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_第1页
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_第2页
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_第3页
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_第4页
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这是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一、感知层次: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二、感受层次: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三、感悟层次:1、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2、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教学重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教学设想】1、教具:多媒体。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3、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投示:“钟嵘诗品:惊心动魄

2、,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二、诵读感知1、多媒体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试背诵。3、提问: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谁?(诗歌中出现可能是“思妇”也可能是“游子”形象。以下我们是从“思妇”的角度来鉴赏。)三、鉴赏品味、朗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思考: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登场了?她要做什么?结合多媒体图片明确: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边出现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诗歌描

3、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讨论、交流: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朗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回答:提问: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讨论、交流:送给“所思”之人。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明代郭登送岳委方还京:“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又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

4、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甚至是红豆,都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既可以传达对亲朋的关怀和思念,又可以寄托对亲朋的美好祝愿。提问:这两句的语气如何?在诗歌结构上具有什么作用?讨论、交流:自问自答,语气缓和。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4、朗读“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交流:“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提问:全诗其他六句都可以

5、理解成“思妇”的语言,惟独这一句像“游子”的口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讨论、交流: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5、朗读“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思考: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讨论、交流: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讨论、交流

6、:思妇对远在外地的游子的思念。(或:游子思念爱人、家乡的思想感情。)诗歌前四句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情景,以乐景写哀情,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五、六两句采用“悬想”的手法,设想游子在外的情态,表现思妇的痛苦思情。最后两句先叙述了“同心离居”的生活现状,后直接抒发无尽忧伤之情。四、问题探究1、古代诗歌从情感上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思乡怀人之绪、怀古伤今之悲、羁旅闺怨之愁、怀才报国之愤、边塞征战之壮、即事抒怀之慨、隐逸出世之恋、吟山咏水之美、描花绘鸟之趣等。涉江采芙蓉属于哪一类?(明确:思乡怀人之绪)2、说说同学们知道的“思乡怀人”的诗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

7、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讨论“思乡怀人”诗情感的审美价值。提问:朗读上面的诗句,你是不是觉得它们很美呢?为什么?讨论交流:(1)借助优美的形象来表现美好的情感。(2)唤起人们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普遍的、美好的情感。五、拓展阅读我们一起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谈谈这首诗和课文在抒情上有何异同?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8、六、板书设计涉江采芙蓉思 妇 无尽忧伤 游 子思芙 蓉 真挚笃厚 望 乡以乐写哀 悬 想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第2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3、引导学生体悟“悬想”(对写法)的手法,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悟“悬想”,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四、教学方法 吟诵赏析法 探究与讨论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9、。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二、组织学生,了解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文人五言诗。三、吟诵本诗,整体感知本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 诗歌鉴赏品味提示:诗歌鉴赏方法与步骤:(一)读顺畅,通大意。(二)找意象,品意境。(三)找诗眼,抓主旨。(四)依景情,析手法。1、听读诗歌,诵读指导。五言诗的断句: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本诗歌采用二三字式断句,但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2、学生齐读,感知大意。3、学生齐读译文,再次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4、思考:(1)诗中主要借助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2)找出本诗的“诗眼”

10、,并概括主旨。五、 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六、拓展与巩固对写法(悬想的写法)七、作业1、背诵诗歌。 2、类诗比较阅读:课时作业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第3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背诵诗歌。2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3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4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古代诗歌的发

11、展流变,了解“古诗”与五言诗的关系。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明白诗歌中重要字词的读音及意思。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审美鉴赏与创造:运用翻译理解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及意境。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

12、定的古诗鉴赏能力,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可在课前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涉江采芙蓉一、导入新课(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

13、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三、诗歌鉴赏品味、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

14、,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

15、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

16、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四、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

17、感别经时。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

18、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

19、魂.涉江采芙蓉板书设计第4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3) 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2重点难点(1)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李清照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诗句。是啊,分离让人

20、思念、忧伤。 今天让我们走进涉江采芙蓉,共同感受诗中挥之不去的思念与忧伤。活动2【讲授】介绍文学常识介绍文学常识PPT展示:古诗十九首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统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活动3【活动】朗读

21、,初步感知朗读,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一遍诗。2、PPT展示,疏通字词。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兰草。 泽:湿润的洼地。遗(wi):赠。 远道:犹言“远方”。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终老:终生。3、听范读一遍,跟读一遍,教师做朗读指导。(2分钟)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4、下面来练习朗读,朗读时想象诗句的画面,感悟诗句的情感。接下来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课上检查。活动4【活动】品读鉴赏四、品读鉴赏学生齐背

22、全诗。逐句解读鉴赏诗歌, 师生交流,讨论。鉴赏第一、二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提问:a.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板书)b.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c.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对眼前美景充满爱恋。(板书)鉴赏第三、四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提问: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自问自答,语气缓和。“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写独自思念(板书)爱人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

23、的强烈效果。鉴赏第五、六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提问:“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抒情主人公迷茫(板书)痛苦到极点。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有含蓄不尽的效果。“对写法”的“悬想”方式: “对写法”又谓之“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简单的说,就是明明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是对方不忘自己;明明是自己孤单想家,却说是对方盼望团圆;明明是自己不忍离去,却说是对方难以割舍。鉴赏第七、八句:同心而

24、离居,忧伤以终老。“同心而离居”是他无尽哀愁的根源,是他终日忧伤(板书)以至老的根本原因!3.学生再次轻读课文,回顾抒情主人公情感的变化。爱恋思念迷茫忧伤(板书)活动5【活动】研读探究问题五、研读探究问题问题1.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问题2.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怎样理解这种行为?“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和美好祝愿。问题3.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板书)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