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商品蛋鸡饲养管理_第1页
海兰商品蛋鸡饲养管理_第2页
海兰商品蛋鸡饲养管理_第3页
海兰商品蛋鸡饲养管理_第4页
海兰商品蛋鸡饲养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 言我国的蛋鸡饲养业经过十几年的变化,已经从千家万户的分散型饲养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化、集约化饲养,从过去的副业经营发展成了今天的产业化经营。蛋鸡饲养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规模化的饲养、产业化的经营对蛋鸡的品种、饲料、管理、疫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以海兰鸡为模板编写这本蛋鸡饲养管理手册,奉献给饲养蛋鸡的广大朋友们,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水平有限,不是之处请指正,也便于我们再版时修正。目 录第一章 海兰商品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第二章 海兰商品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第三章 海兰商品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第四章 海兰商品蛋鸡疾病防控策略第五章 养殖户的养殖误区第六章 养鸡常见问题分析

2、第七章 饲养管理记录表第一章 海兰商品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是指一个厂区饲养同一品种、同一批次鸡群;同一栋鸡舍饲养同一日龄、同一品种的鸡群。为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更好的发挥蛋鸡的优秀生产性能,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应采用这种饲养管理模式。 一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一)设备、环境的整理1.禽舍整理:先将舍内粪便、羽毛及其他杂物整理干净。2.禽舍冲洗:使用高压水枪冲洗鸡舍、笼具、给料饮水设备、风机扇片及遮板、通风口、储藏室、工作室及料仓等,冲洗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内后外。3.设备检修:清洗、干燥后,修复损坏笼具,检修电路、供暖、饮水等系统,保证其工作正常。4.禽舍消毒:使用消

3、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消毒时按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对舍内不怕火烧的金属笼具、地面等可用火焰喷射消毒。5.熏蒸消毒:将所有经过清洗、消毒、检修后的设备移入鸡舍,选用甲醛或其他的消毒剂进行熏蒸消毒;平养使用的垫料也要进行熏蒸消毒。6.空舍期:育雏舍经消毒密封后,间隔30天后再进雏。7.场区消毒:对场区路面、育雏舍周围进行全面消毒。(二)饲料的准备进雏前应根据计划计算出需要的饲料数量,在进雏前57天提前准备好,雏鸡的饲料最好选择营养全价的颗粒饲料,以利于鸡群健康生长、达到标准体重。(三)疫苗的准备各种疫苗:育雏期是基础免疫期,免疫频繁,应提前选择好疫苗品种、厂家及数量,在进雏前购进并妥善保管。(按

4、照疫苗说明书保存,一般冻干疫苗冷冻保存,油乳剂苗冷藏保存。)(四)光照设备和供暖设备的准备1.照明设备:育雏舍内的光照设备可选用60瓦白炽灯或13瓦节能灯(前三天内也可使用100瓦白炽灯,使光照尽量强,便于雏鸡饮水和采食),10天后换成40瓦白炽灯或9瓦节能灯,7周龄后换成25瓦白炽灯或7瓦节能灯。2.供暖设备和温度控制:进鸡前应提前试温,看供暖设备是否正常,冬季提前三天、其他季节提前一天对鸡舍升温,使温度达到33.3.注意事项:鸡舍内用煤炉供温的,一定保证排烟顺畅,以免引起煤气中毒。二 育雏期的日常操作规程(06周)雏鸡到达育雏舍后,先放置在育雏舍内适应12分钟,然后上笼,根据育雏笼多少,采

5、用从上到下的装鸡原则,一般先装上两层,以后根据日龄的增加,再初步进行扩群。(一)饮水要求1.水质要求:13日龄最好使用凉开水,水温在2025之间,在饮水中加入3%的葡萄糖,同时可以加入电解多维,现用现配,夜间可以单加清水。以后可以使用自来水或清洁的地下水。2.水量要求:17日龄水装置饮水器的1/3,为了保持饮水卫生,每天应更换34次。若使用乳头饮水器,要从15日龄开始逐步更换为乳头饮水。3.先饮水后开食:为了缓解长途运输带来的应激反应,雏鸡到达育雏舍内后,应尽快让每只雏鸡都喝到充足的水,然后供给饲料。4.饮水量计算办法春秋两季:给水量=投料量×2(即料水比为1:2)冬季:给水量=投料

6、量×12(即料水比为1:12)夏季:给水量=投料量×35(即料水比为1:35)(二)饲料和饲喂整个育雏期间最好饲喂营养全价的颗粒饲料,根据体重达标情况,确定更换饲料时间。1.喂料方式:雏鸡饮水后开始饲喂饲料,13日龄可在笼底铺报纸,将全价颗粒饲料散在报纸上,以便鸡群采食。有外挂料槽的,从7日龄开始往料槽加料,至14日龄全部更换成料槽喂料,撤掉笼内料筒。2.喂料次数:育雏期喂料,以少喂勤添为宗旨,可每2小时添加一次。当雏鸡79日龄断喙时,应增加饲料厚度,防止断喙伤口碰到料槽底部。3.饲料用量计算办法:01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日龄数+2克112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日

7、龄数+1克215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日龄数51150日龄:日用料=(日龄数50)/2+50克一般150日龄以上(包括产蛋鸡)日用料量控制在100120克左右。(三)温度/湿度控制1.温度要求:进雏第一天的温度应达到3537(应看鸡施温,保持雏鸡在鸡笼均匀分布,而不是集中在热源附近或远离热源),以后逐渐下降温度,以每天下降0.51为宜。建议舍内温度(单位:)周龄14日57日2周3周4周5周6周温度37353433333131282825252222182.温度控制:热源要均匀分布在鸡舍各处,不得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温度的波动范围保持在2左右,不能忽高忽低。3.湿度要求:114日龄

8、湿度保持在6070%,14日龄以后,湿度控制在5060%即可。湿度过大,雏鸡羽毛易脏乱,食欲不佳,同时为球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湿度过低,环境相对干燥,易造成雏鸡脱水,消化生长不良,舍内尘土飞扬,刺激呼吸道粘膜,诱发呼吸道疾病。4.湿度控制:当鸡舍内湿度低时,可在地面上适当喷洒一些清水,或在炉子上放置一个水盆或水壶,用来增加舍内湿度;当鸡舍湿度过大时,可以适当增加排风量,以达到排除湿气的目的。5.注意事项:一般在10日龄前因舍内温度高、空气干燥、雏鸡的饮水量及采食量非常小,要注意增加湿度。14日龄后,由于雏鸡的饮水量增加,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1460日龄是球虫易发期,所以此阶

9、段应注意不要喷洒过多的水,防止因为湿度过大而造成球虫病的发生。(四)饲养密度1.密度要求:合理的密度是鸡群发育良好、整齐度高的重要条件,密度过大、过小都不合适。合理的密度保证了每只鸡的料位和水位充足,密度过大会造成鸡只抢水、抢料、强欺弱造成鸡群整齐度低,严重影响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密度应根据雏鸡日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通风条件等进行调整。建议饲养密度周龄不同饲养方式的容积密度(只/平方米)厚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立体笼养1202550602162040312203041061625561061415202.注意事项:在保证密度合理的同时也要保证每只鸡的料位和水位充足,也就是说要有充足的饮水器

10、和料筒,否则密度再小也会造成雏鸡的发育不良;在保证密度的同时要每周对鸡群进行大小鸡调群,尽量把体重相同的鸡放在同一格内,避免出现强欺弱的情况,保证雏鸡的正常发育。(五)光照管理1.光照管理的原则:光照控制贯穿于养鸡生产的始终,对鸡生成长发育和繁殖有决定作用,总体的原则是:生长阶段光照时间不能过长,08周龄光照时间逐渐减少;918周龄光照时间恒定;1925周龄为爬峰期,光照时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25周以后,光照时间恒定在16小时。光照强度不能过大,否则育成期体重很难达到,高产期的持续时间较短且啄羽啄肛等异嗜现象严重。注意事项:通常灯高1.52米,灯距3米,如为多排则相邻两排灯之间相互交错。2.

1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1530勒克斯(Lux:光照强度1瓦/平方米=6.15勒克斯光照强度)。3.密闭鸡舍光照程序(恒定渐增法)日龄光照时间(小时)光照强度白炽灯/节能灯13日23243060瓦/13瓦47日223060瓦/13瓦2周202040瓦/9瓦3周182040瓦/9瓦4周161525瓦/7瓦5周141525瓦/7瓦6周121525瓦/7瓦7周101525瓦/7瓦8周18周81525瓦/7瓦19周23周每周增加1小时1525瓦/7瓦24周淘汰每周加30分钟,至16小时1525瓦/7瓦4.开放式鸡舍光照程序日龄5月4日8月25日8月26日次年5月3日13日2324小时/天2324小时/天47

12、日22小时/天22小时/天2周7周每周减两小时,至自然光照每周减两小时,至自然光照5.注意事项818周自然光照恒定在此期间最长光照1923周每周增加1小时每周加1小时24周淘汰每周加30分钟,至16小时恒定每周加30分钟,至16小时恒定注意光照强度同密闭式鸡舍(1)光照控制是指对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同时控制,二者同步进行。(2)在光照时间固定的时期,每天开、关灯的时间应固定下来。(3)达到开产日龄后,体重没有达标的情况下,光照刺激要延迟1周进行。(六)通风管理1.通风的要求:满足鸡对氧气的需要和温度调节;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以及多余的水汽和羽毛碎屑;空气良好的鸡舍以饲养者闻不到氨气味

13、为标准。2.通风换气的操作:一般来说,2周以内重在保温,2周以后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同时必须注意防止贼风侵袭造成的温度波动过大。一般23小时要通风一次(打开阳面门和窗户),舍内外温差超过10时,每次通风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当舍内外温差在5以内,可以适当延长通风时间,但鸡舍温度下降不能超过3。夜间至少通风2次,尤其是高密度育雏舍。在舍内温度正常情况下,应增加通风换气量,随着日龄的增大,适当增大通风换气面积,可在舍内安装小型的排风扇,每天开启35次。3.注意事项(1)育雏期要在保温的前提下,尽量大限度的增大通风量,保持空气清新。(2)育雏时间在高温季节时,要密切关注鸡群的反应,一旦发现鸡群张嘴呼吸

14、等超温现象,要立即加大通风量,防止出现闷死鸡的现象。(七)正确断喙1.断喙的目的:断喙是养鸡生产中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断喙不但可以防止啄癖发生,还可以节约饲料57%。断喙要按标准操作,如果断喙不当会造成雏鸡死亡、生长发育不良、均匀度差、产蛋率上升缓慢、产蛋无高峰、死淘率增加等不良后果,给养鸡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断喙的办法:首次断喙的最佳日龄为79日龄,断喙时一般上喙切去1/2(从喙尖到鼻孔之间),下喙切去1/3。3.注意事项:(1)断喙前后2天要在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和维生素K,起消炎和止血作用,具体使用办法应遵守国家注册兽医师指导;(2)断喙后增加饲槽中料的厚度,直到伤口愈合;(3)鸡群有疾

15、病发生时,断喙要推迟进行;(4)密闭鸡舍可以不进行断喙。(八)免疫工作1.免疫程序的制定原则(1)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鸡群常发病日龄、维持时间和危害程度等特点),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对重大疾病加强免疫,重点防范。(2)根据疫苗的免疫学特性,疫苗的种类、接种途径、产生免疫力的时间,及免疫力的持续期长短等差异,合理选择疫苗组合。(3)根据季节差异,调整免疫程序。在季节性疫病的高发期,某种疫苗的免疫时间应适当调整,如在禽病的高发季节,应确定好首免时间及加强免疫的间隔时间。2.免疫操作方法:常用的免疫操作方法有滴鼻、点眼、饮水、注射、刺种、气雾、涂肛等几种方法。进行疫苗免疫时,一般活苗在稀释后半

16、小时内用完。在活苗免疫前中后三天不进行喷雾或饮水消毒。(九)体重控制1.定期体重称量:为了掌握雏鸡的发育情况,检查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应定期称重。体重称测从3周开始,每周称测1次,按大群数量的15%抽测,最少不低于100只。称量时应逐只空腹称重,并进行记录。2.胫骨的测量:7周龄以后开始测量胫长,以后每周测量一次。量胫骨时,用卡尺量取从足底到胫骨头的距离,让胫骨与股骨呈90度角,测量后记录并计算均值。3.处理办法:将每次称测的体重和胫长结果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原则上尽可能超过标准体重的10%,若体重过小,应检查是饲料问题还是管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每一品种都有其标准体重

17、和饲料耗量,应将它作为饲养管理的参考依据。鸡群体重差距较大时要进行调群,调整方法是按大、中、小分群,对于低于标准的要增加饲养空间,增加给料量;对于超重的要暂不增料,保持原来的给料量,切忌减料。(十)日常管理工作1.观察鸡群日常工作中应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粪便、分布等情况,检查舍内温度、湿度、通风情况。将体质较弱的鸡只单独挑出单独饲养,使其尽快赶上大群体重,如没有饲养价值应及时淘汰。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观察:第一是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健康鸡反应灵敏,饲喂时有“唤料”现象;病鸡则反映迟钝或独居一处。第二是观察采食和饮水情况。健康鸡食欲旺盛,采食急切,采食量和饮水量适中(基本符合预测值);一般

18、病鸡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水量增加。第三是观察粪便。正常雏鸡粪便颜色为灰白色,上有一层白色尿酸盐(盲肠粪便为褐色),稠稀适中,患有某种疾病时,往往拉稀或者颜色异常。第四是听声音。尤其在晚上关灯1小时后,听是否有咳嗽音、呼噜及甩鼻等声音。第五是观察鸡群在笼内分布情况,查看温度、通风、饲喂等是否合理。2.卫生消毒和防疫管理雏鸡抗病力差,饲养密度又大,患病后易于传播。因此,育雏期必须加强卫生消毒和疾病的预防监控。每天按时清粪,清出的粪便应运到粪污处理厂,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保持鸡舍内部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每天洗刷消毒,料槽及其他饲喂用具要定期洗刷消毒。鸡舍和周围环境每周消毒一次,带鸡喷雾消毒12次,喷雾

19、的高度以超出鸡背2030cm为宜,有疫情时增加消毒次数。严格按照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3.保持安静的环境雏鸡胆小易惊,对外界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常会因噪音或者陌生人进入而惊群,表现为惊叫不止乱撞乱碰,挤压成堆,有时甚至撞死或压死;饲养管理的突然改变,也会影响其正常的采食、饮水,最后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轻型白鸡尤其如此。因此,育雏必须保持鸡舍安静,每项管理操作都要定时、定点、定人,并要求工作人员的服装一致。4.预防性投药育雏期是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病的高发期,育雏14日龄以后是球虫病的高发期,我们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应根据以往的发病情况进行预防性投药,在饮水或饲料中加药时,剂量要准确,搅拌要

20、均匀,具体使用办法应遵守国家注册兽医师指导。5.做好记录对各项生产指标进行记录,以便以后工作中进行查询。生产指标包括存栏量、死淘率、采食量、平均体重、整齐度、成活率、免疫、加药等。6.饲养效果的检查检查育雏效果的好坏主要通过成活率、体重达标率和均匀度等指标来衡量。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雏鸡06周龄的成活率在95%以上,优秀鸡群可达9798%。如果鸡群中85%的个体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则认为均匀度较好。雏鸡成活率=育雏末存活的雏鸡数/入舍雏鸡数×100%。体重达标率=育雏末期体重达标数量/入舍雏鸡数×100%。第二章 海兰商品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一般地说从7

21、周龄到18周这一阶段称为育成期。育成鸡的管理目标是:在母鸡达到性成熟前,鸡群体型发育良好,即体重达标,骨骼发育良好;促进育成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育成率高、均匀度高、适时开产。一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生长迅速:生长速度快、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基本发育健全;羽毛丰满:羽毛已经丰满,换羽已经长出成羽,具备了体温自身调节能力;消化能力日趋健全:食欲旺盛,对营养物质及钙、磷的吸收能力不断提高;骨骼发育加快:骨骼发育处于旺盛时期,同时肌肉生长最快,脂肪的沉积能力增强;体重增重减速:体重增长速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育成期仍然增重增幅最大;卵泡发育:从第11周起,卵巢滤泡逐渐积累营养物质,滤泡逐渐增大;18周

22、龄以后性器官发育更为迅速,卵巢重量可达1.82.3克,即将开产的母鸡卵巢内出现成熟卵泡,使卵巢重量达到4457克。对光照时间敏感:由于12周龄后性器官发育很快,对光照时间长短非常敏感,不限制光照,将会出现过早产蛋等情况。二 育成鸡的培育目标(一)优秀小母鸡的标准鸡体健康无病、体重达标、群体整齐,骨骼坚实,性成熟一致;测定时要求体重、胫长在标准±5%范围以内。(二)注意事项鸡群生长的整齐度,单纯以体重为指标并不能准确的反映鸡群真实状况,还要以骨骼发育水平为标准,具体可用胫长来表示。要注意保持体重、肌肉发育程度和肥度之间的适当比例。体重、胫长一致的后备鸡群,成熟期比较一致,达50%产蛋率

23、后迅速进入产蛋高峰期,且持续时间长。“小胖墩”和“瘦高个”是两种典型的不合格体型,要努力防止出现这些情况。前者脂肪过多,体重达标但全身器官发育不良,必然是低产鸡;后者体形过大,肌肉发育不良,也很难成为高产鸡。三 育成鸡的饲养(一)日粮的过渡1.换料时间饲料更换的时间以体重和胫长指标为准,6周龄末时,分别测定雏鸡体重及胫长是否达到标准,如符合标准,7周龄后开始更换育成料;若达不到标准,可继续饲喂育雏料,直到达标为止,但应注意育雏料的饲喂时间原则不能超过10周龄。2.换料的操作办法饲料过渡的时间应为9天左右。前3天,用2/3育雏料和1/3育成料混合饲喂;中间3天,用1/2的育雏料和1/2的育成料混

24、合;最后3天,用1/3育雏料和2/3育成料混合饲喂,以后过度成育成料。(二)限制饲养在育成期,要注意保持鸡群体重匀称,防止出现过肥的情况。这一阶段鸡体重的增长主要是肌肉和脏器的发育,只有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鸡群才能发挥到一个很好的产蛋水平。一般可采用限制饲喂的方法,或限制饲料中的能量、蛋白。但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鸡群的健康程度,在胫长、体重的双重监控下进行。(三)健康状况管理1.抗体检测鸡群一般在5060日龄进行一次抗体检测,对于前期的免疫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抗体水平偏低的情况,要检讨免疫操作和疫苗的情况,必要时进行加免。2.疾病防治和控制此期间应密切关注呼吸道疾病、球虫的发病情况,一旦发现症状要

25、及时投药控制,防止恶化,具体情况应咨询国家注册兽医师。(四)体重与均匀度的测定1.体重的测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每周对鸡群进行称重,随机抽取鸡群的5%,一般不少于50只,多点进行抽取,称重最好安排在相同的时间,一般以天气凉爽的早晨鸡群空腹时最好,计算出平均体重。2.均匀度的测定鸡群的均匀度指群体中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所占的百分比。均匀度大于80%为合格;在80%85%为较好,达到90%以上为佳。(五)饲养密度管理为了促进育成鸡骨骼、肌肉和内部器官的发育,增加鸡群体质,要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一般笼养以每平方米1516只为宜。(六)性成熟的控制1.控制目的在生产期间对光照

26、或饲养等条件控制不好,就会造成鸡群早产,导致蛋重小、高峰持续时间短、啄癖等现象。若性成熟过晚,推迟开产时间,则会造成产蛋量减少。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鸡群适时平稳开产,迅速上到高峰。2.产蛋的正确时间鸡群的第一枚蛋在105110日龄最好,140150日龄达到50%产蛋率最好。3.控制的方法控制的办法之一是限制饲养,二是控制光照。特别是10周龄以后,光照对育成鸡的性成熟越来越敏感。控制性成熟,关键是把限制饲养与光照管理结合起来,片面的强调哪个方面都得不到好的效果。(1)尽量避免过长光照尽可能地保持光照时间恒定,否则应人为控制,在育成期间光照只能缩短不能延长。(2)限制饲喂在保证体重、胫长正常的情况下

27、,可采取限制饲喂的方法,一般轻型鸡减少78%,中型鸡减少10%左右。4.限制饲喂的方法每周进行鸡群体重的称量,如果本周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则下周的喂料量维持在本周的水平不变,如果低于标准体重则要想办法让鸡多吃料,体重在标准体重的范围内则按照正常饲喂即可。这样不但能够降低饲料费用,还可防止体重增长过快,发育过速,提前开产。5.体重不足的处理办法育雏鸡和青年鸡如果出现体重达不到标准体重的情况,可以检查鸡群状况,消除造成鸡群体重偏低的原因,采用夜间加光0.51小时的办法或增加饲料中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办法,促使体重达标。加光的时间一般在关灯后3小时,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七)通风管理育成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8、比雏鸡强,但随着生长和采食的增加,呼吸和排泄量逐渐增加,加之换羽使得舍内干燥,造成舍内空气污浊,因此要在保温和通风之间做好平衡,保证一定通风量,以使舍内空气新鲜,有害气体浓度低。炎热夏季可采用湿帘通风的方法,同时起到降温通风的作用。(八)卫生和防疫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方案应在育雏之前制定好。大多数免疫失败在于管理上的失误,如疫苗保存不当、使用不当等。应用疫苗必须认真核对品名和使用说明。2.抗体检测接种疫苗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活苗免疫后2周、油苗在免疫后3周)监测抗体水平。3.灭蝇防鼠平时做好灭鼠、灭蚊蝇工作,减少污染和传播疾病,舍外投放灭鼠药,舍内放制粘鼠板。(九)开产期饲料管理育成鸡最重

29、要的时间是105日龄至50%产蛋率期间的饲料管理。体重达标的鸡群要在105日龄换成预产料,预产料钙的水平达到1.52%,其他营养水平和高峰饲料一致。良好的营养保证小母鸡良好的营养储备和卵巢的发育,为产蛋做好营养准备。 附表 海兰褐蛋鸡(2011版)育雏育成生长性能表周龄推荐采食料号日均采食量(克)周末体重(克)132010702320181203320212004321272505321303406321364507322405408322436409322497501032254860113225896012322621070133226511201432268120015322701260

30、1632375132017323771420第三章 海兰商品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一 转群前的工作安排(一)鸡舍的整理与消毒在育成鸡转入成鸡舍前,要将鸡舍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对供水、供电、通风设施、保温及防水设备等及时进行维修,在转入鸡群前将供水、供料、供电、清粪系统检查试运行,待一切准备就绪后进行彻底消毒、通风,准备转入产蛋鸡。(二)调整鸡群和转群1.转群的准备在鸡群转入产蛋鸡舍前,对鸡群进行驱虫。将鸡群分级,严格淘汰病、残、弱、小的不良个体。根据称量体重情况,将个体偏小的鸡群放入上层笼,中等的放中间层。将体重偏小的鸡群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鸡采食量(如湿拌料)使其尽快达到正常体重,保证鸡群

31、开产整齐、稳定。2.转群时间的选择转群时间一般按照生产计划而定,一般在1014周龄进行。过早转群对鸡的发育不利,且易出现提前开产的现象,使开产后的蛋重、高峰期的产蛋率受到影响;过晚转群,由于部分鸡出现开产,转群时抓鸡应激影响正常产蛋,也不能以及时达到产蛋高峰期。转群的具体时间应安排在温度适宜的时间进行,炎热季节可选择早晨进行,冬季转群时间应该选在温度较高的中午进行。3.转群操作转群时一般提前停料半天以减少转群应激,转群前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和抗应激药物。当鸡群转入后应对鸡群进行修喙、免疫、换料、补充光照等措施。切忌在转群时进行上述操作,以免造成鸡群更大的应激。二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一)温、

32、湿度的控制产蛋鸡适宜的产蛋温度为1823,在530也能够适应。湿度一般控制在5070%。(二)通风管理通风管理对于防治鸡群呼吸道病是一种很重要的措施,尤其在季节交替和天气骤变时。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尽可能的增大通风量,以改善鸡舍内空气质量。(三)饲料管理必须保证饲料原料稳定,不得随意更换饲料原料,防止出现由于饲料变化造成的产蛋率下降。高峰期蛋鸡要给予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四)饮水管理要注意对饮水器具及饮水的消毒,以免引起鸡群的肠道病,夏季一般每隔半月在饮水中加一次含氯消毒液,冬季一般每隔一个月在饮水中加一次消毒液。(五)消毒管理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可以增加湿度、降低粉尘、抑制或杀灭环境病原菌

33、,夏季还有降温的作用。建议2种或3种消毒剂交替使用,防止环境中的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一般每周消毒23次。有条件的可以每天坚持消毒。(六)疾病预防在鸡群达到110120日龄时,对鸡群进行疾病免疫工作,保证鸡群在进入产蛋阶段各项抗体水平维持在最高状态。以后根据疾病流行情况、抗体检测情况进行补充免疫。 附表 海兰褐蛋鸡(2011版)产蛋性能表周龄体重(克)日采食量(克)均蛋重(克)合计产蛋量千克)周龄体重(克)日采食量(克)均蛋重(克)合计产蛋量(千克)1814807846.20.0147195011063.210.21915308046.60.0548195011063.310.6201650894

34、7.60.149195011063.3112117209349.30.350195011063.411.32217809651.40.651196011063.411.723180010054.40.952196011063.412.1241840103561.353196011063.512.525185010457.41.754196011063.512.826186010558.5255196011063.613.227188010659.22.456196011063.613.628189010859.82.857196011063.71429190010860.23.25819601

35、1063.714.330191010861.13.659196011063.714.731191010961.3460197011063.81532191010961.64.461197011063.815.4331920110624.862197011063.915.834192011062.25.26319701106416.135192011062.35.66419701106416.536192011062.4665197011064.116.837193011062.56.366197010964.217.238193011062.66.767197010964.217.539194

36、011062.77.168197010964.317.940194011062.87.569198010964.318.2411940110637.970198010964.418.5421940110638.371198010964.518.943195011063.18.772198010964.519.244195011063.19.173198010964.619.545195011063.19.474198010964.619.846195011063.29.8第四章 海兰商品蛋鸡疾病防控策略随着我国养鸡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禽病防控策略的重要性显得更

37、加突出。尤其是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对鸡群进行综合保健,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才能防患于未然。那么如何建立健全商品蛋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呢?一 切断传播途径养殖场应远离公路主干道、居民区,交通便利。应远离其他畜禽场、屠宰及加工场、垃圾站。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严格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内。通过消毒来杀灭或清除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疾病的传播或蔓延。二 严格控制传染病实行全进全出制,杜绝饲养其他禽类,防止鸟、野生动物、鼠类进入,对于开放式鸡舍也应在门、窗、天窗等敞开部分用铁丝或尼龙网等封闭,并定期杀灭蚊蝇等其他昆虫。三 水质控制鸡的饮用水应达到人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即每毫升水中细菌总

38、数小于100个和每升水中大肠杆菌群数少于3个。如果饮用水总细菌含量超标,需进行饮水消毒。饮水消毒是预防性的而非治疗性的,并且是切断水质污染所采取的不得已措施,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净化水源,控制污染。四 饲料的卫生控制一般饲料原料尽可能避免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如确需使用,需对动物源性饲料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进行检测,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料,同时还需对植物源性饲料中的霉菌进行检测。五 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疫情情况结合上一代次的免疫情况、各主要传染病抗体的消长规律、鸡场管理水平等综合制定,并随时监测,及时修订。常用的免疫操作方法有滴鼻、点眼、饮水、注射、刺种、气雾等几种方法。免疫效果的检测:建立

39、抗体定期检测及适时补充制度。六 鸡场废弃物处理鸡粪、垫料等应通过专用污道运出鸡场500米以外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加工成生物有机肥,不可堆放于鸡舍周围。七 健全药物保健方案在可预见的应激因素(如天气突变、转群、免疫、炎热、寒冷等)发生时,及时添加药物进行保健(咨询国家注册兽医师)。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疾病。药品使用前应先作检查核对,使用后应记录使用情况,包括使用药品的数量、浓度、剂量、使用时间、药物融水或拌料后是否发现异常,鸡群采食、饮水、产蛋等是否发生异常等。八 疾病诊治常见疾病诊治应遵守国家注册兽医师建议,用药当遵守国家相关最新法律法规要求。第五章 养殖户的养殖误区一 雏鸡选苗时注重价格

40、轻质量养殖户在购买雏鸡产品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一是根据饲养水平情况,选择适合当地养殖环境、养殖水平的品种;二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适合市场需要的蛋鸡品种;三是根据厂家的综合实力选择,要选择公司市场占有率高、服务好、雏鸡质量高、在养殖户中口碑比较好的厂家。农村养殖户在选择鸡苗时,往往只看雏鸡的价格,不看决定雏鸡质量的一些因素,这种观念应得以改变。二 关注产蛋期,忽略后备鸡培育要达到理想的产蛋水平,必须严格进行后备鸡的培育。很多的养殖户在育成的早期阶段,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低营养饲料,导致810周龄的体重不达标,鸡群均匀度差,错失了决定其高产的主要时期,使得鸡群产蛋性能不好、产蛋高峰不高、产蛋高峰持

41、续期不长等不良影响,同时,饲喂便宜的饲料,往往使得鸡只采食量增加,使其在产蛋期采食量比正常情况下多510克,这样从产蛋期来看,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还达不到理想的产蛋性能。三 忽视及时淘汰弱鸡及低产鸡过分看重成活率和产蛋量,忽视了对后备鸡群中弱小鸡、残鸡和产蛋鸡群中低产鸡的淘汰,这样既浪费饲料,又降低了养鸡效益。当鸡群中出现个别患病后,依然将病鸡和健康鸡同舍混饲,滋生了疾病传播和流行的条件。四 只看重饲料价格而忽视质量饲养户在购买饲料时,不注重饲料质量,只看饲料销售价格,甚至要求饲料厂提供的成品料比自配料的成本还要低,忽视了鸡的采食量和料蛋比。在饲料质量低劣的情况下,鸡只耗料量高、体质差,死淘高

42、,产蛋高峰时间短,免疫抗病力低下,最终导致生产性能、经济效益不佳。五 防疫操作细节、防疫意识有待提高疫苗免疫作为控制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在生产工作中都得到很大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出现了误区。在疫苗的免疫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合理的制定免疫程序,根据当地发病情况,发病日龄,结合父母代场推荐的免疫程序进行制定。2.在免疫工作进行后,做抗体检测,衡量免疫工作是否成功,一般活苗在免疫后7天开始上升,油苗在15天后抗体开始上升。3.免疫后要保持鸡群营养均衡,以便鸡群产生高而持久的抗体水平。4.在免疫过程中为了缓解疫苗反应和疫苗应激发生,可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电解多维等。5.在未引进过某种活苗的基

43、础上,尽量不要进行活苗免疫。六 消毒误区1.未发生疫病不进行消毒。2.已经消过毒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了。3.消毒剂气味越浓,消毒效果越好。4.长期使用单一消毒剂。七 养殖户用药存在的误区1.长期用药:有些养殖户从雏鸡开食起,在整个育雏、育成期的鸡日粮中始终加一定量的药物添加剂。这样不但增加了抗药性,还加大了鸡体内的药物残留。2.断续用药:不按药物疗程合理用药,而是见病情好转后马上停止用药。由于治疗不彻底,致使病状多次复发。3.频繁更换药物品种:当畜禽发病时,治愈心切,希望药到病除,常常一种药物使用一两天不见明显好转又更换其他品种,结果拖延了病程。4.累加用药:有的养殖户治疗畜禽疾病,当使用一两种

44、抗病菌药物疗效不佳时,就增加药物品种,甚至增加5种,而忽视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5.盲目对症用药:对症疗法是临床常见的用药方法。但对于一个数百只、上千只的鸡群,有时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如果不分主次,很可能造成治疗失误。6.盲目联合用药:有些养殖户不了解药物的抗菌谱和理化性质,常随意将两种或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八 对马立克氏病的认识误区一些养殖户认为只要孵化场给雏鸡打过疫苗,鸡就不会再得此病。1日龄的雏鸡接种后7天才能产生抗体,第14天才有较强的免疫保护力,所以14日龄以前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如在这期间感染了野毒,接种再好的疫苗也没用。苗鸡购回前要消毒好育雏场地、水槽、食槽;苗鸡饲料在半个

45、月能不要和其他日龄的鸡料混放在一起,防止交叉污染,殃及小鸡;育雏人员在半月内,专人负责育雏,做好自我清洁和日常消毒工作,注意和其他日龄鸡的饲养人员的隔离;另外,还要做好防止野禽工作,鸡舍、饮水、饲料不要被野禽污染。总之,只有把前期工作做细做扎实,才能防止马立克氏病的早期感染,降低发病流程。九、忽视统计分析生产统计是把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统计上来,是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面记载和总结,是诊断疾病时流行病学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判断饲料品质优劣的有效依据,是我们积累经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通过对生产记录的统计分析,经营者能够及时发现饲养管理和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46、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第六章 养鸡常见问题分析一 蛋鸡在饲养阶段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原因分析1.环境条件不适宜,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鸡群的生长。2.饲养密度过大,出现鸡群运动不畅,采食、饮水受限,影响生长速度。3.免疫操作应激太大,尤其是雏鸡阶段,免疫频繁,对鸡群造成的应激很大。4.饲料营养水平太低,鸡群摄入营养不能满足生长需要。5.断喙不合格,造成采食困难,影响生长发育。二 啄喙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引起啄喙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环境问题,二是营养调控问题。当鸡舍中饲养密度过大,光照强度过强,舍内空气质量不好时,鸡体表寄生虫多时都能引起啄羽发生。同样当日粮中营养失衡

47、时,如钙、磷比例不当,或维生素含量低、氨基酸不平衡,维生素B12缺乏也能引起啄羽现象。当鸡群出现啄羽现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控:1.首先将啄羽的鸡单独饲养,在被啄部位用紫药水涂抹,防止鸡出现自啄不利于伤口恢复。2.控制舍内光照强度。在阳光强烈的夏季可在窗户外面遮挡遮阳网。3.控制好鸡舍内的饲养密度,保证鸡群有良好的活动空间。4.保持舍内良好的空气质量,可适当增大通风量。5.仔细检查饲料配方比例,查找原因,如因蛋白不足引起可提高优质蛋白饲料的比例,要具体原因具体对待。三 为什么鸡群没有出现产蛋高峰1.长期饲喂鸡群劣质饲料,导致营养缺乏。2.后备鸡的疾病原因:如育雏阶段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可

48、能导致一部分鸡群输卵管未发育影响产蛋率。育成阶段如使用磺胺类药物,使卵巢中的卵泡发育受阻影响产蛋。3.环境条件,当舍内空气质量浑浊,通风不良时;当遇到冷、热应激,温差大,光照时间失误等都能引起鸡群长期应激状态,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四 产蛋突然下降的原因分析1.疾病原因:如感染急性传染病时,会出现突然的产蛋下降。如发生减蛋综合症时,鸡群并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产蛋率下降,软蛋、畸形蛋增多,产蛋率一般下降10%左右,严重的会下降50%。同时在出现禽流感等都会出现明显的产蛋率下降,下降幅度以发病情况而不同。2.管理因素(1)鸡群出现长时间的断水(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断水影响最明显)、断料情况。(2)温度变化明显(夏冬季节)、温差大,鸡群受惊吓等。(3)光照时间发生变化时,如突然停电,光照时间减少等。(4)接种疫苗。3.饲料原因:饲料原料变换,饲料发霉变质,饲料粉碎大小等都能导致产蛋下降。五 鸡群在产蛋高峰期脱肛率高原因分析1.环境问题:通风不良、闷热、光线过强、突然增加光照强度等。2.产蛋率日上升过快,每日增长超过5%。3.体重、体型发育不齐,过肥、过瘦等。4.光照时间增加过快,以致产蛋增长过快。5.应激:惊群。6.体表寄生虫,造成啄羽啄肛。7.饲料蛋白过高,营养不平衡。第七章 饲养管理记录表一周龄饲养管理记录周龄日期日龄鸡数(只)防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