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1页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2页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3页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4页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水泥企业质量治理规程2010年12月1日公布 2011年1月1日实施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公布目 录水泥企业质量治理规程 1附件1 水泥企业化验室差不多条件11附件2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治理方法16附件3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评审员治理方法20附件4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表22附件5 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治理方法27附件6 试验同意误差表29附件7 水泥企业产品质量月报30附件8 过程质量操纵指标要求31水泥企业质量治理规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水泥企业治理,保证和稳定水泥及水泥熟料产品质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相关水泥、水泥熟料的产品标准,特制定

2、本规程。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水泥和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第三条 水泥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按照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治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治理体系文件,确保有效运行。水泥企业应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实行质量否决权,并设立质量基金,用于开展质量活动和奖励对企业质量治理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第四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企业最高治理者能够任命治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治理,化验室主任在企业法人或治理者代表直接领导下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第五条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国建筑材料联

3、合会和省级建材(水泥)行业协会应加强对水泥企业产品质量治理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本规程。第二章 质量治理机构第六条 质量治理机构的设置(一)企业应确立以最高治理者或治理者代表负责的质量治理组织和设立符合水泥企业化验室差不多条件(附件1)的化验室。(二)质量治理组织设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的质量治理工作,各车间和职能部门设立相应的质量治理组织,负责本部门的质量治理工作。(三)企业化验室内设操纵组、分析组、物检组和质量治理组等,分不负责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检验、操纵、监督与治理工作。第七条 质量治理机构的职责 (一)质量治理组织的职责1、编制适合本企业的质量治理体系文件;2、组织

4、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负责和监督企业质量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行;4、制定质量奖惩制度,负责协调各部门的质量责任,并考核工作质量;5、组织企业内部质量审核;6、负责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7、监督企业质量基金的使用与治理;8、组织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二)各车间和职能部门的职责1、保证质量治理体系在本单位得到有效运行;2、组织开展质量治理活动;3、严格执行质量治理组织和化验室的质量指令;4、完成本单位涉及的质量指标或质量目标。(三)化验室的职责和权限1、质量检验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按规定做好质量记录和标识,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掌握质量动态,保证

5、产品检验的可追溯性。2、质量操纵依照产品质量要求,制定原燃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企业内控质量指标,组织实施过程质量操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掌握质量波动规律,不断提高预见性与预防能力,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使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3、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的合格确认和验证严格按照相关产品标准和企业制定的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合格确认程序进行确认和验证,杜绝不合格水泥和水泥熟料的出厂。4、质量统计和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及时进行质量统计,做好分析和改进工作。5、试验研究依照原燃材料、助磨剂、混合材等材料的变更情况及用户需求,及时进行产品试验研究,提高水泥和熟料质量,改善产品使用性能。6、化验室具有水

6、泥和水泥熟料出厂决定权。第八条 化验室人员配备(一)化验室应配备主任、工艺、质量调度、统计及检验等人员。企业依照具体情况可配备一定数量科研人员。检验人员人数应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一般不得低于全厂生产职工总数的4%,或不得少于12人。(二)化验室人员任职要求1、化验室主任:必须具备中级职称以上资格,或从事化验室工作多年,具备较丰富的质量治理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坚持原则,熟知生产工艺、相关标准和质量法规,并取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建材行业协会或其授权的建材质检机构签发的水泥企业化验室主任资格证书。化验室主任的任命和变动应报行业主管部门备

7、案。2、工艺、质量调度人员:具备初级职称以上资格,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通过专业训练,掌握水泥生产理论知识和检验技术,熟知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3、质量统计人员:具备初级职称以上资格,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通过专业训练,掌握水泥生产理论知识和相关统计技术,熟知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并取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建材行业协会或其授权的建材质检机构签发的水泥企业质量统计员资格证书。4、检验人员: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熟知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操纵项目、指标范围及检验方法,经专门培训、考核,取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建材行业协会或其授权的建材质检机构签发的岗

8、位资格证书。5、化验室人员要相对稳定,化验室业务骨干的任用和调动应征求化验室主任的意见。第九条 企业化验室的认定(一)化验室需取得合格证:日产熟料4000吨(合计产能)及以上规模的企业需取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颁发的化验室合格证,其他水泥企业需取得各省级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各省级建材行业协会颁发的化验室合格证。(二)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治理方法、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评审员治理方法、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表见附件2、附件3、附件4。第三章 质量治理制度第十条 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制定企业质量治理实施细则,编制生产过程质量操纵图表和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内控指标,按照GB

9、/T19000ISO9000族标准编制为保证质量治理体系有效运行所必需的程序文件。第十一条 化验室应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与检验制度,要紧包括:(一)各组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和作业指导书。(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三)对比验证制度(如与国家级、省级对比验证;内部抽查对比验证;使用国家有证标准样品/标准物质对比验证)。(四)检验和试验仪器设备、化学试剂的治理制度。(五)标准溶液配制和专人治理制度。(六)标准砂采购和治理制度。(七)文件治理制度。(八)样品治理制度。(九)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十)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批制度。(十一)月报、年报的填写和上报制度。(十二)质量统计治理

10、制度。(十三)出厂水泥(熟料)的合格确认制度。第十二条 检验环境条件、试验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的治理要求(一)检验环境条件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二)仪器设备必须按相关水泥产品标准和水泥企业化验室差不多条件要求配置齐全,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三)检验用的化学试剂应验明其生产企业名称、产品等级、执行标准及生产许可证的编号,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化学试剂。第十三条 产品对比验证检验和抽查对比的治理要求(一)企业应按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治理方法(附件5)的要求,定期向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建材行业授权的质检机构寄(送)样品,进行对比验证检验,不断提高检验水平和检验结果

11、的准确性;检验结果以相应质检机构的检验结果为准。凡无故不按规定寄(送)样品者,当年对比合格率按零统计。(二)参加国家或省级建材行业质检机构组织的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和化学分析对比。(三)为了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化验室对各检验岗位人员要组织内部密码抽查和操作考核。抽查次数:生产操纵岗位每人每月许多于4个样品;化学全分析岗位每人每月许多于2个样品;单项物理检验岗位每人每月许多于4个样品;强度检验岗位每月许多于2个样品;同一岗位的对比检验每月应进行一次。(四)企业检验中所用基准物质,必须是国家有证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五)试验同意误差应符合试验同意误差表(见附件6)规定。第十四条 质量记录、档

12、案、资料、报表治理及上报的要求(一)按照档案法的要求,做好质量技术文件的档案治理工作。原始记录和台帐使用统一的表式,各项检验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和分类台帐,并按月装订成册,由专人保管,按期存技术档案室。原始记录保存期为三年。台帐应长期保存。(二)各项检验原始记录和分类台帐的填写,必须清晰、完整,不得任意涂改。当笔误时,须在笔误数据中央划两横杠,在其上方书写更改后的数据并加盖修改人印章,涉及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的检验记录的更正应有化验室主任签字或盖章。(三)对质量检验数据要及时整理和统计,每月有月统计报表和月统计分析总结,全年应有年统计报表和年统计质量总结。(四)质量月报、年报要按统一表式填报齐全,

13、月报于每月10日前,年报于次年2月10日前报相应的治理部门(附件7)。(五)企业应制造条件,建立计算机质量治理数据库,利用互联网在企业内部和省级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建材行业质检机构建立质量信息交流平台。第十五条 人员培训和考核(一)提高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养,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每年应制定培训和考核打算,并按期实施。(二)每年按打算对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建立检验人员培训档案,考核成绩应作为评价其技术素养的依据之一,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者,应调离质检岗位。第四章 原燃材料的质量治理第十六条 企业应依照质量操纵要求选择合格的供方,以保证所采购的原燃材料符合规定要求,供应

14、部门应严格按照原燃材料质量标准均衡组织进货。建立原燃材料供货方的档案,并对其符合性进行评价。原燃材料质量操纵指标应符合过程质量操纵指标要求(以下简称指标要求,见附件8)。第十七条 原燃材料的质量应能满足工艺技术条件的要求,建立预均化库或预均化堆场,保证原燃材料均化后再使用,使用前应先检验。关于同库存放多种原料时,应按原料种类分区存放,存放现场应有标识,幸免混杂。原燃材料初次使用或更换产地时,必须检验放射性,确认能保证水泥和水泥熟料产品放射性合格后方可使用。第十八条 混合材、石膏、水泥助磨剂、水泥包装袋等质量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一)企业在初次使用时,必须按相关标准进行检验,确认能保证产品质量

15、后方可使用。(二)供方应按品种和批次随货提供物资出厂检验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三)水泥企业应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四)对质量波动大的材料应及时记录,并在生产时注意搭配使用。对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通知供方,可采取退货或让步接收的方法处理;当采取让步接收的方法处理时,应不阻碍下道工序产品的质量;当双方发生纠纷时,可托付省级或省级以上建材质检机构进行型式检验或仲裁检验;(五)混合材的品种和掺量必须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第十九条 原燃材料应保持合理的贮存量,其最低贮存量为:石灰石质原料5天(外购10天);粘土质原料、燃料、混合材10天;铁质校正原料、铝质校正原料、石膏20天。企业依照原燃材料供应

16、的难易程度,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能够适当调整其最低贮存量。当低于最低贮存量时,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限期补足。第二十条 矿山开采应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开采打算和质量指标时,首先要满足配料要求,不同品位的矿石应分不开采,按化验室规定的比例搭配进厂。企业自备矿山外包开采时,应对分包方进行能力评定,签订外包协议书,并进行有效的操纵。 第五章 半成品的质量治理第二十一条 化验室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半成品的质量治理和操纵方案,经企业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化验室负责监督、检查方案的实施。第二十二条 生料(一)为保证生料质量,应配备精度符合配料需求的计量设备,并建立定期维护和校准制度,生料配料应按化

17、验室下达的通知进行,配料过程应及时调控,确保稳定配料;出磨生料的质量操纵要求应符合指标要求的规定。(二)出磨生料要采取必要的均化措施,并保持合理库存。出磨生料和入窑生料的质量操纵要求应符合指标要求的规定。第二十三条 入窑煤粉煤粉质量应相对稳定。入窑煤粉应配置准确的计量操纵装备。煤粉质量操纵要求应符合指标要求的规定。第二十四条 熟料熟料质量是确保水泥质量的关键。要求:(一)窑操作员应经培训持证后上岗。(二)入窑风、煤、料的配合应合理,统一操作,确保窑热工制度的稳定,并依照窑况及时采取调整措施,防止欠烧料、生烧料的出现。(三)出窑熟料的质量操纵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四)出窑熟料按化验室指定的贮库

18、存放,不应直接入磨,应搭配或均化后使用,可用贮量应保证5天的使用量。熟料中不得混有杂物,对质量差的熟料,化验室应采取多点搭配或分开存放并标识,经检验后按比例搭配使用,同时对出磨水泥质量进行跟踪治理。第二十五条 水泥粉磨(一)为保证水泥质量,水泥磨喂料设备应配备精度符合配料需求的计量设备,并建立定期维护和校准制度。发生断料或不能保证物料配比准确性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二)熟料、石膏、混合材和水泥助磨剂等入磨物料的配比应按化验室下达的通知进行,并有相应的记录。(三)粉磨中改品种或强度等级由低改高时,应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清洗磨和输送设备,清洗的水泥全部按低强度等级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9、四)入磨熟料温度操纵在100以下。(五)出磨水泥温度不大于135。超过此温度应停磨或采取降温措施,防止石膏脱水而阻碍水泥的性能。第二十六条 出磨水泥(一)出磨水泥的质量操纵要求应符合指标要求的规定。(二)水泥库应有明显标识,出磨水泥应按化验室指令入库,每班应准确测量各水泥库的库存量并做好记录,按化验室要求做好入库治理。(三)同一库不得混装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水泥。生产中改品种或强度等级由低改高时,应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清洗输送设备、水泥贮存库和包装设备,清洗的水泥全部按低强度等级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四)专用水泥或特性水泥应用专用库贮存。(五)出磨水泥要保持3天以上的贮存量。(六)出磨水泥应按

20、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数据经验证能够作为出厂水泥相关指标的确认依据,但不能作为出厂水泥的实物质量检验数据。检验项目、频次应符合指标要求的规定。第二十七条 在生产过程中重要质量指标三小时以上或连续三次检测不合格时,属于过程质量事故,化验室应及时向责任部门反馈,责任部门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做好记录并报有关部门。第六章 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的质量治理第二十八条 水泥和水泥熟料的出厂决定权属于化验室。化验室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的检验和过程治理,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厂应有化验室通知方可出厂。第二十九条 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质量必须按相关的水泥产品标准严格检验和操纵,由于出厂水泥和水

21、泥熟料检验结果滞后,企业必须建立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质量合格确认制度,经确认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质量合格确认制度由化验室负责制定,内容如下:(一)按照水泥产品标准规定,出厂水泥所有的技术指标均应建立相应的质量合格确认制度(出厂前已有检验结果的项目除外),并形成书面文件。(二)以出厂水泥进行确认时,其中强度指标应依照出厂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分不建立早期强度与实物水泥3天和28天强度的关系式。早期强度检验方法按JC/T738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进行。(三)以出磨水泥进行确认时,出磨水泥质量应稳定,且28天抗压强度月(或一统计期)平均变异系数满足Cv5.0%(强度等级32.5)、Cv4.0

22、%(强度等级42.5)、Cv3.5%(强度等级52.5及以上)。其中强度指标应依照出磨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分不建立早期强度与实物水泥3天和28天强度的关系式。早期强度检验方法按JC/T738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进行。(四)当出磨水泥质量出现波动或28天抗压强度月(或一统计期)平均变异系数Cv5.0%(强度等级32.5)、Cv4.0%(强度等级42.5)、Cv3.5%(强度等级52.5及以上)时,应按出厂水泥进行确认。(五)出厂水泥的合格确认制度应定期依照生产条件、原料变化等及时修正。(六)水泥熟料的出厂合格确认制度参照出厂水泥制定。第三十条 出厂水泥质量操纵为保证出厂水泥的实物质量,企业应制定严

23、于现行标准要求的内控指标。出厂水泥的内控指标要求应符合指标要求的规定。第三十一条 均化水泥出厂必须均化后出厂。保证水泥的均匀性,缩小标准偏差,严禁无均化功能的水泥库单库包装或散装,严禁上入下出。每季度应进行一次水泥28天抗压强度匀质性试验。水泥匀质性试验方法按GB12573附录B规定进行。第三十二条 依照化验室签发的书面通知,按库号和比例出库,并做好记录。同时水泥库应定期清理和维护,卸料设备保持完好,确保正常出库。第三十三条 包装按照水泥产品标准的规定,应建立水泥包装质量的确认程序,形成书面文件,并定期依照包装质量的变化进行修正。水泥包装质量的确认内容要求如下:(一)选择水泥包装袋定点生产企业

24、,建立供方资质、生产能力等档案。每批包装袋应有出厂检验报告,每年至少一次型式检验报告,每月或按包装袋的批次进行牢固度验收检验。(二)建立包装质量抽查制度。每班每台包装机至少抽查20袋,其包装质量、标志等应符合标准要求,发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散装水泥应出具与袋装水泥包装标志内容相同的卡片。(三)袋装水泥在确认或检验合格后存放一个月以上,化验室应发出停止该批水泥出厂通知,并现场标识。经重新取样检验,确认符合标准规定后方能重新签发水泥出厂通知单。第三十四条 取样和编号(一)出厂水泥必须按产品标准规定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检验并留样封存,封存日期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二)出厂水泥的编号,

25、应严格执行产品标准的规定,禁止超吨位编号。第三十五条 交货与验收出厂水泥质量交货与验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第三十六条 标准砂标准砂是检验水泥胶砂强度的法定标准物质,企业应在国家指定的各省(区、市)定点经销单位购买标准砂,并保存购买发票和标准砂标准样品证书复印件等。依照水泥产量和试验需求制定合理的标准砂年采购数量。杜绝使用和购买假砂。第三十七条 不合格水泥的处理(一)出厂水泥检验结果中任一项指标不合格时,应立即通知用户停止使用该批水泥,企业与用户双方将该编号封存样寄送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建材行业质检机构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二)按合同要求进行实物质量验收中,双方共同签封的样

26、品在有效期内被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建材行业质检机构判为不合格的,企业应及时查明缘故,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三)出厂水泥自检或通过复检,富裕强度不符合指标要求时,企业应及时查明缘故,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第三十八条 本规程未指明的其他品种水泥和商品熟料生产企业应参照本规程制定对出厂产品的要求,并组织实施。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积极做好售后服务,建立和坚持访问用户制度,广泛征询对水泥质量、性能、包装、运输及执行合同等方面的意见,建立用户档案,持续改进和追踪。本规程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原水泥企业质量治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差不多条件和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治理方法同

27、时废止。本规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附件:1. 水泥企业化验室差不多条件 2.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治理方法 3.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评审员治理方法 4.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表 5. 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治理方法 6. 试验同意误差表 7. 水泥企业产品质量月报 8. 过程质量操纵指标要求附件1:水泥企业化验室差不多条件第一条总则为完善水泥企业化验室的检验条件,提高检测水平,确保水泥产品质量,特制定水泥企业化验室差不多条件。第二条环境条件(一)企业必须建立满足生产操纵和产品质量检验需求的试验室、样品存放室、药品试剂库等检验试验基础设施。周围环境的粉尘、噪音、振动、电磁辐射

28、等均不得阻碍检验工作。(二)化验室的面积、采光、通风、温度、湿度、水、电等均应满足检验试验需求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三)化学分析用天平和氧弹热量计、氯离子测定仪(蒸馏法)及高温设备(高温炉、烘干箱等)要与分析试验室隔开。(四)化验室标准小磨等制样设备及压蒸釜、沸煮箱、快速强度养护箱等应单独放置。(五)化验室内仪器设备应摆布合理,方便操作,保证安全。试验室内应保持清洁,与检验试验无关的物品不准带入。(六)化学分析试验室应有通风柜(罩),供排除有害气体用。(七)仪器分析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时,应有安全防护设施。(八)应有安全处理、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和措施。第三条检验人员检验人员配备及素养技

29、能应符合水泥企业质量治理规程要求。第四条检验仪器设备(一)进货检验、过程检验以及最终检验所需仪器设备均应齐全,其性能应满足有关规定的技术要求,常用易损的仪器设备应有备品备件。(二)企业应依照检验试验工作需要,配置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如偏光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压蒸釜、X射线荧光分析仪、原子汲取光谱仪等。(三)常用和必备的仪器设备,如空调、温度、湿度操纵装置、玻璃器皿等消耗品、易损件的配备由企业自定。(四)化验室应有仪器设备清单和计量检定(校准)周期表并建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使用讲明书及使用过程中维修、检定(校准)等记录及证书

30、,并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修和计量检定(校准)治理制度。第五条仪器设备技术要求和检定(校准)周期(一)化验室仪器设备技术要求、检定(校准)周期见附表。(二)计量器具应按期检定并有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专业检验仪器设备应按期校准并有有效的校准证书。自检自校仪器设备应建立自检自校方法,并留有自检自校记录。(三)当水泥产品标准或检验方法标准修订后,企业应依照标准变化要求及时更新仪器设备。附表 水泥企业化验室仪器设备技术要求、检定(校准)周期一览表序号仪器名称技术要求及精度检定(校准)周期1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间隙范围: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 3 mm1 mm搅拌叶片的转速:低速档:自转(1405)

31、r/min,公转(625)r/min;高档速:自转(28510)r/min,公转(12510)r/min12个月2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振实台的振幅: 15.0mm0.3mm振动频率:60次/(602)s台盘(包括臂杆、模套和卡具)的总质量:(13.750.25)kg台盘中心到臂杆轴中心的距离:800 mm1mm12个月3水泥胶砂振动台振动频率:(46.7 Hz50Hz)(28003000次/分)振幅范围:0.75 mm0.02 mm(台面中心放上空试模与漏斗时的全波振幅)12个月4水泥电动抗折试验机示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示值相对变动度不超过1%,灵敏度2%。12个月540mm40mm水泥抗压

32、夹具上、下压板长度:大于40mm上、下压板宽度:40.0mm0.1 mm;厚度:大于10mm上、下压板的平面度为:0.01mm上、下压板粗糙度:Ra应在0.1m0.8m之间上、下压板自由距离大于45mm定位销高度不高于下压板表面5mm;间距为41 mm55mm6个月6水泥净浆搅拌机间隙范围:搅拌叶与锅壁、锅底间隙2 mm1mm搅拌叶负载公转:(625)r/min(慢速)(12510)r/min(快速)搅拌叶负载自转:(1405)r/min(慢速) (28510)r/min(快速)12个月7净浆标准稠度与凝聚时刻测定仪滑动杆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锥、滑动杆与试针总质量均为300g1g。试杆、试锥、试

33、针的同轴度为1.0 mm试针直径为1.13mm0.05mm,针头呈平头12个月8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沸煮箱绝缘电阻2M两根电热管总功率为3600 W4400W,小功率电热管功率为900 W1100W温控时刻:自动升温至沸腾30 min5min,恒沸180 min5min手动:应具有在任意情况下使大功率电热管开、闭功能12个月9水泥安定性试验用雷氏夹雷氏夹弹性值:d=d2-d1=17.5mm2.5mm卸荷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36个月10雷氏夹膨胀测定仪膨胀值标尺,弹性值标尺刻度相对误差2%,标尺最小刻度为0.5 mm12个月11秒表精度0.1s12个月12游标卡尺量程300mm,

34、分度值0.02mm12个月13全自动压力试验机示值相对误差1.0%,示值重复性1.0%,示值回零0.1%,示值的相对分辨率0.5%加荷速率2400N/s200 N/s12个月14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最大称量100g12个月15分析天平分度值:1 mg,最大称量200g12个月16天平分度值:1g,最大称量2000g12个月17天平分度值:0.1g,最大称量200g12个月18天平分度值:0.01g,最大称量200g12个月19高温炉(热电偶)使用温度4001300热电偶,精度106个月20比长仪百分表分度值0.01mm ;千分表分度值0.001mm12个月21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计)最

35、高温度300, ,温度计精度112个月22水泥胶砂流淌度跳桌圆盘跳动落距:10.0 mm0.2mm跳动部分总质量为:4.35 kg0.15kg采纳流淌度标准样检定跳桌,其误差应在同意范围内12个月23水泥胶砂试模模腔长度:160 mm0.8 mm模腔宽度:40 mm0.2 mm模腔高度:40.1 mm 0.1mm试模质量6.25 kg0.25kg12个月24下料漏斗白铁皮厚度:0.5mm下料口宽度:45mm漏斗质量:2.0 kg2.5kg用前自校25水泥试体自动控温养护箱温、湿度均匀,温度:201,相对湿度90%6个月26试验筛用标准样品标定,修正系数C应在0.801.20范围内使用100次后

36、重新标定27透气法比面积仪测定误差:2%(与国家标准样品对比)自定28常压稠化仪操纵精度1.7,转速15015r/min12个月29增压稠化仪操纵精度2,转速15015r/min,压力2.0Mpa12个月30常压养护箱可操纵温度:601.7, 381.7,271.7。12个月31恒速搅拌器低速4000200r/min,高速12000500r/min12个月32耐磨试验机负荷300N(易损件自检)12个月33干缩养护箱温度203,相对湿度50%4%6个月34试模25mm25mm280mm12个月35试模150mm150mm30mm12个月36自应力水泥试模40 mm40 mm160mm(两端带孔

37、)12个月37限制钢丝骨架钢丝直径5mm使用少于5次38限制钢丝骨架钢丝直径4 mm使用少于5次39水化热测定仪操纵温度:200.1;配备两套热量计,温度计量程1420,精度:0.01(或配备贝克曼温度计,最大差示56, 精度:0.01)12个月40水化热恒温水槽操纵温度:200.1;配备两套以上热量计,温度计量程:050,精度:0.112个月41酸度计测量pH范围014,最小分度为0.02pH单位12个月42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400nm800nm,波长准确度:2 nm,透射比准确度:1.0%,透射比重复性:0.5%12个月43火焰光度计测定误差:0.1%(与国家标准样品对比)用前自校44白度

38、计示值误差1.0,重复精度0.212个月45测硫仪测试精度:0.10%用前自校46测氟仪测试精度:0.10%用前自校47电导仪满足GB/T6682-2008中7.2要求12个月48氯离子测定仪测定误差:0.005%(与国家标准样品对比)用前自校49水泥组分测定仪可操纵温度:102,202测定误差:1.5%(与国家标准样品对比)用前自校50二氧化碳测定仪二氧化碳测定误差:0.35%(与国家标准样品对比)用前自校51游离氧化钙测定仪具有加热、搅拌、计时功能,并配有冷凝管。游离氧化钙测定误差:0.20%(与国家标准样品对比)用前自校52容量分析用玻璃器皿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等用前自校53李氏

39、瓶满足GB/T208中5.1要求用前自校54量水器满足GB/T1346和GB/T17671标准要求用前自校55氧弹热量计测定误差:0.3MJ/kg(与国家标准样品对比)用前自校56养护水槽满足标准规定的养护要求,养护水温度201,温度均匀维护或保养57样品粉碎机满足使用需求维护或保养58化验室统一试验小磨500mm500mm,48r/min,球配正确维护或保养59混料机满足使用需求维护或保养60振动筛分机满足使用需求维护或保养61磁力搅拌器满足使用需求维护或保养62蒸馏水器或纯水器满足使用需求维护或保养63离子交换器满足使用需求维护或保养64酒精喷灯满足使用需求维护或保养65水浴、砂浴、电炉、

40、电热板满足恒温或加热需求维护或保养66玛瑙研钵、瓷研钵满足化学分析制样需求维护或保养67煤工业分析专用器皿挥发份坩埚,灰皿,坩埚架,40mm25mm称量瓶维护或保养68铂金皿、铂坩埚与银坩埚满足化学分析使用需求维护或保养注:1.表中110为水泥检验专用仪器设备,由行业专业机构检定或校准。2.表中1121为通用计量器具,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3.表中2255为自校仪器设备,由企业自校。4.表中5668为附属检验设备、设施,由企业维护或保养。附件2: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治理方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提高水泥企业化验室检验工作质量和生产过程操纵水平,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水泥产品,依照水

41、泥企业质量治理规程第六条规定,特制定本方法。本方法所称的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是指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省级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省级建材行业协会对水泥企业化验室的质量体系、检验能力和运行情况是否符合水泥企业质量治理规程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实施的评价和认可的活动。第二条 制定本方法的依据为:(一)水泥企业质量治理规程;(二)水泥企业化验室差不多条件;(三)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治理方法。同时还参照了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第三条 本方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化验室。第二章 评审考核的治理第四条 在工业和信

42、息化部的领导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统一治理、监督和综合协调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工作,负责年度工作总结并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负责日产熟料4000吨(合计产能)及以上规模的通用水泥企业以及特性水泥、专用水泥企业化验室的评审考核、公示和发证,评审考核结果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备案。省级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省级建材行业协会负责其他水泥企业化验室的评审考核和发证,评审考核结果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备案。第五条 负责评审考核的单位需下设办事机构,其职责为:受理评审考核申请;制定评审考核打算;组织现场评审考核;汇总、上报评审考核材料;对获

43、证企业的监督检查;承办评审考核的其他有关事项。第三章 评审考核的步骤第六条 评审考核的申请申请单位必须按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表(附件4)的具体要求,进行自检自查,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方可向负责评审考核的单位提出申请。申请单位须依照企业的生产能力,向相应的评审考核办事机构提出评审考核申请(详见本方法第四条)。申请单位必须提交以下文件:(一)化验室评审考核申请书;(二)化验室质量治理手册。第七条 申请的受理评审考核办事机构负责申请的审核。审核的重点是申请书各项内容是否填写的齐全、正确;化验室质量治理手册编写是否符合要求;申请单位是否属于评审受理的范围。经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申请,则予以受理。评审考

44、核办事机构向申请单位发出受理申请通知,通知申请单位预备同意评审考核。申请经审核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申请,则不予受理。评审考核办事机构向申请单位发出不受理申请通知,讲明不能受理的理由。第八条 现场评审考核 申请受理后,办事机构组织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审考核。要紧程序是:首次会议、现场考查、评审、与被评审方领导沟通、末次会议。第九条 评审报告评审报告由评审组编写,经评审组长及各评审员签字后送办事机构,由办事机构报发证单位审批。评审报告格式由中国建筑材料协会统一规定。评审结论应明确写明“通过”、“差不多通过”或“不通过”。 第四章 评审内容和评定方法第十条 评审内容评审内容共分七大方面、二十八项,详见附件4

45、。第十一条 评定方法一般应按照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表的规定逐项评审考核,水泥熟料生产、水泥粉磨企业可依照各自生产的特点减项。每项评审考核分“符合”、“差不多符合”和“不符合”三种情况。评审的结论分为“通过”、“差不多通过”和“不通过”。(一)满足下述两条者为“通过”1、“符合”项数超过总项数的80%;2、无“不符合”项。(二)出现下述两条之一者为“不通过”1.重点项(即*号项)出现“不符合”;2.非重点项“不符合”项数超过三项。(三)余下情况者为“差不多通过”。第五章 评审组及评审人员第十二条 评审组一般由2-4人组成,其组长和成员由办事机构选派。评审员应是熟悉水泥生产、水泥检验的人员,须经

46、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颁发的评审员资格证书。评审组的工作质量由发证单位监督检查。第六章 合格证的发放、监督治理和复查换证第十三条 对评审考核合格的水泥企业化验室,由发证单位审查批准,并颁发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第十四条 化验室合格证的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内,由办事机构组织一次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参照本方法的评审内容和评定方法进行。第十五条 当合格证有效期满六个月前,企业须提出换证申请,逾期不提出申请的,由发证单位注销其合格证。第十六条 在合格证的有效期内,凡发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发证单位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同意后撤销其

47、合格证:(一)因水泥质量问题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二)企业质量治理混乱,将未经检验、不合格品或废品水泥出厂的;(三)连续两次国家、省级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四)未能通过化验室监督检查的。第十七条 被撤销合格证的水泥企业化验室经整改自查合格后可重新申请评审考核。第七章 附 则第十八条 负责评审考核的单位向申请评审考核和同意监督检查的水泥企业,酌收审核工本费。第十九条 本方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附件3: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评审员治理方法第一条 为加强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评审员(以下简称评审员)的培训、考核及注册治理工作,依照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治理方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制定

48、本方法。第二条 本方法所称的评审员是受省级及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受权的建材行业协会托付,承担对水泥企业化验室进行考核评审的人员。第三条 评审员须由省级及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受权的建材行业协会审查推举,并经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获得评审员资格证书后才能参加水泥企业化验室的评审考核。评审员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五年。第四条 参加日产熟料4000吨及以上规模水泥企业、特性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的评审员由国家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受权的建材行业协会托付。参加其他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的评审员由省级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受权的建材行业协会托付。第五条 评审员应具备以下差不多条件:(一)具有

49、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二)具有三年以上在水泥生产、研究和检验单位从事检验或者治理工作的经验;(三)熟悉质量、标准、计量等有关法律法规、水泥标准及水泥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掌握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治理方法的内容和评审考核要求;(四)对检测质量和质量体系有较强的推断、分析能力。第六条 评审组组长应具有3次以上现场评审经历,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政策水平,由省级及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受权的建材行业协会从评审员中选派。第七条 评审人员的职责(一) 评审组长L、负责组织评审考核工作,对包括文件初审、现场评审、评审结论等整个评审活动的质量负责;2、负责向水泥企业化验室和评审员解释化验室合格证评审考核的有关

50、规定,掌握评审标准;3、当评审组成员在评审条件的掌握上有分歧时,负责协调和裁决;4、向省级及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受权的建材行业协会办事机构报告评审结果。 (二)评审员1、服从安排,认真执行现场评审任务;2、对所承担的评审考核任务的质量和真实性负责,为被评审方保守秘密;3、自觉同意评审考核办事机构的监督治理;4、在评审考核中,有权保留自己意见,并有权直接向有关评审考核主管部门报告。第八条 评审员的培训评审员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培训并发证。培训的要紧内容为质量、标准、计量等有关法律法规、水泥企业质量治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治理方法和考核标准等。第九条 评审员应严肃认真,公正无私,实

51、事求是,平等待人,遵守纪律,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评定标准。第十条 评审员在评审工作中首先应出示有效评审证件,企业有权拒绝无资格人员进行评审考核工作。评审员若有丧失公正立场,失职违规者,发证机关应取消其评审员资格。情节严峻的,建议由评审员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第十一条 发证机构应对评审员的评审活动及其在评审中的表现进行监督,对不称职的评审员及时做出相应处理。第十二条 本方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附件4: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表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差不多符合不符合讲 明1机构设置1.1化验室应为企业厂长(经理)或治理者代表直接领导的质量检验部门。1.

52、2化验室内应设分析、物检、操纵和质量治理等机构。1.3有化验室组织机构设置图,表明化验室在企业及内部班组的相互关系及其负责人姓名。2人员2.1人员配备(1) 化验室应配备主任、工艺、质量调度、统计及检验专业人员和工人。(2) 检验人员人数必须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原则上不低于企业全部生产职工的4%,最少不低于12人。(3) 化验室人员要相对稳定,化验室业务骨干的任用和调动应征求化验室主任意见。2.2*人员素养(1) 化验室主任具备中级职称以上资质,或从事化验室工作多年,具备较丰富的质量治理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坚持原则,熟知生产工艺、相关标准和质量法规。

53、 (2) 工艺技术人员具备初级职称以上资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通过专业训练,掌握水泥生产理论知识和检验技术,熟知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3) 质量调度人员具备初级职称以上资质,通过专业训练,掌握水泥生产知识和生产技术;熟悉本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操纵点、操纵项目和指标;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问题。(4) 质量统计人员具备初级职称以上资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通过专业训练,掌握水泥生产理论知识和相关统计技术,熟知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并取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建材行业协会或其授权的建材行业质检机构签发的水泥企业质量统计员资格证书。(5) 检验人员具有高中(或相当于

54、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熟知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操纵项目、指标范围及检验方法,经专门培训、考核,取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建材行业协会或其授权的建材行业质检机构签发的上岗操作合格证。2.3*人员培训(1) 化验室应有年度培训考核打算(2) 培训打算如期实施并有记录。(3) 化验室人员应建立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从事技术工作经历、资格证书(复印件)、培训考核记录等。3化验室质量治理手册3.1手册内容齐全、适用3.2治理制度内容齐全、合理(1) 化验室内各级人员职责权限及岗位责任制。(2) 样品治理制度。(3) 标准溶液配制与复标制度。(4) 检验和试验仪器设备治理制度。(5) 水

55、泥标准砂及化学试剂治理制度。(6) 抽查对比制度。(7)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与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8) 文件治理制度。(9) 实验室治理制度。(10)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1) 质量事故报告制度。(12) 月报、年报的填写和上报制度。(13) 质量统计治理制度。(14) 出厂水泥(熟料)的合格确认制度。(15) 化验室治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制度。3.3手册宣贯通过宣贯使化验室工作人员了解本化验室的质量目标、职责权限、规章制度及与本岗位有关的要求,宣贯要有记录。3.4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化验室应按化验室质量治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进行检查并有记录。4仪器设备4.1仪器设备一览表应有仪

56、器设备一览表,内容包括:编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要紧技术指标、购置日期、制造单位、检验项目、使用地点。4.2*仪器设备的配备与数量(1) 进货检验、过程检验以及最终检验所需仪器设备配备率100%。 (2) 仪器设备数量能保证满足正常生产检测的需要。(3) 常用易损的仪器设备应有备品备件。4.3*仪器设备要紧技术条件符合现行标准中的技术条件、水泥企业化验室差不多条件及其它有关规定的要求。4.4*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1) 计量仪器设备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2) 建立本企业化验室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3) 自行校准的仪器须有负责自校的单位编写并经批准的自校方法。自校要有记录

57、。(4) 在用的计量仪器设备应有有效的检定校准合格证,并有明显的标识。4.5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每台仪器设备均有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齐全,包括:检验预备、操作程序、维修保养。4.6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维修(1) 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并有记录。(2) 出现误操作或过载、显示数据可疑,通过检定等方式确认仪器有缺陷时,立即停止使用,修复后要经检定(校准)合格才能使用。对仪器缺陷所造成的阻碍要予以纠正,并对已检测的结果重新评价。(3) 大型或周密的仪器设备应有使用记录本,并如实填写。4.7仪器设备档案建立仪器设备档案,档案内容齐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生产厂家、出厂日

58、期、出厂合格证、使用讲明书、验收记录、存放地点及使用过程中维修、检定、校验等记录及证书等)。4.8标准物质抽查和考核时所用标准物质,必须是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标定仪器或绘制工作曲线用的标准物质必须确保量值准确。5试验及环境条件5.1*试验技术条件(1) 试验各环节(包括养护)的温度湿度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要求,并有必要的监控设施及记录。(2) 小磨等制样设备及压蒸釜、沸煮箱、快速强度养护箱等应单独放置。(3) 分析用天平、氧弹热量计、氯离子测定仪(蒸馏法)及高温设备(高温炉、烘干箱等)要与分析试验室隔开。(4) 有停电、停水、防火等应急设施或措施,以保证检验质量。5.2环境条件(1) 实验室通风、

59、采光、照明良好,仪器设备、管道、电气线路布局合理,便于安全操作。(2) 实验室清洁整齐,不存放与检验无关的物品。(3) 实验室内外环境的粉尘、烟雾、振动、噪声、电磁辐射等均不得阻碍检验工作。(4) 分析室设有通风柜(罩)。(5) 应有安全作业、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和措施。6检验工作6.1检测能力现行标准和规程规定的操纵项目,均能按要求检测。型式检验中的特性指标同意分包给有条件的实验室。6.2检测项目对标准规定的产品各项质量指标及规程规定的过程质量操纵项目要做到全项检测、无漏项、无漏检。6.3检测方法(1) 与企业生产产品有关的标准、规定等技术文件应齐全。(2) 用于质量检验、质量操纵的技术标

60、准应现行有效。(3) 当技术标准所规定的检验方法操作性不强时,应依照有关标准、规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6.4*检验质量(1) 按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检验治理方法规定按时送水泥样与指定的质检机构进行对比检验。评审申请前12个月(新建厂6个月)综合对比合格率不小于80%,其中强度对比合格率不小于90%。(2) 按规程定期进行内部密码抽查。评审申请前12个月(新建厂6个月)抽查合格率不小于90%。(3) 按规程参加国家或省级建材质检机构组织的物理检验与化学分析大对比,其最近一次对比中物理检验超差项不得多于30%,化学分析超差项不得多于20%。(4) 应对内部抽查和大对比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发觉超差时应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