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浙科院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浙科院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浙科院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浙科院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浙科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人类居民点与城市的形成人类居民点与城市的形成城市形成的地点和时间 产生地点:西亚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下游 具体时间:约35003000 BC 人类城市的历史:50005500年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中国) 原始村落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 多套城墙城市与防御要求(国外) 新巴比伦城 营寨城模式 提姆加得 欧洲诸多名城的雏形 中世纪城市新帕尔马城模型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中国)商都殷 曹魏邺城 隋唐长安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国外) 古埃及卡洪城 古罗马庞贝城 中世纪城市(自由市)近代城市的发展世界城镇密集地带美国东北部、美国五大湖地区、美国西海岸、日本太平洋地区、英国东南部、

2、欧洲西北部、中国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城市化) 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镇化水平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时代: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 全球(2008年) 中国(2011年)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形式城市化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的相应转变 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现有城市规模的扩大 新城市的不断涌现 功能城市化 国家、社会、国民的财富随之增长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发展轨迹 起步阶段:低于30,增长速度缓慢;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水平超过30%时进入快速提升阶段。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

3、间里就达到60或更高;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城镇化速度趋缓,稳步提升到6090,甚至更高。第二章中国古代的代表城市 夏代城市遗址:二里头城遗址 偃师商城(早期) 郑州商城(中期) 安阳殷墟(晚期) 周王城 方九里 旁三门 九经九维(干道数) 经涂九轨(干道宽度) 左祖右社 市朝一夫(面积) 补充: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仕者近公,工买近市 周礼中记录的王城、诸侯城、都的级别差异 用地面积:国都方九里,公国方七里,侯、伯方五里,子、男方三里 道路宽度: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城门数目:王城三,诸侯之城二,都城一 城墙高度:王

4、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秦咸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邑 曹魏邺城 吴国金陵(六朝古都建康) 隋唐长安 隋唐洛阳北宋东京元大都(明清北京)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简答) 严谨对称、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自然理念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用水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篇 体国经野,城乡统筹的区域观念 地方

5、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藪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藪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商君书·徕民篇中国古代城市,是上述三种思想的交汇融合的产物西方古代的代表城市 古希腊 雅典-自由式布局、公共空间、人本主义 自然主义 希波丹姆模式-米列都城 古罗马 罗马城的广场群 营寨城模式 建筑十书 维特鲁威 中世纪的城市 锡耶那(意大利) 特点:自发成长,无规划 道路曲折狭窄 教堂和市政厅为中心 城市与建筑尺度宜人 理想城市模型 文艺复兴的城市改造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及广场、城市改建 1

6、617世纪的君权时代 巴黎-宫殿(卢浮宫)、宫殿园林(凡尔赛宫)、城市轴线 巴黎的城市轴线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与君权(神权)思想的穿插交锋 自然主义与理性主义思想的穿插交锋其它古代文明的代表城市 古代两河流域-波尔西巴、乌尔、新巴比伦城 古埃及-孟菲斯 卡洪城近代的城市规划探索(两大理论、三大探索)主张分散发展的城市规划思想 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作者、书名、内容、) 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898)、 明日的田园城市(1902) 三“磁力”图 主要思想-城市与乡村结合、限制城市人口规模、土地公有 田园城市的层次-单个城市、城市群 实践-莱彻沃斯主张分散发展

7、的城市规划思想 田园城市理论的历史贡献 提出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发生根本性转移 将城乡结合作为一个体系;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 构筑了较为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提供了一种先驱性的城市发展模式 以改良社会为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结合主张分散发展的城市规划思想 卫星城理论(定义、提出者) 恩温 卫星城市的建设 1922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国际城市会议 阿姆斯特丹 1924) 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 芬兰)(定义、实施方法)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1934年) 概念 把大

8、城市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有机疏散的方式 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 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实现有机疏散的措施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这些活动的地方 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宜的用途 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有机疏散的实践 芬兰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广亩城市理论 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1935年)赖特(美) 规划方案理性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代表人物、主张、问答题) 思想起源 带形城市思想 马塔(西班牙) 1882年 主要思想 城市各种空间要素紧靠高速高运

9、量的交通轴线串联起来,向两侧无限延展,形成连绵不断的城市带 实践 马德里市郊建成的带形城市 带行城市规划方案 影响 哥本哈根指状发展规划 华盛顿放射长廊规划 大巴黎地区规划 新建筑运动的现代城市设想 柯布西埃-明日城市(1922年)、光辉城市(1933年) 思想-功能主义与理性主义、主张城市集中发展 设计理念的演化 功能理性主义形式理性主义 形式服从功能将复杂的城市功能装载到有秩序的象形形态中 实践-印度昌迪加尔规划(柯布西埃)、巴西利亚规划(科斯塔、尼迈耶) 雅典宪章(柯布西埃倡导与亲自起草) 1933年 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第四次会议 会议主题:功能城市 主要思想-功能理性主义、物

10、质空间决定论、城市功能分区思想、人本主义、精英观念 评价-肯定:功能分区-创见和革命否定与不足:任意割裂肢解城市,功能机械联系、过度注重物质空间规划、蓝图式的理想意愿其它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综合规划、区域规划思想 盖迪斯(苏格兰) 城市学的创始人-1904年 城市学:社会学的具体运用 综合规划思想-1919年 生物学和它的社会意义城市是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统一体 区域协同的思想-1915年 进化中的城市、 城市与外部环境相互依存 务实的实践观点 先诊断、后治疗 调查分析规划的标准程序 深切的人文关怀-规划应体现地方特点、个性/关注市民生活/尊重传统 综合规划、区域规划思想 芒福德(美) 城市

11、观-从城市发展的过程认识城市,研究文化和城市的相互作用 区域观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有机体类似,必须与周围环境发生互作用,取得平衡 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区域 规划观 城市规划必须对城市和区域所构成的有机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反对形式主义 正确的调查方法是调查、评估、编制规划方案和实施总结:三大“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家 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 把城市规划、建设与社会变革联系起来 城市(大城市)是一切罪恶问题的根源,必须加以控制和消灭 思想理论的出发点-出自人性对大自然的热爱 目标-公平、城市协调和均衡增长 空间利用策略-分散主义 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 邻里单位

12、(佩里 美国 1939年) 概念-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由住宅和必要的公共设施、周边环境组成基本居住单元 邻里单位的构成原则-规模、边界、开放空间、机构用地、地方商业、内部道路系统 实践-雷德朋新城,1928 城市设计理论 19501960年代 城市设计的理性分析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美) 1960 空间是一种与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场所,以人的认知为前提而影响人的行为 意向是直接感受和以往经验记忆两者的混合产物,它被转译为信息并引导人的行为 人依据产生的意向而行动。不同人对同一空间环境会有不同意向,导致不同的行为 城市意向构成要素-路径(Path)边缘(Edge)地区(District

13、)节点(Node)地标(Landmark) 城市空间的意向地图(心理认知地图) 现代城市规划的两次根本转型 第一次:古典城市规划运动现代城市规划科学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标志性事件:霍华德 “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 第二次:现代城市规划后现代城市规划 时间: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 标志性事件: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出版 第二次转型过程中的思想重心转移 物质空间塑造城市社会文化探索 城市景观的美学设计创造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城市生活 整齐、宏伟的城市平面构图对人心理感知的环境研究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活力论 简·雅各布思(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1961

14、年 街道和广场是形成城市骨架的基本要素,两者决定城市的基本面貌 城市的生命力来源于城市街道 街道具有生命力的条件 马丘比丘宪章 国际建协(IUA) 1978年 秘鲁利马 会议主题-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对近半个世纪尤其是二战后 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进行总结,展望了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主要思想-社会文化主义、系统整体观念、过程循环规划思想、公众参与的观点 雅典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 从理性主义向社会文化主义思想的转变 从空间功能分割向城市系统整合的转变 从终极静态向过程循环的规划思维转变 从精英规划观点到公众参与观点的转变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新动向 全球城、全球化理论到全球城

15、镇区域 全球城理论-世界城市霍尔(英) 1966年 主要特征: 通常是政治中心 是商业中心 是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 是巨大的人口中心 是文化娱乐中心 世界城市假说 弗里德曼(美) 1986年 衡量指标: 主要的金融中心 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 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 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 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和国际航空港) 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永续发展规划思想 概念的提出 第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联合国,1978)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战略 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联合国,19

16、92) 环境与发展宣言、全球21世纪议程 城市规划是实现上述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城市永续发展规划模式和操作方法的探讨 P40 第三段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革 思想方法的变革 单向封闭型 复合开放型 最终理想状态、静态 过程导控、动态 刚性 弹性 指令性 引导性 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 工作方法 分析的广泛性 论证的严谨性 成果的弹性 工作传递方式 技术设计论证 政府立法执行 组织开发经营新城市主义(美国、时间、名称、思想)第三章规划法规系统构成 城市规划法的颁布 首个国家:英国 城市规划成为政府的法定职能 规划法规体系 主干法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 内容涉及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 纲领性、

17、原则性,不作具体规定 从属法、专项法 从属法:阐明主干法相关条款的实施细则 专项法:针对特定议题的立法 相关法 其它领域编制的法律法规,与城市规划相关我国现行规划行政系统(中央集权、管制) 主管部门的设置 国家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 省、自治区、市 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省、自治区) 规划局(直辖市) 县、市 规划局 乡、镇 乡(镇)政府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 主管部门的职权 行政决策权 行政决定权 行政执行权我国现行规划技术系统 规划依据 上位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国家政策 城市政府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永续社区与永续城市 永续

18、住区 全球21世纪议程(1992) 目标 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 改善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实施目标的系列方案(P70) 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1996) 目标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 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更具效率第十章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城市规划的层面划分 城市发展战略(战略性规划) 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 建设控制引导(实施性规划) 对具体每一地块的未来开发利用作出法律规定 城市详细规划第11章城市用地的概念(背) 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

19、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 城市规划区 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它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 用地组成 建设用地(经济、社会、景观环境功能) 已建用地 待建用地 非建设用地(生态环境的维持) 农田、林地、山地、水面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地质条件 不同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化(膨胀土、湿陷土、岩溶、地下矿藏开采)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 冲沟(水对地表的间断性冲刷形成沟槽) 地震 震级(共9级):地震时释放能量 烈度(共12度):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水文条件 水文 防洪(选址、防洪标准、泄洪区、内涝) 水文地质 地下

20、水(类型、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建设适宜性评价 评价依据 工程地质 自然地理条件 分类 一类用地:适宜修建 二类用地:基本适建 三类用地:不适修建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 禁建区 限建区 适建区 已建区城市用地的分类(背到中类,选择,填空)第13章战略内容 城市职能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城市职能 概念-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 判断城市职能的指标依据 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 类型 特殊职能和一般职能 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 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 前者构成城市职能的主体,后者制约前者的发挥城市性质 概念 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致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21、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特征 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由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基础因素决定,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主要职能所体现 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分与联系(背)人口规模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 集中式 特征: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布局 方格网式(洛杉矶) 环形放射式(巴黎) 优缺点 优点 布局紧凑,用地节约 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成本低,服务完善 居民出行方便,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效率高 城市氛围浓郁,交往需求易于满足 缺点 容易出现功能混杂和相互干扰 容易导致城市用地随规模扩大向外围无序蔓延的不良格局 适用城市 规模不大,建设项目不多的中小城市 分散式 特征:城市空

22、间呈现非集聚的分布方式 组团式 带状 星状 环状 卫星式 多中心组群式 优缺点 优点 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有弹性 环境优美,贴近自然 城市布局井然有序,疏而有致 缺点 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 各城区不易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分开建设成本较高 城区规模达不到最低要求时城市氛围不浓郁 跨区工作和生活出行成本高,居民联系不便 适用城市 受地形、水系等自然条件限制的城市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工矿业城市居住用地选址要求(判断、选择) 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 与就业区、商业区的联系紧密,减少出行距离与时间 与污染源保持合适的距离和正确的方位 选择合理的用地形状与规模 在城市外围选择居住用地时要考

23、虑与城区的联系 具备发展余地 考虑到市场、经济、房地产开发的需要城市绿地布局形态实例城市:丽水实例城市:哈尔滨 城市绿地系统(绿地+水系) 点状绿地 带状绿地 楔状绿地 环状绿地与用地布局相关的相关概念 284 城市开敞空间 以绿地为主,结合道路、广场和城市周边的自然山水空间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 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包括S、G、A、B、R02等用地中的建筑内外部空间 城市规划“四线” 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第十五章城市交通分类城市交通特征 客运和货运两类交通特征不同 客运:生活型交通;交通平面形态呈面状 货运:运输型交通;交通平面形态呈线状 各类交通的流动线路、流动数量随时间而变化,具有规律性 不同交通工具(方式)对道路系统有不同要求 核心在于交通(人流、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