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3建筑中抗震烈度和等级的区别_第1页
g03建筑中抗震烈度和等级的区别_第2页
g03建筑中抗震烈度和等级的区别_第3页
g03建筑中抗震烈度和等级的区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建筑中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区别抗震设防烈度是国家规定针对某一个地区的抗震设防依据。抗震等级是依据抗震设防烈度及建筑物使用功能确定的重要性的。也就是说有一定联系,但是目标不同,作用不同。B、房屋建筑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最佳震级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抗震等级就是抵抗烈度的等级,设防烈度就是校核计算中必须考虑的烈度,震级本身深处的震级.是指C、建筑工程,图纸中只说明了设防烈度,如何确定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不是一个概念。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

2、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同一一次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某次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烈度也不同,受影响破坏越大的地区,烈度越高。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的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烈度的大小有下列震源机制、地貌和: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水等。例如,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地震烈度是表示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之绝对强度。D、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怎么转换成

3、抗震等级,本工程抗震设防有关参数: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场地基本烈度 7 度,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度 0.1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场地类别IV 类;设计特征周期 0.9 秒。请问相对应抗震等级为几级?知道的朋友请给个,最好解释下或者讲点依据,。其他回答 共 1 条的级别是根据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同样大小的时,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同;同一次,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度多为七度,6.0-6.4 级烈度.5.0-5.4 级,震中烈度多为六度,5.5-5.9 级,震中烈,震中烈度多数为八度,6.5-6.9,震中烈度一半为

4、八度.在抗震设防中是以设防烈度来衡量的。抗震烈度指的是抗震等级的确定的强度,与距离震中的距离有关,越靠近震中烈度越大 。E、文库:抗震烈度编辑本段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我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一般规定多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

5、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 年版)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各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结构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 I 类时,除 6 度外,应允许按本地

6、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抗震设计时,多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 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 3.11 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 9 度时,A 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节第 9 条规定的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简称。抗震设计时, B 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 3-12 确定。建

7、筑场地为、类时,对设计基本 度为 0 15G 和 O.30G 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 8 度(0.20G)和 9 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抗震设计的多 建筑,当 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 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 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室柱截而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 1.1 倍; 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9 度抗震设计时 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

8、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9)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符台下列规定: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混凝土柱;柱端弯矩增大系数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_VC.应增大 20;钢筋混凝土 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V,应按表 5-13 的数值增大 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 1.4,角柱取 1.6。框架符合下列要求: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 20;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 10。

9、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混凝土柱;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 L.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_R应增大 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_VR应增大 2U;剪力增大系数取 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作用产生的柱钢筋混凝土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R应按表 5-13 的数值增大 0.03 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 1.6;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 1.6。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 1.L 倍采用,其他部位可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 L.3 倍采用;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

10、考虑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 1.9 倍采用,其他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 L.2 倍采用;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 0.35,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 0.4;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 1.4配箍特征值宜增大 20;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 1.2;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型钢,型钢宜向上、下各延伸一层。剪力墙和简体的连符合下列要求:当跨高比不大于 2 时,应配置交叉暗撑;当跨高比不大于 1 时,宜配置交叉暗撑;交叉暗撑的计算和构造宜符合本书第 10 章 10.7 条的

11、规定。震级是表示 震 3-4.5 级,中强。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划分为六级:小3 级,有感地4.5-6 级,强烈6-7 级,7-8 级,大于 8 级的为巨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69 度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关联震级与烈度是不同的概念。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同一一次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某次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烈度也不同,受影响破坏越大的地区,烈度越高。判断烈度的大小,破坏现象等。影响烈度的大小有下列: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水等。例如,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震

12、级越高,烈度也越烈度(例如利烈度)是表示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之绝对强度。中国历次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县两次,最高震级 7.1 级2008 年 6 月 2 日 0 时 59 分省台北市发生 6.0 级2008 年 5 月 12 日省(8.0 级)2004 年 5 月 4 日青海省地区发生(5.5 级)1999 年 9 月 21 日省花莲西南( 7.6 级)1996 年 2 月 3 日云南省丽江(7.0 级)1976 年 8 月 16 日省松潘平武(7.2 级)1976 年 7 月 28 日河北省唐山(7.8 级) 24 万人1976 年 5 月 29 日云南省龙陵(7.4 级)1975 年 2 月 4 日辽宁省海城( 7.3 级)1974 年 5 月 11 日云南省大关(7.1 级)1973 年 2 月 6 日省炉霍(7.6 级)1970 年 1 月 5 日云南省通海(7.7 级)1969 年 7 月 18 日渤海湾(7.4 级)1966 年年 3 月 8 日至 29 日河北省邢台(7.2 级)1556 年中国陕西省华县(8.0 级)死伤达 83 万人现在,全球最大的是 1960 年智利 8.9 级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