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单元集训)_第1页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单元集训)_第2页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单元集训)_第3页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单元集训)_第4页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单元集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单元集训单元集训(1)(1) 1(苏州市苏州市20142015学年高三期中考试学年高三期中考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分)过山农家过山农家顾况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补注】【补注】 过山农家:一本题为过山农家:一本题为“山家山家”,说为张继所作。,说为张继所作。过:拜访,访问。过:拜访,访问。 嗔:嫌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嗔:嫌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

2、分。焙:用微火烘。茶叶去掉水分。焙:用微火烘。简析简析 这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质朴清淡、萧散自然,写这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质朴清淡、萧散自然,写出了地道的农家本色。出了地道的农家本色。 首句截取行途中的一景。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首句截取行途中的一景。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他。这一句写出农家附近的环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他。这一句写出农家附近的环境,暗点境,暗点“过过”字。字。 从首句到次句,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跳跃。从首句到次句,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跳跃。“茅檐日午茅檐日午鸡鸣鸡鸣”,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这句中,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

3、。这句中的六个字,依次构成三组情事,与首句中按同样方式构的六个字,依次构成三组情事,与首句中按同样方式构成的三组情事相对,表现出六言诗体的特点。在音节上,成的三组情事相对,表现出六言诗体的特点。在音节上,两字一顿,富于节奏感,音节响亮。两字一顿,富于节奏感,音节响亮。 前两句是各自独立又紧相承接的两幅图画。前一幅诗中前两句是各自独立又紧相承接的两幅图画。前一幅诗中有画,这画便是仿佛能听到泉声的有声画。后一幅正写有画,这画便是仿佛能听到泉声的有声画。后一幅正写“到山农家到山农家”。写日午鸡鸣的闲静,正是为了反托闲静。写日午鸡鸣的闲静,正是为了反托闲静后面的忙碌。从表现手法说,这句是以动衬静;从内

4、容后面的忙碌。从表现手法说,这句是以动衬静;从内容的暗示性说,则是以表面的闲静暗写繁忙。的暗示性说,则是以表面的闲静暗写繁忙。 三、四两句是诗人到了山农家后,正忙于劳作的主人对三、四两句是诗人到了山农家后,正忙于劳作的主人对他讲的表示歉意的话。山农的话不仅神情口吻毕肖,而他讲的表示歉意的话。山农的话不仅神情口吻毕肖,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和雨后初晴之际农家且生动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和雨后初晴之际农家的繁忙与喜悦。本色的语言,质朴的人物,与前面所描的繁忙与喜悦。本色的语言,质朴的人物,与前面所描绘的清幽环境和谐统一,呈现出一种朴素、真淳的生活绘的清幽环境和谐统一,呈现出一种朴素、真

5、淳的生活美。美。 前两句从环境着笔,点出人物,而第三句是从人物着笔,前两句从环境着笔,点出人物,而第三句是从人物着笔,带出环境。笔法的改变是为了突出山农的形象。带出环境。笔法的改变是为了突出山农的形象。“莫嗔莫嗔”二字,在展现劳动场景的同时,写出了山农的感情;口二字,在展现劳动场景的同时,写出了山农的感情;口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入情入理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入情入理而又富有情韵。而又富有情韵。“却喜却喜”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诗的明

6、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诗的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 这首六言绝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进行白描,显得相当轻这首六言绝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进行白描,显得相当轻快自然、清新朴素,诗的风格和内容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快自然、清新朴素,诗的风格和内容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和谐美。和谐美。 (1)(1)请请比较分析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一、二句中的“泉声泉声”和和“鸡鸣鸡鸣”的作用的作用。(3(3分分) ) “泉声泉声”和和“鸡鸣鸡鸣”都是声音,都是声音,以声衬静以声衬静,反衬反衬了环境了环境的幽静。的幽静。“泉声泉声”突出了山间突出了山间( (自然自然) )的幽静,而的幽静,而“鸡鸣鸡鸣”则充满了世间情味和日常生活气息

7、。则充满了世间情味和日常生活气息。 (2)(2)三、四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三、四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山农形象山农形象?请结合具体?请结合具体诗句诗句简要分析简要分析。(3(3分分) ) 刻画了一位刻画了一位爽直、淳朴、勤劳的山农爽直、淳朴、勤劳的山农形象。形象。“莫嗔莫嗔”句句是山农陪诗人看焙茶时说的致歉语,是山农陪诗人看焙茶时说的致歉语,“却喜却喜”句写山农句写山农为天晴而欣喜,流露出劳动者的本色。为天晴而欣喜,流露出劳动者的本色。 (3)(3)说说这首诗的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构思脉络。(4(4分分) ) 按诗人按诗人走访的顺序走访的顺序来写。先写山行途中的景色,再写刚来写。先写山行途中的景色,

8、再写刚到农家时的情景,最后写山农陪诗人看焙茶和晒谷。到农家时的情景,最后写山农陪诗人看焙茶和晒谷。( (如答如答“先写环境,后写人事先写环境,后写人事”,言之成理也可。,言之成理也可。) ) 2(徐州市徐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分)寄全椒寄全椒山中道士山中道士韦应物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注】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9、。时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时作者被贬滁州做刺史,与山中一道士成为好友。作者被贬滁州做刺史,与山中一道士成为好友。白石即白石英。道家餐饮中的食物。白石即白石英。道家餐饮中的食物。 【译文】【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的行迹?【赏析】【赏析】 此诗题目叫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寄

10、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既然是“寄寄”,自然,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个“冷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诗人心头的冷。 诗淡淡写来,使读者能感到诗人诗淡淡写来,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

11、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中见出深挚。这首诗,。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 (1)(1)请请简要说明简要说明首联中首联中“冷冷”字的作用字的作用。(2(2分分) ) 暗示暗示时令时令。 奠定全诗奠定全诗感

12、情基调感情基调。 (2)(2)说说这首诗的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构思脉络。(4(4分分) ) 本诗围绕本诗围绕“怀念老友怀念老友”展开:展开: 先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先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忙碌的他,最后又因找不着他而无可奈酒去安慰忙碌的他,最后又因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何。 (3)(3)这首看似平淡的诗蕴含着哪些这首看似平淡的诗蕴含着哪些情感情感?(4(4分分) ) 对朋友的真挚对朋友的真挚思念思念; 无法见到朋友的无法见到朋友的孤独寂寞孤独寂寞; 政治上不得志的政治上不得志的落寞感伤落寞感伤。 3(淮安市清江中学淮安市清江中学2014届高三阶段性测

13、试届高三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分)满江红满江红刘克庄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茶经香传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注】 磨盾鼻

14、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中央的纽。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封侯。榆塞代指北方边塞。榆塞代指北方边塞。【赏析】【赏析】 此词写作的时间当在此词写作的时间当在“江湖诗案江湖诗案”之后。宝庆初之后。宝庆初年(年(12251225),刘克庄),刘克庄南岳集南岳集落梅落梅诗触怒诗触怒了权相史弥逊,诗遭劈板,人遭废弃,退居乡里了权相史弥逊,诗遭劈板,人遭废弃,退居乡里达十年之久。绍定六年,蒙古与宋协议对金南北达十年之久。绍定六年,蒙古与宋协议对金南北夹击,宋出师赴汴,他再度从军,但夹击,宋出师赴汴,他再度从军

15、,但因父遭废退因父遭废退,徒怀壮志,无路请缨,心中郁闷难消。徒怀壮志,无路请缨,心中郁闷难消。 上片回忆参加抗金的一段经历。上片回忆参加抗金的一段经历。“铁马铁马”二句,二句,充满自豪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自豪地描绘了一幅营壁带寒战马嘶鸣,风涛营壁带寒战马嘶鸣,风涛怒吼楼船夜渡,充满紧张战斗气氛的画面怒吼楼船夜渡,充满紧张战斗气氛的画面,词人,词人在这里驰骋雄才,挥洒豪情。在这里驰骋雄才,挥洒豪情。“有谁怜有谁怜”二句,二句,情绪陡转,以李广屡胜匈奴而无战功情绪陡转,以李广屡胜匈奴而无战功暗喻自己虽暗喻自己虽然热情报国也无功而受斥的遭遇然热情报国也无功而受斥的遭遇。 下片写自己下片写自己心灰意冷心灰

16、意冷,不再作从戎报国之想。宋,不再作从戎报国之想。宋军已出师作战,自己却闲置在家,无法从戎,故军已出师作战,自己却闲置在家,无法从戎,故作作旷达之语旷达之语。词人的旷达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作。词人的旷达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作为一个热血志士,这是他为一个热血志士,这是他心中悲愤心中悲愤的流露。最后的流露。最后他以他以“臣之壮不如人臣之壮不如人”仰天长叹作结,发泄了仰天长叹作结,发泄了满满腔的怨气腔的怨气。 上片写从军生活,气势恢宏、豪放、雄武,下片上片写从军生活,气势恢宏、豪放、雄武,下片抒不平之情,超旷而沉痛,抒不平之情,超旷而沉痛,失意寂寞的悲哀与从失意寂寞的悲哀与从戎报国的愿望戎报国的愿望交织

17、在一起,深刻而婉曲地表达了交织在一起,深刻而婉曲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词人内心的痛苦。 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豪放与沉郁相表里,风格雄手法的运用,使豪放与沉郁相表里,风格雄健而又略带忧伤。健而又略带忧伤。 (1)(1)上阕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中运用了哪些哪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用?(3(3分分) ) 夸张、比喻夸张、比喻。传神地显示了草拟文书时笔走龙蛇、倚马。传神地显示了草拟文书时笔走龙蛇、倚马可待的可待的超人才气超人才气和踌躇满志的和踌躇满志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 (2)(2)上阕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

18、急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战争场面?(3(3分分) ) 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翻滚,高大的战船正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翻滚,高大的战船正在抢渡。在抢渡。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两军交战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两军交战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3)(3)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请结合词?请结合词句,作句,作简要分析简要分析。(4(4分分) ) 上阕,以李广自况,表达了虽有战功却不

19、获封赏的上阕,以李广自况,表达了虽有战功却不获封赏的怨愤怨愤之情;下阕,通过叙写温书、教子、懒得整理旧时诗文之情;下阕,通过叙写温书、教子、懒得整理旧时诗文疏奏等貌似闲散的生活,表达了英雄失路、壮怀难伸的疏奏等貌似闲散的生活,表达了英雄失路、壮怀难伸的隐痛和酸苦隐痛和酸苦。 4(扬州市扬州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期末检测学年度高三期末检测)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分)满江红满江红王清惠王清惠 太液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

20、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问姮娥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注】【注】王清惠宫中昭仪王清惠宫中昭仪(女官女官)。南宋灭亡。南宋灭亡后,作俘北上。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后,作俘北上。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遂在驿站墙壁上题写本词。遂在驿站墙壁上题写本词。太液原皇宫太液原皇宫太液池。太液池。姮娥即嫦娥。姮娥即嫦娥。【译文】【译文】 御

21、园里太液池的荷花,再不像从前那么娇艳。还御园里太液池的荷花,再不像从前那么娇艳。还曾记得,花承雨露春风,人蒙浩荡皇恩,玉楼金曾记得,花承雨露春风,人蒙浩荡皇恩,玉楼金阁,富丽宫殿。声名在后妃中像兰花一样芬芳,阁,富丽宫殿。声名在后妃中像兰花一样芬芳,脸庞如莲花般红润光鲜,常常陪伴在君王身边。脸庞如莲花般红润光鲜,常常陪伴在君王身边。忽然一声惊天动地的鼙鼓,宫廷的繁华烟消云歇。忽然一声惊天动地的鼙鼓,宫廷的繁华烟消云歇。 朝廷土崩瓦解,君臣风飘云散。这亡国的千古遗朝廷土崩瓦解,君臣风飘云散。这亡国的千古遗恨,叫我向谁诉说恨,叫我向谁诉说? ?面对破碎山河,我只能仰天面对破碎山河,我只能仰天哭泣,

22、血泪斑斑洒满衣前。被掳北行,驿馆中夜哭泣,血泪斑斑洒满衣前。被掳北行,驿馆中夜晚常被战乱恶梦惊醒,天刚破晓,又复北行,车晚常被战乱恶梦惊醒,天刚破晓,又复北行,车轮碾碎月影,颠簸在荒寒的关山。仰望一轮冷月,轮碾碎月影,颠簸在荒寒的关山。仰望一轮冷月,殷切询问嫦娥,能否容许我追随你,超脱尘世与殷切询问嫦娥,能否容许我追随你,超脱尘世与月亮同圆同缺。月亮同圆同缺。【赏析】【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这首词抒写了国破家亡、今非昔比的哀愁与感伤国破家亡、今非昔比的哀愁与感伤。 上阕开头,作者就运用上阕开头,作者就运用比兴比兴手法。手法。暗示自己经受暗示自己经受一场巨大的变故后形容憔悴,精神沮丧一场巨大的变故

23、后形容憔悴,精神沮丧。开头用。开头用的是顿入法,显得突兀奇崛。的是顿入法,显得突兀奇崛。 以下转入回忆,以以下转入回忆,以“曾记得曾记得”领起,就领起,就“旧时旧时”二字加以发挥。上两句写自己曾得到君王的宠幸,二字加以发挥。上两句写自己曾得到君王的宠幸,下两句写自己承受君恩是因为容貌出众,美名远下两句写自己承受君恩是因为容貌出众,美名远播。前句从侧面写自己貌美惊人,后句从正面写播。前句从侧面写自己貌美惊人,后句从正面写自己光艳动人。为了烘托自己光艳动人。为了烘托“旧时颜色旧时颜色”,作者运,作者运了了“金金”、“玉玉”、“兰兰”、“莲莲”、“春风春风”、“雨露雨露”等字眼,既鲜艳旖旎,又富丽堂

24、皇。等字眼,既鲜艳旖旎,又富丽堂皇。 乐极哀来,乐极哀来,“忽一声忽一声”两句急转直下,写出南宋两句急转直下,写出南宋王朝结束了自己统治,往日的繁盛随之消歇。词王朝结束了自己统治,往日的繁盛随之消歇。词人经历了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历史巨变,心灵上、人经历了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历史巨变,心灵上、感情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它与词的开头相映感情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它与词的开头相映照,揭示出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照,揭示出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忽忽”字,看似平常,实则字,看似平常,实则很妙。南宋灭亡前夕,贾似道独揽朝政,一意粉很妙。南宋灭亡前夕,贾似道独揽朝政,一

25、意粉饰太平,对财政困难和边防危机一概隐匿不报。饰太平,对财政困难和边防危机一概隐匿不报。当元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时,他们才突然惊醒,当元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时,他们才突然惊醒,然而为时已晚。这个然而为时已晚。这个“忽忽”字蕴含了多么丰富的字蕴含了多么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惨痛的历史教训啊!历史内容和惨痛的历史教训啊! 下阙写下阙写被俘途中的感慨被俘途中的感慨,可分为两部分。,可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前半部“龙虎龙虎泪盈襟血泪盈襟血”写写千古亡国之恨千古亡国之恨,最后,最后“问姮娥问姮娥同圆缺同圆缺”写写恨避尘寰之愿恨避尘寰之愿。现实中,王清。现实中,王清惠到达上都后,出家做了女道士,了结了残生,实现了

26、惠到达上都后,出家做了女道士,了结了残生,实现了一个一个弱女子坚守贞操、虽软弱却坚决的反抗弱女子坚守贞操、虽软弱却坚决的反抗。 下阕更多地抒发的是对下阕更多地抒发的是对国家沦亡的痛悼国家沦亡的痛悼之情。下面之情。下面“驿驿馆馆”二句一转,这两句是极精妙的对仗,叙事兼写景,二句一转,这两句是极精妙的对仗,叙事兼写景,千里驱驰,晓行夜宿,劳顿,惊惶,辛酸,痛苦,全浓千里驱驰,晓行夜宿,劳顿,惊惶,辛酸,痛苦,全浓缩在这两句之中了。歇拍又一转,由眼前转想未来,由缩在这两句之中了。歇拍又一转,由眼前转想未来,由痛苦而生出希望。痛苦而生出希望。“问嫦娥问嫦娥”是由上句的是由上句的“月月”引发出引发出来的

27、,表达了作者来的,表达了作者希求摆脱囚徒地位的愿望和对平安清希求摆脱囚徒地位的愿望和对平安清静生活的向往静生活的向往。这个结尾从上下句关系言,转接自然,。这个结尾从上下句关系言,转接自然,从表达内容言,是从极度痛苦中生诞生的一种微茫的希从表达内容言,是从极度痛苦中生诞生的一种微茫的希望,从整个词的凄怨的基调看,也显得和谐统一。望,从整个词的凄怨的基调看,也显得和谐统一。 这首词的魅力还在于词人善于把沉郁的感情熔铸这首词的魅力还在于词人善于把沉郁的感情熔铸在凄怨的基调和多变的节奏之中,在凄怨的基调和多变的节奏之中,顿挫中带流动,顿挫中带流动,直率中不乏含蓄直率中不乏含蓄。 词中词中叙事叙事时间线

28、索分明,但作者并不平铺直叙,时间线索分明,但作者并不平铺直叙,或者今昔交错,或者自身与国事错杂,一层一转,或者今昔交错,或者自身与国事错杂,一层一转,一转一意,极尽顿挫之妙。有时又由于感情倾泻一转一意,极尽顿挫之妙。有时又由于感情倾泻而下,略无滞碍(如而下,略无滞碍(如“曾记得曾记得”三句,三句,“龙虎散龙虎散”四句),造成一种骏马注坡的艺术效果。四句),造成一种骏马注坡的艺术效果。 从从表情表情方式言,有直抒胸臆处,有婉曲传情处,方式言,有直抒胸臆处,有婉曲传情处,二者完满结合,浑然一体。二者完满结合,浑然一体。 (1)(1)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领起的?哪个词

29、语的?哪个词语可看作可看作“旧时颜色旧时颜色”的具体描绘?的具体描绘?(3(3分分) ) 曾记得,忽一声。曾记得,忽一声。 晕潮莲脸。晕潮莲脸。 (2)“(2)“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句,除了句,除了化用化用长恨歌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衣曲”之外,还使用了之外,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哪些修辞手法?请?请举例分举例分析析。(3(3分分) ) 借代借代,以,以“鼙鼓鼙鼓”代指元军;代指元军; 夸张夸张,以,以“忽一声忽一声”便招致便招致“繁华歇繁华歇”的可悲的可悲结局,凸显南宋灭亡的迅速;结局,凸显南宋灭亡的迅速; 夸张夸张,

30、“揭天揭天”似乎是把天这个盖子都要掀开似乎是把天这个盖子都要掀开了,渲染元军的浩大声势;了,渲染元军的浩大声势; 双关双关,“繁华歇繁华歇”表面上是指太液池中的荷花表面上是指太液池中的荷花凋谢,实际上指繁华生活、逸乐时代的结束。凋谢,实际上指繁华生活、逸乐时代的结束。 (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 (3)“(3)“问问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句的句的思想思想情感情感与上文相比出现了与上文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怎样的变化?请联系全词?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简要分析。(4(4分分) ) 由由( (上片的上片的) )今昔巨变的今昔巨变的悲慨与无奈悲慨与无奈,( (

31、下片前半部下片前半部分分) )国破家亡的国破家亡的愤懑与控诉愤懑与控诉,阶下囚的,阶下囚的悲怆与无悲怆与无助助, 转而转而想到追随月里嫦娥,去过同圆缺、共患难的想到追随月里嫦娥,去过同圆缺、共患难的生活,以出世而去过生活,以出世而去过清静寂寞的生活清静寂寞的生活,作为对命,作为对命运的最后抗争。运的最后抗争。 5(南通市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分)汉宫春汉宫春梅梅晁冲之晁冲之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也

32、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佳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佳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注】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阳翟后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今河南禹县)具茨山。具茨山。东君东君司春之神。司春之神。玉堂指华贵的宫殿。玉堂指华贵的宫殿。【补注】【补注】 向竹梢二句:苏轼向竹梢

33、二句:苏轼和秦太虚梅花和秦太虚梅花诗:诗:“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此处化用其意。此处化用其意。 清浅:林逋清浅:林逋山园小梅山园小梅:“疏影横斜疏影横斜水清浅水清浅”。 分付他谁:即向谁诉说。东君:又名东分付他谁:即向谁诉说。东君:又名东皇、东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春于方位皇、东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春于方位属东,故名。属东,故名。 风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风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译文】【译文】 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横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横斜着挺出三两枝。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斜着挺出三两枝。春风也不知道

34、爱惜,任凭雪压霜欺。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霜欺。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开花的日期。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见她的芳姿。见她的芳姿。 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梅花的清绝的歌诗。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月光隐约迷离。

35、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赏析】【赏析】 词虽长调,其寄意却单纯,只就梅之品性孤高与环境冷词虽长调,其寄意却单纯,只就梅之品性孤高与环境冷落两方面反复写来,其情自深。落两方面反复写来,其情自深。 首句首句“潇洒潇洒”二字状梅品的清高,概尽全篇。二字状梅品的清高,概尽全篇。“江梅江梅”可见是野梅。又以修竹陪衬写出。盖竹之为物有虚心、可见是野梅。又以修竹陪衬写出。盖竹之为物有虚

36、心、有劲节,与梅一向被称为岁寒之友。有劲节,与梅一向被称为岁寒之友。“向竹梢稀处,横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两三枝”,极写梅孤洁瘦淡。芳洁固然堪赏,孤瘦则似,极写梅孤洁瘦淡。芳洁固然堪赏,孤瘦则似须扶持,以下二句就势写梅之不得于春神,更为有力:须扶持,以下二句就势写梅之不得于春神,更为有力:“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梅花是凌寒而开,其蕊梅花是凌寒而开,其蕊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似乎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似乎“怕春寒、轻怕春寒、轻失花期失花期”。因燕子在仲春社日归来,其时梅的花时已过,。因燕子在仲春社日归来,其时梅的花时已过,故云。一言故云。一言“东君也

37、不爱惜东君也不爱惜”、再言燕子、再言燕子“无情无情”,是,是双倍的遗憾。双倍的遗憾。“惟是有惟是有”一转,说毕竟还有一转,说毕竟还有“南来归雁,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年年长见开时”,其词若自慰,其实无非憾意,从,其词若自慰,其实无非憾意,从“惟惟是有是有”的限制语中不难会出。同一意念,妙在说来富于的限制语中不难会出。同一意念,妙在说来富于变化。同时,这几句词笔挥洒而思路活泼,盖变化。同时,这几句词笔挥洒而思路活泼,盖“燕雁与燕雁与梅不相关,而挽入,故见笔力梅不相关,而挽入,故见笔力”(独醒杂志独醒杂志卷四)。卷四)。 林逋咏梅名句云:林逋咏梅名句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疏影横斜水清浅

38、,暗香浮动月黄昏。昏。”(山园小梅山园小梅)下片则化用以写在野的)下片则化用以写在野的“江梅江梅”的风流与冷落。唐人咏梅涛云:的风流与冷落。唐人咏梅涛云:“白玉堂前一树梅,今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薛维翰(薛维翰春女怨春女怨)这是)这是“玉堂玉堂”所本。过片三句言所本。过片三句言“清浅小溪如练清浅小溪如练”,梅枝疏影横斜,自成风景,虽在村,梅枝疏影横斜,自成风景,虽在村野(野(“茅舍疏篱茅舍疏篱”),似胜于白玉堂前。以问句提唱,),似胜于白玉堂前。以问句提唱,紧接又一叹:紧接又一叹:“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

39、诗。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故人故人”即指林逋,此渭即指林逋,此渭“梅妻鹤子梅妻鹤子”的诗人逝后,梅就失去了的诗人逝后,梅就失去了知音,知音,“疏影横斜疏影横斜”之诗竟成绝响。即有之诗竟成绝响。即有“微云淡月微云淡月”、暗香浮动,没有人赏。(暗香浮动,没有人赏。(“分付他谁?分付他谁?”)不过)不过“孤芳孤芳”自赏而已。仍以问意提唱,启发末二句,言孤芳自赏就自赏而已。仍以问意提唱,启发末二句,言孤芳自赏就孤芳自赏罢:孤芳自赏罢:“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这里这里“空空自倚自倚”三字回应篇首,暗用杜甫三字回应篇首,暗用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

40、竹修竹”(佳人佳人)句意,将梅拟人化,意味自深。)句意,将梅拟人化,意味自深。 此词风格疏淡隽永。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词中梅的此词风格疏淡隽永。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词中梅的形象给人以清高拔俗的感觉。为了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形象给人以清高拔俗的感觉。为了塑造这样一个形象,作者选择了作者选择了“潇洒潇洒”、“稀稀”、“清浅清浅”、“冷落冷落”、“微微”、 “ “淡淡”等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词,刻画梅与等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词,刻画梅与周围环境,俨如周围环境,俨如幅水墨画,其勾勒梅花骨格精神尤高。幅水墨画,其勾勒梅花骨格精神尤高。与此相应,全词句格也疏缓纡徐,往往几句(通常是一与此相应,全词句格也疏缓

41、纡徐,往往几句(通常是一韵)才一意,结构上也没有大的起落,这就造成一种清韵)才一意,结构上也没有大的起落,这就造成一种清疏淡永之致,毫无急促寒窘之态了。疏淡永之致,毫无急促寒窘之态了。 此词在写作上其妙处有二:一是化用林逋等前人诗不着此词在写作上其妙处有二:一是化用林逋等前人诗不着痕迹,如盐人水中,品尝自知。一是摹形写神,神形兼痕迹,如盐人水中,品尝自知。一是摹形写神,神形兼备,深得咏物诗之三昧。备,深得咏物诗之三昧。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独醒杂独醒杂志志等书载:作者以此词献蔡攸、攸又呈其父蔡京,京等书载:作者以此词献蔡攸、攸又呈其父蔡京,京颇喜爱,遂授冲之大晟府丞。作者以此词干谒,品格不

42、颇喜爱,遂授冲之大晟府丞。作者以此词干谒,品格不能算高,然措辞委婉含蓄,略无穷饿酸辛之态。能算高,然措辞委婉含蓄,略无穷饿酸辛之态。 (1)(1)有人认为词中有人认为词中“故人故人”是指宋代诗人林逋,请是指宋代诗人林逋,请说说这一推断的理由。说说这一推断的理由。(3(3分分) ) 词中多处化用了林逋的词中多处化用了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诗句; 林逋这两句诗在宋代影响深远,无人能及;林逋这两句诗在宋代影响深远,无人能及; “梅梅”“”“林逋林逋”已成为隐逸的象征,契合词人已成为隐逸的象征,契合词人此时的心境。此时的心境。 (2)(2)上阕写梅

43、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出了梅怎上阕写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出了梅怎样的品格?样的品格?(3(3分分) ) 化用、对比衬托、正面和侧面化用、对比衬托、正面和侧面( (直接和间接直接和间接) )描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相结合的手法。( (答出两点即可。答答出两点即可。答“拟人拟人”“渲染烘托渲染烘托”亦可。亦可。) ) 写出了梅花孤傲、坚强的高洁品格。写出了梅花孤傲、坚强的高洁品格。 (3)(3)下阕借梅花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阕借梅花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4(4分分) ) “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表达了对官表达了对官场的

44、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表达了对表达了对林逋的仰慕和追思;林逋的仰慕和追思; “对孤芳、分付他谁对孤芳、分付他谁”借林逋去世后无借林逋去世后无人欣赏梅的孤芳,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人欣赏梅的孤芳,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的忧愤。 “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表达了坚守自己高洁品格的情怀。表达了坚守自己高洁品格的情怀。 6 6( (南京市南京市2014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届高三第三次模拟) )阅读下面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10分分)

45、 )钟山晚步钟山晚步王安石王安石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注释】【注释】 晚步:傍晚之闲行。晚步:傍晚之闲行。楝花:楝树之花。开在楝花:楝树之花。开在初夏,花小,淡紫色,有清香。初夏,花小,淡紫色,有清香。如雪:如雪之如雪:如雪之软。非如雪之白也。软。非如雪之白也。槿篱:插槿为篱。槿:木槿篱:插槿为篱。槿:木槿。槿。宜城卖酒家:泛指酒家。东汉时,宜城酒宜城卖酒家:泛指酒家。东汉时,宜城酒甚为有名。甚为有名。【赏析】【赏析】 此诗当作于晚年寓居半山园之时。此诗当作于晚年寓居半山园之时。 诗写

46、初夏景物。前二句取材独特,写路上诗写初夏景物。前二句取材独特,写路上楝花。首先是看楝花为何而落?然后才是楝花。首先是看楝花为何而落?然后才是细看楝花本体:其花小,其色红,其体软。细看楝花本体:其花小,其色红,其体软。后二句转写江村风物。全篇写路写村,各后二句转写江村风物。全篇写路写村,各得其妙。得其妙。晚步西园晚步西园范成大范成大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注释】【注释】 (1 1)料峭:略带寒意,形容微寒。()料峭:略带寒意,形容微寒。(2 2)晚阴:)晚阴:傍晚时的阴霾。(傍晚时的阴霾。

47、(3 3)院落:房屋前后用墙或栅)院落:房屋前后用墙或栅栏围起来的空地,泛指院子。(栏围起来的空地,泛指院子。(4 4)春深:春意)春深:春意浓郁。(浓郁。(5 5)红紫:红花和紫花,此处泛指春花。)红紫:红花和紫花,此处泛指春花。 【译文】【译文】 轻轻的寒意凝结着傍晚的阴霾,飞花在庭院里抱轻轻的寒意凝结着傍晚的阴霾,飞花在庭院里抱怨春日已浓郁。怨春日已浓郁。 东风吹开了春花又吹落了春花,一种东风却是两东风吹开了春花又吹落了春花,一种东风却是两种不同的心灵。种不同的心灵。【赏析】【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韵味的诗,描绘了春深时节落这是一首富含哲理韵味的诗,描绘了春深时节落花渐凋的景象。起句写

48、暮晚时分料峭的春寒、阴花渐凋的景象。起句写暮晚时分料峭的春寒、阴霾的天空,有一种霾的天空,有一种“晚来风寒晚来风寒”的苍茫沉重感,的苍茫沉重感,为全诗定下了幽怨凄凉的抒情基调。承句运用拟为全诗定下了幽怨凄凉的抒情基调。承句运用拟人的艺术手法,落红乱舞,抱怨春深,担心春尽,人的艺术手法,落红乱舞,抱怨春深,担心春尽,欲挽留而不能。转句是说,东风既吹开百花,又欲挽留而不能。转句是说,东风既吹开百花,又吹落百花,既有情,也无情。末句感叹东风虽是吹落百花,既有情,也无情。末句感叹东风虽是一种,心灵却是有情与无情两种不同心灵的汇合。一种,心灵却是有情与无情两种不同心灵的汇合。 风格平易浅显,语言清新妩媚

49、,极富哲理,意蕴风格平易浅显,语言清新妩媚,极富哲理,意蕴深刻。深刻。 (1)(1)简要分析诗句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的表达效果。(3(3分分) ) “细红细红”代指楝花的色彩,代指楝花的色彩, “如雪如雪”喻指楝花在轻风中轻盈飘飞的姿态,喻指楝花在轻风中轻盈飘飞的姿态, “点平沙点平沙”生动描写出楝花坠落平地的美态。生动描写出楝花坠落平地的美态。 (2)“(2)“料峭轻寒结晚阴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3分分) ) 描写了暮晚时分春寒料峭、阴霾满天的情景,描写了暮晚时分春寒料峭、阴霾满天的情景, 点明题中点明题中“晚晚

50、”字,字, 为全诗定下了幽怨清凉的抒情基调。为全诗定下了幽怨清凉的抒情基调。 (3)(3)两诗中两诗中“晚步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简要分析。(4(4分分) ) 王诗是闲适之情,王诗是闲适之情,“时见时见”一词显出悠闲,一词显出悠闲,“晚晚步步”赏景见情趣;赏景见情趣; 范诗表达的是一种范诗表达的是一种“怨怨”情,怨春风吹开红紫花情,怨春风吹开红紫花朵又吹落,有情也无情,朵又吹落,有情也无情,“晚步晚步”赏景见情趣、赏景见情趣、理趣。理趣。 7(江苏省江苏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检测届高三高考模拟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诗,然

51、后回答问题。(10分分)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宿置酒李白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注】斛斯山人隐士,作者的朋友。斛斯山人隐士,作者的朋友。翠微翠微青翠的山坡。青翠的山坡。松风指古乐府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风入松曲,也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52、。机世俗的心机。机世俗的心机。【补注】【补注】 终南山:即秦岭,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过:终南山:即秦岭,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过:拜访。拜访。碧山:指终南山。下:下山。碧山:指终南山。下:下山。却顾:却顾:回头望。所来径:下山的小路。回头望。所来径:下山的小路。苍苍:一说是苍苍:一说是指灰白色,但这里不宜作此解,而应解释苍为苍指灰白色,但这里不宜作此解,而应解释苍为苍翠、苍茫,苍苍叠用是强调群山在暮色中的那种翠、苍茫,苍苍叠用是强调群山在暮色中的那种苍茫貌。苍茫貌。相携:下山时路遇斛斯山人,携手同相携:下山时路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及:到。田家: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去其家。及:到。田家:

53、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斯山人家。荆扉:柴门,以荆棘编制。荆扉:柴门,以荆棘编制。青萝:青萝: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行衣:行人的衣服。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行衣:行人的衣服。挥:举杯。挥:举杯。河星稀:银河中的星光稀微,意河星稀:银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谓夜已深了。河星:一作谓夜已深了。河星:一作“星河星河”。 陶然:陶然:欢乐的样子。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巧。欢乐的样子。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巧。【译文】【译文】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遇斛斯山

54、人相携到他家,孩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孩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歌罢银河星星已经很稀。放声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歌罢银河星星已经很稀。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奸诈心机。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奸诈心机。【赏析】【赏析】 中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中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李白这首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响很大。李白这首

55、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情,平淡爽直的风格。的风格。 全诗以赋体全诗以赋体叙述体写成。诗以叙述体写成。诗以“暮暮”开首,为开首,为“宿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陶诗显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着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平淡恬静,既不着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

56、,悠然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等等。而等等。而李诗李诗却却着意渲染着意渲染。细吟。细吟“绿竹入幽径,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就会觉得色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 首句首句“暮从碧山下暮从碧山下”,“暮暮”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山月山月”和第四句的和第四句的“苍苍苍苍”,“下下”字挑起了字挑起了第二句的第二句的“随人归随

57、人归”和第三句的和第三句的“却顾却顾”,“碧碧”字又逗出第四句的字又逗出第四句的“翠微翠微”。平平常常五个字,。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无一字虚设。却无一字虚设。“山月随人归山月随人归”,把月写得如此,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则可知。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则可知。第三句第三句“却顾却顾所来径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这里虽未,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这里虽未正面写山林暮景,却是情中有景。正是旖旎山色,正面写山林暮景,却是情中有景。正是旖旎山色,使诗人迷恋不已。使诗人迷恋不已。第四句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写。又是正面描写。“翠微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苍苍苍

58、苍”两字起加倍两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渲染的作用。“横横”有笼罩意。此句描绘出暮色有笼罩意。此句描绘出暮色苍苍中的山林美景。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苍苍中的山林美景。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佳。佳。 诗人漫步山径,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诗人漫步山径,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相相携及田家携及田家”,“相携相携”,显出情谊的密切。,显出情谊的密切。“童童稚开荆扉稚开荆扉”,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后,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欢言得欢言得所

59、憩,美酒聊共挥所憩,美酒聊共挥”,“得所憩得所憩”不仅是赞美山不仅是赞美山人的庭园居室,也为遇知己而高兴。因而欢言笑人的庭园居室,也为遇知己而高兴。因而欢言笑谈,美酒共挥。一个谈,美酒共挥。一个“挥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长歌,直唱到天河群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长歌,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星疏落,籁寂更深。“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句中青松与青天,仍处处绾带上文的一片苍翠。句中青松与青天,仍处处绾带上文的一片苍翠。至于河星既稀,月色自淡,这就不在话下了。最至于河星既稀,月色自淡,这就不在话下了。最后,从美酒共挥,转到后,从

60、美酒共挥,转到“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机”,写出酒后的风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写出酒后的风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 (1)“(1)“美酒聊共挥美酒聊共挥”句中的句中的“挥挥”改为改为“饮饮”好不好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3(3分分) ) 不好。不好。“挥挥”字写出了诗人饮酒时豪放、洒脱的字写出了诗人饮酒时豪放、洒脱的形象,而形象,而“饮饮”不具备这种表现力。其次,不具备这种表现力。其次,“挥挥”押韵而押韵而“饮饮”不押韵。不押韵。 (2)“(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结合全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