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观察研究_第1页
第六章观察研究_第2页
第六章观察研究_第3页
第六章观察研究_第4页
第六章观察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第六章观察研究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第四章第四章 观察法观察法第一节观察法的意义与用途第一节观察法的意义与用途第二节科学观察的特点与要求第二节科学观察的特点与要求第三节观察法类型第三节观察法类型第四节观察记录法第四节观察记录法第五节第五节教育叙事法教育叙事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内容提要 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中极为有用的一种方法,在许多课题领域内得到广泛的运用。借助观察法,可克服研究对象在各种能力、反应方式和特点方面的局限,能比较客观、有效地观测他们的行为。 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观察法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控制

2、的科学观察过程,具有客观性、可靠性、系统性等特点,从而区别于一般的日常观察过程。 观察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正式观察法与非正式观察法。 观察结果的记录方法多种多样,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观察记录方法的具体运用与实例。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观察法最适合于幼儿,是幼教科研的最基本方法可以了解幼儿自然状态下行为的真可以了解幼儿自然状态下行为的真实表现,无需幼儿作超出自身水平实表现,无需幼儿作超出自身水平的反应。的反应。直接了解客观记录幼儿行为,不受直接了解客观记录幼儿行为,不受主观影响。主观影响。可捕捉发展中的过程,与周围环境可捕捉发展中的过程,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相互作用过程。幼儿不受观

3、察者的干扰,自然真实。幼儿不受观察者的干扰,自然真实。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观察法的局限性不能判断不能判断“为什么为什么”此类因果关此类因果关系的问题系的问题样本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样本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难复杂且变化情况下影响研究信度复杂且变化情况下影响研究信度取样小、普遍性程度不高,研究取样小、普遍性程度不高,研究者的主观因素会影响其客观性。者的主观因素会影响其客观性。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观察的类型自然情境观察和实验室观察自然情境观察和实验室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

4、与非结构式观察系统观察与局部的个别观察系统观察与局部的个别观察封闭式观察与开放式观察封闭式观察与开放式观察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第一节第一节 观察法的意义与用途观察法的意义与用途一、什么是观察法二、在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研究中,观察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一、什么是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控制的研究方式,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观察法在儿童研究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起

5、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曾用观察法研究儿童。(如裴斯泰洛齐、陈鹤琴、苏霍姆林斯基、皮亚杰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 自然条件 所谓“自然条件”,即对所观察的现象或行为不加以人为的控制,使它们以本来面目客观地呈现出来。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二、在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研究中,观察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采用观察法,可弥补幼儿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等的局限,能观测许多用其他方法无法测量的行为。(二)幼儿一般不像成人那样把测试看作一件严肃的事,他们还不理解在测量中需要认真作出反应的重要性,而往往是像玩游戏一样,不是把它当成正事去认真对待,故易造成反应的不稳定或不可靠现

6、象。(三)与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比较,幼儿更少受到观察过程的影响,一般在稍经熟识的 观察者(有时甚至在不相识观察者)面前仍能表现自然行为,显得旁若无人,我行我素。(四)此外,观察法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进一步发展有关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方面的理论观点。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第二节第二节 科学观察的特点与要求科学观察的特点与要求一、日常观察与科学观察二、科学观察的要求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一、日常观察与科学观察(一)日常观察(二)科学观察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一)日常观察 日常观察:每个人,只要处于清醒状态,都会时刻运用耳朵、眼睛等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认识事物的特征。这

7、就是日常观察。日常观察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严格的记录。其收集到的信息往往具有主观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地说明某个问题。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一般指科学研究中的正式观察方法,是有明确目的,有计划安排,有一定控制,有严格记录的观察。总之,科学观察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具有客观性、可靠性、系统性等 特点,以此区别于随意的日常观察。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科学观察的目的性 科学观察的目的性,表现在对某次观察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获取的资料,有预先明确的决定,并对所要观察的问题或变量作出明确的操作定义。明确观察的目的,

8、是科学研究中运用观察法的基本要求。观察目的的明确不仅指明确地提出问题,而且要求详细规定所要观察的具体的行为。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观察的计划性 所谓观察的计划性,即对观察活动的时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与表格等都有预先的计划、安排和准备。这些计划安排可以使观察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并增强所获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记录要求 科学观察还要求有严格的记录。在记录时,应把对行为的客观描述和对这些行为的主观解释与评价严格区分开来。在正式的研究中,一般要求预先制定好系统的记录表格和详细的行为分类规则及符号系统,以便在观察时可以迅速、准确地记录所要研究的行为

9、,并使得多个观察者同时观察时,可有统一的记录标准与方式。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二、科学观察的要求(一)安排观察预备期。(二)不干预活动。(三)讲究记录方法。(四)如有多个观察者同时观察同一情景,需要预先训练,以求得满意的观察者信度。(五)对同一行为应观察足够的次数或时间,以保证观察结论的可靠性。(六)了解各种可能的误差来源,有意识地避免或减小误差。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在运用观察法时,尤需避免如下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1、观察者预期效应;2、观察者放任现象;3、被观察者的反应性行为可能因观察过程中的某些因素而有所改变;4、观察仪器设备的干扰。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

10、方法方法观察法第三节观察法类型第三节观察法类型一、正式观察法与非正式观察法二、观察的特性指标三、学前儿童研究中常用的各类观察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一、正式观察法与非正式观察法 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质与控制程度可分为:(一)正式观察法(二)非正式观察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一)正式观察法1、正式观察法:结构严谨,计划周密,一般为科学研究所用,它是一种有控制的、系统的观察。2、正式观察法的特点是:严格地对行为定义;细致制定记录表格;在一定控制下从事观察;训练观察者,建立观察者信度;用相对严格、先进的方式(常用数量化方式)分析所得资料,结果较可靠。3、正式观察法有实况详录法、时间

11、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特性等级评定法等。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二)非正式观察法1、非正式观察法:结构较松散,无周密计划与控制,适用于教师获取有关日常教学和活动安排等方面的信息,或帮助观察者获得了解儿童身心发展各种特点的感性经验。非正式观察法在科学上较为欠缺,但易于实施,往往比较实用,常称“自然观察法”。2、非正式观察法有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频率计数图示法与清单法等。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二、观察的特性指标(一)开放性与封闭性(二)选择性与非选择性(三)推断程度(四)理论参照程度(五)实用性意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一)开放性与封闭性 两者区别在于是否能将原始材

12、料保留至后来再加以分析 。(如将两个幼儿在搭积木时的情况全部记录下来,是开发性的;用表格记录某些类型的行为是否发生,则是封闭性的。)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 (二)选择性与非选择性 与上述开放性与封闭性有关,其区别在于研究者是否选定某些行为为观察记录的目标,观察内容是否事先选定的还是当场选定的。非选择方法事先毫无选择,在观察现场出现什么便记录什么;选择性方法则相反,只记录事先选定的行为,而对其他行为忽略不计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三)推断程度 观察中的推断,是在某些信息、前提或证据的基础上所作的主观结论。不同的观察方法要求不同程度的主观推断,在观察中何时进行推断也各不相同。

13、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 (四)理论参照程度 各种观察的理论参照程度也有区别。有的观察严格建立在某种理论之上,运用这一特定的理论见解指导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以及需经观察研究要解答的问题与假设,如封闭性、选择性高的观察。有的观察则不从任何理论出发,只是了解自然发生的行为事实,如开发性、非选择性观察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 (五)实用性意义1、生态意义:指观察中的儿童行为能与儿童的日常自然生活环境条件联系起来,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环境地观察儿童表现;2、独特意义:即观察目的集中于对个体儿童行为的描述与诊断、评量或测试,而不是针对某个群体儿童特性的观察研究;3、常模意义:即观察研究旨在建

14、立某个群体(如不同年龄或地区、性别等)儿童某种行为的集中趋势,以便作参照指标对相应类型的儿童进行某种测查;4、系统意义:可以考察行为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作出某种推论。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三、学前儿童研究中常用的各类观察法(一)实况详录法(二)时间取样法(三)事件取样法(四)特性等级评定法(五)日记描述法(六)轶事记录法(七)频率计数图示法(八)清单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一)实况详录法 实况祥录法: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内)持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包括目标儿童自身的全部言行以及该儿童

15、与环境及他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实况详录的优点,是能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背景等资料,并可作长久的保留,可用于多种目的下的各种分析,从而经济而有效地利用时间精力。它的缺点是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记很困难;需花费较多的时间与人力记录和处理资料;需大量实录资料才能获得有关某些行为有代表性的样本。(特点)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实况详录法特点目的:完整、客观地、可永久保留地对所发生行为作描述性记录。所需时间:持续进行直至某时限(例如一小时)。涉及材料:与行为和环境有关的一切东西。记录过程:现场详细持续记录全部行为或事件,可用录音、录象记录。特性指标:开放性、非理论性、非选择性、

16、无推断,生态定义,系统意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二)时间取样法时间取样法:即在统一确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按预先规定好的行为分类系统将行为归类。这是一种测量行为的方式,其原理与被试的取样原理相似,也即把被试在每一时间阶段中的行为,视为其一般的通常行为的一个样本。(特点)(局限)(1)将行为进行分类的方式有两种,相应地形成两种行为分类系统。 (2)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实例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时间取样法特点目的:辨别与记录预先选定并详细定义的具体行为的发生,或归入已准备好某种类别。所需时间:在一定时间间隔但同等时段中进行。涉及材料:选定的行为或变量。常

17、需备有长列行为清单或某种分类系统表。记录过程:现场判定并记录某些行为是否发生,或记录某已预备好的类型。特性指标:封闭性、一定程度理论参照、选择性、 中度推断,常模意义,系统意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时间取样法局限首先,仅适用于研究经常发生的行为,对分钟内不易出现的行为不适用;其次,仅适用于观察外显的行为,不宜观察内在行为,如思维、想象等;此外,所得的材料往往还只能说明行为的某些特性(如频率),而难以得到关于环境、背景的资料,难以考察行为的相互关系和连续性,故很难揭示因果关系。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两种行为分类系统第一种是“类别系统”(Category System),要求能将

18、所有被观察到的有关行为,都记了一个唯一适合它的,与其他类别相互排斥的类别中。(相互排斥性、详尽性)第二种行为方式是“特选系统” (Sign System),即将预先选定一组有限数量的具体行为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通过观察,记录这些具体行为发生与否。(相互排斥性)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实例时间取样法最著名的早期研究者帕顿(M.B.Parten),于1926年10月1927年6月间开展了一项观察研究,研究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状况;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弗兰德斯相互作用分析系统”(Flanders I

19、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ies,简称FIAC)是一种指导系统观察的分类体系,运用于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记录与解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每一行代表了划分为20个3秒时段的一分钟内情况。观察者将在每一个3秒内课堂中发生的言语交往行为代号计入表内。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米勒与戴尔(Miller 与Dyer)于1975年运用同步时间取样法观察研究了4个学前教育机构在某些方面的差异。他们把教师的教学技巧分为个类型:担任角色、举例、操作、言语指导、提问、反馈。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优 点省时省力、容易登录

20、省时省力、容易登录对行为的掌握对行为的掌握客观客观而正确而正确适合观察大量的样本适合观察大量的样本行为量化可以了解行为量化可以了解行为发生频率,易于行为发生频率,易于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可配合描述性记录可配合描述性记录,更能了解行为的情,更能了解行为的情境及过程内容境及过程内容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缺 点无法顾及行为的前因后果,行为发生过程等无法顾及行为的前因后果,行为发生过程等质的数据质的数据无法观察发生频率低的行为无法观察发生频率低的行为无法观察及分析内在思考层面的行为无法观察及分析内在思考层面的行为期望易造成错误归类期望易造成错误归类准备工作费时准备工作费时时距观察的方式,可能误解

21、行为原貌时距观察的方式,可能误解行为原貌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操作型定义定义:明确、可观察的行为描述(要具体、外显)重要性nA.定义清楚才可快速判断行为并予记录nB.使不同观察者对该名词有相同解释。可以在同一标准下判断孩子的行为。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三)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注重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观察前,应选择与规定所要观察行为或事件的类型,如争吵、相互交往、依赖老师、友好行为等,观察时需等候所选行为或事件发生、再作记录。美国研究者道(H.C.Dawe)为我们提供了事件取样观察法的著名实例。该研究选择保育学校中幼儿的争执行为为观察目标,在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内观

22、察自发的争执事件,进行描述与记录。(特点)(优缺点)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事件取样法特点目的:记录预先选定的某特定类别事件的发生。所需时间:持续进行直至某时限(如二小时)。涉及材料:选定的某类行为事件。记录过程:现场判定或记录某事件的发生,只在事件出现时记录。特性指标:封闭性、理论性、选择性、 中度推断系统意义,有一定生态意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事件取样法优缺点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与时间段规定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记录,且可随事件的发展持续记录。既可作预先的计划安排与准备,获取较为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行为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还可得到关于事件的环境

23、与背景资料。可用于对比较广泛行为事件的观察。其主要局限在于可能缺乏测量的稳定性。儿童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发生的同类行为,有时可具有不同的内在含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四)特性等级评定法特性等级评定法:观察者带着某种目的,对观察对象进行多次的观察,然后,用某种等级评定量表对所要研究的特性加以评定。这种方法不同于以上几种方法,它不对每次观察到的具体事实加以描述或记录,而是在观察之后对观察对象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进行评价。可以对极为广泛的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和评定。(特点)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特性等级评定法特点目的:观察后按某特性为某人评定等级。所需时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进行,常经多次

24、观察后作出。涉及材料:选定的行为特性。记录过程:观察,然后根据某人的行为特征对预定特征作出等级评定。特性指标:封闭性、理论性、选择性、 中度推断独特定义与常模意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五)日记描述法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跟踪进行反复观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地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综合日记,常记录婴幼儿各方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出动作或行为现象;一种是主题日记,主要记录儿童语言、认知、社会情绪等特定方面的新进展,如皮亚杰对自己孩子的认知发展日记描述。日记描述法是对儿童研究的最古老的方法。常用于个案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特点

25、)(优缺点)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日记描述法特点目的:记录个别或少数对象详细而长期的资料。所需时间:较长时间(可若干月、年)内持续进行。涉及材料:观察者认为有用的任何信息。记录过程:日常生活中边观察边记录。特性指标:开放性、非理论性、非选择性、 中度推断、生态意义、独特意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日记描述法优缺点方便易行,能记录详细而长期的资料,以后能反复利用,并可与常模对照。资料一般较真实可靠。往往用于对个别(或少数)对象的日常观察,故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以作出有意义的概括。这一方法还要求观察者与观察对象有较密切的关系,要求观察记录者长期进行,持之以

26、恒。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六)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不限于观察与记录儿童显著的新行为或言语反映,还可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任何可表现儿童的个性或某方面发展的行为情景,因此,所观察记录的可以是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这些行为或轶事都应是观察者本人直接观察到的,而不是听来的。(特点) (优缺点)举例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轶事记录法特点目的:记录典型新行为、反应和一切可表现个性的行为事件。所需时间:随时记录。涉及材料:观察者认为有意义的任何行为事件。记录过程: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有关行为事件发生便记录。特性指标:开放性、非理论性、部分选择性、 中度推断、生态

27、意义、独特意义。举例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轶事记录法优缺点运用简单方便,不需专门的编码制表,只需在发现值得记录的行为、轶事随时记录下来。可帮助教师进行教育干预。这种资料还可以长期保留下来。观察者在决定应记录下的轶事时可带有各种主观偏见,记录中也往往会受到这些主观意识的影响,或受记忆误差的影响,危及所记事实的客观性。记录者所用的词汇描述也常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七)频率计数图示法频率计数图示法:顾名思义,频率计数图示法仅是在某些行为发生时计数其发生频率,再用图示将所收集到的行为频率显示出来。使用这一方法时,必须精确地定义所要计数的行为。有时,对于某些行为来说,

28、记录行为的持续时间,比仅记录其频率更能说明问题,在这些情况下,可将频率计数图示法转化为持续时间记录图示法。(特点)(优缺点)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频率计数图示法特点目的:记录行为频率或行为持续时间,用图表显示。所需时间:在一定时间内的多个时间段内进行。涉及材料:选定的行为。记录过程:观察到行为出现便作记录,统计总次数或总持续时间,制定图表。特性指标:封闭性、一定程度理论性、选择性、 中度推断、生态意义、独特意义。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频率计数图示法优缺点该法方便实用,对教师比较适宜。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各种情况,以便指导对儿童的活动安排与教育计划。但是,从此法所得到的儿童行为

29、信息是很有限的,很难深入了解儿童行为的其它方面,以及行为的背景材料。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八)清单法清单法:所谓清单,就是指一系列项目的排列,并标明关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记录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作出记号。清单中可以是关于观察或研究对象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或环境情况的项目,如年龄等;也可是关于某些方面动作行为的,如友好行为等。使用清单法应先制定出表格再进行观察。(特点)(优缺点)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清单法特点目的:检测预定行为项目出现与否。所需时间:可在一段时间或短时间内当场进行。涉及材料:选定的环境或行为项目。记录过程:观察到行为出现便作标记。特性指标:封闭性、

30、一定程度理论性、选择性、 中度推断、生态意义、独特意义。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清单法优缺点清单法可运用于许多情景,可与许多其它方法(如调查、测验、时间取样观察等)并用,方便易行,节省时间。由于它要求事先的考虑与准备,故能在观察时目的明确,便以收集研究者需要得到的信息。如果设计得当,对所获资料还可以灵活地加以综合和量化处理。但是,清单法是一种不保留原始实况的方法,缺乏对所观察行为的详细情况及背景资料,故应根据观察目的适宜地使用。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第四节观察记录方法第四节观察记录方法一、连续记录法二、频率记录法三、等级记录法四、符号记录法五、现代观察技术与记录手段学前学前科研

31、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一、连续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在实况详录观察、轶事记录法、事件取样法中,均需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记录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连续记录时可用手记,也可用录音机、录像机等将观察到的情况实录下来,然后再作书面整理。用录象机拍摄时可用两台,一台专拍全景;另一台专拍近景或特写。进行人工书面记录时,应注意把事实的客观描述,与记录者或观察者的主观解释和评价区别开来。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二、频率记录法频率记录法:在时间取样法、频率计数图示法中,均需记录行为的出现频率。此时应用预先制订好的记录表格,按照预先规定的行为分类系统及各种行为定义,在观察现场当即作出判断,记入表内。记录时常把观察时

32、间分为若干时段,在每一时段中记录某种行为类型(为简便快速起见常用代号)。观察工作结束后,可根据从各时段中累计各类行为频率加以分析。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三、等级记录法等级记录法:在特性等级评定法中应用。如用现成的等级评定量表,只需按要求对量表中各项目进行认真的考虑,尽可能客观、全面地给予评定。如需自行编制评定量表,应注意项目分布的合理性,问题与回答用语的简明性和定性词的明确性(不含糊,无其它可能的回答与之重叠)。用多个有经验的观察者同时作出评定,采用平均值的方法可有效减小误差。经过系统训练的观察者能对各种主观偏见更加自觉和敏感,从而其反应较为理智、准确、客观。 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

33、法观察法四、符号记录法符号记录法:在对某种活动或事件进行连续观察、记录中,如果涉及到的对象多,用言语记录比较困难时,可用预先规定好的符号系统进行记录。记录者应事先熟悉这些符号,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方可正式使用。使用时,手头应备有符号说明表,以免当时忘记。(例如,要观察记录课堂中儿童对教师的提问反应,可设计一行为类型及其符号系统,记入图中。) 记录方法举例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学前学前科研科研方法方法观察法每一行代表了划分为每一行代表了划分为20个个3秒时段的一分钟内情况。观察秒时段的一分钟内情况。观察者将在每一个者将在每一个3秒内课堂中发生的言语交往行为代号计入秒内课堂中发生的言语交往

34、行为代号计入表内。表内。日记描述观察对象:浩浩 女 年月日生例1 某日 例2 另某日事件描述观察对象: 事件:观察时间: 地点: 观察者: 时间幼儿10:0010:0510:1010:1510:2010:2510:30总计123-时间取样G=旁观 X=下位 W=无关行为非绘画行为分类记录表事件取样幼儿争执事件记录表姓名年龄持续时间发生背景行为性质说啥做啥结果影响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记录表姓名 自己上厕所洗手扣纽扣穿鞋系鞋带-核对表法幼儿数学技能观察核对表姓名 观察日期任务 能 否 第一次出现时间 1、根据名称指出图形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2、从1数到103、给图形命名4、说明下述关系概念大于小于长于

35、短于婴儿行为发展“第一步”记录表姓名 认识手 脚 爬 站立 走 咿呀语 单词 物体概念A 77d 169d 34W 48W 6W 12M 10MB 54d 136d 31w 45w 11M 5W 11M 8MC 61d 145d 32W 46W 11M 6W 11M 9MD 59d 140d 32W 45W 10M 6W 10M 9ME 45d 133d 29w 40w 9M 4W 9M 7MF 81d 180d 43w 53w 9w 12 M-平均 65d 148d 34W 47W 6W 10M 9Md=日 W= 周 M=月幼儿动作能力发展观察清单对象 年龄 地点 日期动作 能 不能 用三块

36、积木搭桥用双手扶住“桥”用剪刀画圆圈画平行线用匙子吃饭穿衣脱衣系鞋带原地跳洗手并擦干拍球至少三下握笔幼儿参与室内活动清单活动类型 日期姓名猜谜变戏法数的游戏绳画拼贴触摸板过家家积木木偶阅读1、 *2、 3、4、 5、- -总计图书角丁乐故事角胡莹海美术角沙 芳 炎计算活动角艳 文宇 驰 自然角宁 力伟幼儿参与室内图示活动记录挂 衣 处娃娃家 娜 兵 新 英积木角 碧 平 剑 丽 天 康等级评定量表法学生课堂注意分级量表分级 EL(很差) L (差) M (中) H(好) EH(很好)描述语句注意分散注意松弛注意集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行为表现图示量表1、发起活动2、邀别人一起玩3、分享食物4、-总

37、是 常常 一般 较少 从不 次数幼儿代号性别民族活动全心全意活动未全心全意不活动干扰不活动安静123456幼儿社会互动行为幼儿社会互动行为 问问题、领导、支持、负向社会行为、正向或中性社会行为、问问题、领导、支持、负向社会行为、正向或中性社会行为、无社会行为无社会行为询问意见消息、要求支持加入、单独旁边注视、指导建议、询问意见消息、要求支持加入、单独旁边注视、指导建议、赞许照顾、分享参与、服从接受、命令纠正、吵骂威赞许照顾、分享参与、服从接受、命令纠正、吵骂威胁打架、抢夺干扰、拒绝忽视胁打架、抢夺干扰、拒绝忽视 社会社会 情感情感 部分部分积极(积极(1)团结)团结 尊重、帮助、赞同尊重、帮助

38、、赞同 (2)轻松)轻松 玩笑、满意玩笑、满意 (3)一致)一致 同意、理解、参加同意、理解、参加消极(消极(4)分歧)分歧 不同意、拒绝不同意、拒绝 (5)紧张)紧张 (6)对抗)对抗 反对、贬低反对、贬低 工作工作 任务任务 部分部分提供(提供(7)建议、指导、暗示)建议、指导、暗示情报(情报(8)意见、评价、分析、愿望)意见、评价、分析、愿望 (9)阐述、报道、重复、证实)阐述、报道、重复、证实获取(获取(10)打听情况)打听情况情报(情报(11)听取意见)听取意见 (12)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贝尔斯记录群体互动行为标准分类贝尔斯记录群体互动行为标准分类临床法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能力而创

39、设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12-15岁岁7-12岁岁2-7岁岁0-2岁岁感觉运动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0-2岁)岁)依赖感觉与运动来认识事物。依赖感觉与运动来认识事物。本能性的反射发展到目的性的活动。本能性的反射发展到目的性的活动。出现客体永恒性出现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即婴儿能意识到即使物体从眼前消失,即婴儿能意识到即使物体从眼前消失,但它们仍然存在。但它们仍然存在。客体永客体永恒性恒性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the preoperational the preoperat

40、ional stagestage,2-72-7岁):岁):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比感觉运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比感觉运动阶段更加符号化、象征化。阶段更加符号化、象征化。自我中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观点缺乏理解。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场。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集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这种自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这种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表象中、逻辑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表

41、象中、逻辑中,而且在儿童中的外部行为也比比皆是。中,而且在儿童中的外部行为也比比皆是。 不可逆性 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现象学因果关系 指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指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 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表现形式): 重复: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 独白: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 集体独白: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

42、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 皮亚杰的三山问题。每座山的颜色和山顶都是不同的。一座山上有红色的十字架,另一座山上有一个小房子,第三座山山顶上有一个“雪帽”。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能说出在娃娃眼里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只能说出从自己这个角度看到的三座山的画面。3.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the concrete the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operational stage,7-117-11岁)岁)具体运算是一种和真实的、具体的物体相关的可逆的心理具体运算是一种和真实的、具体的物体相关的可逆的心理活动。与前运算阶段相比

43、,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活动。与前运算阶段相比,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即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逻辑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即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但需要事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不能够辑思维解决问题,但需要事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不能够进行纯符号运算。进行纯符号运算。(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decentering):能够考虑事物的多个感知特:能够考虑事物的多个感知特征,得出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征,得出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2)可逆性()可逆性(reversibility):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指):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指能够改变思维的方向,使其回到出

44、发点。能够改变思维的方向,使其回到出发点。 (3)守恒()守恒(conservation):当物体的外观在某些表面上):当物体的外观在某些表面上发生变化时,仍能够认识到物体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时,仍能够认识到物体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4)分类()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物体的共同特征归入不):根据物体的共同特征归入不同类别的过程。同类别的过程。 (5)序列化)序列化(seriation) :是指能够根据大小、体积、重量:是指能够根据大小、体积、重量或其它的一些特性对一系列要素进行心理上排序。或其它的一些特性对一系列要素进行心理上排序。(6)推断事实()推断事实(in

45、ferred reality):透过表面现象对于事):透过表面现象对于事物真实意义的推断和理解。物真实意义的推断和理解。 皮亚杰设计的一个类包含问题。给儿童呈现皮亚杰设计的一个类包含问题。给儿童呈现16朵花,其中朵花,其中4朵是朵是蓝色的,蓝色的,12朵是黄色的。问儿童黄花多还是花多,前运算阶段的朵是黄色的。问儿童黄花多还是花多,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会回答儿童会回答“黄花更多黄花更多”,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黄花和蓝花是包,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黄花和蓝花是包含在花这个类别里面的。含在花这个类别里面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A A

46、 B B问儿童: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数目守恒(6-7岁)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A与与B一样大小一样大小 B球变了球变了 A B A B 问儿童: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更大” (不守恒)(不守恒) “一样大一样大” (守恒)(守恒)物质守恒(7-8岁)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

47、化,长度保持不变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A A B B问儿童: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更长”或或“A更长更长”(不守恒)(不守恒) “一样长一样长” (守恒)(守恒)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不管图形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A B 问儿童: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面积守恒(面积守恒(8-9岁)岁)重量守恒(重量守恒(9-10岁)岁)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48、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A 两块叠在一起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向儿童呈现() 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 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 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 准备放入水中 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 B A B 问儿童: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 “高一些”或“低一些” (不守恒) “一样高” (守恒)体积守恒(体

49、积守恒(12-13岁)岁)行为矫正法行为主义的理论为基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从桑代克到斯金纳 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v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式条件反射。可以白鼠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式条件反射。可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与行为改变行为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被观察、描述、记录、测量的,可以可以被观察、描述、记录、测量的,可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们的所作所为。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们的所作所为。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

50、以是内隐的。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内隐的。如思考就是一种隐蔽的行为,行为矫正主如思考就是一种隐蔽的行为,行为矫正主要集中于公开的领域。要集中于公开的领域。(1)行为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在行)行为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在行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孩子的破坏行为在教师关注的程度不同时如孩子的破坏行为在教师关注的程度不同时会有所变化。会有所变化。(2)行为可以被观察到,从而可以被描述)行为可以被观察到,从而可以被描述和记录。和记录。对行为可以从行为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对行为可以从行为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等方面来测量。如每人在特定的时间内强度等方

51、面来测量。如每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某种行为出现的次数,某种行为出现时持续某种行为出现的次数,某种行为出现时持续的时间长短,以及行为的反应强度等。的时间长短,以及行为的反应强度等。(3)行为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行为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可避免地对别人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无不可避免地对别人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如随地吐痰不好,但具有这种行为的人变,如随地吐痰不好,但具有这种行为的人并不是在所有的场合下都如此。并不是在所有的场合下都如此。行为改变的两种情况

52、一种是从没有到有,指某些良好行为的建一种是从没有到有,指某些良好行为的建立或塑造;一种是不良行为的矫正,即将立或塑造;一种是不良行为的矫正,即将个体的行为从不良改变为良好。个体的行为从不良改变为良好。行为矫正技术不仅可以矫正特殊个体的不行为矫正技术不仅可以矫正特殊个体的不正当行为,还可以用于正常个体的教育,正当行为,还可以用于正常个体的教育,一方面是帮助他们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一方面是帮助他们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行为,另一方面是帮助他们矫正或消除一行为,另一方面是帮助他们矫正或消除一些不良行为。些不良行为。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影响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总括起来影响行为

53、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总括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遗传、环境和学习因素。不外乎三个方面:遗传、环境和学习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许多动物实验和跨文化人类学研究都证实,人许多动物实验和跨文化人类学研究都证实,人的行为是有遗传基础的。的行为是有遗传基础的。基因除了影响行为,还能决定人的一系列行为基因除了影响行为,还能决定人的一系列行为性状和趋势。基因的传递,使人类在长期进化性状和趋势。基因的传递,使人类在长期进化中获得的优点得以继承,而基因的复杂性导致中获得的优点得以继承,而基因的复杂性导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人类行为的多样性。遗传基遗传基 因具相当大的稳定性,所以行为能代代因具相当大的稳定性,所

54、以行为能代代延续;遗传基因又在不断地突变、选择和整合,延续;遗传基因又在不断地突变、选择和整合,所以所以 人类的行为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延伸。人类的行为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延伸。 2环境因素正如前述正如前述s-o-r行为表现式所示,人的一切行为表现式所示,人的一切行为均诱发自某种环境刺激;反过来,行为均诱发自某种环境刺激;反过来, 这这些行为都发生在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影些行为都发生在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环境既是行为激发者,又是其响。所以,环境既是行为激发者,又是其接受者。接受者。个体的性别、年龄及遗传影响的不同,人个体的性别、年龄及遗传影响的不同,人接受的环境作用在种类和程度上各不相同。

55、接受的环境作用在种类和程度上各不相同。 环境因素在人行为发展中起影响作用有在人行为发展中起影响作用有“远远”、“近近”之之分。分。知识与态度、技术与知识与态度、技术与 能力、亲友的态度等与个体能力、亲友的态度等与个体关系密切,影响作用直接;个体行为对这关系密切,影响作用直接;个体行为对这 些因素些因素的控制能力和影响程度也较大。的控制能力和影响程度也较大。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医疗卫生、风俗信仰、教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医疗卫生、风俗信仰、教育环境、制度与法规、经济基础、事物发展的规育环境、制度与法规、经济基础、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意外事件等是人行为发展的外在大环境,对律及意外事件等是人行为发展的外在

56、大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的是间接性的,有的呈潜在性;人的行为的影响有的是间接性的,有的呈潜在性;受到人行为的反作用也是相对不明显的。受到人行为的反作用也是相对不明显的。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形成和促进作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形成和促进作用用不仅要注意发掘和利用,而且要不仅要注意发掘和利用,而且要 使来自这使来自这些因素的刺激内容尽量丰富多彩,使其中些因素的刺激内容尽量丰富多彩,使其中具有积极、向上作用的刺激成分具有足够具有积极、向上作用的刺激成分具有足够强度和持续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 环境因素对个体选择性环境因素对个体选择性其作用主要是社会文化性的。其作用主要是社会文化性的。 具有良好行为方式的人容易

57、迅速获得各种具有良好行为方式的人容易迅速获得各种社会团体的认同,在爱情、成就、人际关社会团体的认同,在爱情、成就、人际关系方面也系方面也 都更容易取得成功。都更容易取得成功。 3.学习因素 学习,是行为学习,是行为(尤其社会性行为尤其社会性行为)发展的促进条件。发展的促进条件。行为学习的方式有两大层次。行为学习的方式有两大层次。第一层次以模仿为主,有无意模仿、有意模仿第一层次以模仿为主,有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等。和强迫模仿等。无意模仿的大多是日常生活行为。无意模仿的大多是日常生活行为。 如某儿童在如某儿童在公园里看到别人乱丢果皮纸屑,他无意识中就公园里看到别人乱丢果皮纸屑,他无意识中就

58、会学习模仿,养成不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有会学习模仿,养成不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有意模仿带有主动性,被模仿的多是自己崇拜或意模仿带有主动性,被模仿的多是自己崇拜或欣羡的行为,如演员的翩翩风欣羡的行为,如演员的翩翩风 度、模特儿的行度、模特儿的行为举止等。为举止等。强迫模仿是指按照规定的行为模式学习,如队强迫模仿是指按照规定的行为模式学习,如队列训练等。列训练等。行为自主发展阶段当学习一些复杂、专门的高级行为时,模仿就远当学习一些复杂、专门的高级行为时,模仿就远远不够了,必须通过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即第远不够了,必须通过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即第二层次的学习方式来实现。二层次的学习方式来实现。其过程

59、是:先在教育者的启发下,其过程是:先在教育者的启发下, 全面理解和认全面理解和认识目标行为,从理性上感受到自身对它的需要,识目标行为,从理性上感受到自身对它的需要,再去实现和学习该行为,并在各种促成和强化因再去实现和学习该行为,并在各种促成和强化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强化和巩固。素的作用下得以强化和巩固。很明显,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良行为和培养新的很明显,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良行为和培养新的健康行为的过程大多依这种模式,其中通过自己健康行为的过程大多依这种模式,其中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来学习的成分居多。独立思考来学习的成分居多。 行为强化的例子1.一个孩子晚上上床后有哭闹的行为,她的父母就到她的房间里安慰她

60、。结果,这个孩子睡觉时哭闹得更频繁了。2.一位正在雨中等车的妇女撑起了雨伞。雨伞可以防止雨点落到她身上。现在下雨时她总是撑起雨伞。3.当一位厨师烹制全熟的牛排时,油烟总是很大。他于是打开抽油烟机,抽烟被吸出了厨房。现在他在烹制全熟牛排时,更有可能使用抽油烟机。4.一个大学生正在回答行为矫正课程的学习指导问题。当答不出某个问题时,她就去问已经上过这个课的朋友。朋友就会告诉她正确答案。结果,她现在更有可能就那些不会做的问题请教她的朋友。5.当尊尼在课堂座位上注意力集中时,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表扬他。结果,尊尼就更有可能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说,当老师讲课时看着老师)。6.帕特丽夏看电视时,如果画面变得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