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1页
高铁站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2页
高铁站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3页
高铁站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4页
高铁站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铁站智能化设计方案 键入公司名称 赤峰西站智能化系统 建设方案V1.0 三利融源 2018/9/25 目录 1. 项目理解 5 1.1 目前状况 6 1.2 项目概述 8 1.3 涵盖系统 10 2. 建设目标 15 2.1 目标理念 16 2.1.1 先进性 16 2.1.2 可扩展性 17 2.2 目标意义 17 3. 系统组成 20 3.1 系统汇总点表 20 3.2 综合布线 21 3.2.1 系统概述 21 3.2.2 需求分析 21 3.2.3 系统总体构成 23 3.2.4 东广场范围总体构成 23 3.2.5 西广场范围总体构成 23 3.2.6 公交枢纽 24 3.2.7

2、实施方案设计 24 3.2.8 具体实施工作 29 3.3 桥架路由 40 3.3.1 系统概述 40 3.3.2 实用分析 40 3.3.3 系统设计 41 3.3.4 施工需求 42 3.3.5 安装工艺 44 3.4 网络系统 52 3.4.1 铁路对ICT的需求和趋势 52 3.4.2 数字铁路网络方案 53 3.4.3 传输网络设计 54 3.4.4 系统实施 65 3.5 监控数据中心 72 3.5.1 系统结构设计 73 3.5.2 NVR存储 74 3.5.3 CVR存储 77 3.5.4 云存储 83 3.5.5 解码拼控部分 87 3.5.6 大屏显示部分 94 3.5.7

3、 配套设施 99 3.5.8 集成智能机柜 102 3.6 电源及接地系统 105 3.6.1 系统概述 105 3.6.2 系统总体构成 106 3.6.3 东广场范围总体构成 107 3.6.4 西广场范围总体构成 107 3.6.5 公交枢纽 108 3.6.6 UPS备用电源系统方案设计 108 3.6.7 防雷接地系统方案设计 109 3.7 专用电话 117 3.7.1 系统概述 117 3.7.2 设计依据 118 3.7.3 系统功能 118 3.8 视频监控系统 118 3.8.1 系统设计 119 3.8.2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129 3.8.3 特色技术应用 141 3.

4、8.4 系统优势 163 3.9 门禁系统设计 168 3.9.1 系统组成 168 3.9.2 门禁管理系统设计 168 3.9.3 门禁认证方式 169 3.9.4 门禁管制方式 169 3.9.5 门禁系统架构设计 170 3.9.6 设备布置原则 172 3.9.7 系统设计说明 173 3.9.8 门禁系统与消防系统联动模式 174 3.9.9 门禁管理平台功能 175 3.9.10 系统的功能应用 176 3.10 巡更系统 182 3.10.1 系统功能特点 183 3.10.2 系统配置 187 3.10.3 系统主要设备简介 189 3.11 广播系统 191 3.11.1

5、项目需求 191 3.11.2 总体设计原则 192 3.11.3 设计依据规范 193 3.11.4 设计分析 194 3.11.5 系统概述 195 3.11.6 系统优势 196 3.11.7 设计效果 197 3.11.8 系统组成 199 3.11.9 系统功能 201 3.11.10 与其它系统接口 204 3.12 乘客信息系统 205 3.12.1 系统概述 205 3.12.2 系统构成 206 3.12.3 系统拓扑架构图 208 3.12.4 系统功能 208 3.12.5 二级节点子系统功能 212 3.12.6 系统的可扩展性 214 3.13 综合显示系统 215

6、3.13.1 设计概述 215 3.13.2 系统组成 219 3.14 LED显示屏系统 232 3.14.1 产品功能要求 232 3.14.2 针对性技术设计(户外全彩) 244 3.14.3 全彩LED显示屏测试方案 249 3.15 时钟系统 253 3.15.1 概述 253 3.15.2 系统特点 253 3.15.3 时钟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规范 255 3.15.4 系统组成 256 3.15.5 系统功能 257 3.15.6 主要设备功能 258 3.15.7 供电、布线及其它保障需求 263 3.15.8 与其它系统接口 264 3.16 社会停车场管理系统 267 3.

7、16.1 设计概述 267 3.16.2 设计原理 267 3.16.3 效果示意图 268 3.16.4 设计原则 269 3.16.5 设计优势 270 3.16.6 断网情况下的使用 275 3.16.7 系统组成 275 3.16.8 系统功能 277 3.16.9 软件操作说明 281 3.16.10 与其它系统接口 282 3.16.11 施工工艺设计 283 3.17 出租车停车场管理系统 288 3.17.1 概述 288 3.17.2 设计依据 288 3.17.3 系统构成 288 3.17.4 系统功能要求 289 3.17.5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289 3.17.6 与

8、其它系统接口 290 3.17.7 施工工艺设计 290 3.18 设备监控(BAS)系统 297 3.18.1 系统组成 297 3.18.2 机电设备监控功能 297 3.18.3 执行防灾模式功能 297 3.18.4 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功能 297 3.18.5 环境和设备管理功能 297 3.18.6 BAS系统的监控范围 298 3.18.7 综合监控BAS子系统监控对象 298 3.18.8 控制模式 308 3.18.9 BAS子系统硬件需求 309 3.18.10 服务器应用软件及功能需求 314 3.18.11 末端设备:传感器及执行机构 317 3.18.12 BAS

9、子系统接口 317 3.18.13 BAS子系统监控对象及监控点数估算 323 1项目理解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大运力等特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20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新技术带动了铁路行业整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行车指挥自动化、客货营销网络化、市场营销信息化、安全装备系统化,使传统行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技术创新是铁路行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现代化的主要引擎。当前我国铁路面临着高速铁路迅猛发展,普速铁路快速升级改造的局面,现有的传统技术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必须运用领先的理念和创新的思

10、维,持续技术创新,让新技术成为提升运输组织智能化水平、保障客货服务社会化发展、推动经营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手段。 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铁路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新成绩,成功建设了铁路综合计算机网络、行车调度指挥网络、客票网络,总公司、上海、北京等路局数据中心已经部署完成,12306客票网站、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已经投入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极大加快了我国铁路信息化进程。同时随着铁路运输正在经历由内部经营型向外部服务型转变、建设现代化物流企业的新的发展形势,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增强,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创新驱动铁路信息化的改革,在新的形势下有了新的使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LTE等新技术

11、的涌现,将进一步加速铁路业务变革,实现技术创新驱动战略转型。 云计算,可为铁路建设弹性可扩展的数据中心服务;移动互联网可为用户提供便捷移动业务;物联网可为铁路提供统一接入服务;大数据分析可充分挖掘铁路潜在价值领域,为管理决策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支撑; LTE可以提供高速无线宽带通信服务。将这些新技术很好地与铁路业务融合,提供运营通信、数据中心、站段升级改造、列车乘客服务等一系列用于高铁站建设的方案,将为铁路信息化建设与创新作出积极有效的作用。 1.1目前状况 铁路运输是目前最高效的陆上运输方式。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日益深化,低能耗、高效率的铁路运输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

12、。为了充分发挥铁路的陆上运输核心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增加铁路行业投资,并基于创新ICT技术的行业应用,向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客货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铁路行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便捷、智能、个性化,随时随地接入的互联网带着这些优势,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同样,这也对铁路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传统的烟囱式系统建设,陈旧的电气化设备,很快就会被融合敏捷的系统平台所替代。大量的手工作业,也会在ICT智能化设备的帮助下走向高效。 当前,铁路运输实现正在由内部经营型向外部服务型转变,实体虚拟化、信息数字网络化、技术泛在化、应用共享化成为铁路信息化的新特点。按照铁路信息化

13、“十三五”规划阐述的铁路发展形势对信息化的需求,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现代物流为主攻方向,坚持一体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专业化管理,推动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建设智能化的铁路,促进业务创新和企业创新,将成为铁路信息化的首要任务。要实现智能化铁路,在软硬件资源服务、数据服务、应用服务等方面,要善于将业界最新技术比如eLTE、云计算、大数据、BYOD等与铁路信息化深度整合,为铁路提供更安全可靠的ICT技术,构建符合未来发展的系统架构,支撑更加敏捷、更加智慧的业务。目前,在运营通信、路局中心、站段和列车几个重点应用场景,面临如下挑战: 1.城市化和全球化趋势下,陆上运输需求剧增。基于现有路网基础

14、设施,实现运量的最大化,成为全球铁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构建面向未来的高可靠、易运维、可演进的运营通信网络,支撑安全、高效的铁路运输势在必行; 2.铁路联网联运需要在路局中心构建融合数据中心,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云数据中心已成为铁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融合路局中心建设投资并适应客货运不可预期的增长,铁路运营公司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与合作伙伴之间更好协同作业,安全、可靠是铁路的基石,需要保障核心价值业务的永续,是路局中心建设中考虑的重要实施过程; 3.铁路运输的根本是基础设施、机车车辆、人员的有效协同。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是全球行业客户面临的共同难题。提升路网运营效益,优化线路、机车车辆、电力

15、、通信和信号设施的管理,激活路网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利用; 4.移动互联时代,乘客需要覆盖整个旅途的全方位资讯、商务和娱乐服务。同时,面临公路、航空运输竞争,铁路货运需要实现“集散+门对门”模式转变,以适应现代物流需求。优化客货信息平台,构建铁路差异化竞争优势。 1.2项目概述 随着高铁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高铁站已身兼地区“名片”的功能,人们希望高铁站不仅要环境友好、舒适便捷,更希望高铁站是智能安全、节能减排的。高铁站作为大型的交通枢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有大空间、高窗墙比、人员流动量大、安防系统复杂多样等自身特点。而这些特点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站内巡检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了对配电、安防、信息等

16、系统配合的需求,因此对于高铁站的智能化系统提出了更高挑战。 高铁站综合智能化解决方案结合了高铁站的上述特点、结构及功能,根据赤峰高铁西站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对各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及对电、气、水等能耗指标,深挖节能潜力,保证高铁站房内的环境品质,提高设备设施用能效率,既满足乘客对高铁站环境便捷、舒适的需求,又能助推节约型高铁站建设。 本次建设方案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构建以乘运服务为核心的信息交换平台,以高铁服务综合管理为核心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以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应用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进而实现一套完整的站台智能化系统。

17、 赤峰综合交通枢纽位于赤峰市松山片区,北至巴林大街、南临松山大街,东临富山路,西至G306线,紧邻规划城市交通性干道G306线和松山大街。 赤峰高铁西站为5台11线,站房建筑面积约3.2万平,分为东西两个子站房和高架候车室。赤峰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是集铁路,轻轨,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枢纽。其中包含东西两个市政广场、公交枢纽站、地下设有私家车停车场、租车蓄车区,预留了轻轨1号线地下换乘站,有轨电车2号线将在西站设点。 赤峰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总用地面积约195658;其中1.东西市政广场用地面积约166524,东广场约74935,西广场约91588;2.公交枢纽工程总用

18、地面积29133。 赤峰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08072.23,赤峰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工程包括市政广场工程、公交枢纽工程、市政配套桥涵工程、轻轨土建预留工程。 1市政广场工程包括东广场和西广场的地下换乘中心以及地面景观工程。市政广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96396.97,其中地下换乘中心建筑面积91015.14,地面景观工程建筑面积约5381.83。 2.公交枢纽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1675.26。 市政广场工程东广场与公交枢纽工程相连,东广场与公交枢纽的连接通道包含在市政东广场范围内。 1.3涵盖系统 资料来源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和BAS系统技术规格书: 根据赤峰西站交通枢纽指挥和旅客服务的需要

19、,专用通信系统供货范围包括地下一层公共换乘中心、地下一层社会车停车场、地下一层出租车停车场、西广场下沉广场、地面广场景观工程和公交枢纽工程的相关通信设备,主要由以下子系统构成,共有17个系统: 专用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对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时钟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综合显示系统、LED显示屏系统、社会车停车场管理系统、出租车管理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环境与BAS设备监控系统。 系统构成方案说明如下: 传输系统:传输系统是枢纽信息传输的承载平台,为通信各子系统供可靠的、冗余的、可重构的、灵活的信道。采用星型拓扑结

20、构,在一级传输节点设置2台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冗余配置;在各二级节点共8处分别设置1台万兆以太网交换机。每台二级传输节点万兆交换机通过2个万兆单模光接口接入一级传输节点的2台万兆交换机。 专用电话系统:为满足赤峰西枢纽市政配套公用工程人员办公及运营指挥的需要,设置专用电话系统,本工程只设置了自动电话,电话功能通过大对数电缆接入市话实现。 无线对讲系统:为保证枢纽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以及提高运营管理,赤峰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需建立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常规无线对讲系统。覆盖东西广场地上及地下区域。 视频监控系统:赤峰西枢纽视频监视系统的覆盖范围包括东西广场地下商业、地下出租车场、地下社会车场、东

21、西广场景观等。西广场地下控制中心可监视东、西广场区域视频,其他各区域可对所属区域内视频进行监视。本工程专用视频监视系统与公安视频监视系统合设,共享前端摄像机和系统平台,公安视频监视交换机通过网闸后接入专用视频监视交换机,实现专用、公安视频监视系统的隔离。 广播系统:广播系统,覆盖东西广场地下区域、地上景观。广播系统在平时主要广播枢纽内各类运营信息及提示、问候信息、背景音乐等;当灾害发生时,用来指挥乘客疏散。广播系统采用二级管理控制的模式,在枢纽专用通信机房设置中央级设备,在西广场社会车通信机房及东广场专用通信机房设置本地级设备。二级节点能对本二级节点的广播分区进行广播,控制中心能够对全部广播分

22、区进行广播。 时钟系统:时钟系统为赤峰西枢纽内的乘客和通信其它子系统及综合监控等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时间信息。本次设计在枢纽专用通信机房设置母钟和GPS/北斗卫星设备,母钟接收来自GPS/北斗卫星的标准时间信号,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信号,通过传输系统为通信其它子系统及综合监控等系统提供标准时间信息。 乘客信息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通过文字、图像为进出枢纽的乘客提供枢纽内的信息以及铁路的到发等有关信息,引导乘客快捷方便的乘车和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离开枢纽,而且可为候车乘客提供天气、股票、新闻等信息和播放广告等服务。在枢纽发生灾害的情况下还能起到辅助引导乘客疏散作用。本工程乘客信息系统采用中心和二级节点两级

23、结构,整个系统采用C/S结构的以太网组建。系统预留与铁路到发通告系统的接口,以预留对铁路运行信息的显示功能。 门禁系统:为确保赤峰西枢纽安全运营,保证授权人员在授控情况下方便地进入设备及管理区域,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限制区域,在东西广场地下各设备管理用房设置门禁系统。系统采用中心、二级节点两级组网的模式构建,在枢纽控制中心设置中央级管理工作站,在东、西广场节点设置二级节点门禁系统,二级节点门禁系统与中央级管理工作站通过传输系统提供的以太网通道连接。 巡更系统:巡更系统由工作站、管理软件、巡更棒及巡更点组成,在枢纽公共区各主要位置设置巡更信息点,为相关人员设置巡更棒,利用巡更系统工作站对枢纽内巡更

24、工作站及管理软件对巡逻人员的工作进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本工程为枢纽办公区域设置综合布线信息点;为服务配套区域预留以太网接口及电缆分线盒。枢纽专用通信机房至各二级节点所在机房、各配线间敷设不同容量的大对数电缆,以满足语音用户的接入。各机房及配线间设综合配线柜,含语音配线架及网络配线架。在枢纽通信机房设置核心交换机及接入交换机,满足办公接入需求。 综合显示系统:综合显示系统设置于枢纽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室,为相关值班人员提供清晰直观的图像及数据显示。枢纽控制中心设LED大屏控制单元、以太网交换机、大屏控制终端、视频处理器、播放器等设备以及像素点间距不低于P2级别的全彩LED电视墙(宽高比为16:9

25、)。 LED显示屏系统:LED显示屏系统设置于东西广场景观地面上,为旅客等人员提供图像及数据显示。东西广场景观地面分别设置一套不低于P8级别的LED全彩大屏。 社会车停车场管理系统:在东、西社会车停车场内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利用高度自动化的机电和信息系统对停车场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将收费、导引、车牌识别/图像对比、内部对讲、系统管理集成于一体,使汽车库收费和管理达到全新水平。社会车场管理系统由中央管理系统、入口管理系统、出口管理系统、图像对比系统、车位显示系统构成。 出租车管理系统:在东、西地下出租车蓄车场内设置出租车管理系统,利用高度自动化的机电对出租车场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出租车管理系

26、统由入口显示屏、道闸、自动道闸控制器及通道显示屏组成。 电源及接地系统:为保证枢纽内各通信系统正常工作,需设置可靠的通信电源及接地系统。在外供电源停电时,应使用备用蓄电池为通信系统暂时供电。枢纽各专用通信机房设备按一级负荷供电,由电力专业提供两路独立的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源至各专用通信机房。各通信子系统机柜内设备均考虑防雷保护。设置接地装置,由电力专业提供综合接地体,将接地母线引至各专用通信机房,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摄像机及乘客信息系统的显示屏均考虑防雷保护。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在枢纽专用通信机房设置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中心设备,在各专用通信机房设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现场设备,对机房内UPS电源输入输出

27、电压、电流监测,对机房内的空调遥控、摇信,对机房内的室内温湿度监测、对机房内烟感、水浸、窗破等监测。 设备监控(BAS)系统:现场级由现场总线、被控设备附近的工业标准就地控制器、I/O模块、温湿度探测器等组成,并经通信接口与二级节点局域网连接。实现环境及机电设备信息的采集及控制功能。 专用通信系统按照在西广场地下一层统一设立控制中心,分级管理的模式构成,在控制中心设置通信系统的中央级;在地下一层出租车停车场、地下一层公共换乘中心、地下一层社会车停车场各设置二级节点通信子系统,二级节点的通信子系统即可独立运行,又可接受控制中心系统的统一管理或控制。 地面广场景观工程包括视频监视和广播部分,接入地

28、下的二级节点。 公交枢纽单独设置综合布线系统。 2建设目标 赤峰西站配置了数十个智能化弱电系统及运行了大量的楼宇机电设备,所有的运行系统集中运行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在该平台上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任务共享,这就对网络系统提出了较高的需求;同时机电设备的数量过多,其运行维护是很大的负担,所以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以及方便管理,就采用集成技术,将所有的运行弱电设备及机电设备集成到统一的一个计算机平台上。建筑智能管理系统IBMS将建筑物内所有弱电子系统集成到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上,从而提供一个安全可靠、能耗少,舒适的环境。该系统对高铁站内部的环境及设备进行监控,是智能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9、现在国内高铁车站内的大量机电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在站内的各个地方。如果采用分散管理的话,很难实现对这些设备的监控、测量。因此将高铁站内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成集散控制系统,可是实现对这些设备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管理。集散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利用中央监控管理中心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各个现场控制器的分散控制实现对建筑物内的水、暖、照明、消防、安保等设备监控和管理。管理者通过中央监控管理中心的可视化界面对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同时通过网络获取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分散在各个角落的子系统通过互联网和接口技术实现系统间以及与中央监控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从而达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功能,即所

30、谓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在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中现场总线的应用以及该监控系统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接口问题,总结了全国高铁站房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特点,结合当前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中以太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赤峰西站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深入探讨各子系统的功能监控,以及功能设备的监控结构,同时因为各个子系统间在高铁车站的BAS系统中有很多的联动操作,方案就消防、门禁、照明、安防等主要的系统联动方面介绍整个系统如何实现整体联动以及如何使系统各个子系统有序操作完成联动功能。结合国内己建站房中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经验,合理对站内机电设备实现全面的运行管理与控制、提高设备监控系

31、统技术是方案研究的重点。综合车站楼宇智能化能够全面、有效的监控站内所有的机电设备,同时让各个子系统能够优化组合以及联动控制,从而保证车站设备能够在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状态下运行。同时多系统的联动能够保证车站在特殊情况下(如火灾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充分优化配合、联动控制,同时协调车站信号设备正常运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以及车站的安全运营。 2.1目标理念 2.1.1先进性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信息交互的频率越来越高。IT技术特别是网络交换能力成几何级的增长,未来的信息处理和交互模式也必然随之变化。时下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风起云涌,必然对未来几年高铁站的智能化系统办公和管理模式形成冲击。此外,

32、高铁站内部信息交互的方式区别于独立建筑在于,独立建筑对外的信息出口无法集中,而高铁站的信息出口可以实行集中管理,内部优化,从而减少在运营商方面的投入。 因此在建设之初,要考虑统一的数据和通讯中心,中心对外承担统一信息出口,统一信息管理,统一安全运行的作用。对内中心与用户之间负责数据的集中运算、处理、存储分配和内部交互分配管理。 2.1.2可扩展性 对于赤峰西站日后的发展,基础建设整体规划一定要留有可扩展的空间,即是整体基础建设考虑完善,一是网络主平台扩展功能,所有运行子系统全网IP化,基于网络运行,便于统一网络监管;二是综合布线系统方面,也就是说基础布线很到位的话,基于线缆传输的各种系统扩展都

33、不是问题。 2.2目标意义 高铁车站实现建筑智能化具有如下意义: 1自动监控:提供自动化、信息化的监控手段 高铁车站内构筑物内拥有大量的与行车、旅客服务、供用电、逃生指示、安全监控等密切相关的机电设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控技术对设备和系统运行状态的进行自动监控,实现故障报警设备管理、能源节约、优化控制等功能,为铁路、高速铁路安全行车、优化服务、节约能源提供技术保障,也为铁路企业实现综合维修管理、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技术支撑。 2舒适:提供舒适良好的交通、工作环境 BAS现场控制器能根据季节、天气等环境的情况而变化,将站内的室内温度控制在设置需求值上,同时

34、参考国际通用标准及本地气候对相关的环境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使站内温度一直处于舒适的条件下,从而提高铁路对乘客的服务质量。 3节能:降低能耗和管理成本 在舒适的情况下,建筑智能化系统合理组织利用设备运行,将建筑物的运行费用控制为最低。即是以能耗值最低为控制目标,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优化控制。监控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程序对全部的用电设备进行监控,统一控制所有设备的用电量,实现用电负荷的最优控制,有效降低能耗和管理成本。空调的设置温度对空调系统的能耗有很多关系,所以应根据舒适性空调的需求安装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将空调区域控制在最适当的温度上,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费用。 4安全:提供突发故障的防灾、减灾、救援

35、手段 如果车站突发灾情,或机电设备因故障而停机,将对旅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整个建筑产生不良后果。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安全防灾和救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接收FAS系统的火灾信息,由FAS优先执行车站防烟、排烟模式,关闭其他相关的机电设备;接收列车调度系统的阻塞信息,优先执行阻塞通风模式;接收其他灾害监测系统报警信息,优先执行相应的防灾救援模式;通过FAS能够监控建筑物内逃生指示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确保车站人员的人身安全。 (2)实时监测设备的实际负荷和额定负荷,如果发现设备超负荷,立即自动卸载,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以确保设备安全。 (3)对运行设备的实时监控,如果发现设

36、备出现故障和隐患,需要向监控数据中心进行报警,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修维护,保证设备的高可用性。 (4)同时对设备的维护提供时间表,当设备的运行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后,需要通知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以排除隐患。 (5)每组设备都有主设备和备用设备,设备具有自我诊断的功能,当主设备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设备,这样可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6)系统还提供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定期打印出维护、保养通知单,以确保维修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从而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5高效: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数量,实现综合维修管理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能够监测设备的运

37、行状态、诊断和记录,一旦发现故障,及时发出警报,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在普通的建筑物中,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都需要人工操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力成本。而采用BAS监控系统的建筑物,所有的工作均可以系统自动完成,从而节约成本,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数量。 实践证明,在建筑物内配置环境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可以精简设备,减少维护人员,降低成本。 3系统组成 3.1系统汇总点表 3.2综合布线 3.2.1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生活中传输计算机信息和电话信息的主要通道,是由埋藏在建筑物中的数据电缆(或光缆)和接插件组成,因此它与计算机系统和电话系统的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建筑物

38、的基础建设和装潢设计应该融为一体。 综合布线系统是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电话语音系统以及建筑、装潢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在充分考虑了工程项目的环境、运行方式和采用的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产品特点以及在系统设计、实施方面的技巧和经验,对布线工程的总体规划和结构提出方案。 3.2.2需求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项目内语音、数据及图像通信等系统的传输媒质,针对现代化智能化项目对通讯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信息传输的需求,对布线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的要求,并应面向未来的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要求具有模块化、易扩展性。本系统能满足项目内各种数据通信的功能要求,同时应满足数据系统对千兆网的技术性

39、能要求,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数据信息点上能任意连接计算机及其有关设备。 具体需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由市政引来外线电缆,通过地下室进线间进入各网络机房。与外部通信,应充分考虑安全性,有效防止外界非法入侵。 信息点和电话点采用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至重要办公室或其他甲方有特殊要求的水平支线采用光纤到桌面,其余水平线选用六类非屏蔽双纹线,水平干线沿线槽敷设,至各个信息点穿管暗敷设。计算机垂直干线采用多膜光纤,电话垂直干线选择三类大对数非屏蔽线缆,配线架在竖井内明装。配线架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供未来扩充之用。竖井内竖向线槽应与平面图水平线槽相连接。各区域专用通信机房根据网络的要求自配或统一设置U

40、PS电源。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商业、物业用房、管理用房等组成,采用标准信息插座( RJ45);办公房屋平均每58 m2布置一组双位信息插座,每一个信息插座均支持电话机、计算机等终端的设置和安装。 水平布线子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布线到每个信息点,特殊场所及有特殊要求部位可使用光纤。 管理间子系统:各区域通信机房及综合布线箱即为管理间,内设交换机、配线架及光纤配线架等设备,以实现网络功能与布线的要求; 垂直干线子系统:采用多芯单模光纤作为垂直干线; 设备间:为西广场枢纽专用通信机房,网络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均设在该机房内; 线路敷设:干线沿阻燃型金属线槽敷设埋下或竖井内,支线穿金属管

41、阻燃型金属线槽布线。 出线插座采用RJ45六类型,暗装,底边距地0.3m,有防静电地板的房间,应比地板高出200mm ; 3.2.3系统总体构成 西广场枢纽专用通信机房至东广场各二级节点所在机房之间环型敷设96芯光缆各1条。西广场下沉广场配线间至西广场枢纽专用通信机房敷设大对数电缆。东广场通信配线间至东广场专用通信机房敷设大对数电缆,以满足语音用户的接入。在东西广场各专用通信机房及配线间设置综合配线柜,含语音配线架及网络配线架。 网线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办公房屋平均每58 m2布置一个信息插座,每一个信息插座均支持电话机、计算机等终端的设置和安装。 3.2.4东广场范围总体构成 西广场枢

42、纽专用通信机房至东广场各二级节点所在机房之间环型敷设96芯光缆各1条。东广场通信配线间至东广场专用通信机房敷设大对数电缆(三类25对双绞线),以满足语音用户的接入。在东广场专用通信机房设置96芯ODF架3套、200P语音配线架1套、48口数据配线架1套;在东广场社会车通信机房设置96芯ODF架3套;在东广场通信配线间设置96芯ODF架1套、200P语音配线架1套、48口数据配线架1套。 3.2.5西广场范围总体构成 西广场枢纽专用通信机房至东广场各二级节点所在机房之间环型敷设96芯光缆各1条。西广场各通信机房、通信配线间。综合布线箱至西广场枢纽专用通信机房敷设大对数电缆(三类200对双绞线),

43、以满足语音用户的接入。在西广场枢纽专用通信机房设置96芯ODF架22套、200P语音配线架4套、48口数据配线架3套;在西广场社会车通信机房设置96芯ODF架12套、200P语音配线架3套、48口数据配线架2套;在西广场出租车通信机房设置96芯ODF架2套、200P语音配线架1套、48口数据配线架1套;在西广场各通信配线间及综合布线箱内共设置96芯ODF架4套、200P语音配线架10套、48口数据配线架8套。 3.2.6公交枢纽 公交枢纽分为综合楼、附属商业楼两栋楼。 综合楼为地上层二层结构,公交中心专用通信机房设置一层;办公室、调度室、通信运维室、通信车间、厨房、消防控制室、厨房等均布置综合

44、布线点位。 附属商业楼为地上三层结构,一层A区、B区各设置一间通信配线间,二层A区设置一间通信配线间,三层A区设置通信机房。一层及二层A区为商业用房,二层B区及三层为客房,各商业用房及客房内均布置综合布线点位。 3.2.7实施方案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设在最终用户工作区域内的信息插座、跳线(连接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之间的线缆)构成。其中,信息插座数据为双孔面板,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工作区是一个标准的RJ45五类非屏蔽信息模块,可以支持250MHz的信息传输。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和终端可以通过RJ45标准跳线方便地连接到电脑信息插座上。 水平子系统: 水平布线路由 信息点布

45、置为墙面信息插座,插座部为距地30CM摆放,最终通过水平垂直段线槽(管)、走廊主线槽等汇至相邻的FD或CP点。基本的水平布线走线方式有暗敷和明设两种。参看下面的水平布线示意图: 水平子系统示意图 水平布线设计 水平电缆自插座走墙内预埋管,至吊顶出房间汇至水平线槽,最后至专用通信机房。 综合信息插座引出一根JDG25镀锌钢管,其中穿34根线。 走廊的吊顶上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到各个信息点。 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4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示意图如下: 信息口单元采用国标双孔插座安装面板,设计安装2

46、个信息模块。 水平配线子系统是指从各专用通信机房连至各工作区信息插座的水平线缆。水平布线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共有两种方法使得水平电缆从楼层配线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点,分别为上走线方式和地板线槽走线方式。根据本项目需求,采用上走线方式。 根据需求,我们将设计合理的天花走线线槽,至信息点附近,通过附近的墙面,柱面,或管线,下至信息点模块进行端接。 水平电缆从各专用通信机房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点,各专用通信机房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为系统的重新配置和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水平线缆计算方法:(连接在同一配线架上的水

47、平线缆);最长距离不得超过90米(布线标准)。 平均长度=(到最远信息点所用长度+到最近信息点所用长度) / 2 * 施工冗余指数1.1+(工作区端预留0.5米+配线架端预留10米) 水平线缆总长=平均长度*信息点总数量。 垂直子系统: 垂直主干子系统是指西广场枢纽专用通信机房总配线架(或光纤接线盒/箱)与各专用通信机房垂直端配线架(或光纤接线盒/箱)的传输介质。主要由光纤和大对数电缆组成。经各专用通信机房弱电竖井垂直铺设,室外走管道井或预埋管穿线。 垂直主干采用星型结构,从西广场枢纽专用通信机房以点到点的形式铺设到各专用通信机房。按设计书的要求,本方案对于数据主干采用96芯单模主干光缆。 线

48、缆长度计算方法: 长度=(距主配线架的层数*层高+弱点井到主配线架的距离+端接容限)*每层需要根数 注意:端接容限中光纤部分为10米,铜缆部分为6米。 主干路由设计: 楼内数据主干可利用竖井中应立有竖向金属线槽,所有主干线缆,均布放在金属线槽内,以安装和固定垂直子系统的电缆。待所有主干线缆布放完毕后,再使用金属盖板将线槽封闭,以防止意外破坏,增加安全性。每层竖井线槽与地面交接处,使用放火材料密封。竖井中的线槽应和各层配线室之间有金属线槽连通。 干线区子系统示意图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各专用通信机房配线系统到西广场枢纽只用通信机房中的主配线系统构成,负责楼层内及信息通道的统一管理。主要由铜

49、缆配线架、跳线管理器、跳线、光纤配线箱、机柜(或机架)等组成。管理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管理环节,所有水平线、垂直主干线均端接于此,用户很方便地根据需要通过跳线对信息端口进行管理。 由于管理子系统全部采用先进的机柜型结构,因此布线系统将在各配线间安装若干个工业标准机柜,其数量由该机房所管理的线缆数量及网络设备的数量决定。 数据部分采用机柜上安装6类非屏蔽配线架(主要用于用户区,即与水平双绞线连接的区域)和光纤配线架,用来跳接数据线,并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安装用户网络集线器设备以及铜缆跳线和光纤跳线。 各专用通信机房均设有光纤配线箱。用来连接垂直主干光纤,它安装在标准机柜内。 对机柜及网络设备的选

50、择: 布线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是网络系统的工艺实现,虽然本布线系统未要求配置机柜及网络设备,但考虑到布线系统和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根据我们在布线系统实施方面的经验,提出部分建议供建设方参考。在本方案中,对管理子系统的机柜和网络设备的考虑如下: 管理区的机柜均采用19”标准机柜,即可安装布线配架,又可以安装网络设备,在本方案中,建议各用通信机房采用3只19”机柜,使跳线走向统一规划,同时,在配备网络设备时,加装水平跳线管理器,使网络设备上的跳线能够沿着给定的路线行进,使整体造型美观,减少因跳线互相缠绕而引起电缆损坏,并影响对网络设备上各种指示灯的观察。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由总配线架

51、、跳线及相关网络设备(HUB、服务器及交换机等)组成。设备间子系统是一空间概念,总配线架收集来自各电信间的垂直主干线缆,并与相关网络设备通过跳线或对接实现系统的联网。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方安装进出线设备和主配线架,并进行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如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和主配线架等组成。 对于设备间中安装的配线设备,基本上与各专用通信机房相同,已在本方案书中的管理子系统部分有详细的叙述,故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3.2.8具体实施工作 3.2.8.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设备材料进场后必须进行现场检测验收,检查如下: 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型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工程中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