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_第1页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_第2页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_第3页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_第4页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全局性掌控全局性掌控全局性掌控全局性掌控 本节重要知识有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NO2、NH3、HNO3、铵、铵盐的性质及用途,盐的性质及用途,NH3的制法,的制法,NH的检验等,主要考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2012年的高考中

2、氮及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选项式诊断选项式诊断诊断诊断判断正误,在诊断一栏内打判断正误,在诊断一栏内打“”或或“”1.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 = = Fe22H2O(2010四川卷四川卷T9B项项)2.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 定存在定存在(2010山东卷山东卷T13C项项)3.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Fe2、NO 、 SO 、Na(2010江苏卷江苏卷T6A项项

3、)4.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010上海卷上海卷T4D项项)5.将将NH3通入热的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还原成 Cu(2010全国卷全国卷T7D项项)2-4-3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1氮气氮气(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色色 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 , 溶于水溶于水(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无无无无小小难难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颜色颜色气味气味毒性毒性密度密度溶解性溶解性NO 色色比空气比空气NO2 色色 气气味味比空气比空气与水反应与水反应无无无味无味有毒有毒大大不溶于水不溶

4、于水红棕红棕刺激性刺激性有毒有毒大大(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NO与与O2反应:反应:NO2与水反应:与水反应:2NOO2 = = 2NO23NO2H2O = = 2HNO3NO1NO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NO2能否用排水法收集?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提示:提示: NO易与易与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3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1)形成形成 (2)形成形成 硝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二、氨和铵盐二、氨和铵盐1氨氨(1)结构与物理性质结构与物理性质电子式电子式密度密度

5、气味气味水溶性水溶性比空气比空气气味气味常温常压下,常温常压下,1 1体体积水大约能溶解积水大约能溶解 体积氨气体积氨气小小刺激性刺激性700(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2铵盐铵盐(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 溶于水溶于水易易(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蓝蓝三、硝酸三、硝酸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气味气味颜色颜色挥发性挥发性溶解性溶解性 与水互溶与水互溶刺激性刺激性无色无色易挥发易挥发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酸的通性(HNO3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H2)(2)不稳定性浓不稳定性浓HNO3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

6、式为方程式为 .久置的浓久置的浓HNO3显显 色,原因是色,原因是HNO3分解产生的分解产生的溶于硝酸的缘故溶于硝酸的缘故浓浓HNO3通常保存在通常保存在 中且置于冷暗处,瓶中且置于冷暗处,瓶塞不能用塞不能用 NO2黄黄棕色试剂瓶棕色试剂瓶橡胶塞橡胶塞(3)强氧化性强氧化性2久置的浓久置的浓HNO3常显黄色,如何除去黄色?常显黄色,如何除去黄色?提示:提示:通入足量空气可除去黄色通入足量空气可除去黄色(4NO2O22H2O = = 4HNO3)1(2011烟台测试烟台测试)下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N2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

7、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质的燃烧B23 g NO2和和N2O4混合气含有混合气含有0.5 NA个氮原子个氮原子(NA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示阿伏加德罗常数)CNO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答案:答案:B2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列对这些实验或实验原理的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列对这些实验或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分析中,正确的是 ()A某同学将收集到的一大试管氨气倒扣在盛满水的某同学将收集到的一大试管氨气倒扣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充分吸收后试管中还有少量气体,该同学烧杯中,充分吸收后试管中还有

8、少量气体,该同学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中可能含有氨气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中可能含有氨气B氨水中滴入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气能电离出氢氧氨水中滴入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气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根离子C因氨水中的氨主要以因氨水中的氨主要以NH3H2O的形式存在,故的形式存在,故25%的氨水是指每的氨水是指每100 g氨水中含氨水中含NH3H2O 25 g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水的方法制取氨气解析: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的水溶解约体积的水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故体积的氨气,故A项中剩余气体中

9、不含氨气,错误;项中剩余气体中不含氨气,错误;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电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离出氢氧根离子,B项错误;虽然氨在其水溶液中主项错误;虽然氨在其水溶液中主要以一水合氨的形式存在,但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要以一水合氨的形式存在,但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是氨,是氨,C项错误;项错误;NH3H2O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向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制取氨气的原因之一就是氧化向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制取氨气的原因之一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消耗水以及反应放热钙与水反应消耗水以及反应放热答案:答案:D 3.都能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

10、实验的都能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一组气体是(注:烧杯内为注:烧杯内为NaOH溶溶液液) ()AHCl和和CO2BNH3和和CH4CSO2和和CODNO2和和NO解析:解析:在上述气体中,在上述气体中,CH4、NO、CO不溶于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与溶液,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不能做喷泉实验,溶液反应,所以不能做喷泉实验,而而HCl、SO2、CO2可溶于可溶于NaOH溶液而且可与溶液而且可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能形成喷泉溶液反应,所以能形成喷泉答案:答案:A4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叙述

11、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解析:解析:铜片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铜片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4HNO3(浓浓) = = 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稀) = = 3Cu(NO3)22NO4H2O,因浓度,因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越大反应速率越大,A错误;错误;NO2为红棕色,为红棕色,NO为无为无色,色,C

12、错误;因两种酸都过量,铜完全溶解,所以转错误;因两种酸都过量,铜完全溶解,所以转移电子数相等,移电子数相等,D错误;由方程式看出,同质量的铜错误;由方程式看出,同质量的铜消耗浓硝酸多消耗浓硝酸多答案:答案:B5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下关系,其中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下关系,其中甲是黑色非金属单质,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黑色非金属单质,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D是是红棕色气体红棕色气体(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与写出甲与A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C的电子式是的电子式

13、是_(3)除去除去G固体中含有的固体中含有的H杂质采用的方法是杂质采用的方法是_(4)A溶液与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反溶液与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用离子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方程式表示)_(5)写出由写出由F转化为转化为E的离子方程式的离子方程式_;将溶液将溶液F加热蒸干、灼烧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所得固体物质加热蒸干、灼烧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的化学式为_解析:解析:黑色非金属单质应为碳,黑色非金属单质应为碳,A和碳反应生成红棕色和碳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气体D,说明,说明A为

14、硝酸硝酸与少量乙反应生成为硝酸硝酸与少量乙反应生成F,F与与乙能继续反应,说明乙为铁乙能继续反应,说明乙为铁1方程式法方程式法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3NO2H2O = = 2HNO3NO4NO2O22H2O = = 4HNO34NO3O22H2O = = 4HNO32NOO2 = = 2NO2不同情况及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同情况及剩余气体的体积3电子守恒法电子守恒法当当NO2或或NO转化为转化为HNO3时要失去电子,若上述两种时要失去电子,若上述两种气体与气体与O2混合通入水中时,混合通入水中时,O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然相等,这是电子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依据数必

15、然相等,这是电子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依据例例1容量为容量为10 mL的试管,充满的试管,充满NO2和和O2的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把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尚有把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尚有1 mL气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各为多少?体,则原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各为多少?名师精析名师精析首先考虑最后剩余首先考虑最后剩余1 mL气体的成分:根据气体的成分:根据4NO2O22H2O = = 4HNO3及及3NO2H2O = = 2HNO3NO知,剩余的气体可能为知,剩余的气体可能为O2或或NO.(1)若剩余的若剩余的1 mL气体是气体是O2,设反应的,设反应的O2

16、的体积为的体积为x,则有,则有4NO2O22H2O = = 4HNO34x x则:则:4x(x1)10 mL,解得解得x1.8 mL,V(O2)1.8 mL1 mL2.8 mL,V(NO2)41.8 mL7.2 mL.(2)若剩余的若剩余的1 mL气体是气体是NO,根据,根据3NO2H2O = = 2HNO3NO,则发生反应,则发生反应4NO2O22H2O = = 4HNO3时过量的时过量的NO2体积为体积为3 mL,设反应的,设反应的O2的体积为的体积为y,则有,则有4NO2O22H2O = = 4HNO34yy则则(4y3)mLy10 mL,解得:,解得:y1.4 mL,V(O2)1.4

17、mL,V(NO2)(41.4 mL)3 mL8.6 mL.答案答案7.2 mL NO2和和2.8 mL O2或或8.6 mL NO2和和1.4 mL O21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体(可能是混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

18、什么气体 ()A可能是可能是N2与与NO2的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B只能是只能是O2与与NO2的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C可能是可能是NO与与NO2的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D只能是只能是NO2一种气体一种气体解析:解析:N2一定不参加反应,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无一定不参加反应,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无N2,A选项错误;在鼓入氧气前,试管中只剩选项错误;在鼓入氧气前,试管中只剩NO,O2与与NO2、NO与与NO2、NO2与水反应均可只剩与水反应均可只剩NO,然后,然后NO再与水、再与水、适量氧气反应完全生成硝酸适量氧气反应完全生成硝酸答案:答案:C2如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如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21 mL O2时

19、,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为为()A6 mL B12 mLC16 mL D18 mL答案:答案:B(2)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3)干燥:用碱石灰干燥:用碱石灰(NaOH和和CaO固体的混合物固体的混合物) (4)验满方法:验满方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变蓝色;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产生 (5)尾气处理: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尾气处理: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硫

20、酸浸湿的棉花球,可减小湿的棉花球,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净的NH3,同时也可避免污染空气,同时也可避免污染空气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他方法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他方法方法方法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或原理或原理)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浓氨水浓氨水固体固体NaOH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的生成浓氨水浓氨水固体固体CaOCaO与水反应,使溶剂与水反应,使溶剂(水水)减少;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方程式为:NH3H2OCaO = =

21、NH3Ca(OH)2例例2(2011汕头龙湖第四次联考汕头龙湖第四次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制取NH3进行了如下设计:进行了如下设计:(1)甲同学拟用浓氨水和固体甲同学拟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制取制取NH3,并用图,并用图装装置作为置作为NH3的发生装置的发生装置写出固体写出固体NaOH的作用为的作用为_(2)乙同学建议,把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收集装置由大乙同学建议,把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收集装置由大试管改为集气瓶且瓶口向上来收集氨气,并确保不污染环试管改为集气瓶且瓶口向上来收集氨气,并确保不污染环境请你根据其设想回答:境请你根据其设想回答:若用排空气法收

22、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NH3,请在图,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其气体的方框内画出其气体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标出所用的试剂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标出所用的试剂(自选自选)名称名称若用排液取气法收集若用排液取气法收集NH3,可选用的试剂是,可选用的试剂是_(填填序号序号)AH2OB浓浓H2SO4CCCl4 D饱和饱和NaCl溶液溶液名师精析名师精析(1)从化学平衡及固体从化学平衡及固体NaOH的性质角度分的性质角度分析;析;(2)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瓶口向上来收集时应短进长出,还应注法收集,所以瓶口向上来收集时应短进长出,还应注意

23、尾气吸收氨气易溶于意尾气吸收氨气易溶于H2O、浓硫酸、饱和、浓硫酸、饱和NaCl溶溶液,所以用排液法收集液,所以用排液法收集NH3只能选择只能选择CCl4. 选择气体干燥剂时,应注意被干燥的气体不能被干选择气体干燥剂时,应注意被干燥的气体不能被干燥剂吸收燥剂吸收(1)NH3为碱性气体,易被酸性物质吸收,故不能用浓为碱性气体,易被酸性物质吸收,故不能用浓H2SO4,P2O5干燥;干燥;(2)碱石灰、生石灰、硅胶等干燥剂可以干燥碱石灰、生石灰、硅胶等干燥剂可以干燥NH3;(3)NH3可与可与CaCl2反应,不能用无水反应,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干燥NH3.3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

24、体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其中可行的是 ()气体气体abcANO2浓硝酸浓硝酸铜片铜片NaOH溶液溶液BSO2浓硫酸浓硫酸Cu酸性酸性KMnO4溶液溶液CCO2稀盐酸稀盐酸CaCO3粉末粉末浓硫酸浓硫酸DNH3浓氨水浓氨水生石灰生石灰碱石灰碱石灰解析:解析:A项,项,NO2不能用不能用NaOH溶液提纯,因溶液提纯,因NaOH溶液溶液会吸收会吸收NO2;B项,项,SO2不能用不能用KMnO4溶液提纯,溶液提纯,SO2能能被酸性被酸性KMnO4氧化;氧化;D项,项,NH3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的密度小于空

25、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固体干燥剂应盛放在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固体干燥剂应盛放在U形形管或干燥管中管或干燥管中答案:答案:C4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误的是 ()解析:解析: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和HCl,而当温度,而当温度降低时,降低时,NH3和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A项错误;项错误;向向CaO中滴加浓氨水,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浓氨水分解出氨气,出大量的热量,使浓氨水分解出氨气,B项

26、正确;固体项正确;固体加热制气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使产生的水能够加热制气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使产生的水能够流出,以免损坏试管,流出,以免损坏试管,C项错误;对于项错误;对于D项,浓氨水加项,浓氨水加热制取热制取NH3的方法和试剂都是正确的的方法和试剂都是正确的答案:答案:AC1反应规律反应规律(1)浓浓HNO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H2.还原产物:浓还原产物:浓HNO3NO2,稀,稀HNO3 NO(2)Cu与与HNO3反应反应Cu与浓与浓HNO3反应时,若反应时,若Cu足量,开始时还原产物为足量,开始时还原产物为NO2,随反应进行,浓,随反应进行,浓HNO3变稀,

27、还原产物为变稀,还原产物为NO,最终得到最终得到NO2与与NO的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3)Fe与稀与稀HNO3反应反应Fe过量,氧化产物为过量,氧化产物为Fe2;Fe不足,氧化产物为不足,氧化产物为Fe3.2计算方法计算方法(1)原子守恒法原子守恒法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起酸的作用,以NO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2)电子守恒法电子守恒法HNO

28、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例例3 (2009全国卷全国卷)物质的量之比为物质的量之比为2 5的锌与稀硝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是 ()A1 4B1 5C2 3 D2 5答案答案A5(2011青岛三中月考青岛三中月考)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足量铜与一定

29、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与1.68 L O2(标准状况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 溶液至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溶液的体积是体积是 ()A60 mL B45 mLC30 mL D15 mL答案:答案:A6将将Mg、Cu组成的组成的m 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混合物投入适量稀HNO3中恰好中恰好完全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完全

30、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气气体为体为0.896 L(标准状况标准状况),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 mol/L NaOH溶液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沉淀的质量为 ()A2.04 g B(m2.04) gC(m20.4) g D20.4 g答案:答案:B 浓、稀浓、稀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为了证明其强氧化性,均具有强氧化性,为了证明其强氧化性,要对其还原产物进行检验,金属与要对其还原产物进行检验,金属与HNO3的反应一直是高考的反应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主要考查方式有现象的描述,装置的选择,实验的热点,主要

31、考查方式有现象的描述,装置的选择,实验的设计是否符合环保,化学计算等的设计是否符合环保,化学计算等例例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 mL浓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 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生的气体(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_.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的实验现象是_(填写代号填写代号)Ac中收集到无色气味中收集到无色气味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