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的开展走到了十字路口内容提要:没有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没有社会构造的相应变化,没有相关制度安排的形成,可以支撑内需和国内市场的根本条件就不可能出现。过去的增长形式已经走到尽头人们通常这样讲解转变增长形式的必要性:过去的增长形式一方面带来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种的问题,如与粗放型增长相伴随的低效益、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片面追求GDP、贫富差距扩大等。如今的情况是,即使我们愿意忍受过去这种增长方式带来的问题和代价,这种增长形式也无法继续走下去了,因为支撑这种增长形式的一些必需条件开始丧失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开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过去的开展形
2、式已经根本走到尽头,其内在的动力已经是强弩之末;要使中国的增长和开展可以延续下去,必须将其动力置于新的根底之上。前年和去年发生的“两荒,即民工荒和油荒,可以看作是传统开展形式走到尽头的象征性标志。“油荒所说明的是旧的开展形式的资源限制。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资料,仅2022年,中国便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以及40%的水泥,而创造的GDP缺乏全球的4%。还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公斤标准煤能源产生的国内消费总值仅为0.36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而日本为5.58美元。尽管这个问题还涉及许多其他变数,但从大的方面来判断,以目前的开展形式来实现将来20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开
3、展是不可能的。民工荒的发生与开展形式也有亲密关系。过去20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严重依赖对外出口的,这样的经济增长形式具有一种怎样的社会效应?这种社会效应详细表达为一种恶性循环:为了增加对外出口就要低价竞销,低价竞销的结果是企业利润的低下,在企业利润低下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工人工资增长缓慢,结果是劳动者收入程度低下和国内购置力与市场需求的严重缺乏,国内市场需求缺乏那么更进一步加重对对外出口的依赖。可见,“民工荒问题和这种增长形式是有着亲密关系的。因此,经济增长形式的转变,意味着要将过去的“内需缺乏-依赖出口-低价竞销-利润低下-工资增长缓慢-内需缺乏这样一种恶性循环,转变为“收入增加内需增长降低
4、对出口的依赖防止竞销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总结起来说,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开展,就必须转换经济开展的形式,将经济开展的动力置于新的根底之上。而这个新的根底,就是内需。就国家目前的情况而言,没有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没有社会构造的相应变化,没有相关制度安排的形成,可以支撑内需和国内市场的根本条件就不可能出现。扩大内需不可只赶储蓄出笼1990年代中后期,鉴于当时经济不振、市场需求不旺的状况,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刺激内需的政策。这当中有一个以降利率、削福利、涨物价等手段赶储蓄出笼的政策脉络。当时无论是政府还是专家学者,都将眼睛紧紧盯住只有几万亿的居民储蓄上。逻辑很简单:不是内需缺乏吗?不是大量产品剩
5、余和积压吗?有那么多的钱存在银行里,哪怕拿出来一半,内需缺乏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降利率、削福利、涨物价,目的就是赶储蓄出笼。这种政策思路,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是住房、教育、医疗这所谓的“三项改革。虽然住房改革使得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但随之而来的房地产热几乎吸干了城市居民仅有的一点消费潜能,出现了“一业繁荣百业衰的场面。而以产业化为取向的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居民的即时支出,更重要的是严重恶化了人们对将来的预期。有人形象地概括说: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早给你送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人们更不敢花钱消费,内需更加疲软。总结这个教训对于
6、形成新的扩大内需的思路是有现实意义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慎待目前居民在银行中的储蓄。根据央行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居民储蓄已经高达14万亿元。于是,如今一些人又将眼睛盯上了这14万亿。提倡鼓励居民多消费少储蓄者有之,想乘机用削减福利的方式增加民众消费者有之,欲借此时机涨价以增加垄断部门高额利润者也有之。这种迹象是很值得警觉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14万亿元的储蓄。必须看到两个问题:第一,这14万亿元储蓄的分布是高度不平衡的。平均到13亿人头上,也不过每人1万元多一点,对生活在今日中国的人来说,1万元又可以做什么呢?第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有的那一点储蓄,相当一部分是他们的应急钱和保命
7、钱。最近的一那么报道说,目前中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根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再看加大根底设施建立以扩大内需的思路。应当说,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刺激需求的方法,在中国将来的经济生活中无疑还将继续使用。但反思1990年代末期的相关政策和施行,有两点教训是值得汲取的:首先,在大量资金投入的同时,没有形成一种使得资源可以得到有效配置的机制和体制。结果是效益低下,腐败丛生,有的建立工程几乎血本无归。其次,投入的方向过分向城市倾斜。农村问题专家韩俊用数字说明了这种倾斜的问题:2022年国家财政收入到达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消费生活亲密相关的“六小工程建立方面的资金约为2
8、93亿元,尚缺乏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2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打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根底设施建立规模达2万多亿元。有些人批评的近些年来城市越来越像欧洲,农村越来越像非洲的现象,与此有直接关系。在满足内需的根底上扩大内需在新的一轮启动内需政策施行之际,有必要在汲取以前经历教训的根底上,调整扩大内需的思路和政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将扩大内需建立在满足需求的根底上。如今一方面是“内需缺乏,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人还生活在相当低的生活水准上,甚至有些人的根本需求还得不到满足。将满足内需作为扩大内需的前提,在政策的层面上需要防止下面的几种倾向:一,防止用通货膨胀的方式扩大内需。最近一系列的迹象说
9、明,资源价格的改革将会大规模展开,有人称之为“第二轮价格改革,甚至称为“闯关。一些专家也表示,目前是进展资源价格改革的好时机。与此同时,以去福利化为目的的诸如福利供暖等体制改革也在一些城市展开。资源价格改革对于理顺消费要素价格体系当然是必要的,对于扩大内需也不无好处。但对此必须有两点清醒认识:第一,资源价格的上涨和去福利化的改革,将恶化人们对将来的预期,从而强化目前已经很严重的畸形储蓄倾向。近几年来,汽油、天然气等价格一路飙升,而这种飙升只是物价全面上升的前奏。福利化采暖制度的改革,无疑也会增加居民的支出。有报道说,南京、重庆等地许多居民在去年冬天被迫改用煤球。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之下,将来的不确
10、定感将会进一步增加,人们应对的方法只能是更多地存钱。第二,目前中国资源的消费和经营,大多处在垄断行业。假设只有价格的改革而不触动垄断体制,改革的结果只能是强化垄断部门和企业的利益,从而形成更为严重的社会不公。到头来会使社会财富流向少数垄断部门,整个社会的消费才能进一步萎缩。二,防止用赶储蓄出笼的方式扩大内需。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不再重复。三,防止用造成将来产能过剩的方式来刺激内需。如今是消费缺乏与产能过剩并存,而如今的产能过剩,有一部分就是上一轮扩大内需的结果。大上工程可以在短期内扩大需求,但形成的产能又会成为进一步过剩的原因。因此,在这次的扩大内需中,无疑要汲取这个教训。以利益关系调整和富
11、民政策推动内需扩大真正解决内需缺乏问题,需要放弃原来那种“掏腰包式的扩大内需方式,转而实行一种以“富民政策推动内需扩大的形式。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富民,在于利益格局的调整,而不在于鼓励人们花钱消费。尽管通过这些措施来扩大内需将比较缓慢,但这种内需的扩大将会是根本性的。这是一种文火慢炖的方式。详细说来,可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遏制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多项调查结果说明,中国社会20%的人拥有整个社会80%的财富,而另外80%的人只拥有20%的财富。如今的问题是,拥有80%财富的那20%的富人,虽然有充分的支付才能,但需求开始处于饱和状态。而拥有20%财富的那80%的穷人,虽然有多方面的需求,但却
12、缺乏足够的支付才能。这样的贫富格局不解决,国内市场的需求是不可能旺盛起来的。第二,培育社会消费的主体中产阶层。按如今最乐观的估计,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20%。实际上,这里使用的标准是很低的,是将城市中除困难群体之外的居民几乎全部计入中产阶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产阶层发育比较缓慢的原因之一,是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过于不平衡,上层挤占了中层发育的空间。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在近些年来的教育、医疗产业化和房地产泡沫中,规模很有限的中产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成员,往往成为强势集团掠夺的对象。去年我就提出要警觉中产阶层成为掠夺对象的问题。这两年流行的诸如“负翁、“负债一族、“负产阶级等说法,主
13、要指的就是这些人。这个阶层目前的状态是很脆弱的。第三,健全社会保障。要改变对社会保障的两种传统看法:一是将社会保障仅仅看作是人道主义的措施。实际上,即使仅仅从经济开展的角度来说,在今天,社会保障已经成为支撑需求和消费,从而成为支撑市场和整个经济开展的重要条件。二是认为社会保障是要花钱的,因此只有在经济状况很好,政府有充足的财力的时候才有条件搞社会保障。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新的开展形式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社会保障方面的开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这方面的开支本身就可以创造需求,同时也会通过强化居民对于将来的稳定预期而促进居民的消费。第四,解决劳动报酬在GDP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过低的
14、问题,改变“繁荣而不富裕的场面,改变国民收入增长长期滞后于GDP增长的场面。有专家计算,20世纪80年代中GDP年均增长率为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为8.4%,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5%。1990年代中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和5.2%。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城乡居民分别计算还是总体计算,居民收入增长都明显低于经济增长,而且二者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其中,工资占GDP的比例过低,劳动报酬分配所占比重过校以2002年为例,居民工资总额大约在12万亿元左右,占当年10万亿元GDP的12和城市居
15、民37万亿元全部可支配收入的33。这当中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标准劳资关系,解决劳资关系失衡的问题。第五,增加就业,特别是为那些对GDP和税收做不了太大奉献,但可以为许多人提供就业时机的中小企业保存生存空间,甚至提供某些优惠政策。就业是普通劳动者获得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调整利益关系的重要机制。事实上,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竞争才能比较差,对宏观经济增长率做出的奉献不大,但其在就业上的作用却不可小视。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应当看作是对经济社会开展的直接奉献。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开展,应当改变目前实际上是歧视中小企业的做法,尤其是要取消以收费的方式加给中小企业的负担。第六,促进城市化,缓解城乡断裂的问题。一般地说,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到达中国目前的程度,至少要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住到城市中来。而在我国,到目前为止,实际上仍然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且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高达6倍之巨,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样,实际上是将绝大多数农民排斥在了工业化的过程之外,也就是排斥在了当今时代的消费市场之外。因此,假设不能通过快速的城市化解决农村人口进城以及农民的收入问题,充分的内需是不可能形成的。第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个人旧车转让协议范本
- 2024高效化妆品委托加工协议范例
- 事业单位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大纲和试题
- 2024年度医疗用品购销协议模板
- 2024年度住宅楼施工项目协议目录
- 2024年股票投资合作协议模板
- 2024年重庆市区住宅租赁协议
- 2024年软件服务行业协议样本
- 2024专项彩妆产品代理销售协议
- 文书模板-《临时劳务安全免责协议书》
- 超越指标:存量时代降本增效的利器
-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核课件
-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216道
- 工程造价鉴定十大要点与案例分析
- 2024年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 印刷设计行业档案管理制度完善
- 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规程
- 三年级上海市沪版英语第一学期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临床见习教案支气管哮喘地诊疗教案
- 2023年云南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社区青年人才招考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