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的反应_第1页
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的反应_第2页
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的反应_第3页
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的反应_第4页
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的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李晶晶 (浙江省镇海中学 宁波 315200)摘 要:硫酸铜和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生成氢氧化铜还是生碳酸铜?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两个方面进行,证明硫酸铜和碳酸氢钠反应的产物为不同组分的碱式碳酸铜(mCu(OH)2nCuCO3),并伴随一定量的CO2气体放出。关键词:氢氧化铜;碳酸铜;水解;电离在化学反应原理中,有些盐类能发生彻底的双水解反应,如泡沫灭火器的原理,硫酸铝与碳酸氢钠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释放出二氧化碳。类似的,Al3+、Fe3+与CO32-也是发生彻底的双水解反应,所以,在现行的苏教版化学11和化学反应原理2的附录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

2、性表(20)中,Al3+、Fe3+与CO32-是用“-”表示,即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而在Cu2+与CO32-一栏则是“难”,表示物质难溶于水。那么碳酸铜和碳酸氢钠反应是彻底的双水解反应,还是会生成碳酸铜呢?针对这个问题,作了如下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1 理论分析碳酸氢钠与硫酸铜的反应1.1 氢氧化铜与碳酸铜的性质氢氧化铜3为淡蓝色固体,8090分解为CuO,能溶于浓碱和氨水中,Ksp=2.610-19。查阅多种资料,发现目前为止并未制取得到纯净的碳酸铜4,水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铜,碳酸铜遇水立即双水解为氢氧化铜和碱式碳酸铜的混合物(具体产物视溶液酸碱性而定)。但在多个文献中可以查到碳

3、酸铜的溶度积常数,为2.310-10,这数据可能是通过热力学函数计算得出的。 CuCO3(s) = Cu2+(aq) + CO32-(aq)(kJ/mol) -518 65.52 -52.9 =65.52kJ/mol - 527.9kJ/mol - (-518)kJ/mol=55.12kJ/mol-=RTln Ksp lnKsp = -22.2 Ksp 2.310-10 计算结果与所查常数值较为一致。1.2 理论计算碳酸氢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可能产物 查表3得碳酸的一级、二级电离常数和氢氧化铜、碳酸铜的溶度积常数。 H2CO3 HCO3 H Ka1=4.3 10-7 HCO3 CO32 H Ka2

4、=5.61 10-11 Cu(OH)2 Cu2 2OH Ksp = 2.610-19 CuCO3 Cu2+ CO32- Ksp= 2.310-10 以0.100molL-1相同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硫酸铜反应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在碳酸氢钠中同时存在碳酸氢根的电离和水解: HCO3 CO32 H Ka2=5.61 10-11 c( CO32 ) 2.4 10-6 HCO3 H2O H2CO3 OH- Kh = 2.3 10-8 c( OH ) 4.8 10-5 生成CuCO3 Q1= 0.100 2.4 10-6 =2.4 10-7 Ksp(CuCO3) ; 生成Cu(OH)2 Q2= 0.100 (4

5、.8 10-5 )2=2.3 10-10 Ksp(Cu(OH)2) ; 根据计算,0.100molL-1的碳酸氢钠和硫酸铜反应既有氢氧化铜又有碳酸铜生成,因此,生成的沉淀可能是不同组分的碱式碳酸铜。查阅碱式碳酸铜的相关资料发现5 ,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并不固定,不同反应物和配比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组成不同,科学的表达式应该是mCu(OH)2nCuCO3。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硫酸铜反应现象有无差异?理论上碳酸氢钠和硫酸铜反应是先析出氢氧化铜还是碱式碳酸铜?通过进一步的计算,确定在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开始生成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碳酸根浓度和氢氧根浓度分别是多少。以0.100molL-1的CuSO4为例:

6、 Cu(OH)2 Cu2 2OH Ksp = 2.610-19 c(Cu2) c(OH)2=2.610-19 c(OH)1.610-9 CuCO3 Cu2+ CO32- Ksp= 2.310-10 c(Cu2) c(CO32-)=2.310-10 c(CO32-)2.310-9 1.5 (对于任一浓度的硫酸铜,=)根据计算可以看出,理论上,c(CO32-)与c(OH)比值大于1.5时,先生成碳酸铜沉淀,当比值小于1.5时,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0.100molL-1的碳酸氢钠中,算得 c( CO32 ) 2.4 10-6 , c( OH )4.810-5 ,c(CO32-)与c(OH)比值约为

7、0.05,远远小于1.5,理论上应先析出氢氧化铜。但随着氢氧化铜的析出,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减小,减小到c(CO32-)与c(OH)比值为1.5时,析出碳酸铜。最终产物应为碱式碳酸铜。上述计算是以0.100molL-1的碳酸氢钠和硫酸铜为例计算的,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硫酸铜中氢氧根浓度、碳酸根浓度和铜离子浓度不同,但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中,根据理论计算,c(CO32-)与c(OH)比值是一定值,约为0.05,而恰好沉淀时c(CO32-)与c(OH)比值随c(Cu2+)的递增而减小。查阅资料可得,碳酸氢钠在25的溶解度为10.35g,计算为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1molL-1,硫酸铜

8、在25的溶解度为22.3g,计算为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1molL-1。所以在两者均为饱和的浓度均约为1.00molL-1,类似上述计算过程,可得出1.00molL-1的碳酸氢钠中,c(CO32-)7.510-6 ,c(OH)1.510-4。 而根据恰好析出沉淀两种离子的量,c(CO32-)与c(OH)比值小于0.5时,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因此,饱和的两种溶液混合,也是先析出氢氧化铜沉淀,同时伴随CO2气体放出。但是理论计算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真实反映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文献6指出,碳酸氢钠中有不对称氢键形成的无限的HCO3-链状结构,随着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HCO3-间氢键的缔合作用程度逐渐增

9、大,导致发生电离与水解的HCO3-量反而减少。因此,本文中的理论讨论部分可能与实际的溶液中,碳酸氢根浓度和氢氧根浓度有所差异。2 实验探究碳酸氢钠与硫酸铜的反应2.1 碳酸氢钠和硫酸铜反应的定性研究 为研究碳酸氢钠和硫酸铜的反应,分别配置0.1molL-1、0.5molL-1和1.0molL-1的NaHCO3和CuSO4溶液,分别向三种不同浓度的NaHCO3中逐滴滴加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以及向三种不同浓度的CuSO4中逐滴滴加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记录现象。再将反应后的产物取上层清液滴加盐酸,若不产生气泡说明碳酸氢钠已反应完全,则取沉淀物滴加盐酸观察现象,若上层清液滴加盐酸产生气泡,

10、则取出上层清液,向沉淀物中加蒸馏水洗涤,至上层清液加盐酸不产生气泡为止,取沉淀物滴加盐酸,观察现象。表1 向不同浓度的NaHCO3中逐滴滴加不同浓度的CuSO4序号NaHCO3CuSO4浓度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沉淀物加盐酸10.1 molL-15mL0.1molL-1滴加3滴时开始出现浑浊,浑浊为浅绿色,继续滴加后沉淀慢慢转变为蓝绿色,过程中未见明显气泡产物溶解,未见明显气泡20.5molL-1滴加1滴即出现浑浊,滴加过程中浑浊由浅绿色逐渐变为蓝绿色,未见明显气泡产物溶解,未见明显气泡31.0molL-1滴加1滴即出现浑浊,滴加过程中浑浊由浅绿色逐渐变为蓝绿色,未见明显气泡产物溶解,未见明显气泡4

11、0.5molL-15mL0.1molL-1滴加5滴时开始出现浅绿色浑浊,开始未见明显气泡,滴加2mL时开始产生气泡,静置至不再产生气泡后震荡又产生气泡。沉淀颜色不断转向蓝绿色。产物溶解,然后产生少量气泡50.5molL-1滴加1滴即出现浅绿色浑浊,开始未见明显气泡,滴加0.5mL时开始产生气泡,静置至不再产生气泡后震荡又产生气泡。滴加3mL后继续滴加则产生非常少量气泡。沉淀颜色不断转向蓝绿色。产物溶解,然后产生少量气泡61.0molL-1滴加1滴即出现浅绿色浑浊,4滴后开始产生气泡,静置至不再产生气泡后震荡又产生气泡。沉淀颜色不断转向蓝绿色。产物溶解,然后产生大量气泡71.0 molL-15m

12、L0.1molL-1开始时产生浅绿色沉淀,震荡后沉淀溶解,15滴(0.75mL左右)开始沉淀不溶解,1.5mL后开始产生少量气泡。沉淀颜色不断转向蓝绿色。产物溶解,然后产生气泡80.5molL-1开始时产生浅绿色沉淀,震荡后沉淀溶解,4滴开始沉淀不溶解,0.5mL后开始产生少量气泡。沉淀颜色不断转向蓝绿色。产物溶解,然后产生较大量气泡91.0molL-1滴加1滴即出现浅绿色浑浊,滴加5滴后开始产生大量气泡。沉淀颜色不断转向蓝绿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溶解 向NaHCO3中逐滴滴加CuSO4得到的沉淀为偏蓝绿色粉末状物质,滴加过程中逐渐向偏蓝色粉末转化,产物颗粒极小,静置沉降时间较久。对比分析

13、,123组实验,即向5mL 0.1 molL-1的NaHCO3中滴加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出现的现象较为相似,都是出现浑浊,颜色从浅绿色逐渐变成蓝绿色,沉淀物加盐酸能较快溶解,但未见明显气泡,最终主要产物以氢氧化铜为主,但根据现象,反应过程中可能先产生的碱式碳酸铜,而后逐渐转化为氢氧化铜。 456和789六组实验过程现象较为接近,主要出现了蓝绿色的浑浊,滴加过程中产生了少量气泡。沉淀物滴加盐酸是先溶解后产生气泡。产物可能是以碱式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第9组实验滴加盐酸的现象较特殊,是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反应产物可能是以碳酸铜组分较多的碱式碳酸铜。表2 向不同浓度的CuSO4中逐滴滴加不同浓度的Na

14、HCO3序号CuSO4NaHCO3浓度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沉淀物加盐酸10.1 molL-15mL0.1molL-1滴加8滴时开始出现浅蓝色浑浊,滴加2mL后开始出现少量气泡产物溶解,产生微量气泡20.5molL-1滴加4滴开始出现浅蓝色浑浊并伴随少量气泡,继续滴加到2mL后几乎不再产生气泡产物溶解,产生较大量气泡31.0molL-1滴加2滴即出现浅蓝色浑浊伴有较多气泡,静置后部分沉淀会上浮产物溶解,后产生少量气泡40.5molL-15mL0.1molL-1开始时微量气泡,无明显浑浊,1.5mL时产生浅蓝色浑浊并伴有少量气泡。产物溶解,然后产生微量气泡50.5molL-1开始时无明显浑浊,8滴时产

15、生浅蓝色浑浊并伴有少量气泡。产物溶解,然后产生微量气泡61.0molL-1开始时无明显浑浊,5滴时产生浅蓝色浑浊并伴有较大量气泡。产物溶解,然后产生少量气泡71.0 molL-15mL0.1molL-1开始时微量气泡,无明显浑浊,2.5mL时产生浅蓝色浑浊并伴有少量气泡。产物溶解,未见明显气泡80.5molL-1开始时少量气泡,10滴时产生浅蓝色浑浊并伴有气泡。产物溶解,然后产生气泡91.0molL-1开始时少量气泡,6滴时产生浅蓝色浑浊并伴有气泡。产物溶解,然后产生少量气泡 对比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uSO4与反向滴加,发现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uSO4生成的沉淀为蓝绿色沉淀,而反过

16、来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产生的是浅蓝色沉淀,由此可见,第一种滴加方式生成的主要为碱式碳酸铜,而第二种方式生成的除了碱式碳酸铜,还可能还有较大量的氢氧化铜。2.2 碳酸氢钠和硫酸铜反应的定量研究表3 向一定浓度的CuSO4中加入一定量相同浓度的NaHCO3序号浓度CuSO4NaHCO3混合后现象沉淀物加盐酸10.1 molL-15mL2.5mL蓝绿色浑浊,几乎无气泡产物溶解,产生微量气泡25.0mL蓝绿色浑浊,微量气泡产物溶解,产生较大量气泡310.0mL蓝绿色浑浊,微量气泡(比2气泡更少)产物溶解,后产生少量气泡40.5molL-15mL2.5mL蓝绿色浑浊和气泡,静置等不再产

17、生气泡后震荡又产生气泡产物溶解,然后产生少量气泡55.0mL蓝绿色浑浊和较大量气泡,静置等不再产生气泡后震荡又产生气泡立即产生气泡,沉淀溶解610.0mL蓝绿色浑浊和大量气泡,静置等不再产生气泡后震荡又产生气泡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溶解71.0 molL-15mL2.5mL蓝绿色浑浊和大量气泡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溶解85.0mL蓝绿色浑浊和大量气泡,冲到试管口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溶解910.0mL蓝绿色浑浊和大量气泡,剧烈反应,气泡带着沉淀物冲出试管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溶解 综合定性和定量实验来看,碳酸氢钠量较多容易产生碳酸铜组分较多的碱式碳酸铜,而硫酸铜量较多易产生更多氢氧化铜组分较多的碱式碳酸铜。3 总结 各种离子在溶液中混合同时包含了多种过程,在水中溶解度也会与单一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理论计算过程中只考虑了简单的情况,无法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的反应生成不同成分的碱式碳酸铜,具体组成因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碳酸氢钠量较多容易产生碳酸铜组分较多的碱式碳酸铜,而硫酸铜量较多易产生更多氢氧化铜组分较多的碱式碳酸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