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设计说明书正式版_第1页
自动扶梯设计说明书正式版_第2页
自动扶梯设计说明书正式版_第3页
自动扶梯设计说明书正式版_第4页
自动扶梯设计说明书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自动扶梯应用日益广泛,大型商场,宾馆都已离不开它,且在火车站,机场等也愈大显身手。一个完整的扶梯系统包括电动机,主传动机构,链条机构,以及滚轮,梯级,扶手等。通常把电动机,主传动机构,链条机构以及制动,限速机构设计成一整体,叫做驱动机。驱动机是自动扶梯最为重要的机构,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自动扶梯的工作性能,工作状态,工作寿命等。本设计通过对自动扶梯的基本结构的认识,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对自动扶梯的传动机构做了选择。进行了自动扶梯的功率计算,蜗杆轴的设计计算,低速轴的设计计算,刚度校核计算等,最后设计了自动扶梯的电气控制系统。关键词:自动扶梯;电动机;驱动机装置;低速轴;电气控制Abstra

2、ctThe range of Escalators includes products for commercial use - in department stores, hotels or offices, as well as those for use in public areas such as railway stations, airports or the underground.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escalator includes the electric moror,the main。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

3、e chain transimission mechanism and steps,handrails. Usually,get the elector motor,the mai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additional brakes into one ,called the drive.The driv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escalator ,which effects directly the quality of the escalator.for example ,the drive is the

4、 origin of the noise and the vibration produced when the escaltor works.Based on the escalato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we decide the transmission of escalator. We have maked the power calculation of escalator, the designing of worm shaft, the designi

5、ng of Low-speed shaft, calculation of stiffness checking and so on. At last, designed the electricity control system. Keywords : Escalator; moror; Driver device; worm shaft; low-speed shaft; electricity contor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5807842 摘 要 PAGEREF _Toc295807842 h I HYPERLINK l _To

6、c295807843 Abstract PAGEREF _Toc295807843 h II HYPERLINK l _Toc295807844 目 录 PAGEREF _Toc295807844 h III HYPERLINK l _Toc295807845 引 言 PAGEREF _Toc295807845 h 1 HYPERLINK l _Toc295807846 第一章 自动扶梯的基本结构 PAGEREF _Toc295807846 h 2 HYPERLINK l _Toc295807847 1.1 支承部分 PAGEREF _Toc295807847 h 2 HYPERLINK l

7、_Toc295807848 1.2 驱动系统 PAGEREF _Toc295807848 h 2 HYPERLINK l _Toc295807849 1.3 运载系统 PAGEREF _Toc295807849 h 4 HYPERLINK l _Toc295807850 1.4 扶手系统 PAGEREF _Toc295807850 h 6 HYPERLINK l _Toc295807851 1.5 电气控制系统 PAGEREF _Toc295807851 h 6 HYPERLINK l _Toc295807852 1.6 安全保护系统 PAGEREF _Toc295807852 h 7 HYP

8、ERLINK l _Toc295807853 1.7自动扶梯的类型 PAGEREF _Toc295807853 h 7 HYPERLINK l _Toc295807854 第二章 驱动机的类型 PAGEREF _Toc295807854 h 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55 2.1 驱动机应具备的条件 PAGEREF _Toc295807855 h 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56 2.1.1驱动机的组成 PAGEREF _Toc295807856 h 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57 2.1.2 驱动机的技术要求 PAGERE

9、F _Toc295807857 h 9 HYPERLINK l _Toc295807858 2.2 驱动机主传动机构的选用 PAGEREF _Toc295807858 h 9 HYPERLINK l _Toc295807859 2.2.1主传动机构的选择原则和依据 PAGEREF _Toc295807859 h 1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0 2.2.2传动机构的性能及对比分析 PAGEREF _Toc295807860 h 1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1 2.2.3现列举主要的齿轮传动类型 PAGEREF _Toc295807861 h 1

10、1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2 2.3 驱动机的机构形式 PAGEREF _Toc295807862 h 12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3 2.3.1立式和卧式驱动机 PAGEREF _Toc295807863 h 12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4 2.3.2整轴式和分轴式驱动机 PAGEREF _Toc295807864 h 12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5 第三章 自动扶梯驱动功率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865 h 13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6 3.

11、1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 PAGEREF _Toc295807866 h 13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7 3.2 自动扶梯阻力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867 h 14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8 3.3 自动扶梯的功率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868 h 17 HYPERLINK l _Toc295807869 3.4 电机的选择 PAGEREF _Toc295807869 h 17 HYPERLINK l _Toc295807870 第四章 驱动机主传动结构的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870 h

12、1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71 4.1 选择蜗杆传动的类型 PAGEREF _Toc295807871 h 1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72 4.1.1ZC蜗杆副的类型 PAGEREF _Toc295807872 h 1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73 4.1.2圆弧圆柱蜗杆副的啮合特性 PAGEREF _Toc295807873 h 19 HYPERLINK l _Toc295807874 4.2 ZC蜗杆副的设计与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874 h 2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

13、75 4.2.1蜗杆传动类型、精度等级 PAGEREF _Toc295807875 h 2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76 4.2.2选择材料 PAGEREF _Toc295807876 h 2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77 4.2.3初选几何参数 PAGEREF _Toc295807877 h 2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78 4.2.4初步估算传动的中心距 PAGEREF _Toc295807878 h 2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79 4.2.5确定传动的主要几何尺寸 PAGEREF _Toc2

14、95807879 h 21 HYPERLINK l _Toc295807880 4.3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PAGEREF _Toc295807880 h 21 HYPERLINK l _Toc295807881 4.4 齿根强度校核 PAGEREF _Toc295807881 h 23 HYPERLINK l _Toc295807882 4.5 ZC蜗杆副的几何尺寸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882 h 23 HYPERLINK l _Toc295807883 4.6 精度等级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PAGEREF _Toc295807883 h 25 HYPERLINK l

15、 _Toc295807884 4.7 热平衡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884 h 27 HYPERLINK l _Toc295807885 第五章 驱动机的结构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885 h 2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86 5.1 驱动机结构设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PAGEREF _Toc295807886 h 2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87 5.2 驱动机整体设计考虑的问题 PAGEREF _Toc295807887 h 2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88 5.2.1选择机型确定基本

16、结构尺寸 PAGEREF _Toc295807888 h 28 HYPERLINK l _Toc295807889 5.2.2外观布置 PAGEREF _Toc295807889 h 29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0 5.3 整轴式蜗杆副驱动机蜗杆轴的结构 PAGEREF _Toc295807890 h 29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1 5.3.1轴承及轴承在轴蜗杆上的位置 PAGEREF _Toc295807891 h 3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2 5.4 蜗杆轴的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892 h

17、 3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3 5.4.1蜗杆轴的材料 PAGEREF _Toc295807893 h 3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4 5.4.2确定蜗杆轴的最小直径 PAGEREF _Toc295807894 h 30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5 5.4.3轴承的选择 PAGEREF _Toc295807895 h 32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6 5.4.3轴的扭转刚度校核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896 h 32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7 5.5

18、 低速轴的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897 h 33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8 5.5.1确定低速轴的最小直径 PAGEREF _Toc295807898 h 33 HYPERLINK l _Toc295807899 5.5.2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进行轴强度校核 PAGEREF _Toc295807899 h 34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0 5.5.3轴的刚度校核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900 h 36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1 1.轴的弯曲刚度校核计算 PAGEREF _Toc295

19、807901 h 36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2 2.轴的扭转刚度校核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902 h 37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3 5.6 键的联接强度计算 PAGEREF _Toc295807903 h 37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4 5.7 轴承寿命校核 PAGEREF _Toc295807904 h 38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5 5.8 制动系统的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905 h 39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6 1

20、.块式摩擦制动系统 PAGEREF _Toc295807906 h 40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7 2.磁力器 PAGEREF _Toc295807907 h 40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8 5.9 合理设计通气孔 PAGEREF _Toc295807908 h 40 HYPERLINK l _Toc295807909 5.10 排油孔的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909 h 40 HYPERLINK l _Toc295807910 第六章 驱动机的安装工艺 PAGEREF _Toc295807910 h 42 HYPERLIN

21、K l _Toc295807911 6.1 驱动机安装中应实现的技术指标 PAGEREF _Toc295807911 h 4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12 6.1.1精心调整传动机构的啮合斑点 PAGEREF _Toc295807912 h 4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13 6.1.2完成图样要求的轴窜量 PAGEREF _Toc295807913 h 4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14 6.1.3精心装配,达到“最佳”配合 PAGEREF _Toc295807914 h 4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

22、15 6.1.4提高表面质量 PAGEREF _Toc295807915 h 4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16 6.1.5制动器,限速器和防逆运转器的安装 PAGEREF _Toc295807916 h 4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17 6.1.6重视跑合工艺 PAGEREF _Toc295807917 h 4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18 6.2 驱动机安装工艺流程 PAGEREF _Toc295807918 h 43 HYPERLINK l _Toc295807919 6.2.1测量一批零件精度,择优组合 PAGERE

23、F _Toc295807919 h 43 HYPERLINK l _Toc295807920 6.2.2对主要的大尺寸旋转零件做净平衡 PAGEREF _Toc295807920 h 43 HYPERLINK l _Toc295807921 6.2.3彻底清砂,涂防锈底漆 PAGEREF _Toc295807921 h 43 HYPERLINK l _Toc295807922 6.2.4安装轴系零件 PAGEREF _Toc295807922 h 43 HYPERLINK l _Toc295807923 6.2.5轴蜗杆与箱体配合 PAGEREF _Toc295807923 h 44 HYPE

24、RLINK l _Toc295807924 6.2.6电动机定子与箱体配合 PAGEREF _Toc295807924 h 44 HYPERLINK l _Toc295807925 6.2.7装轴承支承压盖和上轴承 PAGEREF _Toc295807925 h 44 HYPERLINK l _Toc295807926 6.2.8装配蜗轮,初测驱动机性能 PAGEREF _Toc295807926 h 44 HYPERLINK l _Toc295807927 6.2.9跑合 PAGEREF _Toc295807927 h 45 HYPERLINK l _Toc295807928 6.2.10装

25、限速器与防逆运转器 PAGEREF _Toc295807928 h 45 HYPERLINK l _Toc295807929 6.2.11装制动器 PAGEREF _Toc295807929 h 45 HYPERLINK l _Toc295807930 6.2.12油漆 PAGEREF _Toc295807930 h 45 HYPERLINK l _Toc295807931 6.3 安装补充: PAGEREF _Toc295807931 h 45 HYPERLINK l _Toc295807932 A.蜗杆副的安装 PAGEREF _Toc295807932 h 45 HYPERLINK l

26、_Toc295807933 B.安装轴承 PAGEREF _Toc295807933 h 46 HYPERLINK l _Toc295807934 C.制动器的安装 PAGEREF _Toc295807934 h 46 HYPERLINK l _Toc295807935 第七章 控制电路的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935 h 47 HYPERLINK l _Toc295807936 7.1 PLC的选择 PAGEREF _Toc295807936 h 47 HYPERLINK l _Toc295807937 7.2变频器的选择 PAGEREF _Toc295807937 h 4

27、7 HYPERLINK l _Toc295807938 7.2.1MM440的接线: PAGEREF _Toc295807938 h 47 HYPERLINK l _Toc295807939 7.2.2变频器参数设定 PAGEREF _Toc295807939 h 48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0 7.3 红外传感器的选择及作用 PAGEREF _Toc295807940 h 50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1 7.4 自动扶梯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941 h 50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2

28、 7.4.1系统硬件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942 h 5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3 7.4.2变频器与电机之间的连接 PAGEREF _Toc295807943 h 5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4 7.4.3控制系统的连接 PAGEREF _Toc295807944 h 53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5 7.5 系统软件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945 h 55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6 7.5.1多段速频率的选择 PAGEREF _Toc29580794

29、6 h 55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7 7.5.2加减速模式的选择 PAGEREF _Toc295807947 h 56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8 7.6 自动扶梯调速节能系统PLC程序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948 h 56 HYPERLINK l _Toc295807949 7.6.1PLC程序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949 h 56 HYPERLINK l _Toc295807950 7.6.2梯形图 PAGEREF _Toc295807950 h 57 HYPERLINK l _Toc2958079

30、51 结 论 PAGEREF _Toc295807951 h 59 HYPERLINK l _Toc295807952 参考资料 PAGEREF _Toc295807952 h 60 HYPERLINK l _Toc295807953 致 谢 PAGEREF _Toc295807953 h 61 HYPERLINK l _Toc295807954 附录1 扶梯系统程序设计 PAGEREF _Toc295807954 h 62 HYPERLINK l _Toc295807955 附录2 硬件设计电路 PAGEREF _Toc295807955 h 64引 言自动扶梯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近年来

31、自动扶梯的高速度发展,不仅满足了各部门的需要,而且促进了各行业的兴隆发达,效益倍增。“自动扶梯热”的 形成和持续,将进一步促使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在这种形式下,普及电梯技术,研究电梯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自动扶梯是带有循环运动梯路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它是由一台特种结构形式的输送机和两台特殊结构形式的胶带输送机组合而成的,用以建筑物的不同高度间运载人员上下的一种连续循环输送的机械设备。一系列的梯级与两根牵引链条连接在一起,在按一定线路布置的导轨上运行即形成自动扶梯梯路。牵引链条绕过上牵引链轮、下张紧装置并通过上、下分支的若干直线、曲线区段构成闭合环路。这一环路的上分

32、支中的各个梯级(也就是梯路)应严格保持水平,以供乘客站立。上牵引链轮(也就是主轴)通过减速器与电动机相连以获得动力。扶梯两旁装有与梯路同步运行的扶手装置,以供乘客扶手之用。扶手装置同样由上述电动机驱动。为了保证自动扶梯乘客绝对安全,要求装设多种安全装置。为了使乘客舒适,对公共场所不产生噪声污染,对扶梯的主要要求使运行平稳,噪声小。故降低噪声和振动是扶梯技术的主要攻关项目。自动扶梯有动力源、传动机构、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驱动主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及多个滚轮,带动梯级循环运动,执行输送任务,往往把电动机、主传动机构及附加的制动与限速装置设计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驱动机。驱动

33、机是自动扶梯的驱动和减速机构,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驱动扶梯减速运行,完成停车制动,限制超速和逆转运行。驱动机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扶梯的工作性能、工作状态、运载能力、工作寿命,扶梯对驱动机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研究驱动机,采用高技术设计驱动机,高质量地生产驱动机已成为开发和发展自动扶梯的重要课题。本设计主要设计自动扶梯驱动机的涡轮蜗杆减速器和PLC控制系统。第一章 自动扶梯的基本结构自动扶梯由支撑部分、驱动系统、运载系统、扶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若干部分组成。1.1 支承部分自动扶梯的支承部分即扶梯的桁架,桁架架设在建筑物结构上,能支承全部部件和乘客的重量,用型钢焊接而成

34、。桁架上所有的弦、柱及对角支承均可采用角钢、方形钢管焊接而成。要求刚度好、重量轻。根据设计需要和便于运输,桁架一般分成三段,即上水平段框架、倾斜段框架、下水平段框架。提升高度较大时,再对倾斜段分段。1.2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的作用是将动力传递给予梯路系统及扶手系统。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传动链条、传动链轮、梯级链张紧装置等组成。其功能是驱动梯级和扶手带的运动。按驱动系统所在自动扶梯的位置可分为端部驱动系统和中间驱动系统两种。端部驱动结构形式生产时间已久,工艺成熟,维修方便,我国绝大多企业均生产这种形式结构。端部驱动是常用的一种驱动装置。驱动机组通过传动链条带动主驱动轴,主驱动轴上装有两个

35、牵引链轮、两个扶手驱动轮、传动链轮以及紧急制动器等。牵引链轮上装有一系列梯级,由主轴上的牵引链轮带动。主轴上的扶手驱动轮通过扶手传动链条使扶手驱动轮驱动扶手胶带。另有扶手胶带压紧装置,以增加扶手胶带与扶手驱动轮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1)主机 :扶梯的动力,通过主驱动链使主轴转动。(2)主驱动轴:轴使的梯级链轮带动梯级链,使安装在梯级链条上的梯级运功;轴上的扶手带驱动链以相同的方式驱动扶手带驱动轮,使扶手带运功。(3)梯级链轮张紧装置:使自动扶梯的牵引链条获得必要的初张紧力,以保证自动扶梯正常运转。(4)自动润滑装置:其功能是定时、定量对梯级、主驱动链等运动部件进行润滑。1.3 运载系统运载系

36、统由梯级、牵引链条、梯路导轨系统、地板和梳齿板等组成,其功能是运送乘客。梯级链将主机的动力传送给梯级,使梯级沿着导轨运动。(1)梯级梯级的功能是用来运送乘客,是扶梯的工作部件。梯级上有四个轮子,二个直接装在梯级上,称为梯级滚轮;另二个装在梯级链上,使梯级与梯级相连,称为梯级链滚轮。由于梯级链滚轮受的力要大一些,又称为梯级主轮;梯级滚轮则被称为副轮。(2)牵引链条牵引链条是自动扶梯主要的传递动力构件,其质量直接影响自动扶梯的运行平稳和噪声高低。(3)梯路导轨系统自动扶梯梯路导轨系统包括主轮和辅轮的全部导轨、反轨、导轨支架及转向壁等。导轨系统的作用在于支承由梯级主轮和辅轮传递来的梯路载荷,保证梯级

37、按一定的规律运动以及防止梯级跑偏等。(4)地板与梳齿板地板为乘客在扶梯两端提供站立平台,同时又是机房的盖板,梳齿板位于梯级的出入口。梳齿板上的梳齿与梯级的齿槽相啮合,保证梯级在回转时的安全性。1.4 扶手系统扶手系统由扶手带,扶手带驱动装置、扶手装置等组成。(1)扶手带:与梯级以相同速度运动,供人扶手的部件。(2)扶手带驱动装置:其功能是驱动扶手带。(3)扶手装置:扶手装置是乘客乘扶梯时扶手用的,同时起到护栏的作用。它由扶手带、扶手带导轨、扶手支架、扶手栏板、内外盖板及裙部组成。1.5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对扶梯的运行控制,主要由控制柜,控制按钮、开关等组成。1.6 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保

38、护系统的功能是当自动扶梯处于不安全状态,安全装置使之停止。最常见的保护装置有:主驱动链破短保护:当驱动链松弛或破断时,使扶梯停止。扶手带入口保护:防止手伸入扶手带入口的保护。梯级链的安全保护:当梯级链过分伸长或断裂时,使扶梯停止。梳齿板安全保护:当梯级在通过梳齿板受到阻碍时使扶梯停止。梯级运行安全保护:当梯级滚轮破损导致梯级塌陷时迫使梯级停止。防逆转保护:当扶梯在运行中发生逆向运动时,使扶梯停止。1.7自动扶梯的类型自动扶梯产品分类:按外形可分为平面式和空间式两种;按场合可分为室内和室外(有棚和无棚)两种;按载荷和规格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按传动方式可分为链条式和齿条式两种;按功能可分为

39、商用型和公共交型。 平面式:结构较简单,造价较低,占地面积较大,应用比较广泛。空间式:它与平面式恰恰相反,造型优美,应用比较少。 链条式传动:用一定节距的链条将梯级连成一个循环,即驱动装置带动链轮,再由链轮带动链条,从而驱动梯级,使梯级做循环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上端(上机房),在下端设置一组链轮张紧装置。随着提升高度的提高,驱动装置和链条的负荷随之增加,扶梯结构随之庞大、重量增加。齿条式传动:用若干根齿条将梯级连成一个循环。即驱动装置的链轮、链条与齿条啮合,从而直接驱动齿条使梯级运行。驱动装置设置在上下分支间(扶梯中间部分),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设置多个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可以克服链条式驱动装置的

40、缺陷。第二章 驱动机的类型往往把电动机、主传动机构及附加的制动与限速装置设计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驱动机。驱动机是自动扶梯的驱动和减速机构,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驱动扶梯减速运行,完成停车制动,限制超速和逆转运行。驱动机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扶梯的工作性能、工作状态、运载能力、工作寿命,扶梯对驱动机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研究驱动机,采用高技术设计驱动机,高质量地生产驱动机已成为开发和发展自动扶梯的重要课题。2.1 驱动机应具备的条件2.1.1驱动机的组成驱动机主要由交流电动机,主减速器,制动器,限速器,防逆运转器及机架组成。电动机和主减速器通过同轴线止扣用螺栓固联在一起。电动机轴和主

41、减速器的高速主动轴为一体;制动器放在高速轴上,以获得较小的制动力矩;防逆运转器放置在低速从动轴上,接通电源,制动器打开,电动机运转将功率输入给主传动机构,通过主传动机构的从动轴将功率传人链机构,带动梯级和扶手带运行工作。切断电源时,制动器通过弹簧由包闸臂包紧包闸轮,产生摩擦力矩,使主轴减速停车。当电动机超速时,限速器切断电源,制动器工作,扶梯随之停车,同样逆运转时亦可体车。整个驱动机固联在机架上。2.1.2 驱动机的技术要求 (1)具有较高的强度 即在设计驱动机时,应首先满足在设计寿命内,不产生任何失效形式的强度要求。(2)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传动效率体现了输入功率在驱动机中有效利用的程度。在输

42、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克服生产阻力矩的大小直接影响驱动机传动效率的高低,也反映了能量损耗的多少。(3)具有较高的体积载荷 体积载荷是指驱动机传递的功率除以驱动机体积所得的商。即要求驱动机所占的空间较小,在扶梯运载量不变的条件下,驱动机必须具有小体积,大功率的特性。(4)要满足扶梯的要求即驱动机须较大的减速比,恒定的运动速度(慢速 v0。5m/s),及满足连续,起动次数较少的正反运动。且正反运转具有相同的工作特性。(5)具有较低的噪声和振动 为了达到人乘舒适,减少噪声对公共场所的污染,扶梯应具有噪声低,振动小,工作运行平稳的特性。(6)应具有合理的结构设计 主要评定条件是: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外

43、观朴实大方;制造与安装工艺好;装拆方便;成本低廉。(7)具有灵活,可靠的制动性能 驱动机附设的制动器是为了缩短停车时间,加速停车。其制动力矩应大于轴的输入转矩。制动技术应先进,强度高,寿命长,灵活可靠,机构紧凑。(8)限速器和防逆运转器要灵活可靠。2.2 驱动机主传动机构的选用2.2.1主传动机构的选择原则和依据驱动机主传动机构选择的原则是:梯级驱动机的工况条件。驱动机属于起动次数较少,空载起动,连续运行,传动比恒定,速度较低,工作冲击小,所需功率小,要求体积载荷大,传动效率高,振动小,噪声低,能正反运行的传动装置。环境良好,但通风条件差。制造,安装,维修的工艺性,成本,利润。主传动机构的技术

44、含量及发展前景。 虑结构形式及结构布置上的要求。 2.2.2传动机构的性能及对比分析传动装置是把动力机产生的机械能,传送到执行机构上的装置。驱动机中的传动机构和链传动机构,构成了扶梯的传动装置。驱动机的减速器部分是扶梯传动装置的主要部分。本设计将驱动机的传动装置称为主传动机构。 传动形式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三种类型。其中机械传动是驱动机的最佳选择。 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摩擦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其中摩擦轮传动过程中速度不恒定,滑动率较大,要设有加压装置,故承受的径向力大,体积载荷小,传动比范围小,使用寿命短,所以不适合驱动机的主传动机构。带传动传动可实现大中心距,工

45、作平稳、缓冲击、吸震、噪音低,有过载保护能力、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成本低,但传动比不恒定,滑动率大,传动不范围小、轴承受径向力较大、体积载荷小、寿命短等不足之外,不宜在驱动机上应用。特别指出,齿形带吸取了链传动及带传动的优点,克服了其不足,已成为有发展前途的传动机构。链传动由于具有多边形效应,传动中产生周期性加速度,引起振动和噪声,轴的径向力较大,磨损后易产生振动和脱链,只能用于低速传动,所以不能用于驱动机的主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用途最广的传动形式,它具有其他传动机械形式不可比拟的许多特点,如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和速度范围大,传动比恒定,寿命长,体积载荷大,工作安全可靠,而且种类很多。

46、通过以上机械传动类型特性简单比较,认为齿轮传动是驱动机的主传动机构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优于其他传动形式。是“最佳”方案。齿轮传动种类很多,其啮合特点、应用范围、设计技术、结构特性等各不相同,所以用于主传动机构也必须认真研究,特别是结合工艺、设备条件加以选择。国内外驱动机所选用的主传动机构差异较大,国内以选用蜗杆副为主,国外正向齿轮副以及行星齿轮系方向发展。2.2.3现列举主要的齿轮传动类型(1)渐开线圆柱齿轮副。斜齿圆柱齿轮副具有重合度大、瞬时接触线长、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噪音较低等特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驱动机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外多用同轴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作为主

47、传动机构,这样驱动机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体积载荷大其设计技术用的较合理。采用展开式二级斜齿圆柱传动作为驱动机的主传动机构这种设计方法,未能更好的结合驱动机的技术要求加以体现,仅是一般的设计方法,机构不够紧凑,体积载荷较小。(2)圆柱蜗杆及圆柱斜齿轮的混合应用。圆柱蜗杆副在大传动比时,传动效率较低。为提高传动效率和使驱动机机构紧凑,又便于交错轴传递转矩,将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副和圆柱蜗杆副联合应用作为主传动机构,也是较合理的设计方案。(3)圆锥齿轮副。驱动机主传动机构可选用曲线齿圆锥齿轮副。因为它具有传动平稳、振动小、噪音低、承载能力大、安全可靠、传动效率高等优点。由于驱动机所用的传动比在2

48、040之间,用单级圆锥齿轮副四不能实现的,用二级传动机构设计较困难,故用圆锥齿轮副和圆柱齿轮副联合应用比较合理。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显得机构紧凑,使用也更加方便。(4)形星齿轮传动。行星齿轮在驱动机上的应用,也是驱动机设计的一大突破。行星齿轮传动为主传动机构的驱动机具有机构紧凑,体积载荷大,噪音低、振动小、传动效率高的工作性能。(5)带传动与齿轮传动、蜗镐传动的混合机构。利用齿形带的工作特性,特别是吸振、缓振的特点,可把齿形带放置在第一级,从而带动同轴式齿轮传动机构或一级蜗杆传动机构的驱动机将是一种良好的设计方案。齿轮传动中的圆柱蜗杆副具有传动比范围大,速度恒定,体积载荷大,机构紧凑,工艺性好

49、,机构简单,成本低,噪声低,便于设计成立式驱动机等一系列优点。分析各种蜗杆传动的啮合特性及工艺等综合因素,采用圆柱蜗杆副为主传动机构较为合适。通过蜗杆类型及几何参数、啮合参数的选择,可以克服传动效率低的不利因素。2.3 驱动机的机构形式2.3.1立式和卧式驱动机目前广泛应用的驱动机有;立式和卧式驱动机两大类。立式和卧式在使用上没有什么区别,而在机构上有较大差异。从整体机构分析,蜗杆副驱动机多用立式,立式一般情况下比卧式占有面积小,在扶梯上的安装较为方便。2.3.2整轴式和分轴式驱动机整轴式就是电动机轴和主传动机构的高速轴为一体。不是一体而用联轴器联接成一体时,为分轴式驱动机。目前所用的驱动机中

50、,卧式齿轮副驱动机都是分轴式的。立式蜗杆副驱动机分两种,一种是整轴式蜗杆副驱动机,一种是分轴式蜗杆副驱动机。目前西欧各国生产的自动扶梯普遍采用整轴式驱动机。国内整轴式蜗杆副驱动机也被广泛应用。九三太工大电梯实业公司也设计生产整轴式蜗杆副的驱动机,由于机构合理,安装工艺严谨而达到了较高质量。整轴式蜗杆副驱动机与分轴式驱动机相比其主要特点是:降低了高度(一般低100150mm)、成本和售价低(一般低20%),结构比较简单,就目前驱动机发展的方向,正向小型化发展,尽量要求驱动机的尺寸小,所以选用整轴式结构。第三章 自动扶梯驱动功率计算自动扶梯的驱动装置是扶梯的主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动力传递给梯路系统及

51、扶手系统。在驱动机功率时,要用到自动扶梯的各个参数,需要了解自动扶梯的运动。3.1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提升高度H,理论输送能力Ct,额定速度v,梯级宽度Z1,及梯级的倾斜角度等。1) 提升高度H:建筑物上,下楼层间的高度。取H5m,为小提升高度。我国目前生产的自动扶梯系列为:小提升高度H=310m,中提升高度H1045m,大提升高度H4565m。2)理论输送能力:设备每小时内理论上能输送的人数。当自动扶梯的各梯级均站满人时,就达到了其理论输送能力,由下式计算: 式中:理论输送能力(人/h)k承载系数,与踏板名义宽度Z1有关。取k=2.当Z10.6m时,k=1;当Z10.8m

52、时,k=1.5;当Z11.0m时,k=2。v额定速度(m/s),取v=0.50m/s 梯级深度(m),梯级深度一般为0.4m,取Y1=0.4m所以 =3600=9000(人/h)3) 额定速度v 自动扶梯运行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乘客在扶梯上的停留时间。如果太快,影响乘客顺利登梯,满载系数反而下降。反之,速度太慢时,则不必要地增加了乘客在梯上的停留时间。因此,正确选用额定速度十分重要。扶梯额定速度v一般为0.50m/s、0.65m/s、0.75m/s三种。取v=0.50m/s扶梯运行速度与满载系数密切相关,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并经线性回归,得1.10.6v=1.1-0.60.500.80所以,实际

53、输送能力(人/h)4) 梯级名义宽度 :目前我国自动扶梯梯级名义宽度有三种规格:0.6m、0.8m、1.0m, 取=1.0m5) 倾角为3.2 自动扶梯阻力计算为方便起见,扶梯自重的线载荷表示,扶梯自重线载荷(N/m)单个梯级自重(N)梯级节距(m)牵引链条的线载荷(N/m)经过估算每个梯级的重量为70kg 梯级的节距大约是400mm;每个滚子的重量约为2.5kg,牵引链条的节距是100mm。那么可以算出梯级的线载荷为,取g=10, 11个滚轮才间隔1.0m。=2300N/m乘客的线载荷用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Q估计平均每个乘客的重量大约600N, 表示梯级的节距大约是400mm;k每一梯级上

54、可站立的人数;满载系数。(取0.80)代值计算结果是 =2400N/m总阻力法总阻力法求自动扶梯阻力的思路是:分别计算自动扶梯驱动装置所需要克服的各项阻力,包括扶手系统的阻力,然后求出扶梯系统的总阻力。(1) 梯路上分支倾斜区段乘客载荷形成的阻力。= (2) 乘客载荷形成的阻力梯路上水平分支区段共有2个,乘客载荷形成的相应阻力为:=2(3) 上分支与下分支倾斜区段梯级自重形成的阻力(可认为上、下分支的阻力相等)。=2(4) 上分支与下分支4个水平区段梯级自重形成的阻力这个阻力可看作相等。=4(5) 梯路曲线区段的运动阻力这个阻力可看作乘客与梯级自重共同形成,每个曲线区段内的载荷均可分解为垂直梯

55、路方向的载荷和平行梯路方向的载荷两部分。垂直梯路方向的载荷应乘以因子,而平行梯路方向的载荷则应乘以因子。经过分析可以得出梯路曲线区段运动阻力应为:=2()+4(6)梯路转向区段运动阻力这个区段的阻力主要通过摩擦传递,即= (7) 扶手系统阻力=4 (+2)上面各个式中的参数为阻力(N);乘客线载荷(N/m)2400N/m梯路线载荷(N/m)2300N/m梯级车轮的摩擦因子,取=0.025003,取=0.03;进出端水平端长度(m),小提升高度取0.6m.倾斜区段梯路水平投影长度(m),=8.66m梯路曲线区段水平投影长度(m)取0.6m梯路转向时,梯级所经路径的曲线长度(m);取2m 乘客手握

56、扶手胶带的附加阻力系数,取=1.5扶手胶带的线载荷(N/m),可以取=25N/m;扶手胶带阻力系数,可取=0.3自动扶梯倾角 经过计算得 =10932N =86N =1195N =166N =989N =138N =444N扶梯系统的总阻力就是上述各项阻力之和,即=13950N3.3 自动扶梯的功率计算自动扶梯的总功率计算可以用总阻力法求出,其具体公式如下:N=N自动扶梯的总功率(KW)W用总阻力法求出的自动扶梯总阻力自动扶梯额定速度(m/s);0.50m/s传动系统的效率的计算由四对滚动轴承副,(传动效率0.98);两个链传动副(传动效率0.92);一对蜗轮副传动(传动效率0.9)。则 =0

57、.703代值计算总功率N=10.73KW3.4 电机的选择根据自动扶梯的功率N=10.73kw,选取Y160M-4型电动机,功率为11kw,转速为1460 r/min。(根据参考文献9选取)第四章 驱动机主传动结构的设计蜗杆传动是在空间交错的两轴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动机构,两轴线交错的夹角可为任意值,常用的为。4.1 选择蜗杆传动的类型ZC蜗杆副其定义如下:一个圆柱蜗杆,其轴平面或法平面的齿廓是一段圆弧或是圆环面包络面的平面截线时,称这种蜗杆为圆弧圆柱蜗杆,简称ZC蜗杆,齿形C。ZC蜗杆与其直接或间接展成加工的蜗轮相配所组成的蜗杆副称圆弧圆柱蜗杆副,简称ZC蜗杆副。4.1.1ZC蜗杆副的类

58、型(1)轴向圆弧圆柱蜗杆副(ZC3蜗杆)(齿形C3)当导程角较小时,蜗杆有良好的切削工艺。若采用硬齿蜗杆,所用磨齿砂轮的刃面不是环面,其刃廓是近似圆弧的复杂平面曲线,故砂轮刃面不好修形,ZC3蜗杆磨齿工艺不佳,精度较低。(2)圆环面圆柱蜗杆副(ZC2蜗杆)(齿形C2)属于半包络曲纹面圆柱蜗杆副。该蜗杆在加工过程中砂轮修正后直径减小,不影响蜗杆螺旋面形状,齿面磨削工艺良好,可采用硬齿面蜗杆副,但在生产实践中保证刀具的理论安装位置较为困难。所以这种蜗杆副仅认为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在生产中很少用。(3)圆环面包络圆柱蜗杆副(ZC1蜗杆)(齿形C1)该蜗杆属于包络型曲面纹面圆柱蜗杆,刀具是圆环面的砂轮

59、,在刀具的轴平面内,产形线是圆环面母圆的一段凸圆弧,将刀具轴线置在过齿槽中与分度圆螺旋线平行的假想螺旋线的法面内,刀具轴线与蜗杆轴线的轴交角为。当刀具一边绕自身轴线转动,一边又相对蜗杆毛坯做螺旋运动是,刀具刃面的包络面,既蜗杆螺旋面。ZC1蜗杆磨齿工艺良好,可获得高精度硬齿面,是圆弧圆柱蜗杆最有发展前途的蜗杆。ZC1蜗杆与其共轭蜗轮组成蜗杆副。我国以ZC1蜗杆副为传动机构制订了标准GB9147-88.该标准是圆柱蜗杆副的高科技更新换代产品,是驱动机主传动机构中“最佳”传动型式之一。4.1.2圆弧圆柱蜗杆副的啮合特性(1)有较大的诱导曲率半径蜗杆副共轭齿面呈凸凹公轭啮合,较大,赫尔兹应力就小,同

60、时动压润滑条件改善,齿面强度和传动效率提高(2)有良好的接触线形状ZC蜗杆副的接触线形状有利于动压油膜形成,为约占理论啮合区的60%以上。良好的润滑,使传动效率可达到(),油温低,磨料磨损小,齿面强度高,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噪音低的主要原因。(3)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蜗杆、蜗轮的加工工艺性良好,勿需专用设备。(4)必须采用径向正变位(5)具有灵活的设计方案可灵活的选择“最佳”几何参数和啮合参数,并可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大幅度地提高传动质量;亦可通过可控点啮合理论设计,使其传动效率、承载能力明显提高。驱动机用ZC蜗杆副采用非标准设计十分有利。(6)对中心距偏差较敏感中心距偏差增大时,回引起蜗杆齿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