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的解释_第1页
论合同的解释_第2页
论合同的解释_第3页
论合同的解释_第4页
论合同的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合同的解释     你正在浏览的民法论文是论合同的解释             英国著名法官丹宁曾经说过:“在法律的日常实践中, 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文件的解释。”(1)的确如此,因为正确理解包括合同在内的各种文件是正确地运用法律,公正地处理问题的前提。因此,合同解释也就成了合同制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罗马法一来,一直受到许多国家立法和司法的重视,成为世界各国法学家精心研讨的问题。关于合同解释的,概念我国多数学者比较一致的认

2、为,合同解释是对合同内容的含义的理解和探讨。(2)这一定义基本揭示了合同解释的本质。但是合同解释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不明确、不具体的合同内容归于明确、具体,使当事人 的纠纷得以合理解决因此,真正其有法律意义的合同解释,只能是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对作为裁判依据的事实所做的权威性的解释说明,因此,只能由受理合同纠纷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来进行,即法院和仲裁机构才是合同解释的主体,只有他们所作出的解释才具有法律意义,才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合同解释的客体,即合同解释工作的对象和范围,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一方面,合同解释的客体不限于发生争议的合同中使用的语言文字,可以看到,既使没

3、有争议的合同文字也同样需要解释,法院和和仲裁机关在审理合同纠纷的过程中,随时都要进行合同解释,有些解释是根据当事人的争议进行的,还有一些则是根据审理案 需要进行的,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常常是伴随着合同解释的过程进行。因此,解释的范围有可能超出整个合同所用的语言文字。另一方面,需要解释的又不限于合同条文的字面含义,为了探求当事人真意,与合同内容相关的当事从的行为,订约、履约过程以及行业习惯等客观情况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合同中暗含条款内容等等,同样需要进行解释,进而成为合同解释和补充的对象。因此,凡是与合同内容相关的有关资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含义,都可能成为合同解释的客体。可见合同解释的范

4、围是广泛的。一、意思主义和表示主义-大陆法学和英美法学关于合同解释理论的对立和发展1、大陆法学大陆法学各国的民事法律都受罗马法的影响,合同制度也不例外。在罗马古代,法律极端注意法律行为的方式,轻视当事人的意思,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同解释。到了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开始,法学家们才逐惭对以往那种拘泥于形式的理案标准提出异议,主张审理案件时应探求行为人的真意,并对合同解释提出一些具体办法。10世纪中叶,民法、合同法中的形式主义逐惭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个人的意思日益受到尊重,反映当事社会要求的法国民法典,当然地体现了意思自治的理论,根据该法典的规定,合同是否成立及其内容如何,应以当事人的意思得以实现。当合同内

5、容发生疑义需要解释时,法官应探究缔约当事人的意思,而不拘泥于文字的字面意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工商业的日渐发展促进了社会对诚实信用的需要,意思主义理论受到强大冲击,继之而起的表示主义理论,越来越被人们广泛接受,这种理论反映到合同解释问题上,便主张法官应探求的,不是表意人内心究竟想些什么或者是什么意思,而是表意人以其行为使人确信他想些什么,有什么意思。因为法律既然要重视维护交易上的安全,解释合同便不应从行为人或表意人的立场探求其内心真实意思,布景尖从大众的眼光及理解能力探求其表示于外部的意思,这一历史阶段民法的典型代表德国民法典即在探求当事人真实的基础,上强调契约的解释,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6、,并考虑交易上的习惯。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合同领域中定式合同的广泛使用及推广,大陆法系各国的合同立法和司法日益旦现出社会化趋势。这使的合同解释的标准更加趋向于注重客观性的表示主义理论,演化出以意思主义为原则,认表示主义为补充;或以表示主义的原则,以意思主义为补充的折衷主义解释倾向。(4)2、 英美法系英美合同法的一般原则基本上是在19世纪形成的,19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巨大发展为合同法的发展与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19世纪自由放任的思潮则为合同法的发展与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英国的合同法正是在“缔约自由”和“合同神圣”这样一睦口号下发展并最终形成的。与大陆法系所倡导的意思主

7、义理论相反,以表示主义理论为依据的客观确定标准,自始即在英美国家的合同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英美法院对合同进行解释的基本原则是,只能从合同已写明的条款或双方公开讲的放来探明双方缔结合同的真意,而不可离开合同本身去探索双方在缔结合同时的内心想汉。(5)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英美法系国家的政治思想、社会和经济条件都发生的重大变化,自由放任主义学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合同法领域已变的黯然失色,合同法作为达到公平的一种积极的工具,正在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主流,与此相适应,英美法系合同解释的客观标准,在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意思主义也日益受到司法界的重视。这一时期,合同解释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8、暗含条款理论说受到重视,根据这一理论,即使合同中没有明确的条款,法院也可以把双方当事人从未取得过意思一致的条款硬加入合同之中,关现情理和正义的要求,这种暗含条款是客观存在的,并不要求当事人的内心意思表示予以认可即当然发生效力。二是“假定意图”理论之勃兴,根据这一理论,合同成立后,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又是当事人双方当初所没有预料到的,法院就可以假设他们当初设想到了这种情况大概会同意的东西然后,再假定双方会同意一种公平合理的解决办法,并宣布这种解决办法是什么。(6)时至今日,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与学说在合同解释的理论问题,上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论。许多美国学者认为,合同的解释分为两种,即

9、所谓 的意图解释和书面解释,前者旨在依当事人的意图解释合同,后者则是由汉官赋予合同的语言一定的涵义,美国学者科宾和威利斯顿都曾经主张对合同的解释作上述划分,这种主张也得到一些法院判决的支持。涉及合同解释与当事人的意图之间的关系,美国的学理也存在分歧的观点,有关当事人合意的客观理论认为,法官在解释合同时应采用一种客观的标准,即依据“合理标准”,确定合同中的词语的涵义,不管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实际意图是什么;有关当事人合意的主观理论则认为,合同解释的目的在于对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共同赋予合同词语的涵义进行确定。今天涉及对合同的解释,美国法院所奉行的是将上述两种理论相结合的方法。(7)可以看

10、到,正象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发展具有融合的趋势一样,在合同的解释问题,上大陆法系的意思主义和英美法系的表示主义之间也存在互动性,它们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出现了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新的理论,即折衷主义的观点。我国一些学者也赞同这种观点,(8)主张对合同的解释应蛏持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相结合的方法,一般说来,合同解释应当去探求当事人的真意,不拘泥于文字,同时又要以合同的文句为依据,不能不顾合同文句随意解释。二、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1、探求当事人真意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法    官在对合同进行解释时,必须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尽一切可能去寻求当事人的内心真实意愿。从法国

11、民法典确立这一原则时起,就成为大陆法系国家解释合同的标准,尽管这一原则发展到今天,受到了客观标准的挑战,但是它作为合同解释的标准和原则,其合理性成份不仅为大陆法系国家所延用,甚至为英美法系国家所吸收采纳。探求当事人真意的合同解释原则与合同自由原则是相一致的。合同既然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那么撇开当事人真实意思来说合同的解释,那么是隔靴搔痒吗?在这一点上,合同解释与法律解释不同,合同的拘束对象主要是合同当事人,法律的规制对象却是广大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成员;合同以实现当事人的利益为目的,法律却要兼顾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法律解释把法的安定性、权威性放在首位,解释

12、的标准是客观的,其目的在于探求法本身所具有的逻辑含义;而合同解释则应重视当事人间的公平,即具体案件的妥当性,解释的标准是主观的,其目的在于探求当事人的主观意思。不仅如此,二者在解释的主体、客体、原则、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需要区别对待。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在合同法中确立合同自由原则,那么相应地就要确立解释合同的主观标准,以探求当事人真意为其基本原则,给合同当事人以尽可能大的自由。欣喜看到公开的合同法(草案)中,关于合同的解释,采意思主义。(8)但是我们现在主张采取意思主义,并不是绝对意思主义,而是以意思主义为主,吸收、采纳表示主义的一些合理成份,形成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合

13、同解释标准,这也符合世界各国合同制度的发展趋势。2、诚实信用原则:所谓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现代世界各国立法所公认,我国民法通则也将诚实信用规定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要求一切民事活动都必须予以遵循,合同行为属于重要的民事活动,自然也应该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用诚实信用原则来解释合同,符合当事人的本意和法律的基本要求,与探求当事人真意原则在本质上相统一。在现代,诚实作用原则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大,不仅适用于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释,而且

14、最终扩及一切权利的行使和一切义务的履行,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其性质也由补充当事人意思的任意性规范,转变为当事人不能以约定排除其适用,甚至不得当事人授引法院可以直接依职权适用的强制性规定,究其本质,诚实信用原则,由于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合为一体,兼有法律调节与道德调节的双重功能,使法律条文具有极大的弹性,法院因而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能够据以排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直接调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诚实作用原则,被奉为现代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被称炎“帝王条款”。(9)诚实作用原则为解释、补充、评价合同的准则,它与公平原则又是相统一的,在解释合同时,应当从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立场出发,公平合

15、理地胡定合同的内容及含义,正象美国合同法中所规定的,采取以一个通情达理的第三人处在合同当事人的地位来理解合同。3、利益稀量原则:一般来说,当事人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一 经济利益(当然无偿合同除外),因此,在解释合同时,就不能不考虑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利益,不能不进行利益稀量,不仅要考虑当事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社会利益,尢其在关于合同效力的解释问题,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大量的合同无效,使得社会交易成本上涨,市场运行效率下降,这既不利于当事人,也不利于社会,因此法国民法典第1157条规定:“如果一项条款可能有两种意思时,宁可以该条款可能产生某种效果的意思理解该条款,而不以该条款不能产生任

16、何效果的意思理解该条款。”即合同的解释应有利于合同效果的发生。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合同得不到履行的现象一直很严重,有学者指出,从我国司法实践情况来看,无效合同约占经济合同总量的15,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人们往往把合同的大量无效简单地归咎于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缺失,实际,上在实践中,大量被宣告无效的合同,本来是应该和能够维持有效的,就是说有许多本来可以履行并实现合理目的的合同,被人为地消灭了,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订约成本、履约成本和解决纠纷的成本,以及其他直接和间接损失,将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应当看到,即使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的交易是通过那些看来并不完

17、美,甚至有缺陷的合同来实现的,面对这些不尽人意的合同,法律的着眼点是促进交易开展和保护交易安全,而不是把交易当事人训练成吹毛求疵的专家。在我国合同的大量无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性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行政啊门和人民法院对合同效力的过度干预,造成交易当中禁例林,当事人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当事人对合同无效规定的滥用,当事人通过主张合同无效来达到逃避责任的目的。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解释合同时,要遵循利益衡量原则,只要是对社会有利的合同,宁可使该合同有效,而不可使该合同无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4、整体解释原则:整体解释原则,要求在解释合同时,应把合同的所有条款和构成成分看作一个

18、统一的整体,从整个合同的全部内容乃至该种合同制度的总体联系,上理解、分析和说明当事人争议的合同内容和含义。这一原则强调构成合同的各个条文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合同要求,而不拘泥于个别条款和文字。整体解释原则,不仅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所肯定,而且也是英美法系国家合同法经常运用的原则,法国民法典第235条第3款也规定:“文书之解释,应就其全部作为整体而为之。同一交易行为,有多种文书形成其部分者,应合并解释。”整体解释原则,采取普遍联系的方法,搜集使用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相关资料,诸如双方初步谈判、要约、反要约、信件、电报、电传等文件,全盘考虑,这有利于了解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和动机,更有利

19、于探求当事人的真意,准确理解和把握合同的效力。5、参照习惯和惯例原则:在解释合同过程中,运用和惯例确定合同内容及其含义,补充合同内容的遗漏,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解释原则。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在英美法系国家,习惯或惯例对于合同解释的作用,也普遍受到重视,不仅有许多判例肯定了这种作法,而且美国统一商汉典第1205条(5)规定:“协议中任何一部分内容之履行地的行业惯例,应作为解释协议该部分之履行的依据。”今天,在美国,用行业惯例解释合同作为一项制度,不仅适用于统一商法纳支配的货物买卖,也广泛适用于其他贸易实践,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219条-第222条就这一制度作了与统一商法

20、典相似的规定,值得提出的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9条第1款规定:“双方当事人业已同意的任何惯例和他们之间确立的任何习惯作法,对双方当事人均有拘束力。”可见这一原则,已成为国际通行的解释合同的原则,但是,就这一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尚有一些具体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如习惯和惯例的认定标准,习惯和惯例的适用条    件,效力等,不论怎样,参照习惯和惯例的合同解释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应予肯定,这是无疑的。总之,合同解释的上述诸原则,以探求当事人真意为核心,从不同的方面发挥着作用,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共同服务于合同解释的目的和宗旨。三、我国合

21、同解释工作的现状及构想1、我国合同解释工作的现状:从理论研究方面看,现行的各种民法、合同法教科书中,大都提及到了合同的解释,但其内容甚少,除了介绍意思说和表示说两种观点,简单列举几种合同解释的原则外,就没有其他内容了。(10)近年来关于合同解释方面的论文更是聊聊无几,只有苏惠祥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合同法论中比较详细地论及了合同解释的问题,总体来说,我国法学界关于合同解释的标准问题,关于合同解释的原则问题,以及合同解释中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等,都有待作深入的研究。从立法方面来看,有关合同解释的立法在我国几乎是个空白,我国的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都没有关于合同解释的明确规定,这与我国合同法的整体立法滞后

22、不无关系,我国经济合同法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本身存在着簋多缺陷,合同法领域中立法并存,缺乏统一性的规定,尢其是关于合同法的通则性的规定(合同的解释应属于合同法通则规定的内容),学者们提出要改革合同法制,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彻底解决现行合同法中存在的问题,一条根本的途径就是制定一部统一的合同法。目前,这项工作尚处在准备阶段。我国合同法中,对于合同解释缺乏通则性的、具体明确的规定,但并不是一点都没有,在一些法律法规中也涉及到了有关的合同解释问题,如民法通则第88条第二款是有关合同中标的质量、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价款当事人约不明确的情况下,所做的补充性规定,这些规定,可以用来作为解

23、释合同相关问题的依据。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5条、经济合同法第1条、以及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16条、第27条、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8条中都有类似的规定。确切地说,这些规定都是关于合同的补充性规范,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在合同中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在合同履行时,当事人又不能通过协商确定时,合同就无法履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无法明确落实,法律为使该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明确,使合同具有可履行性,直接作出了适用于特定情况的规定,该种规范具有补充当事人意思表示不足的缺陷,通过合同受理机关直接援用该种规范的方式,使合同内容变的完整、明确、具体和便于履行,这些规定表明了我国立法对合同解释问题的基本态度,但仅有这些,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合同解释工作的需要。由于立法工作的滞后和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