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内容:本章内容:l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l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汽油机的燃烧过程;l汽油机的燃烧室。汽油机的燃烧室。 重点重点第一节第一节 混合气的形成混合气的形成本节内容:本节内容:l两种混合气形成方式的原理两种混合气形成方式的原理l两种方式的对比两种方式的对比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两种方式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两种方式l化油器式混合气形成化油器式混合气形成 汽油喷射式混合气形成汽油喷射式混合气形成一、化油器混合气形成过程一、化油器混合气形成过程 1 1、较小的油粒随空气的流较小的油粒随空气的流动很快蒸发混合;动很快蒸发混合; 3 3、大油粒则沉积在进气管大油粒则沉积在进气管壁上,
2、形成油膜,随着发动壁上,形成油膜,随着发动机的抖动慢慢流向气缸,在机的抖动慢慢流向气缸,在气缸内吸热蒸发。气缸内吸热蒸发。2 2、较大的油粒在进气和压较大的油粒在进气和压缩过程中慢慢吸热蒸发混缩过程中慢慢吸热蒸发混合;合; 化油器式发动机的不足之处化油器式发动机的不足之处:l节流损失大节流损失大l不可能在各种工况下均提供最佳混合比不可能在各种工况下均提供最佳混合比l对大气条件和环境适应性差对大气条件和环境适应性差l仅提供均质混合气仅提供均质混合气l各缸混合气分配不均匀各缸混合气分配不均匀 二、汽油喷射式混合气形成二、汽油喷射式混合气形成汽油喷射的基本概念汽油喷射的基本概念l用喷油器将一定压力和
3、数量的汽油喷入进气道用喷油器将一定压力和数量的汽油喷入进气道或气缸内,其目的是提高汽油雾化质量,改进或气缸内,其目的是提高汽油雾化质量,改进燃烧,改善汽油发动机的性能。燃烧,改善汽油发动机的性能。 分类分类:1 进气管内喷射进气管内喷射 (1) 单点喷射单点喷射l 大喷咀位于节气门之前的化油器位置大喷咀位于节气门之前的化油器位置, 安装空气计安装空气计量装置和电子控制喷油装置。量装置和电子控制喷油装置。 (2) 多点喷射多点喷射l 小喷咀安装于各个进气歧管之中。小喷咀安装于各个进气歧管之中。 分类分类:2 缸内喷射缸内喷射l 喷咀开启压力喷咀开启压力35 Mpa l 进气过程上止之后进气过程上
4、止之后3050 开始喷油。开始喷油。l 压缩冲程上止点压缩冲程上止点 停止喷油。停止喷油。工作过程(燃油喷射控制)工作过程(燃油喷射控制)l喷油正时、喷油量、目标空燃比、基本喷喷油正时、喷油量、目标空燃比、基本喷油持续时间油持续时间喷油方式和喷油定时喷油方式和喷油定时l1、同时喷射、同时喷射l2、分组喷射、分组喷射l3、顺序喷射(独立喷射)、顺序喷射(独立喷射)工作过程(燃油喷射控制)工作过程(燃油喷射控制)喷油时间控制喷油时间控制(同步喷射同步喷射)1、起动喷油控制、起动喷油控制2、起动后的喷油控制、起动后的喷油控制l 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基本喷油持续时间l 起动后各工况下喷油量的起动后各工况下
5、喷油量的修正:修正:l a、起动后加浓、起动后加浓l b、暖机加浓、暖机加浓l c、进气温度修正、进气温度修正l d、大负荷加浓、大负荷加浓l e、过渡工况空燃比控制、过渡工况空燃比控制l f、怠速稳定性修正、怠速稳定性修正起动基本喷油时间 进气温度修正 电压修正 实喷时间 喷油信号持续时间两种混合气形成方式的比较两种混合气形成方式的比较l汽油喷射系统提高了汽油喷射系统提高了油量计量与控制精度油量计量与控制精度;l燃油雾化质量好,燃油雾化质量好,燃烧改善燃烧改善;l可实现瞬态响应,实施可实现瞬态响应,实施反馈控制反馈控制;l各缸各缸分配均匀分配均匀性改善;性改善;l提高了提高了充量系数充量系数
6、。 思考思考l两种混合气形成方式控制混合气浓度的原理有两种混合气形成方式控制混合气浓度的原理有何异同?何异同?l汽油机的理想混合气特性应该是怎么样的?汽油机的理想混合气特性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二节第二节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l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3个阶段)个阶段)l燃烧速度(燃烧速度(3个影响因素)个影响因素)l使用因素对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使用因素对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4个因素)个因素)l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2种类型)种类型)重点重点难点难点爆燃爆燃表面点火表面点火四冲程汽油机的四冲程汽油机的p-图图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汽油机
7、的燃烧过程火焰核心形成火焰核心形成跳火跳火纯压缩线纯压缩线p1 122一、正常燃烧一、正常燃烧(一)燃烧过程(一)燃烧过程2 2压力曲线分离压力曲线分离最高压力点最高压力点3 3燃烧完成燃烧完成4 4360TDC3004201、着火落后期(滞燃期、着火延迟期)、着火落后期(滞燃期、着火延迟期)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汽油机的燃烧过程1 12 222p360TDC300420滞燃期太长滞燃期太长着火太迟,不便着火太迟,不便于控制燃烧起点于控制燃烧起点滞燃期短,可通过调整点滞燃期短,可通过调整点火提前角来控制燃烧起点火提前角来控制燃烧起点影响滞燃期的因素影响滞燃期的因素 残余废气量残余废气量燃料本身的物化
8、性质燃料本身的物化性质 火花点火能量火花点火能量混合气的浓度混合气的浓度 缸内混合气运动缸内混合气运动点火时刻缸内混合气压力、点火时刻缸内混合气压力、温度水平温度水平气缸中残余废气的质量气缸中残余废气的质量气缸中新鲜充量的质量气缸中新鲜充量的质量残余废气系数残余废气系数=燃烧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燃烧燃烧1kg燃料理论所需的空气量燃料理论所需的空气量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2、明显燃烧期(、明显燃烧期( 急燃期、火焰传播急燃期、火焰传播期)期) l :压力升高率,:压力升高率,代表代表工作粗暴工作粗暴的程度。的程度。pMpaCA 0204. ./ degpu燃烧速
9、度燃烧速度u火花塞位置火花塞位置 u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形状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汽油机的燃烧过程1 12 222p3 33 3点的到来时刻:点的到来时刻:太早太早, , 则压缩负功则压缩负功热效率热效率 。太迟太迟, , 则热量利用则热量利用热效率热效率 。360TDC3004203、补燃期(后燃期)、补燃期(后燃期)在在3点过后的燃烧主要为:点过后的燃烧主要为: (1) 在明显燃烧期火焰前在明显燃烧期火焰前锋面漏掉的燃料继续燃烧。锋面漏掉的燃料继续燃烧。 (2) 粘附在缸壁上的混合粘附在缸壁上的混合气层继续燃烧。气层继续燃烧。 (3) 高温分解产物重新燃高温分解产物重新燃烧。烧。
10、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汽油机的燃烧过程1 12 222p3 34 4l意义:意义: 补燃补燃 排温排温 ,热,热负荷负荷 , ,热效率热效率 ,经济性,经济性 。360TDC420小结:小结:1 12 222p3 34 4360TDC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急燃期:长度急燃期:长度适当,压力升适当,压力升高率适当。高率适当。滞燃期:滞燃期:尽量短,尽量短,可以通过可以通过点火提前点火提前角来控制角来控制燃烧起点。燃烧起点。补燃期:尽量补燃期:尽量短,避免发动短,避免发动机经济性下降。机经济性下降。300420思考:思考:如何控制燃烧如何控制燃烧过程的长短?过程的长短?决定因素:决定因素: 燃
11、烧速度燃烧速度(二)燃烧速度(二)燃烧速度l定义:定义:单位时间燃烧的混合气量单位时间燃烧的混合气量,表示为:,表示为:TTTTdmUAdt式中式中 火焰传播速度,火焰传播速度,定义定义; 未燃混合气密度;未燃混合气密度; 火焰前锋面积。火焰前锋面积。TUTA意义:影响意义:影响明显燃烧期长短明显燃烧期长短及及最高压力点最高压力点相对曲轴转角的位置相对曲轴转角的位置。火焰传播速度火焰传播速度 火焰前锋:火焰前锋:在均质混合气中,当火焰中心形成之在均质混合气中,当火焰中心形成之后,火焰向四周传播,形成一个近似球面的火焰后,火焰向四周传播,形成一个近似球面的火焰层,即火焰前锋。层,即火焰前锋。火焰
12、传播速度: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相对于未燃混合气推进火焰前锋相对于未燃混合气推进的速度称为火焰传播速度。的速度称为火焰传播速度。燃烧速度影响因素燃烧速度影响因素 l火焰传播速度火焰传播速度UT 气体的紊流运动气体的紊流运动 混合气浓度混合气浓度 混合气初始温度混合气初始温度 l 火焰前锋面积火焰前锋面积A AT T l 可燃混合气密度可燃混合气密度T T 气体紊流运动弱气体紊流运动弱气体紊流运动强气体紊流运动强TTTdmU AdtUT=f(vp,a a,T,T0 0) )(三三)、 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l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l混合气浓度混合气浓度l转速转速l负荷负荷
13、1. 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从发出电火花从发出电火花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的影响:的影响:1 1、 较大较大: 点火提前较多。点火提前较多。 l 压缩负功压缩负功 损失损失 热效率热效率 l 初期放热初期放热 最高燃烧压力变化率最高燃烧压力变化率 零件机械负荷零件机械负荷 。 2 2、 较小较小:点火提前少。:点火提前少。l 压力升高率压力升高率 PmaxPmax、TmaxTmax Pe Pe 膨胀功损失膨胀功损失 热效率热效率 l 补燃补燃 膨胀不充分,热负荷膨胀不充分,热负荷 ,油耗,油耗 。 3 3、 合适合适:示功图面积最大,有用功最多。:示
14、功图面积最大,有用功最多。 爆燃趋势爆燃趋势 。2. 混合气浓度混合气浓度 ( 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a值值 ) aa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a a 0.850.950.850.95:燃烧温度高,火焰速度最大,最高燃烧压力、温:燃烧温度高,火焰速度最大,最高燃烧压力、温度达到最大值。度达到最大值。 a a 1.051.151.051.15:火焰速度减小,燃烧完全,油耗最低,此时高温:火焰速度减小,燃烧完全,油耗最低,此时高温富氧,富氧,NOxNOx排放最大。排放最大。 a a 0.81.21.2时时,火焰速度缓慢,不完全燃烧,火焰速度缓慢,不完全燃烧,HCHC排放增加,且工
15、排放增加,且工作不稳定。作不稳定。 aa值的范围值的范围l0.20.20.6 0.6 冷起动混合气;冷起动混合气;l0.850.850.95 0.95 功率混合气;功率混合气;l1.051.051.15 1.15 经济混合气。经济混合气。 3. 转速转速(1) n 紊流、散热紊流、散热 、易易吹散已形成的火焰中心。吹散已形成的火焰中心。(2)n 紊流强度紊流强度 火焰传火焰传播速度播速度 爆燃趋势爆燃趋势 。 (3) n 每循环所用时间每循环所用时间 , 以曲轴转角记的着火落后期以曲轴转角记的着火落后期 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使使 。4. 负荷负荷(1)(1)负荷负荷 节气门开节
16、气门开度度 进入气缸的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混合气 l 废气的比例相对废气的比例相对 混合气稀释,燃混合气稀释,燃烧恶化烧恶化 传热损失传热损失 (2)(2)负荷负荷 缸内缸内p p ,T T 爆燃趋势爆燃趋势 。 (四)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四)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l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是指在稳定正常运转情况下,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是指在稳定正常运转情况下,各循环之间的各循环之间的循环变动循环变动和各缸之间的和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燃烧差异。1 各循环间的循环变动各循环间的循环变动产生原因产生原因:燃烧过程、气流状态、气流速度、:燃烧过程、气流状态、气流速度、混合气浓度变动。混合气浓度变动。2 各缸间的燃烧差
17、各缸间的燃烧差异异产生原因产生原因:进入各缸的混合气的浓度和数量不同。:进入各缸的混合气的浓度和数量不同。采取措施采取措施: 1 1)加大点火能量,采用多点点火;)加大点火能量,采用多点点火; 2 2)组织进气涡流,加强进气运动;)组织进气涡流,加强进气运动; 3 3)采用理论空燃比或较浓混合气。)采用理论空燃比或较浓混合气。 后果后果:油耗上升,功率下降,不正常燃烧倾向增加。:油耗上升,功率下降,不正常燃烧倾向增加。不规则燃烧:不规则燃烧:思考:思考:l汽油机和柴油机在燃烧过程上会有什么不同?汽油机和柴油机在燃烧过程上会有什么不同?l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如何产生?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如何产生?二
18、、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二、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l爆燃爆燃:火花塞跳火后,末端可燃混合气的自燃:火花塞跳火后,末端可燃混合气的自燃现象。现象。l表面点火表面点火:气缸内的混合气不是被火花塞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不是被火花塞点燃,而是被气缸内的炽热表面点燃的现象。而是被气缸内的炽热表面点燃的现象。 (一)(一) 爆震燃烧爆震燃烧l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 终端混合终端混合气自燃气自燃 l正常燃烧正常燃烧30 70 m/s l轻微爆燃轻微爆燃 100 300 m/s l强烈爆燃强烈爆燃 800 1000 m/s 正常燃烧正常燃烧:有明显的火焰前锋,且逐层向:有明显的火焰前锋,且逐层向外传播,直至燃烧完毕。
19、外传播,直至燃烧完毕。 爆燃爆燃:火焰前锋未到,未燃混合气的温度:火焰前锋未到,未燃混合气的温度达到其自燃温度而着火燃烧,形成新的火焰中达到其自燃温度而着火燃烧,形成新的火焰中心,产生新的火焰传播。心,产生新的火焰传播。正常燃烧与爆震燃烧的比较正常燃烧与爆震燃烧的比较 造成的危害造成的危害(1) 压力脉冲压力脉冲l噪声:其频率在噪声:其频率在5000 Hz 以上;以上;l传热量增加,冷却系统过热,磨损传热量增加,冷却系统过热,磨损 ,零件寿命零件寿命 。(2) 高温分解高温分解l局部温度局部温度, 出现高温分解出现高温分解, 生成生成CO,H2,O2, NO等,等, 严重时析出游离炭粒严重时析
20、出游离炭粒 。(3)促进表面点火发生促进表面点火发生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l 燃料性质燃料性质辛烷值高,辛烷值高,抗爆能力强。抗爆能力强。l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l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二)(二) 表面点火表面点火l 在火花点火式发动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中机中, , 凡是不依靠电火凡是不依靠电火花点火花点火, , 而是由于炽热而是由于炽热表面表面 ( 如如过热的绝缘过热的绝缘体电极、排气阀体电极、排气阀, , 尤其尤其是燃烧室表面炽热的沉是燃烧室表面炽热的沉积物积物 ) 点燃混合气的点燃混合气的不正常燃烧现象。不正常燃烧现象。炽炽 热热
21、 表表 面面1 1 后火后火(后燃)(后燃)l 在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以后在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以后, , 炽热表面才点炽热表面才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燃混合气的现象。2 2 早火早火(早燃)(早燃)l 发生在火花塞点火以前。发生在火花塞点火以前。 表面点火示功图表面点火示功图表面点火的危害表面点火的危害早燃:早燃:l火焰传播速度高,压力升高率高;火焰传播速度高,压力升高率高;l压缩负功增加,功率下降;压缩负功增加,功率下降;l零件过热,着火提前。零件过热,着火提前。后燃:后燃:l发生在正常火焰传播中,影响不大。发生在正常火焰传播中,影响不大。爆燃和表面点火的比较:爆燃和表面点火的比较:l爆燃时火焰以冲击
22、的速爆燃时火焰以冲击的速度传播,有尖锐的敲缸度传播,有尖锐的敲缸声,表面点火时火焰传声,表面点火时火焰传播速度正常,敲缸声比播速度正常,敲缸声比较沉闷。较沉闷。 l 爆燃促使以后循环的炽爆燃促使以后循环的炽热表面易点火,而表面热表面易点火,而表面点火亦促使循环的爆燃点火亦促使循环的爆燃倾向增加。倾向增加。第三节第三节 燃烧室燃烧室 l决定汽油机性能的重要因素。决定汽油机性能的重要因素。l要求要求:经济性、动力性好;:经济性、动力性好; 工作平稳、噪声小;工作平稳、噪声小;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一、燃烧室设计原则一、燃烧室设计原则1、结构紧凑结构紧凑:l面容比(面容比(F/V
23、):燃烧室表面积与容积之比。):燃烧室表面积与容积之比。l结构紧凑:结构紧凑: 相对散热面积小,热损失少;相对散热面积小,热损失少; 火焰传播距离短,不易爆燃;火焰传播距离短,不易爆燃; 熄火面积小,熄火面积小,HC排放少。排放少。一、燃烧室设计原则一、燃烧室设计原则l2、火花塞位置安排适当及火花塞性质火花塞位置安排适当及火花塞性质:影响火焰传:影响火焰传播距离、燃烧速度变化率。播距离、燃烧速度变化率。l 火花塞性质火花塞性质:点火能量,火花塞间隙(:点火能量,火花塞间隙(1.1mm,宽间隙火花塞;一般,宽间隙火花塞;一般,0.50.8mm。)。)l考虑:考虑:1)能利用新鲜充量扫除火花塞周围
24、废气;)能利用新鲜充量扫除火花塞周围废气;l 2)尽量布置在使末端混合气受热少的位置;)尽量布置在使末端混合气受热少的位置;l 3)火焰传播距离尽可能短)火焰传播距离尽可能短;l 4)使传播的火焰面变化分配合理。)使传播的火焰面变化分配合理。一、燃烧室设计原则一、燃烧室设计原则3、燃烧室内的气体运动燃烧室内的气体运动 1)增大火焰速度;)增大火焰速度; 2)扩大着火界限;)扩大着火界限; 3)减少循环间的燃烧变动;)减少循环间的燃烧变动; 4)冷却末端混合气区;)冷却末端混合气区; 5)减小熄火厚度,降低)减小熄火厚度,降低HC排量。排量。 汽油机产生紊流的方法:汽油机产生紊流的方法:涡流涡流
25、:利用进气口和进:利用进气口和进气道的形状在进气过气道的形状在进气过程中造成气流绕气缸程中造成气流绕气缸中心线的旋转运动,中心线的旋转运动,由于进气涡流加快了由于进气涡流加快了火焰传播速度,提高火焰传播速度,提高了燃烧速率,使热效了燃烧速率,使热效率提高。率提高。 汽油机产生紊流的方法:汽油机产生紊流的方法:l挤流挤流:在接近压缩终:在接近压缩终点时,利用活塞顶部点时,利用活塞顶部和缸盖底面之间的狭和缸盖底面之间的狭小间隙,将混合气挤小间隙,将混合气挤入主要燃烧室内,形入主要燃烧室内,形成涡流。成涡流。 火球形燃烧室:火球形燃烧室:一、燃烧室设计原则一、燃烧室设计原则l4、燃烧室形状合理分布燃
26、烧室形状合理分布l决定燃烧放热率、火焰决定燃烧放热率、火焰传播距离。传播距离。l1)满足速燃;)满足速燃;90燃燃料燃烧料燃烧l2)考虑燃烧速度的变化)考虑燃烧速度的变化率率二、常用典型燃烧室1.楔形楔形:1)燃烧室较紧凑,火焰传播距离)燃烧室较紧凑,火焰传播距离较短。较短。2)挤气面积较大,对末端混合气)挤气面积较大,对末端混合气冷却作用较强,爆燃倾向减小,冷却作用较强,爆燃倾向减小,可采用较高的压缩比。可采用较高的压缩比。HC排放排放量较多。量较多。3)气门斜置()气门斜置(6-30),有利于增),有利于增大气门直径,气道转弯较少,使大气门直径,气道转弯较少,使进气阻力减小,提高了充气性能
27、。进气阻力减小,提高了充气性能。4)火花塞布置便于利用新气清除)火花塞布置便于利用新气清除火花塞附近的废气,保证低速低火花塞附近的废气,保证低速低负荷性能良好。但工作粗暴,负荷性能良好。但工作粗暴,NO,排出量较高。,排出量较高。二、常用典型燃烧室2.浴盆型浴盆型ll)、气门尺寸受限制。)、气门尺寸受限制。l2)挤气面积小,挤流)挤气面积小,挤流效果比较差。效果比较差。l3)燃烧室的面容比较)燃烧室的面容比较大,火焰传播距离相对大,火焰传播距离相对较长,不便于采用高的较长,不便于采用高的压缩比。压缩比。l4)制造工艺好,便于)制造工艺好,便于维修。维修。 二、常用典型燃烧室l3.半球形半球形l
28、1)结构紧凑,与前两种相比,)结构紧凑,与前两种相比,面容比最小,火焰传播距离最短。面容比最小,火焰传播距离最短。l2)进、排气门均斜置,允许较)进、排气门均斜置,允许较大气门直径,进气道转弯最小,大气门直径,进气道转弯最小,充气效率最高。充气效率最高。l缺点:缺点:压力升高率过大,工作粗压力升高率过大,工作粗暴,紊流相对较弱,低速低负荷暴,紊流相对较弱,低速低负荷稳定性差,气门双行排列,使配稳定性差,气门双行排列,使配气机构结构复杂。没有挤气面,气机构结构复杂。没有挤气面,被压缩的混合气涡流较弱,易在被压缩的混合气涡流较弱,易在低速大负荷时发生爆燃。低速大负荷时发生爆燃。 二、常用典型燃烧室
29、4、碗型燃烧室碗型燃烧室l 紧凑的活塞顶凹坑,紧凑的活塞顶凹坑,传播距离短,挤气面积传播距离短,挤气面积大,紊流强,火花塞位大,紊流强,火花塞位于凹坑内。于凹坑内。l 压缩比提高和挤流增压缩比提高和挤流增加,滞燃期缩短,传播加,滞燃期缩短,传播速度增加,使爆燃不易速度增加,使爆燃不易产生,有利稀燃。产生,有利稀燃。 三、分层燃烧1 1、分层给气原则分层给气原则:l1 1)量调节改成质调节;)量调节改成质调节;l2 2)火花塞附近为浓混合气,)火花塞附近为浓混合气,保证形成稳定的着火核心;保证形成稳定的着火核心;2 2、汽油机分层给气的特点汽油机分层给气的特点:l1 1)低负荷时不用过浓混合)低负荷时不用过浓混合气,改善了低负荷经济性;气,改善了低负荷经济性;l2 2)缸内喷射,满负荷时混)缸内喷射,满负荷时混合气自燃倾向减小,提高合气自燃倾向减小,提高压缩比;压缩比;l3 3)对燃料要求降低。)对燃料要求降低。 三、分层燃烧3 3、美国德士古分层燃烧系统美国德士古分层燃烧系统:l部分负荷时经济性好;部分负荷时经济性好;l对燃料辛烷值不敏感。对燃料辛烷值不敏感。lNOxNOx含量高;含量高;l分层不好使排放恶化;分层不好使排放恶化;l过渡工况及环境适应性差;过渡工况及环境适应性差;l技术要求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