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_第1页
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_第2页
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_第3页
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_第4页
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发展演变历程中央:1、西汉:汉承秦制, 汉武帝地方: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央:建立中朝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中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西汉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地方:汉武帝郡国并行制汉高祖刘邦郡国并行制削藩,平定“七国之乱”推恩令,置刺史西汉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发展演变历程 汉 初:三公九卿 汉武帝:中朝决策机构1、西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地方:汉 初: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推恩令,置刺史2、隋唐:中央: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隋唐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相权被分割 皇权加强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封驳审议工部相

2、互牵制,相互补充中央:三省六部制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唐朝的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设节度使唐中期局面出现藩镇割据形成分裂局面五代十国“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此类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发展演变历程1、西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地方:汉 初: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推恩令,置刺史2、隋唐:中央:三省六部制中央:汉武帝:中朝决策机构地方: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三省起草执行审议影 响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发展演变历程1、西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地方:汉 初

3、: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推恩令,置刺史2、隋唐:中央:三省六部制中央:汉武帝:中朝决策机构地方:3、北宋:中央:地方: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军权)(行政权) (财 权)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央: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省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参知政事宋代:三 司 不 参 与 政 事不 参 与 政 事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地方:从权钱兵加强中央集权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

4、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收精兵:改禁军统领机构为“三衙”,发兵权归枢密院;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制钱谷: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影响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发展演变历程1、西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2、隋唐:中央:三省六部制3、北宋:中央:地方:中书门下(相)枢密院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 二府三司制分相财权分相军权行政权收精兵:“三衙”统兵(发兵权归枢密院)削实权:文臣任州郡长官;设通判制钱谷:转运使将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秦朝汉末魏晋唐朝宋朝元朝郡道路行省州州县县

5、县州郡县路州县明朝清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省道府县府趋势: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以加强中央的权力。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中书省皇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元朝中央:中书一省制不参与政事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财政军政行政中书门下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参知政事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地方:行省制元朝疆域 十大行省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发展演变历程1、西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2、隋唐:中央:三省六部3、北宋:4、元:中央:中书省地方:行中书省(行省)5、明:中央:中书省地方:行中书省(行省)中央:中书省;宣政院地方:行中书省(行省)地方:中央:第3课

6、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亲自掌管中书省皇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专制皇权达新高度 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内阁明宣宗票拟权内阁性质:为 皇 帝 提 供 顾 问 的 内 侍 机 构。明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宰相制内阁制相同不同地位职权对皇权作用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产物,无决策权。不能对皇权制约。西方近代的内阁是分权民主的象征,总揽行政。有助于防止专制。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发展演变

7、历程1、西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2、隋唐:3、北宋:4、元:5、明:地方: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查使司,督指挥使司)中央:明太祖:撤中书省(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内阁制6、清: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处理军务内政外交军国大计重大案件皇 帝 内 阁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大事 南书房 皇太极 康熙帝 雍正帝皇权受到限制皇权得到扩大 军机处地位权力不断扩大,但完全受命于皇帝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发展演变历程1、西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2、隋唐:3、北宋:4、元:5、明:6、清:初: 承袭明制设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决

8、策)雍正: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中央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发展演变历程1、西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2、隋唐:3、北宋:4、元:5、明:6、清:特点:中央: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地方: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结果:中央集权与皇权占了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6、清:特点: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西周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是世卿世禄制度,这种制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被破坏而遭到破坏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世卿世禄”制度 结论:军功爵制以军功为升官加爵的标准,能够激励更多的英勇善战的将士为国效力;“世卿世禄”制度为世袭制,对

9、人没有激励作用,不能保证官僚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商鞅军功爵制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察举与征辟察举制 各郡国向国家推荐人才称为察举。征辟制 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称征辟。察举与征辟 东汉末有这样一首歌谣讽刺察举制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当时推举出来的秀才不识字,察选出来的孝廉对父亲不孝顺。被称为“清白”的人像泥一样污浊,而出身高门的“良将” 却比鸡还胆小。 应该说,察举制和征辟制为国家荐举有德行有才学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

10、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与被荐举人也容 易形成小集团。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图 魏晋南北朝时保证士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东汉末,曹操当政,提倡“ 唯才是举 ”。后曹丕采纳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 中正 ”,将当地士人,按“ 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政府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 “九品官人法”,仍保持了曹操用人“不计门第”的原则。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担任,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而靠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到南朝已经走向末路。因此,到隋朝时,它最

11、终被科举制所取代。 科举考场贡院内的号舍 科举制是指从隋朝开始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其中进士与明经两科最为人重视。关于科举制金榜关于科举制皇榜会试的朱卷唐代长安大雁塔成为当时考中进士者题名以显荣耀之处关于科举制 宋代科举考试图 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进士题名碑 情景材料材料一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材料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材料四 “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朝为田舍郎,暮登

12、天子堂。”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但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性,为世界所接纳,它被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情景材料 材料五 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一次对话中说:“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后来英国也仿效并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中国科举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影响直接而重大日本、朝鲜、越南三国是这个科举文化圈中影响最突出的国家。情景材料二、选官制度西周:“世卿世禄”制度战国

13、:军功爵制汉武帝:察举制与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三、监察与谏议秦朝:御史大夫百官刺史郡国长官北宋:谏院(谏议)隋唐:门下省宰相和皇帝(谏议)通判地方官 都察院最高明清:中央:监察御史分道监督地方官 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业务 地方:按察使司地方监察、司法 御史大夫百官 西汉:御史府 评价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一、发展演变历程中央:地 方:1、西汉:2、隋唐:3、北宋:4、元:5、明:6、清:特点:二、选官制度西周:“世卿世禄”制度战国:军功爵制汉武帝:察举制与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三、监察与谏议秦朝:御史大夫百官北宋:谏院(

14、谏议)隋唐:门下省宰相和皇帝(谏议)明清:中央: 地方:西汉:御史府 秦朝:御史大夫百官西汉:御史府 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唐加强宋元强化明清顶峰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制演变历程古代政治体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形成严苛法律汉至元地方中央汉郡国并行汉刺史制度唐节度使宋文官分权元行省制西汉中外朝东汉尚书台唐三省六部宋二府三司元中书省制 发展完善明清明废丞相设内阁清军机处 成熟积弊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初具雏形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小结: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归类1、调整中央机构。如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 。2、加强对地方控制。如秦设立郡县制元行省制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设御史大夫、汉设刺史来监察百官。4、注重官吏的选拔。如秦官吏由皇帝任免,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5、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二、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 依据 备注先秦时期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时期 世袭 才能、品德到门第 考试成绩 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体现封闭的特征。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中下层地主知识分了提供了机会。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