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ppt_第1页
IE七大手法.ppt_第2页
IE七大手法.ppt_第3页
IE七大手法.ppt_第4页
IE七大手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E IE 七七 大大 手手 法法圣经改变了美圣经改变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国的意识形态IE你你 了了 解解 I E I E 吗吗 ? ?工业工业英雄英雄: :促进促进了了美国美国的的工业工业革命和革命和经济腾飞经济腾飞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日本人日本人喻喻之之工业医生工业医生 通过持续的改善通过持续的改善, , 以求以求系统最优化系统最优化, , 效率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回顾一下:IE的概念 公认最具权威性的定义来自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工业工程(IE)是研究把人、物料、设备等组成为整体系统,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改进和组合配置的科学。它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等方面

2、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使用工程分析和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对上述系统所能得到的功能进行说明、预测和评估。”(1956年)IEIE作为为通用科学学, ,是价值值工程, ,所以每个个人都要学学IE,IE,所有技委会会的同仁都应该学应该学IE,IE,它它是一个个必修课课, ,是基础础 在我心目中, , 模具是工业业之母, IE, IE就是工业业之父, , 母亲给亲给你你成长长的基础础, ,父亲给亲给你你茁壮壮的空间间有个婴儿,你看到了吗?动动 改改 法法流流 程程 法法五五 五五 法法人人 机机 法法双双 手手 法法抽抽 查查 法法防防 呆呆 法法IE IE 七大手法七大手法项目项目用用 途途如何避免做错

3、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研研究探讨牵讨牵涉到几个个不同工站或地点之流动关动关系,藉以发发掘可供改善的地方借着质问质问的技巧来发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构想研研究探讨讨操作人员与员与机器工作的过过程,借以发发掘可供改善的地方研研究人体双双手在工作的过过程,借以发发掘可供改善的地方改善人体动动作的方式,減少疲劳劳使工作更舒适,更有效率借着抽样观样观察的方法能迅速有效地了解事情的真真相一. 防呆定义 通过自动作用、报警、标识、分类等手段设计 一个方法, 在过程失误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 避免错误发生. 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 或使发生的机率降至最低:使事情一次就做好.起源于日本丰田公司(日本

4、译音POKA YOKE)IEIE七大手法之一七大手法之一 防防呆呆法法错误错误( (缺陷缺陷) )的出現的出現, ,源于失误源于失误, ,失失误误的出現的出現, ,源于源于方法方法通过消除通过消除或或控制失误控制失误消除错误消除错误失误错误(缺陷)漏加锡元件半焊闯红灯交通事故漏装零件产品不良原因结果 防呆的改善防呆的改善对对象是什么象是什么? ?源流思想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防防呆呆法法 防呆的改善对对象是什么么? ?人为错误忘记误解疏忽迟缓不熟练无经验故意系统错误方法上错误资讯決策错误设备设定错误来料不良或错误改善对象防止对象因因果果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防防呆呆法法1.1.

5、基本原則基本原則 在在进进行行”防防呆呆法法”时时, ,有以下四原則可供有以下四原則可供参参考考: : 1. 1. 动作轻松动作轻松 2. 2. 不要技能不要技能与直觉与直觉 3. 3. 不不会会有有危险危险 4. 4. 不不依赖依赖感官感官2.2.应应用原理及案例用原理及案例 1.1.断断根原理根原理 2.2.保保险险原理原理 3.3.自自动动原理原理 4.4.相符原理相符原理 5.5.順序原理順序原理 6.6.隔隔离离原理原理 7.7.复制复制原理原理 8.8.层别层别原理原理 9.9.警告原理警告原理 10.10.缓缓和原理和原理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防防呆呆法法案例案例案例描述

6、案例描述在在连续几个测试连续几个测试站站间间加加档档板板, ,防防止未測品流至止未測品流至下一站下一站案例案例运运用原理用原理断断根原理、隔根原理、隔离离原理原理OK 点胶前和点胶后清楚区别点胶前和点胶后清楚区别档档板板 NG 点胶前和点胶后未清楚区别点胶前和点胶后未清楚区别保险原理保险原理( (超音波压盒机操作开关改善超音波压盒机操作开关改善) )改善前改善改善后后采用双手同时操作按钮开关采用双手同时操作按钮开关, ,保证了作业员的操作安全保证了作业员的操作安全. .采用脚踏开关操作机械采用脚踏开关操作机械, ,生产安生产安全性高全性高, ,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IEIE七大

7、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防防呆呆法法案例描述案例描述在在工工厂厂使用使用SFCSFC自自动动控制控制系统系统案例运用原理警告原理、保险原理、案例运用原理警告原理、保险原理、自动原理自动原理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防防呆呆法法案例描述主板包案例描述主板包装时加保利龙或纸装时加保利龙或纸板以减少产品在搬板以减少产品在搬运中之碰伤运中之碰伤案例案例运运用原理用原理缓和缓和原理原理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防防呆呆法法案例描述包装案例描述包装工位的工位的5 5片与片与1010片片分流分流案例案例运运用原理用原理隔离隔离原理原理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流程法流程法 1 1 意义意义 流程法是:

8、以整个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一个完整的工艺程序(原材料进厂入库领料加工、装配检验成品存库出货)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全面研究,分析有无多畲或重复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太多,等待是否太长等进一步改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手法包括:1.工艺程序分析;2.流程程序分析;3.线路图分析.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流程法流程法 作业类型作业类型例子例子记录技朮记录技朮整个制造过程整个制造过程从原材料投产到任务调度从原材料投产到任务调度的产品生产的产品生产包括包括准备准备到检查到检查产品接收产品接收包装包装和发运和发运工艺程序图工艺程序图 流程程序图流程程序图流程图解流程图解( (线

9、路图线路图线图线图) )工场平面布置工场平面布置 物料的移动物料的移动某零件经过全部加工工序某零件经过全部加工工序的移动某零件在某工序间的移动某零件在某工序间的移动的移动工艺程序图工艺程序图 流程图解流程图解线路图线路图线图线图( (物料型物料型) )工场平面布置工场平面布置 工人的移动工人的移动给某种机械或设备供应某给某种机械或设备供应某零件的工人零件的工人流程程序图流程程序图( (人型线路图人型线路图) )物料搬运物料搬运物料进出仓库物料进出仓库成品装车成品装车流程程序图流程程序图线路图线路图2 2 应用范围应用范围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流程法流程法 3 程序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

10、1)是对生产过程的宏观分析。 (2)是对生产过程全面、系统而概略的分析。4 程序分析的目的是: (1)改善生产过程中不经济、不合理、不科学的作业方法、作业内容以及现场布置,设计出科学、先进、合理的作业方法、作业程序以及现场布置,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是工序管理、搬运管理、布局管理、作业编制等获取基础资料的必要手段。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流程法流程法 1.1.流程程序图的符号流程程序图的符号 为了清楚地表示任何工作的程序美国机为了清楚地表示任何工作的程序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械工程师学会(ASME)(ASME)制定出制定出5 5种符号种符号19971997年由年由美国制定为国家标准

11、美国制定为国家标准(ANSly 15.3 M-1979),(ANSly 15.3 M-1979),以以便精确地以标准格式记录详细信息。便精确地以标准格式记录详细信息。 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流程法流程法 2.2.流程法之应用流程法之应用装入说明书及零件装入说明书及零件说明书及零件说明书及零件1 1准备装箱准备装箱电风扇装入纸箱电风扇装入纸箱封纸箱封纸箱贴标签贴标签电风扇电风扇1 12 23 34 45 5检查纸箱有否破损检查纸箱有否破损工艺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分析 工艺程序图工艺程序图: :一种装配型的图表。一种装配型的图表。纵向代表生产过程纵向代表生产过程的进程,横向代表的进程,横向代表

12、零件生产过程的活零件生产过程的活动。绘制时先将主动。绘制时先将主要生产过程绘于最要生产过程绘于最右方,然后依次向右方,然后依次向左按加工装配顺序左按加工装配顺序绘制。绘制。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流程法流程法 3.3.流程法之应用流程法之应用D1111213242353在票架上拿起并查看票价用手拿至柜台上打印日期等待找钱拿给旅客旅客带至入口处查看并打孔旅客带至旅途上在终点站查看并回收流程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 物料型流程图:用以表示物料型流程图:用以表示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物料或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物料或零件被处理和流动的过程。右零件被处理和流动的过程。右图为用物料型流程程序短途单图为用物料型

13、流程程序短途单程车票的发售、使用和回收的程车票的发售、使用和回收的流程。流程。开始:票放置在票房的票架上开始:票放置在票房的票架上结束:票在终点站被回收结束:票在终点站被回收动动作描述时间时间(sec)(sec)操作 搬运运等待 检验检验基板被送到turn tableturn table上1.51.5基板吸真真空1 1Turn table Turn table 旋转转1.51.5Turn table Turn table 下降8 8基板传传至減速sensorsensor位置7.87.8基板減速传传至stop pinstop pin位置6.36.3基板IDID读读取0.50.5基板被传传送至NT

14、NT出口8 8合计计33.633.6101023.623.6ARC ARC 流程程序流程程序图图流程程序流程程序图图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流程法流程法 3.3.流程法之应用流程法之应用来料检验与点数线路图来料检验与点数线路图程序分析技巧 四大原则四大原则取消(取消(EliminateEliminate)合并(合并(CombineCombine)重排(重排(RearrangeRearrange)简化(简化(SimplSimplifyify)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人机人机法法1.1.定义定义: : 人机配合法人机配合法(Man-Machine Chart),(Man-Machine C

15、hart),简称为简称为“人机法人机法”. .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结合、合理地布置和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结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效率安排,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效率. .2.2.目的目的: : 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 .1. 1. 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2. 2. 使工作平衡使工作平衡3. 3. 减少周程时间减少周程时间4. 4.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

16、率5. 5. 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6. 6. 决定最合适的方法来做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决定最合适的方法来做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 .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人机人机法法3.3.分析手法分析手法: : 1. 1. 人机人机操作分析操作分析. . 应用于应用于1 1人操作人操作1 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部机器或多部机器 2. 2. 联合联合操作分析操作分析. .应用于数人操作应用于数人操作1 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部机器或多部机器。4.4.闲余能量分析闲余能量分析 人机配合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工人或机器的闲余能量人机配合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工人或机器的闲余能量, ,设法对设法对之加以利用以

17、提高工效。之加以利用以提高工效。4.1.4.1.机器闲余能量分析机器闲余能量分析: : 在机器加工过程中,装卸工件是为了保证加工得以实现,的辅在机器加工过程中,装卸工件是为了保证加工得以实现,的辅助操作助操作, ,对工件本省的变化不直接起作用,这部分占用时间构成对工件本省的变化不直接起作用,这部分占用时间构成了机器的闲余能量。另外了机器的闲余能量。另外, ,由于机器工作能力和任务的不平衡本由于机器工作能力和任务的不平衡本身也会造成的机器空闲。因此身也会造成的机器空闲。因此, ,应该尽量减少机器的闲余能量。应该尽量减少机器的闲余能量。IE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人机人机法法4.2.4.2.工人

18、闲余能量分析工人闲余能量分析: : 主要是指机器自动加工时产生的工人空闲时间。对此,应该尽量注主要是指机器自动加工时产生的工人空闲时间。对此,应该尽量注意交叉作业,利用这一空闲去完成一些辅助性的作业,如:搬运、装意交叉作业,利用这一空闲去完成一些辅助性的作业,如:搬运、装夹、检验等。夹、检验等。4.3.4.3.工人和机器数量的配置工人和机器数量的配置: : 工人数量一个月总工作量平均一个工人月有效工时工人数量一个月总工作量平均一个工人月有效工时4.4.4.4.如何决定工人操作机器的数量如何决定工人操作机器的数量: : N = (t + M)/tN = (t + M)/tN-N-一个工人操作的机

19、床数一个工人操作的机床数t t一个工人操作一台机器的时间一个工人操作一台机器的时间(包括从一台机器走到另一台机器的时间)(包括从一台机器走到另一台机器的时间)M M机器完成该项工作的真正机加时间机器完成该项工作的真正机加时间案例案例: : 某公司油箱车间平面布置图编号为某公司油箱车间平面布置图编号为1818的立的立式车床上式车床上, ,车削零件号为车削零件号为XKC69889ABSXKC69889ABS的法的法兰内孔,为了研究其人机利用率进行人机作兰内孔,为了研究其人机利用率进行人机作业分析业分析现场秒表测时记录的现场秒表测时记录的人机作业图人机作业图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人机法人机法人机法

20、人机法改进前人机作业图人人机机装夹工件装夹工件卸车刀并外出更换或磨削卸车刀并外出更换或磨削开夹下工件开夹下工件空闲空闲 空空 闲闲继续车削继续车削空空 闲闲10310328068135停停 机机空空 闲闲装装 刀刀41“85422空空 闲闲2102744车削车削210时间时间时间时间人机法人机法统计周程工作时间空闲时间利用率人40543054 101075.1%机40541010304424.9%人机法人机法改善方案的制作改善方案的制作 问题:机器利用率太低,人的有效劳动时间也低 原因:人机位置布置不合理,工具柜、沙轮距离车床太远,工人需来回走动;车身、量具等摆动位置不合理杂乱无章、需大量搜寻

21、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 待加工件和已加工件应用标准容器盛装。人机法人机法改进方案改进方案操作者两侧放置两个托盘用于装待加工件和已加工件;操作者两侧放置两个托盘用于装待加工件和已加工件;钢尺等测量工作应置于工作台上或放于已加工好的法兰钢尺等测量工作应置于工作台上或放于已加工好的法兰盘上;盘上;避免工人来回取工具柜上的量具;避免工人来回取工具柜上的量具;在加工过程中,工人可利用时间测量已加工件,清洁工在加工过程中,工人可利用时间测量已加工件,清洁工件以及打毛刺;件以及打毛刺;改进后的人机作业图为:改进后的人机作业图为:人机法人机法改进进后的人机布置图图立式车床待加工工件工作人员已加工工件放置备用车

22、刀测量工具标准容器人机法人机法人人机机装夹工件装夹工件用钢挫磨边(上一个)用钢挫磨边(上一个)作标记作标记清洁车削时产生的铁屑清洁车削时产生的铁屑更换车刀更换车刀清洁工作台清洁工作台空闲空闲开夹下工件开夹下工件空闲空闲车削车削空闲空闲车削车削空闲空闲103303011044730304110321044841时间时间时间时间人机法人机法统计周程工作时间空闲时间利用率人1238“12083096.0%机1238“101022880.5%人机法人机法改进效果:改进效果:减少了不必要的来回走动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来回走动时间;减少了来回旋转工具以及搜寻等待时间;减少了来回旋转工具以及搜寻等待时间;提

23、高了人机利用率,工人利用率提高了提高了人机利用率,工人利用率提高了20.120.1,机器利用率提高了,机器利用率提高了55.655.6。空闲空闲工作工作由分析可知由分析可知设备设备利用率利用率仅仅3/7=43%3/7=43%人机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改善前:改善前:人机法人机法改善后改善后结果显示设备利用率提升至结果显示设备利用率提升至6/7=86%6/7=86%空闲空闲工作工作人机法人机法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动改动改法法 1.1.手法名称手法名称 “ “动改法动改法”为为“动作改善法动作改善法”之简称之简称, ,目的是目的是: :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以寻求最省力

24、、最省时、最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浪费,以寻求最省力、最省时、最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2.2.动作分析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是通过分析研究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所进行的动作,删除动作分析是通过分析研究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所进行的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省力、省时、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无效动作,使操作省力、省时、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分析手法分析手法包括包括: : 1. 1. 目视动作分析:即以目视观测的方法寻求目视动作分析:即以目视观测的方法寻求 改进动作方法改进动作方法 2. 2. 动素分析:将工作中所用的各个动素逐项动素分析:将工作中所用的各个动素逐项 分析以谋求改进分析以谋求改进 3.

25、3. 影片分析:影片分析:動素動素:构成動作的基本單元构成動作的基本單元第第一一類類 動素動素:构成動作的基本單元构成動作的基本單元第第二類類 動素動素:构成動作的基本單元构成動作的基本單元第第三類類v第第1圈圈:中心圈中心圈,为核心动素(装配为核心动素(装配、拆卸拆卸、使用)使用)v第第2圈圈:常用动素常用动素,是改善的对象(伸手是改善的对象(伸手,握取握取,移物移物,放手)放手)v第第3圈圈:辅助性动素辅助性动素,越少越好越少越好(寻找寻找,选择选择,检查检查,持住持住,定位定位,预定位预定位)v第第4圈圈:外圈外圈,消耗性动素消耗性动素,尽可能予以取消尽可能予以取消(休息休息,故延故延,

26、延迟延迟,计划计划)4.4.动素同心圆动素同心圆 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动动改法改法5 5. .动作能量级别动作能量级别 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动动改法改法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动动改法改法 5.5.动素分析之应用动素分析之应用 锡焊作业锡焊作业要素作业要素作业(1)用双手取工件用双手取工件(左手同时拿着焊左手同时拿着焊丝丝);(2)右手用电烙铁锡焊工件右手用电烙铁锡焊工件(两锡焊两锡焊点点);(3)放下电烙铁把工件放回成品堆放放下电烙铁把工件放回成品堆放处。处。7.7.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 吉尔布雷斯首创,后经过多位学者研究改进,美国巴恩斯将此原则分为吉尔布雷斯首创,后经过多

27、位学者研究改进,美国巴恩斯将此原则分为2222条,这里归纳为三大类条,这里归纳为三大类/ /十大原则:十大原则: 三大类三大类 第一类关于人体的运用第一类关于人体的运用; ; 第二类关于工作地的布置第二类关于工作地的布置; ; 第三类关于工具设备第三类关于工具设备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动动改法改法第一类第一类 关于人体的运用:关于人体的运用:8条条1)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2)除规定的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除规定的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3)双臂的动作应该对称,反向并同时进行;双臂的动作应该对称,反向并同时进行;4)手的动作应以最低的

28、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手的动作应以最低的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5)物体的运动量应尽可能地利用,但如果需要肌力制止时则物体的运动量应尽可能地利用,但如果需要肌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少至最小的程度;应将其减少至最小的程度;6)连续的曲线运动,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连续的曲线运动,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7)弹道式的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的运动轻快自如;弹道式的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的运动轻快自如;8)动作应尽可能地运用轻快的自然节奏,因节奏能使动作流动作应尽可能地运用轻快的自然节奏,因节奏能使动作流利及自发;利及自发; 第二类第二类 关于工作地的布置:关于工作地的布置:8条条9)工具物料应放

29、置在固定的地方;工具物料应放置在固定的地方;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在工作者前面近处;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在工作者前面近处;11)零件物料的供给,应利用其重量坠送至工作者的手边;零件物料的供给,应利用其重量坠送至工作者的手边;12)坠落应尽量利用重力实现;坠落应尽量利用重力实现;13)工具物料应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工具物料应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14)应有适当的照明,使视觉舒适;应有适当的照明,使视觉舒适;15)工作台及座椅的高度,应保证工作者坐立适宜;工作台及座椅的高度,应保证工作者坐立适宜;16)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势;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势;

30、第三类第三类 关于工具设备:关于工具设备:6条条17)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18)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使用;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使用;19)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上;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上;20)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指负荷应按照其本能予以分配;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指负荷应按照其本能予以分配;21)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22)机器上的杠杆、十字杆及手轮的位置,应能使工作者极机器上的杠杆、十字杆及手轮的位置,应能使工作者极少变动姿势,且能最大地利用机械力。少

31、变动姿势,且能最大地利用机械力。 上述原则可进一步归纳合并为以下上述原则可进一步归纳合并为以下10条原则:条原则:第一条原则第一条原则: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v用一只手:插完用一只手:插完30只销子需只销子需30Sv用双手:插完用双手:插完30只销子只需只销子只需23S,节约时间,节约时间29%装书的原来方法装书的原来方法装书的改良方法装书的改良方法将书按页码依次排列在长桌上,将书按页码依次排列在长桌上,操作者围绕长桌,每次由右手取操作者围绕长桌,每次由右手取一页交左手持住,重复到一页交左手持住,重复到60页取页取完为止。完为止。此种方法单手工作,占此种方法单手工作,

32、占地面积大,人极易疲劳地面积大,人极易疲劳操作者坐于椅上,将书的前操作者坐于椅上,将书的前10页按图示排列。双手同时各取页按图示排列。双手同时各取第第1页及第页及第2页。重叠放置于前页。重叠放置于前方,第方,第1页(反面)在下,第页(反面)在下,第2页(反面)在上。如此重复到页(反面)在上。如此重复到10页分完后。再排页分完后。再排10页。余此页。余此类推。类推。第二条原则第二条原则:人体的动作应以尽量应用最低级而能得到满人体的动作应以尽量应用最低级而能得到满意结果为妥。意结果为妥。级别级别运动枢纽运动枢纽人体运动运动部位1指节节手指2手腕手指及手腕3肘手指、手腕及小臂4肩手指、手腕、小臂及大

33、臂5身体手指、手腕、小臂、大臂及肩人体的动作等级表人体的动作等级表电灯开关的设计电灯开关的设计第三条原则第三条原则: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能,曲线运动较方向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能,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弹道式运动较受控制的运动轻快,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弹道式运动较受控制的运动轻快,动作尽可能使之有轻松的节奏。动作尽可能使之有轻松的节奏。v 上下型挥动:最佳效果的效率为上下型挥动:最佳效果的效率为9.4%。动能未得到利用,为肌肉所。动能未得到利用,为肌肉所制止。制止。v 圆弧型挥动:后面挥上,前面打下,效率可达为圆弧型挥动:后面挥上,前面打下,效率可达为20.2%,不易疲劳。,不易疲劳。第

34、四条原则第四条原则: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处,并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处,并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第五条原则第五条原则:零件、物料应尽量利用其重量坠送至工作者零件、物料应尽量利用其重量坠送至工作者前面近处。前面近处。 重力滑槽重力滑槽重力滑箱重力滑箱第六条原则第六条原则: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工作台及座椅式样和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工作台及座椅式样和高度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及坐立适宜。高度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及坐立适宜。第七条原则第七条原则: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替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替第八条原则第八条

35、原则:可能时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工具合并为一。可能时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工具合并为一。第九条原则第九条原则:手指分别工作时,各指负荷应按其本能予以手指分别工作时,各指负荷应按其本能予以分配。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与手接触面大;机器上的杠杆、分配。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与手接触面大;机器上的杠杆、手轮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工作者少变动其姿势。手轮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工作者少变动其姿势。右手左手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能力顺顺序12463578标准型标准型德伏拉克型德伏拉克型标准型键盘缺点标准型键盘缺点:操作时双手负荷不平衡,负荷主要集中在左:操作时双手负荷不平衡,负荷主要集中在左手,无名指及小指负荷较

36、重,易造成疲劳手,无名指及小指负荷较重,易造成疲劳,影响键盘输入效率。影响键盘输入效率。德伏拉克型德伏拉克型:右手的负荷比左手略重;经常同时出现的字母分:右手的负荷比左手略重;经常同时出现的字母分配给不同的手指;合理发挥手指的功能,即不同手指的击键频配给不同的手指;合理发挥手指的功能,即不同手指的击键频率与各自的功能相配合;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减轻疲劳。率与各自的功能相配合;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减轻疲劳。大旋具与小旋具大旋具与小旋具 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使与手的接触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使与手的接触面增大。面增大。而且,还应尽可能避免所有力量而且,还应尽可能避免所有力量集中在接触处的小面积上,而使皮

37、肤遭受集中在接触处的小面积上,而使皮肤遭受损伤,这就是为什么凡以手操作的手柄,损伤,这就是为什么凡以手操作的手柄,手轮的接触面多呈曲线的原因。手轮的接触面多呈曲线的原因。 图示的大与小旋具的手柄形状,据说图示的大与小旋具的手柄形状,据说就是有人进行试验的结果,认为这两种形就是有人进行试验的结果,认为这两种形状为最佳。状为最佳。第十条原则第十条原则:工具及物料应尽可能事前定位。工具及物料应尽可能事前定位。电动扳手的放置:电动扳手的放置: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五五法五五法 1.1.手法名称手法名称: : 5 5 * * 5W 1H 5W 1H法法; ;又称质疑创意法又称质疑创意法; ;简称五五

38、法简称五五法. .2.2.目的目的: : 熟悉有系统的质问的技巧熟悉有系统的质问的技巧, ,发掘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发掘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 ,以及可能的改以及可能的改善途径善途径. .3.3.基本观念基本观念 工作改善最大的阻碍工作改善最大的阻碍, ,并不在于技术不足并不在于技术不足, ,而是在于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在于一个人的想法 当他觉得是以最好的方法在工作着当他觉得是以最好的方法在工作着, ,并且以为满足并且以为满足. . 当您认为工作已无法改善了当您认为工作已无法改善了, ,那就代表您已落伍了那就代表您已落伍了, ,虽然您是专家虽然您是专家, ,拥有高深的学识拥有高深的学识. . 一个

39、虽没有多大学识的人一个虽没有多大学识的人, ,只要他认为工作仍有改善的可能只要他认为工作仍有改善的可能, ,那么那么他就比您更适合这工作他就比您更适合这工作. .4. 4. 何处最需要改善何处最需要改善 瓶颈的地方瓶颈的地方是最值得改善的是最值得改善的, ,顺利的地方留待以后有时间再去研究顺利的地方留待以后有时间再去研究. .耗时多的地方往往是改善的好机会耗时多的地方往往是改善的好机会. . 紧急情况紧急情况由于材料、设备或公文造成时间及人力的浪费由于材料、设备或公文造成时间及人力的浪费 是极需改善的地是极需改善的地方方. . 浪费浪费须要改善的事物须要改善的事物, ,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往往不

40、是显而易见的, ,除非您小心的观察除非您小心的观察, ,否则日过否则日过一日在浪费的情况下而不自觉地细心地找出材料、时间及人力的浪费一日在浪费的情况下而不自觉地细心地找出材料、时间及人力的浪费. .5. 5. 工作之构成工作之构成 每一工作均包含三部份每一工作均包含三部份: :1.1.预备预备: : 时间和劳力花在诸如调整机器时间和劳力花在诸如调整机器, ,放置加工物等准备工作上放置加工物等准备工作上. .2.2.操作操作: : 实际工作实际工作, ,附加价值于产品上附加价值于产品上. .3.3.收拾收拾: : 工时花在取下加工物工时花在取下加工物. .存放或清理工作存放或清理工作, ,无生产

41、性的动作无生产性的动作. . 最易显出改善成果的地方在于免除最易显出改善成果的地方在于免除 ,因为它也自动地将因为它也自动地将 和和 的工时免除了的工时免除了. .请记住请记住 及及 只会增加产品成本并不增加它的价值只会增加产品成本并不增加它的价值. .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五五法五五法 6.5W1H 6.5W1H 法法原则表原则表: : 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五五法五五法问题点或指定工作(如提高质量效率工作)总疑问為甚麼WHY疑問部份做什么What何 地Where四项行动何时When何 人Who如 何How为什么Why取消Eliminate剔除Elimination简化Simple重

42、排Rearrange合并Combine 5 5 * * 5W 1H 5W 1H 5W1H5W1H是一个探是一个探讨问题的技巧,讨问题的技巧,“5X”5X”是告诉我是告诉我们同样的们同样的“5W1H”5W1H”最好要最好要“多问几多问几次次”才好,才能才好,才能将问题的症结所将问题的症结所在发掘出来。类在发掘出来。类似我们的似我们的“打破打破砂锅问到底砂锅问到底”之之精神。精神。7. 7. 改善之探讨方向改善之探讨方向 每件工作都可依照每件工作都可依照“ECRS”ECRS”四大原则去探讨可能的方向四大原则去探讨可能的方向. .取消取消E(Eliminate):E(Eliminate): 在经过在

43、经过“5W1H”5W1H”提问提问, ,而不能有满意答案者皆非必要而不能有满意答案者皆非必要, ,即予即予取消取消. .取消为改善的最佳效果取消为改善的最佳效果, ,如果取消不必要的工序、操作、动作如果取消不必要的工序、操作、动作, ,这是不需这是不需投资的一种改进投资的一种改进, ,是改进的最高境界是改进的最高境界合并合并C(Combine):C(Combine): 将二种以上的动作尝试结合在一起将二种以上的动作尝试结合在一起, ,二个操作一起做可以省二个操作一起做可以省掉搬运、检验、存放等动作掉搬运、检验、存放等动作. .重排重排R(Rearrange):R(Rearrange):调整前后

44、工序、操作或动作如:改手为脚的动作调整前后工序、操作或动作如:改手为脚的动作, ,机器位置机器位置调整调整, ,改变次序、地点及人员等改变次序、地点及人员等, ,这些改变可能引出删除和合并的灵感这些改变可能引出删除和合并的灵感. .简化简化S(Simple):S(Simple):在取消、合并及重排等检讨后在取消、合并及重排等检讨后, ,研究如何来做以达到简化研究如何来做以达到简化的目的的目的, ,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 . 应持有目前的方法绝非仅有而且最好的应持有目前的方法绝非仅有而且最好的, ,必然必然, ,有更好的方法的态有更好的方法的态度度. .IE七大手法之七大

45、手法之 五五法五五法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双双手法手法1.1.定义定义: : 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 ,简称为简称为“双手法双手法”.”.生产现场的具体工作,主要由工人的双手生产现场的具体工作,主要由工人的双手完成,调查、了解如何用双手进行实际操作的情况,称双手操作分析完成,调查、了解如何用双手进行实际操作的情况,称双手操作分析. .2.2.目的目的: : 学习有系统的记录人体双手学习有系统的记录人体双手( (足)动作的过程足)动作的过程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上帝造人为何要给一个嘴巴上帝造人为何要给一个嘴巴, ,二个眼睛二个眼睛, ,二个耳朵二个耳朵以及二双手呢以及

46、二双手呢?”?”那是因为上帝希望每一个人能少说那是因为上帝希望每一个人能少说, ,多看多看, ,多听多听, ,多做多做. .这这样的故事我们都非常清楚与了解样的故事我们都非常清楚与了解. .但是我们若进一步加以探讨但是我们若进一步加以探讨, ,我们是否尽我们是否尽力发挥我们力发挥我们”双手万能双手万能”的功用的功用. .每一个人都会说每一个人都会说”当然是当然是”,”,如果再问下如果再问下去去, ,您的双手在工作时您的双手在工作时, ,有一只手在有一只手在”闲置闲置”的状态下的状态下, ,所占之比率例有多所占之比率例有多少少, ,相信有许多人不能够回答出来相信有许多人不能够回答出来. . “双

47、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就是希望能帮助我们了解双手在操作时就是希望能帮助我们了解双手在操作时”闲置闲置”的状况的状况, ,并并寻求改善的方法寻求改善的方法, ,以发挥双手的能力以发挥双手的能力. .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双双手法手法3.3.应用范围应用范围1. 1. 适用于以人为主的工作适用于以人为主的工作, ,即研究的对象为人体的双手或双足即研究的对象为人体的双手或双足. .2. 2. 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 ,即该工作固定在此地点上实施即该工作固定在此地点上实施. .3. 3. 该件工作有高度重复性该件工作有高度重复性, ,即该件工作会再次大量生产即该件

48、工作会再次大量生产. .非重复性之工作非重复性之工作, ,则因研究改善后无法再次应用于同一件工作内则因研究改善后无法再次应用于同一件工作内, ,而失去研究改善之目的而失去研究改善之目的. .4.4.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双手操作分析图双手操作分析图其主要作用是其主要作用是: :- - 研究双手动作及其平衡研究双手动作及其平衡; ;改变工具、设备和物料的不合理的布局改变工具、设备和物料的不合理的布局使动作规范化;使动作规范化;改善动作。改善动作。用小圈表示伸手或运送用小圈表示伸手或运送用大圈表示握取、对准、使用及放下用大圈表示握取、对准、使用及放下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双双手法手法5.5.双手操作

49、分析图之画法双手操作分析图之画法: :用箭头圈表示伸手或运送用箭头圈表示伸手或运送用圈表示握取、对准、使用及放下用圈表示握取、对准、使用及放下D D表示等待或停顿;表示等待或停顿;倒三角表示用手握住工件;倒三角表示用手握住工件;正方形表示检查正方形表示检查D在信紙上簽名檢查軸套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双双手法手法5 5. .双双手操作分析案例手操作分析案例: : 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插销子的动作插销子的动作 v用双手:插完用双手:插完30只销子只销子只需只需23S,节约时间,节约时间29%v用一只手:插完用一只手:插完30只只销子需销子需30S.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

50、法之 抽查法抽查法1.1.定义定义 工作抽样法工作抽样法, ,又称瞬时观测法又称瞬时观测法, ,简称为简称为“抽查法抽查法”,”,它是在一段较长它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时间内, ,以随机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的观察以随机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的观察, ,并按预定的目的整并按预定的目的整理分析所调查的资料理分析所调查的资料, ,得出需要的结果得出需要的结果. .2.2.原理原理 工作抽样是根据数理统计的理论工作抽样是根据数理统计的理论, ,以概率法则作为基础的方法以概率法则作为基础的方法, ,即即“从母集团从母集团( (总体总体) )中随机地取样本中随机地取样本, ,如果这个样本足够大如果这个样本足

51、够大, ,则从样本则从样本的性质可以推断出母集团的性质可以推断出母集团( (总体总体) )的状态的状态”.”.由于它不是全数调查由于它不是全数调查, ,所所以就会产生误差以就会产生误差, ,这又取决于抽样的数量这又取决于抽样的数量( (即观测次数即观测次数).).抽样数越多抽样数越多可靠性就越高可靠性就越高, ,反之反之, ,可靠性就越低可靠性就越低. .但是抽样次数多但是抽样次数多, ,人力人力, ,物力物力, ,财财力的消耗将增加力的消耗将增加. .因此就必须考虑可靠度与精度的问题因此就必须考虑可靠度与精度的问题. .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抽查法抽查法3. 3. 三种主要用途三种主要用

52、途: :1. 1. 人与机器活动状况抽样人与机器活动状况抽样: : EXL: EXL: 决定操作员每天工作占百分之几决定操作员每天工作占百分之几, ,空闲占百分之几空闲占百分之几. .空闲比率空闲比率(%)=(%)=空闲时间空闲时间/ /总观测时间总观测时间* *100% 100% 工作比率工作比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总观测时间总观测时间* *100%100%2. 2. 绩效抽样绩效抽样: : EXL:EXL:贴片机待机之比率贴片机待机之比率, ,操作员之工作绩效等操作员之工作绩效等. .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某产量应消耗的正常时间某产量应消耗的正常时间/ /某产量

53、实际消耗的时间某产量实际消耗的时间* *100%100%3. 3. 工作衡量工作衡量: : EXL: EXL: 建立操作的标准工时建立操作的标准工时, ,尤其适用于文书性质的作业尤其适用于文书性质的作业. .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总观测时间总观测时间* *工作比率工作比率* *平均绩效指针平均绩效指针)/)/观测期间的总产量观测期间的总产量+ +宽放宽放. .IE七大手法之七大手法之 抽查法抽查法4.4.工作抽查之好处工作抽查之好处: :1. 1. 观测时间短观测时间短, ,并可同时观测数部机器或操作人员之状况并可同时观测数部机器或操作人员之状况. .2. 2. 调查时间较长调查时间较长,

54、,可去除因每日不同之各别所造成之差异现象可去除因每日不同之各别所造成之差异现象, ,结果客观可靠结果客观可靠. .3. 3. 对被观测的对象所产生的干扰次数及时间较短对被观测的对象所产生的干扰次数及时间较短. . 总之总之, ,工作抽查不需使用马表的技巧工作抽查不需使用马表的技巧, ,不需费大批专门人员连续时间的观不需费大批专门人员连续时间的观测测. .更不需对个人的努力或成绩作主观的评判更不需对个人的努力或成绩作主观的评判, ,而能比任何其它测试方法在而能比任何其它测试方法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成本、较佳的客观情形之下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成本、较佳的客观情形之下, ,获得有关人员或机器的获得有关

55、人员或机器的工作实在状况工作实在状况, ,作为管理上采取行动的根据作为管理上采取行动的根据. .5.5.实施工作抽查的步骤实施工作抽查的步骤: : 1. 1.确立调查目的与范围确立调查目的与范围 2. 2.调查项目分类调查项目分类 3. 3.决定观测方法决定观测方法 4. 4.设计调查表格设计调查表格 5. 5.向有关人员说明调查目的向有关人员说明调查目的 6. 6.试观测试观测, ,决定观测次数决定观测次数 7. 7.正式观测正式观测 8. 8.整理数据作出结论整理数据作出结论抽查查次数数公式 =(P*(1-P)/n)(P为事件发生概率,n为观测次数) 绝对精度 E=2 (95%置信度) 相

56、对精度S=E/P n=4P*(1-P)/E2IE改善改善步骤步骤一一. .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步骤(PDCA)(PDCA) 在推行全公司改善的活动里在推行全公司改善的活动里,PDCA,PDCA是必定要求遵循的方法是必定要求遵循的方法. .即即: :四大阶段四大阶段: : 计划计划(Plan) (Plan) 执行执行(Do) (Do) 检查检查(Check) (Check) 行动行动(Action)(Action) 八大步骤八大步骤: :1.1.选择主题选择主题: :找出工作场所的问题找出工作场所的问题, ,缩小范围缩小范围, ,主题的决定主题的决定. .2.2.选择理由选择理由: :整理选

57、定的主题整理选定的主题, ,目标的明确化目标的明确化, ,活动计划活动计划. .3.3.现状掌握现状掌握: :正确的掌握现状正确的掌握现状, ,提出让人满意的问题目标设定提出让人满意的问题目标设定. .4.4.分析分析: :假设的提出假设的提出, ,假设的检查及证明假设的检查及证明, ,不良之处的再度出现不良之处的再度出现. .5.5.对策对策: :对策的提出及实施对策的提出及实施. .IE改善改善步骤步骤6.6.效果效果: :有形、无形效果之掌握有形、无形效果之掌握. .7.7.固定固定: :标准化标准化, ,彻底实施彻底实施, ,完全确认完全确认. .8.8.反省反省: :活动的反省、今后

58、的计划、活动的反省、今后的计划、 将缺失检讨应用于下次活动将缺失检讨应用于下次活动. .二二. .改善后的检查表改善后的检查表 五大任务之检查要素五大任务之检查要素: :1.1.品质品质(Quality) 2.(Quality) 2.成本成本(Cost) (Cost) 3.3.生产量生产量(Output) 4.(Output) 4.士气士气(Morale) (Morale) 5.5.安全安全(Safety)(Safety) 问题主要原因的四问题主要原因的四M M要素要素: :1.1.人员人员(Man) 2.(Man) 2.机械机械(Machine) (Machine) 3.3.材料材料(Mat

59、erial) 4.(Material) 4.方法方法(Method)(Method)PDCAPDCA5W1H5W1H改善四大原则 四大原则四大原则取消(取消(EliminateEliminate)合并(合并(CombineCombine)重排(重排(RearrangeRearrange)简化(简化(SimplSimplifyify) 五大任务之检查要素五大任务之检查要素: :1.1.品质品质(Quality) 2.(Quality) 2.成本成本(Cost) 3.(Cost) 3.生产量生产量(Output) 4.(Output) 4.士气士气(Morale) (Morale) 5.5.安全安

60、全(Safety (Safety 1.1.品质品质(Quality) (Quality) 问题点问题点: : 维持与提高质量维持与提高质量活动的重点活动的重点: 1.: 1.减少不良的工作减少不良的工作 2. 2.减少因疏忽而引起的不良品减少因疏忽而引起的不良品 3. 3.减少初期的不良产品减少初期的不良产品 4. 4.减少质量的异常减少质量的异常 5. 5.减少赔价请求减少赔价请求. 6. 6.提高质量提高质量 活动的结果活动的结果: 1.: 1.使工程处于安定状态使工程处于安定状态 2. 2.防止抱怨的再度发生防止抱怨的再度发生 3. 3.确实的遵守作业指导书确实的遵守作业指导书 4.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