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水质调控手册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9/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1.gif)
![适用水质调控手册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9/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2.gif)
![适用水质调控手册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9/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3.gif)
![适用水质调控手册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9/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4.gif)
![适用水质调控手册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9/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59462ddb-f5fa-4e1a-bd3d-85404b8aee8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关于肥水本章内容是围绕适用水质物质循环图的第一(基础营养盐)和第二环节(藻类)进行的。一、肥水的理论基础(一)、与物质循环图的关系由上一章的物质循环图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营养盐在水体中处于最基础的位置,如果水体没有基础营养盐,则水中不会有任何生物,包括细菌、藻类、浮游生物、养殖动物等,肥水在这里可以看作是向水体投入营养盐的过程或是水体本身营养盐释放的过程,所以说肥水是水体物质循环的基础,也是水体生态平衡的基础,肥水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仅仅的看作是培养藻类的过程,而更广泛的是稳定水质,平衡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也就是调水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二)、肥水的理论基础-营养盐的平衡理论各种水产养殖对
2、象都是异养生物,其生长的物质、能量需要完全依赖于食物外源性饵料。除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生产主要依靠人工配合饲料外,天然饵料是水产养殖生产中主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基本食物。在苗种培育、大水面天然增殖、以滤食性水产动物(鱼、虾、蟹、蚌、贝等)为主要养殖对象的水体,若能及时地、保质保量地供给天然饵料,满足水产动物的物质、能量需求,优质高产就有物质保证。水中的天然饵料包括浮游植物、高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细菌以及有机碎屑等。浮游植物和高等水生植物都能直接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被称为初级生产者,其生产能力称为初级生产力。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盐类(氮、磷、钾、钙等和无机盐)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在肥水中,
3、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类,在自然阳光照射下,能很好地促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大量繁殖浮游植物。在瘦水中,营养盐比较贫乏。水产动物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是溶解于水中的简单无机物,水产动物通过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生物而生长,因而水产动物的生长与水体中的无机盐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人们每年从水体中捕捞出大量的水产品,相应带走了水体中的无机盐类,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向水体中补充这些物质,就会发生入不敷出的情况,而使养殖水体的物质循环和饵料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长此以往,水体生产力将逐渐降低,因此需要通过施肥来增加营养元素(主要是氮、磷)的含量,加速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保证水体最大限
4、度的生产力。在肥水的理论中,我们认为营养盐平衡理论是指导思想,因为在实践生产中,更多的问题是向水体大量,盲目的施用肥料,包括用机肥和无机肥,准确地说应该是无机肥中的氮肥和磷肥,例如在湖北、湖南的一些地区,10亩池塘,1个月用碳铵和磷肥高达6400斤,平均一个月用四次,每次80斤碳铵,80斤磷肥,这样高比例的向水体投放碳铵、磷肥,一方面确实对维持水体的基础生产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长时间的这样生产操作,势必会造成水体的营养盐比例严重失调,其中的一种结果是会出现到了一定的时期,水体藻类很难大量繁殖,因为水体的藻类吸收营养是按一定比例吸收的,而且藻类吸收的营养元素也不是只有氮、磷两种,其他营养元素
5、也需要,如果其他营养元素极度缺乏,则氮磷严重浪费,造成养殖成本上升。藻类繁殖不起来,则肯定会限制滤食性鱼类的生长。另外一种结果是由于水体氮磷营养元素的含量大大超出其他营养盐,水体营养盐比例失衡,使水体的藻类的种类的比例严重失衡,这也是造成养殖池塘有害藻类大量繁殖的主因。所以上述地区的施肥方式是欠妥的,任何物质,过犹不及,大量的氮磷在水体滞留一是浪费,一是有毒害作用。我们提出营养盐平衡理论正是基于此,水体的营养盐应处于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水体的营养盐的种类和比例决定水体藻类的种类和比例,如果某种营养盐缺乏会造成某些藻类的缺乏,解决由于藻类引起的水质问题,一定从营养盐平衡的理论去解决。这是肥水理
6、论的核心。(三)、基础营养盐的种类1、必需营养盐和非必需营养盐实际上,必需营养盐和非必需营养盐概念的来源是必需营养元素和非必需营养元素。含有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盐叫必需营养盐,含非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盐叫非必需营养盐。那么什么是必需营养元素和非必需营养元素呢?按照元素在生物生理方面的功能和需要,可将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划分为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如果某种元素被证明至少是某种生物所必需的,则该元素称为必需元素。必需元素是直接参与生物的营养,其功能不能被别的元素替代,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现在证明了植物必需元素仅有十几种,其中需要量大的称为常量必需元素,例如N、P、Na、K、Ca、Mg、S、C、H、
7、O;需要量很少的则称为微量必需元素,例如Fe、Mn、Cu、Zn、B、Mo、Cl等。环境中必需元素与非必需元素的含量(或浓度)同生物生长或不能完成其生命循环时,补充适量的这种元素非常必要。但当供给超量时,同一种元素又可能起毒害作用。2、藻类对营养盐的吸收天然水体氮、磷、硅元素的可溶性无机化合物在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被吸收利用,成为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也就是说藻类利用营养盐中的营养元素,来合成自身的物质,例如生物体的蛋白质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含量分别约为和.7;磷元素在脂肪中的含量达;硅元素是硅质生物(如硅藻等)的重要组成元素。但这些元素在水中的含量通常很低,远远不如构成生物体的其他元素(如
8、C、H、O等)那样丰富。在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季节,它们有效形式的含量甚至降至吸收临界值之下,从而影响藻类的繁殖,限制了水体初级生产(即基础生产)的速率和产量。因此通常把天然水中可溶性氮、磷、硅的无机化合物称为水生植物营养盐,把组成这些营养盐的主要元素氮、磷、硅称为第一营养元素。大家注意藻类对营养盐的吸收一定是无机形式的,有机营养盐是不能吸收,在生产实践中,有机肥的肥效慢的原因正是基于此,因为有机肥必需转化为无机形式才能被藻类吸收,这个转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四)、营养盐对藻类的吸收有哪些限制在向水体投入肥料时或是在渔肥厂在做配合渔肥时一定要考虑以下因素:1、营养盐的有效形式的被限制释放即实际
9、浓度太低2、水体营养盐的总储量不足3、水体营养盐的补给量不足4、各营养盐的有效形式的浓度比例不合适,即是著名的“木桶原理”理论及我们提出的“营养盐平衡理论”。以上四点对肥水意义极大,大家一定要重视。二、肥水的概念及判断水体肥瘦的方法(一)、肥水的概念1. 水的肥度水的肥度即养鱼水体的肥瘦程度,主要指水中作为鱼类饵料的浮游生物的含量。浮游生物本身带有色彩,而且在水中的数量多少直接受到透明度的影响。因此,在生产中水的肥度一般用透明度或水色来判断。2. “肥活嫩爽”的具体含义肥:浮游生物多且鱼类易消化种类的数量多(浮游生物量30mg/L),透明度在30cm左右;活:水色和透明度常在变化,不滞死,是浮
10、游植物处于繁殖旺盛期的表现;嫩:水色鲜嫩不老,易消化浮游植物多(蓝藻等难消化种类大量繁殖,水色灰蓝或蓝绿,或者浮游植物细胞衰老,均会减低水的鲜嫩度,变成“老水”);爽:水质清爽,水面无浮膜,混浊度较小,透明度一般大于2025cm,水中溶氧量较高。要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就要定时、定量、定质向池塘输送物质(饲料、肥料),经常更新池水,改善水溶氧状况,注意水色变化。(二)、水质肥瘦的判断技术与方法1. 透明度的测定透明度即阳光在水中的穿透程度。其大小由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泥沙或其他悬浮微细颗粒的含量所决定。一般而言,夏、秋季浮游生物繁殖快,透明度低;冬、春季浮游生物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透
11、明度高。刮风、下雨时有波浪,水中泥沙泛起,透明度低;无风、晴天时,透明度高。因此,正常情况下,透明度的大小直接反映水体的肥瘦。测定透明度的标准方法是用透明度盘。无透明度盘时,可将手臂伸直,掌心对着脸,使掌心与胳膊成直角,慢慢将手由水面垂直伸入水中,直到恰好看不见掌心(来回试),测定入水手臂的长度即透明度。一般精养鱼池的透明度在2040cm,最好为30cm。2. 根据水色判断水质水色是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天空和池底色彩的综合反映。因此,可以根据水色的不同,经验地将养殖水体划分为不同类型。(1)瘦水与不好的水:瘦水清淡,呈淡绿色或淡青色,透明度达6070cm或以上,浮游生物少,丝状藻
12、类(水绵、刚毛藻等)和水草较多。不好的水:以下几种水色的浮游植物数量虽多,但其表面具胶或纤维质,不能或难于被鱼类消化利用,对养鱼不利。暗绿色:天热时水面常有暗绿色或黄绿色油膜,以裸藻、团藻为主;灰蓝色:透明度低,浑浊度大,以颤藻为主的蓝藻较多;蓝绿色:透明度低,浑浊度大,天热时水面有灰黄绿色浮膜,以微囊藻、绿球藻为主。这几种水体需要投饲、施肥,改变浮游植物种群组成。(2)肥水:呈黄褐色或油绿色,混浊度较小,透明度适中,一般在2040cm。以鱼类易消化的硅藻、隐藻、金藻、轮虫为主,也有部分枝角类、桡足类,适合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水色有以下两类:褐色水:包括黄褐色、红褐色、褐带绿色等,以硅藻为主
13、,也有一些隐藻、绿球藻和栅藻;绿色水:包括油绿色、黄绿色、绿带褐色等,以绿藻(绿球藻、栅藻)和隐藻为主,也有一些硅藻。(3)转水:水质随天气变化而发生改变的水体,也称水华水、乌云水,通常出现在春末或夏秋季节晨雾浓、气压低的天气,浮游生物数量多,水色呈蓝绿色、带状或云状绿色,浮游植物以裸甲藻、隐藻为主。(4)恶水:呈红褐色、棕色,以含有毒素的红甲藻为主,鱼类摄食后消化不良甚至引起死亡。未经处理不能用于养殖。(5)工业污染水:水色混乱,有红色、褐色、乳白色等,水中含过量的硫化物、氰化物,以及汞、铬、铅、锌、砷、镍等重金属,对鱼类的生存、生长和发育极为不利。未经净化处理不能用于养殖。三、肥水的作用施
14、肥的目的是培育优质、适口、水产动物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饵料(浮游生物)或二级饵料(有机碎屑),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施肥的具体作用有以下3点:1、使浮游植物因得到必要的营养元素而大量繁殖。2、促进以浮游植物为饵料的浮游动物、有益菌的增殖,为鲢、鳙、鲤、鲫、鲮、虾、蟹、蚌、贝等提供各种适口饵料。3、增加水体中的有机碎屑,直接为水产动物所利用。四、影响肥效的因素水体中天然饵料生物的多寡,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质、土质、营养物质等因素都可能对天然饵料产生影响,施肥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施肥效果本身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要想达到施肥的预期效果,必须全面地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15、和可能发生的变化,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加以利用。1. 光照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依靠太阳辐射形式的能量流来维持。鱼类同样也离不开太阳能,光照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主要有:(1) 光照是养殖水域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晴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水中的溶氧始终处于饱和状态。而溶氧则是养殖鱼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首要因素。(2) 光照是养殖水域中细菌、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生长繁衍的能源,也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质的能源。而这些水生生物则是养殖鱼类的优质天然饵料。(3) 光照是养殖水域水温升高的重要因素,而水温是养殖鱼类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的决定性因素。2. 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生生物
16、的新陈代谢强度,从而影响它们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水温较高时,水生生物的活动能力强,新陈代谢强,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也强,反之亦然。细菌对肥料的分解作用强度也依水温变化而不同,一般水温较高时,细菌对肥料的分解作用旺盛,肥效发挥较快,水温低时则相反。施肥后,水色达到肥水标准,浮游生物达到高峰期的时间也随水温和天气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水温在22左右,天气晴朗,适量施肥时约34天水色可达到肥水标准;如果施肥后遇到阴雨天气,由于温度降低,光照不足,有机物的分解和浮游生物的繁殖较慢,即使67天后,水质也不一定转肥,此时不要轻率地肯定是施肥量不足而大量施加追肥,待天气晴12天后视水色情况再决定是否追肥。3.
17、 酸碱度(PH)在中性和弱碱性水体施肥,能产生最大效果,此时浮游生物繁殖最快且数量最多。若池底淤泥过多,池水极度污染,土壤和池水呈酸性反应,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恶化,有机物无机化的进程大大减慢,这样的水体施肥效果不好。此时,一方面可挖去过多的淤泥,清除腐殖质;另一方面可用石灰水调节至碱性,等毒性消失后再施肥。4. 溶解氧(D.O)施肥和溶解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施肥不足,水质较瘦,虽然含氧量较高,但是水产动物的天然饵料不足;施肥过量则易污染水质,造成水中溶氧缺乏。因此,必须掌握适当的施肥量,既要使水质较肥,天然饵料多,又要使水中溶氧量不致过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生存和生长。施有机肥,特别是未经腐熟发酵
18、的有机肥料,在水中分解时,需消耗大量的溶氧。如果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缺氧,导致鱼类严重浮头甚至泛塘。因此,有机肥需预先经过腐熟发酵,使之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后再施,可减少施肥后的耗氧,而且其肥效也比较稳定,这是施腐熟有机肥的优点。施无机肥,由于不经过有机物分解过程,且施肥后浮游植物迅速繁殖,其光合作用能吸收CO2并释放出O2,从而增加水体的溶氧,这是无机肥的一个优点。但是,施无机肥的水体,经过较长时间后,其水质容易变“老”,对水产动物及其饵料生物极为不利。此外,溶氧充足,为固氮细菌、纤维素分解细菌和硝化细菌等有益的好气性细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提高肥效。而且溶氧高,水产动物摄食、代谢旺
19、盛,生长较快,能获取高产。若溶氧不足,水中有害的厌气性细菌大量产生,有机物在厌气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各种有机酸及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同时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而失去营养作用,导致池塘生产力降低。5. 土壤和底质不同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酸碱反应以及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均有差异,在决定施肥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首先,池塘土壤必须有很好的保水性,才能保证池塘的水位和肥度。砂质土壤由于颗粒大,对肥料的吸收很弱,而且极易渗漏,这种土壤的池塘在施用水产专用肥时最好配施腐熟有机肥,加速池底淤泥的形成,以保证水的肥度。其次,土壤中含有各种无机物,对池水有很大影响,如土壤中含有的氮、磷、钾等有效的无
20、机盐类,溶解于水后,增加了水的肥度。再次,土壤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经细菌分解变成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而释放至水中,同样有利于池水变肥。此外,土壤中含有特殊的有机质腐殖质,它不但向水中提供营养物质,而且与土壤中的无机矿物胶体一起,对水中的无机物特别是一些营养盐类产生吸附作用,这一点对池塘施肥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科研资料,磷肥在泥炭土底、黑钙土底以及有少量淤泥的池中,施肥效果良好;碱性土、沼泽土的池塘含钾量不足,施用钾肥效果很好;老池的池底常积累一层淤泥,往往成为磷元素的陷井,大大降低肥效,施磷肥前要注意清淤。总之,在施肥前,应对池中的理化条件有详细了解。对不适宜的池塘条件进行改良,中和酸性
21、、增加溶氧,是提高肥效的必要举措。五、渔肥的原料(一)常用肥料的分类1. 氮肥根据氮素在氮肥中的形态不同,无机氮肥可分为三类,常用的氮肥有如下几种:(1)铵态氮肥碳酸氢铵NH4HCO3:白色或灰色粉末,含氮1517,碳酸氢铵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它在常温下容易分解,放出氨气,从而降低肥分,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分解就越快。因此,碳酸氢铵需密封包装,与空气隔离,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室内,防止吸水受潮而挥发,损失肥效。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为白色晶体粉末,工业副产品常带有各种颜色,但对品质没有影响,含氮量一般在20左右,是生理酸性铵态氮肥
22、,吸湿性小,久放不至于分解失效。氯化铵NH4Cl:为白色或黄色粉末,含氮量一般在2425,是生理酸性铵态氮肥,吸湿性比硫酸铵略大,也较稳定,不易分解。氨水NH3•H2O:是液体氮肥,它是用水稀释的液体氨溶液,含有约1617的氮,成本较低,目前在水体施肥中应用也较多。氨水中的氮素是以气体氨的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所以很不稳定,氨气很容易从氨水中挥发出来,反映方程式为NH3•H2ONH3+H2O,温度越高,挥发越多越快,故在贮运和使用时必须注意防止和减少氨的挥发损失。含有氨态氮的化学肥料,遇到石灰、草木灰等碱性肥料,铵就会转化为氨气而挥发损失,因此,不可以将它们混合在一起施用
23、。(2)硝态氮肥硝酸铵NH4NO3:简称硝铵,为白色晶体,含氮量约3235,通常为34,该肥含有良种形态的氨:一半是硝态氮,另一半是氨态氮。它吸湿性大,贮存时要密闭,不要和易燃物放在一起,湿快凝结后切不可用锤打击,以免一起燃烧或爆炸。硝酸铵钙NH4NO3•CaCO3:是硝酸铵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含氮20左右,一半是氨态氮,一半是硝态氮,并含有35的碳酸钙和一些碳酸镁,颜色为淡栗色或略带灰白色,为不规则粒状,吸湿性比硝酸铵弱,呈碱性反应。(3)酰胺态氮肥氮素以酰胺NH2的形式存在,如尿素(NH2)CO为白色结晶状粉末,含氮量很高,达46左右。酰胺态氮肥在水中溶解后不形成离子,不能直接被
24、植物吸收,所以尿素在被施入水体后必须转化成氨态氮或硝态氮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尿素在尿素分解菌所分泌的尿素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碳酸盐。故尿素主要是起氨态氮肥料的作用。氮的无机化合物有铵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这些离子可以相互转化。藻类主要吸收氨态氮;其次是硝态氮;两者并存时先利用前者。2. 磷肥因制造磷肥的方法不同,磷肥中磷素养分的形态也不一样。水溶性磷肥能在水中溶解生成磷酸根离子,容易被植物吸收。(1)过磷酸钙灰白色粉末或细粒状,常含有少量的杂质,含磷(P2O5)1620,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磷酸一钙Ca(H2PO4)2,肥效迅速、良好,过磷酸钙中含有过量的石膏,为不溶解部分,易吸湿结块,应注意
25、干燥贮藏,也不可和石灰、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免使可溶性磷变成不溶性磷。(2)重过磷酸钙性质和过磷酸钙相似,主要区别是不含石膏,含P2O5高达3040。以上两种可溶性磷肥,施入水体后,能很快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但磷酸易被水体土壤或淤泥吸收固定而降低磷肥的肥效。磷酸被土壤固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酸性土壤中和铁或铝离子化合成不溶性的磷酸铁或磷酸铝,或在偏碱性土壤中与钙化合成难溶性的磷酸三钙。3. 其他无机肥日常在使用中的还有其他一部分无机肥料,如:钾肥:氯化钾等;锌肥:硫酸锌等;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等。4. 有机肥如:绿肥、粪肥、混合堆肥、生活污水等。(二)传统肥料的优缺点1. 无机
26、肥优点:分解快,肥效快;成分较单纯且易确定;用量较少,操作强度较小,对水体的污染较轻等。缺点:(1)肥效不持久;(2)有效成分的水溶性较差;(3)容易改变水体的pH值等理化性质,极易沉淀造成底泥板结;(4)培养的藻类以蓝藻、绿藻为主,饵料价值比鱼类容易消化吸收的金藻、硅藻、隐藻差。2. 有机肥优点:营养元素较全面,肥效较缓和而持久。缺点:(1)成分复杂,肥效变化大,不易掌握准确的施肥量;(2)分解慢,肥效迟;(3)用量大,操作繁重,增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即使经过发酵后施用也会带入大量有机渣质,造成水体污染并易引起泛池等现象;(4)耗氧量大,据计算分解1吨大粪要消耗3.43.8吨氧,分解1吨牛
27、粪要消耗5吨氧,分别相当于2.8吨和4.0吨鲤一个生长季节(约180天)的耗氧量。(三)水产专用肥的特点1. 与传统无机肥相比,水产专用肥的氮、磷含量高,氮、磷的水溶性好,添加了水生生物必需的铁、锌、镁、铜、钴、钼、硒等系列微量元素,从而提高肥效并能激活有益藻、菌的生物酶活性,加强其同化作用,加快其繁殖和生长速度,保证水产动物有丰富的天然饵料。2. 富含生物有机酸(腐植酸、胡敏酸、乌敏酸等),既具有传统有机肥肥效持久的优点,又能提高水生植物的生理活性,而且不产生有机渣质,对水体和底质没有污染,3. 添加的生物活性物质,能促进鱼、蚌、虾、蟹、贝易消化藻类的繁殖,抑制有害藻、菌的繁殖和生长,增加溶
28、解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净化水质、改善底质,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减少泛池,提高养殖动物的活力。4. 用量少而准确、见效快而持久、水色爽活、肥效比高。既能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又减少病害;既提高产量,又降低成本,增加施肥的直接效益和综合效益。5. 应用广泛,适合池塘、水库、湖泊、滩涂等水体的海水、淡水养殖,不同系列分别适合于鱼类混养,鱼蚌混养,虾、蟹、贝养殖等。水产专用肥与传统肥料相比的结果见表:水产专用肥与各类肥料的比较。表:水产专用肥与各类肥料的比较肥料类型肥料功效比较指标营养物对水质影响污染状况病害传染成本方便程度操作强度肥 效绿肥或粪肥不稳定大量耗氧有机污
29、染易传病低简便大慢而持久混合堆肥不稳定易污染未发现较复杂较快无机混合肥较差改变pH污染较轻不传病较低较简便较大快而不久有机无机肥较全面未发现简便较好生活污水不稳定不可预测污染较重未发现最低简便小较好水产专用肥全面改善水质无污染不传病较低最简便较小最好六、肥水的注意事项1、确定适宜的养殖对象:对于水体较肥、溶氧较低的水体,应以养殖耐低氧、对腐败毒物抵抗力强、食物链短的鱼类为主,特别是以腐殖质为食物的鱼类。目前,异育银鲫、彭泽鲫、鲤、鲢、鳙、虾、蟹、蚌、贝等是优选品种。2、判别池水肥度:在施肥前先检查池水的肥瘦。通常从水色、水华、油膜以及用化学手段检测来判断水体的肥瘦程度。如果是肥水,可暂不施肥;
30、如果是水华水,则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优势种群的继续发展;如果是瘦水,则要根据相应的水质、土质和环境,适当施肥。3、确定施肥量:根据土壤的结构与特点、池塘的条件、水质的肥瘦、池水的深浅、养鱼的方式及水平、饲养对象决定施肥量。同一池塘同一生长期中总施肥量不宜过高。因此,从清塘、放苗开始,就要拟定总施肥量,并根据水中养分或通过水色判断来决定每次施用量和施肥频率。(1)确定施肥时间、次数和方法:施肥时间 施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切不可疏忽大意。总的原则是“少量多次、少施勤施”,充分发挥肥效,避免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施肥的时间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当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就应先施基肥,要求
31、一次性施足,以后再施追肥。当水温上升到2030时,浮游植物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繁殖期来到,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此时也正是水产动物快速生长的旺季,施肥量要适当增加,主要是增加施追肥的次数,并注意选择在晴天中午施肥。施肥次数 根据肥料类型、养殖对象、池塘条件、水色、营养成分转化时间的长短等决定和调整施肥次数。一般2025时,间隔710天;2533时,间隔45天。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掌握肥效的消失时间,及时准确地施追肥,确保肥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施肥方法 施肥时,先将水产专用肥放于桶内或其他较大的容器内,然后用水溶化并稀释(约30分钟),均匀泼洒。施肥原则“少量多次、少施勤施”。通常选择在晴天
32、中午光照强度大时施肥,雨天尽量不施;但夏季如果连续阴雨,水质较瘦时,也得及时施用。特别注意的是:在混合用磷肥、氮肥时,必须先施磷肥,后施氮肥,次序不能颠倒,也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氮、磷肥同时施用,就会产生一种有毒、无肥效的偏磷酸,既降低肥效又对水产动物产生毒性。(2)注意水质调控:在立体开发、高产高效的综合养殖条件下,为防止因投放大量饲料和养殖密度过大而造成有机质过多、池水缺氧、鱼浮头泛塘等,可用益池保、保水灵分解有机物并改善缺氧状态。七、渔肥的配方(一)、成品渔肥常用原料品种及有效成分1、氮肥:碳酸氢铵(含N 1718);硫酸铵(含N 202l),尿素(含N 46%);硝酸铵(含N 3335)
33、;氯化铵(含N 24252、磷肥:过磷酸钙(含P205 1220%);重过磷酸钙(含 P2O5 4050);磷酸一铵(含P205 5660);磷酸二铵(含P2O5 5153);钙镁磷(含P2O5 1420);三料磷肥(含P2O5 4547);磷矿粉(含P2O5 1020)。3、钾肥:氯化钾(含K20 5060):硫酸钾(含K20 50);硝酸钾(含K20 40);钾镁肥(含K2 2030%)。4、微量元素:硼砂(含硼11);硼酸(含硼17);硫酸锰(含锰2628);氧化锰(含锰4168);硫酸锌(含锌35);七水硫酸锌(含锌23);硫酸铜(含铜25);钼酸铵(含钼543);硫酸亚铁(含铁18)
34、。5、发酵鸡粪 4045%(有机质) 190300元/吨6、菜饼 2833% (有机质) 11501600元/吨7、微生物制剂添加微生物制剂的肥料称之为生物肥料。狭义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人水体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水体中的养分,改善藻类的营养环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藻类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广义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对藻类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
35、化物等,这种生物体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分为细菌肥料、放线菌肥料(如抗生菌类)、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类)、固氮蓝藻肥料等。 由于各公司的生产的微生物制剂标准不统一,所以微生物制剂的有效含量也不相同。有效含量一般从2-700亿不等(二)、渔肥配方实例由于商品渔肥的配方涉及行业机密,所以在这里不便讲太多,但是在做商品渔肥的配方时最主要要考虑营养的均衡、总养份、总成本的关系。下面只是对验室藻类培养液的配方做简单的介绍:浮游硅藻培养液:硝酸铵 120 mg/L硅酸钠 100 mg/L磷酸二氢钾 80 mg/L硫酸镁 70 mg/L磷
36、酸二氢钾 40 mg/L 氯化钙 20 mg/L 土壤浸出液 20 mg/L氯化钠 10 mg/L柠檬酸铁 5 mg/L硫酸锰 2 mg/L水 1000mg八、常见水质现象、水色及水华(一)、常见水质现象1、肥水水质,肥水水质的水色浓而混浊,呈油绿色 (包括蓝绿色、黄绿色和豆绿色)或褐色 (包括黄褐色、红褐色和茶褐色),透明度适中(在2030厘米之间),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多,溶氧条件较好。2、瘦水水质,瘦水水质水色清淡,呈浅绿色或淡黄色,透明度大于30厘米,溶氧条件极好,但是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少。3、老水水质,老水水质水色很浓,呈浓绿色或黑褐色,透明度低于20厘米,池塘底层水溶氧条件极差,浮游
37、植物中蓝藻含量最多,因蓝藻类浮游植物细胞老化,不利于鱼类的消化吸收。4、转水水质,转水水质俗称水华水,水质肥沃,水色呈浓绿色、蓝绿色或酱红色,水面常见有云彩状水华,透明度较低。水体中浮游植物含量极高,但种类很少。转水水质水色呈暗黑色时,混浊度很大,在鱼池下风处即可闻到很浓的腥臭味。(二)、水色养鱼先养水”,这是养鱼的经验之谈,是我国从事渔业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水的一个基本功就是看水色。水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形成。其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反映水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浮游生物中的诸多浮游植物,其体内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当其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时,池水就呈现不同的颜
38、色与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气的变化,以及水生浮游植物存活及世代交替,水生浮游植物的种群和数量亦发生变化,水色也因之而发生变化。水色标志着水的肥瘦程度和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同时也反映出水体的清洁与污染的程度!一般都可以通过查看水色来分析和判断水质:1、黄褐色水(包括褐色水和褐绿色水):此种颜色的水体所含的藻类以硅藻、绿藻门的藻类为主。硅藻是许多水生动物及其幼体的优质饵料。当硅藻大量繁殖时,水体的颜色会呈黄褐色,该种水色是养殖的上等水色!2、黄绿色水、草绿色水: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主要以绿藻门的藻类为主,如球藻、新朋藻、多芒藻等。一般情况下,生长绿藻的水体颜色呈黄绿色,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
39、鲜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比较稳定的。以上两种水色的水质都比较适合养殖!当水体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硅藻就会大量死亡,水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如果发现水色太绿(如墨绿色)时,说明水质已经不适合养殖了!3、黑绿色水:此种水色的水体在天气比较热时,池塘的下风处常浮有一层绿膜,这说明水提中的浮游植物较多。水体中所生长的浮游植物以裸藻门的藻类(如双鞭藻、棘刺囊裸藻等)为主,这些都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品种。这种水质也不适合养殖!4、红棕色水:池塘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红棕色,且藻类在水中分布的也不均匀。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甲藻门的藻类,如裸甲藻、多甲藻等。当
40、它们大量繁殖时水体会呈酱油色,是水质变坏的标志!这种水质更不适合养殖!5、蓝绿色水:水体的颜色呈蓝绿色,水体的透明度较低。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蓝藻,以微囊藻和螺旋藻为主。其中微囊藻也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这种水质仍然不适合养殖!6、灰白色水:此种颜色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较多,它们是鱼苗的优质生物类饵料。但当这些浮游动物的繁殖达到高密度时,它们就会与鱼类挣氧,造成鱼类浮头,从而影响鱼类的正常摄食与生长。这种水质还是不适合养殖!(三)、水华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以致水色较浓甚至出现藻团、浮膜的现象称水华。鱼池中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分为14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2、滕
41、口藻水华3、颤藻或席藻水华4、颤藻或席藻水华5、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6、微囊藻水华7、尖头藻水华8、微型兰球藻水华9、团藻目水华10、绿球藻目水华11、裸藻水华12、囊裸藻水华13、矽藻水华14、金藻水华 通常金藻、矽藻、隐藻、甲藻的水华几乎都是褐、褐绿色而兰藻、绿藻和裸藻的水华色多变。一般来说红褐、绿褐、墨绿色水较好。兰绿、深绿、灰绿、黄绿、泥黄色等水色为劣水。 出现“水华”,对养鱼来说具有双重性。这种水较肥,对鱼类可以提供容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种类也多,这是有利的一面。但这种水质难以长期维持,经验不足的养鱼户很难掌握其规律。当天气变化时,藻类因水生生物(包括自身耗氧)、有机质大量耗氧而缺氧
42、发生大量死亡时,水质便会迅速恶化变黑,甚至发臭,影响鱼类摄食,有时引起鱼浮头甚至翻塘死鱼造成经济损失。 池塘中以控制浮游植物量来控制“水华”的出现。可采取投喂优质饲料及其合理的投喂量、合理施肥,科学使用增氧机和及时加注新水或用投放化学物质、生物制剂等方法,使水中的浮游植物量达到适于鱼类生长的最佳水平.九、蓝藻的防控(一)、蓝藻的生物习性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蓝藻类的细胞形状有球形、卵形、椭圆形、圆柱形、楔形、茄形、纤维形等,单细胞或形成片状、球形、不规则形、团块状、丝状等群体。没有多细胞体。蓝藻和生殖细胞都不具鞭毛,只能随水体的混合流转而运动。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尤其
43、是氮肥)且PH较高的水体中,喜高温,另外一些属的蓝藻有固氮作用,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了水体中的氮磷比。所以蓝藻的发生和水体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大量使用氮肥的池塘每年都爆发蓝藻的原因。(二)、生态意义大家一定要注意,不是所用的蓝藻都是有害的,也不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所有的有害蓝藻就一定对所有的生物都是有害的。我们养殖过程中,一谈到蓝藻,一看到自己的池塘有一两个蓝藻,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池塘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边缘了。实际情况是没那么严重,这里展开可以简单谈一下,其实蓝藻也有很多的积极生态意义只不过是有一两种确实毒害性非常大。1分布特点 蓝藻类分布很广,淡水、海水
44、、内陆盐水、湿地、沙漠上都有蓝藻。从高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在温暖的季节里常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在我国南方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由蓝藻形成的“水华”。在盐碱水中蓝藻较多。微细蓝藻是海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超微藻类(picophytoplankton)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体的垂直分布一般表层大于表层,有假空泡的更是如此。水平分布上下风位多于上风位,静水易孳生。如水体开增氧机时较少有蓝藻,河流中蓝藻较少。2生态特点 蓝藻类分布很广,淡水、海水、内陆盐水、湿地、沙漠上都有蓝藻。从高温温泉到冰雪上均可生存,但在温暖和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体中较多。主要在淡水中生长,成为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在温暖的季节里常
45、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在我国南方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由蓝藻形成的“水华”。在盐碱水中蓝藻较多。微细蓝藻是海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超微藻类(picophytoplankton)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体的垂直分布一般表层大于表层,有假空泡的更是如此。水平分布上下风位多于上风位,静水易孳生。如水体开增氧机时较少有蓝藻,河流中蓝藻较少。3生物固氮 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国内外正在从事利用蓝藻固定游离氮的研究,为农作物的肥源寻找新的途径。如稻田中接种培养固氮蓝藻满江红鱼腥藻A. azollae (与满江红共生)可增加水稻产量。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如褐色管孢藻Chama
46、esiphon fuscus 是清水的指示生物,泥生颤藻Oscillatoria limosa则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4鱼类饵料价值 蓝藻类作为鱼类饵料,以往认为属于不消化的种类。但在我国南方,蓝藻常年大量出现的鱼池,鱼类生长也良好。罗非鱼胃液的pH值常低于1.25甚至1.0,可溶解蓝藻的细胞壁(Bowen,1983),因此可利用难以消化的蓝藻。但是多数蓝藻,特别是那些小型的单细胞种类,消化性的确是比较差的。螺旋藻可作水产动物育苗的高效饵料和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5微囊藻水华利弊及防治方法 养鳗池中有少量微囊藻是有利的,一方面它通过光合作用产氧,另一方面,一些浮游动物因微囊藻的消化性差而生长不起
47、来。但是微囊藻发生总之是害多利少,一般用CuSO4 0.7 110-6也杀不死,因Cu过量也有毒,一般不提倡用之。用粉状生石灰在水面上泼洒,有一定效果,但治标不治本。捞取一般不合算。生态防治更好些,秋末鞭毛藻类喜施有机肥,促进其繁殖,一直到春天,冬天扫雪、施肥,微囊藻被压制繁殖不起来。6食用蓝藻 有的蓝藻可食用,如发菜是我国的特产,出口外销。螺旋藻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居各食物之冠,且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质组成独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如亚油酸1.38g/kg, -亚麻酸1.20g/kg;富含可抗癌防辐射增强免疫力的多糖(葡聚糖到达1.5%)、-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以及含各种维生素和微量
48、元素。目前已经进行了大量培养利用,螺旋藻保健品早有销售。(三)、蓝藻发生的一般规律 微囊藻等有害蓝藻属喜高温藻类,一般进入5月份池塘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已开始生长繁殖。夏季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旺盛。进入秋季水稳下降时其生长速度逐渐缓慢。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不再生长繁殖。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的影响,有害蓝藻的发生时间有所提前,而消失时间有所延后。一般情况下,以吃食性鱼虾为主的池塘及水体交换条件差的池塘较易发生有害蓝藻。同时,已发生微囊藻等有害藻类的池塘,第二年不仅更易发生且时间还会提早。(1)、与光照、水温和水体PH值有关系:微囊藻喜强光、高温和碱性水体,因此,夏、秋季节碱性水体中容易发生微
49、囊藻等有毒有害藻类。(2)、与水体中营养盐的比例有关系:水体中的氮和磷是与微囊藻等有毒藻类生长、繁殖关系最大元关系元素。当水体中三态氮和可溶性磷含量大时,其它藻类得到较好的生长,此时能抑制微囊藻的生长、繁殖。相反,当水体中三态氮,特别是可溶性磷较少时,而且其它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而微囊藻等有毒藻类能得到大量的繁殖。(3)、如果池塘多年没有清淤,池底严重老化,养殖用水为污水,含有机质比较丰富,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情况下,水体极易生长枝角类,为了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在中早期一般不投人工饵料,这就导致枝角类大量繁殖,吃掉了水中的大部分小型藻类,如小型绿藻等。(4
50、)、由于水源不便,为了维持一定水深,采取何时有水何时进的方针,从而忽略了对水质指标的监控,一旦含有微囊藻的水进入虾塘后,会很快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 尽管蓝藻的形成与其它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关键性的因素是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和二者的比例关系及氮磷与其它营养元素的含量比。(四)、蓝藻的危害按照危害性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微囊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其中以微囊藻的危害最大。微囊藻老百姓习惯称作蓝绿藻,池塘中微囊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华微囊藻)大量繁殖后,可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华,夏季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状的物质,早晨很容易观察到,近年来,受养殖模式改变及水体富
51、营养化趋势的影响,微囊藻的发生有加剧的趋势,一些地区池塘微囊藻的发生率高达30%-50%,小型水库和湖泊等大水面也时有发生,这给渔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1)、微囊藻等有害蓝藻的大量繁殖会抑制其他有益藻类、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水体老化,不利于鱼虾的生长。蓝藻一旦成为优势种群,严重破坏了水体物质平衡。所以表层以下,其他藻类很少,水很瘦。(2)、强烈的光合作用能使水体PH值达到10左右,此时可使鱼体硫胺酶活性增加,在硫胺酶的作用下,维生素B1迅速发酵分解,使鱼缺乏维生素B1。温度越高繁殖越快,光和作用强烈,引起水体的PH值急剧升高,PH的上升又进一步促使其繁殖,所以形成恶性循环。(3)、当大量
52、的微囊藻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产生大量毒素,其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羟胺(NH2OH)、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会毒死鱼类。有关研究表明,微囊藻所产生的毒素可导致动物肝脏大量出血致死,还会使人体致癌。如水体中微囊藻浓度达100万个/L可致四大家鱼大量死亡。(4)、除直接的危害外,在用硫酸铜灭藻时,常会出现药害事故,这是实际生产中最大的危害。(五)、有害蓝藻的防控鉴于上述原因,对微囊藻等有害蓝藻必须采取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早发现,早治理。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的数量,防止其吃掉小型有益藻。(2)、经常加注新水或投放PSB(光合细菌)、EM等,促进
53、水体营养物质的良性循环,使水体有益藻类成为优势种,抑制微囊藻的生长、繁殖。用微生物制剂抑制蓝藻的繁殖:原理如下:通过生态竞争,平衡氮磷比例;微生物通过大量繁殖,和蓝藻争夺氧气,抑制其光合作用,减缓蓝藻繁殖速度,同时稳定水体PH;通过分泌胞外活性产物来抑制蓝藻的繁殖。(3)、加大肥水力度:无论在防治还是治疗蓝藻上,在施用活菌制剂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加大肥水力度,平衡水体营养元素,从而加快有益藻的繁殖,使其尽快成为优势种。(4)、加大检测力度:当需要进水的时候,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所进水源进行仔细检查,防止带有蓝藻的水进入池塘。(5)、消毒工作。对于已发生过微囊藻的池塘,在冬季开塘后,要让池塘彻底的暴
54、晒清除过的淤泥,这不仅可以带走大量的微囊藻源,也能消除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同时采用硫酸铜与生石灰二次消毒处理,消毒后再施入适量有机肥,培育以鞭毛藻类为主的其它藻类,放养后加强水质管理,尽量延长有益藻类的优势期。(6)、寻求其他养殖模式:有些养殖户开始摸索新的养殖模式,如和花鲢或罗非鱼套养,在池塘中混养一部分花鲢可以控制枝角类的数量,而且充分利用了天然饵料,花鲢生长速度快。及时投入大规格鱼种,有条件的投入适量的罗非鱼。对于以吃食性鱼虾为主的养殖池塘,苗种投放一周左右后,就要投放大规格的鲢、鳙鱼种,规格以平均100g左右为宜,鲢、鳙的比例为451,每亩投放300尾。(7)、可移植部分水草:青虾、甲鱼
55、养殖池移植水葫芦、浮萍等植物,雨塘可移植水花生。这些水草将与微囊藻争夺营养、光照等,从而抑制微囊藻的生长、繁殖,同时可以改良水质,防止水质老化。(8)、往年发生了蓝藻等有害藻类的池塘,应该从初春开始,就向水体中投入含均衡营养盐的肥料。使蓝藻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治理措施:我们认为有害蓝藻的预防也好,治理也好,平衡水体的营养是根本前提,在蓝藻治理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先想到。先改变水体的营养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藻类的问题。其实有害蓝藻对水产养殖的危害是世界性的难题,以往的解决办法是向水体泼杀藻剂,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不理想,也就是说根本不能控制蓝藻的繁殖,而且在处理过程中还会出现,被杀死的
56、藻类释放大量的毒素、消耗氧气,造成养殖动物的大量死亡。我们认为i关于蓝藻等有害藻类的治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一旦发现池塘中有微囊藻等有害蓝藻,即可在下风处微囊藻等有毒蓝藻聚集的地方用硫酸铜等杀藻剂(一般为含氯制剂(如三氯),或络合铜等铜制剂)沿池边泼洒杀灭,高温季节一般12小时后即变色死亡。然后及时注入其他池塘的好水,引进有益藻类种群,同时向水体施用含均衡营养的肥料(如硅酸盐为主体的营养肥料)抑制微囊藻的生长。(2)对于已形成大面积微囊藻水华的池塘,可利用微囊藻喜强光的特性,在晴天的中午、下午抽取3040cm的表层水,降低水体中微囊藻的含量,然后及时调解水质,改善水体藻类结构,防止微囊藻等有害藻类再度形成。 对于水质较清淡的池塘,可追施有机肥或无机肥来改良水质。一般每亩施磷肥5kg,尿素2.5kg,磷肥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花的学校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说课稿 新人教版
- 6梯形的面积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名著导读《昆虫记》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
-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6章 第2节 自然环境说课稿2 (新版)新人教版
- 9 乌鸦喝水(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001
- 1《植物》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001
- 2025个人购房合同样本(合同版本)
- Unit2 Bridging Cultures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Structure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矿山电工知识点讲解
- 物业公司服务质量检查流程
- 中国心胸外科的历史和现状
- 人教版9年级全一册英语单词表
- 三门峡水利工程案例分析工程伦理
-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京津冀旅游区
- “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名录
- 生姜高产种植技术专题培训课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论
- 交流伺服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分解课件
- 水土保持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