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测试PPT课件_第1页
钢筋保护层厚测试PPT课件_第2页
钢筋保护层厚测试PPT课件_第3页
钢筋保护层厚测试PPT课件_第4页
钢筋保护层厚测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的原则? 保证混凝土与钢筋的共同工作和耐久性。处于一般室内环境中的构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主要按结构构造或耐火性的要求确定。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中的构件,结构的使用寿命基本上取决于保护层完全碳化所需的时间。总之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应根据不同等级混凝土在设计基准期内碳化深度来确定。 为什么板、墙、壳类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以比梁柱类构件取得小? 对于梁柱等构件,因棱角部分的混凝土双向碳化,且易产生沿钢筋的纵向裂缝,而板、壳是单向碳化,故保护层厚度要比梁柱的小。第1页/共21页7.2 钢筋保护层的作用钢筋保

2、护层的作用 钢筋保护层厚度作用钢筋保护层厚度作用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混凝土保护层愈厚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混凝土保护层愈厚 , ,粘结粘结锚固作用愈大。锚固作用愈大。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碱性环境下钝化膜的稳定性,一定厚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碱性环境下钝化膜的稳定性,一定厚度保护层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所必需的条件。度保护层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所必需的条件。过厚的保护层将影响构件截面的过厚的保护层将影响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有效高度”。 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综合考虑粘结锚固、免遭锈蚀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综合考虑粘结锚固、免遭锈蚀和和 “有效高度有效高度”三个因素。规范给出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三个因

3、素。规范给出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保护层厚度的最低取值。厚度是保护层厚度的最低取值。 当保护层的厚度因耐久性的需要而超过当保护层的厚度因耐久性的需要而超过3540mmmm时,通时,通常是在混凝土保护层中离构件表面一定距离处全面增配由细常是在混凝土保护层中离构件表面一定距离处全面增配由细钢筋制成的构造钢筋网片钢筋制成的构造钢筋网片. . 第2页/共21页第3页/共21页7.3 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 表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环境类别环境类别板墙板墙 壳壳梁梁柱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一20151530

4、2525303030二二a-2020-3030-3030b-2020-3530-3530三三-3025-4035-4035注: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基础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第4页/共21页 表2 环境类别的分类环境环境类别类别环境描述环境描述备注备注一一室内正常环境室内正常环境遵循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GB50010-2002二二a a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及无侵蚀性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及无侵蚀性水或土壤环境水或土壤环境b b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及无侵蚀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

5、及无侵蚀性水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性水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三使用除冰盐、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使用除冰盐、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环境、滨海室内外环境位变动环境、滨海室内外环境四四海洋环境海洋环境遵循遵循港口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港口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JTJ267五五化工及侵蚀性介质腐蚀的环境化工及侵蚀性介质腐蚀的环境遵循遵循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GB500467.3 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第5页/共21页 辅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梁、柱中的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 15mm。板、墙、壳中分布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表 1

6、中相应保护层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 10mm。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 10mm,预制的肋形板主筋保护层应按梁的数值采用。 要求使用年限较长的重要建筑物和受沿海环境侵蚀的建筑物的承重结构 ,当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时 ,其保护层应适当增加。7.3 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第6页/共21页 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 ,其保护层厚度尚应遵守防火规范有关规定。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 ,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 ,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处于二、三类环境

7、中的悬臂板 ,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7.3 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第7页/共21页7.4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 执行标准执行标准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第8页/共21页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径技术规程检测项目 钢筋位置 钢筋间距及分布 保

8、护层厚度 钢筋直径 剖面扫描n检测方法电磁感应法雷达法局部破损法 电子感应法的工作原理 (发射系统(发射系统 )主机(采集系统)主机(采集系统) 探头探头 发射磁场发射磁场 感感 应应 电电 流流接受二次磁场接受二次磁场 钢筋钢筋第9页/共21页 为规范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检测,特制定本规定 规程适用于各类在建和已建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检测 当钢筋直径的检测结果设计结构安全或对测试结果有争议时,应采用其他测试手段进行验证 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检测,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电电磁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

9、护层厚度和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钢筋直径技术规程总则总则第10页/共21页 抽样检测: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确定检测批质量的检测方法 构件:按照检测要求确定的各层以相邻轴线划分的梁、板、柱、墙等混凝土结构基本单元 测点:在测区内,取得检测数据的检测点 钢筋保护层厚度c: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钢筋间最小净距离t:相邻平行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 d钢筋直径;c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 mc 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电子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电子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钢筋直径技术规程术语、符号术语、符号第11页/共21页 一般规定(检测条件

10、)t/c1c60mm时,同一位置三次测定值偏差2mm检测应避开铁磁性预埋件检测面应为清洁、平整的混凝土表面;检测应避开强交变电磁场(如电机、电焊机等)以及测点周边较大金属结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钢筋严重锈蚀时,此方法不再适用当c10mm时,应加垫非铁磁性垫块进行检测电子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检测技术第12页/共21页 钢筋位置与检测部位的确定初步确定受测钢筋位置:将探头放置在被检测部位表面,沿被测钢筋走向的垂直方向匀速缓慢移动探头,根据信号提示判断钢筋位置,并标记每根钢筋应至少用3个标记初步确定其位置确定箍筋或横向钢筋位置:避开被测钢筋,在中间部位沿与被测钢筋平行方向用上述方法

11、检测确定并标记确定被测钢筋的检测部位:相邻箍筋或横向钢筋的中间部位,沿被测钢筋的垂直方向进行检测电子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检测技术第13页/共21页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定确定钢筋准确位置后,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允许偏差:1mm(c40mm);2mm(40mmc60mm);10%设计值(c60mm)每一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应符合以下规定:被测构件全部受力钢筋均应测定,每根一点测点应选有代表性的部位,且宜选在构件受力的不利部位多根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时,应在构件的同一断面上进行每一测点应重复测试3次,取最小值作为该点测定值。电子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检测

12、技术第14页/共21页单个测点判定:纵向受力钢筋,梁、柱类+10mm,-7mm;板、墙类+8mm,-5mm。检测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上条允许偏差的1.5倍,否则应提请设计对局部结构安全进行核算抽样数量合格判定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规定执行结构验收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结果评定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规定执行电子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电子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钢筋直径技术规程检测技术检测技术第15页/共21页抽样与评定抽样与评定 抽样数量 检验部位,应由监理、建设及施工等各方根据构件的重要性更同选定。 对梁、板类构

13、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对选定的两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一点第16页/共21页抽样与评定抽样与评定 验收结果评定 合格点率为90%以上时,合格 ; 合格点率小于90%以上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以上时,合格; 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4.4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第17页/共21页 钢筋直径的测定 测量允许偏差:2mm 检测钢筋直径,应首先确定钢筋准确位置 每一测点重复测3次,取最小值 钢筋直径按测量结果和钢筋规格等级确定 检测钢筋直径时,应辅以其他测试手段进行验证电子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电子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钢筋直径技术规程检测技术检测技术第18页/共21页 某框架 剪力墙结构商务楼 ,现浇混凝土结构。检测结果如下表 工程应用示例第19页/共21页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环境类别环境类别板墙板墙 壳壳梁梁柱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