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5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万隆会议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2新中国与英国的“半外交关系”3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4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务实外交理念5综合6一、选择题1.(山西名校联考)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A.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解析:A材料中“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根据
2、地方实际”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行使自治权的前提,不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符合国情的信息,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但不是高度的自治权利,故D项错误。2.(湖北黄冈月考)历史学家曾这样形容新中国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第三世界国家像从帝国的灰烬中涅槃的凤凰一样,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这次会议()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B.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D.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解析:B据材料关键语句可知
3、这次会议是第三世界国家参与的,具有“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的精神,这与1955年万隆会议中形成的“万隆精神”相符。“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的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故A项错误;万隆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从而有利于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因此与“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不符,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联合“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1961年召开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有关,故D项错误。3.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
4、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解析:A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符合两国国家利益,是双方在两极格局下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故A项正确;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只是当时东西方关系的特殊现象,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是对抗,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此外交活动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17国建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
5、封锁,故D项错误。4.(湖南长沙二模)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革,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解析:D据材料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知与当时中国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有关,而“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源自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中国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
6、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故D项正确。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只是改善,还没有完全实现与西方外交的正常化,故A项排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中苏结盟有利于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B项错误;推行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故C项错误。5.(云南昆明质检)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B.积极建构区域组织C.突出思想意识形态D.推行睦邻友好政策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关键信息“从对立到统一”“20世纪70年代”“走向开放
7、,迈进国际大家庭”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美国、日本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突破了思想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体现了务实的外交理念,A项正确,C项错误;B、D两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排除。二、非选择题6.(辽宁大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1832年改革法案,年值10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中产阶级成为选民的主体。1867年改革法案规定:在英格兰城镇选区,凡年缴纳直接税20克令并付了济贫税的房产所有人具有选举权。1884年选举权法宣布,凡持有年值10万英镑以上的房产、土地或财产的人都具有选举权。妇女在大选中没有投票权,很多工人因住所经常变化被排除在选民之外。1918年改革
8、法规定:所有21岁以上以及在战争中服过兵役的年满19岁的男子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妇女有选举权。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材料二根据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具有选举权的选民占18岁以上公民总数的97.18%”,但当时中国国民文化水平还比较低,选举投票、举手等多种表决形式还只能是“形式主义”的,长时期内没有实现城乡同比例选举。1979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在投票方法上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制;1995年对人大选举法进行修改,规定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和城市所代表的人口比例数由过去的81修改为41;2010年3月,人大选举法正
9、式确定了城乡同比例选举。陈晓丹代议制视角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选举制度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社会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一信息,从对选民的财产限制及对妇女选举权的限制逐步取消等角度说明发生的变化。第二小问,从英国选举制度在财产限制、妇女限制的变化,可知有利于缓和、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从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关系,可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英国民主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可知在推进世界民
10、主化进程中作出贡献。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逐句分析,注意材料中四个时间段阐述的内容。第二小问从新中国社会性质、公民民主意识变化、经济建设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第三小问,结合材料一、二政治制度变化的表现和原因,从制度的创新、制度创新符合国情、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法制建设与民主政治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差别等方面归纳。答案:(1)变化:对选民的财产限制逐步取消;对妇女的选举权的限制逐步取消。影响:有利于缓和、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推进世界民主化进程中作出贡献。(2)特点:实行普选制;由形式主义到真正实施;直接选举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入编面试试题及答案
- 五类人员笔试题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与提升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成长陪伴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4含解析新人教版
-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参考1语文S版
- 企业办公室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四季教学反思1新人教版
- 六年级体育下册山羊分腿腾越练习无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的全方位备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氟化工产品考核试卷
- 《MATLAB基础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亳州利辛县第二人民医院社会招聘护理笔试真题
- 2025年保密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900题)
- 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 三年级下册英语-期中测试卷(一)
- 【MOOC】航运管理-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DB32-T 4446-2023 公共机构能源托管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