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供参考_第1页
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供参考_第2页
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供参考_第3页
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供参考_第4页
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供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3、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5、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

2、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6、启蒙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7、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8、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9、地方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10、季节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遵循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

3、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11、观察: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1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13、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14、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

4、运用低幼文学作品、低幼艺术作品等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来进行科学教育,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15、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16、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18、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

5、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无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地方。19、园地:是指幼儿园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20、科学活动室(科学桌):科学活动室是指在幼儿园建立的,专供学前儿童进行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场所。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22、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23、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按教师指

6、导程度,以及组织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将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和偶发性活动等。24、整合性要求:是指在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将科学领域不同的内容、目标、活动形式进行有机的整合。25、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2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

7、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8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做出评定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情境观察、行为核对等三种类型。29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自然观察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运用时,往往在观察前就明确好所需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观察时只需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详细的记录。30情境观察:是事先创设一种情境,以此引发评价者想要观察到的学前儿童的行为,从而来测试评价学前儿

8、童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31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32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问题测试和情境问题测试两种具体的类型。33问题测试: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34情境问题测试:是指先由评价者设计一个需要思考的情境,然后要求学前儿童根据他们已熟悉的科学经验、事实,或科学概念来解释这个情境中出现的新现象。35作品分

9、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36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3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3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39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

10、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任务1(待评阅)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第1题.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年间。B. 同治第2题.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C. 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第3题.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 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第4题.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C. 布鲁纳第5题.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 墨子主观题共19题(满分90分)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2分)第6题.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

11、排,这是采用_以季节为主线 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第7题.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家庭中_ 接受科学教育。 第8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层次。第9题.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_科学性_的要求第10题.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_科学能力、方法 _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第11题.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

12、动计划,即“2049计划 ”三、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4分)第12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第13题.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第14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第15题.系统性原则在具体选择编排科学教育内容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主要指选编

13、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及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第16题.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第17题.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6分)第18题.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经验。科学概念是对事

14、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科学经验和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介他们又坚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信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果,鼠标左键拖拉下方边界可调整输入框高度第19题.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目的任务不同:科学是用以认识世界,理解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回答“为什么?”技术是用以改造世界,发明事物,设计、构造以获得有用物品的方法技能,是回答“怎么做?” 2)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科学一般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与追求,技术则是必定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和经济目的。3)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不同:科学重理论,以实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科

15、学的突破叫发现。技术重实践,以试验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技术的创新叫发明。 第20题.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第21题.阐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

16、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第22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主要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指所选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的原理。(2)启蒙性: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即能够理解和接受。(3)系统性: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有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编排。(4)时代性:指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5)地方性: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

17、然环境和文化背景。(6)季节性: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23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五、论述题(共1题,每题18分)第24题.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 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

18、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任务2(正在做)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第1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 D. 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第2题.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19、 )。 A. 非正式量具测量第3题.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A. 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第4题.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 乌龟、金鱼、蝌蚪、蚕第5题.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 )。 B. 岁主观题共18题(满分90分)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2分)第6题.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分类。第7题.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艺术 作品,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

20、方法。第8题.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 、可操作性 、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第9题.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 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第10题.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 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第11题.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 。 学前儿童年龄小,操作技能差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第12题.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及合

21、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分类的方法,是指学前儿童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第13题.科学小制作科学小制作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14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和在教

22、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第15题.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第16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6分)第17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一下几方面:(一)选择合理的社会资源要充分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二)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例如:在参观植物园以

23、后,可以引导学前儿童种植一些花卉,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试验和讨论。第18题.请简述教师在小实验中的指导要点?为了使学前儿童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为了使学前儿童的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简单、方便使用、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数量的材料和用具;第二,指导学前儿童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第三,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第四,交待实验规则并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教师演示试验时的注意事项:第一,要做好预备性试验;第二,要使每个学前儿童看清试验过程;第三,演示与讲解、提问紧密配合。 第19题.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

24、用?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运动性游戏三种。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第20题.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使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第21题.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哪些特点? 1)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学前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不是专门化的,而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综合影响。孩子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和家长一起学科学,自然、轻松、生动、有趣,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25、。(2)家庭科学教育的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第22题.简述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学前儿童年龄特点之外,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应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2)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3)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4)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五、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22分)第23题.设计集体教育活动我让手电筒亮起来(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 一:活动名称:我让手电筒亮起来(大班)二:活动目标: 1、体验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2、能细致的进行观察并拆装。3、了解电池的正负极,知道正确连接

26、正负极灯泡可以亮起来。三:活动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电池的正负极。,2难点:能够正确连接正负极使手电亮起来。四:活动准备:每组一个完整的老式手电筒(用于幼儿拆开、观察手电的组成);两人一套实验物品(一个灯泡、一节电线和两节电池);每人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五:设计思路:本活动选自明天版教材大班上学期什么联络你我他主题中的教学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电,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它,时时刻刻都在用它。但是电是看不见也不能摸得东西,孩子们对电充满的兴趣。在本次活动中,我借用了手电筒这个

27、孩子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帮助孩子们通过操作探究和试验论证了解手电筒的结构,认识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实验知道正确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可以使灯泡亮起来,并运用这一原理学习正确安装手电筒。六:活动流程: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出手电筒,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出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一根铁柱胆不小,头带玻璃平顶帽;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手电筒)提问:手电筒是用来做什么的?那手电筒为什么会发出光亮呢?过渡语:手电筒能发出光亮的秘密就在手电筒里面,那让我们一起拆拆、看看手电筒里到底有什么?二、拆一拆、玩一玩,了解手电筒的组成指导语:每个组里有一个完整的手电筒,我们拆开后仔细观察手电筒里

28、有什么?要求:1、从手电筒的后边拆开,灯头保留。2、仔细观察手电筒的每一部分,观察完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请幼儿说一说,出示课件,一起认识一下手电筒的组成。知道只有把所有的材料正确的组装起来,手电才能发亮。三、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电池的正负极指导语:刚才老师问小朋友,手电为什么会发出亮光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因为有电、因为有电池,那我们就先来探索一下电池的秘密好不好?1、请幼儿仔细观察电池,电池长什么样?两端一样吗?你还发现了什么?总结:用“+”号表示的那一头,鼓起来的那一部分叫正极,用“-”号表示的那头,平平的那一端叫做负极。2、看电池图片,能快速区分电池的正负极。指导语:不管电池是大的、小的、胖

29、的、瘦的,他们都有一个正极,一个负极。老师这里有一些电池的图片,小朋友们能不能快速的区分出他们的正负极?四、小实验:如何让灯泡亮起来。指导语:我们认识了电池的正负极,那电池的正负极和手电亮起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好不好?老师这里有一段电线、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个小朋友一组,进行操作,怎样将电池、电线和灯泡连起来,使灯泡发亮。因为灯泡易碎,所以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如果灯泡亮了,不要老让它亮起来,小心烫着。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2、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谁连接正极?谁连接负极?小结:电线和灯泡各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让它成为一个封闭的圆,也就是将电池的

30、正极和负极相连,就能使灯泡发亮。3、再加一节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两节电池中间是怎样连接的?小结:电池和电池中间也是正极和负极相连的。五、组装手电筒指导语:手电筒就是按照这个原理使灯泡发亮的。小灯泡代表手电筒里的灯泡,手电筒里有电池,电线就是一个导电体,而我们小朋友见到的铁壳也是一个导电体,塑料不是导电体,但塑料里面有电线或铁片来充当导电体。(解释导电体)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小朋友就用我们学的这个原理,试着将手电筒组装起来。问题:探索为什么你的没有亮?哪里出错了?引导幼儿使手电筒都能亮起来。六、手影游戏游戏玩法和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人打亮手电筒照在墙面上,其他幼儿用手组装各种

31、造型进行游戏,然后更换打灯人轮流游戏。七、结束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真棒,不仅探索出了手电筒发亮的原理,还能组装手电筒,真了不起,还用组装好的手电筒玩了手影游戏。回家后可以将我们的新发现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任务3(正在做) 客观题共5题(满分1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第1题.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 )D. 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第2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A. 观察法第3题.“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美国第4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A. 问题测试、情

32、境问题测试第5题.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A. 情景观察主观题共17题(满分90分)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2分)第6题.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学习科学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第7题.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 、制作创造类。第8题.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第9题.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有: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以及整合性原则 。 第10题.在我国的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课程、专题教育和

33、课外活动。第11题.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自然观察评价方式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第12题.偶发性科学活动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第13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第14题.作品分析法 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

34、展水平的一种方法。第15题.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第16题.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的组织的儿童主动参与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主要依靠学前儿童的直接经验进行探索、得出结论,并以多种方式表达结论,从而使学前儿童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经验,提高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7分)第17题.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对待这些问如终应该支持鼓励,支持态度,

35、具体可采用下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第18题.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在散步过程中要给儿童相对的自由,使其有时间、有机会进行观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在组织学前儿童散步时,随机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 第19题.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科学史)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方法应以学

36、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强调学前儿童的探究、体验、发现为核心。真正的主动学习包括两方面:学前儿童与物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孩子的活动和操作;学前儿童原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相互作用) 第20题.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材料的探索性;(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5)材料的层次性。第21题.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中文意思是科学、技术与社会,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

37、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实施的科学教育。其基本内涵是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的决策。 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期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五、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23分)第22题.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聪明的电脑(大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设计意图: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据我观察现在的孩子们都渴望去探索电脑的奥秘。但是,孩子们对电脑并不了解和认识,不能正确的运用电脑。针对孩子们对于电脑的认识的情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孩子们对电脑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引下能亲自动手运用电脑来完成想做的事,使孩子们能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活动目标:1.初步对电脑简单的认识,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