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观潮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3.动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促进朗读。4.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教学重点: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突出重点的方法:(1)理清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懂得作者是按照“极远渐近再近更近”的顺序观察和描述的。(2)理解作者的表达途径和方法。懂得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特的景象生
2、动地描绘出来,从中体会作者赞美“天下奇观”的思想感情。(3)重点理解比喻句。引导学生分清本体与喻体,即把什么比作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它们的作用,懂得这样比的真正含义。(4)运用电教手段录像,创造情境,激发情感。放录像画批讨论朗读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将看、想、说、读有机结合。做到“图”“文”“视”“听”互补;“听”、“说”、“读”、“思”互促。教学难点:由于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对文中的一些描述如:“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等不易理解,易产生疑惑:这是怎样的一种景象?真是这样吗?因而对于作者基于真实,富于生动
3、的表现方法也不易体会。因此只有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才能很好地理解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力。突破难点的方法:(1)借助录像,提供感性材料,帮助理解内容,释疑解难。(2)朗读和品味词句相结合,朗读中品味,品味后朗读。教学用具:钱塘江大潮录像带(3分钟)音乐录音带(2.5分钟)词语卡片。教学时间:三、教学过程(一)激趣释题,教师朗诵课文。目的: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同时创设情境,激情入境,让作品感染学生,训练听、思、说能力。教学手段:用音乐伴朗诵。用谈话法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
4、,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板书“潮”。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板书“观”。范读课文。听读思考。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听的时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个画面。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根据回答板书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追问:“天下奇观”的“观”当什么讲?什么叫“天下奇观”?(二)理清文路,分段精读。目的:知道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时间顺序写的,并按照这一顺序正确地给文章划分段落。理解各段主要内容,并能抓住要点准确概括段意。步骤:1.理清文路
5、,划分段落。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默读一遍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2.分段细读,学习第一段。方法:默读。要求:边默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学生应弄懂,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观潮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描写了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蒙蒙。(这是主要的)要求学生抓住主要意思概括段意。学习第二段。目的:理解作者由远及近,从声、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力,激发学生赞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手段:录像教学方法:质疑探索法、组织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和边议
6、边读。教学形式:学生自学、小组议论、全班讨论三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指名学生读第二段。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读后引导学生依次讨论这两个问题。通过讨论明确:a.作者是按照远稍近再近更近的顺序写大潮中景象的。b.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来描述大潮的。启发质疑。让学生提出初读时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观看录像。释疑解惑,帮助理解,边看边引导“图”“文”对号。导入学生自学。刚才你们看了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大潮那种惊心动魄、奇异壮观的景象生动、形象而又逼真地描述出来的,请你们仔细地阅读,很好地体会一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7、,小组议论。组织学生讨论。边讨论边自由读。需讨论明确下列问题:a.大潮从远处出现,人们看到了什么?这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b.“横贯”是什么意思?c.“形成一道白色城墙”是什么景象?这样比,说明了什么?d.“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是怎样的景象?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表现出什么?e.大潮由远及近,从声音、形状上的发展是怎样的?f.刚听到大潮的声音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刚看到大潮的样子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大潮越来越近时,人们闻其声、见其形后心情又怎样?理解后朗读。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录像听读。再次感受大潮的美与力,加深对课文的理
8、解。概括段意。谁能用一句话把潮来时声音、形状由远及近的发展表述出来。学习第三段。指名学生读。理解“风号浪吼”、“涨”等词的意义。抓住主要内容概括段意。小结如果你是一个观潮者,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你会感到怎样?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是啊,同学们还曾记得吧,那神奇美丽的五彩池;雄伟壮丽的瀑布;四季如画的小兴安岭;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可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这种热爱与自豪之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四)再读全文。方式:指两名学生读第一、三段,全班齐读第二段。板书设计22、龙卷风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人读本课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把握10个要求会写的
9、生字。了解“谈虎色变、特异、面目全非”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运用的列举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解词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体会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龙卷风。3、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继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现象对人类生存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爱好。教学策略与方法:读中感悟、想象,并体会其中的说明方法。教学预备:搜集有关龙卷风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10、时一、板书揭题,激趣导入师:钱塘江大潮神奇吗?是谁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奇观?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自然现象在陪伴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板书:风学生齐读师:你喜欢“风”吗?生畅谈。师:是呀,许多自然现象有利也有弊。风有千姿百态,自然也有万种风情,今天我们就要见识一种极有特点的风。板书:龙卷,生齐读课题。师:有同学亲身经历过这种风吗?老师也没有。从名字上看,你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风?生畅谈。师:那龙卷风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还是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二、自读课文,纠正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读准字音,自主识字。袭来(xílái)掷去(zhìqù)摧毁
11、(cuhu)肆虐(sìnuè)恐怖(knbù)记录(jìlù)嗡嗡(wnwn)2思考问题:(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2)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3)记下你不懂的问题。三、自学课文。1读课文交流。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龙卷风分陆龙卷和海龙卷、陆龙卷来临时的描写、海龙卷来临时的描写、激发学生解开龙卷风的不解之谜。)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2进行朗读课文的训练,引导学生去理解。3质疑。把读文时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梳理归纳后小组交流。全班评议。陆龙卷和海龙卷异同?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12、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弄清。)4读了本篇课文,你在写作上有哪些收获?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细致观察。如对龙卷风来临时情景的描写,作者写得活灵活现,抓住了它的动作,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四、课后延伸:同学们,回家以后找一找关于龙卷风的一些资料。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一下第二课时一、回忆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22龙卷风。你对龙卷风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龙卷风分陆龙卷和海龙卷。(教师相机板书)生:我知道龙卷风多发地是美国。师: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这课去感受一下龙卷风那狂暴威猛的气势和那奇特的形态。二、品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一)、学习陆龙卷部分师:看来大家上节课学得真不错
13、,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近龙卷风。首先我们来读读描写陆龙卷的这部分,看看你对哪些词、句的感受特别深,注意把自己的感受标注在旁边,然后再读一读,看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读书,边读边勾画、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汇报交流预设:(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陆龙卷的狂暴威猛,体会他让人心惊胆颤的感觉,但不必面面俱到。)1、温热无风的雷雨云从天外压来,远处传来千万只蜜蜂振翅般的嗡嗡声。一个“压”字就把乌云从天边渐渐逼近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千万只蜜蜂振翅般的嗡嗡声”让人从声音上感觉龙卷风太让人害怕了。2、接着,你会从沉沉的乌云下,伸出一
14、个大象鼻子似的怪物。陆龙卷不仅声音很可怕,而且形态也很可怕,他就像一个巨大的大象鼻子一样的怪异,让人看了毛骨悚然。3、这个怪物摇摇晃晃向前移动,不断的摧毁建筑物,把汽车随意抛来掷去,甚至把小木棍儿、草秆儿像钉子一样刺入人畜的皮肉我们现在的建筑物都是用钢筋水泥造的,非常坚固,而龙卷风却能不断的摧毁它们,汽车那么重,龙卷风却能把他随意抛来掷去,想怎么扔就怎么扔,向扔到哪里,就扔到哪里,他甚至把小木棍儿、草秆儿变成坚硬的钉子,刺入人畜的皮肉,陆龙卷威力实在太大了,太狂暴威猛了。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可以相机引导师:同学们,陆龙卷这种任意破坏大地上一切东西的行为可以用书中的那个词来概括?(肆
15、虐)师:那么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陆龙卷还搞了很多的破坏,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说说陆龙卷还会干了什么吗?(让学生自由想象,体会陆龙卷的狂暴威猛)4、过后,留下的是一片面目全非的大地。面目全非的意思就是大地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说明龙卷风所到之处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让人更加感受到陆龙卷的巨大威力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把陆龙卷这种可怕的感觉像我们展现出来的呢?他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就一步步的越来越让我们恐惧呢?(从远到近)师:好,那我们能不能把陆龙卷一步步逼近我们、让我们毛骨悚然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呢?(找学生读第三段)(三)、学习海龙卷部分师:陆龙卷实在是太可怕了,其实海龙卷比陆龙卷形体更巨大,其实更
16、威猛,那作者为了把海龙卷向我们介绍的更生动,他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师:那么作者为我们强调了一些什么样的词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海龙卷形体的巨大?(表示数字的词)这种说明方法是什么?(列数字)师:我们读的时候就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教师相机多找几人指导朗读,读时强调数字)师:这么巨大的海龙如果在漆黑的天空背景下,再加上不间断的闪电,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你能不能从书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恐怖)师:那我们该怎样把这种恐怖的感觉读出来?(师相机指导朗读)三、拓展延伸:1、学生说自己在课外查到的相关资料。师:大家的知识面真是丰富。你们找到的这些资料都是科学家已经利用科学手段调查出来的。
17、但关于龙卷风还有许多未解之密。通过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我觉得龙卷风这是可怕,我想好好研究它。生:我要找到预防龙卷风的方法,让人类不在受到龙卷风的袭击。师:说的真好,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长大之后好好研究龙卷风,为人类造福。2、写一次小练笔。要求学生先想一想自己近一周从电视、广播或人们的交谈中知道哪些新闻事件,在以“新闻要述”的形式,把一周的重要新闻总结一下。四、总结全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18、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4. 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南极。2. 通过学生默读、思考,来理解课文内容。3. 给齐澎涛朋友写封回信,巩固书信的格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南极,激发学生对南极的兴趣,以及探索自然地兴趣。二、教学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地衣和苔藓两种植物。这一段用较长的篇幅介绍了地衣和苔藓两种植物,体会作者用“列举数字”的方法描述两种植物的特点。三、教学难点:了解南极相关知识,领悟作者把特点写具体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理解课文,了解南极知识和写作方法。四
19、、学生分析:对于南极学生较陌生,南极的季节气候和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能让学生对这篇课文学的更好,利用一天的时间去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你尽量的能找多少就找多少,课上在交流,相互补充,即使学习吃力的学生只找到一句,那么听了别人的汇报,他对南极也会有一个了解,对课文的学习也就较容易些。五、教学过程一、介绍相关地理知识,导入新课1. 学生谈谈对南极的了解和认识,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2. 教师展示准备的关于南极的图片及资料。展示课件。让学生在视觉上有一个了解认识。3. 教师导入本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南极,学习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运用多媒体,结
20、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等。】二、学习课文(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 同桌互读。3. 指名读文。4. 检查生字,展示课件。5. 默读课文,思考:南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展示课件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汇报。【在阅读中把课文各段落的内容弄清楚,把握课文内容。】三、潜心读书,认真思考,练习朗读1. 读了这封来信,南极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南极很没意思、南极也很美丽、在南极并不孤独2. 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带进课文中来读课文,教师个别进行朗读指导
21、。【在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感受课文。】四、细读课文,品词析句(一)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地衣生长慢”“苔藓长得茂盛”两个句子。学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老师问题提示:地衣长什么样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它长的慢的?学生读生长慢的句子进而体会作者列数字的描写方法。苔藓生长的很茂盛,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处在哪里?通过学生去读结合问题体会。(二)再读课后的词句积累。展示课件“地衣生长慢”“苔藓长得茂盛”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三)教学书信的写法。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的语言,署名,写信日期。展示课件【出示词句积累,让学生领会句子中的划线
22、部分是带着重号部分的补充说明,有了划线部分就使得句子更具体、更生动。进而体会作者用“列举数字”的方法描述两种植物的特点并体会是如何抓住特点写具体的,体会它的好处。同时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五、作业给朋友齐澎涛写封回信。先让学生想一想要写的内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再写。【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延伸到课外,既巩固了写信的基本格式,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24、琥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能力
23、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并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二)学生学法读、思、画、议、批注、交流。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二)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三)疑点这块琥珀对于研究昆虫有何价值呢?(三)解决办法讨论、交流并媒体(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组织学生阅读、思
24、考、讨论、交流。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二)学生活动设计1自学、讨论、交流。2感情朗读课文。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3)思考: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2小组内讨论交流。3集体交流。(1)自己拿不准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虚心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请教,答对者给小组加分,激励同学自学、上进的意
25、识,增强小组荣誉感。在同学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2)第3个思考题,小组议答,全班交流。(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三)(电脑出示琥珀图片)学生对照图片,练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四)听课文录音,动画显示琥珀形成发现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五)学生复述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六)作业1熟读课文。2自学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
26、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生回答)。那么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上述两个问题。(点击课件,出示问题)。(l)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交流。)(2)集体交流。(3)学生交流过程中师相机引导板书。(4)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第一,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5)出示课件
27、。松脂球琥珀。直观感受琥珀的形成。2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现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交流。(2)角色朗读此部分。(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讨论后学生归纳:要想进行合理的想象,必须根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3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l)默读思考最后一自然段。(2)小组讨论后回答。4济览全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想一想本课与黄河象一文叙述顺序有什么不同。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三)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练读。2分角色朗读。(四)学生质疑问难(五)扩展延伸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交流交流。(六)布置作业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附:板书设计25、准时的登陆表演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小巧玲珑、不厌其烦、如期而至、秩序井然、步履蹒跚、如痴如醉、赞叹不已”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之情,对仙企鹅准时登陆的奇观的由衷赞叹。3、了解仙企鹅能准时登陆的原因,初步了解生物钟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