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析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析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析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析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圆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认识圆的特征;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2.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周率)为定值。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解释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4.结合发现圆周率的历史,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在第一学段,学生直观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及其周长、面积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从直线图形的学习到曲线图形的学习,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探

2、索新知、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本单元教科书通过对圆的探究,学生将初步了解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这不仅利于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而且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理解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通过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一)、圆的面积(二)七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圆的认识是圆的测量的基础,反过来圆的测量是对圆的再认识。本单元圆的认识、

3、圆的周长、圆的面积都是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在圆的周长公式的探索中注重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在圆的面积公式的探索中还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与方法。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多种探索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多数六年级学生虽然熟悉圆,能够辨认圆,但并不了解圆的特征。圆的认识(一)通过套圈游戏初步认识圆,然后通过画圆和“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等多个探索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圆的特征。这几个活动实质上指向的是让学生体会“圆上所有点到定点(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然后进一步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科书并没有给

4、出圆的定义,不需要学生记忆。“圆的认识(二)”主要是解决圆的性质问题,其中圆的对称性是圆的一个重要性质。与其他平面图形相比,圆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圆的轴对称性,通过与其他图形对称性的比较,体会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在圆的周长公式的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在圆的周长公式的探索中,通过生活经验“轮子越大滚一圈越远”(即圆的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以及“如何测量轮子的周长”的探索引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直径圆的周长的测量数据的分析,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并通过智慧老人

5、给出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及圆周率的概念。由此,突出了由具体(车轮)到抽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探究过程。3.将圆的面积公式的探索与利用圆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分开编排,突出利用已有研究图形的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适应未来的生活都是有用的,测量过程中蕴含的方法和思想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圆的面积(一)”是利用已有研究图形的经验探索圆的面积公式。教科书直接提出如何得到一个圆的面积的问题,首先通过圆内接正方形和借助方格纸研究图形的经验,估计了圆面积的大小范围。然后把圆进行分割,再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分

6、割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接近平行四边形。由此发现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圆之间的关系,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这样通过对特殊情况的归纳得出圆的面积公式。在“练一练”中力图通过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积累研究图形的经验。例如,将小方格加细估计圆的面积、运用圆与内接正多边形和外切正多边形的比较以及将圆等分后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极限的思想。“圆的面积(二)”是利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同时介绍一些有意思的推导圆面积的方法。将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与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分开编排,重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充足的数学活动经

7、验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通过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内化成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曲线围成的图形,研究曲线图形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化曲为直”。教科书力图通过不同的情境,不断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思想。例如,”欣赏与设计”中“你能看懂下面两组图的意思吗?你有什么发现”,介绍了“直线包络画圆”的方法及体会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其越趋近于圆,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直线与曲线的关系。在“圆周率的历史”中,教科书再次介绍了运用正多边形逼近圆计算圆周率的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特别地,在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4.

8、通过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教科书注重通过丰富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例如,探索“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编排“古人是怎样计算圆的周长的”以及“圆周率的历史”的阅读,充分挖掘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感受人类对圆周率历史探究的过程;在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中,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面积与半径平方之间的关系,渗透数学是研究数量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同时在探究中渗透“化曲为直”以及极限的思想;利用风车图、太极图、心脏线和鹦鹉螺等图案的欣赏与设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数学之美处处展现了圆是完美的图形。课时安排

9、建议新世纪小学数学第4版教科书,为方便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正文和练习能够更好地匹配,在教科书编写与课时的关系方面做了统一约定:全套教材原则上只有两种体例,即2页1课时(1页正文+1页练习)或3页2课时(1.5页正文+1.5页练习),凡是“试一试”,通常占0.5页,建议用1课时。本单元课时建议如下。内容建议课时数圆的认识(一)4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3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一)2圆的面积(二)练习一2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11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知识技能评价要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描述圆的特征,会用

10、圆规画圆,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说明:评价对圆的认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例如,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同一圆内的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同一圆内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圆是轴对称图形;能够用圆规画指定圆心或半径的圆;同时,能根据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参见样题13)2.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参见样题4)3.能解决一些与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参见样题57)说明:如果涉及计算圆和其他平面图形的组合图形的周长或面积,一般不超过三个图形进行组合,并且不要出现过于繁杂的数据。样题1 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画出圆的一条对称轴。样

11、题2 以点A为圆心,分别画出半径是2cm和3cm的圆。·A样题3 分别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样题4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样题5 在一块长3m,宽1m的长方形铁板上截下一块最大的半圆形铁板,半圆形铁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样题6 求下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样题7 太极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义深邃,其形状为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象征两极和合。请你照样子画一个。先补充一个条件,然后求出阴鱼(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我补充的条件是_面积的计算过程是_圆概念的上位数学知识与解读1.平面几何中圆的定义是什么?圆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下面列举三种:定义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

12、合叫作圆。定义2:在平面内,以一个固定点为中心,离该中心点一定距离处有一动点,绕着中心保持等距离运动一周所形成的的图形叫作圆。定义3:在平面内,线段OA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一周,它的另一端点A的轨迹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作圆。解读: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对圆的概念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用形象描述或举例说明的。这是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但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或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者,应该十分清楚地知道圆这个概念的明确定义。2.圆有什么性质?(1)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直径相等;(2)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3)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解读:圆的这些性质都是一个个定理,都可以根据圆的定义进行证明。除了上面的这些性质,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一个圆中半径或直径都有无数条。教学圆的认识时,哪些是圆的本质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