大截面法加固受压构件是二次受力构件。被加固柱在加固前曾经接受荷载(一次受力),截面内产生了应力和应变。新增部分在加固后并不能立刻分担原已支撑被加固柱上的荷载,而在新增荷载作用下,才开场与被加固柱共同任务,承当荷载二次受力。当被加固柱到达极限形状时,新增部分砼和钢筋普通不能充分发扬作用,其利用程度与加固前被加固构件的受力程度有关。因此,加固后轴心受力构件截面受压承载力与加固时被加固构件的应力程度有关,不能取两部分承载力简单叠加。以轴心受压构件为例阐明.混凝土强度利用系数原构件砼原构件钢筋新增钢筋新增砼加固前原构件应变应力程度目的注:在0-1之间变化, 越小c越大,表示新增砼利用率越
45、高。 .钢筋强度利用系数新增钢筋极限形状时的应力注:在0-1间变化, 越小s越大,表示新增钢筋利用率越高。 原构件砼原构件钢筋新增钢筋新增砼加固前原构件应变.混凝土和钢筋强度利用系数应力程度目的强度利用系数1,新增砼和钢筋完全不能发扬作用;0,新增砼和钢筋能完全发扬作用,可当作新构件计算;应力程度目的反映应变滞后程度.加大截面法加固轴压构件新增截面原柱截面新增纵向受力钢筋原纵向受力钢筋新增箍筋综合思索新增砼和新增钢筋强度利用程度的修正系数,取0.8.为什么综合修正系数取0.8?应力程度目的强度利用系数应力程度目的反映应变滞后程度.加大截面法加固偏压构件新旧混凝土组合截面的混凝土轴压设计值.加大
46、截面法加固偏压构件 偏心距e应按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计算,但增大系数尚应乘以以下修正系数对于围套或其他对称方式的加固当e0/h0.3时, 1.1;当e0/h0.3时, 1.2;对于非对称方式的加固当e0/h0.3时, 1.2;当e0/h0.3时, 1.3;.相关构造要求新增砼层最小厚度,板40mm,梁柱采用人工浇注时60mm,采用放射砼施工时50mm。加固用的钢筋应采用热轧钢筋。板受力筋直径8mm;梁受力筋直径12mm;柱受力筋直径14mm,加锚式箍筋直径8mm;U形箍筋直径与原箍筋一样;分布钢筋直径6mm.衔接短筋d 20mm衔接短筋原钢筋新增钢筋6联络钢筋衔接短筋l15d,短筋中距l2500
47、mm,新增钢筋与原钢筋净距20mm.【例题】 某单筋矩形截面梁,C30砼,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如图。现因楼面运用功能改动,楼面活载由原2.0KN/m2增至6.0KN/m2。经计算框架梁跨中最大弯矩由原规范值950.10KN.m增至1232KN.m设计值1540.01KN.m。请用加大截面法对跨中截面进展加固设计。.解: 1、按梁原设计条件验算梁承载力. 2、计算加固所需钢筋量.原截面加固后截面锚入梁两端柱新增箍筋与原箍筋焊接.【例题】某轴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h=400400,计算高度h0=5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截面纵向受力钢筋配置820,因加固改造,柱需接受的荷载增至5600KN
48、。试用加固大截面法对该柱进展加固设计。解:采用C35砼,HRB400级钢筋进展四面围套加固,加固后柱截面尺寸为b=550,h=550。加固柱纵向受力筋选用1025,HRB400级钢筋,对称布置,实配AS=4906mm2。.(2)、加固偏心受压构件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简图注:当为小偏心受压时,图中 能够变向.5.2.3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根本规定适用范围:承重构件受压区砼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部分加固。卸载要求加固梁式构件,加固时应采取有效支顶;对于柱和墙,应进展原构件全过程承载力形状验算、观测和控制,置换截面不应出现拉应力,否那么应采取有效支顶措施。原砼要求:不低于建造时的混凝土强度(
49、现场检测结果)界面处置和粘结质量要求:符合规定其结合面可按整体任务.轴压构件加固计算无支顶时取0.8,有有效支顶时取1.0。原柱截面扣除置换部分后剩余截面面积纵向受力钢筋置换部分截面面积.偏压构件加固计算压区砼置换深度hnxn置换混凝土法加固偏压构件压区砼置换深度hnxn按新砼强度和现行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计算按下式方法计算.偏压构件加固计算.受弯构件加固计算压区砼置换深度hnxn置换混凝土法加固受弯构件压区砼置换深度hnxn按新砼强度和现行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计算按下式方法计算.受弯构件加固计算问题:相对受压区高度与混凝土设计规范能否一样?上述计算相当于现行规范的T型截面的计算.相关构造要求置换
50、砼强度等级:应比原构件砼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低于C25 (不宜过高,以免产生销栓效应) ;置换砼层最小深度:板40mm,梁柱采用人工浇注时60mm,采用放射砼施工时50mm确保置换混凝土的密实性;置换长度:应按混凝土强度和缺陷的检测及验算结果确定,但对于非全长置换情况,其两端应分别延伸100mm;置换位置:置换部分应位于受压区内,且应根据受力方向,将有缺陷的砼剔除;剔除位置应在沿构件整个宽度的一侧或对称的两侧;不得剔除截面的一隅(防止不对称剔除,呵斥截面受力不均匀或传力偏心)。.5.2.4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普通规定适用范围:梁板柱和桁架的加固适用范围很广,加固方法多原构件截面偏小或需求添加
51、其运用荷载原构件需求改善其运用性能原构件处于高应力、高应变形状,且难以直接卸除构造上的荷载原砼强度要求:符合规范对预应力砼强度的要求防锈蚀处置:新增的预应力拉杆、缀板、紧固件和锚固件应进展可靠的防锈处置。环境温度要求:长期运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防火要求:符合对预应力构件及其衔接防护.普通规定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拉杆加固预应力撑杆加固直线式下撑式混合式双侧撑杆单侧撑杆梁板构件(受弯承载力缺乏)桁架轴心受拉构件桁架偏心受拉构件(受拉承载力缺乏)大偏压构件(受拉钢筋缺乏)梁式构件(受弯承载力缺乏)(受剪承载力缺乏)轴压构件小偏压构件弯矩变号大偏压构件(受压承载力缺乏)弯矩不变号大偏压构件(受压承载
52、力缺乏).普通规定直线式拉杆下撑式拉杆双侧撑杆.预应力程度拉杆加固法1 估算预应力程度拉杆的总截面面积2 计算新增荷载作用下拉杆的作用效应增量3 确定并验算程度拉杆施加的预应力值4 承载力验算正截面受压承载力验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5 程度拉杆的预应力施加方法满足?终了适用条件:梁受弯承载力的添加值不应超越原梁承载力的50,且梁受拉钢筋与预应力拉杆的截面面积之和不超越砼面积的2.5%验算适用条件用其他加固方法.1 估算预应力程度拉杆的总截面面积由被加固梁上缘到程度拉杆截面形心的间隔 加固梁的验算点处受弯承载力须有的增量 预估预应力程度拉杆总截面面积 预应力钢拉杆抗拉强度设计值 内力臂系数取0.
53、85(实验研讨确定).2 新增外载作用下拉杆作用效应增量计算 产生缘由:构件加固后,外荷载添加。由于程度拉杆与原构件构成超静定构造,故程度拉杆应力将随外荷载的添加而增大。这种在新增荷载作用下程度拉杆轴力添加量称为程度拉杆产生的作用效应增量。 计算方法:将预应力拉杆和梁视为组合构造,利用构造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加固后新增外荷载在预应力拉杆中产生的作用效应增量N。.2 新增外载作用下拉杆作用效应增量计算新增外荷载下的变形拉杆反作用轴力的变形拉杆反作用弯矩的变形=超静定体系表示图程度拉杆新增轴力引起的轴向变形.(1) 新增外载引起的程度拉杆变形增量新增荷载作用下,构件产生挠曲变形,构件端部产生转角,由
54、此引起程度拉杆的轴向变形增量q为新增荷载产生的梁端转角之和,可经过资料力学计算得到。.(2) 偏心反作用(弯矩)引起的程度拉杆变形增量新增荷载作用下,程度拉杆将产生轴向力变化N,由于该值偏心作用于构件端部,将产生弯矩cN,由此将产生程度拉杆的轴向变形增量M。EcIc为原构件的抗弯刚度,l为构件的计算长度。 .(3) 构件反作用压力引起的程度拉杆变形增量新增荷载作用下,程度拉杆将产生轴向力变化N,该力反作用于构件,产生轴向压力N,由此将产生程度拉杆的轴向变形增量N。EcAc为原构件的拉压刚度,l为构件的计算长度。 .新增轴力引起程度拉杆的总轴向拉伸变形新增荷载作用下,程度拉杆将产生轴向拉力N,该
55、力产生程度拉杆的轴向拉伸变形增量。EpAp为程度拉杆的弹性模量和截面面积。.利用变形协调条件确定拉杆作用效应增量新增外载下的变形拉杆反作用轴力的变形拉杆反作用弯矩的变形=程度拉杆新增轴力引起的轴向变形超静定体系表示图.3 确定并验算程度拉杆施加的预应力值程度拉杆施加的预应力值实践选用的预应力程度拉杆总截面面积 拉杆内的作用效应增量为程度拉杆的协同任务系数,取0.85按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规定控制张拉应力并计入预应力损失。按下式计算确定程度拉杆施加的预应力值.4 承载力验算钢筋砼受弯构件采用预应力程度拉杆加固后,由原来的受弯构件,变为偏心受压构件。按现行砼构造设计规范验算被加固梁在跨中和支座截面的
56、偏心受压承载力,以及支座附近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其中应将程度拉杆的内力作为外力施加到梁上。假设加固后梁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可添加拉杆的面积或采用其他加固措施。留意:采用预应力程度拉杆加固,降低跨中截面弯矩效应的同时,添加了其他截面负弯矩效应。故在设计时,尚应根据构件支撑情况和受力特点验算支座等截面承载力.(1) 正截面承载力验算(按偏压构件进展).(1) 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按偏压构件进展)由于程度拉杆对构件产生的压力作用,抗剪承载力将会提高。加固后构件抗剪承载力由原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及程度拉杆的压力作用对斜截面抗剪的提高之和。原构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不计预应力损失和拉杆作用效应增量时程
57、度拉杆的轴向力 .5 程度拉杆的预应力施加方法机张法电热法横向收紧法张拉力App或张拉应力p控制预应力较大时预应力较小时伸长量控制被加固梁偏心受压的缩短量程度拉杆的全长电热张拉后各缝隙紧缩量之和伸长量.(1) 程度拉杆无撑棍横向一点收紧的横向张拉量H程度拉杆无撑棍横向一点收紧.(2) 程度拉杆有撑棍横向一点收紧的横向张拉量H程度拉杆有撑棍横向一点收紧.(3) 程度拉杆横向有撑棍两点收紧的横向张拉量H程度拉杆有撑棍横向两点收紧对于程度拉杆横向有撑棍多点收紧的横向张拉量也可以经过上式计算得到。.预应力下撑式拉杆加固法挡板梁负筋钢板托套支承垫板钢垫棒拉紧螺栓拉杆预应力下撑式拉杆构造表示图预应力下撑式
58、拉杆加固法的计算步骤与程度拉杆一样.1 估算预应力下撑式拉杆的截面面积由下撑式拉杆中部程度段的截面形心到被加固梁上缘的垂直间隔 加固梁的验算点处受弯承载力须有的增量 预应力下撑式拉杆总截面面积 下撑式钢拉杆抗拉强度设计值 内力臂系数取0.80.2 新增外载作用下拉杆中部程度段作用效应增量N N1、 M1计算简图MP计算简图计算简图采用构造力学的力法计算拉杆作用效应增量.3 确定并验算程度拉杆施加预应力值下撑式拉杆施加预应力值实践选用预应力下撑式拉杆总截面面积 拉杆内的作用效应增量下撑式拉杆协同任务系数,取0.80按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规定控制张拉应力并计入预应力损失。按下式验算确定程度拉杆施加的
59、预应力值.4 承载力验算 钢筋砼受弯构件采用预应力程度拉杆加固后,由原来的受弯构件,变为偏心受压构件。按现行砼构造设计规范验算被加固梁在跨中和支座截面的偏心受压承载力,以及支座到拉杆弯折处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其中应将下撑式拉杆的内力作为外力施加到梁上。假设加固后梁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可添加拉杆的面积或采用其他加固措施。.4 承载力验算1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与前述程度拉杆的计算方法一样 ;2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应思索拉杆斜段对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 为不思索拉杆作用效应增量时的轴力为原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5 预应力施加方法 机张法、电热法、横向收紧法和竖向张拉法。当采用千斤顶或电热法张拉时,施工时的
60、控制量和程度拉杆加固法一样。(1) 横向收紧法.5 预应力施加方法(2)竖向收紧法张拉前位置张拉后位置.5 预应力施加方法(2)竖向收紧法张拉前位置张拉后位置.加固梁挠度的计算张拉预应力筋引起的反拱,取Bp=0.75EcI0加固前梁在原荷载规范值作用下产生的挠度,B1=(0.35-0.50)EcI0加固后在后加荷载作用下梁所产生的挠度,取Bp=0.75EcI0.预应力拉杆加固桁架1 计算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原桁架各杆件的作用效应N1i;2 根据主要受力杆件下弦杆的拉力值及截面承载力Nui的差值,估算预应力拉杆的总截面面积Ap,est;3 选定预应力拉杆的总截面面积和应施加的预应力值,初步确定拉杆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警察学院《法医物证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电子运动比赛计时设备市场前景考核试卷
- 二月二龙抬头一年更有精神头-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主题班会
- 2025标准化的股权转让合同样本
- 2025商业贷款合同范本
- 2025标准版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安全监管计划
- 民警现场执法执勤规范
- 年度工作计划与风险评估的结合策略
- 2025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8.2 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项目发展计划
- DB32T 5076-2025 奶牛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配置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文化素质考试中职英语试卷
- 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高一(下)数学6.3.2-6.3.3平面向量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课件】
- 资料员岗位季度绩效考核表
- 铺轨基地临建方案
-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1]
- 租船问题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