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萌芽_第1页
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萌芽_第2页
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萌芽_第3页
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萌芽_第4页
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萌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萌芽        【内容提要】         新文学的发生,在客观上经历了传教士维新派士大夫辛亥志士这一文化传播的三级跳过程,是域外文明的进入与绵延不断的传统文化碰撞的结果。文化传播媒介的平民化特质使文学创作者的身份普泛化、文学传播市场化、文学接受大众化,这是前所未有的变革。文化传播这一过程为新文学萌芽造就了一个新知识群体,他们将民主、的文化思潮带给了新文学;与此同时的域外文学翻译带来了文学观念的变革,使小说、戏曲由传统文学

2、的婢女地位登上文坛的霸主宝座;自晚清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一直到新文学的萌芽,是一个有机的过程。  【关键词】 文化传播/平民化/知识群体/文学变革     论及新文学的渊源,要么远祧明末,被认为是“童心说”、“性灵说”的张扬(注:参见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30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要么被说成是新文化运动干将努力为之的结果(注:参见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学术文集150 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而对距此不到10 年的维新派的作用言而慎之,认识不够,即使有人谈及,也多从文学改良与挽救清政府衰亡之命运方面入手。不仅如此,更少有学者

3、对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革新主张与新文学的形成关系作出恰当的评价。这一切都影响了对新文学源流、成因及其特质的准确把握和认识。为此,本文立足晚清民初域外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和对话的历史背景,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参与的视角来探讨新文学萌芽的要素。新文学的发生,不是20世纪初一帮留学生振臂一呼,于一朝一夕发动起来的,它在客观上经历了传教士维新派士大夫辛亥志士这一文化传播的三级跳过程,是域外文明的进入与绵延不断的传统文化碰撞的结果。晚清十字军东征带来的剑与火在刺伤国民自尊的同时点燃了域外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的导火索,士大夫们从拒斥、犹豫中开始反思,文化“开启民智”、文学救国的烽烟四起。之后的辛亥革命中,一股激

4、进的文化革新思想几乎与如火如荼的革命同时成长,势如破竹。这一切都使得域外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面对面的冲突和碰撞,从而激活、重构、刷新着传统文化,引入了令民族震惊和自省的世界文化的参照系和坐标。由文化传播而导致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一趋势,催生了新文学,并不断支配、影响着其变革的流向,这是20世纪初新文学发生、演变的基本形态。    一、传媒与文学传播通道的变革    曹聚仁先生曾说,“中国的文坛和报坛是表姊妹,血缘是很密切的”,“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注:曹聚仁文坛五十年8页、83页

5、,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版。),此话一语中的。新文学从萌芽、发生以及之后的演变都是与报刊息息相关的,报刊是新文学得以广泛传播的载体,也可以说,近代报刊的崛起催生并哺育了新文学。所以,为论述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关系,首先得廓清这一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轨迹。    中国曾产生过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一种传达君臣间消息、官员迁谪信息的政府机关报。但是,近代以来的报业却是由外国传教士带动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这一过程伴随着入侵的枪炮带给了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可笔者还是认为传教士在这一点上的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人为地缩小、回避其在报刊史上的地位,极不利于

6、对新文学渊源的考察。    1815年8月5日,转道美国历尽周折到达中国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33年,传教士麦都士与郭力士先在广州,后迁至新加坡出版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曾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中文期刊。戈公振在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中称:“据时事新报记载,由嘉庆廿年至咸丰十一年之四十六年中,计有报纸八种,均教会发行。”(注:戈公振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载国闻周报1927年4卷5期。)叶继元在核心期刊概论中把中国期刊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其中萌芽时期(18151890)的期刊大都为外国传教士所办。1860年以前,只有8

7、种宗教性期刊(这与戈公振文章中提到的数字一致),至1890年,共有127种。 书中还转载了美国传教士范约翰于1890年提出的一份中文报刊目录,其中提及76种报刊的名称,40种是宗教性质的,36种是世俗性的(注:叶继元核心期刊概论2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 列举这一系列数字旨在说明一个问题,尽管外国传教士所办报刊数目无法准确统计,但其在华创办报刊的大致轨迹还是可以清楚看出的,绝非文化侵略一语可以盖过。传教士作为文化人士的互动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从宗教传布到科学知识、域外时事新闻、活动、文化习俗的报道,均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它不但是维新前中国士大夫借以了解域外文化的

8、窗口,而且直接影响了维新变法的发生及又一个办报热潮的来临,尽管它在早期曾受到官方和士大夫的排斥与抵制。    中国人自己主办的报纸,滥觞于林则徐。林在广州组织人员根据外国人的报纸编译了澳门新闻纸,并摘录汇编澳门月报。作为在近代史上有所作为的清廷官员,他已悉知报纸在传递信息、了解世情方面的作用。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产生。18971898年两年内,创办的报刊达104家(注:史和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从1896年时务报创办至1911年,中国各地创办的报刊(包括海外华文报刊)多达1600多家(注: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

9、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神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势衰微,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急形势,力图救国于危难之中的封建士大夫从传教士及外商办的报纸中窥见了报刊在活动中的功用,从反对、敌视进而走向参与报刊的创办,以此传播思想,介绍域外文明,开启民智,实现政治图谋。甲午战败,洋务派的强国梦破灭。亡国灭种的沉痛反思使士大夫们再次对域外文明产生深层关注,而不再把对域外文化的学习限于技术移植,报刊的功用因此得到重新审视。之后,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把报刊当作实现政治图谋的工具加以重视、倡导。柳亚子的一段话颇有代表性:“波尔克谓报馆为第四种族。拿破仑曰:有一反对之

10、报章,胜于十万毛瑟枪”。(注: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辞,载二十世纪大舞台第1期。)梁启超认为“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维一切文明之母”,他主张“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注:梁启超本馆第100 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载清议报第一百期,1901年12月21日。)。视报刊为治国之利器,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可以从报刊的数量看出。清廷也在“庚子事变”后,科举改试“策论”,糅合了“报章体”一种新兴的报刊文体。这一切都是报刊业蓬勃兴盛的主要原因。其二,传教士与外商所办报刊为维新派、革命派倡导的报刊业勃兴提供了办报经验,甚至说培养了办报人才。“中国近代的报

11、刊大多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阶段:先是外国人在中国办外文报刊给外国人看,然后是外国人创办中文报刊给中国人看,最后是中国人自己办中文报刊给中国人看。”(注: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从此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报刊师法传教士们所办报刊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维新派倡导变法,深受万国公报刊发的李提摩太撰新政策、林乐知的中西关系略论和文学兴国策序、李佳白的改政急便条议等文章的影响。1895年维新人士在北京创办的刊物定名为万国公报,不但名字与传教士所办报名相同,而且多数文章取材于前者,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变法主张是以域外文明邦国的历史和现状为参照系,这很有见地。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

12、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商务印书馆,其主持人夏瑞芳幼年入教会学校学习,18岁入教会报馆习排字,先后在字林西报、捷报做排字工头,后与妻兄鲍咸恩合资创办商务印书馆。商务大股东沈伯芬为天主教徒,商务内部有相当数量的人是教徒,人称“教会派”,他们所受国外报刊的影响可见一斑。1868年,伍廷芳在香港创办中外新报,首次采用外国报纸形式编排,不再采用书本形式。因此,早期的报人多是传教士、外商所办报刊的职员、主笔,后来才独立办报。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向外国文学学习之前,报刊早就先行一步,其文体的简洁、通俗、立体化就是向外报学习的结果,从而迫使中国传统文体首先在报刊中失去市场。第三,印刷技术的现代化是使报刊、出版业勃兴

13、的又一主要原因。上海开埠的翌年,传教士麦都士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印刷所“墨海书馆”,采用机器印刷。据载,书馆拥有一架铁制印刷机,用一头牛拉转机轴,日印四万余张(估计这是夸张说法)(注:参见王韬著瀛海杂志卷六。)。1861年11月,英国商人匹克乌得创办上海新报,铅字排印,机器印刷,在外观上摆脱了线装书的形式。1897年,申报用了华府台单滚筒机,用电气马达拖转,每小时可出一千张,报纸销数大增。1900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在国内采用纸型技术。印刷技术的近代变革和与世界的接轨,既可以降低书刊成本,又可以增快传播速度,促进文化普及。例如一部通鉴辑览木刻本,老书坊售价非一、二十元不可,商务的铅印本,用有

14、光纸印刷,售价不过二元几角,因便宜而畅销一时,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接受。    不难看出,报刊在晚清民初的勃兴是域外文化强行登陆与传统文化碰撞、对话的结果。它不仅仅体现了对政治变革的参与,而且还表现在与近代出版机构一起彻底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生产、传播通道,使文学从创作传播过程受众,皆与以前发生了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文本创造者身份的普泛化,传播机制的市场化,接受者的大众化。    晚清以前,文本的创作者主要是士大夫,他们渴望以文学藏之名山、留于后世,带有浓厚的功利性。有的文本创造者就是用文学参政、议政的,如韩愈、白居易等。这种“文以载道”

15、的遗绪可以说直到科举废除才在客观上稍稍得以遏制。真正导致文本创造者从士大夫范围奔突而出的是近代报刊的兴起及出版业印刷术的近代化。新兴的报纸为了吸引读者,广设副刊,于是出现主笔与连载作品;专门的文学性期刊问世,职业作家以笔墨为生,从而使文本创作者普泛化为落魄文人、士大夫、新式知识分子等各阶层人物。1892年,韩子云创办的第一份小说期刊海上奇书登载他自己创作的海上花列传、太仙漫稿。1897年,字林沪报设副刊消闲报。三年后,中国日报辟副刊鼓吹录。1902年至1916年有57种文艺期刊问世,中国第一代职业作家随之产生。辛亥革命前一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律,使职业作家的存在有了保障。众多

16、作者的掐稿费而加入小说创作队伍,使文本制作者成分日益复杂。不仅如此,报刊作为“维新”、“革命”的工具之一,引起社会各层面的关注,一种新兴的报章文体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这是报刊作者与报刊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晶。文本制作者的这一变化是前所未有的。    鸦片战争前的传教士报刊,作为教会的宣传品是非卖品,由传教士向社会散发。但19世纪40年代之后,不论传教士还是外商所办的报刊都采用营业方式出售。报刊的商业化使之与读者的需要更加紧密起来,使报刊发展受市场支配而非某一集团的行政干预。1872年创办的申报直至1949年5月方才停办,长达77年,不仅是近代历史最久的报纸, 而且

17、是商业性报纸的典型。它作为商业活动的一部分而诞生,其目的是为了赢利,当然是受市场的支配,而市场的一个方面就是各阶层的受众。申报创始人安纳斯脱·美查原为茶叶、棉布商人,后转而经营报业。其创办的申报在创刊号上便提出:传统的记事文“维其事而荒诞无稽,其文皆典瞻有则,是仅能助儒者之清谈,未必为雅俗所共赏。”报刊文章则“求其记叙当今时事,文则质而不俚,事则简而能弹,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纸之善矣”。因服务对象的不同,宗旨也必然不同,因此,每张铜钱8文的报纸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不久便将获得甚丰的有10年历史的上海新报挤垮。一批职业作家主持的报纸副刊和文艺

18、期刊,更是要以其作品的传奇性、娱乐性、性符合大众化的消费心理而求生存。因此,报刊鲜明的“读者意识”和市场意识决定了报刊迎合公众的平民意识。因此,市场规律像只看不见的手操作、制约、支配着近代报刊、出版事业这一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使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日益紧密,也日益世俗化,而不再局限于某一阶层。从以上的讨论还可以看出,文化传播如此迅速地拓展,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还来自接受对象。传统文化的接受者是士大夫、读书人,与老百姓无缘。而晚清以降,由于社会变革的需要,为数众多的落魄文人、新式学生、职员、商贩以及逐渐形成的市民阶层、准市民阶层不仅分布在都市,而且也延伸到城市周围的城镇,这样一个大众化的受众体对文化

19、传播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据19031905年初南京、武汉、杭州等11座城镇的调查,当时这些地方共订购报刊62种,20227份,除南洋官报由江宁各级官府分摊外,其余11000余份为民间私人订阅,其中白话报刊14种,订数达12531份,普通市民也加入了订报行列(注:参见章开沅、罗福惠著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版。)。这一数字本身就说明文化传播的受众已突破了特定阶层而走向了大众,大众的多层次需求又促使文化传播的立体化。此时,在“维新”、“革命”派倡导的文学之外,纯娱乐、趣味性的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也因公众需要兴起,并在相当长的时间经久不衰。因为读者的大众化,白话文

20、作为传统文言文的对立面被大力倡导,这一阶段出现白话报刊一百多种就是例证。    到此为止,晚清民初的报刊、出版业的兴盛,在当时条件下所产生的作用已显而易见,如果没有现代报刊业的兴起,如果没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杂志作为阵地,很难想象之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会是怎样的情景?这一阶段文化传播的世俗化、大众化、市场化,直接触及的是传统文化及其体制,它反映、张扬的是各种绳索束缚下的人的要求,它参与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使士大夫之外的各阶层都享有接受文化传播的权利并被文化传播所影响,它将文学创作传播受众这个原本来自大众后被统治者据为己有的权利还给了大众。所以说,

21、这是域外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次有效的碰撞和对话绝不过分。如果我们不将目光、思维仅局限在“维新变法”的成功、“辛亥革命”的理想是否全面实现;如果我们的民族自尊不是病态、神经质的,那么就会清楚地看到这近百年域外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的结果,是域外文化与传统文化得以沟通,并且使中国文化汇入世界文化长河,形成了一个民族文化急遽变革的过程,直至新文化运动才达到了一个新的提升。这一次文化大众化的普及性尽管有限,但是毕竟是成功而且卓有成效的,况且这是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危机中全方位完成的。1           

22、二、文化传播与新知识群体的形成    传教士除了引入域外报刊和出版印刷技术,他们带给晚清的还有和自由主义文化思潮。这是因为,面对盲目自大的中国士大夫的本位文化心态,传教士为了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不得不用报刊的浅显文字介绍域外文化,并且开办学校培养人才,使他们首先成为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这一切旨在打破清朝帝国锁国排外的自尊自大,引入世界文明的宏阔背景使病入骨髓的晚清加快与世界接轨,方便域外文化的流布及市场的开拓。尽管这一举措的实施与枪炮加辱中华是同步的,但却在客观上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和文学创作队伍。他们睁眼看世界,身上汇聚了在当时条件下所能接触到的先进

23、文化思想,努力变革旧体制,改变民族被异族侵略、凌辱的命运。他们不但成为晚清封建专制的掘墓人,而且也在努力“复兴”民族文化,使日益自强的民族取得与域外民族平等对抗与交流的资格。当然,这一行程才刚刚开始。    晚清民初的这一新知识群体的形成是从文化传播的另一形式的推广而开始的。1859年以前,教会已在各地设立学堂50所,学生达1000人,主要是贫家子弟为学习谋生资本。时隔7年,教会学校、 书院又增加了24所,不但深入京师及偏远的云、贵、甘、陕等地,并且将招生目标逐渐投向士林子弟、富豪人家,因为他们在社会影响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改造、影响了他们,才能加快这一文化传

24、播的进程,减少干涉和阻挠。“李提摩太任广学会总干事时,便计划将10000名正式候补官员和34000名士子童生作为经常施加影响、 进行系统教育的对象”(注:参见章开沅、罗福惠著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版。)。足可见传教士办学的目的和改造、影响中国的决心之大。到1889年,新教学生已达16863人,1895年增至21353人。1892年,天主教有学校633所,学生10917 人(注:参见中国基督教会差会手册326页,1898年第二部分。)。 上海圣约翰学校于1891年正式开设大学课程。    迫于传教士办学的高涨之势,以及外交人才中匮

25、乏懂外语者,晚清官僚层的有识之士才纷纷建议开办学馆,广采西学,至1895年甲午战争前,中国共自办学堂25所,在校学生约2000人,主要是适应洋务需要而办的一些水师、武备、造船学校。由于时势和民意,19世纪最后五年,新式学堂有了长足,18951899年,全国共兴办学堂约150所, 其中仅百日维新期间就有106所,学生总数达到1万人。到1916年,不包括四川、贵州、广西省和未经立案的私立学校,全国已有学校121119所。至辛亥革命前,还向美、日及欧洲国家派遣了数以万计的留学生(注:参见章开沅、罗福惠著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版。)。  &#

26、160; 清楚地认识到晚清民初这一由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群体,在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潮影响下逐渐成熟,并对近代社会变革及新文学产生给予很大影响和作用,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不仅是文化传播的结果,而且是文化传播的活性载体。    西方“天赋人权”的思想,传教士早就零零星星地介绍过。1875年6月12日,基督教会在上海的万国公报登载了一篇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云:“其治国之权属之民。”谓民主国,不论君臣、小民应人人平等,因为“均是人也”。这是一篇较早向中国介绍国外民主、自由思想的文章,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各民主国的章程等。但真正注意到民主、自由

27、对于中国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并在这一方面有独到见地的是经过系统域外学习的严复等人以及维新、革命派人士。严复早年留学英国,精通,翻译天演论介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影响深广。因为他能较深入地考察中外文化,所以才提出:“夫自由者,各尽其天赋之能事故言自由,则不可以不明平等,平等而后有民主之权。”(注:严复主客平议。)因此,“今日之治,莫贵乎崇尚自由”(注:严复老子评点。)。梁启超受域外文化浸染较深,主要是因了报刊及翻译的影响,并加之流亡日本的亲身体会。所以,他不仅使严复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国民性思想研究走向深化,而且指出了中国国民积弱的根本原因。他认为,专制(政)

28、体造成国人奴隶性之中最可怕者为“心奴”,如此下去,国无国格,人无人格,国岂不亡乎?对“自由”的理解比严复更进一层,直指“自我”、“个人”。要自由,就必须打碎束缚人性的枷锁,不然,“有专制则无我辈”(注:梁启超拟讨专制政体檄,梁启超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尽管严复、梁启超后来曾出现与此矛盾的言辞,使“自由”学说陷入困境,但这是形势所迫的缘故。因为民族危机日重,他们作为智者不得不考虑国家之于民族的重要性,所以试图找出个人自由与国家的中间物。但由于历史局限,他们摇摆于传统与域外文明之间而找不到出路,又不得不将目光从现实转向过去。学贯中西的王国维试图打通中西沟通的渠道,并在此方面作出了不

29、朽的建树,但由于现实的局限,他的思想也不能为世人理解,使他不得不陷入痛苦的思考中。但这一切恰恰是后来的思想先驱者要解决的难题:域外文明与传统文明只有碰撞、激活,才能使民族文化复兴,产生强大的生命力,简单地移植或者想以此文化改造、取代彼文化,都是不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严复、梁启超由于历史和时势的局限,陷入了两者的矛盾之中是必然的。    晚清的这一自由、民主思潮的矛盾也深深地印在辛亥志士身上,革命者反对传统文化其实是出于颠覆旧政权、旧体制的一种需要,而不是说明他们果真已彻底割断传统。尽管他们中大多数人留学海外或接受新学,接受过域外文明的洗礼,但他们的意识仍深

30、埋在传统的土壤中,这一点就是连他们自己也不能否认。这就是为什么辛亥革命爆发了,但国民依然愚弱,复辟帝制者十分猖狂,革命的阵营也出现南辕北辙的分化,根本原因便是文化的局限及制约性。但与此同时,随着辛亥革命的深入和发展,却有一种文化反思的言论十分引人注目,其基础是进化、竞争、自由、民主、科学、平等等近代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尽管他们所占的位置非主流角色,但其激进的锋芒却显示了这一股文化革命思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注:参见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122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1月版。)。    1903年起,陈独秀先后参与创办了国民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