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及处理办法 (2)_第1页
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及处理办法 (2)_第2页
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及处理办法 (2)_第3页
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及处理办法 (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及处理办法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表现必然会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意外情况是难免的。当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应如何妥善处理呢? 一、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 1.外部干扰型。教室内正在上课,室外一辆汽车呼啸而过,或几只麻雀飞进教室,“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偶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2.教师失误型。教师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引起的。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导致实验结果与事先的讲授并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引起课堂的骚动。  3.学习困扰型。有的教师口齿

2、不清,声音过小;或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听不明白。你看我、我看你,小声议论,这属于学习困扰型。尤其在进行某些有难度的内容教学时,经常出现上述情形。 4.“课堂异动”型。包括:(1)分心型。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教师讲的时间过长,学生听得倦怠;或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得同学哄堂大笑。(2)风头型。一个班难免有几个爱出风头的。如果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或在教师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

3、(3)恶作剧型。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4)纠纷型。教师正在认真上课,突然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二、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以变应变法。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可以采取以变应变的方式。例如特级教师于漪(yi)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牌名,同学们不得其解时,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会意的笑声中,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

4、课,前后只耽误2分钟课堂恢复了正常。          又如老师正讲课,外面突然放起鞭炮,老师停止讲课,让学生做题,5分钟后,鞭炮声停了,学生的题目也做完了。 2.借题发挥法。把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借题发挥做“文章”。一位政治教师也碰到过麻雀飞进教室的情况,他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现,给大家讲“麻雀的冤案”的故事:“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但事后实践表明,麻雀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

5、对人类的危害。”之后,他又以此为题,分析消灭麻雀会破坏生态平衡;同学们反应热烈,兴趣十足。这样,这位教师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现,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课堂中可以根据适当情况做小的调整。       但老师必须注意,借题发挥要围绕所学知识,让学生有所收获,禁止天南海北闲谈,这样浪费学生的时间是一种渎职行为。       3.将错就错法。化学教学中,老师误把“油脂”写成“油酯”,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绝对不行。但如果我们能够“借”错生

6、智,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机智。当发现自己笔误,而学生却没有发现时,立即对学生说:“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写的对吗?能不能把油脂写成油酯呢?脂和酯有何联系?”学生听后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发现了错误,进行了辨析,他们对“脂”和“酯”有了更深的理解。 4.实话实说法。承认自己的失误,实话实说。有一位化学教师课堂实验出现失误,燃烧着的金属钠在充满氯(lv)气的集气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同学们一脸愕然时,化学教师随机应变:“这块金属钠为何燃出黑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全班同学立刻由惊愕变得活跃,一位同学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

7、!”“你说得对!”教师满怀歉意地对大家说:“刚才就是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准备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燃烧下去。请大家想一想,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实验结果证明了大家的预言。当化学教师宣布:“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化学教师坦诚的襟j怀、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5.因势利导法。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挖掘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把学生拉向正轨。曾有学生在粉笔盒里放了一条冬眠的蛇,希望给新接班的女教师一个下马威。但那位教师巧

8、妙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成了积极因素。她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收到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水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勇敢,至少有一定的捕蛇经验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尅,却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很是尴尬第二天早晨,这位教师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粉笔盒里插着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对老师

9、来说,以柔克刚为上策。 6.暂时悬挂(冷处理)法。对教室中发生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方法,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这种方法多用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了争执对立,或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事件时。因为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教师也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带着火气训斥学生,如此“热处理”很容易造成师生对立,弄的老师自己下不了台。有的老师气得一走了之,或者声明某学生不向老师道歉不到该班上课等。近年来我校出现的几起师生冲突事件都是如此造成

10、的。       一位教师上课时,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在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这位教师没有慌张,也没有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中学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好,我们开始上课。”随着教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小王和小张也松开了手。一场“龙虎斗”暂时平息。这种方法既避免了事态的激化,又没有浪费教学时间,体现了这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 7.爱心感化法。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学困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

11、希望得到谅解。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向善的愿望。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的要求”与“尽可能多的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更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8.巧给台阶法。课堂上,对于那些好出风头或恶作剧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给他们台阶下,千万不能闹对立,避免把矛盾扩大。有一位教师上课时刚出现在门口,同学立即向他告状,说小王把沙

12、子撒进了小丽的眼睛。小王矢口否认,小丽则边擦眼泪边嚎啕大哭,整个教室一片混乱。这位教师通过观察,很快做出判断:小王欺负小丽,但小丽的眼里并没有沙子。她大哭只是想借老师的嘴批评小王为自己出气。怎么办?如果当堂查问,势必影响上课。如果不问,小丽则会泣个不停。老师从口袋里掏出手帕,帮小丽擦眼泪:“不要哭,让老师帮你把沙子弄出来。”说着,一本正经地检查小丽的眼睛,并且帮她吹了几下,边吹边问:“还有沙子吗?还痛吗?”“不痛了。”小丽巴不得趁机下台阶。这位教师进一步给她台阶:“不痛就不要哭了。哭鼻子不是坚强的孩子!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下课再说。现在上课。”小丽真的不哭了,教室立即静下来。课进行得很顺利。    9.巧妙暗示法、个别提醒法、重点提问法。这些方法多用在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身上。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可视情况用语言、眼神、手势等作暗示。如果暗示不起作用,教师可换用个别提醒法,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该生身边,或轻轻地摸摸他的头(男教师注意),或轻轻地敲敲他的书本和课桌。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见效,可以尝试重点提问法,通过个别提问,强迫学生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10.停顿休整法。当学生精神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时,教师可暂时停下来,让学生闭目养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