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D-10和ICD-9-CM-3编码质控解析--循环系统学
习目录心血管系统重点疾病编码心血管系统重点疾病编码编码范围结构与主导词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房间隔、室间隔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心脏解剖循环系统疾病又称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是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危害性比较大。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通过心脏有节律性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环流动,即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包括:
心脏、血管、淋巴管淋巴结病、脑血管病本章常用主导词:栓塞、梗死、梗塞、破裂、出血等循环系统疾病(I00—I99)血液循环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体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肺循环:循环系统疾病(I00—I99)先天性心脏病(不包括)循环系统疾病(I00—I99)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称,全球每年心血管疾病导致175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1%,超过75%来自中低收入国家。全球因心脏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任何其他疾病。循环系统疾病(I00—I99)编码范围:ICD-10类目表I00-I02急性风湿热I05-I09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I10-I15高血压病I20-I25缺血性心脏病I26-I28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30-I52其他类型的心脏病I60-I69脑血管病I70-I79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I80-I89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疾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I95-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病不包括: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并发症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损伤、中毒和某些外因的其他后果肿瘤P00-P96O00-O99A00-B99Q00-Q99E00-E90S00-T98C00-D48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R00-R99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 M30-M36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和相关综合征(TIA
G45.-)编码范围星号类目I32*、I39*、I41*、I43*、I52*、I68*、I79*、I98*以上分类于他处疾病引起的循环系统疾病例如: 类风湿性心炎M05.3* I52.8*编码范围ICD-10类目表常见主导词I00-I02急性风湿热心肌炎病-心脏I05-I09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关闭不全狭窄I10-I15高血压病高血压I20-I25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梗死I26-I28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病-心脏狭窄I30-I52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心肌炎
心内膜炎
衰竭I60-I69脑血管病梗死出血I70-I79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病动脉瘤动脉炎动脉硬化I80-I89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疾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静脉、淋巴管I95-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病循环系统结构与主导词1、
急性风湿热(I00-I02)[概念]风湿热: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是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表现:风湿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等,急性期强制性分类
在I00-I02查找:热-风湿热 I00-伴有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I02-活动伴累及心脏 I01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若慢性风心病有风湿的活动表现,住院治疗风湿热,则风湿热的编码为主,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编码为附。例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活动期,主要编码I01.1,其他编码I05.0
主导词:狭窄-二尖瓣--活动性或急性
I01.1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急性风湿热[编码规则]本节不包括风湿性病因的慢性疾病(I05
-I09)例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风湿性三尖瓣关闭不全除非还存在着风湿热或有风湿过程复发或活动的证据,以本节为主要编码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2、慢性风湿性心脏病(I05-I09)假定分类编码规则:(未提及病因)A:凡未提及病因的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闭锁不全按假定为非风湿性编码,三不瓣的闭锁不全按假定为风湿性编码。心脏瓣膜病:风湿性I05-I09,非风湿性
I34-I39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B:凡未提及病因的心脏瓣膜的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狭窄,按假定为非风湿性编码,而二尖瓣、三尖瓣的狭窄则按假定为风湿性编码。C:凡未提及病因的心脏多瓣膜疾病,按假定的风湿性病因处理编码。例如:I08 多个心脏瓣病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I08.0二类瓣和主动脉瓣的疾患I08.1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疾患I08.2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的疾患I08.3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I08.8其他多个心瓣膜疾病I08.9未特指的多个心瓣膜疾病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I08
多个心瓣膜疾病包括:特指为风湿性或未特指起源的三尖瓣闭锁不全 I07.1二尖瓣狭窄
I05.0肺动脉瓣闭锁不全I37.1三尖瓣狭窄
I07.
0主动脉瓣闭锁不全I35.1多瓣膜狭窄
I08.9肺动脉瓣狭窄
I37.0主动脉瓣狭窄
I35.0心脏瓣膜病的假定分类假定为风湿性的病因编码 假定为非风湿性的病因编码二尖瓣闭锁不全
I34.0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疾病编码:I08.3 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伴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I05.2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有关闭不全106.1
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7.1
风湿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查找路径:主导词:
关闭不全-二尖瓣--风湿性---伴有----阻塞或狭窄-----和主动脉瓣疾病------及三尖瓣疾病
I08.3关闭不全-二尖瓣--风湿性---伴有----阻塞或狭窄
I05.2关闭不全-主动脉(瓣)--风湿性
I06.1关闭不全-三尖瓣(风湿性)I07.1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3、高血压(I10-I15)当高血压,心脏病和肾脏疾病的代码混合时,区别因果关是很重要的。高血压可能引起心脏和/或肾脏疾病。高血压可能被一些包括肾脏疾病在内的其它情况引起。高血压和心脏病及肾脏疾病可能丝毫没有联系,即使他们同时表现出来。不包括:并发于妊娠、分娩和产初期(O10-O11,O13-O16)累及冠状血管(I20-I25)新生儿高血压(P29.2)肺动脉高压(I27.0)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3、高血压(I10-I15)这个类目包括了良性和恶性高血压,但没有用亚目加以区分,对于临床检索需要区分良性和恶性的性质。恶性高血压又称急进性高血压。临床比较少见,病情亦比较重,且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多持续在130-140mmHg以上,常于数月至1-2年内出现严重的脑、心、肾损害。良性高血压又称缓进性高血压,病情进展缓慢,早期近半数病人可无症状,当并发有粥样硬化时,收缩压显著升高。现代高血压指南分型标准:根据血压水平、靶器官损伤及危险因素对高血压进行了分级(1级、2级、3级)及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编码时如果有需要可以增加。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不包括脑(I60-I69)、眼(H35.0)(5)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编码(I11-I13)临床上高血压并发症诊断书写方式I11高血压心脏病临床:高血压3级
高危
左室肥厚 I11.9I11.0高血压3级
高危
左室肥厚
心功能3级I12高血压肾脏病临床:
高血压3级
高危
肾脏损害(蛋白尿)I12.9I12.0高血压3级
高危
肾脏损害
慢性肾功能I13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4、I12、I15的区别I12 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和相关综合征(TIA
G45.-)高血压肾脏病:是高血压病的肾脏并发症,原发病为高血压病;I15.0
继发于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于肾动脉疾患(狭窄等)引起的高血压;如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血栓形成等。I15.1
继发于其他肾疾患的高血压: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性综合征、先天性多囊肾
等。I15.2
继发于内分泌疾病的高血压:由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高血。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肾性高血压分类:肾血管高血压:包括肾动脉本身的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瘤、肾动脉血栓形成、栓塞或肾动静脉瘘等;包括肾动脉被周围病变压迫或扭曲(如肾动脉周围粘连、肾蒂扭曲)。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多囊肾等。尿路梗阻性疾病:如输尿管狭窄和结石等,此类疾病临床上引起高血压少见。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5、心绞痛 I20对于心绞痛的分类,需要临床医师指出心绞痛类型才能详细地分类到不同的亚目中,以便于检索,否则只编码I20.9。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劳累性心绞痛: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下诱发稳定型劳累性(称定型)初发劳累性恶化型劳累性自发性心绞痛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梗塞后混合性心绞痛心绞痛临床分类I20
心绞痛I20.0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增强型劳力再次型劳力恶化型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前综合征I20.1
心绞痛伴有确证的痉挛心绞痛:血管痉挛性普林兹梅特尔痉挛诱发的变异型I20.001不稳定性心绞痛I20.002
心肌梗死前综合征I20.003
劳力恶化型心绞痛I20.004
劳力初发型心绞痛I20.006
卧位型心绞痛I20.101
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I20.102
变异型心绞痛心绞痛临床分类I20.8
其他类型的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狭心症I20.9
未特指的心绞痛心绞痛:NOS心的心绞痛综合征缺血性胸痛I20.801
X综合征I20.802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I20.803
混合型心绞痛I20.805
稳定性心绞痛I20.806
自发型心绞痛I20.902
心绞痛心绞痛临床分类分为四大类:急性心肌梗死(AMI)随后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I21.-I22.-I25.8I25.2心肌梗死6、心肌梗死的分类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编码规则:急性心肌梗死(4周)
28天慢性心肌梗死超过(4周)
28天心肌梗死心肌梗死(I21-I25)急性心肌梗死编码I21.-,这个编码的分类轴心是双轴心I21.0-I21.3是以心肌部位为轴心,临床表现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随后性心肌梗死(复发性、再梗)
编码
I22.-。第二次或再次发生的心梗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肌梗死 编码为I25.8,指心梗自发病时间超过4周,即大于28天陈旧性心肌梗死
编码为I25.2,心梗病症发生在8周以上的时间,心电图遗留异常的Q波或QS波。心肌梗死(
5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并发一些早期并发症编码为I23.-,如心包积血、心壁破裂,需要区分心肌梗死的即时并发症和过时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分为即时(同时)、近期、过时A、与急性心梗同时发生的并发症,编码
I21-I22见卷三P785,破裂-心(壁)I21.9B、与急性心梗近期发生的并发症,编码I23C、与急性心梗过时发生的并发症,编码
I31.-
,I51.-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类名称与临床诊断:过去: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Q波性AMI和无Q波性AMI。1)Q波性AMI:认为透壁性心肌梗死,累及心室肌全层。2)无Q波性AMI:为非透壁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累及心内膜下和(或)中层心肌。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类名称与临床诊断:目前:以ST段是否抬高进行分类当心电图出现相应区域ST段抬高时,表明此时相应的冠脉已经闭塞,而导致心肌全层损伤。临床诊断ST段抬高性AMI。当有胸痛、心悸等症状,若心电图不伴有ST段抬高,提示冠脉尚未完全闭塞,心肌缺血损伤没有波及全层,心电图可表现ST段下降及(或)T波倒置等。临床诊断非ST段抬高性AMI。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类名称与临床诊断:临床分型的演变和进展:透壁与非透壁(心内膜下)心肌梗死↓Q波与非Q波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类名称与临床诊断:临床分型的演变和进展:目前临床上:ST段抬高性AMI等同于透壁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性AMI等同于非透壁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类名称与临床诊断:•
因为心电图上出现Q波,已是心肌坏死的表现,而从心肌缺血到坏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这种回顾性的分类,已不适合临床工作的需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 I211、特指为急性或自发病起4周(28天内)2、类目是双轴心:主轴心:临床表现-->
透壁性和非透壁性透壁性下轴心:心肌解剖部位心肌梗死3、I21类目中两个NOS的含义:(一卷383页).3 透壁性心肌梗死
NOS
:心肌部位未特指如: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9
心肌梗死(急性)
NOS
:2个含义:透壁和非透壁未特指心肌部位未特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I23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某些近期并发症不包括:所列情况,当:与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发生时(I21-I22)急性心肌梗死后未特指为近期并发症时(I31.-,I51.-)I23.0
心包积血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I23.1
房间隔缺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I23.2
室间隔缺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I23.3
心壁破裂不伴有心包积血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不包括:伴有心包积血(I23.0)I23.4
腱索断裂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I23.5
乳头肌断裂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I23.6
心房、心耳和心室的血栓形成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I23.8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其他近期并发症急性心梗后发生并发症与急性心梗一同编码,并发症作为其它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常见并发症7、I24.0
冠状动脉栓塞,未造成心肌梗死的分类I24.0明确指出是对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而未造成心肌梗死的分类。因此在临床分类中应注意区别是否造成心梗。ICD-10有明确的亚目标题。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8、急性冠脉综合征 I24.8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通常由冠状动脉急性变化,血流突然减少引起。临床上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判定是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时,才能使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编码。入院后经过检查、治疗明确诊断为心肌梗死、心绞痛、冠脉痉挛等,按照明确的疾病诊断编码。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冠状(动脉):粥样斑动脉粥样硬化病硬化当没有明确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的典型临床表现时,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住院期间的主要治疗是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作为主要诊断。当可以确定存在某种类型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时,则将已经明确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作为主要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作为其他诊断。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I25.1
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第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I25.809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I25.810注意:不包括术后机械并发症T82.8
心脏和血管假体装置、植入物和移植物的其他并发症并发症栓塞纤维化出血疼痛狭窄血栓形成}心脏和血管假体装置、植入物和移植物引起的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9、心律失常(I44-I49)心律失常是由心脏激动的起源和传导异常所造成的心率或心律的变化,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心律失常患者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偶被发现,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扑动、预激综合征、传导阻滞等。按具体情况分类去极化:静息状态时细胞处于极化状态,当受刺激时出现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倒转,即去极化,心肌细胞有自律性,即起搏功能。复极综合症:是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出现S-T波的不正常,分类时按心电图检查异常编码与R94.3。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10、阵发性心动过速 I47新版的变化注意增加不包括:修改窦房性,窦性新版:心动过速-窦房性,窦性
R00.0旧版:心动过速-窦房性,窦性
I47.1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11、I49中的除极过早除极=早搏或期前收缩被起源部位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室性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血管疾病。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I71.0 主动脉夹层[任何部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任何部分]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心血管系统重点手术操作编码结构:35
心脏瓣膜和间隔手术心脏血管手术心脏和心包的其他手术血管的切开、切除和闭合血管其他手术分类轴心——部位+术式直视心血管手术需要关注有否体外循环编码范围1、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切除术05.252、冠状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00.663、颅内、入脑前动脉经皮血管成形术 00.61、00.624、颅内、入脑前动脉(基底、颈、椎动脉)经皮支架置入术 00.63、00.64、00.65不包括体循环、肺循环一)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组织器官(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大循环)心脏解剖图解剖结构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气体交换(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小循环)解剖结构胸骨(廓)切开,作为手术入路,可省略编码;直视心血管手术,大都需要要体外循环下进行,需另编码39.61,主导词:体外;
关于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的另编码:36.03开胸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36.06、36.07冠状动脉支架置入39.50周围血管成形术39.90周围血管支架置入术编码规则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造成心脏瓣膜病变,引起心脏血流障碍等改变。心脏瓣膜出现病变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瓣膜口出现狭窄2、瓣膜关闭不全心脏瓣膜手术心脏瓣膜术式主要分为两类1、瓣膜修补术(成形术)2、瓣膜置换心脏瓣膜修补术、切开术:(临床通常称为分离术)分类首先区分闭合性开放性(35.0)(35.1)经皮的球囊瓣膜成形术(35.96)心脏瓣膜手术心脏瓣膜的手术(35.0-35.2)
心脏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病因:先天性、后天性(风湿性);疾病:瓣膜狭窄、关闭不全;具体术式:成形、置换入路:开放性(直视下)、闭合性心脏瓣膜手术闭合性心脏瓣膜切开术
[35.0]主导词:瓣膜切除术关注:细目是区分瓣膜主动脉瓣
(1)
二尖瓣(2)瓣三尖瓣
(4)
肺动脉(3)未指瓣膜(0)经皮球囊心脏瓣膜成形术
[35.96]主导词:瓣膜成形术心脏瓣膜手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35.2]提示:1、直视下心脏瓣膜分离术含瓣膜置换2、另编[体外循环]或[心肺机]
39.61主导词:体外3、细目区分置换瓣膜的类型生物瓣或机械瓣主导词:修补术、植入物、置换心脏瓣膜手术心脏瓣膜邻近结构的手术:35.3心肉柱手术:35.35在右心室流入道(固有心脏)的心壁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肌性隆起,称肉柱。例如:右室流入道疏通术 35.35查:手术-心肉柱(心脏)35.35或:切断-心肉柱(心脏)35.35心脏瓣膜临近结构手术心脏间隔修补术(35.5-35.7)房间隔缺损原发孔缺损继发孔缺损(ASD)(占先天心10%)中央型(卵圆孔型)上腔型(静脉窦型)下腔型混合型室间隔缺损(VSD):占先天心的30%左右;膜部缺损室间隔缺损漏斗部缺损肌部缺损(最多)(次之)(最少)心脏间隔修补术心脏间隔直视下的修补术编码要点:亚分类轴心:移植物的类型细目分类轴心解剖部位
+
入路主导词:修补术、闭合、插入、矫正术提示:另编[体外循环]或[心肺机]
39.61
[根据病历]主导词:体外直视下的心脏间隔修补术房(室)间隔封堵术(介入治疗)区分部位:房间隔封堵术35.52室间隔封堵术35.55主导词:闭合、插入、修补术房(室)间隔封堵术间隔修补术的编码的查找:间隔缺损修补术:35.5-35.735.5 心房和心室间隔假体修补术,临床常用人造补片包括切开入路、闭合入路(介入疗法)心房和心室间隔修补术,用组织移植物,临床上常用自体心包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的其他和未特指的修补术通常指直接缝合修补术同一亚目分类轴心:解剖部位+入路亚分类轴心:移植物的类型••主导词:修补术间隔修补术的编码查找冠心病主要四种治疗方法1、药物2、介入治疗3、手术治疗4、其他治疗冠状动脉手术1、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主要手术)(1)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36.06(2)药物洗脱支架36.072、置入血管的支架个数00.45-00.483、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00.664、治疗血管的数量00.40-00.435、冠状动脉造影(1)单根血管的冠状动脉造影88.55(桡动脉)(2)两根导管的冠状动脉造影88.56(股动脉)6、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剂输注(1)直接36.04(2)经PTCA00.667、溶栓药物注射或灌注99.10主导词:插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编码方法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主要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起搏器工作原理:人们通常所说的起搏器,其实是指整个起搏系统。起搏系统由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及程控仪组成。其中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线植入人体。起搏器由安装在金属盒中的电路和电池组成。起搏器在需要的时候向心脏发出微小的电脉冲 起搏电极导线由绝缘导线组成,负责向心脏传送微小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人工心脏起搏:人工心脏起搏:有临时和永久两种。区别:有不同的适应症临时心脏起搏起搏器安装在体外,利用导线从体外通过动脉连接到心脏上去。用于紧急或临时情况,如心脏骤停,可能恢复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把起搏器直接安装在心脏旁边,通过导线连接到心脏上使用心脏工作。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会因为电池用尽而需要重新安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类型:放射介入治疗技术放射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X线、超声、CT、MRI等)的指导下,通过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学科,和内科、外科学一道成为临床3大支柱性学科。介入治疗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得到普遍的应用血管腔内支架置入(经皮经血管支架置入术)血管内介入是指:通过穿刺人体表浅动静脉,放入导管,打入造影剂,通过导管注射造影剂,显示病灶血管情况,在血管内对病灶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动脉栓塞术、血管成形术、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等。非血管介入是指:简单的讲就是没有进入人体血管系统,在影像设备的监测下,直接经皮肤穿刺至病灶,或经人体现有的通道进入病灶,对病灶治疗的方法。包括: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狭窄管道扩张和支架置入、椎间盘穿刺消融术等。血管腔内支架置入(经皮经血管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非冠状血管:非药物洗脱支架(裸、药物涂层)主导词:插入 - 支架血管腔内修补:覆膜支架、弹簧圈主导词:动脉瘤内缝合术或:修补术 - 动脉瘤- 动静脉瘘血管腔内支架的类型血管腔内成形术的编码
:主导词:修补术例:颅内动静脉瘘腔内修补术查:修补术
-
动静脉瘘-
-
经或伴---
闭塞--
-
-
血管内入路-
-
-
-
-
头和颈39.72或:修补术-
动静脉瘘-
-
经或伴-
-
-
弹簧圈(血管内入路)--
-
-
头和颈血管-
-
-
-
-
裸弹簧圈39.75血管腔修补术的编码39.0-39.2周围血管分流和搭桥术 P154血管搭桥术就是通过手术在闭塞血管的两端用人工血管或自体材料连接起来,让血管内的血流能绕过闭塞段血管而通过搭桥血管流向远端,这条管道可以是您自身的静脉也可以是人造血管,从而恢复远端脏器器官的供血。周围血管分流和搭桥术39.0-39.2周围血管分流术和搭桥术适应症:局部损伤,污染严重、无法原位置换,血管搭桥手术治疗身体任何部位的血管闭塞,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首选动脉旁路术。手术名称:分流术、搭桥术、人工血管转流术、 吻合术、旁路移植术主导词:分流 P499
吻合 P806旁路 P624注意:不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36.1)周围血管分流和搭桥术脑血管系统重点疾病编码脑血管系统重点疾病编码编码范围结构与主导词有关类目的说明及编码规则脑供血系统—动脉脑动脉:脑组织的动脉供血由条大动脉完成。即 和系统。大脑半球前3/5由颈内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后2/5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脑动脉血管左侧颈总动面直接发至主动脉弓,右侧颈总动脉发自头臂干。颈总动脉颈总动脉经由胸锁关节后方,上行于胸锁乳突肌深面,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 和。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后,在颈深部上行,穿颈动脉管(岩骨)入颅,弯曲上行,沿途主要分支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末端分出和 。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分别起自 ,自第7颈椎至寰椎的横突孔中穿过并上行,于寰椎与枕骨大孔外侧缘之间入颅。在 的前面,两侧椎动脉 成基底动脉,上行至脑桥与中脑交接处分开,形成终支 。椎-基底动脉的沿途分支主要有脊髓后动脉、脊髓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迷路动脉、脑桥支、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等。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顶枕沟以后的。椎—基底动脉脑底动脉环,又称 ,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颈内动脉、两侧后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相互结合而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左右两侧脑动脉之间,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并 。当脑底动脉环组成动脉中的一支
时,健侧血液代偿性地流入缺血区,减轻或消除血管阻塞或狭窄所引起的症状。脑底动脉环先天性异常时形成 的 和 ,在脑动脉阻塞后不能提供良好的 ,而引起严重的缺血症状和体征。脑底动脉环(Willis动脉环)本章常用主导词:栓塞、梗死、梗塞、破裂、出血等编码范围注意:包括与不包括对由于 (无论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病均分类于本章,需要时可以使用附加编码说明高血压病情况: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TIA)和相关的综合征(G45.-)创伤性颅内出血(S06.-)血管性痴呆(F01.-)(3)I60、I63、I65、I66分类轴心:病变的血管,不同的血管疾病与临床症状、手术方式、入路及预后相关。编码范围分类轴心:
质控规则:蛛网膜下腔出血ICD——10疾病编码脑内出血: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内的出血,可见于脑的各部,如大脑、小脑、脑干等。分类轴心:质控规则:脑内出血分类轴心:责任血管+病因(主轴心)脑梗死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授信协议
- 房屋过户代理合同协议
- 酒店信贷协议合同
- 转正合同协议
- 门票协议合同
- 修建大棚合同协议
- 卖车用不用写协议合同
- 总教练聘用合同协议书
- 开饭店合同协议书范本
- 安置房房屋买卖协议合同
- 食品工厂虫害防治培训课件
- 足浴技师与店内禁止黄赌毒协议书范文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青年基金
- 2024年度-行政复议法专题讲座课件
- 电信网络工程师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集团公司)2025年
- 构式词法在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应用及价值探析
- 广东省广州白云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一模)练习英语试题含答案
- 材料认质认价作业指引
- DL∕T 5161.6-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6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 8.1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课件+视频)-【中职课堂】高二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
- 实验训练2数据查询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