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二者关系系思考_第1页
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二者关系系思考_第2页
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二者关系系思考_第3页
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二者关系系思考_第4页
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二者关系系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16 / NUMPAGES16目录摘要2前言31.旅游与民族文化41.1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的涵41.2民族旅游产生的主客原因分析41.3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关于摩梭文化42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分析52.1旅游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62.2旅游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73.对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的思路93.1树立正确的观念93.2科学规划,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93.3提高人们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103.4用科学的知识和手段去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103.5科学的实施一些好的措施10参考文献14后记14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二者关系系思考以泸沽湖景区摩梭文化为例摘要在旅游过程中,来自

2、不同文化环境的人群的交流,必定带来文化的冲突、交互、嬗变和融合。众多的少数民族为旅游业带来了特殊的发展机遇。而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影响了文化遗产的保持和传承以与这些地方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以宁蒗县泸沽湖景区为例,基于考查和研究中获得的信息,在分析民族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与民族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讨论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与管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开发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路,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关键词旅游民族文化影响On Tourism Development Affecting Ethnic CultureTaking Mosuo Cultur

3、e to Lugu Lake area as the exampleAbstract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vel ,exchanges between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 may certainly lead to a conflict, interactive, evolution and integration. Numerous national minorities in Yunnan bring special developing opportunity to its tourism indust

4、ry. But in such an ethnic minority reg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lso influence the cultural heritage to maintain and spread as well as effect these places modernization process. Taking the Ninglang Lugu Lake Scenic Spot in Lijiang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information from

5、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ethnic tourism meaning, causes, developing forms and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n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influences tourism activities on the local culture and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So it put forward some pr

6、oposal on exploiting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with a view to positively develop tourism and ethnic culture.Key wordstourism ethnic culture impact前言作为一名地道的摩梭儿子,早该为将要流失、变异的摩梭传统文化做点记录,这里我还不敢说继承和发扬甚至创新,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我自己都在现代社会的洪流中同化、变异,我真不知道哪天连爹妈的摩梭名字都叫不出来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文化经受不住外界的种种冲击.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作为一种活

7、化石的文化我们要保护,而面对旅游业我们要做出不懈的努力使之发展起来.传统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有多种形式,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它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本文在分析民族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与民族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路,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第一部分:主要从介绍民族文化概念入手,介绍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的涵,民族旅游产生的主客原因分析,然后引出摩梭文化。第二部分:就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分为正面与负面两个方面做

8、出具体分析。第三部分:提出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的思路。1、旅游与民族文化1.1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涵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包括六大门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科技工艺文化;信仰、巫术文化;节日文化。它是那个民族长期发展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有形或无形遗产,是其精髓、象征和代表。民族旅游是对那些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利用、交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形式。根据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科恩教授的定义,民族旅游是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其目标所指的

9、人群在自己居住的围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的主体民族;由于在自然生态的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便贴上了旅游性标志。即“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与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与服务。民族文化是非资源性的,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机制,沿着历史所提供的特定条件和环境发展、演变。它是民族旅游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2民族旅游产生的主客原因分析一般来说,旅游主体指旅游者,客体指旅游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进一步机械化和现代化,人们面对人际的疏离和冷漠、生活本身的程式化、竞争的无情、环境的破坏、传统意义的丧失,人们渴求反璞归真,希望能通

10、过旅游找回生活中失落的朴素、真诚、热情、简单。这种主体旅游需求促进了民族旅游的产生。作为民族旅游必不可少的旅游资源,即一部分传统民族文化,由于它并非主体民族,因而其文化与其它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且这种差异越大,对外来人的文化震撼就越大,从而对国或国际游客产生的吸引力也越大。它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由于它“最富有人情味”,因而能满足人们反璞归真的渴求。民族旅游资源的神秘性、真实性和体验性对民族旅游的产生起了很大的拉动作用。1.3、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关于摩梭文化1.3.1独特的民俗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仅在婚俗、亲戚关系传统和一些信仰方面区别与纳西族。在泸沽湖地区还生活着

11、其他民族,如彝族(人口数量与摩梭人相当)和普米族。除语言区别外,普米人在文化上和摩梭人非常相似,他们都信奉藏传佛教,有相似的婚俗。摩梭人至令还保留着人类母系氏族的婚姻形态。流行于摩梭人中的阿夏婚姻形式有两种,即阿夏异婚和阿夏同居婚。“阿夏婚”以情为主,自由结合,离散随意。男人不娶,女人不嫁,如果任何一方不愿再保持阿夏关系,女方闭门不纳,男子不再登门,关系即可解除。“阿夏婚”所生子女由女方抚养,子女与父亲不在一个家庭,他们的财产生活无必然联系。摩梭母系大家庭成员间和睦亲切,礼让为先,对老弱病残者给予特殊的优待和尊重。在摩梭人中间,人间的真情得到了高度的升华。摩梭人崇拜大自然,信奉神灵,相信天地万

12、物、日月水火、风雨雷电,引经据典由神灵主宰,所以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形式各异的祭祀方式。摩梭人死后用火葬。行火葬,本意为给死者脱皮,由死者脱皮变成祖魂的文化容;祖魂的归宿为先祖千徒的祖源故地普斯阿瓦,到那里与祖先过他生前一般的生活。葬仪繁琐奇特,有洗尸、捆尸、停尸、起尸装棺、洗马绕村、喇嘛开路、火化等程序。摩梭人认为未成年的男女还没有灵魂,所以不能参加社交活动。未成年人死后,因为他没有灵魂,不能变成祖魂,因而葬仪不用火葬,用土掩埋。显然摩梭人的成丁礼仪式,是为给灵魂的仪式。成丁礼仪时用一根羊毛绳或牦牛皮绳,拴系到全家人的灵魂栖息的一桩称曰“斯托”的栗木棍上,以表示行仪者的灵魂参加到全家人的集体灵

13、魂里,行仪者从此也就拥有灵魂。1.3.2、特定的地理环境摩梭人和周围其它民族的居住地曾处于过去的商贸通道上,当然这一商贸通道的规模比不上茶马古道(也许是茶马古道的分支线)。和滇中的许多商品交换是经由这条通道进行的。这也是泸沽湖地区多民族混居的一个原因。1.3.3、摩梭人保留着母系社会传统,女性在家庭中有世袭的主宰权。她们有权选择伴侣,并在认为合适结婚之前不必与伴侣结婚。她们有权在任何时候结束与伴侣之间的关系,无须办理离婚手续、分割财产或失去对子女的监护权。无疑,这种前工业社会的、乡村母系社会形态对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向旅游者展示他们的习俗是,要尊重居民个人的隐私,并不要把这种文化的价值庸俗

14、化。在母系社会中,男性的地位常不受关注但在旅游市场营销中或旅游地解说翻译中应对之进行准确界定并让旅游者正确了解。据了解,男性在公共事务和村落事务中的参与程度高于女性。然而,在旅游应怎样发展、女性私生活的什么层面可以向旅游者展示等问题上我们应充分征求和考虑女性的意见。2、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分析民族旅游对旅游接待地,即民族地区的影响,取决于旅游者的数量与其基本特征(停留时间、活动、交通方式、旅游安排等),还取决于资源的特征(自然特征、开发水平、开发方式、政治和社会结构等)。民族旅游所赖以发展的资源基础,即民族文化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随着旅游的深入发展,参加民族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其对旅游接

15、待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上述几种民族文化的开发模式,都会对旅游接待地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民族旅游对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现就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2.1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2.1.1、增加民族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存和生活条件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旅游业带来外汇收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提供当地人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的家庭收入增加,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它们在供旅游业使用的同时,亦供当地居民享用。这样就会改变民族地区人们原有的生活

16、方式和生活观念,如交通设施、照明设施、家庭住宿环境和条件等的改变,让他们有了更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在泸沽湖落水村,旅游的发展已对当地产生了影响。落水村的居民参与导游和提供住宿。还有一些村民提供游客划船和骑马。这些活动带来的收益由全家人分享。有时候几家人共有一艘木船,轮流为旅游者划船。最常走的路线是到有庙宇的小岛上去,或在船上捕鱼。当地的72户居民全民参与旅游业,很多家庭每天能获得几百元的旅游收入,与泸沽湖周围没有参与旅游业的村落形成了强烈的经济悬殊。2.1.2、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现代话语对民间的、边缘的、非主流文化的排斥,使之

17、赋予了一系列迷信、落后、愚昧的形象,民间的、边缘的、非主流文化的持有者也已经将这一系列迷信、落后、愚昧的形象在成为自我认同的一个方面”。而在8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民族文化被开发利用,且倍受青睐,唤起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以与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之后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们去恢复原有的现已消失或几近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推动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反过来,这也促进了民族旅游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摩梭人的文化自我认知和文化自信心。以至当地一些汉族也开始乐于自称为摩梭人。经济的发展已冲击到当地

18、文化传统的保存,例如,热衷于经济活动使当地人淡漠了对祭祀、传统仪式的热情。原来,村里对老人十尊重,但现在,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年轻人的控制地位已明显上升。2.2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2.2.1、对民族地区造成文化冲击当地居民与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游客之间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一方面促使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文化或风俗去满足和取悦游客;另一方面,外来游客的进入,打乱了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原有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他们中有些人或多或少显得无法适从,他们或去简单地模仿外地人的行为方式,以期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异;或采取完全的抵触,引起主客冲突。一些社会问题出现,社会道德开始滑坡。加上

19、一些开发商在处理当地居民问题上的不当,更加引起当地居民对游客的仇视或敌对情绪,造成了当地社会的不稳定。传统文化被淡化、冲击,甚至被扭曲。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紧密相连,而旅游的发展却与当地的可进入性息息相关。随着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必然受到冲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果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该地区的文化就能长期保留其固有的特征,而无实质性的变化。20年代末,美国生物学家洛克博士多次来到素有“女儿国”之称的滇西北泸沽湖畔,从采集动植物标本到研究摩梭文化,并写下了中国西南的摩梭王国。他一个人的走访并没有使摩

20、梭人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什么变化。可是今天不断涌入的旅游者身上所穿、手中所携,鲜活地向当地人展示着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在村民家的火塘边,在供游客娱乐而每晚举办的篝火晚会上,游客与村民相互询问、交流着各自的生活方式与道德观念。在冠岩景区表演的摩梭少女,表演结束后,大多脱下了传统服饰,她们衣着摩登,外表与一般城市女孩已没有太大的分别。摩梭姑娘二车娜姆闯世界的事,摩梭人家喻户晓,津津乐道。在外来文化冲击下,摩梭文化进入了历史上变化最快的时期。洛克当年在书中所记录的大量的摩梭人的民俗,今天有些已很难看到了。二车娜姆感叹道:“如果认为外来的、一切新鲜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一概不加选择地吸收,那么,不要几年的功

21、夫,在泸沽湖将再也见不到真正的摩梭人,说得严重一点,只能见到一些穿着摩梭服装的服务员。然而,如果不吸收外来文明,那里将永远贫穷和落后。如何找到自己的路呢?”2这种现象和困惑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极具普遍意义。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鲜活的成分会越来越多,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与此同时,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会削弱,某些对外界人来说具有吸引力的成分会减少,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制约,不少地方社会相对封闭,交通不发达,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明显滞后。在旅游者所携带的异质文化冲击下,当地古朴的传统文化所发生的变化比经济较发达的开

22、放地区要剧烈得多。正如有些文章所指出的,“旅游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便会发生急剧的改变,从衣着、建筑到生活方式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3。2.2.2、造成传统民族文化的变异(1)民族文化同化民族文化同化是指原来的民族文化特征在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异族异地的文化所取代。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都居住在偏远的西部地区,一般与外地交往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推动,他们也开始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异族、异地文化与当地文化只是短时间的或部分的接触,主体部分并未受影响,而当地文化却要以其几乎全部的去与异文化随时接触,传统文化逐渐被同化,甚至消

23、亡。(2)民族文化庸俗化传统民族文化本来有其真实性、淳朴性和神秘性的一面,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但由于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一部分游客落后的、不健康的或低俗的需求,有些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时,把一些项目庸俗化,改变了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出现了一些伪造的民俗。例如,“阿夏婚”本是摩梭人的一种恋爱习俗。摩梭人至令还保留着人类母系氏族的婚姻形态。流行于摩梭人中的阿夏婚姻形式有两种,即阿夏异婚和阿夏同居婚。“阿夏婚”以情为主,自由结合,离散随意。男人不娶,女人不嫁,如果任何一方不愿再保持阿夏关系,女方闭门不纳,男子不再登门,关系即可解除。“阿夏婚”所生子女由女方抚养,子女与父亲不在一个

24、家庭,他们的财产生活无必然联系。姑娘13岁以后父母就让她单独住在一间小屋里,夜间,小伙子到自己爱慕的姑娘房门外,隔门或隔墙谈心对歌,若谈得拢,可开门请进家,父母不干涉,家人还回避。谈不拢,姑娘可以装睡,小伙子便会知趣地离开,另找他人。当地俗话说:“一晚可以谈五个,终身只归一个人。”可见,摩梭人虽然在婚恋选择上有较大的自由,恋爱方式也较为开放,但他们对婚姻问题却是非常严肃的。当地一些旅游景点为了招揽生意,竟然打着展示民族婚俗旅游的名义搞服务,最终激起了该民族的愤怒,他们对搞这种活动的旅游点发出警告:如果再不改,将派出“火枪队”武力解决;再如,在各地向旅游者开放的民俗风情村里,少数民族风俗舞台化的

25、倾向十分明显。尽管表演者的行头比生活中真实的服饰漂亮百倍,但却缺少了该民族服饰原有的本真韵味,给人以虚假的感觉.或不尊重少数民族,开发一些触犯其禁忌的活动。且民族地区许多活动的展开,都是为了吸引游客,目标和价值单一,原有民俗的涵和存在价值改变了或消失了,失去了真实的存在环境和意义,传统民族文化被庸俗化了。(3)民族文化商品化当传统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时,就走上了商品生产的道路,就必须遵从价值规律。在民族文化的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规律表现为:民族旅游“文化生产受到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强烈影响,等价交换原则、赢利最大化原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渗透到文化生产过程中”。在旅游市场

26、上,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程序化,成了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它在一定时期刺激了旅游消费,但价值规律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旅游文化商品生产的全过程,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如传统文化的失真,文化底蕴不足与文化再现偏颇,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消失等。3、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的思路3.1树立正确的观念3.1.1、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民族文化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手段。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格林伍德所指出的:一味谈论文化是“传统的”,这是不可取的。所有的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旅游开发中,我们不能也不应原汁原

27、味地保护传统文化,而应不断创新,因为传统文化并不等于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自身有某些缺陷,要致力于用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对旧文化进行改造,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全面提升传统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3.1.2、树立文化认同的观念文化认同是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前提条件。文化认同是指“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彼此依赖和尊重”。作为旅游开发者,就必须认识到:当地民族才是文化的创造者,才是民族文化的主人。任何一个民族、族群都拥有平等发展本民族或本族群文化的权利。开发者要了解他们的本土文化,知道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知道他们的喜好,并能从较高层次上去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开发中要尊重他们的权利,

28、获得文化主人的认可。作为旅游者,也要学会尊重和理解民族文化,不可过分强调自己追寻的那份“真实”、“神秘”或某种低级趣味的要求,不能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去衡量他们的文化甚至试图去改变他们的文化,要尽量避免“新殖民旅游”或“帝国主义式的旅游”的出现。3.2科学规划,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旅游规划是旅游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工作,民族旅游的规划除了完成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的中心任务外,还有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中心任务。根据已有资源的配置情况,划定资源年的保护围,确定资源保护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古老的、奇特的、濒临灭绝的民族文化,如传统印染艺术、根雕工艺等,应首先抢救,不能让其消失,否则有愧于历

29、史,有愧于子。对现存的,但已受或正受到破坏、冲击的,我们要加强保护,确保民族旅游的持续发展。在抢救和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民族文化,充分发挥其旅游价值。3.3提高人们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造成民族文化变异、消亡的原因有很多,旅游开发不当或过度是一个方面,而因为宣传教育不够,人们普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认识不清是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它任何东西都可以创造,惟独以往的历史与其遗迹和传统文化不能再创造,它们一旦被破坏、污染或消亡、退化,就难以复原;除极少数陋俗之外,文化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有个性不同;文

30、化的交流、碰撞不可避免,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交流中,不能一味模仿或吸纳外来文化,也不能完全封闭自己,而是有选择地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发展自己的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从群众保护到群众自觉保护。3.4用科学的知识和手段去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合理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需要依靠一批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社会学家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队伍。与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要相比,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滞后,还有待于科学化、系统化,实践中有许多课题尚待解决。这种局面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专家队伍,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的考察,正确的认识,促进民族文

31、化良性发展。3.5、科学的实施一些好的措施从上述情况看来,落水村附近的居民已对旅游者的行为和住宿进行控制,旅游业带给他们的影响大多数是积极的。有些村民正关注彝族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并关心目前住宿设施的布局问题。在进行进一步的旅游开发之前,应咨询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要合理安排非摩梭个人或组织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为减低旅游发展计划的负面影响,巩固旅游业带给当地的正面影响,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3.5.1、旅游地建设(1)制定旅游地发展规划时要咨询当地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使泸沽湖的村民们有机会就规划,特别是对居住区和手工艺品区的规划提出意见。鉴于摩梭文化是当地的主要吸引物,规划中应对非摩梭族人参与

32、旅游业的比例作出限制。(2)培训当地人:为使当地人更容易地在度假城找到工作,需要为他们举办一些培训项目。当地人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度假城建设,提供节目表演等,进而,度假城的经营管理也需由摩梭人参与。培训项目应提前开展,让愿意参加的人都来参加。(3)其它小村庄对旅游业的参与:小村庄对旅游业的参与可参考总体规划中提出的乡村旅游模式。模式建议所有向游客开放的小村庄都只接待少量游客。这些游客应是真正理解环境的真实性和当地人生活方式的特殊兴趣游客或海外游客。这些地区不应被商业化(如设市场、摊点、舞蹈表演和住宿设施)。3.5.2、旅游项目设计与开展(1)负责的官员应和当地人保持密切联系,就怎样开展项目、

33、是否需要对当前体系做出改动、什么项目的利益分配公平和运营良好等问题需征求他们的意见。(2)设计由展示当地生活方式的捕鱼、划船、农事等活动让游客参与,由当地人担任向导或指导者。(3)开发供旅游者购买的地方手工艺品:当地人可以考虑为游客制作两大类手工艺品:一类是成本和售价便宜,较少采用真材实料的旅游商品;另一类是制作成本比较高的/或更真实的旅游商品他们能吸引想要认真收集民族艺术和手工艺品的游客。手工艺品的销售和展示区集中规划在度假城的一侧。落水村也可出售一些手工艺品。在其它村庄不主建手工艺品销售点,因为它们会影响环境氛围并影响当地人的待客态度。商品生产和销售人员都只应是当地人,而不要销售外来商品或

34、有外地人来销售。如果村民出售或计划出售手工艺品,要出售尽可能真实。在怎样提供服务或价格制定方面应听取当地人的意见。(4)在新度假城里展示当地的文化生活:在新度假城里,设计剧院除作为展示文化生活的设施。可让旅游者在风味餐或日间的休息茶点之后观看表演。在永宁镇和附近的小村庄不应建表演设施。很重要的一点是,演出能恰当地体现当地摩梭人的文化价值观,而不是歪曲或使他们生活的表现庸俗化。在涉与到人们私生活是要特别注意,应和当地人合作设计节目并征得他们的同意(如果当地人认为节目中的任何部分对他们不恭,就不要继续演出)。写介绍词、设计节目时,下面几点可作参考:介绍词中应介绍摩梭人的历史,并提到关于他们起源的争

35、议问题。不要说他们的社会结构是原始的,或是“活化石”。介绍应作为游客在泸沽湖游历中不可缺少的高质量的组成部分,是游客了解摩梭人文化和传统的主要途径。在撰写(编制)介绍词时,要收集足够的资料。介绍词应涵盖摩梭人社会和文化的各方面,不要把重点放在私人关系上(例如,避免提到诸如一个妇女有多少情人或摩梭妇女的性关系是否比其他妇女更混乱等话题)。解释社会结构时,我们可以通过讲一些关于摩梭家庭的虚构故事(演一些剧本)来处理这方面的话题。应解释他们传承文化的方式(经历了一系列历史事件而依然保存着他们的文化),深入介绍他们的日常生活。故事可有资深剧作家来写,他应熟悉表演这一剧目的当地人。在演出剧目时,要注意合

36、理安排灯光、舞台设置和背景音乐,通过它们完美地展示作为故事背景的传统村寨或家居。当地人可参与设计建造舞台,可培训他们做舞台管理方面的辅助工作(操作灯光音响系统等)。不要让观众参与表演,因为这类表演不适合观众参与。海外游客也不会期望参与。针对国游客和海外游客的表演在大体形式上应是一样的,但在容细节上可以不同。根据海外游客量的增长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多语种表演。3.5.3、旅游营销考虑到这一地区文化遗产的稀有性和特殊性,旅游营销应负有社会责任感。目前,市场营销中常把泸沽湖地区称为“女儿国”。这是一个失误的营销策略,因为它对摩梭成年妇女不够尊重,并易使旅游者困惑。在向海外游客促销时,把它称为“女性主义

37、理想社会”(feministutopia)也是不恰当的,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中女性必须努力工作,在家庭之外,女性并没有太多的权利和利益。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目前国的旅游宣传中,摩梭人的婚姻文化的某些层面过分渲染。常常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看见以游记、散文形式出现的关于外来游客与摩梭人之间的短暂“走婚”经历。这样容易造成游客不恰当的旅游动机、旅游期望和旅游目的地不恰当的市场定位。因此,在旅游营销中怎样对泸沽湖地区的主要旅游吸引要素摩梭文化作恰当的述和宣传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也是泸沽湖地区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发放撰写和排版精致的小册子,音像制品,介绍摩梭人和泸沽湖。同样,这些小册子的容和形式要得到摩梭人的许可,有可能的话最好由摩梭人自己撰写和出版。3.5.4、旅游者管理和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