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西逝江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2022届江西逝江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2022届江西逝江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2022届江西逝江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2022届江西逝江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届江西逝江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秘密启用前 九江市2022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号、姓名等项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表达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文化认同是整合、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守望和传承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认同得到了增压和巩固,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整合机制。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在西方历史进程中,以武力征服或以政治认同为基础的国家与组织,最后大多难逃解体的命运。而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并愈发强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历代王朝及近代以来得到了不新培育和加强。历史上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连续性认同,

3、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外部结构与内在文化特质之间“理性亲和”,相互形塑。虽历经坎坷和磨难,但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自觉意识却未曾冲淡,反而愈加浓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延续发展的主线。 文化认同是中华氏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动力。文化认同能够为共同体及其成员注入精神动力,从而来定义“我是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港养。于共同体而言,文化认同是外显与内化双重的过程,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仪式等,均是文化认同的外在体现,其中蕴含的意义则是强化共同体的动力来源。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得益于各族人民对中华

4、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强大凝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战胜外来侵略者,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华民族以文化认同作为争取民族生存的动力,通过文化认同形成了强大凝聚力。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合机制。文化自身的特征决定了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整合作用。文化具有“共享性、习得性、象征性、适应性与变迁性”的特征。其中,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各族人民共享中华民族一体的信念、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以及共同期盼实现的“中国梦”,这些共同形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习得性强调文化是可以学习的,历史上各族文化在交融过程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

5、加强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象征性指文化的符号表达,文化的萌芽始于人们对符号的使用,共同的文化符号承载和呈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延续五千年的景象;适应性与变迁性则指向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迁而适时地作出对应的方法,历史上中华民族有很多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光”时刻,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获得了我国各族人民的认同。 因此,文化自身的特征决定了文化认同是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它能够增强民族成员对所属共同体的归属意识。各民族成员对共同文化的认同程度越高,民族共同体的整合程度则越高。因而,文化自身的特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整合机制,使良

6、好社会秩序的构建成为了可能。 (摘编自崔榕、赵智娜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产化认同,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多方面作用。 B.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滋养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C.近代的中华民族通过文化认同形成强大凝聚力,因而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延续数千年,由此可见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之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的观点。 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旨

7、在论述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 C.中华民族文化在各族文化交融中产生,说明文化是可以学习的,具有习得性。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分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层次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武力征服或政治认同为基础的西方国家与组织大多最终解体,与其文化认同有关。 B.如果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仪式继续得到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必将持续稳定地发展。 C.中华民族一些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也获得了我国各族人民认可,体现了文化共享性。 D.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就能够构建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良好社会秩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8、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单身群体的主要特点为单身时间普遍较长,相应地,独居独处的时间也会加长。数据显示,2021年2月,在中国单身时长以年为单位的单身人士已高达73.01%,其中有43.60%的单身人士单身时长为3年以上;7.1%的人无恋爱经验。 从单身原因调查结果来看,主动性选择享受单身生活、不着急恋爱为单身群体最主要的单身原因,占比高达45.9%。其次,被动性单身原因,如交际圈小和工作繁忙各占43.6%和39.3%。单身群体的各种可控及不可控的单身原因主要是来自于社会及工作上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与异性建立关系在某种层面上反而会加重双方的压力。 研究

9、报告指出,随着人们对于恋爱和婚姻观念的改变,单身人口将可能持续增加。预计2021年,中国独居人口将突破9200万人。这为单身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根本驱动力,推动单身经济的规模持续发展。 (摘编自艾媒网单身经济报告) 材料二: (图片来自知乎网) 材料三:单身经济,也称一个人经济,是指由单身人群非常注重生活质量,崇尚高消费生活而带来的商机。“单身经济”崛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吉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漆思指出,我国这股单身潮主要出现在白领和中产阶层人群,由于这一群体往往有不错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且注重生活质量,消费能力强,从而使得“单身经济”在市场上充满了生命力。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教师秦喜亮认为,

10、单身经济的产生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他说:从经济学原理角度来讲,单身白领的收入很高,同时来自家庭、社会的负担相对较轻,更没有来自婚姻的经济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就未来的发展趙势来看,单身经济的生命力要想继续延续,不仅需要单身队伍的扩大,同时也需要生产者和销售者紧抓市场的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单身人群的逐年壮大,无形中使市场形成了一部分相对固定的、有相同特征的消费群体,相较于普通群体,单身群体的消费观念有极大的改变,这必然会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会产生更多的服务类别,出现更多新的岗位,是对消费的一种促进。 (摘编自余度单身经济正在崛起) 材料

11、四:“单身经济”爆火不是好现象。这种经济现象爆火的根本原因是单身人数持续增长,这容易造成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不利于优化我国人口结构;也容易出现风险隐患,比如单身人群中“月光族”存在较大比例,其或有经济风险。“单身产品”越多,“单身经济”越火,其实也是滋生单身人口的温床,不仅不利于存量单身人士“脱单”,也是在鼓励更多人加入单身队伍,因为单身生活看上去很潇洒,很舒适。从这个角度来说,“单身经济”爆火将会给我国人口、社会等方面带来负效应,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有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42%的单身消费者为“悦己”而消费,而非单身消费者这一占比只有27%。就此而言,单身消费者更愿意为自己活着,他们的生

12、活质量似乎更高一些。不过,单身消费者为“悦己”而消费,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消费习惯、生活习惯,不排除与亲人同事难相处。 (摘编自“单身经济”爆火,是一把双刃剑) 4.下列对“单身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婚恋观念的改变与消费观念的改变,促进了单身经济的堀起,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B.从消费偏好的角度看,单身人群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购买品质更好、价格较贵产品的比例均高于非单身人群。 C.单身经济的爆火也得益于不少单身人士拥有较好的工作和较高的收人,可以预测它未来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D.以“悦己”为目的的消费看似促进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但事实上可能会给单

13、身者的性格养成带来负面影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单身潮的出现是由于单身人士的社会与工作压力本来就很大,而且与异性建立关系会加重彼此间的压力。 B.在我国单身经济堀起新形势下,正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并由此促进消费。 C.从单身人口数据和社会效应来看,我们要高度关注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等现象,鼓励存量单身人士“脱单”。 D.材料一侧重于单身经济的发展背景,材料三侧重于单身经济崛起的原因,而材料四侧重于单身经济的负效应。 6“单身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如何避免其负效应?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4、(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红裙子 爱丽丝.门罗 妈妈在给我做裙子。整个十月,我每次从学校回来,她都在厨房里,被裁剪成片的红色天鹅绒和一片片紙样包围着。她不是好裁缝。她只是喜欢做东西。我更小的时候,她给我做过一件蝉翼纱花裙子。我顺从地穿上这些衣服,我感觉还挺快乐。现在,我明智多了,我想要的衣服,是像我的朋友朗妮那样,从比尔商店买的衣服。 我必须试衣服。有时候,朗妮和我一起从学校回家,她坐在沙发上看着我试。妈妈轻手轻脚地在我旁边打转,我很尴尬。我试图不停地和朗妮说话,尽量不让她注意到妈妈。 “要是我能做出来的话,应该很漂亮。”妈妈语气夸张地说着,随之而来的是再长叹一声

15、:“我怀疑她不领情啊。”她激怒了我,这种话当着朗妮的面说,仿佛朗妮和她一样是大人,只有我是孩子。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大笨蛋,浑身疙疙瘩瘩的。 我和朗妮约好了什么都要告诉对方。但是有一件事儿,我没有说过。 舞会,中学的圣诞舞会,妈妈正是为此给我做新衣服,也正因为如此,我不打算去了。十二月到了,下起了雪。我开始夜里起床,把窗户推开。我跪在床头,风,有时候夹杂着雪花,扑向我裸露的喉咙。我把睡衣上面的扣子解开,想象挨冻的时候血管在皮肤下变成的灰蓝色。早上我一醒来就憧憬地摸摸额头,看看烧不烧。每天我都挫败地起了床。 舞会那天,我用铁发卷做头发。今天我需要一切可能的女性化仪式来保护自己。我永不满足的妈妈,正在

16、给裙子缝白色的花边领口,因为她觉得这衣服着起来太像大人了。最后她帮我把衣服拉链拉上。 朗妮穿了一件淡蓝色的丝绸裙。就算我的裙子没有荷叶领,比起她的来,也算不得成人化。她时髦的衣裳,精致的头发,让我觉得自己多少像个怪物木偶,被塞进一团红色天鹅绒里。 体育馆里闻起来有松树和香柏的味道,高年级的女孩表情厌倦,冷淡,迷人。我真希望自己也是这样的。乐队开始演奏。舞池里人群一阵骚动,男孩子过来了,女孩子去跳舞了。朗妮也去了。没有人邀请我跳舞。我的眉毛紧张地挤在一起,样子一定又惊恐又难看。我试图微笑。不过,我觉得荒唐,眼前没人自己却在笑。为什么别人都有人请,唯独我没有呢?确定的感觉从体内升起,仿佛一阵恶心。

17、我冲进洗手间,把自己藏在小隔间里。 有人在我后面一个隔间,冲了很长时间的水,洗手,梳头。是玛丽.福琼。我只知道她的名字,因为她是女子运动协会的干事。 “这里挺凉快。” 我很意外,一个高年级女生,竟然这种时候和我搭讪。 “我今天晚上来只有一个原因。”玛丽.福琼说,因为我负责布置会场,所以我想看看大家都进来以后会场是什么样子。否则干吗这么麻烦呢?我又不是男生狂。” 借着高高的窗户透进来的光线,我看见她细瘦的面孔,轻蔑的表情,让她看上去像个大人,居高临下。 “大部分女孩都这样。你发现了吗?这个学校是男生狂最大的聚集地。” 我们聊了很多。她想上大学,她打算自己打工挣钱,反正她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听着她说

18、话,我感觉仿佛自己敏感的不快时期已然过去了。我明白了。她尊重自己,她已经开始计划自己要做的事儿。 音乐再响起来的时候,玛丽说:“我们还要待在这里吗?走吧,我们可以到小店喝杯热巧克力。”我跟在她身后,没有看任何人。我发现,我不再那么害怕了。现在,我决心再也不管舞会,不等任何人来挑选我,我有自己的计划。 有个男孩对我说了句什么,他拦在我面前。我没明白他是请我跳舞,他只好又说了一遍。他是我们班的雷蒙德.波廷,我这辈子都没和他说过话。他以为我答应了,将手放在我的腰上,我几乎想也没想,就开始跳舞了。我们走到了舞池中间。我的腿不再颤抖,我的双手也没再出汗。我想,我应该告诉他,搞错了,我正打算要走。但是,我

19、什么也没有说。我的表情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我终究毫不费力地变成了严肃的、心不在焉的表情,就是那些被选中的跳舞的姑娘的表情。 雷蒙德.波廷送我回家。走到我家大门口,我说:“好了,晚安。”他也说:“好的,晚安。”他不知道他把我从玛丽.福琼的世界,带回了普通人的世界。 我绕房子一圈,走到了后门,我想我跳了舞,有个男孩陪我走回家,这都是真的。我是生活并不坏。我路过厨房窗口,看见了妈妈。她坐在那儿,只是为了等我回家,告诉她舞会怎么样。我不会告诉她,我永远不会说。不过,当我看到那为守候我而亮着的厨房,看到身穿褪色起球的涡纹花呢衣服的妈妈,看见她困乏却坚持等待的表情,我就明白了,我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沉重的职责

20、要快乐,我差点就没有尽到职责,且今后每一次都可能弄砸,都不能让她知道。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讲述了一个青春期少女经历对自我、亲情、异性的认识困境,以及通过一次舞会获得人生成长的故事。 B.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始终围绕主人公的情感与心理展开,将女孩在舞会前后的情感心理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 C.“我”认为玛丽思想成熟,目标明确,受她的彫响,“我”也开始计划自己的人生,此后对舞会变得毫不在意。 D.小说结尾“我”强调不会把舞会的经历告诉母亲,表明自己思想独立,但此时“我”已经懂得了母亲对“我”的爱。 8.小说中的“红裙子”有何

21、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诺奖颁奖词曾评价门罗:“已经接近解开了他们所有人最大的秘密人类的心和它的反复无常。”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遇春称于太祖。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闻元兵有屯庆州者,玉乘大雪,帅轻骑袭破之,杀平章果来,禽其子不兰溪还。会大军进至金山,纳哈出遣使诣大将军营纳款,玉往受降。纳哈出以数百骑至,玉大喜,饮以酒。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

22、之,曰:“请服此而饮。”纳哈出不肯服,玉亦不饮。争让久之,纳哈出覆酒于地,顾其下咄咄语,将脱去。郑国公常茂在坐,直前砍伤之。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众。会冯胜有罪,收大将军印,命玉行总兵官事,寻拜玉为大将军,移屯蓟州。时顺帝孙脱古思帖木儿嗣立,扰塞上。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帅师十五万征之。至庆州,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间道兼程,进至百眼井,不见敌,欲引还。定远侯王弼曰:“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玉曰:”然。”乘夜至海南。玉令弼为前锋,疾驰薄其营。敌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敌无所觉。猝至前,大惊。迎战,败之。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开乎既没数总大

23、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帝闻之不乐。初,帝欲封玉梁国公,以过改为凉,仍镌其过于券。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西征还,命为太子太傅。玉不乐居宋、颍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比奏事,多不听,益怏怏。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 B.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开平

24、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大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 C.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大祖遇之/厚玉/浸骄赛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 D.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大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皇帝庙号,多用以称创立基业的开国君主,文中是指明太祖朱元璋。 B.行,指兼任官职。文言中与之同义的词语还有“兼”“领”“拜”“移”等。 C.海南,文中指捕鱼儿海之南。文言中“山东”、“河北”的构词法与此相同。 D.锦衣卫,是明朝军政收

25、集情报的机构,主要从事侦察、速捕、审问等活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蓝玉作战勇猛,颇有战功。他曾隶属常遇春麾下,与敌作战所向披靡;后来跟随大将军冯胜出兵征讨纳哈出,击败元军,立下赫赫战功。 B.蓝玉虚心纳谏,巧胜敌军。他前往边塞征讨元主,未发现敌踪,听取王弼的建议后停止班师;趁风沙蔽日、敌军不备,最终击溃元军。 C.蓝玉居功自傲,骄纵妄为。他曾强占东昌民田,赶走前来调查的御史;在北征元军的回师途中,因关吏未及时开门,纵容土兵破关而入。 D.蓝玉不满封授,结局悲惨。他被封太子太傅,但不乐居宋、颖两公之下,皇帝接到奏报后多次劝说,他都不听从,终被告谋反而遭灭

26、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10分) (1)玉令弼为前峰,疾驰薄其营。敌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设备。(5分) (2)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刘禹锡 南宫词客寄新篇,清似湘灵促柱弦。 京邑旧游劳梦想,历阳秋色正澄鲜。 云衔日脚成山雨,风驾潮头入渚田。 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 【注】宝历二年春,张籍作寄和州刘使君,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开缄:拆开信函。历阳,即和州。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

27、,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题目看,这是刘禹锡收到好友张籍一首七言诗后所作的答诗,时间为秋天。 B.首联诗人把友人的诗比作湘水女神弹奏的乐曲,充满了欣喜与对友人的赞美。 C.颔联通过虚写回忆了秋日在京邑、历阳旧游的美好场最,可见二人友谊之深。 D.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孤身一人的寂寞和知音不得见的无奈与惆怅之情。 15.颈联两句广受后世称道,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其精妙之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反用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匈奴刻石记功的典故,抒发戍边将士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之情。 (2)永遇乐:京口北

28、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感慨沦陷区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的两句是“,”,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地,刻不容缓。 (3)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运用侧面描写突出洞萧声的悲怆凄凉。 第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城墩”“雪容融”相继亮相,引来人们驻足合影。吉祥物以的大熊猫与火红的灯笼为原型,满满的中国元素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浓郁氛围,可爱的招手姿态意味着欢迎海内外嘉宾共襄冰雪盛会。 体育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文化。()。时下,放眼全国各地,冬奥主题冰雕

29、、旱地冰雪项目、歌曲电影等文艺作品,让冰雪氛围愈发浓厚,让冰雪文化。从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到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北京冬奥会的筹办,推动冰雪运动成为更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实践证明,为冰雪文化打上中国烙印,还需瞄准群众基础,展现传统特色,做到。各地不妨开发特色冰雪文旅产品、推动“冰蹴球”“冰龙舟”,减少冰雪运动的参与门槛,激发冬奥会的“长尾效应”,让冰雪运动拥有更多中国受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绽放冰雪文化之花,展现中国文化之美,北京冬奥会将在冰雪运动发展史上写下的一笔。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30、A.憨态可掬众所周知因地制宜奇光异彩 B.和蔼可亲深入人心随机应变浓墨重彩 C.和蔼可亲众所周知随机应变奇光异彩 D.憨态可掬深入人心因地制宜浓墨重彩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除了向中国人传递奥运精神、普及冰雪文化,北京冬奥会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契机 B.除了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北京冬奥会也是向中国人传递奥运精神、普及冰雪文化的契机 C.除了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北京冬奥会也是以向中国人传递奥运精神、普及冰雪文化为契机的 D.除了向中国人传递奥运精神、普及冰雪文化,北京冬奥会也是以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为契机的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各地不妨通过开发特色冰雪文旅产品、推广“冰蹴球”“冰龙舟”等传统冰雪项目,降低冰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