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神经系统副本精讲神经系统副本精讲拉蒙伊卡哈尔(Ramn y Cajal,Santiago,18521934),西班牙神经组织学家,神经解剖学家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神经元和突触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 胞体 突起:树突 + 轴突神经纤维二、突触和突触传递二、突触和突触传递 (一)概念和分类 定义: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二)功能结构和类型 神经元胞体 突触小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突触前膜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突触前膜囊泡与前膜融合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递质扩散至突触后膜与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结合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产生突触后电位引
2、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三、神经递质 (一) 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2.去甲肾上腺素 3.嘌呤类和肽类递质 链锁式链锁式1.单向传递(三) 中枢传递的特征 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传向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而不能逆向传布 2.中枢延搁 突触传递经由电-化学-电的形式进行,耗时相对较多。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0.30.5ms。 3.总和 在突触传递时,单个突触小体的兴奋不足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加以总和,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爆发动作电位。 总和包括空间性总和及时间性总和 5.后放6.易疲劳7.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高频冲动持续
3、通过突触,递质的释放递质的合成,导致递质的耗竭,信息通过突触的效率下降 Ca2+、Mg2+浓度、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缺氧、酸中毒、药物等均能影响突触传递神经元的其他信息传递方式中枢神经原信息传递方式化学性传递电突触传递经典突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四) 中枢抑制 1突触后抑制 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继而使之发生抑制交互抑制反馈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基本活动过程兴奋抑制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1)概念: 通过轴突轴突式突触的活动,导致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量减少,在突触后膜上引起的EPSP减小,不容易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称为突触前抑制2突触前抑制(2)机制
4、 末梢2兴奋时释放递质与末梢1上的受体结合末梢1去极化传到末梢1的动作电位幅度减小末梢1释放的兴奋性递质数量减少突触后神经元3的EPSP减小 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感觉产生过程: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浅感觉传导路通 深感觉传导通路 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 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 3.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 (二)感觉投射系统 1. 特异性投射系统 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组 成功 能 引起特定的感觉 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不引起特定的感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动作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传入丘脑前沿
5、特定途径 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 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N元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特 点多次更换N元投射区广泛(点对面关系)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 三次更换N元 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 功能依赖于上行激动作用上行激动系统上行激动系统: : 指脑干网状结构向丘脑的上传系统。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体表感觉代表区 第一感觉区 位置:中央后回 投射特点: 左右交叉 倒置分布 精细与面积成正比 第二感觉区 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功能: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麻木感); 可能与痛觉有关。
6、(二) 本体感觉代表区: 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三) 内脏感觉代表区: 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 (四) 视觉代表区: 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 投射特点: 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 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下)缘;黄斑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部。 (五) 听觉代表区: 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 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 (七) 味觉代表区: 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下侧。 (六) 嗅觉代表区:边缘叶的前底部。 四、 痛 觉皮肤痛内脏痛快痛慢痛痛觉牵涉痛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
7、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皮肤(快、慢)痛内脏痛(包括躯体深部痛)传导纤维疼痛特点产生和消失迅速定位明确、分辫能力强躯体传入纤维感受器产生缓慢、持续久定位不清、分辫能力差无牵涉痛有牵涉痛敏感刺激钝性刺激 (牵拉、痉挛、炎症、缺血等)锐性刺激(切割、烧灼等)自主N传入纤维游 离 N 末 梢致痛物质电、 机械、 化学物质 (如K+、H+、组胺、5-HT、PG等)皮肤痛与内脏痛的比较 第三节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是躯体运动的调度者,从脊髓到大脑皮层,各级中枢对躯体运动都能进行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
8、动单位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分布脊髓前角脊髓前角数量多(2/3)少(1/3)形态大小递质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支配骨骼肌(梭外肌) 梭内肌作用骨骼肌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调节肌梭的敏感性1.脊髓中两种运动神经元的比较 2.2.运动单位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脊休克1.概念 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在离断后短时间内暂时丧失一切反射活动能力的现象2.表现 断面以下肌紧张和运动反射减弱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粪尿潴留3.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提示 脊髓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但要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一) 牵张反射 概念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
9、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的反射活动1.类型 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概念:快速牵拉肌腱时肌肉出现迅速而明显的缩短。如:膝反射、跟腱反射等特点:单突触反射(0.6ms)(1)腱反射意义: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减弱为反射弧损害;增强为高位中枢的病变) (2)肌紧张概念: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引起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称为肌紧张特点:多突触反射 意义:对抗重力,维持姿势2.牵张反射的反射弧(1)感受器 肌梭:当肌肉拉长时,肌梭受到的牵拉刺激,传入冲动增加,反射性引起梭外肌收缩;反之,发生相反的变化 腱器官:当梭外肌收缩产生的张力较高时,引起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多,导致支配被牵拉肌肉的运动神经元抑制,从
10、而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该过程称为反牵张反射 (2) 传入神经a类纤维,螺旋形末梢类纤维,花枝样末梢 (3)中枢 脊髓 (4)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5) 效应器 梭外肌纤维 (二)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1.屈肌反射(1)概念:伤害性刺激作用于肢体皮肤时,该侧肢体立即缩回以避开刺激(2)意义:避免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意义(1)概念:若伤害性刺激较强,受刺激的肢体 在发生屈肌反射的稍后,对侧肢体伸直 2.对侧伸肌反射(2)意义:支持体重,防止跌倒,维持姿势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抑抑 制制 区区易易 化化 区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部部 位位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大
11、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上级中枢上级中枢作作 用用特特 点点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 抑制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网状脊髓束 加强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表现为四肢伸直,脊柱后挺,头尾昂起,角弓反张三、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前庭小脑(古小脑)功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脊髓小脑(旧小脑)功能:调节肌紧张 皮层小脑(新小脑) 功能:调节随意运动 四、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 结构纹状体(尾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红核 。 调节肌紧张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处理本体感
12、觉传入冲动的信息功能中央前回运动区功能:执行随意运动指令特点: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大小与精细成正比、不发生肌群的收缩 五、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一)大脑皮层的运动区1.概念 由皮层运动区发出并经过内囊和延髓锥体下行到对侧脊髓前角的传导系,由皮层脊髓束和抵达脑干运动神经元的皮层脑干束组成2.功能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保持运动协调性 (三) 锥体外系及其功能2.作用 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1.概念 除锥体系外与躯体运动有关的各种下行传导通路 类 型 上运动神经元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麻痹麻痹特点 硬瘫(痉挛性瘫、中枢性瘫) 软瘫(萎缩性瘫、周围性瘫) 损害部位 皮层运动区或锥体束 脊髓前角运
13、动N元或运动神经麻痹范围 较广泛 常较局限肌 紧 张 张力过强、痉挛 张力减退、松弛腱 反 射 增 强 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征阳性 巴彬斯基征阴性肌 萎 缩 不明显 明 显 (四) 上、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的区别第四节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概述 调节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各种内脏活动的神经结构。习惯上自主神经系统仅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发源 胸腰段脊髓侧角骶段脊髓侧角和某些脑神经核神经节椎旁效应器附近神经纤维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支配范围
14、较广泛较局限注:肾上腺髓质由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 (一)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2.紧张性作用3.相互拮抗和协同作用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少部交感节后纤维:肌肉舒血管纤维、汗腺、胰岛和内脏舒血管纤维。乙酰胆碱:三、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 绝大部交感节后纤维全部自主节前纤维;全部副交感节后纤维;嘌呤能或肽类递质: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一)递质:1、2、3n阻断剂:阿托品(二)受体 烟碱受体(N受体) 分型:N1、N2两个亚型 分布: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N1) 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N2) 作用:引起节后神经元兴奋(N1) 引起骨骼肌兴奋和收缩(N2) 阻断剂:六烃季胺
15、(N1) 、筒箭毒(N2) 2肾上腺素能受体 分布极为广泛。在周围神经系统,分布于大多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汗腺除外)。(1)分型:分为受体和受体两种(2)作用:受体:兴奋性的,如血管收缩,扩瞳肌、竖毛肌收缩,子宫收缩 等,但对小肠平滑肌的作用是抑制性的。受体:与心肌1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是兴奋;与2受体的作用是抑 制性的,如血管舒张,胃肠道舒张等。(3)阻断剂:心得安();阿替洛尔(1);丁氧胺(2)第五节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一、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物种共有 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 各级中枢均可完成 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 反射弧较简单、 固定、
16、数量有限 先天就有,无需后天训练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 上经后天训练获得反射弧较复杂、 易变、数量无限 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需要高级中枢参与能更高度地精确适应 内外环境的变化个体特有(一)条件反射的建立消退 1.建立: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2.消退:在不进行强化的条件下,条件刺激转化成了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刺激。 唾液分泌食物中枢兴奋听觉中枢兴奋非条件刺激(食物)无 关 刺 激(铃声)铃声和食物二者反复结合暂时联系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四)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第一信号:现实而具体的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抽象
17、的语言和文字。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一)脑电图的基本的波形频率频率/Hz/Hz8 8131314 14 30300.5 0.5 3 34 4 7 7波幅波幅/V/V20201001005 5 20202020 200200100100 150150特征特征安静安静活动活动睡眠睡眠疲惫疲惫脑电图和皮层诱发电位 觉醒:觉醒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活动有关。睡眠 时相: 正相睡眠(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快波睡眠)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它们之间相互转换。 机制:睡眠不是脑活动的简单抑制,而是一个主动过程。目前认为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其上行通路(上行抑制系统)作用于大脑皮层,与脑干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 意义:正相睡眠有助于生长和体力的恢复;异相睡眠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脑力的恢复.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 胞体 突起:树突 + 轴突神经纤维特异性投射系统组 成功 能 引起特定的感觉 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不引起特定的感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动作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 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 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N元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小棘轮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办公室网络安全培训与医疗信息安全事件预防
- 学社工作计划模板(32篇)
- 区块链技术助力医疗健康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
- 腹盆腔肿瘤的放射治疗
- Unit2-Learning-about-Language-公共课课件(一)
- 作业治疗病例汇报
- 创新型医疗产品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 2025至2031年中国国萃1号功能液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健康饮食与营养补充基础教程
- 医用被服洗涤服务方案
- 蓄水池可行性方案
- 政务服务中心物业服务投标方案
-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青岛海尔纳税筹划课程设计
- 小学动词三单练习
-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调研报告3000字】
- 居民自建桩安装告知书回执
- 教师情绪和压力疏导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解读
- 首件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