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历史文化概述_第1页
临西县历史文化概述_第2页
临西县历史文化概述_第3页
临西县历史文化概述_第4页
临西县历史文化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西县历史文化展览馆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南端,卫运河中游 左岸。西望太行,东瞻岱岳,地处冀鲁平原腹地,是两省四 市七县交界之地。这里历史悠久、文脉丰厚,古代先民在此 繁衍生息,由此孕育了临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今临西县范庄一带即发现有古人 定居。春秋、战汉之际,有古榆阳、古清渊、古清阳为临西 这片土地增光;隋、唐、五代、北宋四代又有古临清、古沙 丘、古永济为临西这片土地添彩。它历史悠久、文脉丰厚, 古代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给后人遗留下诸多文物古迹和 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遗存,真实地反映了历史,还原 了历史,见证了历史。临西县历史文化展览馆共分为五个单元。第一

2、单元 先秦古韵两汉遗风,展现了我县远古文明的成就,以及南 北东西文化在此交汇融合的特点;第二单元唐宋辉煌金元 转折,展现了我县唐宋时期璀璨的历史文化;第三单元明清 繁华运河明珠,全面介绍了明清时期运河岸边的经济繁华; 第四单元玉兰精神 红色文化,展示了玉兰精神已成为我县 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激励着临西人民积极向 上、奋发图强。第五单元智慧结晶非遗传承,展示了我县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先秦古韵两汉遗风考古发现:今临西县范庄遗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即 有古人类在此定居。古代陶窑和一些石斧、蚌镰、原始陶片 以及大面积原始文化层的发现将临西的古代文明推向了 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时

3、期,人们逐水草而居,位 于今尖冢、仓上、吕寨一线的“鳏堤”(传说此堤为“鳏” 所筑)西部,地处高阜,河流纵横,水草丰美,动植物资源 丰富,是古人理想的生活和栖息之地,由此孕育了临西西部 丰富历史遗存和灿烂的远古文明。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在我县境内发现了大规模的汉 代遗存,今临西镇西马鸣堂村东南部有面积达3平方公里的 榆阳古城遗址,据水经注卷九及旧临清县志记载: 淇水又东北迳榆阳城北,汉武帝封太常江德为榆阳国侯;西 部的下堡寺镇和东部简庄、汪江新村一带也见有汉代墓群。诸多出土器物及遗存充分体现了我县战汉时期的古代 风韵。二唐宋辉煌金元转折后赵建平元年(330年)和北魏太和二H 一年(497年)

4、 曾两次置临清县城于临西镇仓上村。两城先后在仓上东一带 理论上存在了 797年。因永济渠的开通,临清城在唐、宋时 期达到了历史上的极盛。2011年2月经考古勘探,证实了隋唐大运河在我县境中 部流过,经尖冢镇、临西镇、吕寨乡3个乡镇、20多个村庄, 从最南端的尖冢村入境,向北由郑楼村出境,绵延19千米。此时的临清城西邻永济渠,是运河上重要的储粮要地和 军事重镇。临清城北城墙、北城门遗址犹存,北城墙残长约 2400米,最宽处为30米,最窄处25米。夯土层明显。城内 主要建筑遗址自南而北主要有:古县衙、钟鼓楼、文庙、奶 奶庙、净域寺等。古城遗址曾出土大量瓷片,宋代六大瓷系, 五大名窑的瓷器品种俱全,

5、这也是运河沟通南北,临清繁荣 的有力佐证。官仓遗址位于临清城西南部。据新唐书记载:“国 家平日聚江淮河南钱帛于彼以瞻北军,谓之天下北库。”等 于是国家设在北方的物资储备中心,唐中期为平叛节度使叛 乱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重要史迹和文物都反映了古临清曾经拥有的辉煌。据清乾隆十四年临清州治载:“净域寺,俗名月洼 寺,去龙潭不远,寺甚古,凡水潦大于寺殿址,正与水齐, 水即增,至存二民国二十三年临清县志记载:“净域寺, 唐时建龙潭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寺庙东侧有一黑龙潭, 传说暴雨期间水涨场高,从不被水淹没,这里是市级文物保 护单位,也是中国传统武术“临清潭腿”的发源地。据武 备志记载:宋太祖建立宋

6、朝初年,在长沙举行全国武术大 会。第一名是赵氏“太祖长拳”,第二名便是昆仑大师研创 的临清潭腿。从此“南拳北腿”的说法便流传至今。在唐、宋临清曾经的繁华过后,由于宋代末年的多次水 灾、战争和永济渠的改道东移,致古临清县城建筑损毁殆尽, 金天会五年(1127年)古临清县治所东移40里迁至原堂邑 县地曹仁镇(今临清市旧县)。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通过 对大运河截弯取直、弃弦走弓,京杭之间缩短行程近800公 里,初步奠定了元代迄今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和格局。三、明清繁华运河明珠明清时期,我域属临清州(明弘治二年临清升为州,清乾隆 四十一年,升为临西直隶州)。临清城因运河漕运而崛起, 成为南北水路要冲,迅速

7、发展成为集商业都会、军事重镇、 仓储要地、手工业中心于一体的大都市。这些文物古迹像运 河西岸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也见证了这里的繁华。陈窑遗址位于东枣园乡陈窑村,因其有便利的运输条件 和优质的莲花土,迅速地发展成为明清时期生产御用贡砖的 “官窑”之一,此烧制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名录,村名也由此而来。现遗址区被农田覆盖,遗址呈长方 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133米。明、清临清御窑业的发展,沟通了南、北文化,也促进 了大江南北的物资交流,从而带来了临清经济、文化的繁荣。 白日,沿卫河两岸车来人往、比肩接踵,柴薪买卖,专有市 场活跃在卫河两岸,异常火爆。运砖、装船的来往车辆如梭。 入夜,

8、沿卫河两岸,烟火缭绕、灯火辉映、人声鼎沸,一派 繁忙景象。八里圈清真寺位于东枣园乡八里圈村,始建于明宣德年 间,回族王姓始祖因运河繁盛在此聚居,形成村落,至今已 有近600年的历史,是邢台市较为古老且保护完整的古寺, 也是冀东、鲁西一带著名的清真寺之一,是研究明清时期建 筑艺术的实物资料。寺内建筑自东往西依次分布如下:寺门、古棚出厦、前 大殿、后殿、拱窑式殿。原占地规模较大,后被民房所占, 现南北、东西各长57.50米,面积3305平方米。主建筑西 大殿面积360余平方米,四周建有南北讲堂及对厅、沐浴室 共计二十一间。后大殿的斗拱木建筑及大殿两侧的雕刻刻工 精湛,代表了古代建筑的较高水平。八里

9、圈清真寺2008年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明清时期,尖冢是临清重要的水陆码头,官府设局派员, 在此查验收税,是当时的经济重镇,百业兴盛。尖冢码头位 于今尖冢扬水站西,绵延3华里多。堤外货场,占地200 余亩。元明时期,大运河上驰胪相继,航运兴盛,清代以 后,漕运更加繁忙,运河上满载木材、煤炭、粮食、棉花、 瓷器、盐、铁、白灰、鸡蛋、山货、石材等货物的船只往 来如棱,络绎不绝。因此,尖冢还建有临清钞关尖冢分关。 在今临西、临清一带一直流传有一京(北京)、二卫(天 津卫)、三尖冢的说法,以形容历史上尖冢镇的重要及其 曾经拥有的繁华。四、红色文化玉兰精神五六十年代,身为东留善固村党支部

10、书记的吕玉兰, 带领全村群众战风沙,斗盐碱,开荒种树,打井修渠,以 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家乡落后的面貌。她所留下的“艰苦奋 斗、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已成为临西人民宝贵的精神财 富和力量源泉,激励着34万临西人民积极向上、奋发图 强。作为革命老区,我县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1942年日军纠集临清、馆陶等13个县的日伪军,于4 月29日围袭摇鞍镇一带的抗日力量。八路军冀南四军分区 政治部,新4旅11团、771团和385旅的一部分官兵,打退 了敌人多次进攻,大部突破重围。战斗中,四军分区司令员 杨宏明、政治部主任孙毅民以身殉国,300余名战士也壮烈 牺牲。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在摇鞍镇乡贺 伍庄

11、村修建了四二九烈士陵园。这是临西县重要的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五智慧结晶非遗传承传统戏剧乱弹产生于明正德与万历年间,因多供帝王观 赏故称“銮坛后随运河流传到临清(今临西),民间俗称 “花腔乱弹”。河北东路乱弹的分布式以临清(今临西)为 中心呈扩散状的。清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攻占临清, 旧时优伶之幸存者多数散居到临清河西(今临西)乡间,故 后来乱弹在临西普及面广、演员阵容强大、戏班多,从而也 就形成了具有临西地域特色的地方戏。2009年,临西乱弹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临西“临清潭腿”始创于唐末宋初时期,至今已有千余 年的历史。创始人为五代时期后周著名将帅昆仑大师,大师

12、身怀绝技并且医术精通,他是将武术同医术共溶一炉,研创 出内外两功并用的拳脚一一潭腿。潭腿的潭字是借用发源地 临清(今临西)龙潭寺的潭字所命名的,故称之为“临清潭 腿”。“临清潭腿”功法奇特,精招实用,变无形象,出奇制 胜,共有拳脚三十余路,器械五十余路。钩、镶、键、带为 本派的主要器械。“拳打三成、脚踢七”是临清派正宗潭腿 特色之一。潭腿是以腿功见长,拳势古朴,功架完整,刚劲 有力,节奏明快,意气相合,精神饱满,动作精悍,招数多 变,攻防迅疾,爆发力强。是中华传统武术的精华,是祖先 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2009年,临西(临清)潭腿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手工空心挂面产自临西尖冢,明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