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单元划分_第1页
第4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单元划分_第2页
第4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单元划分_第3页
第4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单元划分_第4页
第4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单元划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评价单元划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评价单元划分n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n有害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慢性损害的因素。n通常情况下,二者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危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n

2、危险、有害因素有两层含义:危险、有害因素有两层含义:一是危险、有害因素的不确定性;一是危险、有害因素的不确定性;二是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造成的伤害、损失的不确定性二是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造成的伤害、损失的不确定性。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的基本特性的基本特性(1)1)普遍性普遍性 自然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危险,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也总自然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危险,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也总是伴随着危险。所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普遍存在。是伴随着危险。所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普遍存在。(2)2)随机性随机性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

3、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不确定的。何时、何地、发生何种事故,其后果如何,很难预测。不确定的。何时、何地、发生何种事故,其后果如何,很难预测。(3)3)必然性必然性 危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绝对的。危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绝对的。(4)4)因果相关性因果相关性 事故是由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故是由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5)突变性突变性 系统由安全状态转化为事故状态实际上是一种突变现象。事故一系统由安全状态转化为事故状态实际上是一种突变现象。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6)6)潜伏

4、性潜伏性 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变性,但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变性,但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亦即系统内部相关参数的渐变过程。所以事故具有潜伏性。亦即系统内部相关参数的渐变过程。所以事故具有潜伏性。(7)7)危害性危害性 事故往往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故往往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8)8)可预防性可预防性 尽管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控制措施来预防尽管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控制措施来预防事故发生或者延缓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即事故发生或者延缓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即,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4 危害辨识

5、、风险评价的过程是也一个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过程是也一个PDCA循环循环的过程。的过程。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审查改善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检查纠正维持管理持续改进是否可承受的风险?否是PLANCHECKACTIONDO一、一、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n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存在危险有害之所以能造成危险、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

6、危险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和能量的意外释合作用,并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因此,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放。因此,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转换为事故的根本原因。危险有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转换为事故的根本原因。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状态和管理缺陷等3 3个方面。个方面。n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中,将人的)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

7、安全不安全行为分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设备等13大类;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防护、保险、信号等大类;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环境生产环境有缺陷等有缺陷等4 4大类。大类。 6人人的的不不安安全全行行为为分分类类(一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n0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n未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末给信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

8、停机器时末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忘记关闭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 (指按钮、阀门、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扳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机器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器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客;客货混载;冲压货混载;冲压机作业时,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伸进冲压模;工作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压模;工作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其他屑;其他 。n0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n

9、拆拆除了安全装置除了安全装置;安;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调整的错误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其他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其他 。n03使用不安全使用不安全设备设备n临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其他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其他 n04手代替工具手代替工具操作操作n用用手代替手动工具手代替手动工具;用;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工件进行机加工。n05物体物体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不生产用品等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不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存放不当 n06冒险进入危

10、险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场所n冒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 (无安全设施无安全设施);采伐、集材、运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末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材、装车时,末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进入油罐罐或井中;未或井中;未 “敲帮问顶敲帮问顶”开始作业;冒进信号;调车场超速开始作业;冒进信号;调车场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合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车;上下车;易燃易爆场合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车;未及时镣望未及时镣望 。 n07攀、坐不安全位置攀、坐不安全位置 (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车吊钩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车吊钩) n0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在起

11、吊物下作业、停留 n0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n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有分散注意力行为n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忽视其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忽视其使用使用n未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戴护目镜或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末佩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末戴工作帽;其他帽;末佩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末戴工作帽;其他 。n12不安全不安全装束装束n在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

12、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10物物的的不不安安全全状状态态和和环环境境不不良良分分类类(二)(二)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 n0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n(1)无防护)无防护 :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电气)末接地;绝缘不良;末接地;绝缘不良;局通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局通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

13、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其他挡车器或挡车栏;其他 。n(2)防护不当防护不当 :防护罩末在适应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防护罩末在适应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爆破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不够;爆破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其他部分裸露;其他。n0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n(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陷

14、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陷。n(2)强度不够强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其他绳索不合安全要求;其他。n(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其他其他 。n(4)维修、调正不良维修、调正不良 :设备失修;设备失修;n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其他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其他。n0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少或有缺陷或有缺陷n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

15、、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无个人防护用品、用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具 ;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04生产生产 (施工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场地环境不良n(1)照明光线)照明光线不良不良: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光线过强。n(2)通风不良)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停电停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停电停风时爆破作业;瓦斯排放末达到安全浓度爆破作业;瓦斯超限;风时爆破作业;瓦斯排放末达到安全浓度爆破作业;瓦斯超限;其他

16、其他 。n(3)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狭窄 n(4)作业场地作业场地杂乱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采伐时,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采伐时,未开安全道;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末作处理;其他。未开安全道;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末作处理;其他。n(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n(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n(7)地面滑地面滑 :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滑物 。n(8)贮存方法不安全贮存方法不安全 n(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环境温度、湿度不当(三三)安全管理的缺陷)安全管理的缺陷(

17、1)(1)对物对物( (含作业环境含作业环境) )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缺陷。(2)(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面的缺陷。(3)(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或作业程序有错误。(4)(4)用人单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用人单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

18、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络、禁忌作业等。(5)(5)对来自相关方对来自相关方( (供应商、承包商等供应商、承包商等) )的风险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的风险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要求。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要求。 (6)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此外,一些客观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此外,一些客观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换气、色彩等也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是导致危险、振动、通风换气、色彩等也会引起设备故障或

19、人员失误,是导致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的间接因素。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的间接因素。(四四)事故的原因)事故的原因1.1.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 所谓事故的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又称一次原所谓事故的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又称一次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两个,即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两个,即人的不安全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少数学者。少数学者,如美国的皮特森,如美国的皮特森(Den Peterson)(Den Peterson)则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管理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则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管理失误

20、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此观点说此观点说明管理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管理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n据美国有关方面统计据美国有关方面统计, ,每年全国休工每年全国休工8d8d以上的事故中以上的事故中, ,有有9696的事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有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有9191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日本全国每年休工日本全国每年休工4d4d以上的事故中,有以上的事故中,有94.594.5的事故与人的不安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全行为有关,83.583.5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这些数字表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这些数字表明明, ,大多数事故既与人

21、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也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大多数事故既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也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也就是说,只要控制好其中之一,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有关,也就是说,只要控制好其中之一,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有一个不发生,或者使两者不同时发生,我们就的不安全状态中有一个不发生,或者使两者不同时发生,我们就能控制大多数事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能控制大多数事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控制两者和控制两者之一的代价是完全不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控制两者和控制两者之一的代价是完全不一样的。为统计方便,我国国家标准一样的。为统计方便,我国国家标准

22、GB6441-1986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亡事故分类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了详细分类。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了详细分类。1)1)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缺陷。无防护无防护 具体包括:具体包括: 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护栏或护栏损坏;( (电气电气) )末接地;绝缘不良;局部通风机无消音末接地;绝缘不良;局部通风机无消音系统系统, ,噪音大;危房内作业;未

23、安装防止噪音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其他。栏;其他。防护不当防护不当 具体包括:具体包括: 防护罩未在适应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防护罩未在适应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爆破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其他。爆破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其他。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具要求,具体包体包括通括通道门遮挡视线;制道

24、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欠;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欠;工件有锋利毛刺、动装置有缺欠;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欠;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棱;其他。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棱;其他。强度不够。包强度不够。包括机括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索不合安全要求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包括设运行,包括设备带备带“病病”运转;超负荷运运转;超负荷运转;其他。转;其他。维修、调整维修、调整不良,包括设不良,包括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其他。失灵;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25、缺少或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指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陷指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指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陷指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生产生产( (施工施工) )场地环境不良场地环境不良照明光线不良照明光线不良 包括: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包括: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

26、线过强。通风不良通风不良 包括: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停电、停风时进行爆包括: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停电、停风时进行爆破作业;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就爆破;瓦斯超限;其他。破作业;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就爆破;瓦斯超限;其他。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作业场所杂乱 包括: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采伐时未开安全道;迎门树、包括: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采伐时未开安全道;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其他。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其他。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滑地面滑 包括:地面有油或其

27、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包括: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贮存方法不安全贮存方法不安全环境温度、湿度不当环境温度、湿度不当2)2)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忘记关闭设备;忽视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 (指按钮、阀门、板手、把柄等指按钮、阀门、板手、

28、把柄等的操作的操作) );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违;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客货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客货混载;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混载;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工件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其它。压模;工件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其它。造成安全装置失效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因调整的错误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因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其他。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其他。使用不安全设备使用不安全设备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其他。临时使用不

29、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其他。手代替工具操作手代替工具操作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手持工件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手持工件进行加工。进行加工。物体物体(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 )存放存放不当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 (无安全设施无安全设施) );采伐、集材、运材、;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开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装车时未离开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未做好准备工

30、作就开始作业;冒进信号;调车场超速上下车;易未做好准备工作就开始作业;冒进信号;调车场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所有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走;未及时了望。燃易爆场所有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走;未及时了望。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 场合中,忽视其使用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3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呼吸帽;未佩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未戴工作帽;其他。呼吸帽;未佩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未戴工作帽;其他。不安全装束不安全装束 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其他。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其他。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n1)1)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 “技术和设计有缺陷技术和设计有缺陷”是指从安全的角度来分析,在设计上是指从安全的角度来分析,在

32、设计上和技术上存在的与事故发生原因有关的缺陷。其中包括工业构和技术上存在的与事故发生原因有关的缺陷。其中包括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控制方法、维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控制方法、维修检查等在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中存在的缺陷。修检查等在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中存在的缺陷。n 这类缺陷主要表现在:在设计上因设计错误或考虑不周造成这类缺陷主要表现在:在设计上因设计错误或考虑不周造成的失误;在技术上因安装、施工、制造、使用、维修、检查等的失误;在技术上因安装、施工、制造、使用、维修、检查等达不到要求而留下的事故隐患。达不到要求而留下的事故隐患。2.2.事故的间接

33、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 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指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指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7 7种:种: n2)2)教育培训不够教育培训不够n “教育培训不够教育培训不够”是指形式上对职工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的教是指形式上对职工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育和培训, ,但是在组织管理、方法、时间、效果、广度、深度等但是在组织管理、方法、时间、效果、广度、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n “教育培训不够教育培训不够”的具体表现在:职工对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的具体表现在:职工对党和国家的安全

34、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不了解,对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纪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不了解,对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纪律没有完全掌握,对各种设备、设施的工作原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律没有完全掌握,对各种设备、设施的工作原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没有学懂弄通,对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方法、安全防护方法、安等没有学懂弄通,对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方法、安全防护方法、安全生产特点等一知半解、应付不了日常操作中遇到的各种安全问全生产特点等一知半解、应付不了日常操作中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对安全操作规程等不重视,不能真正按规章制度操作,以致题,对安全操作规程等不重视,不能真正按规章制度操作,以致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不能防止事故的发

35、生。n3)3)身体的原因身体的原因n “身体的原因身体的原因”包括身体有缺陷。包括身体有缺陷。n 如:眩晕、头痛、高血压等疾病,近视、耳聋、色盲等残疾,如:眩晕、头痛、高血压等疾病,近视、耳聋、色盲等残疾,身体过度疲劳、酒醉、药物的作用等。身体过度疲劳、酒醉、药物的作用等。n4)4)精神的原因精神的原因n “精神原因精神原因”包括怠慢、反抗、不满等不良态度包括怠慢、反抗、不满等不良态度, ,烦躁、紧张、烦躁、紧张、恐怖、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偏狭、固执等性格缺陷等。此外,恐怖、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偏狭、固执等性格缺陷等。此外,兴奋、过度积极等精神状态也有可能产生不安全行为。兴奋、过度积极等精神状

36、态也有可能产生不安全行为。n5)5)管理上有缺陷管理上有缺陷n “管理有缺陷管理有缺陷”包括劳动组织不合理,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安全包括劳动组织不合理,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不强,作业标准不明确,缺乏检查保养制度,人事生产的责任心不强,作业标准不明确,缺乏检查保养制度,人事配备不完善,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健全的操作配备不完善,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健全的操作规程,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等。规程,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等。n 事故统计表明事故统计表明,85%,85%左右的事故都与管理因素有关。即,如果采左右的事故都与管理因素有关。即,如果采取了合适的管

37、理措施,大部分事故将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可取了合适的管理措施,大部分事故将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可以说,管理因素是事故发生乃至造成严重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以说,管理因素是事故发生乃至造成严重损失的最主要原因。n ( (以上条是二次原因以上条是二次原因) )n6)6)学校教育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n “学校教育原因学校教育原因”是指各级教育组织中的安全教育不完全、不是指各级教育组织中的安全教育不完全、不彻底等。学校素质教育中应包括安全素质。而且学校老师的思想、彻底等。学校素质教育中应包括安全素质。而且学校老师的思想、观点对学生的影响甚至终生都难以消除。许多事件均表明,正是观点对学生的影响甚至终生都

38、难以消除。许多事件均表明,正是由于学校教育中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不完全、不彻底,大多数还停由于学校教育中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不完全、不彻底,大多数还停留在常识式的初级阶段,使得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突发性事件,留在常识式的初级阶段,使得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突发性事件,不知所措,遭受了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不知所措,遭受了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n7)7)社会历史原因社会历史原因n “社会历史原因社会历史原因”包括有关安全法规或行政管理机构不完善,包括有关安全法规或行政管理机构不完善,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够等。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够等。 ( (以上以上2 2条是基础原因条是基础原因)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39、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1992 )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害因素分为 6大类大类37小类:小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1)(1)设备、设施缺陷设备、设施缺陷( (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

40、陷等) ); (2)(2)防护缺陷防护缺陷( (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 (3)(3)电危害电危害( (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电危害等)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4)(4)噪声危害噪声危害( (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他噪声等) ); (5)振动危害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

41、力性振动、其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他振动危害等);n(6)(6)电磁辐射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包括X X射线、射线、射线、射线、粒子、粒子、粒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 );n(7)(7)运动物危害运动物危害( (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土、岩滑动,料堆( (垛垛) )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

42、危害等动物危害等) );n(8)(8)明明火;火;n(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液体、固体,其他高高温气体、液体、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温物质等);n(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液体、固体,其他低低温气体、液体、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温物质等);n(11)粉尘与气溶胶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n(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照,缺氧

43、,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n(13)(13)信号缺陷信号缺陷( (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显示不准及其他信号缺陷等显示不准及其他信号缺陷等) );n(14)(14)标志缺陷标志缺陷( (无标志,标志不清晰、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无标志,标志不清晰、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及其他标志缺陷等置缺陷及其他标志缺陷等)

44、 );n(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素。n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n(1)(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物质( (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及其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及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 );n(2)(2)自燃性物质;自燃性物质;n(3)(3)有毒物质有毒物质( (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及其他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及其他有毒物质等等) );n(4)(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 (腐蚀性气体、液体、固体及其他腐蚀性物质等腐蚀性气体、液体、固体及其他腐蚀性物

45、质等) );n(5)(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危险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和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1)(1)负荷超限负荷超限( (体力、听力、视力及其他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及其他负荷超限) );(2)(2)健康状况异常;健康状况异常;(3)(3)从事禁忌作业;从事禁忌作业;(4)(4)心理异常心理异常( (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情绪异常

46、、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5)辨别功能缺陷辨别功能缺陷( (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别功能缺陷) );(6)(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素。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错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错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有害因素。 6.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其它危险、有害因素(4)搬举重物;作业空间;工具不合适;标识不清。搬举重物;作业空间;工具不合适;标识不清。(二)(二) 参照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4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n参照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GB6441-1986),综合考虑,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事故分为2020类。类。n(1)(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n(2)(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

48、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n(3)(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 (静止静止) )部件、工具、加工件直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人、绞、碾、割、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人、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n(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起重伤害,指各

49、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物体打击和触电。n(5)(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n(6)(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n(7)(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 (酸、碱、盐、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 )、物理灼伤、物理灼伤( (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体内外灼伤) )

50、,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n(8)(8)火灾火灾, ,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属消防部门统计的火灾事故。原因造成的、属消防部门统计的火灾事故。n(9)(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包括触电坠落事故。n(10)(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

51、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n(11)(11)冒顶片帮,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 造 成 的 坍 塌大 造 成 的 坍 塌 ( 片 帮片 帮 ) 以 及 顶 板 垮 落以 及 顶 板 垮 落 ( 冒 顶冒 顶 ) 事 故 。事 故 。 适用于从事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时发生的坍适用于从事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时发生的坍塌事故。塌事故。n(12

52、)(12)透水,透水,指从事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指从事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不适用于地面水害事故。带来的伤亡事故。不适用于地面水害事故。n(13)(13)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n(14)(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n(15)(15)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达到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

53、炸事故。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n(16)(16)锅炉爆炸,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适用于使用工作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适用于使用工作压力大于压力大于0.07MPa、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但不适用于铁路机但不适用于铁路机车、船舶上的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锅炉。车、船舶上的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锅炉。 (17)受压容器爆炸,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物理性爆受压容器爆炸,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物理性爆炸)以及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炸)以及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

54、,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产生的化学爆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产生的化学爆炸。炸。(18)其他爆炸,指可燃性气体煤气、乙炔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其他爆炸,指可燃性气体煤气、乙炔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炸;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汽油挥发如汽油挥发)引起的爆炸;可燃性粉尘以及可燃性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引起的爆炸;可燃性粉尘以及可燃性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间接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性气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间接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汽与空气相混合遇火

55、源而爆炸的事故;炉膛爆炸、钢或者可燃蒸汽与空气相混合遇火源而爆炸的事故;炉膛爆炸、钢水包、亚麻粉尘的爆炸等亦属水包、亚麻粉尘的爆炸等亦属“其他爆炸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通风不良的作业场所,由于缺氧有时会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或在通风不良的作业场所,由于缺氧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倒甚至窒息死亡的事故。突然晕倒甚至窒息死亡的事故。(20)其他伤害,指上述范围之外的伤害事故,如扭伤、跌伤、冻其他伤害,指上述范围之外的伤害事故,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等。伤、野兽咬伤等等。 n1、某家具

56、厂、某家具厂n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毒物。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毒物。n粉尘检测粉尘检测14个样本,个样本,13个样本符合标准,合格率个样本符合标准,合格率93%;n噪声检测噪声检测26个样本,其中个样本,其中19个样本符合标准,合格率个样本符合标准,合格率73%;n毒物三苯及甲醛共检测毒物三苯及甲醛共检测36个样本均合格,合格率个样本均合格,合格率100%。n2、钢铁企业炼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钢铁企业炼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n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高温及热辐射、噪声,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高温及热辐射、噪声,其次是二氧化

57、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氟化氢、锰及其次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氟化氢、锰及其化合物、红外线等。其化合物、红外线等。n炉前工接触的粉尘浓度(炉前工接触的粉尘浓度(TWA)为)为160714mgm3,超标倍数超标倍数n炉前工接触的噪声强度超标。炉前工接触的噪声强度超标。n结论该炼钢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但多在职业限值以内。结论该炼钢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但多在职业限值以内。 n3、水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水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n主要为水泥尘、石灰石粉尘、生料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在主要为水泥尘、石灰石粉尘、生料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在中等风险水平。

58、中等风险水平。n4、火电厂、火电厂n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体力劳动强度、噪声、毒物、高温、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体力劳动强度、噪声、毒物、高温、热辐射等。热辐射等。n8个车间的个车间的66个粉尘作业点个粉尘作业点7424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达到国家卫生标准,177个噪声作业点个噪声作业点3051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达到国家卫生标准,25个毒物作业点个毒物作业点的的8种有毒物质种有毒物质100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劳动条件分级表明:劳动条件分级表明:127个体力劳动强度作业岗位个体力劳动强度作业岗位级以上占级以上占2835,56个粉个粉尘作业岗位尘作业岗位I级以上占级以上占2857,

59、191个噪声作业岗位个噪声作业岗位I级以上级以上占占419,98个有毒作业岗位个有毒作业岗位100为为0级。级。 n5、水泥厂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水泥厂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n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存在的风险水平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结果水泥水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水泥尘、石灰石粉尘、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水泥尘、石灰石粉尘、生料粉尘、噪声生料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在中等风险水平职业病危害在中等风险水平.结论结论该水泥厂粉该水泥厂粉尘危害因素较为严重尘危害因素较为严重,噪声危害因素较轻。噪声危害因素较轻。n6

60、、机械制造厂、机械制造厂n主要生产车间为精加工、下料气割、电焊、喷漆作业、热处理及主要生产车间为精加工、下料气割、电焊、喷漆作业、热处理及装配车间。主要危害因素为噪声、电焊尘、毒物及高频。装配车间。主要危害因素为噪声、电焊尘、毒物及高频。n7、电解铝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电解铝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n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氧化铝粉尘、矽尘、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氧化铝粉尘、矽尘、石墨粉尘、氟化物、氟化氢、一氧化碳墨粉尘、氟化物、氟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高温和电磁辐射等。声、高温和电磁辐射等。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