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_第1页
《过故人庄》_第2页
《过故人庄》_第3页
《过故人庄》_第4页
《过故人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释】过: 故人庄: 庄: 具: 鸡黍:黍(拼音: ):邀: 至: 合: 郭: 斜(拼音: ): 开: 轩: 面: 场圃:场: ;圃: 把酒: 把: 话桑麻: 桑麻: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还(huán):就菊花: 就,一、二(首联)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过故人庄赏析及中考预测】过故人庄赏析及中考预测。三、四(颔联)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

2、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五、六(颈联)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尾联)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阅读1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3分)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3分)阅读2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

3、内容?4、 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答: 二:(1)诗中 “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

4、短赏析。(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阅读3(1) 试用自己的话赏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   诗人是通过哪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答: _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远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要赏析。阅读4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注意字音和字形)鸡黍(&

5、#160;   )      开轩(    )      面场圃(    )      桑麻(    )2.解释加点的字。  (理解并记忆)(1)故人具鸡黍        

6、;                       (2)青山郭外斜                 (3)把酒活桑麻       &

7、#160;                       (4)还来就菊花               (5)过故人庄        

8、0;               3.填空。(1)孟浩然,      代襄阳人,著名的              诗人,他与当时的诗人      齐名,并称“  

9、0;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                   时所作。(2)全诗先叙事,交代              

10、60;   的原因;再写景,由                     而_        地描绘了一幅山村优美风光;然后再             

11、           ,写临窗对饮,畅淡农事,写出了                     的田庄生活;最后写再约重阳赏菊。景、事、人融为一体。  (理解内容加强记忆)二、阅读与理解(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2、。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过故人庄的作者是      代的             ,他与              并称为著名的           &#

13、160;  诗人,该诗一二两句写的是                  ,主要表达方式是                 ,三四两句写的是       

14、0;         ,主要表达方式是              。  (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5.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6.分别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根据音节和意义)。  (注意标准)音节:故人具鸡黍     

15、60;邀我至田家意义: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7.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学会联系,注意字音和字形)草盛(    )     &

16、#160;荒秽(    )      荷锄(    )      沾我衣(    )9.填空。  (查阅资料)陶渊明,字      又名      ,      

17、;(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10.理解性填空。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18、160;  、                         ”,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句是“                 、

19、                        。”  (充分理解)阅读5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两句流露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4.诗评家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也就是说孟浩然的诗表面平淡却韵味悠长。请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为例,简析一下孟浩然的是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点。答:5此诗作者_。他与_并称王孟

2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诗写故人深情,于平常处体现,“具鸡黍”“话桑麻”是农人本色,可见朋友与作者一样,都是隐者。B这首诗描绘了对田园的感受,表达了朋友间那种融洽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C开头两句写朋友邀我还家,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三、四句写田家四周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D五、六句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七、八句写诗人告诉朋友重阳节要来,表达作者喜爱田园风光。阅读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诗,回答两个问题?同: 异: 7: 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8:两首诗比较,你更喜欢谁的作品

21、?为什么?9.游山西村和过故人庄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过故人庄分别表达了作者重阳节再次造访的愿望。简单的两句诗就将故人的热情淳朴、客人的愉悦满意及主客之间亲密无闻的情意,都包含其中了。10、试分析两诗的首联在内容与情感上的相同之处。 答: 11、过诗颔联的写景是承首联的哪两个字展开的?这里写出了“故人庄”怎样的环境特点? 答: 12、游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怎样的景色?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含有怎样的哲理? 答: 13、两诗的尾联表达出诗人相同的志趣与愿望,请作简要分析。 答: 阅读6比较阅

22、读陶渊明的饮酒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完成问题。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饮酒中应填人的诗句是_。2饮酒中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联,你认为诗人从自然景物中悟到了什么“真意”?_3过故人庄中哪些诗句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_4这两首诗描述的内容,其侧重点有何不同?_5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相同点:_不同点:_6你喜欢田园风光吗?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你见过的田园风光,最好写成一首

23、短诗。_阅读7 一、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4、 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二、 1、诗中 “ _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

24、、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注释】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邀:邀请。至:到。合:环绕。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

25、麻。这里泛指庄稼。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阅读1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3分)   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算错)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3分)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

26、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阅读2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

27、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4、 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

28、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二:(1)诗中 “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

29、,作一简短赏析。(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

30、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评分标准本题2分,为开放性试题。指出具体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特点,给1分;说出表达效果给1分。(3)享受友情的乐趣;欣赏自然风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与朋友把酒谈论农事的乐趣。(4)首联是说故人准备了酒食相邀,文字平淡,毫无渲染,足见农家待客简朴,同时也说明朋友至交,不循虚礼。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使人感到幽静,平和,又不荒僻。颈联写“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话桑麻”使人领略到农家风味。这些景物构成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尾联,淡淡两句,生动表现出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这是一首语言平淡质朴对田园风光的咏唱,又是一首语义

31、深醇幽远的饱含农家乐趣,充满对友人情意的咏唱。阅读3(1) 试用自己的话赏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首诗写诗人进村时所见到的景色。)绿树在村边环绕,青山在墙(村)外隐约横(歪)斜,一派山野村舍景象,如诗如画,恬淡宜人。景中充溢着诗人的激动和喜悦之情。(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也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3   诗人是通过哪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答:3   开轩面场辅(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32、)或“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远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要赏析。   答:4   从景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例:      这两句近景与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33、。      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村外青山及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_阅读4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注意字音和字形)鸡黍(    )      开轩(    )      面场圃(

34、60;   )      桑麻(    )2.解释加点的字。  (理解并记忆)(1)故人具鸡黍                             

35、0; (2)青山郭外斜                 (3)把酒活桑麻                             

36、  (4)还来就菊花               (5)过故人庄                        3.填空。(1)孟浩然,    

37、60; 代襄阳人,著名的              诗人,他与当时的诗人      齐名,并称“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        

38、;           时所作。(2)全诗先叙事,交代                  的原因;再写景,由                 

39、;    而_        地描绘了一幅山村优美风光;然后再                        ,写临窗对饮,畅淡农事,写出了        &#

40、160;            的田庄生活;最后写再约重阳赏菊。景、事、人融为一体。  (理解内容加强记忆)二、阅读与理解 (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过故人庄的作者是      代的           

41、60; ,他与              并称为著名的              诗人,该诗一二两句写的是                 

42、 ,主要表达方式是                 ,三四两句写的是                 ,主要表达方式是           

43、   。  (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5.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6.分别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根据音节和意义)。  (注意标准)音节: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意义: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7.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 归园田居        

44、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学会联系,注意字音和字形)草盛(    )      荒秽(    )      荷锄(    )     

45、 沾我衣(    )9.填空。  (查阅资料)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10.理解性填

46、空。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

47、160;      ”,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句是“                 、                     &

48、#160;  。”  (充分理解)参考答案:一.1.      2.准备  立  农事  靠近  访问3.(1)唐  山水田园  王维  王、孟  鹿门山(2)作客田家  近  远  叙事  平静质朴二、(一)4.唐  孟浩然 &

49、#160;王维  山水田园  朋友邀我作客  记叙  山村风光  描写5.表示诗人将不邀自至,与开头“邀”字遥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7.表现了诗人不贪恋官爵而乐于田园赏菊的思想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二)8.è  ì  è  9.元亮  潜  东晋 &#

50、160;菊花10.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阅读5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两句流露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4.诗评家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也就是说孟浩然的诗表面平淡却韵味悠长。请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为例,简析一下孟浩然的是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点。答:诗句就像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正是这平淡的文字写出了至交之间不用客套的交往形式。5此诗作者_。他与_并称王孟。5孟浩然,王维6下

51、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孟诗写故人深情,于平常处体现,“具鸡黍”“话桑麻”是农人本色,可见朋友与作者一样,都是隐者。B这首诗描绘了对田园的感受,表达了朋友间那种融洽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C开头两句写朋友邀我还家,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三、四句写田家四周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D五、六句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七、八句写诗人告诉朋友重阳节要来,表达作者喜爱田园风光。阅读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诗,回答两个问题同: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热爱之情。 异: 前者是专程到朋友家,后者则是山村偶游。7: 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

52、#160;   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游山西村写出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夜游,随时拄着拐杖来拜访,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从过故人庄可以看到作者以清峭的情怀,感受到农村大自然的陶醉,承受到友情的温暖,因而能以朴质的语言抒发出美好的篇章,、过诗的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诗人对田庄上的朋友说的,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友谊深厚,无须客套,是真性情的交往。游诗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是诗人的主观愿望,表达月下叩门、与农民交游的愿望。两诗都表现出诗人喜爱农家生活、留恋自然风光、渴望归隐田园的恬淡宁静的志趣与愿望。   8:两首诗比较,你更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9.游山西村和过故人庄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