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喷丸强化技术_第1页
表面喷丸强化技术_第2页
表面喷丸强化技术_第3页
表面喷丸强化技术_第4页
表面喷丸强化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面喷丸强化技术一、喷丸强化概述二、喷丸强化原理三、喷丸强化工艺参数四、喷丸强化设备 一、喷丸强化概述 喷丸强化是高速运动的弹丸喷射材料表面并使其表层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喷丸过程中,弹丸反复打击材料的表面,最终在材料表面附近形成一塑性变形层即强化层的深度,其深度为0.10.8mm。合理利用引入表面塑性变形层的1、残余压应力场2、变形显微组织 3、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可以改善材料疲劳及应力腐蚀抗力。 同时,即使是精加工后的表面,仍然存在着加工的刀痕,往往是疲劳裂纹的起源。 喷丸处理除了产生应力强化和组织强化外,咳可以有效消除这些加工刀痕。 历史上讲,喷丸强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表面

2、强化工艺,首先应用于汽车制造中的各种弹簧,一提高其疲劳寿命。 目前,喷丸工艺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结构钢、高强和超高强钢、高温合金及粉末冶金等零构件。二、喷丸强化原理 在弹丸冲击下,材料表层产生循环塑性应变,材料层发生四种变化: 1、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 2、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场 3、表层形成塑性形变细化组织 4、表层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 1、应力强化 喷丸引入材料表层的残余应力沿表层深度的分布如图。其中,残余压应力的深度 随着材料强度和喷丸工艺参数而变化。c2、组织强化 喷丸应变层内的组织结构,包括位错密度及形态、晶粒形状、亚晶粒尺寸、相转变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3、对于多数材料,喷丸应变层内的位错密度增高、晶体点阵畸变增大,亚晶粒细化。 这些因素,都可以阻碍疲劳裂纹在材料表面和次表面的萌生,延长疲劳裂纹成核寿命。 有时,喷丸处理会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大,这会给材料的疲劳强度带来损失。 但是,喷丸处理导致粗糙度增高所带来的疲劳强度损失,总是小于应力强化和组织强化所带来的疲劳强度增益。 而且,还可以通过工艺参数,改变喷丸后的表面粗糙度,从而获得最佳的强化效果。三、喷丸强化工艺参数 包括弹丸直径及硬度,弹丸速度及流量,喷射角度及时间,喷嘴至零件表面的距离。 而在一定的喷丸强度和表面覆盖率具有一定的喷丸强化效果。 通过要求控制和检验的喷丸工艺参数,主要是弹丸尺寸和形

4、状、弹丸强度及表面覆盖率,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喷丸强度。 1、喷丸参数(1)弹丸 它是喷丸强化工艺中使用的形状为球形或无棱角的圆柱形且均为实心的介质材料。 喷丸强化使用的弹丸包括玻璃丸、铸钢丸、不锈钢丸、切制钢丝、陶瓷丸、塑料丸等。(2)弧高度试片及弧高度值 用65Mn冷轧弹簧钢带制成的测量喷丸强度的标准试片就是弧高度试片。 试片单面在弹丸冲击下,表面层发生塑性变形,由此导致试片想喷射面呈球面状弯曲。 基准面至球面最高点的距离成为弧高度。(3)喷丸强度 在其它喷丸强化工艺参数固定的条件下,试片的弧高度值起初随着喷丸时间而迅速增高,但随后逐渐变缓,最终达到饱和或准饱和。 过饱和点后弧高度值与喷丸时间

5、之间成线性关系。直线段外推与曲线的偏离点为饱和点,饱和点处的弧高度值,称为喷丸强度。(4)表面覆盖率 在被喷丸零件表面的规定部件上,弹痕占据的面积与要求喷丸强化的面积的比值,称为表面覆盖率。 当喷丸覆盖率低于100%时,可用工具显微镜直接测量。 对于实际零件的喷丸,其覆盖率肯定是超过100%时,覆盖率计算公式为 (实际喷丸时间/覆盖率100%喷丸时间)100%2、喷丸强化工艺参数的选择原则 在低喷丸强度范围内,疲劳强度随喷丸强度增高逐渐增高,但超过一定喷丸强度之后,疲劳强度则开始下降。 对于任一种材料,在其尺寸、加载方式及环境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均有一个最佳的喷丸强度,此时可获得最佳的强化效果

6、。3、特殊喷丸工艺(1)二次喷丸(2)热喷完(3)预备应力喷丸(4)复合喷丸强化四、喷丸强化设备1、气动式喷丸机 气动式喷丸机以压缩空气驱动弹丸达到高速都装机工件的受喷表面。 气动式喷丸机可以安置多个喷嘴,其位置和方向调整方便,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受喷件的几何形状。 可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强来调节喷丸强度,操作比较灵活。(1)吸入式气动喷丸机压缩空气通过喷嘴的弹与气的混合室,在弹丸的入口处形成负压,压缩空气将弹丸从贮丸箱内吸入气流中,使弹丸被加速。 吸入式喷丸机适于玻璃弹丸或小尺寸金属弹丸, 弹丸很难由负气压吸入喷嘴。 喷丸机工作时,喷嘴与工件被喷面需保持一定距离,列如100250mm范围,而且喷嘴与喷面还需保持一定角度。 喷丸机工作时,工作台带动工件旋转,使受喷表面均匀覆盖。(2)重力式气动喷丸机 这类喷丸机,弹丸依靠专门的提升机构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经过弹丸分离器,按所需流量进入喷嘴。 重力式喷嘴机的喷嘴与吸入式相同,工作时的区别在于弹丸是赖自重进入喷嘴,因此,能比较好地控制弹丸速度和弹流量。 重力式气动喷丸机结构比吸入式复杂,时候使用比重、直径较大的金属弹丸。2、叶轮式离心喷丸机由弹丸送进管1通过弹丸控制阀2进入高速旋转的叶轮3中心,被叶片4离心力抛出。改变分配器5的开口位置,可以控制弹丸的喷射方向。 弹丸的速度,取决于叶轮转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