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_第1页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_第2页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_第3页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_第4页
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论文摘要:根据广泛搜集来的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史料,本文讨论了明末心学、婚姻和母教以及桐城特殊的文化气氛和女性文学兴盛的关系,认为心学、婚姻和母教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的开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时机和条件,而桐城特殊的文化气氛是女性文学创作得以积淀并传世的主要原因。论文关键词: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原因;桐城向称诗歌之乡。据?桐山名媛诗钞?记载,清代以降,桐城有女诗人近百家,吴希廉所辑?桐山名嫒诗钞?序言中云:“吾桐白昔多性癖耽吟之士而闺阁中亦往然。我朝选闺秀诗者有王西樵?然脂集?,陈其年?妇人集?,胡抱一?名嫒诗抄?,汪仞庵?撷芳集?,其以女史选诗者那么有王玉映?名媛诗

2、纬?,恽珍?浦正始集?,吾乡方唯仪那么?宫闱诗史?,未闻辑一隅闺秀诗至有百余家者。清代桐城女性诗歌创作之浩繁。成为整个桐城诗歌创作中别具一格的一道风景,是桐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局部。探究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首先应该从明末清初整个社会思潮变化的背景出发。一、明末心学思想的传播与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关系影响明代士人风气的一个特殊因素是心学对理学的冲击,宋代理学经明初政府的大力推动,一时形成所谓“道德一而风俗同的场面。从朱元璋建国到正德时期,(1368-1506)年,是明初文化的保守期,与明初严密的政治统治相适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学术上承袭元代,尊重程朱理学。有人曾这样记叙明初思想界的状况:

3、“明兴,高皇帝立教著政,因文见道,使天下之士一尊朱氏为功令。士之防闲于道域,而优游于德囿者。非朱氏之言不尊,从正德至万历中期,(1506-1602),是人文注意思潮兴起的市民文化期,随着王阳明“心即是理的学说大兴,宋儒包办、政府选定的对儒家经典的解释,除了供科场之用外,不在对士子的行为发生有效的标准作用,在传承方面,王学倡导的自由的书院讲学风行之后,游学大兴,官办学校为之一虚士人不在学校而到山水坊院之间去“致良知了,正如明史中所说:“嘉隆之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所谓“致良知学说,认为“喜怒哀惺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而且良知人人皆

4、有,虽众人、贤人、小人没有区别。嘲董梦石跟晚年的王阳明学道,一次出游回来告诉老师,:“今日见一异事,见满街人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王艮出游归,也发现满街人都是圣人,王阳明说:“你看满街人都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翻由此可见,王阳明学说,大大取消了圣人、小人的道德和本体上的间隔 ,这对于与小人并列的妇女是有利的。而且他的良知是交融着“性、情、理、欲的浑沌未分的“一点骨血,其中“主真“主情“主欲说与文学关系甚密,而真、情、欲往往被认为是与妇人、女人性近。妇女解放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晚明妇女解放思想的萌芽,有待于礼教这根绳索的松动,而这种松动在理论上是由李贽完成的。王

5、学后进中李贽是议论女性问题并与女性接触较多的人,有人对他说:“妇人见短,不堪学道李贽作答书道:“谓人有男女那么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那么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子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缺乏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缺乏恋,那么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惭愧流汗,不敢出声矣。李贽的“童心说,从王阳明“良知而来,但侧重以“真矫“伪“假。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本心也。闱四真心包括“真情和“真性,他又说:“念佛时但去念佛,欲见慈母时但去见慈母,不必矫情,不必逆性真心而动,是为真佛。眷五他以此为准那么来对待一些妇女问题。李贽的这种思想无疑为明代

6、后期乃至清代女性文化的开展翻开了一扇窗户。而在桐城众多女性诗人中。以方氏一门,最负盛名。?三、母教的要求与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关系“母教是儒家伦理传统的一个长久信条。刘向的?列女传?以十四位模范母亲的故事为开篇,是女性训诫文学的开山之作。到了明代,通过给士大夫的妻、母授予声誉头衔,明政府从官方正式成认了女性对男性的教育奉献。桐城一县,明清两代,男子外出做官或远游者不计其数,母亲就当仁不让地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职责。正如?桐城民俗风情?一书中所录地方民谣:“桐城好,乡校颂声传。都堂继志开家塾,南路延师启后贤,膏火给良田。桐城好,母氏更操心。有父做官还做客,教儿宜古更宜今,宵共补衣灯。书中且有后记说明:

7、“吾乡宦游与远幕者,十居八九,故幼稚得力于母教者尤多。先慈张太君,秉外王母胡母训,恭俭人慈,深明大义,虽膝下仅不肖一人,而教导之严与煦育之恩并重,故日那么竭蹶延师,夜那么篝灯课读,每同志过谈时,必于厅事后侦之,或援经道古,语语在名教中,即典衣沽酒出,以助谈其兴,倘稍涉戏谑,那么呵逐立加。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需要有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桐城大作家成材的经历来看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有个共同的特点:全是出身于书香之家,父母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教育极为严格。刘大抛的祖父死后,祖母章大家的眼睛失明“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辏樾五岁,与伯兄、仲兄从塾

8、师在外庭读书,每隆冬,阴风积雪,或夜分始归,统奴皆睡去,独大家偎炉火以待,闻叩门,即应声策杖扶壁行启门,且执手问日:假设书熟否?先生曾扑责否?即应以书熟,未曾扑责。乃喜。姚莹是姚鼐的侄孙,他在得到姚鼐教导的同时,还得到其母的严格家教,用他本人的话来说:莹兄弟方幼,太宜人竭蹙延师教之,每当讲授,太宜人屏后窃听,有所开悟那么喜,苟不慧或惰,那么俟师去而苔之,夜必篝灯,自课莹兄弟,?诗?礼?二经,皆太宜人口授。旦夕动作,必称呼古今圣贤事。桐城的一代文学宗师姚鼐也曾竭力赞扬妇女的才学过人。尤其认为母教对持家、教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在?郑太孺人六十寿序?中,他赞扬“侯官林君母氏郑太孺人,少善文辞。在

9、其丈夫死后,他说:“上事姑,下抚两幼子,辛苦劳瘁,以其学教二子,同一年得乡荐,季者成进士,为编修。余每与两林君言论,非世俗浅学也,而皆出于母氏。桐城母教之美誉最为登峰造极的是桐城龙泉学博孙森之女,张文端公张英之妻姚氏。据马其昶所著?桐城耆旧传?所载,姚氏性好简朴,虽夫位至卿相,不改其态,生平于?毛诗?、?通鉴?悉能淹贯,旁及医药、方数、相上之书,而尤好禅学。子廷玉,继入翰林,直南书房时,康熙帝尝顾左右日:“张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独父训也。四、桐城特有的文化气氛与女性文学创作的关系桐城以一县之地产生出如此纷繁的女性文学。其原因当然离不开文化之乡浓郁的文化风气。一是读书风,桐城境内,书院多,私

10、塾多,家学多,读书的人数多,“通衢曲巷,夜半诵读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学子不仅在本乡本县读书。还到外县外省读书,许多人几岁就学,二十出头就读遍经史百家,学问渊博,在科举考试中蟾宫折桂,名列前茅。“穷不丢猪,富不丢书这是桐城世代相传,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民间谚语。?安徽名嫒诗词征略?中便有许多桐城女子自小博览群书的记载:吴令那么,博通经史,小从父学诗,腔调婉丽;吴令仪,自幼勤学不倦;章有湘,幼时人塾,常背诵?捣衣篇?长恨歌?,一字无讹,与姊瑞麟、妹玉璜、回谰、掌珠,并善才名;吴坤元,幼奇慧,从从祖应宾受书,辄成诵,十岁知属文;姚宛,幼读史书,好吟咏;姚凤翔,幼博经史,善吟咏;吴氏,诸生

11、询女,幼读书时,父以“自古以来天气好诗句命对,即应声日:“放怀之处世情疏,父奇之;方份,性好书史,幼从祖姑读,及笄,学益进,弟自塾中归,必与讨论诗文,一日,弟持师出联“桐子迎秋老五字至,未及对,份辄举唐人诗“桃花带雨浓句应之,父大喜,谓工致蕴。二是尊师重教风。明清两代,桐城县内私塾遍布,老师颇受尊重,文人从教者多。“与文人贤儒重教重读相照应,地方官宦士绅亦积极捐资办学兴教,数百年间,学风熏染,书香四溢。桐城甚重女教,?桐城续修县志?指出:“邑重女训,七八岁时以女四书、毛诗授之读,稍长,教以针黹尤必习于井臼,虽巨室不娇惯。如姚鼐?郑太孺人六十寿序?云:“儒者或言文章吟咏非女子所宜,余以为不然。使

12、其言不当于义,不明于理,苟为夸耀廷欺,虽男子为之,可乎?不可也。明于理,当于义矣,不能以辞文之,一人之善也。能以辞为之,天下之善也。言为天下善,于男子宜也,于女子亦宜也。三是讲学结社之风。“桐城地处畿内,易得风气之先,明代中叶,朝廷腐败,局部名宦、硕儒隐居桑梓,倾心办学。正德十六年,兵部郎中何唐弃官归里,首倡讲学,继有统自澄设辅仁馆,赵鸿赐组织“陋巷会,方学渐筑“桐川会馆,授徒讲学。明末,县内聚友结贤,讲学论政之风更盛,钱澄之、方以智、方文、孙临结有“泽园社,胡如理、方咸亨、潘江组织有多种文会,清代桐城派崛起,其代表作家往往躬行力荐,竭力倡导教育。桐城文人足迹普及全国。一时听者如云,极大地进步

13、了桐城的文化品位和学术影响。这一学术风气或形式,影响了家族女眷。据县志记载: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女诗人方唯仪、方维那么、吴令仪等相聚唱和于县城清芬阁,此为县内最早的名嫒诗社。在这几位名媛的带动和教导下,先后有多位女性从事过文学创作,直至清代,并有集行于世。如方御(方以智之女)、潘翟(方以智之妻)、陈舜英(方以智之子中通之妻)、方如环(中通长女)、方如璧(如环之妹)、张莹(方以智之子方中履之妻)、张姒谊(张莹之姊妹)等。四是撰述风。桐城文人从著名学者到一般文士,皆重著述,差不多人有其书,有的那么多至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其内容所及,大到史、哲学、政治、军事、人才、科学、艺术、文学、小到一邑的道里、风俗、名宦、乡贤、孝子、节妇、乃至里谚名谣,无所不包,桐城文人还注重文史资料的保存与整理,他们大量整理与刻印邑中前辈的重要著作,形成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