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_第1页
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_第2页
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_第3页
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秦素萍于红威廉莎士比亚(564 1616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是享誉世界的人文主 义作家。他当过肉店学徒,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在 剧院当过马夫、杂役,这些社会底层的阅历,使他亲身经历并目睹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酸甜苦辣,关注人性、关心人性、呼唤人性,很早就在他的心里 扎下了根。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就是他深刻地刻画人性的丑恶,鞭挞社会的不公,揭示制度的黑暗,张扬 人文思想,歌颂人文精神。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精神的 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他的人文精神作品,像一道闪电划破沉沉夜空,对当时及以后的世界文学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莎士比亚人文主义

2、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何为人文精神?周国平教授认为有三个层次:一是 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 ;二是理性,对真理的 追求;三是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 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这三个层次,步步深入,层层提高,体现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由浅入深的理 解乃至追求的发展脉搏。在中世纪教会的神学统治下,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被埋没了将近1000年,到了 14世纪特别是在15 T6世纪,古代文化又重新得到人们的 重视,欧洲出现了一个挖掘、研究、复兴古代文化的热 潮,文化科学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 ,这就是欧 洲历史上有名的“文艺复兴”。在1

3、6世纪末,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作 家,他一生共创作了 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 部抒情长诗。莎士比亚恰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前夜,腐朽的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作为新生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观 念开始流行并深入人心,猛烈冲击以宗教神学为代表 的蒙昧主义思想。社会进一步发展,进入15世纪初, 英国王权与资产阶级间的联盟逐渐解体,社会各种矛盾开始凸显,市民阶级分化严重;农村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农民生活进一步下降,农村矛盾也非常尖锐。社会混乱导致恶势力横行,城乡居民的基本人权得不 到保障,矛盾和问题多样化,资产阶级革命又在酝酿 之中。在这种大背景下 ,莎士比亚

4、创作了不朽的四大 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 白,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和残酷黑暗,以及对人性的摧残和禁锢,突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摧毁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迫 切要求。作品反映人民呼声,顺应历史潮流,极大地推动了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迅速传播。二、莎士比亚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弘扬人文主义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喜剧为主 ,共写了 37部戏剧, 此外,还写了 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 记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在他的作品中,无 论是悲剧、喜剧、历史剧,还是十四行诗,无不饱含 人文主义思想的暖流,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是其文学作 品的显著特征,读来使人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莎士比

5、 亚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现实的不满,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况,也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对人文主义从高歌赞美到彷徨迷茫的过 程。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清楚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 积累阶段的罪恶和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调和解决的矛盾。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此时英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当时的英国充满 了希望,对人文主义复兴道路的平坦坚信不疑。就在这一时期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戏剧创作充满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爱情被人文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人们从中世纪的束缚中解放,从中世纪的世俗中解放,人们的欲望被发挥得毫无遗留。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6、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人文主义爱情的开拓者,那缠绵悱恻的爱,穿越一切。莎士比亚的另一名篇威尼斯商人 则既写了爱情的浪漫永恒,又写了友情的纯真无邪。可以说,人文主义色彩,笼罩了他全部早期作品。到了 17世纪初,随着英国王权和资产阶级矛盾激化,英国社会思想出现分化多元,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愈来愈突出。莎士比亚对英国社会的美好期冀和现实状况产生了强 烈反差,他的创作思想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达到了文学创作的顶峰,也是人文主义的顶峰 。这一时期 的代表作是著名的 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为复仇献出了生命,为欲望献 出了青春,他是人文

7、主义大船最好的舵手。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他感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根本无法实现,就从书写现实转2013嗨篇小说0 7©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 Iran ic Publiji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avi. net向构筑幻想,他把人生的希冀放在了最后一部完整的 小说暴风雨上,人文主义犹如流星 ,流星虽已消 逝,但光芒永远耀眼。三、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精髓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精髓,莎士比亚作为这一时期杰出的剧作家、诗人,其作品无不洋溢着人文主义的

8、气息 ,展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读来使人备感温暖 、亲切,并对他 笔下的人和事充满了向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髓 可概括为:一是尊重人的独立自主,宣传人的价值 、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敢于向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神 学和僵化腐败的封建制度发起强有力的挑战。二是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在莎士比亚笔下,无论国王、王子、 贵族,还是平民、受苦人,都是平等的,实际上是摒 弃每个人地位、物质、财富等外在的东西 ,追求人格 的平等,这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人人向往的未来。三是高歌人性的真善美,颂扬亲情、爱情、友情,极力展现社会、家庭、婚姻的和谐美。四是赞扬 开明君主统治,反对专制;主张改革,削

9、弱贵族和教 会的势力,重用有才能的新贵 ,反对战争和内乱 ,建 立一个独立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谐共处的国家。莎士比亚以笔为剑,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向封建 蒙昧主义猛烈开火,开启了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文学 领域的反封建斗争,促进了当时的科学 、哲学、艺术、 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发展,似点点星光,点燃了当时欧洲政治思想变革的熊熊烈火,照亮了欧洲文艺复兴之路。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尽管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是一个身处大变革时期的作家,面对当时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学价值取向,特别是能够在反神权、反封建斗争依然激烈的形势下,提出这些符合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的人文主义主张,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更值得

10、一提的是,他的一些人文主义思想历经数百年依 然熠熠闪光,甚至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孜孜以求。四、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影响莎士比亚的悲剧 、喜剧、历史剧、传奇剧以及诗 歌,讴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同时又不掩饰资本原 始积累时期的罪恶,其巨大影响已经超越了时空。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 、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 品集中地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的艺术宝库,对世界文学发展具有深远 的影响。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莎士比亚"善于描绘宽阔的时代画卷和揭示时代的基本动力”,屠格涅夫称莎士比亚不仅仅是一个响亮和光辉的名字,他已经成了人们的财富,已经成为他们血肉的一部分

11、。从17世纪开始,莎士比亚的作品跃出英国,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各国,随后又传到美国及世界各地,其高超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极大地影响了 世界文学的发展。尤其是莎士比亚对人性的关怀和对 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影响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 作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作者。莎士比亚的作品传入中国后 ,对中国社会特别是 文学界产生了不小的震撼。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介绍 和翻译莎剧,莎士比亚也是近代最早被介绍到中国且 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的一位国外作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渴望人文关怀 ,渴望人性独立 ,莎士比亚 的人文主义在中国可以说是正逢其时,遇到了非常适合生长的土 壤。于是,曹禺、田汉、郭沫若、老舍

12、、 熊佛西、余上沅、白微等中国人文主义作家应运而生,他们的作品,关注人性,探索人性,敢于反映社会黑 暗面,大胆讴歌人性的真善美,通过塑造人的形象,反映人的心灵,展现人性的两面性,憧憬人类理想世界,揭露封建社会的丑恶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曹禺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从学生时代就深受莎士比 亚作品的影响。他的作品 雷雨日出北京人, 深受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影响,倡导个性解放,富于人文主义情怀,他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深刻,对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充满了同情,对封建制度的罪恶给予了无情的鞭挞,人文主义色彩非常浓厚,让读者在情感纠结、悲情愤懑中看到了漆黑天幕上那亮 丽的人性之光。曹

13、禺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十分 重要的地位。我国另一位著名作家田汉也很早就开始 受到莎士比亚的影响,他是中国正式翻译莎士比亚作 品的第一人。他的作品善于用悲剧来反映穷苦生活,揭露专制黑暗,抒发美好愿望,歌颂反抗精神,体现 出十分明显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他如郭沫若、老舍、熊佛西、余上沅、白微等中国近现代文学巨匠,他们的不少作品中"莎士比亚痕迹”也很明显,人文主义、现实主义情结也非常浓郁。注释: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文献1 英0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 M.朱生豪,译.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2 英0彼得艾克洛德.莎士比亚传M.郭骏,罗淑 珍,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3 陆挺,主编.人文演讲录 M.北京:文化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