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共46页)_第1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共46页)_第2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共46页)_第3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共46页)_第4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共4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采煤工作面概况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水平名称一水平采区名称4地面标高/m+28.16井下标高/m-314.4-398.9地面相对位置工广西南约1.6km。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本工作面上部为1005里工作面采空区,下部为107工作面采空区,东为4采区边界与1004、1006、1008工作面采空区相邻,西以4F1为界与1003工作面采空区及1001外工作面(未回采)相邻。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地面主要为农田和水沟,回采对地面设施无大影响。走向长度m 153160倾斜长度m 284329面积m2 47275155 305第二节煤层情况工

2、作面煤层情况见表2:工作面煤层情况表开采煤层10煤煤层厚度m 1.55.25煤层倾角/()1316 2.91 14煤层结构单一结构直接顶硬度5煤类JM基本顶硬度5可采指数%100变异系数%16.69稳定程度稳定煤层情况描述工作面煤层稳定,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结构,煤层厚度1.54.0m,平均厚度2.91m。本工作面煤层顶板为泥岩,易冒落,回采过程中要加强顶板管理。第三节煤层顶底板情况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3: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类别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描述老顶/直接顶泥岩2.84.26深灰色,致密,稍含植物化石碎片。3.52直接底泥岩7.6312.58深灰色,质纯,致密,含少量植物根部化石及黄

3、铁矿薄膜,含少量铝质。9.92老底/附图1:100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1001煤岩综合柱状图(1:200)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简单,掘进施工过程中只在切眼揭露2条断层,落差分别为0.7m、1.1m,对回采有较小影响;另外4F1断层,该断层落差523m,掘进施工过程中未揭露,对回采无影响;风巷下段掘进施工过程中揭露火成岩区,在预计回采收作线已外,对回采无影响。表4主要断层情况表断层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m)对回采的影响4F1 20011090正523m对工作面回采无影响。F 19310370正0.7切2点,对回采有较小影响。F 2593

4、4970正1.1切6点前16m,对回采有较小影响。二、褶曲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工作面内无大的褶曲。三、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无陷落柱和火成岩。工作面地质条件第五节 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井田范围内,太原组中部普遍含有三层石灰岩。即K2、K3、K4,厚分别为:K2平均厚度5.00m,K3平均厚度4.13m,K4平均厚度4.25m。K2、K3灰岩质纯,K4灰岩局部含泥质,节理发育,并有溶蚀现象、裂隙发育,据义棠-偏店普查资料三层石灰岩岩溶裂隙均较发育,尤以K2石灰岩更为明显,一般探至该层位时消耗水量显著增加或全部漏失,最大达13 m3/h。一般也达

5、3-7 m3/h,水位一般在12-200m,最深达318.23m,以石灰岩各单位涌出量为0.0006-1.695L/s,渗透系数为0.0046.918m/d,富水性较强为本区主要含水地层之一,10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二、其它水源的分析 本采面防尘用水及排放乳化液可能造成局部积水,但对回采无影响。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局部有顶板淋水,断层裂隙发育带皆干燥无水。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见表五。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 预计局部的应力集中对正常回采影响不大。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表五瓦 斯低瓦斯矿井,四层煤瓦斯绝对涌出量10m3/min。CO2低CO2矿井,四层

6、煤CO2相对涌出量1.07立方米/吨,.煤尘爆炸指数煤尘具有爆炸性, 有爆炸危险性。地温危害无冲击地压危害无第二章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1、采煤方法及确定依据采煤方法:1001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俯采采煤法。优点:有利于防止煤壁片帮和架头漏顶事故的发生,工作面不易积聚瓦斯,有利于通风安全;有利于顶板管理等。其缺点是,一、工作面俯采开采,采煤机割煤时,采煤机机身和滚筒受其重力沿倾斜方向的分力作用,加剧了导向滑靴和行驶滑靴的磨损,严重时造成采煤机掉道,不利于采煤机的稳定性;二、采煤机割煤时易啃底,装煤效率低;三、工作面输送机运行时,中部槽和刮板向煤壁侧偏移,降低

7、了输送机的运输能力,同时,也易磨损中部溜槽、刮板及链条,应加强定期检修,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确定依据:根据煤层赋存情况、采区及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回采工艺形式、现有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采用综采。2、工作面推进方式工作面沿倾向后退式俯采回采。3、采高确定本工作面煤层厚度1.54m,选择的支架型号为ZY4600-13/28,高度可调范围1.32.8m,煤机适应采高在1.84.05m。要求1001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采高最大不大于2.6m,机头和机尾采高不低于2.2m,其它地点采高最小不低于2.0m。如果煤厚大于2.6m要选择跟顶丢底回采;当煤层变薄时,采高不得小于2.0m。第二节巷道布置

8、一、1001运输巷1001运输长度1510m,采用29U型棚支护,净高净宽=38103000mm,双塘材、双笆片腰帮,双塘材、笆片、塑网过顶。巷道断面为10.0m2。巷道用途:工作面进风、出煤。二、1001回风巷1001回风巷长度1510m,采用29U型棚支护,净高净宽=33302590mm,双塘材、双笆片腰帮,双塘材、笆片、塑网过顶。巷道断面为7.4m2。巷道用途:工作面回风、进料、行人用。三、1001工作面切眼:切眼长度157.2m,采用矿用11#工字钢支护,采用双塘材、双笆片腰帮,双塘材、笆片、金属网过顶。切眼施工:先施工导峒,后刷大成型,刷大侧为面向工作面侧;刷大时,采用矿用11#工字

9、钢(长度为3600mm)作梁、2800mm工字钢作腿支护。刷大时,所架设的工字钢梁与导峒所架设的工字钢梁搭茬600mm,搭茬交叉位置打走向挑棚,一梁三柱,挑棚梁采用厚度不小于160mm、长度2400mm的方木;腿子采用直径不小于160mm的圆木。用途:工作面出煤用。附图2:1001工作面平面图:1001阶段巷道剖面图:第三节回采工艺一、工艺流程:割煤移架推输送机割煤(第二刀)其中,中部支架操作程序一般为割煤-移架-推输送机;排头支架操作程序一般为割煤-推输送机-移架,要配合中部支架推运输机机头和机尾。二、落煤方式:1、割煤方式工作面采用煤机双向往返割煤落煤。上、下端头出现单体棚时,采用人工爆破

10、落煤(爆破图表另附)。2、进刀与割煤方法进刀方式:采用端头割三角煤斜切进刀方式。割煤方法:采煤机沿工作面自上而下割煤,要求追机及时支护顶板,移架距离滞后采煤机滚筒35m,推溜要滞后1015m。煤机到机头后,在机头进行进刀割三角煤,然后自下而上割煤、移架、推车、周而复始。3、进刀过程:、煤机下行割到下端头,然后升上滚筒降下滚筒,煤机上行。(图A)、煤机沿链板机弯曲段斜切进入煤壁,当煤机全部进入工作面直线后,把工作面链板机推至成直线。(图B)、随后煤机升下滚筒降上滚筒,煤机下行割三角煤。(图C)、煤机再次上行,并再次推移运输机头,即完成煤机端头斜切进刀自开缺口过程。(图D)4、煤机运行至上端头时,

11、其进刀方式和下端头类同。不再叙述。5、附进刀方式示意图三、装运煤:1、装煤:煤机割煤的同时,自行将煤装到运输机上,余煤由铲煤板随移溜铲到运输机上。2、运煤:采用以下设备运煤: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主要技术参数备注刮板运输机SGZ-764/630部1刮板链速:1.1m/s,输送量:900t/h,总装机功率:630KW。工作面车157m刮板运输机SGB-80T/660V部1输送能力150t/h。100m机巷胶带输送机SDJ-40P/660V部2电压:660V功率:110KW带速2m/s。输送量400t/h。240m机巷200m运斜490m岩集四、工作面支护及采空区处理第四节设备配备一、工作面主要

12、机电设备及技术特征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主要技术参数备注支架ZY4600-13/28架103采煤机MWG-300/700/3.3KV台1总装机功率700KW刮板运输机SGZ-764/2*315/3.3KV部1中部槽外宽764mm 157m工作面车煤电钻MZ-1.2台1风巷一台备用乳化泵BWR-315/31.5/660V台2流量400L/min两泵一箱移动变电站KBSGZY-1600-6/3.3kv台1 6:高压,3.3:低压KBSGZY-500-6/0.69kv台1开关KE3002台3 QJZ400/0.69kv台2 QBZ-200/660V台3皮带机SDJ-40P/660V台2输送带长度

13、400m,带速2m/s。刮板输送机SGB-80T/660V部1机巷二、工作面设备配置的生产能力及问题分析1、工作面生产能力分析、循环生产能力为:1550.62.601.40=338.5吨。、一个小班生产能力为:1550.62.601.402=677吨。、圆班最大生产能力为:1550.62.601.405=1692吨。2、问题分析1001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生产能力900t/h,皮带机生产能力400t/h,机巷刮板输送机的运输能力为150t/h,煤机的最大牵引速度为8m/min,考虑到其它影响因素,影响系数取0.2,则煤机的每小时最大割煤量为:8600.62.61.40.8=838.7t。所以必须*

14、煤机的割煤速度,煤量要控制在150t/h以下,这样影响了单产的进一步提高,工作面俯采度数大也将*单产的提高。工作面在正常生产时,导向滑靴、中部溜槽、刮板及链条易磨损,应加强定期检修,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运输机的刮板、螺丝容易松动,必须在使用中随时注意检查维护。在回采过程中,机巷的设备随回采前移,在移动过程中要注意对设备的保护,另外要安专人对巷道进行检查,对于宽度不够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整改,避免影响工作面正常推采。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一、液压支架支护强度校验1、按经验法计算支护强度、根据采高及上覆岩层碎胀系数计算跨落带高度:M-Hi(Ki-1)=0 Hk=Hi Hk=Hi=M/(Ki-1)=

15、2.6/(1.3-1)=8.7m;式中:M-采高2.6(m)Hi-上覆岩层第i分层厚度(m)Ki-上覆岩层第i分层岩石碎胀系数取1.3 Hk-跨落带高度(m)、根据跨落带高度计算支护强度:pt=Hkcos=8.725cos15=210.1kN/m2式中:pt-工作面支护强度,kN/m2 Hk-上覆岩层跨落带高度8.7m-顶板岩石容重,kN/m3。一般可取25kN/m3-工作面煤层倾角142、参考同一煤层矿压观测资料所得最大平均支护强度。参考面为103工作面。参考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本面矿压预计表序号项目单位参考面实测本面预计1顶底板直接顶厚度m 3.49 3.52基本顶厚度m/直接底厚度m 9.3

16、2 9.92 2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m 24 24 3初次来压来压步距m 1115 1115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2 500 500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mm 180 180来压显现程度明显明显4周期来压来压步距m 710 710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2 240 240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mm 110 110来压显现程度明显明显5平时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2 200 200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mm 90 90 6直接顶悬顶情况m 22 7底板允许比压MPa 2.4 2.4 8直接顶类型类9基本*别级/10机巷道超前影响范围m 1530 1530风m 1530 1530 3、选择本工作面支护强

17、度参照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时的实测最大支护强度Pc为:500KN/m2,根据以上两个支护强度(Pt、Pc),选取其中最大值作为本工作面的设计支护强度Pr,即500KN/m2(0.5Mpa)。而ZY4600-13/28型液压支架支护强度为0.730.77Mpa,说明此支架完全能满足对该顶板的支护要求。4、支护设备的选择工作面及上下端头使用ZY4600-13/28型支架,上下安全出口采用HDJA-1000型限位铰接顶梁配合DZ-25/100型单体支柱组成的基本支架加强支护。三、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将工作面条件与所选液压支架适应性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支架适应性。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条件对比表:项目工作面条

18、件支架适应条件采高2.02.6m 1.32.8mm倾角1316(平均14)12m。推溜步距保持在600mm,移溜后要使运输机成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4、采空区处理:采空区采取自行跨落法处理。出现单体棚段时采用人工回柱放顶。上下隅角采用人工充填的方式填实。5、两巷支架的回撤:两巷采用抹帽管理顶板,老塘采用人工回柱。三、端头支护方法:工作面端头采用ZY4600-13/28型支架支护。(具体见第八章第二节中上下端头支护方法)。四、特殊支架工作面上(下)端头出现单体棚段时,在距切顶线的位置各打一排走向挑棚加强支护顶板;工作面煤壁片帮或发生端面冒顶时,采用人工使棚超前支护管理。(具体操作方法见第八

19、章第二节)五、两巷及超前管理方法具体管理办法见第八章第八节中两巷超前管理方法。六、顶板管理参数项目阶段控顶距(m)初撑力(KN)放顶步距(m)端面距(mm) 底板比压(MPa) 最大最小支架支护4.17 3.47 3570kN 0.6340 2.4如果端头出现单体棚时支护上端头5上端头470 1.2300下端6下端头5七、支护质量要求:(见第八章第二节中支护质量要求)八、平剖面布置图(1:100)第三节矿压观测1、矿压观测内容矿压观测内容包括日常支架、支柱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巷道变形离层观测、顶板活动规律分析、两巷超前压力观测、端面距和采高等。工作面在四个阶段实施针对性监控。初放期间强化监控、正

20、常期间抽测监控、异常地段重点监控。2、矿压观测方法、工作面回采前采区技术员要编制工作面矿压设计。、本工作面矿压监控应不少于21条线,上、下端头各设一条测线,其它监控线每5架一条,每条测线支架上、下立柱各安设一块测压表。上、下端头及两巷抹帽棚的单体支柱要求棵棵监测,班班监控。、测压表管理及测压工作由专职测压人员负责。测压员要对支架压力、支柱压力、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进行监控,不得空班、漏检,不得弄虚作假。、泵站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泵压调定在30Mpa以上,支架的初撑力不小于24Mpa。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不低于70KN/棵,两巷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不低于70KN/棵,背帮柱初撑力不低于4

21、0KN/棵,对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补液整改。、由各班工长负责对当班的矿压观测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由跟班干部和安监人员签字后及时送生产管理部采煤矿压组。、生产管理部采煤矿压组要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并打印成监控图表报送到采煤副总和生产单位。生产单位值班人员要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原始资料、计算机处理结果的图表和班队的评估要三符合,并将每月的资料装订成册,存档备查。要求存档资料必须具有原始性、完整性、准确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第四章一通三防第一节通风系统一、工作面风量计算:1.按气象条件计算Qcf=6070%VcfScfKchKcl=6070%1.57.31.11.2=607式中:Vcf-

22、采煤工作面的风速,按采煤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温度从表1中选取,m/s;S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的平均值计算,m2;K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具体取值见表2;K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具体取值见表3;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表1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与对应风速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采煤工作面风速m/s 20 1.0 2023 1.01.5 2326 1.51.8表2 K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采高m 2.0 2.02.5 2.5及放顶煤面系数Kch 1.0 1.1 1.2表3 K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采煤工作面长度m

23、长度风量调整系数Kcl 15 0.8 1580 0.80.9 80120 1.0 120150 1.1 150180 1.2 180 1.301.40 2.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Qcf=100qcHKcH=1002.51.6=400式中:qcH-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预计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5m3/min;KcH-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期间连续观测一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比值,取1.6;100-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1.0%的换算系数。3.按照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cf=67qccKcc=6

24、72.01.5=201式中:qcc-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预计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0m3/min;Kcc-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期间连续观测一个月,日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取1.5;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4.按公司规定计算Qcf500 5.初次选择根据以上风量计算,1001工作面风量初次选择607m3/min。6.风速验算按工作人员数量验算:Qcf4Ncf 6074112=448式中:Ncf-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112人;4-每人需风量,m3/mi

25、n。按风速进行验算验算最小风量:Qcf600.25Scb Scb=lcbhcf70%607600.258.7=131验算最大风量:Qcf604.0Scs Scs=lcshcf70%607604.05.8=1392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验算最大风量:Qcf605.0Scs 607605.05.3=1590式中:Scb-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有效断面积,m2;lcb-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距,m;hcf-采煤工作面实际采高,m;Scs-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积,m2;lcs-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距,m;0.25-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小风速,m/s;70%-有效通风断

26、面系数;4.0-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大风速,m/s;5.0-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大风速,m/s。7.风量确定根据以上风量计算及风量验算,1001工作面风量最后确定在607m3/min。二、1001工作面通风系统二)通风路线新风:地面主斜井-轨道暗斜井二水平车场-集中轨道巷1001运输顺槽- 1001工作面。乏风: 1001工作面 1001回风顺槽集中回风顺槽回风立井地面。附图: 通风系统图。二、防治瓦斯1、瓦斯检查工作面设瓦斯检查员巡回检查,每隔3-5小时检查一次,每班不少于2次检查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温度等情况,当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或超过1.5%时,必须

27、停止工作,撤出所有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瓦斯检查点分别设在: 回风隅角及距工作面煤壁线10m-50m处的回风顺槽风流中。瓦斯检查牌板应设置在回风巷中距工作面50m附近,检查结果要及时填写,并及时汇报。 2、安全监测系统一、瓦斯监控系统设计1、监控系统的设备与设施临涣煤电公司采用重庆煤科院公司KJ90NB安全监控系统;分站型号为KJ90-F16型,瓦斯传感器型号为KG9701A,断电器型号为KGD3K,CO传感器型号为GTH500(B),温度传感器型号为KGW6。2、监控系统的设置1001风巷与1001机巷各安装一个断电器。T1、T2、T0断电范围均为1001工作面及回风流内全部非本

28、质安全型电气设备。3、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敷设路线:采区变电所集中轨道巷1001回风巷风门T2瓦斯传感器(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001回风巷T1瓦斯传感器、T0瓦斯传感器。T0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0%;T1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0%;T2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1.0%,复电浓度规定,合理安排工作生产人员。工种夜班早班检修班合计班长2226胶带机司机1113采煤央司机2226运输机司机2226转载机司机1113溜头维护工3339溜尾维护工3339支架工55515控制台司机1113机电维修工33泵站1113质量验收员1113管理人员2114

29、合计24232674三正规循环组织措施1完善各种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岗位工种技术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不断提高职工业务熟练程度 2认真落实各种岗们责任制、工程质量和安全质量责任制,设备维修质量检验制度。抓好各工种、各工序的配合和班组之间的配合、做到按时现场交接班,3加强对设备的检查、使用和维修管理,保证设备完好运行正常,减少事故,提高开机率。4加强管理,及时 移架,减少或杜绝架前漏顶事故。5加强上下端头维护,提高支护质量,实现动态达标。6抓好出勤,搞好正规循环作业,确保正规循环率85%以上生产组织一、循环方式:进一刀为一个循环,循环进度0.8m,每日多循环。二、作业方式:采用三八制,两班半割煤,半

30、班检修。三、组织方式:追机作业。四、循环作业图表: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煤层生产能力t/m2 4.07按平均煤厚计算2、煤厚m平均2.91 3、容重t/m3 1.40 4、走向长m 15201550平均152 5、倾向长m 284329平均305 6、采高m 2.02.6平均2.5 7、倾角度1316平均14 8、可采储量万吨 9、回采率%95 10、煤种/JM 11、可采灰分%7.16 12、日循环数个5 13、循环产量t 338.5 14、循环率%95 15、平均日产t 1692.6 16、回采工效率t/工8.9平均17、坑木万吨耗m3/万吨0需用时另计算18、炸药万

31、吨耗Kg/万吨0需用时另计算19、本人万吨耗发/万吨0需用时另计算20、支柱丢失率0 21、顶梁丢失率0 22、乳化液万吨耗Kg/万吨300 23、截齿消耗个/万吨30 24、油脂消耗Kg/万吨300 25、月产量t 48239 26可采期月3.8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一般规定1、所有上岗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 1001工作面作业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2、岗位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现场交接班制、设备维修制、质量验收制等,各岗点要认真填写运转日志。A、工作面交接班制度:a、坚持现场交接班制度,岗位工持证上岗,遵守岗位责任制。

32、b、交接内容:安全、质量、任务、材料、工具、设备。c、危及安全的隐患要交代清楚,否则不准交班。B、敲帮问顶制度:a、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在开工前班队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时,方准进入工作面。b、各工种进入工作地点前必须先敲帮问顶,检查顶板,煤壁情况,清除危矸悬石,否则不得作业。c、敲帮问顶制度:用手镐或钢钎一类的工具,去敲击周围已暴露而未支护的围岩,使发出回声,来探明周围岩体内部是否松动,断裂或离层。具体要求如下:、敲帮要用镐或长钎(1.8米),煤壁留有伞檐时,要立即摘掉。、问顶时站在斜上方安全地点,一手拿镐(钎)一手托顶,先轻敲,末问明时再重敲。、摘除悬矸时,要招呼周围

33、人员,清好退路,用镐自上而下,由外向内摘除。C、工程质量验收制度:a、每班一名专职工程质量验收员,按照本规程规定,严格验收,对不合格的工程立即整改,管理人员下井对工程质量负责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b、按照回采工作面质量验收标准,由矿质量验收组不定期验收,消灭不合格品。D、巷道维护修理制度:a、上下平巷距工作面煤壁线20米内,必须架设超前支护,做到卫生清洁,巷道畅通,无淤泥、积水、脏杂物,浮矸 .浮煤等。b、上下平巷支架保持完整,无断梁折柱。对顶板局部冒落处,要用木料穿实背牢,上下两帮有片帮危险时要根据情况,加支撑棍或点柱,用木料将两帮串实,料场要由专人管理,保持整洁卫生,物料分类摆

34、设整齐。E、机电设备维修制度:a、对设备实行对号到人,挂牌包机制,各负其责,保证设备正常运转。b、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制度”。c、各转载机处的浮煤清理干净,保证通风散热良好。d、需加油设备随时检查油位,按时加油。e、无失爆,消灭四小时以上的机电事故。f、检漏继电器要班班进行检测,并作好记录。3、工作面回采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要按照煤矿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做到动态达标、安全生产、文明生产。4、所有上岗人员上岗前都必须学习本规程,学习后签字并进行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5、为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工作面的通风系统、防尘系统、通讯系统,应时时保证其完好,并坚持正常使用。二、初放1、工

35、作面初放期间,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公司生产技术管理部、安监处、安全生产信息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初放领导小组。2、初放期间,公司初放领导小组每班必须安排成员跟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直至初放结束为止。3、初放期间,两巷出口及超前管理距离和支护形式符合规程要求,超前管理范围内要求加强支护,确保上下出口安全畅通。4、初放期间,采高严格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范围内,严禁工作面超高回采。5、两巷的老塘侧必须打齐密集支柱,垂直顶底板支设,支柱正规有劲。6、两巷超前范围内单体支柱应棵棵监控,超前支柱必须穿鞋,支柱初撑力不低于70KN/棵,背帮柱初撑力不低于40KN/棵。7、初放期间,要认真检修机电设备,保持机电

36、设备运行良好,以免影响工作面的推进速度。8、初放期间,支架初撑力不小于24MPa,支架监控表数据应如实填写,并每班交生产管理部矿压组,不准缺失。9、初放期间,若老塘悬顶沿倾向5m,走向20m(或面积50)仍不冒落,必须强制放顶,若需要强制放顶,措施另补;当采空区悬顶沿倾向大于15m仍不冒落时,必须停止回采,报集团公司处理。10、老顶初次垮落后,顶板来压稳定时,经公司初放领导小组鉴定确认后方可撤除初放领导小组,工作面进行正常回采。三、安全技术措施1、所有上岗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设备维修制、质量验收制、事故分析制和现场交*。2、工作面回采期间工程质量和顶板控制,要按照国有煤矿生

37、产矿井质量标准化及以安全、标准化、整理、清洁、准时、素养为内容的6S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做到动态达标、安全生产、文明生产。3、所有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学习本规程,学习后人人签字并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4、工作面的各监测系统、通风系统、防尘系统、通信系统,应时时保证其完好,并坚持正常使用。5、人员经常跨越的运输设备上方,要安装牢固的人行过桥。6、所有人员在处理各种管子前必须关闭截止阀,严禁带压作业。7、各班出勤人员下井前要带A卡,并认真填写;值班人员安排每项工作时,必须进行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安全措施、安全责任人、质量验收五落实。四、交*安全检查内容和有关内容交*时,上班工长必须向下班交清

38、工作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本班的处理方法、进展情况,两班的质量验收员要根据工作面质量标准对工作质量进行验收,特别是安全出口、支架状态、顶板管理等。开工前,各班跟班干部、工长、安监员进入工作面后要严格按采煤工作面安全确认程序现场进行安全确认,经常认真检查作业地点的顶板、煤壁、支架等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隐患未排除前,班组长和安监员不得离开现场。在作业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职工的手指口述。使每个职工都能够严格按章操作。第二节顶板管理一、顶板管理1、液压支架完好及支护要求:要求支架零部件齐全完整,立柱、各种千斤顶和阀组应联接牢固,密封良好,操作灵敏可靠;各种管路吊挂整齐,无跑、漏液现象;对损坏的片阀、

39、油缸等要及时更换。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架。支架与输送机垂直误差小于5。支架应拉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支架中心距1500mm,偏差不超过50mm,架间距离不超过100mm。支架要垂直顶底板,支架倾斜小于5,与顶板接触严密,不许空顶,如有空顶必须背好顶板。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本工作面为俯采面,其最大俯角340mm时应超前移架,超前管理顶板。若顶板十分破碎无法割煤时可采用手镐超前采煤,用走向木棚临时支护顶板。当煤壁因周期来压、过构造等原因造成空顶或悬顶,及时移架后端面距仍超过规定时,必须采用顺山棚超前支护。支护形式:梁用长度为2000mm、厚度不小于150mm的半圆木,腿用DZ-

40、25/100单体支柱。木梁一端搭在支架主梁上,搭接不小于200mm,另一端打贴帮柱支撑,一架支架使两棚,并用塘柴、笆片过好顶背严帮。单体支柱初撑力70KN/棵,支柱拴好防倒绳。当出现漏冒顶时,应立即停止煤机割煤和刮板输送机的运转,待顶板稳定后再进行处理。具体要求如下:、处理方法:用长2000mm,厚不小于150mm的半圆木装顶,最下面的木料一端搭在支架主梁上200mm处,另一端用单体支柱打贴帮柱支撑,支柱要迎山有劲,不得打在浮煤浮矸上。装好顶后升液压支架和单体支柱达到规定的初撑力。、装顶过程中要安设专人观察顶板和煤壁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用长杆找掉危岩,在清理维护好退路和确认安全后方可上

41、梁接顶。、处理冒顶和进行超前支护时,人员进入煤壁侧工作,必须先把煤机和工作面运输机停机闭锁,设专人看管,任何与处理冒顶无关的人员都不得进入煤壁侧。且不准进行移架等和处理冒顶无关的工作。、冒顶处理好后移架时,先用木梁(规格为长2400mm,厚不小于200mm)和DZ-25/100单体支柱架设走向棚托住原顺山木梁,一梁两柱临时支护,保证降架移架时装顶木垛的稳定。、处理冒顶要在班队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3、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管理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ZY4600-13/28型支架支护。出现单体棚时的管理方法如下:上、下端头出现单体棚时,使倾向棚超前工作面煤壁两峒进行管理。支护采用DZ-25/10

42、0单体支柱和HDJA-1000型限位铰接顶梁组成的基本支架进行支护。上、下端头均采用一梁一柱走向棚,棚间距500mm。上端头采用四、五排、中定位的方法管理;下端头采用五、六排、中定位的管理方法。机头电机处两棚可采用前后定位方式管理,严禁出现悬双梁的现象,梁子铰接处用水平销打紧。端头架棚时,车窝煤壁和老塘侧要各保留一条700mm的行人通道。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严禁架在浮煤、浮矸上,支柱与顶梁成面接触,严禁点接触和线接触,支柱要迎山有劲,迎山角为35,支柱要棵棵穿鞋,并拴齐防倒绳,初撑力70KN/棵。使用塘材和笆片过顶,塘材每棚不小于8根,并过匀、过肩、过正,其规格为:30800mm。工作面端头必须配齐水平销,水平销必须打满劲。端头管理要作为特殊地段进行管理,要严格按临涣煤电公司综采工作面端头管理补充办法落实。具体如下: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架与抹帽棚顶板要保持一平,严禁出现人为落差,如因掘进时逮煤顶造成的落差,要求抹帽及回采时尽量衬平,落差不大于1m,并将落差段背严、背实。如果工作面出现单体棚要求与支架一平,如出现落差必须用木料衬平。严格做好两巷抹帽棚与支架接茬处的护顶工作,要求间距不大于200mm,如大于200mm,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