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兴市唐井煤业有限公司唐一窿井二一 七 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资兴市唐井煤业有限公司唐一窿井二一七 年 七 月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名单序号姓 名单位(部门)职务专业签字1刘冰煤矿矿长机电2李红星煤矿总工程师机电3李志高煤矿生产矿长4曹先华煤矿安全矿长5段建勇煤矿机电矿长6罗武明调度室主任7夏唐平技术科副总工程师兼科长地测8李铁山机电科副总工程师采煤9王万能机电科科长10 胡八雄安监科科长11李阳平生产科科长12单文婷技术科 工程师安全13邓运德技术科工程师采矿14曹军机电科 工程师机电前 言为贯彻执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75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
2、分方法及湖南省煤炭管理局201738号湖南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唐一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建设工作。高质量地做好安全风险分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矿井上下所有主要作业场所和相关作业范围,进行全面排查和分级,针对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主要灾害和运输系统、构造、大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至灾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和评估,建立安
3、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目 录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1第一节 煤矿概况1第二节 煤矿自然安全条件4第三节 煤矿生产系统21第四节 煤矿安全管理27第二章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概述32第一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及原则32第二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依据32第三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程序36第三章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63第一节 矿井瓦斯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63第二节 矿井水害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65第三节 矿井火灾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69第四节
4、矿井煤尘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70第五节 矿井顶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72第六节 矿井机电及提升运输系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74第七节 其他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76第四章 评估结论79附件:煤矿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81唐一窿井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第一节 煤矿概况一、企业性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交通矿山名称:资兴市唐井煤业有限公司唐一窿井地 址:湖南省资兴市唐洞街道田心社区企业性质:个体股份制和私营企业法人代表姓名:刘冰矿长姓名:刘冰企业经营证照:采矿许可证:C4300002009041120012594安全生产许可证:(湘)MK安许证字2017
5、1967G4Y3号矿长安全资格证业执照:430000000115071地理位置:唐井煤业有限公司唐一窿井位于资兴市三都矿区唐一窿井田,隶属资兴市东江镇唐洞街道办事处田心村,地理坐标:东经113°1500 113°1610,北纬25°572825°5845,矿山位于资兴市城区东3km处,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地形地貌:唐一窿井及周围为中低山地貌,高山峻岭,侵蚀强烈,山坡总体东陡西缓,标高200650m,最高达731.2m,相对高差531.2m,地形坡度5°30°,一般为18°。二、井
6、田、拐点坐标、面积井田境界:根据资兴市唐井煤业有限公司唐一窿井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300002009041120012594)批准开采范围,矿井范围由10个拐点圈定,走向长约1700m,倾向宽1660m,矿区面积为2.8203km2,准采深度为+700+10m。 矿山范围坐标表(80坐标)点号XY点号XY12876432.4038426776.5562874096.3838426775.5522874924.3938427106.5572874022.3838426471.5532874904.3938427111.5582874260.3838425279.5442874436.38384
7、27219.5592875213.3838425529.5452874455.3838426846.55102875798.3938425955.54 矿区面积:2.8203km2准采深度:+700+10m3、 开拓开采井筒布置及用途矿井设计单位为郴州市煤矿设计院,矿井于2014年完成机械化改造工程设计,2015年2月动工,2015年10月工程完工,获湖南省煤炭局验收合格后投入生产,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 井筒用途、布置及装备:本设计利用矿井现有“一主一副二风”共四个井筒。 其中:主井担负全矿井煤、矸、人员、材料的进出、管线敷设、进风及安全出口等任务;采用砌碹支护,净宽为2.4m,净高2.
8、75m,净断面积6.1m2,井筒安装22kg/m钢轨。副井担负进风及安全出口等任务。东、西风井担负回风及安全出口的任务,采用砌碹支护。西风井净宽为2.2m,净高2.4m,净断面积4.8m2;东风井净宽2.0m,圆形,净断面积3.1m2。在风井口各安装2台同等能力的主扇及相关设备,并安装防爆门、行人通道。各井口参数表如3-4-1:(西安80坐标系)表3-4-1 井筒特征表井筒名称井口标高(m)方位角(°)井筒倾角(°)井筒到第一水平垂度或斜长(m)井筒直径或宽度(m)井筒断面(m2)砌壁井筒装备作用净掘进净掘进厚度(mm)材料主井+267.7827901442.43.06.1
9、11.80.3砖石22钢轨运输、行人、进风副井+440.432420782.43.06.111.80.3砖石行人、进风东风井+466.4016190242.03.03.15.720.5砖石抽风设施回风、安全出口西风井+334.602400222.22.84.86.910.3砖石抽风设施回风、安全出口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回采工艺采用普通机械化采煤、装煤、刮板运输机运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粱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掘进方式采用炮掘。矿井正在开采的采区有1个:233采区矿井现有采煤工作面1个:2334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2个:2333风巷和233回风上山,均为煤巷。第二节 煤矿
10、自然安全条件一、井田地质情况1、矿井构造本矿山位于三都矿区南部,地层倾向北西,地层平缓,倾角5°29°。次级褶曲不发育。断层较发育,矿井范围内主要有唐垅一、二、三、四、五和六断层,分述如下:(1)唐垅第一断层为一正断层, 在+440总回风巷、+270大巷、+53北配风巷、2232溜子道、34(-3)3中巷等处揭露.断层面清楚,有0.12.0m的破碎带,具断层角砾。断层走向280°330°,倾向SW,倾角68°78°, 断距1035m。在+440水平落差35m左右,+53水平20m左右,往深部有减小的趋势,断层两侧次生小断层发育,该断层
11、切割唐一窿全井,展布长度约1500m。(2)唐垅第二断层为一正断层, 在+440总回风巷、+270大巷、+53南大巷及工作面揭露,断层走向305°315° ,倾向SW,倾角60°80°,落差1015m。断层在井内展布长度约2000m,往北西延伸到八一井与唐垅第三断层合并。断层两侧伴生小断层发育,对工作面开采有影响。(3)唐垅第三断层为一正断层, 在+440总回风巷、+270大巷、+53南大巷、4341配风巷、3348溜子道等多处揭露,断层面清楚,有0.52.0m的破碎带,具断层角砾.走向310°330°,倾向SW,倾角65°
12、80°,在+440m水平落差100m,+270水平80m左右,+53m水平70m左右,往深部有减小的趋势。断层在本井展布长度约2000m,往北西与唐垅二断层合并后延伸到八一井。(4)唐垅第四断层为一正断层, 在+440总回风巷、+270大巷、+53大在巷等处揭露。断层走向290°305°,倾向SW,倾角56°70°,落差2010m,往深部减小到12m消失,断层在井内展布长度约2000m,对工作面开采有一定的影响,浅部与唐垅第三断层合并。(5)唐垅第五断层为一正断层, 在+53南大巷和工作面揭露,走向290°310°,倾向SW
13、,倾角51°78°,落差2010m,往深部减小,延伸到八一井仅52m后消失,断层在井内展布长度约900m,在浅部与唐垅第六断层合并。(6)唐垅第六断层为一正断层, 在+225水平大巷、3347中巷等多处揭露,走向290°305°,倾向SW,倾角70°左右,落差3550m,往深部减小延至八一井仅m,该断层在唐一窿井展布长度约2000m,在浅部靠近煤层露头,形成本井田的自然边界,深部为与鲤鱼江煤矿的井田边界。附:主要断层特征表,见表1-2-1表1-2-1 主要断层特征表断层名称性质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影响程度唐垅第一断层正断层28
14、0°330°SW68°78°1035m切割唐一窿全井、展布长度约1500m唐垅第二断层正断层305°315°SW60°80°1015m对工作面开采有影响、展布长度约2000m唐垅第三断层正断层310°330°SW65°80°10070m对工作面开采有影响、展布长度约2000m唐垅第四断层正断层290°305°SW56°70°2010m对工作面开采有影响、展布长度约2000m唐垅第五断层正断层290°310°SW51&
15、#176;78°2010m对工作面开采有影响、展布长度约900m唐垅第六断层正断层290°305°SW 70°左右3550m对工作面开采有影响、展布长度约2000m矿山内除上述断层外,生产巷道查明,与之平行的小断层也比较发育,这些小断层落差一般在0.52m,虽然落差不大,但因可采煤层厚度一般都小于断层落差,因此也足以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影响生产,从而要做大量的辅助工程,甚至无法开采而作为构造损失。综上所述,矿井构造类型属中等类型。2、矿井地层三都矿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C1s);三叠系上统出炭垅组(T3c)、杨梅垅组(T3y)、唐垅组(
16、T3t);侏罗系下统茅仙岭组(J1m);侏罗系中统石鼓组(J2s)和第四系(Q);本区主要含可采煤段为上三叠统杨梅垅组(T3y)和出炭垅组(T3c)。 矿井地层出露和巷道揭露及钻孔控制与矿区地层相同,由老到新有: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C1s);三叠系上统出炭垅组(T3c)、杨梅垅组(T3y)、唐垅组(T3t);侏罗系下统茅仙岭组(J1m)和第四系(Q)。矿井可采煤层分布在杨梅垅组,炭垅组只含煤线,不可采。地层走向NE1525°,倾向NW,倾角2028°,一般25°左右,属缓倾斜地层,现将矿井地层简述如下:(一)石炭系下统(C1)磴子组(C1s) 深灰色灰岩,质纯,富
17、含蜞科、珊瑚等动物化石,厚度不详,矿山内仅在+440m水平总回风巷所见和出炭垅组中部接触.为唐垅第三断层影响所致,本组地层为三都古盆地之基底。(二)三叠系上统(T3)(1)出炭垅组(T3c)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下石炭统石磴子组灰岩之上,岩性以灰白色中粒、细粒石英砂岩和褐色砾(角砾)岩为主,为井田内第二含煤组,含有九、十、十一等三个煤层,但厚度小,极不稳定,甚至尖灭仅有层位,不可采。本组厚度一般为80-110m.平均82.02m。按岩性特征、旋回结构和含煤情况可划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含十一煤层层位,故也称十一煤旋回,平均厚度33.57m,本段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底部偶见砾石,砾石成分以石英
18、岩为主,此外还有少量铝土质粘土碎块。中段:砾岩、含砾粗砂岩、粗细砂岩,夹粉砂岩,平均厚15m,本段以砂砾岩的显著发育为特征,故又称砂岩段,由岩性的明显交替而呈粒度旋回,每个旋回底部的砂砾岩常呈透镜状产出,厚度变化大,砂砾石层多则89层,少则12层。砾石成分以燧石、硅质页岩、石英砂岩为主。分选性、磨圆度差,棱角次棱角状,粒径一般35cm,最大者可达10cm,冲刷充填构造发育。上段:含九、十两个煤层或层位,平均厚度43.14m,十煤旋回的下部为含砾粗砂岩,向上渐变为细砂岩、粉砂岩、含铁质结核。十煤仅在+53水平左右煤探巷中揭露煤厚1.1m,其它仅存煤线或层位,九煤旋回的下部是砂砾岩、粗砂岩,向上渐
19、变为细砂岩,顶部为粉砂岩,九煤厚1.030m或仅有层位。本区为不可采煤层。(2)杨梅垅组(T3y)连续沉积在出炭垅组之上,以粉砂岩为主,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共有一、二、三、付三、四、五等六个煤层,但发育较好的仅二、三、四等三个煤层。本组厚度一般60100m,平均厚83.81m,为多数石门、钻孔所揭露且完整,按岩性特征可将本组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以灰白色粗细砂岩为主,故又称为砂岩段,平均厚15.71m。下部为粗砂岩,底部常含砾和黄铁矿结核,分选磨园度差。砂砾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硅质胶结;上部为中细砂岩,偶夹煤线,砂岩中含有树干印模。本段岩性特征稳定,明显,易于对比,被认为含煤地层的下标志层
20、。上段:为含煤段,自上而下有一、二、三、付三、四、五等六个煤层。但一、五煤层厚度小或仅有层位不可采。矿井内仅二、三、四煤发育,其余煤层不发育或偶见煤线。本段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平均厚44.81m。下部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含四煤、五煤。五煤底板为深灰色粉砂岩,富含菱铁质结核,结核内含大量瓣鳃类化石。四煤顶板为粉砂岩或细砂岩,细砂岩呈薄层状,硅质胶结,致密坚硬,其色呈麻黑色,故又称为“麻黑砂岩”,富含植物叶片化石;中部含付三煤和三煤,以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付三煤顶板粉砂岩具贝壳状断口,手摸有滑感,含植物化石及菱铁质结核,特征比较明显,故可作为付三煤顶板标志;上部含二煤,以泥岩、
21、粉砂岩为主,二煤底板泥岩中大部发育一层细砂岩,顶部含一煤或一煤层位。其顶板为0.10.3m的泥岩或直接为唐垅组粗砂岩,本段富含植物化石。 (三)侏罗系下统(J1)(1)唐垅组(J1t)本组与下伏杨梅组产状基本一致,为连续沉积。厚73.682.0m,平均73.58m。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以灰白色含砾粗砂岩、中粒砂岩为主,平均厚5.65m。砾石成份为石英、硅质页岩、燧石,分选、磨园度差,胶结物为硅质,致密坚硬。因本段特征明显,易于对比,被认为含煤地层对比的上部标志层。中段: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有时发育薄层中粒砂岩,平均厚59.39m。灰白色薄层状细砂岩与深灰灰黑色薄层粉砂岩极频
22、繁地互层。具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脉状层理的变化系列,呈现出醒目的“黑白相间”状,上部含炭质较高,偶夹煤线。富含植物化石。上段:以灰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泥岩为主,平均厚8.54m。(2)茅仙岭组(J1m)连续沉积在唐垅组之上,以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泥岩。根据邻井少数自石鼓组开孔并穿过茅仙岭组的钻孔资料,本组厚450500m。但在本矿山内由于露头较多,基本构成矿区内地表的高山峻岭,遭受风化侵蚀变薄。多数孔揭露其厚度平均201.83m,井下亦仅唐一窿井筒揭露40余米。按岩性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灰绿色中细粒砂岩,中厚层状,泥质胶结,含大量云母片,极易风化,平均厚97.83m。本段顶部有一
23、厚约6.08m的灰至深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发育稳定,是划分茅仙岭组下段与中段的标志。中段:灰白色灰绿色厚层、巨厚层状中粒砂岩,泥质胶结,含大量白云母碎片,岩性异常均一、单调,地表常显影巨大的球形风化面,常具大型的板状及楔状斜层理。矿区内平均厚280m,但在本矿山内多遭风化剥蚀变薄,各处厚度不一,一般143.7-0m。上段:以灰绿色中厚至厚层状中细粒砂岩为主。平均厚93m,但本矿井内无论地表露头或是钻孔、井下巷道均未见,故本段当已风化全部剥蚀。四)第四系(Q) 以冲积和残积、坡积为主,上部为粉砂质粘土、亚粘土,下部为含砾粘土,冲击层多分布溪沟两岸和沿山低地平缓坡分布,厚010m。二、含煤地层特征
24、及主要可采煤层情况 一、煤层特征 (一)、含煤岩系和煤层对比 1、含煤岩系唐一窿煤矿范围主要含煤岩系为三叠系上统杨梅垅组(T3y)。杨梅垅组属陆相碎屑沉积,厚度60100m,矿山内煤层主要赋存杨梅垅含煤段中有一、二、三、付三、四、五等六个煤层,发育较好的仅二、三、四等三个煤层,其余煤层偶见煤线或层位。现从上而下分述如下:杨梅垅组(T3),厚度60100m;平均83.81m。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夹细砂岩,在顶部夹一煤线(一煤层,厚0.10.3m),该段厚26.6m。二煤:1/3焦煤,复杂结构。一般有12层厚0.10.2m的砂质泥岩或炭质泥岩,鳞片状,半暗型,容重1.44t/m3。煤层厚度0.22.
25、5m,平均1.16m,属层状薄煤层。煤层倾角5°29°,一般24°,属缓倾斜煤层,煤质较好。灰分22.3948.67%,平均31.23%。发热量17.0227.10MJ/kg,平均22.72 MJ/kg。煤的洗选性为中等易选,精煤回收率60%左右。该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发育较好。据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测算KM=0.90,r=32.60%,为较稳定煤层。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约3.0m,一般无伪顶,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约2.0m,顶、底板平整,说明沉积环境相对稳定。矿井范围内二煤基本已采空。上部深灰色粉砂岩、石英细砂岩互层,下部深灰色粉砂岩,该段厚17.7m。三煤:1/3
26、焦煤,复杂结构,一般有12层厚0.20.3m砂质泥岩夹层,鳞片状,半暗型,容重1.5t/m3。煤层厚度03.8m,平均1.18m,属层状薄煤层。煤层倾角5°26°,一般22°,属缓倾斜煤层。煤质低劣,煤层煤样灰分50.5566.93%,平均56.28%。发热量6.3515.39MJ/kg,平均12.26MJ/kg。据2232等工作面煤质资料,实际采出原煤灰分平均63.51%,发热量11.86MJ/kg,采出后灰分提高7.37%,主要原因为煤层顶板节理发育,难以支护。采煤时跨落混入原煤中而无法选出所致。煤的洗选性为极难选洗。回收率35%左右。该煤在井田范围内发育较好
27、,测算KM=0.9,r=29.3%,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内夹植物化石碎片菱铁质结核,层理发育,破碎易跨落,厚约3.0m,未分伪顶。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约6.0m,顶底板平整。该煤层为本矿主采煤层。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上部夹黑色页岩,该段厚11m左右。付三煤:焦煤,复杂结构,一般有一厚0.2-0.8m的砂质泥岩或炭质泥岩夹层或炭质泥岩夹煤线。鳞片状,夹透镜状镜煤条带,并有眼球状构造,半暗型,容重1.5t/m3 ,煤层厚度02.7m,平均1.15m,属层状薄煤层。煤层倾角5°26°,一般20°,属缓倾斜煤层。煤质低劣,灰份71.43%,发热量7.82M
28、J/kg。实际采出原煤灰分平均68.74%,采出后灰份提高11.26%,此乃付三煤层伪顶难以支护,采煤时垮落混入原煤中而无法选出所致,煤的洗选性为极难洗选,回收率35%左右,该煤在井田范围内发育稳定,属稳定煤层,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约5m,伪顶为泥岩,层理发育,极易垮落,厚约0.8m,直接底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厚约4m,顶、底板平整。灰份极高不可采,未上表计量。矿井范围内不可采。中粗粒石英砂岩,薄层粉砂岩,含菱铁矿结核,该段厚10m左右。四煤:焦煤。单一结构,局部有夹矸。块状由亮煤和暗煤组成半亮型。容重1.48t/m3。煤层厚度02.38m,平均0.84m,属层状薄煤层。煤层倾角0
29、6;31°,一般22°,煤质较好,灰分10.2041.0%,平均25.16%。发热量32.2420.07 MJ/kg,平均26.27 MJ/kg。煤的洗选性为中等易选。回收率60%左右。该煤层由深到浅呈变薄趋势,测算KM=0.7,r=45.5%,属不稳定煤层。煤层无伪顶,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厚约4.3m,顶板层理、裂隙发育,极易垮落。直接底为泥岩,砂质泥岩,厚约0.51.50m,顶、底板平整。四煤已基本采空。薄层黑色页岩,厚7m左右,底部有一煤线(厚0.0450.26m)。上部为深灰色细砂岩,下部为厚层状砾岩,含少量燧石:次棱状,粒度分选不均。从下而上有由粗到细
30、的渐变规律;层位稳定,发育普遍,是三都矿区煤岩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层,简称“下标”。层厚20m左右。下伏岩层为出炭垅组。2、煤层对比矿井内煤(岩)层特征明显,对比可靠,含煤组主要以上、下标志层为对比标志,即杨梅垅组上段粗砾岩为含煤组的下标志层,唐垅组下段含砾粗砂岩为含煤组的上标志层。各煤层主要以煤层结构、煤质、底板岩性等特征为对比标志,其对比情况见表2-3-1。表2-3-1 煤(岩)层主要对比标志层煤(岩)层名称对比标志标志层煤(岩)特征及煤、岩组合特征含煤组(杨梅垅组)上标:唐垅组下段灰白色含砾粗砂岩。下标:杨梅垅组下段灰白色粗砾岩。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含一、二、三、付三、四煤等五个煤层。厚6
31、0100m,平均83.81m。二煤底部有一厚0.10.2m的坚硬暗煤,俗称“老煤”,井田内发育稳定,是本煤层标志层。复杂结构,鳞片状、半暗型。煤质较好,灰份22.3948.67%,容重1.44t/m3,上距标志层平均3.61m。三煤顶部有一厚0.10.2m的坚硬暗煤,俗称“老煤”,井田内发育稳定,是本煤层标志层。复杂结构,鳞片状、半暗型。煤质低劣,平均灰分56.28%,容重1.5 t/m3,上距二煤平均12.29m。付三煤伪顶为0.8m的泥岩贝壳断状口,细腻手摸有滑感,为本煤层区别其它煤层顶板的主要特征,且井田内发育稳定是本煤层标志。复杂结构,鳞片状、半暗型。煤质低劣,灰分71.43%,容重1
32、.5 t/m3,上距三煤平均10.76m。四煤无标志层。单一结构煤层,块状,半亮型,是区别其他煤层的主要标志。煤质较好,灰份10.241.0%,平均25.16%,容重1.48 t/m3,上距付三煤8.33m,下距含煤组下标志层平均6.09m。备 注其它特征见前述,各煤层均具有,难以作为对比标志。3、开采煤层物化性质煤号物理性质化学性质Ar(%)Vr(%)二煤层半暗型,鳞片状,结构复杂15.78-17.6728.94-29.90三煤层半暗型,鳞片状,结构复杂46.2926.03四煤层半亮型,块状,结构单一,局部有夹矸10.20-41.021.3-24.37 (二)可采煤层经钻孔及巷道揭露,本矿范
33、围内可采煤层为二、三、四煤层,现分述如下:1、二煤层1/3焦煤,复杂结构,一般有上下两个分层,上分层0.7m左右,块状、半亮型煤;下分层0.6m左右,鳞片状,半暗型,间夹12层0.10.2m的砂质泥岩或炭质泥岩夹层,煤层容重1.44t/m3 。煤层厚度0.22.5m,平均1.16m,属层状薄煤层。煤层倾角5°29°,一般24°,属缓倾斜煤层,煤质较好,灰份22.3948.67%,平均31.23%。发热量17.0227.10MJ/kg,平均22.72MJ/kg。煤层可采指数Km=0.90,厚度变异系数r=32.60%,为较稳定薄煤层。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约3.0
34、m,一般无伪顶,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约2.0m,顶、底板平整,说明沉积环境相对稳定。煤的洗选性为中等易选,精煤回收率60%左右。该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发育较好。上距一煤层位26.6m,本层发育普遍,全井可采,是矿井主采煤层之一,矿井内已基本采空。2,三煤层焦煤,复杂结构,一般有12层厚0.20.3m砂质泥岩夹层,鳞片状,半暗型,容重1.5t/m3 。煤层厚度03.8m,平均1.18m,属层状薄煤层。煤层倾角5°26°,一般22°,属缓倾斜煤层。煤层煤样灰份50.5566.93%,平均56.28%.发热量6.3515.39MJ/kg,平均12.26MJ/kg, 煤质差。
35、据2232等工作面煤质资料,实际采出原煤灰份平均63.51%发热量11.86MJ/kg,采出后灰份提高7.37%,主要原因为煤层顶板节理发育,难以支护,采煤时垮落混入原煤中而无法选出所致。煤的洗选性为极难选洗,回收率35%左右,该煤在井田范围内发育较好,煤层可采指数Km=0.9,煤厚变异系数r=29.3%,属较稳定薄煤层。上距二煤17.7m。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内夹植物化石碎片菱铁质结核,层理发育,破碎易跨落,厚约3.0m,未分伪顶。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约6.0m,顶底板平整原矿山已部分开采,因灰份高经省煤炭厅批准1996年转入表外储量。现为矿山开采煤层。3、四煤层 焦煤,单一结构,局部有夹
36、矸,块状由亮煤和暗煤组成半亮型煤,容重1.48t/m3。煤层厚度02.7m,平均1.15m,属层状薄煤层。煤层倾角5°26°,一般20°,属缓倾斜煤层。煤质较好,灰份10.2041.0%,平均25.16%。发热量32.2420.07MJ/kg,平均26.2MJ/kg,煤的洗选性为中等易选,回收率60%左右。该煤层由深到浅呈变薄趋势,可采指数Km=0.7,煤厚变异系数r=45.5%,属不稳定薄煤层。煤层无伪顶,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厚约4.3m,顶板层理、裂隙发育,极易垮落。直接底为泥岩,砂质泥岩,厚约0.51.50m,顶、底板平整。上距三煤层约21m,是
37、原唐一窿煤矿范围内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矿井内已基本采空。附表1-2-2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煤层厚度(m)平均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平均倾角(°)视密度(t/m2)备注最大最小平均层数厚度顶板底板二煤层2.50.21.16距一煤层26.62上分层0.7m、下分层0.6m砂质泥岩砂质泥岩较稳定241.44己采完三煤层3.801.18距二煤层17.71有厚0.20.3m砂质泥岩夹层砂质泥岩砂质泥岩较稳定221.50开采煤层四煤层2.3800.84距三煤层21.01局部有夹矸砂质泥岩砂质泥岩不稳定221.48己采完(三)煤质1 、煤的物理性质二煤层:黑色,鳞片状,半暗型,容重
38、1.44t/m3,结构复杂,为1/3焦煤。 煤的洗选性为中等易选。三煤层:黑色至黑灰色,鳞片状,半暗型,容重1.5t/m3,结构复杂,为1/3焦煤。煤的洗选性为极难洗选。四煤层:黑色,块状,由亮煤和暗煤组成半亮型,局部有夹矸,容重1.48t/m3,结构单一,为焦煤。煤的洗选性为中等易选。2、 煤的化学性质本矿没有煤质化验资料,采用唐一窿井矿井收尾地质报告中生产巷道煤层取样。见表2-3-2。表2-3-2 主要可采煤层煤质指标分析成果表 煤层编号Ad(%)Vdaf()St,d()Ymm()Qgr.d(MJ/kg)Pd()二原煤31.2319.260.452922.7219三原煤56.2815.47
39、0.4012.2619四原煤25.1625.250.601726.2723.5 3、煤类及工业用途按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及200740号(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划分,根据化验结果:二煤为中高灰、低硫、中高热值1/3焦煤,可作为动力用煤。三煤为特高灰、低硫、特低热值焦煤,仅为鲤鱼江火电厂用煤。四煤为中灰、低硫、高热值焦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炼焦用煤。三、水文地质条件( 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矿山水文地质条件概况唐一窿井及周围为中低山地貌,高山峻岭,侵蚀强烈,山坡总体东陡西缓,标高200650m,最高达731.2m,相对高差531.2m,地形
40、坡度5°30°,一般为18°。矿山范围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大型地表水体,主要为溪沟水,山沟分布在主平硐傍,溪水自北向南径流。矿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温以79月份炎热,平均气温28°30°C,年平均气温17°18°C,年降水量8992043mm左右,历年平均降水量1346.3mm左右,降水多集中在35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324.5mm。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为地表水经老窿渗入矿井或周边矿山巷道与本矿山巷道贯通而流入矿井,矿山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据生产矿井获得的资料证明,矿井涌水量与天气降水成
41、正比关系。一般雨水季节,渗漏期为36小时左右(据原唐洞煤矿的经验数值),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干旱季节,矿井涌水量相对减小。矿井含水层及隔水层由于地形陡峭,地表无水体,雨水降至地表后急速流失,因此,大气降水对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对矿井充水影响轻。含水层通过老窿水补给是导致矿井充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区划分7个含水层,其特征见表2-3-3。表2-3-3 含水层特征一览表编 号岩 层名 称分 布位 置厚 度( m )Km / 昼 夜Q公 升 / 秒主 要 特 征备 注 a中一细粒砂岩茅仙岭组上段93.000.0140.0160.050.075地表大面积出露,厚度大,岩性均一,孔隙大,节理发育,导水性能好
42、.本层下部夹砂质岩一层,是良好的隔水层.b混合 b中一细粒砂岩茅仙岭组下段97.83中粒砂岩唐垅组顶部90.00690.0670.0530.093岩性与茅仙岭砂岩近似,补给条件差.粗砂岩唐垅组底部(上标志层)5.650.0640.510.01250.08石英长石粗砂岩普遍发育,间夹34m的砂质泥岩,孔隙度发育.一煤顶板细砂岩(煤中间)砂岩5.730.010.12深灰色,井下石门穿过该岩层位时,无滴水现象.粗砂岩下标志层15.710.0020.0175岩性与第含水层近似,间夹510m砂质泥岩.九煤顶板砾岩靠近出炭垅组底部2030粒直径220mm,富含黄铁矿.往下部为砂质泥岩,+-煤和炭质砂岩,底
43、部有一层砂质泥岩,不整合接触盖在石磴子灰岩上.无资料石灰岩石磴子组数百m本层为煤田基底岩层。矿区西部地面钻孔穿过本层位者,多遇有溶洞,厚度0.52m,是本区主要含水层.无资料 断层破碎带的水文地质特征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唐垅一、二、三、四、五、六断层,其结构面的力学性质为张性结构面。经生产、勘探证明对矿井充水均有影响。断裂带具有以下特征:本组断裂由于走向长度大,接触面积广,并有合并现象,地表出露位置相对低,有利于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断裂带与地层走向近似垂直,倾角较地层倾角大,在不同的部位切割了各个含水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受矿山开采影响,煤层顶部岩体变形、断层及周边地
44、表浅部产生裂隙,使冒落带最大高度达3-4m,导水裂隙高度在30m以上,成为大气降水渗入矿井的良好通道,渗入量与降雨量成正比,降水越多,通过断裂、裂隙充入矿井内的水量也越多。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基本上没有变化,大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其次老窑和采空区积水进入坑道,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由东向西方向汇流于矿山低洼冲沟,受地形条件控制,顺沟谷延伸方向流经,地下水排泄一部分以泉的方式排出地表,另一部分由矿井排出地表。矿山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矿井为平硐开拓,暗斜井延深,采区布置方式为岩层上山双翼联合布署,采煤方法为单水平走向长壁后退式,机械化采煤运煤,绞车提升至+270水平
45、运输大巷,7吨架线机车牵引至地面。工作面单体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回采工艺。分区式通风,矿井排水方法: 270m水平以上矿井水由270m水平大巷自流到地面,+270m水平以下矿井水流到+53m水泵房再由水泵排至270m水平大巷自流到地面。矿山开采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矿区老窿较多,开采年代久远,一次是1998年6月19日,由于普降大雨,地表水渗漏到唐一窿井老巷、老窿区,造成突水2000m3,造成采区停产10天,矿井停产2天,损失上100万元。煤层露头附近老窿分布较多,且相互贯通,积水较大(积水情况不清),对矿井采煤有转大的影响,开采时,要坚持“探放水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综上所述,矿井充水因素
46、主要为大气降水及老窿水及煤系砂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偏中等类型。(2)、水文地质条件评价(1)矿井涌水量据调查现矿山+270m标高以上的矿井水涌水量120m3/小时,+270+10m的矿井水涌水量60m3/小时。矿井雨季最大涌水量为295.5m3/h。井下涌水量与开采深度的关系是: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可以避开风化裂隙带与大气降水的直接渗入巷道。但在深部采煤,由于顶板的垮落,在砂岩层底部产生裂隙,与上面采空区产生水力联系,矿井涌水量会增大。井下涌水量与开采面积的关系:开采面积扩大,井下水量也相应增加。(2)水文地质条件评述唐一窿煤矿充水因素有大气降水、老窿水及煤系砂岩裂隙水,主要通过浅部老
47、窑和岩石裂隙渗入井下。综上所述,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偏复杂类型。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 瓦斯等级根据湖南省煤炭管理局关于2014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湘煤安监函2014172号),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92m 3/min(风排量),相对CH4涌出量为7.41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9.59m3/t,矿井为低瓦斯矿井。2、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湖南省煤炭管理局关于2014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湘煤安监函2014172号),该矿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3、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根据湖南省煤炭管理局关于2014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湘煤安监函2014172号),该矿煤
48、层为不易自燃。4、地温及冲击地压矿井属地温正常区,无冲击地压现象。第三节 煤矿生产系统一、生产系统简况矿井目前开采三煤层,在233采区布置有1个回采工作面:即2334机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即2333风巷和233回风上山。1、采煤系统2334机采工作面垂高23m,工作面倾斜长71m,走向长220m。采用普通机械化开采工艺,选用一台型号为MG100-TP2的爬底板式单滚筒采煤机割煤,刮板运输机运煤,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顶梁支护顶板,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负压通风。溜煤眼放煤,0.7t矿车运输,1.2绞车串车提升,架线式电机车牵引至地面。2、掘进系统该矿的可采煤层为三煤层,该
49、煤层一般有0.3m伪顶,可以适用于机械化装载。直接顶为泥岩,夹植物化石碎片和菱铁质结核,层理发育,破碎易垮落,厚约3.0m,随采随落,老顶为沙质泥岩,属不稳定岩层。直接底为砂纸泥岩夹细砂岩,厚0.6m,不易变形,属中等稳定岩层。按煤矿安全教程之规定,本设计233采压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即2333运道工作面和2333风巷工作面,2333风巷工作面已完工,现正在施工的两个工作面为2333风巷和233回风上山(2336回采工作面的辅助工程)。两个工作面均布置在煤层中,采用电煤钻打眼,炮掘落煤,二级煤炭许可乳化炸药爆破,人工装煤,采用矿用工字钢金属棚支架支护。岩巷掘进将采用ZWY-50型耙矸机
50、装矸。3、提升、运输系统(1)提升系统2334回采工作面(+210m标高)及2333风巷掘进工作面煤炭运输采用了TP13-1.2*1.0型绞车(配套电动机功率55KW)提升至+270m水平。该绞车道(233绞车道)斜长180 m,倾角为20°,敷设22kg/m型轨道、轨距600mm。233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放炮落煤,煤炭通过搪瓷溜槽溜到+50m标高,人力装车推至+50m运输大巷内,电瓶机车牵引至23绞车道下部车场,采用TPB-1.6*1.2(配备机电功率160kw)绞车提升至+270大巷。23绞车道斜长530m,倾角为26°,敷设22kg/m型轨道,轨道600mm.(2)运
51、输系统2334采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至233煤仓装入矿车后,提升至+270m7吨架线机车牵引地面2333风巷人力装煤后推至233绞车道甩道提升至+270m水平7吨架线机车牵引地面233回风上山矿车通过23石门人力推至+50m大巷2.5吨电瓶机车牵引至23绞车道下部车场提升至+270m水平7吨架线机车牵引地面。材料及设备运输与煤炭运输方向大致相反,2333回采工作面将材料及设备通过2334风巷运至采面。4、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设置3个井筒,即主平硐、副井和东风井,采用主井作主进风井,副井作辅助进风井,东风井作回风井,形成“两进一回”通风系统,(现西风井已暂停使用)。东风井安装
52、两台FBCZ12×45主要通风机,配备电机功率2×45kW,(U=660V,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主要通风机由双回路供电,主通风机房内各类安全设施齐全。矿井采用反转反风,反风装置齐全,按规定进行了反风演习,反风的各项指标满足要求。采煤工作面采用 “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供风,井下各硐室均设在新鲜风流中,为全风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11kw局部通风机,400阻燃抗静电胶质风筒压入式通风,每个掘进工作面安设两台,实现双电源双风机,并能自动切换,掘进工作面安设“三专两闭锁”。5、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6kV双回路电源供电。一回电源线路来自资兴市国网竹园变电站10KV,供
53、电距离3.5km;另一回电源来自资局三都(唐木线)10KV变电站,供电距离5km,两回路电源安全可靠,能满足矿井供电要求。矿井在地面工业广场设6kV主变变电所、在东风井开设6KV风机房变电所。地面工业广场6kV变电所内设2台Sq-400/6/0.4(0.22)kv变压器,供井下、地面空压机房、乳化液泵站、监测监控系统、地面生产及生活用电;东风井风机房变电所2趟电源线路分别由地面工业广场6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馈出,所内安设2台Sq-400/6/0.4kv型变压器,供主要通风机用电。主要通风机、地面空压机房、监测监控系统均实现了双回路双电源供电。矿井井下采用6kV双回路电源供电,分别在+270m水
54、平、+50m水平设变电所。+270m水平中央变电所两趟电源线路由地面工业广场6kV主变变电所不同母线段馈出,采用两趟MYJV22-8.7/10-3×50mm2型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经+270主平硐敷设至+270m水平13采区变电所,线路长约0.6km。+50m水平平硐变电所两趟电源线路由+270m水平中央变电所6kV不同母线段馈出,采用MYJV22-8.7/10-3×70mm2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沿主斜井至+50m水平中央变电所,线路长约0.9km。+270m水平13采区变电所供23绞车道绞车、233绞车道绞车、23采区上区段局扇等用电。
55、+50m水平23采区变电所供23采区下区段局扇,水泵房等用电。入井电源线路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井下局部通风机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及双风机双电源供电,并能自动切换,井下电气设备装有漏电、过流、接地三大保护,掘进工作面实现了瓦斯风电闭锁,采煤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6、排水系统矿井采用一级排水,在+50m水平设水泵房,将矿井水直接由+50m水平排至+270水平主平硐水沟,后经水沟流出井外。+50m水平水泵房及水仓设在+50m水平井底车场附近,主副水仓有效容积600 m3(主400m3,副200m3),泵房内安设有3台D85-67×7型水泵敷设2趟110mm的热轧无缝钢管。 二、安全系统简况1、监测监控系统矿井选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型号为KJ73N型,配备主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中心站至分站传输采用信号电缆,所有电缆均为阻燃型电缆。电缆型号MHYVRP1×4×7/0.43。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药材种苗质量合同标准及发展趋势
- 16.1《阿房宫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体验亲情 6 散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Brand KPIs for pet supply online shop PetShop.co.uk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度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模拟试题及答案
- 癫痫患者的护理
- 发热患者的护理
-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培训
- 版个人房屋退租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完整版)
- 2024-2030年中国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规划及未来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广东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试行)》
- 工厂自动化规划报告
- 《分布式生活垃圾中转站臭气处理技术规程》
- 一般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模板)
- 波斯帝国课件
- ICD-10和ICD-9-CM-3编码质控解析-循环系统
- 河南省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大赛技术工作文件
- 艺术涂料施工协议
- 废铁拆除安全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