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形地貌及成因_第1页
南海地形地貌及成因_第2页
南海地形地貌及成因_第3页
南海地形地貌及成因_第4页
南海地形地貌及成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海地形地貌及其成因1地理位置 南海是太平洋最西部 的一个边缘海,其外 形似呈北东一南西向 延伸的菱形海盆。 它的北部和西部为欧 亚大陆, 东部为吕宋岛 和巴拉望岛, 南部为沙 捞越和纳土纳群岛, 海 盆面积250万平方公里2主要内容大陆架和岛架大陆坡和岛坡深海平原 3大陆架和岛架 南海北部大陆架地质构造、沉积物源和地形地貌特征都与我国华南大陆关系密切。 大陆架等深线呈北东一南西向平行于海岸。陆架外缘水深在珠江口以东一般小于2 0 米,局部地段为145米。珠江口以西, 陆架外围水深则随陆架宽度的增加 而加深, 一般在2 0米以上, 最深可达379米4北部大陆架 陆架东部的外缘地带发育有规模大的

2、陡崖地形,可以认为这是第四纪以来断块活动在地貌上的反映。陆架的中部和西部则由于外缘构造脊的阻挡,大量的陆源物质堆积在构造脊的内侧,使陆架外缘的水深值增大,显示出堤坝型陆架特征。5 长期以来,大量的泥沙物质朝着偏西方向沉积, 陆架西部的范围不断加宽扩大,使其外缘远离海岸达3 0 公里以上。 值得提到的是,珠江口外大陆架的外缘界线明显地向深海方向呈扇形凸出45 一50 公里。这种外凸形态的形成,显然与大量陆源物质由珠江搬运到河口外堆积有密切关系。6南部大陆架 南海南部大陆架是指海盆西南端沙捞越、纳土纳群岛和昆仑群岛所环绕的水深小于150 米的大片宽坦浅海区,陆架宽度一般超过30 公里,在卢帕河口以

3、外, 宽度达405公里, 它是世界上有名的翼他陆架的一部分。 本区陆架以宽阔平坦为主要特色。陆架海底的平均坡度仅0.40.5 x 1 0-3 。7 C14测年为1170年, 说明晚更新世末或全新世初期, 本区还处于滨海平原的自然环境。全新世以来, 由于海平面急剧上升, 才是当时的沿海平原、河谷水系淹没于海底。目前陆架上不同水深阶地的出现, 也可以作为第四纪以来不同时期低海面的遗迹。89 本区岛架外缘水深1 50 一20 0 米之间, 它以急剧变化的地形坡度向吕宋海槽和巴拉望海槽过渡。物探和测深资料表明, 岛架外缘受南北向吕宋西断裂带和位于巴拉望岛架西北缘的卡拉棉断裂带所控制。另外, 由于菲律宾

4、群岛的物质来源较少,这就决定了本区岛架窄而陡的形态特征, 表现出断阶型的岛架性质。 它与南海南部和北大陆架(北部大陆架东端除外)形成鲜明的对照。 本区西部的越南沿岸大陆架, 自北部湾出口处向南、直到泥公河口三角洲以北, 大陆架紧依越南东海岸呈条带状分布, 宽度仅40 一50 公里, 坡度3.0-4.0*10-3 “, 陆架外缘水深为150 一20 0 米之间, 它与东部岛架相似, 比较大的地形坡度迅速向陆坡转化。 地质调查表明, 南海西部陆架由于受越东大断裂的控制, 使陆架的范围局限在现今的狭长地带, 也属断阶型陆架。10 综上所述,南海北部大陆架(东端除外)和南部大陆架具有宽阔、平坦, 西部

5、大陆架则表现狭窄, 倾斜的形态特点。陆架区地形、沉积和基底构造特征都说明前者为堤坝型陆架, 后者为断阶型陆架。11大陆坡和岛坡 南海大陆坡和岛坡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 占海区总面积的49 % , 其水深范围150一420米, 是本区分布最广的大地貌单元。由于受到各种不同方向活动断裂的影响, 大陆坡呈阶梯状向深海平原节节下降。海底构造复杂, 地形起伏很大, 并发育有海底高原、海山、海丘、海槽、海沟、海谷, 以及陡坡、斜坡等构造地貌类型, 将整个大陆坡地形分割得支离破碎。12海底高原: 海底高原是指大陆坡上地形相对平坦, 水深较小, 分布范围较大的海底面。它的边缘有明显转折, 并以较大的坡角向深

6、海或海底槽沟过渡。南海有比较明显的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等四个海底高原。13海山和海丘: 海山和海丘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如北部大陆坡的中下部的海山和海丘,其分布方向和形态特点与西部陆坡去及南部陆坡区相类似,山体长轴方向和海山排列的延伸方向一致,均呈北东或北东东向,各山体或山峰之间虽分布在同一方向线上,但并非连续,而呈弧峰状,几何形态也很不规则,似曾遭受过剥蚀破坏。1415本区海槽具有槽底平直宽阔、槽坡陡峭、横剖面呈“U”形等特征。他的底部沉积层较厚,其形成和分布明显受两侧海底断裂体系的控制。如近东西向延伸的西沙海槽,位于西沙群岛北60公里,深4001000米,槽底水深值由西端的

7、1500米向东递增到3600米的深海平原。海槽海谷 本区大陆坡的斜坡和陡坡地带,海谷比较发育,如北部陆坡区的韩江海谷,东沙海谷,东沙南海谷和珠江海谷规模较大,长达200多公里以上。 一般具有底部狭小、谷形弯曲、谷坡陡峻等形态特征,其横剖面呈“Y”字型。底部沉积物较薄,有时基岩裸露。16深海平原17 深海平原即海盆底部,位于南海中央偏东,总面积40万平方公里,周围皆被大陆坡和岛坡环绕,盆地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水深值比较稳定,平均坡度1.01.3*10-3。 深海平原微向南倾斜,海沟、海槽、海洼一般发育在平原的东部和南部边缘。 海山、海丘主要集中在平原的中央部分,呈东

8、西向排列,海底平坦宽阔。 在本区深海平原的北部边缘,西起中华海山,向东沿着大陆坡的边缘到群峰海山附近,有一东西向分布的长条状堆积体, 东西两端比较宽阔, 中间部分比较狭窄。堆积体的厚度一般为2000米左右, 最大超过3000米, 并具有自北向平原中心变薄的趋势。其地理位置和沉积厚度都显示了大陆隆的特征。 因此, 它很可能是深海平原北部大陆隆的雏形。18总结 本区大陆架有“ 堤坝” 型和“ 断阶” 型两种。前者如南海北部和南部大陆架, 它们具有宽阔平坦、沉积层厚的特点。后者如南海西部陆架和东部岛架, 其外缘明显受到海底活动断裂控制, 表现为狭窄倾斜, 沉积层薄的特征。19 本区大陆坡和岛坡是分布范围最大的地貌单元, 占南海海域总面积的49 % , 它们呈阶梯状由陆架边缘向深海平原节节下降, 构造和地貌类型非常复杂, 地形起伏很大, 陆坡上所发育的海底高原、海山、海丘、海槽、海谷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