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1课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意义。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的关系。(重点)3.分析说明怎样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难点)中国近代的衰微历史的悲哀内因:封建专制制度日渐没落。外因: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回顾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
2、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代表人物:胡适代表:康有为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一) 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民族虚无主义 该思潮最早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人物是胡适、陈序经等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是一种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全面地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
3、化。“全盘西化”论 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是一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全面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地否定和排斥西方文化。 文化复古主义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一) 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结论: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
4、是哪次运动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 “全盘西化论” “文化复古主义” 2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3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含义:在当代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
5、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强国的必由之路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途径和目标的
6、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路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强国的必由之路 2、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视角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视角二:如果抛弃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7、割断民族文化血脉,文化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和目标。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这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要求决定的视角三: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特性,从而形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视角四:当前我国文化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称。这是由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意愿决定的这是由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3、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3)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4)是
8、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5)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为什么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必要性(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表现和关系(1)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
9、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表现: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
10、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历届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立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只需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泱泱大汉、煌煌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人们的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所以,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丝绸之路(3)二者关系: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只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具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迎接期末国旗下讲话稿(32篇)
- 九年级物理下册 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新版)苏科版
- 汽车体系审核培训课件
- 护理人员调配流程图解
- 学生宿舍建设方案研究报告
- 天然气管网项目发展前景与可行性分析
-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公开课教案
- Unit5 Clothes (第六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1 学会尊重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文明生产安全课件
- 2022餐桌礼仪培训PPT餐桌礼仪培训课件模板
-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教案泰山出版社
- 化学性及药物性颌骨骨髓炎
- 神奇的植物王国课件
- 员工岗位技能考核评定表
- 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垂体瘤-PPT课件
- 钻井井控装置
- 赣美版(江西)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 12队淘汰赛_对阵表
-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