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论文_第1页
高效课堂论文_第2页
高效课堂论文_第3页
高效课堂论文_第4页
高效课堂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高效课堂姓名:许兰贞单位:垦利县郝家镇中心小学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高效课堂摘要: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怎样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高效课堂呢?只有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寻找到教学的起点,从而预设出有效的教学。正文: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怎样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高效课堂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也就是说有效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既重视知识的逻辑起点,也寻找学

2、生的现实起点,但在实践时,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真正的学习起点,而只是盲目地想当然,凭臆想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结果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教得不顺畅,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因此,只有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寻找到教学的起点,从而预设出有效的教学。一、教学现状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然而,当我们走进鲜活的课堂时,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认识上的绝对化,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发现在“活力无限”的课堂背后折射出一种无效或者低效的现象:案例一:四边形的认识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认识四边形,老师这儿有一些图形,你认识它们吗?能不能给

3、大家来介绍一下?(课件出示各种四边形的图形,学生观察后介绍自己认识的图形)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生1:它们都是四条边的。生2:都有四个角。(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四条边、四个角)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满怀希望地问)生:(一脸茫然的样子)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部分学生才缓过神来) 生:我发现这些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师:没错!必须是有直的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图形才能叫四边形。大家一定要记住。来,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思考】虽然“四边形”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但学生并非会对“四边形”一无所知,学生之前已经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

4、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因而在学习“四边形”之前,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四边形的概念。如果像案例中那样,对四边形的特点学生还是停留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没有在各种多边形中进行对比提升,学生显然兴趣不大,认识也不深刻。教师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没有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结果使课堂成了重复劳动的基地,学生对学习感到索然无味。离开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有效教学”也只能成为空谈。那么,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为了尊重学生的现实起点,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可以用单元准备性检测来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从宏观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5、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教师还可以用课前谈话及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从微观上调控课时教学预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实际兴趣,才能够更客观、更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实际反应与教学效果,使教学和教学计划立足于一个比较实事求是的基础上。1、把握教材的逻辑线。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逻辑很严密的学科,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材的编排紧扣知识的网络结构,层层推进。每一个新的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相应的逻辑学习起点。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小学阶段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每一册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每一册教材所涉及到的各部分知识。更

6、要清楚地认识每一块知识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在本内容学习之前已经有了哪些知识积淀,又为后继什么内容作铺垫。对此,可以采用低高年级教师互相听课的形式,高年级数学老师听低年级的课,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了解知识的生长过程。低年级的老师去做高年级的数学题,能更好地体会知识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由于每一堂课内的知识点它是由几个小知识点贯穿起来的,前后联系密切,层次分明,教学时要梳理每一个教学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因为教材的逻辑起点是教师准确寻找教学起点的前提。案例二:梯形的面积教学片段师:同学们,还记得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生:(思考片刻)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在学生说的同时,课件演示

7、图形的转化过程)师: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梯形的面积,你认为我们该从哪入手研究呢?生:(立刻举手)转化为学过的图形。师:你会转化成什么图形?生1: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生2:转化成长方形。生3:转化成三角形。师:既然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请你开始动手操作吧!(课件出示操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根据转化的图形,计算出梯形的面积,最终探索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思考】案例中,教师立足于学生已有经验的积累,唤起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学习过程的回顾,激发学生产生将梯形转化成其它图形后再求面积的想法。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新知、旧知有机的融为一体,不仅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也教的轻

8、松。只有教师认真用心地去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然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惑处做到胸中有数,认真用心地去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知识经验,认真用心地去考虑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认真用心地去做好课堂教学预设方案,这样才是把课上好上活,上出高效率。2、把握学生的生长点。学生在学习之前并不是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接触的人、物都不尽相同,因而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进行课前调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课前调查主要采用书面调查法和谈话调查法。简单的方式:可以在上课伊始,我们可以用12分钟时间,师生之间做一个简短交流,“关

9、于这些内容,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进行课前谈话,不仅仅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更是为了把学生“带入”课堂,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学习起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也可以把尝试练习直接放在第一环节,正确寻找到这一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才能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案例三:四边形的认识教学片段(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找出校园中的图形)师:我们让生活中认识很多图形,一年级时也学习过图形,你能叫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直接出示各种立体和平面的图形,让学生说出名称)师:你能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立体图形和平面的图形)师:你能对这些平面图形继续进行分类吗?思考: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分了几类?学生

10、合作操作学具活动后展示交流:按边分(四条边;多条边;曲线边);按角分(四个角;多个角;无角)。师:观察,这两种分法中有几个图形是一致的分到了一起,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师:数学上把有这些特点的平面图形就是四边形。(板书:有四条边、有四个角。)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图形是四边形。现在你能告诉我这个是什么图形?(出示一个边是弯的图形)生1:这个是四边形。生2:这个不是的。因为它跟刚才的几个不一样。师:哪里不一样?生2:它的边有弯的。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你觉得怎样的图形才叫四边形呢?生:有四条边、四个角,还有边要直的。师:没错,有四个角和四

11、条直的边的图形才是四边形。【思考】任何新知的获得都需要唤起并暴露学生的经验,并与之取得联系,然后由学生自己把新知内化。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状况展现出来。让他们面对新知识时,自己主动去回忆、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新知产生探究的需求。本课例借助分类活动认识四边形这个环节,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深刻认识四边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呈现反例(一个边是弯的图形),让学生初步感悟到四边形的边必须是直的,从而明确四边形的特点。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类推迁移,根据学生练习的反馈,找准教学起点。这样的设计,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大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高了。3、把握动态地课堂。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

12、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件”。教师应更客观地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并不时地把自己换位成学生,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思考问题,在把握每一教学环节具体目标的前提下,能对每个环节设计多个具体方案,以便对付教学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力求构建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这样才能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这样会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案例四: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操作,但从学生的操作中了解学生大多认为两边相加刚好等于第三边的时候也是可以

13、组成三角形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操作的学具小棒有一定的直径,在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容易被理解成已经端点重合了,于是教师利用课前准备的课件让学生观察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只能出现两条重合的线段,来解释不能组成的三角形的原因,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但在后面实际判断时,学生往往只重视了其中一组数相加像9+35,而没有做到任意两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于是,我及时调整教学起点,再次请学生动手操作,把重点放在已知两条边的长度,那么第三边最短应该是几厘米,最长可以是几厘米这个操作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得出第三边的范围在已知两边之和与两边之差之间才能组成三角形。【思考】根据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抓住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要点,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同学们继续研究,给予解决。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激励的过程,不论是起点高或低的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加入探究行列。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入的理解,也纠正了刚才的易错地方,提升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率。因此,一堂成功数学课的执教者,在课堂上不是教案一丝不苟的落实者,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选取教学环节,及时调控课堂教学,顺着学生的思路安排教学顺序。应该充分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