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艺评论,学习写作文艺评论。2使学生掌握品味关键词语,运用联想和想像欣赏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欣赏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教学难点】对诗中“断魂”情景和感受的理解,及对“遥指”所创造的意境的感悟。【教学方法】1借艺术家、文学家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文艺评论的兴趣。2利用词语替换法、比较法、联想和想像法,感悟文学作品语言的精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朝诗人杜牧的绝句清明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佳作。这首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同学们一起朗诵。此环节由学生熟悉的诗人引出他的清明绝句,进一步调动全体同学因对旧知识的熟悉
2、而产生的亲切感、愉悦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二、讲授新课1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首诗。向学生明确他们的发言就是文学评论的雏形,从而打消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向学生展示形形色色的文艺评论,使学生对文学评论有感性认识。本文是一篇文艺评论,今天我们借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一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来学习怎样对一部文艺作品进行评论。(课件展示)2读准字音。邈然(mio rán) 趱路(zn lù)料峭(liào qiào)(课件展示)3如何进行文艺评论?文艺评论可分四步进行:初读,再读,又读,最后读一遍(课件展示)。第一步,初读,形成画面轮廓,进入情境。请学生朗读课前预
3、习作业:你试着将这清明首绝句改成一篇小散文。(提示:在散文中应交待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主题,还应有适当的想像。)第二步:再读,抓关键词语,品味语言。先介绍杜甫、贾岛、王安石讲究遣词造句、字斟句酌的典故(课件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品评文艺作品的意义,体会“一字惊人,意境全出”的神韵。再请学生勾画出清明绝句中用得精妙的词,用替换法让学生讨论:若不考虑韵律要求,将“纷纷”改成“绵绵”或“渐渐”,将“遥指”改为“远指”,对诗的意境有无妨碍? 要求学生把以上欣赏体验以评析清明的形式口头表达出来。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有些矛盾了,可以交给学生讨论明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环
4、节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三、作业将口头评论写成文。为下节课与作者的评论进行比较做前期准备。第二课时一、导入1复习提问:进行文艺学评论分几步?第一、二步是什么?2请学生读自己的评论文章(作业),然后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如学生往往眼界窄、思路窄,就诗论诗,拓展不开,无话可说。3怎样使自己的评论深入浅出、说理透彻、入木三分,能够侃侃而谈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进行文艺评论。二、继续学习怎样进行文艺评论第三步:又读,比较、联想和想像,再现画面。(课件展示)1从文中找出对 “纷纷”、“行人”、“断魂”、“遥指”、“杏花村”等词的赏析语句、段落,然后让学生与自己的赏析作
5、业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学生能够总结出,周汝昌先生并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知识,在评论中用到大量比较、联想和想像,学生觉得眼界开阔。 具体分析后明确:评论对“纷纷”一词用比较法从雨的特征、精神和境界上品味,还从行路人的心情上加以品味。作者细细辨析“春雨”与夏雨、秋雨、冬雨的不同,引导人们体会清明雨细、柔、密的特点以及那种“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而正是这种境界,才触发了诗人的情怀。所以,作者就此断定,“纷纷”表面写雨,实际上写的是行路人的“心情”。2提问:按照作者对清明节风俗的介绍,这一天是个大节日, 除了上坟扫墓,还能休假、游赏、全家团聚、游春逛景,人的心情应是愉悦的,“行人”却为什么 “欲断魂”
6、呢?学生可能对行人的心情尚未理解,向学生明确,这一理解正是作者的新观点,引导学生重点读课文第6段,可以明确:这里的行人并非指所有在清明节这天出行的人,而是指那些感情丰富,或一个人出门在外的羁旅之人,这些人往往容易“触景伤怀”,“惹动心事”。作者对“行人”一词是运用比较法从行人特定的情境上加以品味的。3提问:“断魂”一词是“失魂落魄”的意思吗?学生发言后明确:“失魂落魄”的“魂”应指人的灵魂,“失魂落魄”的意思是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如一个人心怀鬼胎被他人察觉会表现为“失魂落魄”;或犯罪分子作案后潜逃被警察追捕期间常常表现为“失魂落魄”。作者认为在诗歌中“魂”多半指的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
7、。“断魂”就是指当时的行人因为心情的繁杂,加上细雨,春衫尽湿,更增添了一层愁绪,是一种极强烈的感情。作者对“断魂”是从情感、心情上加以品味的。4作者评析“遥指”时联想到了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11段明确:联想到了酒帘、“杏帘在望”、小放牛中牧童的话语,在联想中通过“不远不近”令人遐想的距离感加以品味。5提问:“杏花村”一词是一个地方的名称吗?从文中找出本文作者的观点。明确:“杏花村”在文中是虚写而非实写,指不远处杏花深处的村庄。总之,语言的品味全不拘泥在字面意义,而在于语言背后的境界。写诗要有联想和想像力,读诗、品诗也要有联想和想像力。这篇评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富于联想和想像。作者从二十几个字组
8、成的一首短诗中想像出一幅过程完整、层次复杂的活动画面,对一些关键细节,联想到不少古今相关历史知识与艺术片断,来帮助理解。如由“纷纷”春雨联想到“淅淅沥沥”的秋雨,联想到“纷纷扬扬”的大雪;由牧童联想到小放牛;由“遥指”想像出红杏梢头、酒帘,联想到红楼梦的“杏帘在望”等等,融知识、趣味于赏析中,扩大了诗的感染力。三、联想与想像拓展练习:阅读瓦屋听雨片断,对从文中抽出来的ABC三句诗展开联想与想像,并放回原处。(课件展示)此环节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四、怎样进行文艺评论之第四步最后,理性评价议论,感受艺术。提问:在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充分赏析外,本文又是如何从整体上评价清明的艺术特色的?仔
9、细阅读课文第15、16段进行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在文中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的理性评价可归概括为语言自然之极;音节和谐圆满;形象清新生动;境界优美隐跃;结构起承转合。(课件展示)五、小结(课件展示)清明仅有4句28字,而周汝昌先生就诗的形象、意境、语言展开评论,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我们通过欣赏实践和阅读课文内容知道,欣赏评析诗歌应做好艺术欣赏的必要准备,即在脑中形成画面概貌,进入诗歌特定的情境中,走近诗人;其次要善于抓关键词进行语言品味,透彻地分析出词语的表面含义及言外之意;再者要有比较能力、想像力,并善于联想现实历史生活的场景、人文知识及其他艺术形象,再现诗人所描
10、绘的活动着的画面,填充诗歌留下的想像空间,扩大诗歌的魅力;最后,加入理性评价,使我们既体味到诗歌的意境又领悟其艺术特色。六、阅读叶圣陶先生的文艺作品的鉴赏(课件展示)。让学生接受大文豪的理论指导,使学生明确,作为评论者或鉴赏者,对于一部文艺作品,不但要知道它好或坏,还要说出它好在哪,不足在哪,这才是真正的鉴赏。七、作业(课件展示)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仿照课文试写一篇文艺评论。【附1】材料:“孤松矮屋板桥西” “十亩桑荫接稻畦”,“桃花流水鳜鱼肥”许多佳句寓形象美于语言美,诗中有画,脍炙人口。但仔细分析,其中主要还是偏文学的意境美,如从绘画的角度来看,连片的桑园接稻田可能很单调;孤松、矮屋
11、与板桥的形象结构是否美还须具体环境具体分析;桃花流水的画面有时抒情,有时腻人,通俗与庸俗之间时乖千里,时决一绳,文学修养不等于审美眼力吴冠中的画韵美文【附2】材料:实际上,一个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听一会雨,他的心中一定有了某种牵念和感喟,尽管有时是淡淡的,连自己也不轻易察觉。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当然,在人的种种倾诉中,应数爱情最令人心动勾人魂魄了。作为男性,我时常把雨声想象成顾盼生辉的少女在舞蹈。他们的舞步时而齐整
12、,时而凌乱,时而轻盈,时而沉重,传达出变化多端的情感体验。有时候,像在诉说喃喃的情话,有时又像在焦急的呼喊,想要答应,又辨不清是谁的声音 朱胜国瓦屋听雨【附3】材料: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 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也不是单凭一时的现象,给文艺加上一些形容词语。文艺中间讲到一些事物,我们就得问:“作者为什么要讲到这些事物?文艺中间描写风景,表达情感,我们就得问:作者这样描写和表达是不是最为有效?我们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不但说了个不好就算,还要说得出不好在哪里。这样才够得上称为文艺鉴赏。这样,从好的文艺得到的感动自然更深切。文艺方面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也会觉察出来,不至于一味照单全收。 鲁迅的孔乙己,现在小学高年级和初级中学都选作国语教材,读过的人很多了。读过的人说:“这样一个偷东西被打折了腿的瘪三,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作服定做合同协议
-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与维护合同
- 承包韵达快递业务合同书
- 路面硬化施工合同协议书
- 抵押房屋借款合同
- 新能源研发及生产供应合同
- 南京艺术学院《生物化学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师范大学《护理学基础实验(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化学与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数学基础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区域销售规划方案
-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5版)
- 202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公安卷)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解读及设计要领
- 2024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光伏发电站项目安全技术交底资料
- 富血小板血浆(PRP)临床实践与病例分享课件
- 光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护理科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