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科学性科学性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分辨、识别、分析确定系统内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分辨、识别、分析确定系统内存在的危险,而并非研究防止事故发生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实存在的危险,而并非研究防止事故发生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实际措施。它是预测安全状态和事故发生途径的一种手段,这际措施。它是预测安全状态和事故发生途径的一种手段,这就要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必须要有科学的安全理论作就要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必须要有科学的安全理论作指导,使之能真正揭示系统安全状况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指导,使之能真正揭示系统安全状况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
2、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并予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并予以准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显示出来,用严密以准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显示出来,用严密的合乎逻辑的理论予以解释清楚。的合乎逻辑的理论予以解释清楚。系统性系统性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对系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地剖析、研究系统和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相统进行全面、详细地剖析、研究系统和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和约束关系。分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相关的危险、有关和约束关系。分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相关的危险、有害
3、性。害性。 全面性全面性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时不要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要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时不要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要从厂址、自然条件、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从厂址、自然条件、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特种设备、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设施,制度等备装置、特种设备、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设施,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辨识;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中存各方面进行分析、辨识;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辨识开车、停车、检修及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辨识开车、停车、检修及装置受破坏及操作失误情况下的危险、有害后果。
4、置受破坏及操作失误情况下的危险、有害后果。 预测性预测性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亦即危险、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亦即危险、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或设想的事故模式。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或设想的事故模式。 方法:方法:1、:对照分析法(:对照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 类比推断法(类比推断法(专家评议法)专家评议法) 2、PHAPHA、FTAFTA、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 运用标准、规范、运用标准、规范、MSDS等来分析、辨识、判定等来分析、辨识、判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373号)号)剧毒物
5、品品名表剧毒物品品名表 GA58-93危险化学品名录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在一定的温度下,易(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在一定的温度下,易(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能闪出火花,但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能闪出火花,但随即熄灭,这种瞬间燃烧的过程叫闪燃。液体能发随即熄灭,这种瞬间燃烧的过程叫闪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液体在闪点温度,蒸发速度较慢,表面上积累液体在闪点温度,蒸发速度较慢,表面上积累的蒸气遇火瞬间即已烧尽,而新蒸发的蒸气还来不的蒸气遇
6、火瞬间即已烧尽,而新蒸发的蒸气还来不及补充,所以不能持续燃烧。当温度稍高于闪点时,及补充,所以不能持续燃烧。当温度稍高于闪点时,易(可)燃液体随时都有遇火源而被点燃的可能。易(可)燃液体随时都有遇火源而被点燃的可能。 因此,闪点是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因此,闪点是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按照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体系,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按照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体系,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C的都归类为易(可)燃液体。的都归类为易(可)燃液体。 易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变化而变化。例如,乙醇水溶易燃液体的
7、闪点,随其浓度变化而变化。例如,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含量为液中乙醇含量为80、40、20、5时,其闪点分别为时,其闪点分别为19、26.75、36.75、62。当含量在。当含量在3时,没有闪燃时,没有闪燃现象。现象。 两种易燃液体的混合物的闪点,一般在这两种液体闪点之两种易燃液体的混合物的闪点,一般在这两种液体闪点之间,并低于这两种物质闪点的平均值。间,并低于这两种物质闪点的平均值。 某些固体,如樟脑和萘,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某些固体,如樟脑和萘,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因此也有闪点。 在火源作用下,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火源作用下,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
8、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在空气中,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同理,恰足以使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同理,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上限和下限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上限和下限统称为爆炸极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浓度称为爆统称为爆炸极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浓度称为爆炸范围。炸范围。 当浓度在爆炸范围以外,可以认为可燃物不着火,当浓度在爆炸范围以外,可以认为可燃物不着火,更不会爆炸。但是,在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气体浓度更不会爆炸。但是,在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上限以上,若空气能补充或渗漏进去,则随时在爆炸上限以上,若空气能补充或
9、渗漏进去,则随时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对浓度在上限以上的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对浓度在上限以上的混合气,通常仍认为它们是危险的。合气,通常仍认为它们是危险的。 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在空气中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可燃粉尘用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可燃粉尘用mg/m3表示。表示。 例如:乙醇爆炸范围为例如:乙醇爆炸范围为4.3%19.0%,4.3%称为称为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9.0%称为爆炸上限。甲烷爆炸范围为称为爆炸上限。甲烷爆炸范围为5.3%14.0%。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越大。通常
10、的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爆炸危险性越大。通常的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的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它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而的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它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变化。 固体物质形成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被称为燃点,固体物质形成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被称为燃点,它是评价固体物质危险性的重要特征参数之一。它是评价固体物质危险性的重要特征参数之一。 固体燃烧分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低熔点简固体燃烧分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低熔点简单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继之蒸发变为蒸气进行单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继之蒸发变为蒸气进行燃烧,无分解过程,容易着火;对于复杂物质,受燃烧,无分解过程,容易着火;对于复杂物质,受
11、热时首先分解为物质的组成部分,生成气态和液态热时首先分解为物质的组成部分,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再发生氧化而燃产物,然后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再发生氧化而燃烧。烧。 某些固态化学物质一旦点燃将迅速燃烧,例如某些固态化学物质一旦点燃将迅速燃烧,例如镁,一旦燃烧将很难熄灭;某些固体对摩擦、撞击镁,一旦燃烧将很难熄灭;某些固体对摩擦、撞击特别敏感,如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当受外来撞特别敏感,如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当受外来撞击或摩擦时,很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故对该类物品击或摩擦时,很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故对该类物品进行操作时,要轻拿轻放,切忌摔、碰、拖、拉、进行操作时,要轻拿轻放,切
12、忌摔、碰、拖、拉、抛、掷等;某些固态物质在常温或稍高温度下即能抛、掷等;某些固态物质在常温或稍高温度下即能发生自燃,如白磷若露置空气中可很快燃烧,因此发生自燃,如白磷若露置空气中可很快燃烧,因此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要加强对该类物品的管理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要加强对该类物品的管理,这对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这对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事故中,引发固体火灾事故较多的是化学品自热燃工业事故中,引发固体火灾事故较多的是化学品自热燃烧和受热自燃。烧和受热自燃。 可燃固体因内部所发生的化学、物理或生物化学过程而可燃固体因内部所发生的化学、物理或生物化学过程而放出热量,这些热量
13、在适当条件下会逐渐积累,使可燃物温放出热量,这些热量在适当条件下会逐渐积累,使可燃物温度上升,达到自燃点而燃烧,这种现象称自热燃烧。例如,度上升,达到自燃点而燃烧,这种现象称自热燃烧。例如,硝化棉及其制品(如火药、硝酸纤维素、电影胶片等)在常硝化棉及其制品(如火药、硝酸纤维素、电影胶片等)在常温下会自发分解放出分解热,而且它们的分解反应具有自催温下会自发分解放出分解热,而且它们的分解反应具有自催化作用,容易导致燃烧或爆炸;植物和农副产品(如稻草、化作用,容易导致燃烧或爆炸;植物和农副产品(如稻草、木屑、粮食等)含有水分,会因发酵而放出发酵热,若积热木屑、粮食等)含有水分,会因发酵而放出发酵热,
14、若积热不散,温度逐渐升高至自燃点,则会引起自燃。不散,温度逐渐升高至自燃点,则会引起自燃。 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自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自燃点时,即可着火燃烧,这种现象称为受热自燃。如合成橡燃点时,即可着火燃烧,这种现象称为受热自燃。如合成橡胶干燥工段,若橡胶长期积聚在蒸汽加热管附近,则极易引胶干燥工段,若橡胶长期积聚在蒸汽加热管附近,则极易引起橡胶的自燃起橡胶的自燃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燃烧便不能发生。 有时,即使这三个要素都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有时,即使这三个要
15、素都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燃物未达到一定的浓度、助燃物数量不够、可燃物未达到一定的浓度、助燃物数量不够、点火源不具备足够的温度或热量,也不会发生燃烧点火源不具备足够的温度或热量,也不会发生燃烧。只有具备了一定数量和浓度的燃料和助燃物,以。只有具备了一定数量和浓度的燃料和助燃物,以及具备一定能量的点火能源,三者同时存在并且发及具备一定能量的点火能源,三者同时存在并且发生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燃烧。反之,对于已经发生生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燃烧。反之,对于已经发生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便会终止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便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原理。,这就是灭火的原理。 例如:甲烷在空
16、气中的浓度小于例如: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5.3%或大于或大于14%时,由于甲烷浓度过低或氧气浓度过低,甲烷时,由于甲烷浓度过低或氧气浓度过低,甲烷便不能燃烧。同时,要使燃烧发生必须具备一定能便不能燃烧。同时,要使燃烧发生必须具备一定能量的点火源。若用热能引燃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量的点火源。若用热能引燃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当点燃温度低于当点燃温度低于595时燃烧便不能发生。若用电火时燃烧便不能发生。若用电火花点燃,则最小点火能为花点燃,则最小点火能为0.28mJ,若点火源的能量,若点火源的能量小于该数值,该混合气体便不着火。小于该数值,该混合气体便不着火。 通常,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通常,
17、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14的空气的空气中不能燃烧。目前大量的灭火剂以及灭火方法都是中不能燃烧。目前大量的灭火剂以及灭火方法都是利用隔绝空气或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实现窒利用隔绝空气或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实现窒息灭火。息灭火。 燃烧的过程:可燃物质的状态不同(气、液、固态),其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可燃物质的状态不同(气、液、固态),其燃烧的过程也不同。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汽或气态下进行的。也不同。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汽或气态下进行的。 可燃气体最易燃烧,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要的热量,便能燃可燃气体最易燃烧,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要的热量,便能燃烧,其燃烧速度很快。
18、烧,其燃烧速度很快。 液体可燃物在火源作用下,首先发生蒸发,然后蒸气再氧化分解进行液体可燃物在火源作用下,首先发生蒸发,然后蒸气再氧化分解进行燃烧。燃烧。 固体燃烧物分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低熔点简单物质,受热时首先固体燃烧物分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低熔点简单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继之蒸发变为蒸气进行燃烧,无分解过程,容易着火;对于复杂物熔化,继之蒸发变为蒸气进行燃烧,无分解过程,容易着火;对于复杂物质,受热时首先分解为物质的组成部分,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质,受热时首先分解为物质的组成部分,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再发生氧化而燃烧。如木材受热后,在温度小于和液态产物
19、的蒸气再发生氧化而燃烧。如木材受热后,在温度小于110时只放出水分;时只放出水分;130时开始分解,到时开始分解,到150时变色,在时变色,在150200时其分时其分解产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但不能燃烧;在解产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但不能燃烧;在200以上时分解出一氧化以上时分解出一氧化碳、氢和碳氢化合物,此时木材开始燃烧;到碳、氢和碳氢化合物,此时木材开始燃烧;到3 300时析出气体产物最多时析出气体产物最多,燃烧也最激烈。,燃烧也最激烈。 易燃液体的燃点、闪点及其关系:易燃液体的燃点、闪点及其关系:燃点也叫着火点,有的书上也叫火焰点。可燃物燃点也叫着火点,有的书上也叫火焰点。可燃物被加热到
20、超过闪点温度时,其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被加热到超过闪点温度时,其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并能持续燃烧五秒钟以上时的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并能持续燃烧五秒钟以上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在燃点温度下。不只是闪燃,而是形成连续燃烧。在燃点温度下。不只是闪燃,而是形成连续燃烧。一般说来,燃点比闪点高出一般说来,燃点比闪点高出520,但闪点在,但闪点在100100以下时,二者往往相同。以下时,二者往往相同。易燃液体的燃点与闪点很接近,仅差易燃液体的燃点与闪点很接近,仅差15;可;可燃液体,特别是闪点在燃液体,特别是闪点在100100以上时,两者相差以上时,两者相
21、差3030以上。以上。闪点、燃点、爆炸极限等基本概念在安全评价中最闪点、燃点、爆炸极限等基本概念在安全评价中最主要的应用:主要的应用:1 1、危险物质的判定、危险物质的判定GB18218-2000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2 2、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J16-87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2001版版 物理性及机械性危险物理性及机械性危险(1 1)设备、设施缺陷;)设备、设施缺陷;(2 2)防护缺陷;)防护缺陷;(3 3)
22、电危害;)电危害;(4 4)噪声危害;)噪声危害;(5 5)振动危害;)振动危害;(6 6)电磁辐射;)电磁辐射;(7 7)运动物危害;)运动物危害;(8 8)明火;)明火;(9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10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1111)粉尘与气溶胶;)粉尘与气溶胶;(12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1313)信号缺陷;)信号缺陷;(1414)标志缺陷;)标志缺陷;(15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或二者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或二者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23、。化学性危险化学性危险(1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2 2)自燃性物质;)自燃性物质;(3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溶胶、其他有毒物质);(4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5)
24、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生物性危险(1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2 2)传染病媒介物;)传染病媒介物;(3 3)致害动物;)致害动物;(4 4)致害植物,)致害植物,(5 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1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负荷超限);(2 2)健康状况异常;)健康状况异常;(3 3)从事禁忌作业;)从事禁忌作业;(4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
25、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6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危险心理、生理危险(1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 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3 3)监护失误;)监护失误;(4 4)其他错误;)其他错误;(5 5)其他行为性危
26、险和有关因素。)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关因素。行为性危险行为性危险其他其他危险危险、危害因素、危害因素v搬举重物搬举重物v作业空间作业空间v工具不合适工具不合适v标识不清标识不清爆炸品;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腐蚀品。危险特性危险特性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敏感易爆性敏感易爆性 爆炸品对外界作用比较敏感,存爆炸品对外界作用比较敏感,存在火焰、撞击、摩擦、针刺或电在火
27、焰、撞击、摩擦、针刺或电能等较小的简单的初始冲能就可能等较小的简单的初始冲能就可能引起爆炸能引起爆炸 爆炸爆炸 自燃危险性自燃危险性 部分爆炸品在一定温度下可不用部分爆炸品在一定温度下可不用火源的作用即自行着火火源的作用即自行着火 火灾、爆炸火灾、爆炸 着火危险性着火危险性 爆炸品都是易燃物质,且着火不爆炸品都是易燃物质,且着火不需外界供氧;同时,炸药爆炸时需外界供氧;同时,炸药爆炸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可达数千度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可达数千度 火灾火灾 毒害性毒害性 有些爆炸品具有一定毒害性,绝有些爆炸品具有一定毒害性,绝大多数爆炸品爆炸时会产生大多数爆炸品爆炸时会产生CO、NO、HCN等有毒或
28、窒息性气体等有毒或窒息性气体 中毒和窒息中毒和窒息 2?2?2?危险特性危险特性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易燃易爆性易燃易爆性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可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可燃气体遇火源可能发生着火燃气体遇火源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或爆炸 火灾、爆炸火灾、爆炸毒害性毒害性有毒气体对人畜有很大的毒有毒气体对人畜有很大的毒害性害性中毒中毒扩散性扩散性气体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气体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非常容易扩散力小,非常容易扩散增加了发生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的可能窒息性窒息性除氧气和压缩空气,其他压除氧气和压缩空气,其他压缩和液化气体都具有窒息性缩和液化气体都具有窒息性窒息窒息危险特性危
29、险特性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氧化性氧化性压缩和液化气体中有一部分是强氧压缩和液化气体中有一部分是强氧化剂,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发生火灾化剂,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发生火灾甚至爆炸甚至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爆炸腐蚀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气体及一些含氢、硫元酸性、碱性气体及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性素的气体具有腐蚀性人员灼烫及人员灼烫及设备损坏设备损坏高压高压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大都是经过高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大都是经过高压和降温后压入坚固耐压的容器压和降温后压入坚固耐压的容器(钢瓶)中的(钢瓶)中的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低温低温液化气体蒸发时会从环境中吸取大液化气体蒸发时会从环境中吸取大量热量,还有的
30、液化气体本身就储量热量,还有的液化气体本身就储存在低温下存在低温下冻伤冻伤3?危险特性危险特性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高度易燃性高度易燃性 易燃液体的沸点较低,易于挥发易燃液体的沸点较低,易于挥发 出易燃蒸气,着火所需的能量也出易燃蒸气,着火所需的能量也较小较小火灾火灾蒸气易爆性蒸气易爆性 易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混易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合后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可能发生爆炸火源可能发生爆炸爆炸、火灾爆炸、火灾流动性流动性扩散性扩散性流动性是任何液体的通性流动性是任何液体的通性增加了发生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的可能毒害性毒害性易燃液体或其蒸气
31、大都具有毒害易燃液体或其蒸气大都具有毒害性,甚至刺激性和腐蚀性性,甚至刺激性和腐蚀性中毒、灼烫中毒、灼烫4?4?4?易燃固体易燃固体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易燃性易燃性易燃固体的着火点较低,有些易易燃固体的着火点较低,有些易燃固体受到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燃固体受到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引发燃烧用时也可能引发燃烧火灾火灾遇氧化剂易遇氧化剂易燃易燃易爆爆绝大多数易燃固体遇氧化剂立即绝大多数易燃固体遇氧化剂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引起着火或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爆炸毒害性毒害性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具有毒害性或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燃烧后 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可能产生有毒气体中毒中毒粉尘爆炸粉
32、尘爆炸粉尘危害粉尘危害易燃固体以粉尘状态存在时可能易燃固体以粉尘状态存在时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危害粉尘危害自燃危险性自燃危险性 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部分易燃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部分易燃固体容易自燃起火固体容易自燃起火火灾火灾自燃物品自燃物品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遇空气自燃遇空气自燃 自燃物品大都性质活泼,有极强自燃物品大都性质活泼,有极强还原性,遇空气产生大量热量,还原性,遇空气产生大量热量,至自燃点着火,遇氧化剂爆炸至自燃点着火,遇氧化剂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爆炸遇湿易燃遇湿易燃硼、铝等的烷基化合物类遇水或硼、铝等的烷基化合物类遇水或受
33、潮分解而自燃甚至爆炸受潮分解而自燃甚至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爆炸毒害性毒害性很多自燃物品本身具有毒害性或很多自燃物品本身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燃烧后 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可能产生有毒气体中毒中毒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危害粉尘危害自燃物品以粉尘状态存在时可能自燃物品以粉尘状态存在时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危害粉尘危害积热自燃积热自燃二、三级自燃物品在二、三级自燃物品在积热不散的积热不散的条件下,容易自燃起火条件下,容易自燃起火火灾火灾遇湿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遇水易燃易爆遇水易燃易爆 遇水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遇水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34、,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可燃气体和热量火灾、爆炸火灾、爆炸遇氧化剂和酸遇氧化剂和酸着火爆炸着火爆炸遇氧化剂、酸比遇水反应更剧烈,遇氧化剂、酸比遇水反应更剧烈,危险性更大危险性更大火灾、爆炸火灾、爆炸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危害粉尘危害以粉尘状态存在时可能与空气形以粉尘状态存在时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成爆炸性混合物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危害粉尘危害毒害性毒害性腐蚀性腐蚀性很多遇湿易燃物品本身具有毒害很多遇湿易燃物品本身具有毒害性或反应后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及性或反应后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及强碱强碱中毒、灼烫中毒、灼烫自燃危险性自燃危险性金属粉末类还具有自燃危险性金属粉末类还具有自燃危险性火灾火灾5? .? 1
35、?5? .? 2?氧化剂氧化剂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强氧化性强氧化性氧化价态高,本身不一定可燃,氧化价态高,本身不一定可燃,但与可燃物作用容易发生火灾和但与可燃物作用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爆炸易分解性易分解性受潮、热、被撞、摩擦时极易分受潮、热、被撞、摩擦时极易分解出原子氧,遇还原剂易发生火解出原子氧,遇还原剂易发生火灾爆炸,遇酸剧烈反应甚至爆炸灾爆炸,遇酸剧烈反应甚至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爆炸毒害性毒害性腐蚀性腐蚀性绝大多数氧化剂具有一定的毒害绝大多数氧化剂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性和腐蚀性中毒、灼烫中毒、灼烫可燃性可燃性有机硝酸盐类具有可燃性有机硝酸盐类具有可燃性火
36、灾火灾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分解爆炸性分解爆炸性过氧化基极不稳定,对热、震动、过氧化基极不稳定,对热、震动、冲击或摩擦都极为敏感冲击或摩擦都极为敏感火灾、爆炸火灾、爆炸易燃性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本身易燃,燃烧迅有机过氧化物本身易燃,燃烧迅速而猛烈速而猛烈火灾、爆炸火灾、爆炸人身伤害性人身伤害性有机过氧化物大都对眼睛有伤害有机过氧化物大都对眼睛有伤害作用,即使短暂接触也可能对角作用,即使短暂接触也可能对角膜造成严重伤害膜造成严重伤害中毒、灼烫中毒、灼烫6?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量,能与体液和积达一定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组织发
37、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物品。危险特性危险特性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毒害性毒害性挥发性液体的蒸气和固体粉尘容易挥发性液体的蒸气和固体粉尘容易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人体;进行毒品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人体;进行毒品操作后未经漱口、洗手就饮食或在操作后未经漱口、洗手就饮食或在操作中误食毒品;一些可溶于水或操作中误食毒品;一些可溶于水或脂肪的毒物可通过皮肤侵入引起中脂肪的毒物可通过皮肤侵入引起中毒毒中毒中毒易燃性易燃性毒害品中
38、有许多易燃或可燃液体毒害品中有许多易燃或可燃液体火灾、爆炸火灾、爆炸氧化性氧化性无机毒害品中有一部分弱氧化剂,无机毒害品中有一部分弱氧化剂,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爆炸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性比活度大于7.47.410104 4Bq/kg(Bq/kg(贝可贝可/ /千千克克) )的物品。按其放射性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级放射性物品。如金属铀、六氟化铀、金如金属铀、六氟化铀、金属钍等。属钍等。危险特性危险特性 原原 因因 可
39、能事故可能事故 放射性放射性 射线电离能力较强,进入人体射线电离能力较强,进入人体后会造成较大伤害;后会造成较大伤害; 射线能破射线能破坏人体细胞,造成对肌体的伤害坏人体细胞,造成对肌体的伤害辐射危害辐射危害可燃性可燃性多数放射品具有可燃性多数放射品具有可燃性火灾火灾氧化性氧化性硝酸铀等放射性物品具有强氧化硝酸铀等放射性物品具有强氧化性,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引起火灾性,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甚至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爆炸 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 4小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时内出
40、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55时,对时,对20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年的固体或液体。 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等;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等; 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乙醇钠等; 其它腐蚀品,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其它腐蚀品,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化铜、氯化锌等。危险特性危险特性 原原 因因 可能事故可能事故 腐蚀性腐蚀性与人接触会引起灼伤,与设备、与人接触会引起灼伤,与设备、建筑物等接触会引起腐蚀建筑物等接触会引起腐蚀灼烫、财产灼烫、财产损失损失毒
41、害性毒害性部分腐蚀品能部分腐蚀品能 挥发出具有强烈挥发出具有强烈腐蚀和毒害性的气体腐蚀和毒害性的气体中毒中毒氧化性氧化性无机腐蚀品大都具有较强氧化性,无机腐蚀品大都具有较强氧化性,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引起火灾甚至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爆炸易燃性易燃性有机腐蚀品大都可燃有机腐蚀品大都可燃火灾、爆炸火灾、爆炸 气体气体 超压超压 爆炸(安全装置)爆炸(安全装置) 静电静电 火灾爆炸(流速、接地)火灾爆炸(流速、接地) 泄漏泄漏 中毒(密封、防腐、防疲劳断裂)中毒(密封、防腐、防疲劳断裂) 火灾、爆炸火灾、爆炸 液体液体 静电(流速、接地)静电(流速、接地) 泄漏泄漏 中毒
42、中毒 火灾爆炸(密封、防腐)火灾爆炸(密封、防腐) 固体(粉料)固体(粉料) 静电静电 粉尘爆炸(流速、防静电)粉尘爆炸(流速、防静电) NiiiQq1GB18218-2000序号物 质 名 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储存区1爆炸性物质(如:二硝基苯酚)0.112易燃物质闪点28的液体22028闪点60的液体10100爆炸下限10的气体1103活性化学物质(如:过氧化钠)2204有毒物质(如:苯)2050GB18218-2000(1 1)物质危险性分析:危险物质为汽油和液化石)物质危险性分析:危险物质为汽油和液化石油气。油气。A.A.汽油遇火源可能发生爆炸、火灾。还具有一定汽油遇火源可能发生爆炸、火
43、灾。还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可能引起中毒。的毒害性,可能引起中毒。B.B.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形成处于燃烧浓度范围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形成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混合物遇火源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发生泄之内的混合物遇火源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发生泄漏时,液化石油气蒸发时会从环境中吸取大量热量漏时,液化石油气蒸发时会从环境中吸取大量热量,可能引起人员冻伤。液化石油气具有一定的毒害,可能引起人员冻伤。液化石油气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在发生泄漏时如果短时间吸入浓度过高可能引性,在发生泄漏时如果短时间吸入浓度过高可能引起中毒起中毒. .(2 2)生产条件危险性分析:)生产条件危险性分析:A A. . 装卸和输送工艺
44、危险性分析:油品电阻率较大,在流装卸和输送工艺危险性分析:油品电阻率较大,在流动过程中易于产生静电,可能引起静电火花,从而引起火动过程中易于产生静电,可能引起静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泄漏可能增加火灾爆炸及中毒的危险性灾甚至爆炸事故;泄漏可能增加火灾爆炸及中毒的危险性。B. B. 贮罐危险性分析:若汽油贮罐未埋地则可能由于腐蚀贮罐危险性分析:若汽油贮罐未埋地则可能由于腐蚀发生泄漏而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液化石油气贮罐属发生泄漏而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液化石油气贮罐属于压力容器,可发生延性破裂;若液化石油气贮罐焊缝退于压力容器,可发生延性破裂;若液化石油气贮罐焊缝退火处理不当或形状
45、出现不连续,则会出现应力集中,可能火处理不当或形状出现不连续,则会出现应力集中,可能引起脆性破裂;此外液化石油气贮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腐引起脆性破裂;此外液化石油气贮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腐蚀造成性能下降,引起腐蚀破裂。蚀造成性能下降,引起腐蚀破裂。C.C.泵和压缩机危险性分析:泵和压缩机均属于机械设备,存泵和压缩机危险性分析:泵和压缩机均属于机械设备,存在转动部件,如果防护不当或检修时可能引起机械伤害;泵在转动部件,如果防护不当或检修时可能引起机械伤害;泵和压缩机运转不良时会带来较大的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和压缩机运转不良时会带来较大的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压缩机还有较高的流体动力学噪声;设备绝缘不良,错误,压缩机还有较高的流体动力学噪声;设备绝缘不良,错误地接线或操作等原因触电造成的电击伤害事故;负载过大、地接线或操作等原因触电造成的电击伤害事故;负载过大、频繁启动,以及使用了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均可能引起电气频繁启动,以及使用了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均可能引起电气火灾。火灾。(3 3)自然条件危险性分析:地震可能使贮罐损坏,从而引起)自然条件危险性分析:地震可能使贮罐损坏,从而引起泄漏或物理性爆炸;雷电可能引起人员伤亡、设施损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域股权转让合同代持协议
- 住宅小区保洁承包合同
- 包装设计师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比赛试题
- 大型工程项目建材采购合同范本
- 直播投屏操作指南
- 2024年8月份光学薄膜中的三角干涉区域计算标准
- 电子商务合同范本:淘宝专用
- 食品物流配送服务合同范本
- 班级管理小妙招分享会
- 2025年合肥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 屋面工程防水施工技术PPT课件(附图丰富)
- 某公司财务尽职调查报告
- 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 生物安全委员会及组织架构
- 装饰图案__ppt
- 直映认字阅读第一册-1
- 锌合金电镀及退镀工艺精选版
- Be-what-u-wanna-be-歌词
- 群塔作业方案(图文并茂,十分详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