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2、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也就是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即MPC=c/Ayd4、棘轮效应:消费者容易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而不易随着收入的下降而减少消费。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的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些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6、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持有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它对货
2、币产生的需求分为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持有财富的方式有两种:货币和债券。7、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率上升所引起的私人消费与投资降低的作用。8货币幻觉:市场价格上涨时,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以货币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9、引致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引起投资的增加,货币政策效果与引致效应同方向变动10、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11、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12、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减少干扰机制,在繁
3、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变动财政政策。13、功能财政: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的,这种财政政策被称之为功能财政。14、隐性失业:当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没有下降时,就存在隐性失业。15、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16、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国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的周期性波动。17、库兹涅茨经济增长:给居民提供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制度和思想意识的调整基础上。18、经济发
4、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19、乘数一加速数原理:加速数:说明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怎样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乘数:说明投资变动是怎样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简答和计算1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2、GDP与GNPGDP:计算的是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统计的是本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而不论该产值是本国居民企业或个人生产的还是外国居民企业或个人生产的,都计入本国的GDP之中OGNP:计算的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牛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统计的是本国居民个人或企业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不论该产值是在本国境内创造的还是在本国境外创造的,都要计入本国的GNP之中。GNPGDP: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获得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GDPGNP:说明与上述情况正好相反。3、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的意义(1)事后的投资等于储蓄,不代表事前的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也相等。因为储蓄由居民户进行,投资由企业进行的。由于个人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不相同,这样会造成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不一致,形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均衡,从而引起经济的收缩和扩张。当投资大于储蓄,会引起经济扩张;当投资小于储蓄,会引起经济收缩;(2) 对整个社会而言,对单个个体
6、经济行为则未必有这种恒等关系。(3) 一种会计意义的恒等式。即都是指事后的经济行为。4、资本形成经济学中所说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人们购买的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都说成是投资,在经济学中不算是投资,只是资产权的转移。5、索洛剩余A/A=Y/Y-N/N-K/K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此时A/A有时被称为索洛余量。6、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即APC=c/
7、yd7、均衡国民收入的含义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即均衡产出,或者说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或愿意的投资一定等于计划或愿意的储蓄。8、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即y/Aio9、失业的概念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按现行工资工作并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寻找过工作而没有工作的人。10、实际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在预期利润率既定下,是否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投资需求量减少。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i=i()=e-dr其中e-自主投资,d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灵敏程度利率弹性)(投资的o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变动极其敏感。利率的较小变动引起投资极大变动;d
8、越小,即投资对利率变动极不敏感。利率有较大变动也不会引起投资很大变化。11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投机性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L2=L2(r)=A-hr12、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持有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凯恩斯认为,持有财富方式有两种:货币和债券。货币:货币资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不会带来任何收益。为了简化分析假定经济中没有通胀,货币收益率为零。债券:凯恩斯把其他非货币的金融资产”统称为债券,是一种简化处理。债券的流动性不如货币,但利率为正。持有货币的作用:一是为日常交易提供便利;二是持币等待,,旦利率上升可以进行更好的债券投
9、资。13、乘数-加速原理产品市场的均衡:YCtItGt简单的消费函数:CtYn,01加速原理:|tv(G使用差分方程求出:Y1vGG1Gt边际消费倾向和加速数越大,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变动的作用越大。14、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分析不同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而且会产生不同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P530政策混合产出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不确缩性货币政策 定利率上升适用情况经济萧条(不严重)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严重通胀紧缩性财政政策扩不确 张性货币政策定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产曾加 张性货币政策通胀(不严下降 重)严重萧条内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减
10、少干扰机制,在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变动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是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经济波动起减震器作用0包括:所得税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农业中的特殊法案。作用特点:自发性。16、总需求构成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AD=c+i+g+(x-m)17、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的(没有通胀和衰退)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18、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o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求结构在职
11、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有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业下降造成的。隐性失业:当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没有下降时,就存在隐性失业。19、汇率与净出口1)、汇率一与净出口同方向变动本币贬值(汇率上升):鼓励出口,抑制进口;本币升值(汇率下降):鼓励进口,抑制出口2)、汇率变动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净出口变动,进而能否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1)对出口的影响本币贬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需求弹性大,外汇收入增加。出口需求弹性小,外汇收入不增反降。(2)对进口的影响本币
12、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进口需求弹性大,外汇支出减少。进口需求弹性小,外汇支出增加。20、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1)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一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产品价格调整快于工资调整,引起实际工资减少,价格上升给利润收入者带来了好处。(2)债权人与债务人一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在偿还期内发生通胀,意味着到期实际债务和利息减少了,债务人因此获得了利益。(3)政府与公众一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通胀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导致税收增加:政府的这种收入被认为是政府利用通胀对公众的掠夺;这种收入的存在是政府控制通胀不力的原因;消除这种影响的方法是实行税收指数化政策。国债的净债务人:通货膨胀也有利于减轻
13、政府的债务负担。21、汇率与BP曲线本币贬值(汇率提高)TBP曲线右移;本币升值(汇率下降)TBP曲线左移;22、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即MPC=c/Ayd其几何意义: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因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OvMPCvl。平均消费倾向APC: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即APC=c/y。其几何意义: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APC可以大于1、小于1或等于1。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23、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首先,经济中存在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否则因受到资源限制,增加总需求起
14、不到刺激经济作用,只会导致物价上升。该资源为主要或基本资源。如果多数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但主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其次,要假定投资和储蓄相互独立。投资TV币需求增加-利率TT储蓄T,消费J再次,货币供给量增加要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如果货币供给受到限制,投资和消费增加时所增加的货币需求就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的支持,会导致利率上升,则会抑制消费和投资。最后,投资主要用于购买本国生产的资本品。如果增加的投资用于购买进口要素,则不会对国内的总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也就不会增加多少国民收入24、总需求曲线形状及其原因形状:向右下方倾斜原因: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因为:p打为维持消
15、费水平不下降,L!增加t在M不变的情况下,L2r上升Ti下降t产出(收入)下降。反之反是。25、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经济稳定化政策(即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无论BP曲线与LM曲线关系如何,扩张性货币政策结果尽管提高了收入,但导致了国际收支赤字。产生赤字的原因: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外流、收入提高引起净出口下降。26、稳态增长的条件(新古典增长模型)要实现稳态,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换句话说,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稳态的条件:sy=(n+&)k27、丹尼斯的经济增长因素(1)经济增长因素分类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生产要素投入量:经济增长
16、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果,其中土地是不变的。要素生产率: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二产量/投入量,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的节约情况和知识进展。(2)影响经济增长的具体因素就业者人数和他们的年龄性别构成;工作时数;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的节约;知识进展。其中前4个是投入量方面的因素,而后3个为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因素。28、国民收入核算方法1生产法: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2、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得。GDP=C+I+G+(X-M)3、收入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要素收入来求得。国
17、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29、 IS-LM模型及均衡决定30、 “节俭悖论”的解释“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O31、货币创造乘数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概念: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变动的比率。影响因素:1、法定准备金率2、超额准备金率3、现金比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
18、金比率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32、IS-LM模型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它也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在LM斜率给定下:IS越平坦,货币政策对y影响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IS越陡峭,货币政策对y影响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在IS不变下:LM越平坦,货币政策对y影响越小,政策效果越小。LM愈陡峭,货币政策对y影响越大,政策效果越大。如果水平的IS曲线和垂直的LM曲线相交,则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十分有效。33、总供给冲击与滞涨所谓“滞涨”,是指经济陷入了低增长高通胀的局面,扩张的货币政策失去了刺激成长的效果,而仅仅导致通货膨胀。滞胀产生的原因一般是供给冲击,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使得社会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