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养殖手册_第1页
中蜂养殖手册_第2页
中蜂养殖手册_第3页
中蜂养殖手册_第4页
中蜂养殖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养蜂机具及设备饲养管理蜂群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简称蜂具。蜂具和许多木制蜂具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备。但是,一定要按照标准制造,统一规格。蜂具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蜂箱、巢出和一部分饲养管理用具,其他蜂具结合有关生产的内容叙述。(一)箱蜂含有活动巢框的蜂箱(活框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应用活框蜂箱养蜂,可以随打开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而且便利进行转地饲养。蜂箱长期放置在露天,经受雨淋、日晒,而且蜜蜂必须在蜂箱里活动,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需要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北方以红松、白松、椴木、桐

2、木,南方以杉木为宜。目前我国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是10框标准蜂箱和16框卧式蜂箱;饲养中蜂宜使用中蜂标准蜂箱。1 、10框标准蜂箱10框标准蜂箱是世界上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它由10个巢框、副盖(或沙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需要时可在箱身(巢箱)上叠加继箱。继箱与活底蜂箱的箱身通用。蜂群发展到810框蜂时,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培养强群。使用隔王板可把巢箱的育虫区和继箱的贮蜜区分隔开,有利于提高蜂蜜的质量和加速蜂蜜的成熟。2 、16框卧式蜂箱16框卧式蜂箱含有16个标准巢框的横卧式蜂箱。通过加牌可横向扩大蜂巢。也可以用压板把蜂箱分隔成2-3区,实行多

3、群同箱饲养。3 、中锋标准蜂箱中锋标准蜂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锋设计的蜂箱。中锋标准蜂箱使用浅继箱,高135毫米,主要作储蜜作用。巢门板上有数个圆洞巢门,直径约4毫米,能阻止西方蜜蜂钻入,在发现西方蜜蜂盗中蜂箱内蜜蜂时,将蜂蜜下面的巢门关闭,中锋可以从圆洞出入。这3种蜂箱的箱身(巢箱)内围和巢框的尺寸见4-1和表4-2.4、简便转运蜂箱浙江农业大学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相同。特殊结构是前后箱壁内侧距承框槽60-100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箱身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

4、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栖息的走廊;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图4-5)。(二)巢础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蜜蜂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根基(图4-6.)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生产雄蜂用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锋巢础。使用巢础筑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并且少雄蜂房。(三)饲养管理用具1、面网面网是管理蜂群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遭蜇的用具(图4-7).2、2、起刮刀养蜂的专用工具。一端是弯刃,一端是平刃(图4-7).用他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的污物。3、喷烟器镇服或驱逐蜜蜂的工具。使用时,把

5、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图4-7),注意不要喷出火焰。4 、蜂扫主要用来扫除巢脾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扁形的长毛刷。5 、蜂具凳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当时坐(图4-8).6、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范围的栅板,工蜂可自由通过(图4-9.)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质量。框式隔王板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一)饲养用具饲喂蜜汁或糖浆的用具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底座组成。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将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蜜汁能够流出而不滴落。晚间将它从巢门插入巢内,

6、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引起盗蜂。对于未满箱的弱群,可将它放在蜂箱内的隔板外面饲喂。河北农业大学养蜂场研制的塑料杯饲喂器,携带方便。灌入糖浆后,盖上底盖,翻转底盖朝下平放,从巢们插入巢内。2、框式饲喂器为大小与标准巢框相似的长扁形饲喂槽(图4-10),有木制的,有塑料竹子制造的,也可用粗竹子制造。器内有薄木浮条,饲喂时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饲喂器适合进行补助饲喂。此外,在巢框上梁上凿成长方形的浅槽,也可以作为少量饲喂蜜汁用。(一)其他工具设备蜂箱、巢框等木制蜂具居多,需要经常维护吸引修理。因此,养蜂人员要学会木工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有一套木工用具,如锯、刨、锤子、螺丝刀等。蜂箱(含巢箱、继箱和巢框)、

7、巢础、面网、起刮刀、分密即、饲喂器等是必不可少的蜂具设备,根据生产需要可添置生产蜂王浆、蜂花粉或蜂胶的工具、熔蜡设备等。第二章蜂场的选择及排列一、选择蜜源丰富,2.5公里左右的地方,全年至少有一至两种大宗蜜源的植物,同进还要有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和汾源植物。二、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积水,小气候适宜。三、选择西北面有院墙或密林,或山脚或山腰南向坡地,背有挡网屏障,前地势开阔,阳光充足,场地中有稀疏小树。四、选择附近有小溪或常年有流水不断的小溪,但蜂场前不应是水库、湖泊、大河。五、选择安静、没有牲畜打扰和其它振动的地方建立。六、选择没有工厂、牧场及受山洪冲击或有塌方危险的地方建场。七、一个蜂场

8、放至蜂群不多于50为宜,蜂场子与蜂场应隔2000Km为宜,保证蜂群有足够的蜜源,并减少疾病的传播。八、清除九草,平整土地,打扫干净,然后陈列蜂群。九、蜂巢朝向南、东南、西南向便于蜂早出晚归和低湿季节保温。十、蜂箱用砖块、石块、木架等垫高2030公分,左右放平,后面垫高23M十一、数量少时宜单箱并列或双箱并列,数量较多时宜采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相互交错陈列,群距1M,行距23M距离较宽为好(如图1)我区蜂群宜散放,也可23群为一组分组放置,各群或组之间距离宜大,交尾群和新分群言之有理散放在蜂场边缘,使巢门朝向不同的方向。1)第三章蜂群的四季管理一、春季管理(一)适时扩大蜂巢,加速蜂群群势增长。(

9、二)蜂场设置喂水器,并定期进行消毒。(三)定期检查蜂群(晴天温14以上时),清除箱底死蜂、蜡渣、霉变等污物,保持箱底清洁。(四)保持官密集群势,保持强群繁殖,确保春繁扩群快速。(五)防治螭虫。用杀螭剂连续杀螭23次,隔2天一次。(六)箱内外保温。地面上放置2030cm厚地干草,蜂箱放在干草上,顶盖小草帘,外盖箱盖,后壁和两侧用草帘包裹,保持箱内空气流畅。白天掀起草帘等覆盖物,便于蜜蜂飞翔。(七)奖励饲喂。调整蜂群当天晚即可进行奖励饲喂,喂稀糖浆。每日每群喂粮浆100200g,有蜜源时少喂或停喂。奖励饲喂的饲料必须消毒过或确认无带病毒饲料。(八)箱内保温物随巢群扩大摘除,箱外保温物蜂发展满箱、气

10、温稳定时撤除(先撤除上面,再撤除周围,最后撤除箱底)。(九)低温阴雨天要给蜂群巢门每天喂水,补加粉脾于蜂巢外侧。二、夏季的管理(一)更换蜂王。在46月期间,把全场的蜂群更换成当年的蜂王。(二)定期全面检查,毁净自然王台,加强通风,防止自然分蜂。(三)采用遮阴、洒水等措施为蜂群生产和繁殖创造适宜温度和温度。(四)巢上喂水。晴热天气在午时用清水打温布在箱顶覆盖。(五)防止盗蜂,防除胡蜂、多蟾蜍,预防卷尾病。三、秋季管理养蜂者把一年作为养蜂的开始,秋季管理的重点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早春系列作准备。要防止出现7月强、8月弱,9月螨严重的现象。(一)适时培养和更换蜂王,更换前,必须对全场蜂王进行一次鉴定,

11、分批更换。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蜂群繁殖,培养适龄越冬蜂,保持巢内饲料的充足仍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措施,同时结全换王和分巢治螨等措施,在继箱群哺育力过剩的基础组织多王群繁殖越冬蜂。(二)适时断子,防治蜂螭,第一步,在89月,结合秋季育王,在组织交尾群时提出封盖子脾,使原群无封盖子脾,并先对原群用药,待新群(交尾群)子脾出房,蜂王交尾成功,所产的卵孵成幼虫以后,对新群进行治疗;第二步,在蜂群进入越冬并自然断子初期(各地断子始期不一)在911月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务求彻底,注意的是,用药前,先喂蜂,同时在人为断子时,蜂群中至少留卵脾一框以上。(三)通贮备越冬饲料,越冬饮料中不得含有甘露蜜。(四)注意防止农药中

12、毒。四、冬季管理(一)越冬前要选择好室友外越冬场所,要求清洁卫生、背风向阳,干燥安静。备好越冬保温材料,以2030群为一组,或以2群、56群为一组不等,用草帘把蜂箱左右和后面围住,箱底垫15cm左右的干草。(二)越冬前期应调整蜂群群势,适当缩群、紧脾,留足越冬饲料,布置越冬蜂巢。(三)越冬期间不宜开箱检查,加强箱外观察,调节蜂巢巢门,加强蜂巢保温,加强强群及双王群的管理,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四)越冬后期就注意补充饲料和预防蜂群下痢病,选择晴暖的天气进行蜜蜂排泄飞行。(五)越冬期补充饲料时,应使用消毒过后饮料或确认无带菌病的饲料。第四章蜂场、蜂机具的卫生消毒一、消毒剂应使用对人和蜂安全、没有残

13、留毒性和对设备没有破坏性,并不会在蜂产品中产生有毒积累的消毒剂。二、蜂场环境的卫生消毒(一)每周要清理一次蜂场死蜂和杂草,清理的死蜂应及时深埋。(二)蜂场每季应用5%的漂白粉乳剂喷洒消毒一次。三、蜂机具的卫生消毒(一)使用前可用0.2%的过氧乙酸或0.1%的新洁尔灭水溶液洗刷消毒。(二)起刮刀、割蜜刀经常用酒精喷灯火焰灼烧消毒或75%的酒精擦洗消毒。(三)蜂帚、工作服经常用4%的碳酸钠水溶液清洗和日光曝晒。(四)巢脾的消毒与保管1、巢脾的消毒选用0.1%的次氯酸钠、0.2%的过氧乙酸或0.1%的新洁尔灭水溶液中的一种浸泡12小时以上对巢脾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巢脾要用请水漂洗晾干。2、巢脾保管储存

14、前用96%-98%的冰乙酸,按每箱体20ml-30ml密闭熏蒸,以防止大、小蜡螟对巢脾的危害。保存巢脾的仓库应清洁卫生、阴凉、干燥、以避免巢脾霉变。第五章蜜蜂致病敌害的防治一、蜜蜂病害的分类蜜蜂病害分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一)传染性病害包括病毒病害(囊状幼虫病、麻痹病)、细菌病害(非洲幼虫腐臭病、副伤寒病、败血病)、真菌病害(白病、黄曲霉病)原生动物病害(孢子虫病、变形虫病)及寄生虫病害(蜂螨等)。非传染性病害是指由不良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有卷翅病,农药中毒等。(二)蜜蜂病害防治的原则1、引用抗病蜂种,坚持常年饲养强群,保持蜂群和蜂机具的清洁卫生,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减少和预防蜜

15、蜂病害的发生。2、注重蜂群及蜂机具的消毒灭菌,杀死和减少病源的传播。3、禁止使用土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甲硝唑等国家禁用抗生素类药物和有毒药物。4、提倡综合防病,中草药治病,做到对症下药和分区用药,如确需使用药物治疗,必须严格按照ny5138-2002规定执行。二、蜜蜂敌害蜜蜂敌害系指蜜蜂的直接捕食者或骚扰者。主要为昆虫类,土胡蜂。三、常见蜜蜂敌害的防治方法(见表)常见蜜蜂病害敌害的防治方法病害名称主要症状预防措施药物治疗及用量休药期蜜蜂囊状幼虫病患病幼虫头部低垂,体躯变成扁平,失去弹性,体色呈褐色,尸体的外表逐步变得坚固,用摄子挑起时,形成“囊状”,最后,幼虫尸体逐渐干枯,形成一硬皮,

16、形如“龙船”状。选育抗病品种,加强饲养管理,培养强势蜂群。饲喂:每升50%糖水加盐酸金刚烷胺粉(13%)2g,每群250ml,3天次,连用6次。或采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采蜜期停止使用。麻痹病蜜蜂肢体麻木,行动迟缓,身体不停地颤动,常被健康蜜蜂追咬防止蜂群受潮和盗蜂,更换蜂王,注意饲料交换传播病原饲喂:每升50%糖水加酞丁胺粉(4%)12g,每群250ml,隔日1次,连用5次,采蜜期停止使用美洲幼虫腐臭病封盖子脾上有下陷、湿润、从穿空的封盖房内挑出的幼虫尸体呈咖啡色至褐色,并有粘性和胶臭气味。实行蜜蜂检疫,注意饲料卫生,用福尔马林对蜂箱和巢脾进行彻底熏蒸消毒。饲喂:按每群200mg盐

17、酸土霉素可溶性粉底用量,加适量50%糖水,隔4-5天1次,连用3天。采密前6天停止使用副伤害病蜜蜂腹部膨大,体色变暗,行动迟缓,严重时,箱底和巢门口死蜂遍地,病蜂排泄物发出难闻的气味。注意场地通风向阳,促进蜜蜂排泄飞行。饲喂:按每群200mg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底用量,加适量50%糖水,隔4-5天1次,连用3天。采密前6天停止使用蜂螨幼蜂发育不良,不能飞翔,封盖幼虫和蛹死亡,蜂群群势下降。加强饲养管理,利用蜂群断子期进行预防治疗。将氟氯苯氰菊脂条悬挂于蜂群内,每群2条,3周为一个疗程。采密期禁用常见蜜蜂病害敌害的防治方法(续)白垩病封盖幼虫死亡,死亡幼虫初期呈苍白色,逐渐变成灰色至黑色,幼虫尸体

18、干枯后变成质地疏松的白垩状,表面覆盖白色的菌丝。加强蜂箱及巢脾的熏蒸消毒,注意饲料的消毒卫生。将病群内所有患病的幼虫脾和发霉底密粉脾全部换出,用硫磺进行密闭熏蒸4小时,硫磺的用量按每10张脾3-5g计算。同时,按每升50%糖水加200mg制霉菌素饲喂蜂群,隔3天1次,连用5次采密期停止使用卷翅病刚羽化出房的幼蜂,翅膀卷曲或折叠,出巢试飞时坠地死亡。注意降温和调节蜂巢内温湿度。采用补充饲喂。无需喂药。胡蜂夏末秋初,大量的胡蜂盘旋在蜂场上空,拦劫或捕捉蜜蜂人工捕杀:用苍蝇拍等进行人工拍打。引诱毒杀:用砷酸盐糖溶液(糖液浓度在15%以下,盛于盘碟内,引诱胡蜂吸收,可以杀死全巢胡蜂和幼虫。第六章中华蜜

19、蜂饲养关键性技术一、谈中意蜂的主要不同点及其管理中意蜂有许多不同点,了解和掌握这些不同点,对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大有好处。总结其主要不同点有:中蜂不采树胶;意蜂采树胶,且粘性大,养蜂员操作时往往要用起刮刀帮忙,较费时费力。中蜂在巢门扇风时腹部向里头朝外,鼓风机式的扇风;意蜂正相反,头朝里腹朝外,抽水机式的排风。这样就造成了中蜂在流蜜期网酿蜜水分向箱体内冷凝,蜂巢内湿度很大,巢外的热空气义往里鼓,蜂群容易受到闷热。在采集上,中蜂比意蜂早出晚归,全天的采集时间比意蜂多12小时;中蜂的嗅觉要比意蜂灵敏得多,利用零星蜜源比意蜂强,所以在外界蜜粉源较差的情况下,生存能力比意蜂强,比意蜂节约饲料;但中蜂

20、的个体采集花蜜、花粉的量不及意蜂;中蜂比意蜂耐寒,对低温蜜源的利用较好,较适合采集冬蜜;中蜂的盗性比意蜂强,所以在外界流蜜不好时要注意防盗,即使在流蜜期。如果管理不好也会引起盗蜂。在抗病敌害方面,中蜂抗螨能力强,大小蜂螨对中蜂的危害较小;中蜂飞行迅速,能躲过胡蜂的袭击;但中蜂易生巢虫,因此在管理中要经常保持蜂箱内和蜂场的清洁,并定期进行清理,装巢础时巢框上梁一般不开槽,以免巢虫潜伏在里面危害蜂群;中蜂抗幼虫病的能力也差。中蜂的卵较大,意蜂的卵较小;中蜂王的产卵量较少,每日1000粒左右,意蜂2000粒以上,因此中蜂繁殖速度比意蜂慢,群势比意蜂弱;中蜂的产卵量随外界蜜粉源成正相关,意蜂则与气温成

21、负相关,因此中蜂不会挨饿,意蜂常会出现饲料短缺的现象;中蜂三型蜂的繁殖周期比意蜂短。中蜂爱咬旧巢脾,喜造新巢脾,所以中蜂要年年更换巢脾,意蜂一般不会咬旧巢脾。中蜂易发生飞逃,主要是由于缺蜜,受巢虫危害,巢脾过老,病害,农药中毒,外界的干扰过度等原因引起;意蜂一般情况下饿死也不飞逃。中蜂的分蜂性较强,而且季节性明显。中蜂白天防卫能力较强,而在晚上防卫能力较弱;中蜂可以在室内的红灯下过箱。中蜂在失王的情况下较易发生工蜂产卵,所以对中蜂失王群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工蜂产卵;中蜂在组织交尾群时一定要控制蜂群中无王的时间。中蜂较易发生偏集,所以蜂场在摆放时要散放而不能像意蜂那样集中摆放。中蜂较易离脾,

22、所以我们在平时对中蜂进行检查时要快,次数要少,且不宜长途转运;在过箱时动作也要快,以防止蜂群不上脾。中蜂雄蜂房的房盖呈笠帽状,房盖上有一个小的通气孔。二、谈中蜂饲养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如何避免蜂群飞逃中蜂有极强的恋子性,尤其是未封盖子。故蜂群内有健康的未封盖子,是蜂群不飞逃的诀窍。新收捕的蜂群要给子脾,新分群的蜂王出房后要补充子脾,人工分群提出的老王群内要有子脾。总而言之,只要巢内有健康的子,蜂群就不会飞逃了。2、怎样分蜂人工分蜂的方法虽多,但笔者认为用“就地分蜂”法较好。做法:在被分群的一侧放空蜂箱1个,将被分群的蜂王连脾带蜂提入空箱内,提多少框蜂,由养蜂者的意愿定,但至少要提1框未

23、封盖的子脾;原箱向另一侧移动一个箱的距离,无王群内选1个较好王台。如果本群内无王台可割1个备用王台垂直插在两个框梁之间,再把两蜂箱分别从相反方向旋转45°,这样两箱蜂的蜂路就成90°角。外勤蜂回来,在原箱位置盘旋几圈后分别进入两箱。第三天开箱检查,看无王群的蜂王是否出房,有无急造王台,如有,则除掉;老王群的分蜂情绪是否解除,如没解除一直还想增加群数,则待新王台封盖后,仿上法处理。如果不想再分蜂,可用强弱群换位,提走封盖子脾,加入卵虫脾等方法解除“分蜂热”。3、怎样并群合并蜂群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经多年实践,感到用“香水”或“风油精”直接合并较好:简便、安全。做法:将要合并的

24、蜂群开箱揭去覆布一角,在隔板外洒几滴香水或风油精,迅速盖上覆布和箱盖,闷上510分钟,把无王群的巢脾提到有王群内即可。时间以天黑后最好。4、蜂群的开箱检查对蜂群既不可长期不管,更不能盲目开箱检查,每开箱一次,要有明确的目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上次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对蜂群内部的情况,只凭记忆是不够的,尤其是在蜂群较多,变化极大的分蜂期。简单易行的办法是把观察到的情况用粉笔记录在蜂箱上:检查时间,王台状况,预计新王出房的时间,产卵时间等都是记录的项目。根据上次记录,就可确定下次检查的时间和要解决的问题。5、使用水泥巢础机也能方便地制出好巢础笔者多年来使用的巢础,基本上都是用水泥巢础机自制的。愿谈点自己

25、的心得,供有意于此的读者参考。首先,机具要好。制造机具必须做到:母础好,水泥标号高,排气净,无气孔,水泥保养期要够足。其次,技巧要熟练。熟练技巧的形成,需多做、多总结。我认为其要点有三:一是用浓皂液涂抹巢础机的两页,要全面,周到;二是蜡温要适当,高了,生产的巢础太薄不易从机上取下,低了,则巢础片太厚房孔模糊;三是开机取础的时间不能过早,应待巢础冷却到有一定韧性后,方可取之。为了不影响生产速度,用3台巢础机轮换使用,2人配合操作较好。制巢础的蜂蜡要纯净,不能有杂质。只要具备上述各条件,用水泥巢础机可方便地制出厚薄适中、房孔清晰的巢础。三、中蜂分蜂习性的观察及预防长白山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蜜蜂品种,由

26、于长期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它保持着强烈的分蜂能力,这种分蜂性能对于野生中蜂是有利于保存和延续种族,但对于人工饲养却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高产。1、自然分蜂分蜂前准备期:天气晴暖,蜜粉丰富蜂群繁殖较快,当达到67框蜂时,蜂群内便开始出现雄蜂房,雄蜂房多造在脾的下沿,蜂王在雄蜂房产下雄蜂卵,同时工蜂开始在脾下边缘筑造王台,接着蜂王在王台中产下卵,工蜂开始哺育,直至王台成熟。这时蜂王产卵量急剧下降,腹部缩小,随之工蜂出勤率也急剧下降,或很少出勤采集。此时若打开蜂箱检查会发现很多工蜂聚集在边脾和上框梁上,有的还互相连在一起。发生分蜂:长自山巾蜂自然分蜂多发生在5月中旬6月中旬,当王台封盖12天后,一般

27、在晴暖天气的上午9点至下午2点左右,便发生分蜂。首先有少数蜜蜂飞离蜂巢,在蜂场上空盘旋飞翔,不久,蜂王便随同大量蜜蜂一拥而出,天空中立刻出现无数条飞行线,并发出较大的“嗡嗡”声。几分钟后,蜂群就在蜂场附近的树枝上或其它地方集结成一个蜂团,暂时停留。这时可用收集工具和准备好的蜂箱将蜂群收回,并进行必要的处理。若分蜂团不及时收回。当侦察蜂找到新居后就会第二次散团,在蜂场上空盘旋飞翔后,飞向新居。也有的分出群。在蜂场附近不做停留,在蜂场上空盘旋两圈后,径直飞向新居。据饲养管理和观察统计,桶养中蜂每原群一般可分25群,也有少数分7群的。有的一群可同时分出2个新分群,也有的新分群在分出后40天左右还会发

28、生第二次分蜂。据统计,在一般情况下,桶养中蜂自然脾的王台数(设为m)与自然脾的睥数(设为n)二者之间成等差关系,即:m=n-2(n>2),每一个自然脾只有一个王台,且在自然脾的尖端位置。2、自然分蜂产生的原因内在因素:(1)蜂巢空间窄小,工蜂向外扩建蜂房受到蜂巢(木桶、蜂箱、天然洞穴等)容积的限制,蜂王没有产卵的空巢房,这样就阻碍了蜂群的发展。( 2) 蜂王经过一代产卵后,随着蜂群发展,蜂王产卵力下降,巢内积累了大量的幼青年蜂,出现了哺育蜂过剩,众多闲置的哺育蜂无事可做,便酝酿分蜂。( 3)遗传性:中蜂王接受了世代小群分蜂的遗传性,从而它奠定继承了小群分蜂的习性。外界条件:气候温暖,有能

29、够满足蜂群育虫需要的蜜粉源,蜂群为发展和延续性种族而发生分蜂。3、控制自然分蜂的措施( 1)换入新王:从4月下句开始有计划地选择采集力强、抗病力强,能维持较大群势、分蜂性弱的中蜂群做种用群。并及时补壮,然后组织养王群开始移虫育王,至5月中旬新王出房交尾后,及时地用新蜂王去替换上一年的老蜂王、因为新王产卵力强,能有效地控制分蜂热,即使是已经发生分蜂热的老王群,换入新王后,也能使大部分蜂群恢复正常采集生活,消除分蜂热。( 2)人工分蜂:当蜂群已经产生了分蜂热,可采取人工分蜂的办法,把有分蜂情绪蜂群中的蜂王、12框幼蜂、一张老蛹脾和一张蜜粉脾提出,放入已准备好的蜂箱中,作为分出群,原群则选留一个较好

30、的自然王台或诱入新王,毁掉其余王台;也可把蜂王留在原群,给分出群介绍一个较好的自然王台或新王。由于一群分为二群,蜂群群势减弱,且新王产卵积极,分蜂热即会消除。( 3) 调换子脾:把强群中的封盖子脾与弱群中的卵虫脾相互调换,这样既能抑制强群发生分蜂热,又能使弱群迅速扩大群势。( 4)定期检查:定期对蜂群进行检查,有计划地及时毁掉自然王台,除去雄蜂,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人为假象分蜂:对有很高分蜂情绪的蜂群,可采取在巢门放一平板,然后把蜂一脾一脾地抖落在平板上,并促使工蜂起飞,注意不能伤蜂王,因蜂王腹部未完全收缩,不能起飞,工蜂找不到蜂王,会逐渐回巢。这种处理相当于一次自然分蜂,经处

31、理后的蜂群会消除分蜂热,恢复正常活动。( 6)注意选育:要从根本上解决中蜂的分蜂,必须从改良品种入手,从能维持大群、分蜂性弱及各种性能优良的蜂种中选育蜂王。四、中蜂的几种行为语言在中蜂饲养过程中,经过仔细观察,我了解了几种常见的“蜂语”,总结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分蜂信号在分蜂季节,如果有几只工蜂围绕着人的头面嗡嗡地飞翔,声音柔和而友善,这时就应该注意察看蜜蜂飞走的方向,顺着飞走的方向慢慢跟踪,同时察看树权上、田埂下、土坎内。若有几只蜂作弧线飞行,表明有分蜂群。求救信号秋季,外界蜜源断绝,天气干燥酷热,野外的大胡蜂侵害中蜂,这时若有大胡蜂侵害蜂巢,有的工蜂会在养蜂人面前狂舞,声音急促,甚至

32、落在养蜂人脖子上、耳朵上咬得人又痛又痒,有时用蜂扫都赶不散。这时,你要立即停下手上的活计,赶快带上捕杀大胡蜂的工具巡查蜂场。盗蜂信号初冬,检查蜂群,补喂饲料后,若有个别蜜蜂不紧不慢总是跟着人飞,则很有可能蜂场内有的蜂箱盖没盖好或饲料洒到了箱外招来盗蜂。逃逸信号在秋冬收捕逃蜂时,不要急躁,动作要轻,若收捕将完时,还有几只蜂作快速圆周飞行,并发出昂昂的尖叫声,表明蜂群准备再次飞逃。五、怎样选择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中蜂蜂王在蜂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只优良的蜂王可以使中蜂蜂种的优良性状一代一代传下去。对此,广大的中蜂爱好者深有体会?然而,怎样去选择一只优良的蜂王用于生产,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1、细心

33、观察蜂王的外表、色泽、体型与行为中蜂蜂王不外2种类型,一是黑色王,二是腹部呈枣红色的蜂王。黑色蜂王全身黑色,体小。所在蜂群工蜂也略小,飞行快捷,抗性强,但繁殖缓慢,群势发展慢,产蜜量略低,分蜂性强;枣红色蜂王体大,性情温驯,产卵力强,所在蜂群能培养成强群,蜂产品产量稳定,但抗性差,工蜂腹部黄环明显且性情温驯。枣红色蜂王在人工培养下数量不会很多,性状很不稳定。从体型来说,蜂王以腹部细长,不畏光、尾部贴近房眼,产卵有序的为好;反之,腹部短小,尾端略钝,畏光者则较逊色。在一个蜂场中,我们检查时一般是以蜂王产卵能力的高低与卵圈的大小来选择的。凡不符合条件者应迅速处理。2、中蜂蜂王的优劣与当地气候、蜜源

34、息息相关有经验的养蜂人都善于利用当地的天时地利等条件来育王分蜂。气候温暖,蜜粉源充足,工蜂出勤积极,子脾大,正是培育新王的大好时机。在广东,“春分”至“小满”是育王分蜂的黄金时节;个别山区“芒种”和乌桕花期也可一边养王一边生产,但数量不能太多,过多则王台质量差。我们对王台的要求是形状丰满、位置适中,但不是越长越好,过长的多是死台;畸形的王台要及时摘除。3、选择中蜂蜂王应以卵圈大小为依据筛选蜂王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平时要做好观察、记录,以蜂王产卵力高低、子脾面积大小为主要依据,产卵力高的蜂王,能保持强群,不停产,工蜂新老交替正常。所以,筛选蜂王要靠平时做好记录,把好的保留下来,差的忍痛处理。4、中蜂蜂王之间种性复杂,各有特色在养蜂实践中,同一个中蜂场,各种各色的中蜂蜂王都常出现,我认为这是种间的分化现象。“文革”期间,我在某地山区的谷仓中见到一个强大的蜂团,其蜂量有12框以上,农民望而生畏;有人接近蜂团,就听到呼呼的声响;蜂蜜全部封盖,这自然是一个强群。另外,本人饲养过1群蜂,群势不算强,只4框左右,但蜜蜂早出晚归;在取冬蜜时,有1张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