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1921年10月,郁达夫的三篇小说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2.1917 年 1 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八事”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17年2月,他就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1920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为中国新诗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终身大事),开“社会问题剧”之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剧作
2、。3.鲁迅在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5.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呐喊,第二部小说集是彷徨,第三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呐喊、彷徨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最早发表在当时北京的:晨报副刊?7.在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和(刘半农)唱起双簧,正式拉开这场斗争的序幕。9.第一批新诗作家(白话诗人):,、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11.新月派代表诗人:、朱湘、饶孟侃、刘梦苇、林徽因
3、、陈梦家、方玮德等12.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3.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1916年)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至北京,(新青年)是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挑战进击的主要阵地,也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4.诗歌三大潮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15.象征派代表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戴望舒、李金发、梁宗岱、冯至、卞之琳16.湖畔诗派代表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冰心、冯至等17.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他的四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 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和云游集
4、(1932)。18.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进化团 2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小说群体:问题小说诗月刊:我国第一个新诗刊物,1921年康白情等中国新诗社创办。语丝: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创作为主的文学刊物。瞿秋白俄乡纪程、赤都心史:开中国报告文学之先声。乡土小说:是五四文学革命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冰心斯人独憔悴:开创问题小说之风气,1919年发表于晨报副刊。春柳社: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成立于1907年。民众戏剧社: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1921年郑振铎,沈雁冰,欧阳予倩等人成立于上海。周作人小河:被胡适评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胡适:第一白话诗人。 欧阳予倩、田
5、汉: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现代散文诗鼻祖、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丁西林:独幕喜剧圣手。 李金发:诗怪,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1.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二人发起,将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主张写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创造社:1921年6月由郭沫若、成
6、仿吾、郁达夫、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前期的创造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学衡派:反对新文学运动的文学复古流派。以1922年1月在南京创刊的学衡杂志得名。代表人物为当梅光迪、吴宓、胡先骕。他们反对新文学运动,相信靠伦理道德的理论来凝聚中国。他们试图以学理立言,在中外文化比较中坚持一个宗旨,即“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着手整理研究和维持传统文化,反对新文化运动所主张的平民主义,反对包括文学革命在内的一切急剧的社会变革。甲寅派:
7、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章士钊复刊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角度论争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重新提倡“读经救国”,甚至鼓吹恢复科举制。新诗格律化:前期新月派的诗歌主张。由闻一多借鉴西洋和中国传统格律,根据现代汉语的特点提出,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纯诗: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
8、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问题小说:为探讨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是“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代表人物有冰心,叶圣陶,俞平伯,王统照等人,1919年,冰心发表斯人独憔悴,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1921年文学研究会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成为五四前后几年间的创作潮流。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
9、潘漠华、冯雪峰等人,是中国20年代新诗一团体。1922年春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湖畔诗社,1922年4月出版诗合集湖畔。所作诗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友情、爱情的纯真。他们诗中的真纯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掀起了“五四”爱情诗创作的一个新高潮。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周作人提出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倡导新文学应是人的文学,其根本目标在于能使人性得以健全发展 。思想革命:1919年初,周作人发表了进一步探讨文学建
10、设的思想革命、在思想革命中,周作人提出,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因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浸淫积淀,已经使荒谬的思想和晦涩的文言达到了融合为一、彼此难离难弃的程度。周作人决绝地指出,仅仅改变文字不涉及思想,是绝对不能实现文学革命的完全胜利。这样,周作人把新文学中蕴涵的思想革命作为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命题提了出来。美文: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题为美文的文章,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该文将那种以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性的散文视作美文,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位置,实际上也就阐明了艺术性散文的文类品格。谈新诗:1919年胡适发表谈新诗,在文中他提出“作诗如
11、作文”的主张,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这为新的诗歌语言与形式的创造开辟道路。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刊登在1917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2卷5号上,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发展观,论证文学变革的必要性,明确地提出了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提出“文章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学革命论:陈独秀于1917年2月发表
12、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号召要以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变革运动为楷模,发动中国的文学革命,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即要求建设“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纲领,涉及了文学的创作方法、平民化、社会功能等同样是本质性的问题 。呐喊彷徨的人物形象:1权势者形象,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些有钱有权有势的“阔人”,如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等。他们自觉地维护着封建传统及其伦理道德规范,并体现了冷酷、虚伪的精神特征。2积极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者形象。肥皂里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干亭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属于这一类。被侮辱与
13、被损害者形象,鲁迅认为,各种形式的封建思想观念,在精神上戕害着等级社会的下层人,侵蚀着他们的灵魂,从而严格地控制着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维护封建秩序,因而他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较多的不觉之中被吃掉的形象 。农民和小市民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第一次把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精神状态深刻地加以艺术展现,提出了农民问题。 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极其低下、悲惨,但精神上却愚昧麻木,构成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深刻矛盾,鲁迅以深刻的同情描写其悲剧命运。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形象,明天祝福离婚可以视为描写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三部曲。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意义就在于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奴役国民尤其是妇女的残酷性和荒谬
14、性。 (3)下层旧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已、陈士成曾如醉如痴地追求功名利禄,却终生未爬上统治者的显赫地位,而他们所受的教育又不能支持其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最后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以孔乙己、陈士成的悲惨命运来暴露封建等级观念吃人的罪恶。觉醒者形象。鲁迅不仅颂扬先觉者的反抗精神,更从悲剧现实出发,塑造了一批梦醒了无路可走、倍感痛苦的知识者形象,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子君等。呐喊彷徨的艺术特征(艺术成就):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实现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1提供了新的小说观念。鲁迅的取材和写法,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体式,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实现了对传统写法自觉
15、、大胆的突破。2.提供了新的人物、题材和新的思想主题新的人物: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写了普通农民的小说家。新的题材:中国现代小说两大基本题材(农民、知识分子)都是由鲁迅开创的。新的思想主题:观察与表现普通人命运的独特视角,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主题。3.故事情节的弱化与灵魂揭示的强化呐喊彷徨为了更深入地揭示人们灵魂状态,对故事情节的曲折和完整并不倚重,狂人日记、故乡、伤逝、在酒楼上等大都是以人物的情绪感受作为小说的整体框架,故事情节和生活画面被编织进人物的情绪感受之中。4.结构的两种基本模式与总体的封闭性两种模式一是“看被看”,一是“离去归来再离去”。“看与被看”的结构模式在彷徨中有一篇极富有
16、象征意味的小说示众里有着独特的表达 。“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基本构成一个系列,这类作品有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故乡等。这类小说叙述者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两种基本结构模式,都从总体上表现出了圆周式封闭的特性。5.点睛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白描,就是真实朴素,不加粉饰地描写对象。用鲁迅的话说即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首先运用在对景物的描写上 其次,将白描手法用于人物形象塑造 “画眼睛”。阿Q形象1.形象特征及精神胜利法: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也是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精神胜利法:(1)妄自尊大和自轻自贱(2)敏感忌讳
17、和麻木健忘(3)质朴愚昧和圆滑无赖(4)率真任性和正统卫道(5)争强好胜和忍辱屈从(6)善于变通和自我解脱2、原因及意义(1)原因 :A、阿Q精神胜利法是在长期的封建主义精神奴役下滋长起来的B、阿Q精神胜利法建立在孤陋寡闻、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保守落后的基础上。C、从生理、心理学角度看,阿Q精神胜利法属于生物性的自我保护反应,是生物性的自我保护本能的结果。意义:A、阿Q形象具有巨大的概括性,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沉重的苦难生活的生动概括。B、阿Q形象具有社会普遍性,既概括了中国国民性的一般弱点,也概括了人类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法。C 以对“人”这一生存困境的正视,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具
18、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小说1、问题小说的出现新潮作家群的作品初露端倪冰心两个家庭等小说开创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气。1921年文学研究会将“问题小说”创作引向高潮。“问题小说”形成创作朝流的主要原因(1)是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2)是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3)是新文学理论家着力提倡、创作主体积极响应的结果。问题小说的特征与缺失1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现实精神2题材广泛,涉及面广(1)劳动者的命运问题 (2)妇女地位问题冰心的庄鸿的姊姊 (3)青年恋爱婚姻问题 (4)教育问题 (5)探索人生意义问题3缺失:社会功利性与概念化;只问病源,不开药方。二、乡土小说乡土小说产生的因素1从新
19、文学发展的背景看,乡土小说的兴起,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于西方化的一次反拨。“五四”小说以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和对西方近现代文学及语言的借鉴与中国传统小说划清了界限、实现了小说的革命,然而“五四”小说的概念化与欧化导致小说在叙事上不像小说,语言上非本土化。2从乡土文学理论的倡导看,1923年周作人连续发表文章提倡“乡土艺术”,呼吁文学的“地方色彩”,提倡文学应有“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号召作家“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充分张扬“风土的力”。3从作家的 队伍组成看,鲁迅是乡土小说鼻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大批乡土小说家,象王鲁彦、许杰、彭
20、家煌、台静农、萧红等,他们在创作视角上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鲁迅的启蒙理性的文化观照立场,显示出对乡土社会的超越性认知。4从艺术经验的积累看,鲁迅创作大量的乡土小说为后来的乡土作家建立了规范,提供了许多题材和形象,王鲁彦提供了小说典型环境描写的新范式等等,乡土小说的贡献1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2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和农民,从而使新文学和社会生活联系得更为密切,也更贴近现实土壤
21、。 3自觉地开拓了风俗民情这个前所未有的小说审美领域,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形成,其中的圆熟之作具有意境美。4、打破了全知叙述角度,作家隐退,让画面和细节直接在读者面前显现,语言的个性化程度和地方色彩也都大大增强。三、浪漫抒情小说兴起原因 1、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与主情主义文艺思潮的感染,以及中国人所固有的抒情气质。2、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地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3、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是一份以倡导思想启蒙和新文化运动为主要宗旨的综合性刊物。
22、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促进了我国思想大解放局面的产生。它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全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重新批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反对封建纲常伦理,同时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在文学理论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功。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
23、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使文学革命由理论走向实践。新青年促进了近代文学创作的发展,新青年上接连发表鲁迅等人的优秀文学着作,激发了其他新文学作家的创作热情,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大繁荣局面。新青年也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学刊物和文学团体的蓬勃兴起,也促进了外国文学和西方文艺思想的涌入。总之,在新青年和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引领下,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不断发展,新文学在理论建设,创作实践和文学刊物及团体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极大的解放了思想,推动文化与文学走向新的阶段。女神的主题内涵 1、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1)“反抗”,源自人的解放与觉醒;“破坏”,基于现实的黑暗、冷酷、腥秽;“
24、创造”,是人类得以前行的动因。(2)“五四”精神:怀疑、批判、反抗、破坏、创造。(3)凤凰涅磐 、女神之再生集中表现了上述主题。 2、“泛神论”的主题“一切的一”中的“一”,指大自然普泛的本体(神);“一的一切”中的“一切”,指由“一”的本体衍生出的自然万物。“一切的一”与“一的一切”,这是一种一切都融为一体,生命与万物物我无间的大和谐境界。(自我、自然与神三个元素融为一体) 3、爱国主义的主题炉中煤、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 。“五四”是中国现代新型文化的青春期,郭的爱国也表现为对“青春中国”、“新中国”的向往与追求。 4、女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2)
25、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3)是一个热烈执着地追求美好理想和个性解放,充满着历史乐观主义精神的现代人。(4)抒情主人公已越出了“祖国意识”,有了“人类意识”。女神的艺术特色 1、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基础之上。(1)“泛神论”使诗人的思绪飞腾起来,产生了奇特无比的想象。(2)“泛神论”使诗人把整个大自然都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2、创造了自由诗的诗体形式。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3、综合采用多种艺术表现的手法。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等来反映现实;常使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借助某一形象来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使感情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想象新奇,语言粗犷,气势磅礴,声调激越,笔调恣肆。女神的主要贡献一方面把五四新诗运动的诗体解放推向极致;一方面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腾飞起来。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秋季学期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计划
- 急诊工作的指导计划
- 跨部门合作在年度工作中的关键性计划
- 《机械零件加工》课件第一篇模块一项目一任务一
- 新余学院《新能源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编排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卫生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毒理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大学《走进国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11304管理案例分析期末试题答案
- 期末检测卷(试题)-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期末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 第三单元《天气》-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教科版)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讲座
- 高中物理-《互感与自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 《古建筑油漆彩画作》课件-第七章 古建筑彩画工艺技术
- 中国舞台机械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线性代数》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公务员考试青海省(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磷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善磷矿资源市场配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