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提供的相关材料5.26事故调查报告_第1页
安监局提供的相关材料5.26事故调查报告_第2页
安监局提供的相关材料5.26事故调查报告_第3页
安监局提供的相关材料5.26事故调查报告_第4页
安监局提供的相关材料5.26事故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阜新矿业()公司煤矿“526” 较大顶板(冲击地压)事故2015 年 5 月 26 日 23 时 09 分,阜新矿业()公司(以下简称阜矿)煤矿 1601 综放工作面入风巷上段和入风联络巷下段 72.5 米范围内发生一起较大顶板(冲击地压)事故,造成 4 人,3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466.1 万元。事故发生后,辽宁、省高度重视,对事故救援、善后处理及事故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及阜新市人民等相关部门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及善后处理工作。5 月 27 日,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和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辽宁省相关规定,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辽西监察分局会

2、同阜新市监察局、局、总工会和阜矿集团等部门成立阜矿煤矿“526”较大顶板(冲击地压)事故组(以下简称事故组),并邀请阜新市人民检察院参加,同时聘请 5 名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组成组,参与事故。事故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井下现场勘查、取证、查阅相关资料和论证,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和责任的处理建议,针对事故出的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一、事故概况(一)阜矿概况阜矿前身为阜新矿务局,始建于1 月,2002年 6 月改制为阜矿,省属国有企业,其中本埠生产煤矿 5处,核定生产能力 960 万吨/年。(二)阜矿煤矿概况煤矿隶

3、属于阜矿,位于阜新市清河门区,1992 年建井,1997 年投产,2009 年核定生产能力 220 万吨/年。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共有三条井筒,通风方式为混合式(一入两回),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37.79 立方米/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7.35 立方米/吨,煤尘具有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自燃。采煤方法为长壁式,回采工艺为综采放顶煤,掘进工艺为综掘和。1601 综放工作面平均纯煤厚度 6 米,全层厚度 5.711 米,平均 8.4 米,煤层倾角 10,对应地面标高+125.3 米,井下标高-530.5 米,开采垂深为 655.8 米。矿井现处于残采阶段,在回采期

4、间曾多次发生“煤”现象,目前有 2 个采煤工作面,1 个备采工作面,3 个掘进工作面。2015 年原煤计划 180 万吨/年,1 至 4 月份累计生产原煤 59.78万吨。(三)阜矿煤矿证照情况1. 采矿证由辽宁省资源厅颁发, 证号:C4556,有效期至 2015 年 9 月 1 日。2.安全生产证由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MK证字20130203,有效期至 2016 年 12 月 11 日。3.由阜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号:(分)210900004015504,有效期至 2015 年 9 月 1 日。4.矿长的安全资格证由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颁发,:第 15021010912437 号,

5、有效期至 2016 年 12 月31 日。阜矿煤矿证照齐全有效。(四)事故地点概况事故地点为1601 综放工作面入风巷上段和入风联络巷下段72.5 米范围内。1601 综放工作面位于 102 采区北部,主要回采 102 采区三条上山保护煤柱,该保护煤柱区除西部为边界断层外其余周边已全部回采完毕。该工作面自 2014 年 8 月 21 日开采,截至 2015年 5 月 26 日,回风顺槽、入风顺槽分别距设计停采线8 米和13.2米,现正做撤除准备。1601 综放工作面入风巷受采动影响,巷道变形,已对 92米巷道进行了维修,巷道宽 5.5 米,中高 3.2 米,现正在对两帮补打加强锚索。1601

6、综放工作面入风联络巷为拱形断面,巷道宽 4.7 米,中高 2.5 米。在入风联络巷下段施工拆装硐室,硐室长 33 米,宽 6.5 米,高 5.5 米,采用锚索+金属网+钢筋梯联合支护,现已施工 20 米。二、事故发生及抢救经过(一)事故发生经过5 月 26 日四点班,掘进三队出勤 10 人,安排 3 人在入风巷上段对巷帮补打加强锚索,4 人在入风巷中段对巷帮补打加强锚索,2 人负责运料,1 人负责看带式输送机。大修二队当班出勤11 人, 5 人在入风联络巷施工拆装硐室,2 人负责出货、运料,1 人负责看刮板输送机,3 人在入风联络巷上段负责巷道文明生产。23 时 22 分,掘进三队副队长刘海龙

7、和大修二队队长后向矿调度汇报,1601 综放工作面入风巷上段和入风联络巷下段拆装硐室响“煤”埋人了,巷道严重变形,设备位移。(二)事故抢救经过矿调度接到事故汇报后,随即向矿及公司。阜矿启动应急抢险救援预案,成立了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事故发生后,井下现场立即开展自救、互救,3 名受伤及其他 14 人安全升井,并将 3 名受伤送往阜矿总医院医治。阜矿救护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在 1601 综放工作面入风巷上段巷道内发现 1 名遇难,在入风联络巷下段巷道内发现 3 名遇难。截止到 5 月 27 日 5 时 59 分,4 名遇难全部运出事故地点,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三、事故原因和性质(一)直接原因160

8、1 综放工作近采终,煤柱区域应力集中,在施工大断面拆装硐室时,诱发冲击地压,导致事故发生。(二)间接原因1.阜矿及煤矿对残采区冲击地压认识不足。煤矿 1601 综放工作面布置在 102 采区北部,主要回采 102采区三条上山保护煤柱,处于应力集中区,未按冲击地压煤层管理。2.技术管理。没有认真分析矿井残采阶段 102 采区煤柱处于应力集中区,对矿井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估计不足,井下出现冲击地压预兆(煤)后没有引起重视,未编制防治冲击地压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和拆装硐室开帮、挑顶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时,没有考虑诱发冲击地压事故的可能。3.安全管理。1601 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冲击地压预兆(煤

9、),矿相关管理没有及时分析,没有向有关和部门汇报;施工大断面拆装硐室作业时发现冲击地压预兆,没有采取措施。4.安全培训教育。对煤矿安全规程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工作不严不细;安全培训不全面、不系统,职工自主保安、群体保安意识不强。(三)事故性质经认定,阜矿煤矿“526” 较大顶板(冲击地压)事故为责任事故。四、对事故有关责任的处理建议(一)鲁国军,党员,阜矿煤矿大修二队副队长。负责全队生产管理工作,事故当班跟班。冲击地压知识匮乏,施工大断面拆装硐室时发现冲击地压预兆(煤),没有向有关和部门汇报;施工大断面拆装硐室作业时发现冲击地压预兆,没有采取措施。对事故发生负重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

10、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记过处分。(二),党员,阜矿煤矿大修二队队长。全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冲击地压知识匮乏,施工大断面拆装硐室时发现冲击地压预兆(煤),没有向有关和部门汇报;施工大断面拆装硐室作业时发现冲击地压预兆,没有采取措施。对事故发生负重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记过处分。(三)新,阜矿煤矿生产技术科科长。负责生产技术科全面工作。发现冲击地压预兆(煤)后没有引起重视,未编制防治冲击地压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和拆装硐室开帮、挑顶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时,没有考虑诱发冲击地压事故的可能。对事故发生负重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

11、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处分。(四)杰,阜矿煤矿设计科科长。负责设计科全面工作。井下出现冲击地压预兆(煤)后没有引起重视,未提出按冲击地压煤层管理建议,未编制防治冲击地压设计。对事故发生负重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降级处分。(五),党员,阜矿煤矿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负责全矿技术管理工作。作业规程和拆装硐室开帮、挑顶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时,没有考虑诱发冲击地压事故的可能;发现冲击地压预兆(煤),没有及时分析,没有向有关和部门汇报。对事故发生负重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降级处分,依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建

12、议给予警告处分。(六),党员,阜矿煤矿副总工程师。分管全矿生产准备管理工作。发现冲击地压预兆(煤),没有向有关和部门汇报。对事故发生负重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记大过处分。(七),党员,阜矿安全监察局驻阜矿集团煤矿安全监察处处长。负责安全监察处全面工作。发现冲击地压预兆(煤),没有向有关和部门汇报。对事故发生负重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记过处分。(八)才,党员,阜矿煤矿副矿长。负责全矿生产管理工作。1601 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冲击地压预兆(煤),没有及时分析,没有向有关和部门汇报。对事故发生负重要责任,

13、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记大过处分。(九)赵国志,党员,阜矿煤矿总工程师。负责全矿技术管理和管理工作。井下出现冲击地压预兆(煤)后没有引起重视,作业规程和拆装硐室开帮、挑顶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时,没有考虑诱发冲击地压事故的可能,没有组织编制防治冲击地压安全技术措施;对煤矿安全规程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工作不严不细。对事故发生负主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降级处分,依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建议给予警告处分。(十),党员,阜矿煤矿。全矿安全教育第一责任者。对本矿和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保安、群体保安意识不强。对事故发

14、生负重要责任,事故发生后已免去其阜矿煤矿职务,依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建议给予警告处分。(十一),党员,阜矿煤矿矿长。全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1601 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冲击地压预兆(煤),没有安排分析。对事故发生负主要领导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和处理条例第四十条,建议给予处分,自受处分之日起,5 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的主要,依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建议给予警告处分。(十二),阜矿通风处处长。负责“一通三防”、防治冲击地压管理工作。对阜矿煤矿残采区冲击地压认识不足。对事故发生负重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

15、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记过处分。(十三),党员,阜矿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分管“一通三防”、防治冲击地压技术管理工作。对阜矿煤矿残采区冲击地压认识不足。对事故发生负责任,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建议给予警告处分。五、对事故责任行政处罚建议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九条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 号)规定,建议对阜矿煤矿停产整顿、罚款 50 万元。六、事故防范措施(一)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阜矿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安全红线意识;认真学习落实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双七条”和企业安

16、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二)加强对冲击地压矿井的管理。阜矿要建立健全防治冲击地压组织机构,编制防治冲击地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冲击地压的预报和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加强对冲击地压矿井的监督检查;鉴于煤矿发生冲击地压事故,该矿必须按照冲击地压矿井进行管理,同时停掘事故区域的1603 接续工作面回风顺槽、入风顺槽。(三)加强技术管理。阜矿针对所属冲击地压矿井特点,进一步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对冲击地压基础数据的监测收集和分析,确定符合实际的预测预报指标体系;合理安排开采布局和采掘顺序,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要充分考虑冲击地压的影响;煤矿要制定16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