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教研_第1页
立足校本教研_第2页
立足校本教研_第3页
立足校本教研_第4页
立足校本教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足校本教研,促师生共同成长小学语文学科校本教研活动方式的研究长安镇锦厦小学 陈美春一、课题现状背景分析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生发的自觉主动的教研活动的积极肯定,是新课程健康推进的需要。我国的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教育的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文化都提出了深刻的变革要求。(1)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中介转化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自主地对教学做决断、进行反思,即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有自觉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帮助教师具备自主进行教学和研究的能力。(2)新课程也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

2、程要求学校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应该是教师由新手变成专家、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场所,应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通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能够促使学校建立新秩序,使学校创造一种有利于每个教师发展的氛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研讨、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我校是一间有着70年历史的古朴老校,它沉淀着浓郁的文化,塑造了“团结协作,敢于拼搏,永不服输”的学校精神。1999年,现任校长李瑞贞回到这个曾经是她母校的学校后,营造了民主、和谐、宽容、团结互助、扎扎实实、讲究奉献的氛围。更是使这种学校精神不断闪光。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校长深刻认

3、识到校本教研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及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亲自挂帅,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1、制定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2004年分别制定了锦厦小学代课教师享受同等级公办教师待遇条例,锦厦小学评选名师条例、教师学历进行学费、书费全部报销条例,通过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不但调动代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稳定了整个教师队伍,使一批优秀教学科研骨干茁壮成长;通过塑造学校名师推进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由点到面,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2、教研经费保证。学校投入校本教研的经费每年近三万元,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和外出专业务学习,提升了教

4、师的教学科研理论水平。3、校长亲自主持多个研究课题,指导各学科课题开展,参与各科组业务学习,在全校上下掀起教研热潮,也使语文科组成为这股热潮的排头兵。正是这种文化、精神、教研氛围的三结合,造就了一支锐意进取、蓬勃向上、互帮互助的生力军语文学科。在语文科组里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不管是骨干教师,还是正在成长中的老师,都有一股好学向上、不怕苦的拼劲;乐于奉献而毫无怨言;互帮互学而毫无保留;不断探索,取得成绩而毫不骄傲,形成了语文科组特有的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使得全科组上下表现出一人出课众人帮;新老教师主动结对;外出学习体会共同交流;同年级教师自觉研讨等教研风气。这种团队精神使得语文科组教师

5、素质不断提高。13名教师中,本科学历12名,专科学历1名。其中,高级教师6名,“长安镇十大名师”、长安镇语文学科骨干各一名(校名师)。陈美春主任曾参加东莞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东莞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学习,是东莞市小学语文首届教育研究会成员,东莞市小学语文试题组成员;科长王晓娜老师参加东莞市“名班主任”培训。高素质的队伍,良好的环境为语文科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成长的沃土。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一)选准校本教研突破口,在阅读教学改革中成长校本教研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只有持续地关注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才能使教师得到延续性的提高

6、,逐渐形成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我校语文科组选准了阅读教学作为开展校本教研的突破口,在改革中恪守这个信条:不管在阅读教学的改革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语文的真谛是什么?语文课堂的命脉是什么?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学生要学会的又是什么?”无论是什么样的改革,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 带着这种信念和责任从1995年开始大胆进行阅读教学改革,开始校本教研之路。1995年,进行富有本校特色的语言情境教学法的研究。1998年,进行“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课堂教学试验。2000年,进行师生角色“互位”阅读

7、教学模式的试验。2002年,进行搭建三平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题研究。2004年,开展了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单元整组备课的研究。这些宝贵的探索路程,使得我们对阅读教学,特别是对目前所探讨的“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这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做法:语文课堂是一个生命历经的课堂,而文本是历经生命的土壤,远离“土壤”,何来生命?只有带着孩子走进文本,才能感受情的感动,理的感悟。语文学科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只有在老师热情洋溢的或启发、或激励或小结的语言中,把朗读、感悟、想象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上出语文的味道,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适当的拓展,提升了情感,丰满了形象

8、,延伸了文本。在阅读教学的改革中我们得出了以上的思考,又带着这种思考再次走进阅读教学,形成了我校目前阅读教学的特色让语文课堂流淌真情;让语文课堂富有深度;让语文课堂走向厚实。1、让语文课堂流淌真情一直以来,真情课堂成为了我校阅读教学的特色。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感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语文教学要让情感复原,让感情流淌,让语文课堂充溢真情。(1)教师充满激情,使课堂流淌真情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吹奏的一池春水,它是流动的、活泼的;孩子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

9、,才能点燃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有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那么,激情从哪里来?“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先有情,学生才会被激情。在阅读教学中,要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必须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要深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地感受课文,进入角色,将文章中的意与自己的情感流露于举手投足之中,洋溢在言辞之间,深入学生心田,润物于无声。这样,对文本的解读无论是品读、启发、点拨、还是想象、拓展,教师才能充满激情,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动了课堂的空气,吹醒了沉睡的心灵,吹开了原野的花草。教师的激情还要来自于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

10、让我们拥有更宽广敏锐的心灵,而拥有了宽广敏锐的心灵,才能使我们常常感动,常常饱含进取的激情,使语文课堂流淌真情。(2)课堂巧设情境,使课堂流淌真情教师的激情使课堂流淌着真情,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激荡着真情。我校从1995年开始进行富有本校特色的语言情境教学法的研究,利用语文教师语言能力比较强的优势,把语言情境和音乐、画面情境紧紧相融,唤起学生的兴趣,串起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的纽带。 2、让语文课堂具有深度一直以来,深度课堂成为我校阅读教学最高境界的追求。我们追寻文本内在情感的深度,我们追寻学生情感体验、思维品质发展的深度。(1)以学案带问题和思考走进课堂,使课堂具有深度过去,许多老师认为在学习新

11、课前,学生就要如同一张白纸,只有经过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之后,才能涂抹缤纷的色彩。我们并不同意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深深地思考走进课堂,对文本的感悟就不是初次而是第二次;要感悟的内容就是学生所想而难以感悟的,这不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吗?而解决重难点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深刻感悟的过程。怎样才能对文本内在情感挖掘深,使学生感悟文本深,最终让语文课堂富有深度呢?我校的一种特色做法是通过学案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课堂,潜入文本中,深刻感悟。(如小珊迪预习学案)老师的话: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王二小、张嘎子、卖火柴的小女孩吗?相信这一个个同龄孩子的鲜活形象一定深深地刻在你们的脑

12、海里。今天,一个叫小珊迪的孩子又要走进我们当中,请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小珊迪和这些孩子又有什么不同呢?一、快乐学习1、 字典老师、爸爸妈妈可是你的好帮手,请在他们的帮助下读准字音。2、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为你打分。(家长填写:得分 ) 3、课文一定有许多你喜欢的句子,请摘抄几句。 二、我读我感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简单地写一写。 三、大胆质疑老师,我想问 在与爸爸妈妈分享朗读快乐;在摘录、笔谈间感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文本有了理性的思考,而且,思维的火花汇集成了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小珊迪在饱受饥寒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把钱还给那位先生?小珊迪的什么美好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

13、?带着理性的思考,带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在感悟、朗读、想象中细致品味,深刻感悟。(2)以感悟、朗读、想象细品文本,使课堂具有深度文本是历经生命的土壤,只有潜入文本深刻地感悟,才能让学生在触摸语言,感受语言,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挖掘文本深刻的内涵,使课堂具有深度。潜入文本要通过抓住最能表达作者情感,体现人物形象,感受事物特点等的重点词、句、段,把理解、感悟、想象结合在一起,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品读中想象。一夜的工作一课的文本内涵是要挖掘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的品质,如何透过“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

14、已。”这句看似简单的句子所蕴涵总理生活简朴的品格,感受一代伟人的不平凡呢?【初次感悟】抓住重点词 “极其”进行体会【首次想象】这宫殿式的房子曾经住着谁?猜想房间里会有什么?【第一层次朗读】今天,这个宫殿式的房子成了总理的办公室,你看到了什么?(首次想象是为了通过对比激发情感,进行第一层次的朗读,二者的结合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从“极其”感悟总理的品格。)【第二次想象】以你的经验,总理的办公室会有什么?【第二层次朗读】但是,一个堂堂大国的总理的办公室却只有【深刻感悟】现在,你感受到极其不简单的是什么?【第三层次朗读】整体回归,动情朗读(如此潜入文本,抓住文本的点睛文字,把感悟、朗读、想象结合在一起细

15、致品味。办公室陈设的简单就与一个泱泱大国总理的身份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升华了总理的形象,总理的品格。这样的课堂怎不具有深度呢!)(3)以挖掘文本的空白地带引发想象,使课堂具有深度所谓的文本空白地带,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实际上是留下了需要我们仔细体味的空白处。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文本的空白地带,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中的空白处进行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发掘出文章蕴含的人物内在美,从而使课堂具有深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浸透了父亲对孩子的血泪情,沉

16、甸甸的爱,如何让这一曲血泪亲情不断升华。笔者挖掘了文本的一个空白地带:在这漫长的36小时中,到底发生了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在学生的想象中,残余的断壁在父亲身边轰然倒下;一具孩子的尸体让父亲突然停止呼吸,内心抽搐孩子们想象中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使疯狂挖掘着废墟的父亲形象更加高大;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了这血泪的父爱。如果说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曲血泪亲情的赞歌,那么,小珊迪就是一部诚实与善良品格的颂歌。笔者挖掘了“小珊迪叫弟弟小利比去还钱”这部分内容的空白地带,首先,在悲凉的音乐中拉开了小珊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画面。随后,教师深情地引导:“小珊迪被马车撞倒了,轧断了两条腿,被人抬回了家,躺在床上痛苦

17、地呻吟着,小利比看到了这样的惨状,会说什么,哥哥又是怎样叫他去换钱的,帮助作者把他们之间的对话补充出来。可找你的一个好伙伴一起表演。”结果,无字的语言化作了灵肉交融的语言,化作真真切切的表演,那样催人泪下,诚实、善良的小珊迪被演绎得栩栩如生,在场听课的老师禁不住在泪眼中鼓起了掌。还有什么不能感动孩子的心灵,还有什么不能让孩子越来越深地走进文本描绘的境界?无疑质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地带引发学生的想象,能使学生在想象和创造中对文本的体会更加深刻,使课堂具有深度。3、让语文课堂走向厚实一直以来,厚实课堂成为我校阅读教学的永久积淀。在紧紧扣住文本,让学生通过感悟、体会、欣赏、评价与文本不断对话,激

18、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教师常常补充鲜活的内容;时时将孩子们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天地,使语文课堂走向了厚实。(1)在文本中生成拓展内容,使课堂因延伸而丰满在教学设计的后续部分我们可以对文本情感或内容进行延伸,使人物形象因延伸而丰满,使课堂因拓展而厚实。如:执教小珊迪一课时,在深刻感受了小珊迪美好的内心后,以教师自作的一首诗升华主题:“你就要走了,在那大雪飘飞的冬天,/将带着那双被轧断的双腿,/带着弟弟伤心的眼泪/风雪夹杂着低吟,/轻轻地轻轻地哭诉。/你真的走了,在那大雪飘飞的冬天,/带走了瘦弱的身躯,/留下了诚实的心灵。/呼啸的风说:我会把你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纷飞的雪说:我会给孩子们如你般洁净的心

19、灵。” 这种来自于学生身边老师的真情感受怎不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也有了一种要说冲动,老师顺势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说话训练:“小珊迪就这样走了,我永远忘不了他,忘不了”如此适度、适时的巧妙拓展,使小珊迪这个人物的形象在延伸中更加丰满,文本更加厚实起来。(2)从文本中牵引拓展内容,使课堂因延伸而厚实我校的语文研究特色之一学案,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引领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自主阅读,让学生走向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拓展学案)老师的话:秋天是多么的美好,它五彩缤纷,它美妙动听;它充满诗意,它满载丰收多少人用心去歌唱它,多少人用笔去描绘它。就让我们用自己的

20、全心去细细地品读下面的每一句,每一篇。要求:1、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2、能基本理解意思。3、有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推荐篇目:诗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散文、记叙文:秋天的美秋天的颜色,秋天的声音啊!,美丽的秋天阅后要求:回到课堂,互相交流读书感受。“老师的话” 像催趣剂,似指航灯,指引着孩子们在秋的文海中自由地翱翔,细细地品味;堂上的真情互动,情感火花的相互碰撞,让由教材牵引的拓展内容构筑了文本的厚重,课堂的厚实。(二)启动“名师工程”,在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中成长十年阅读教学的改革历程,成就了业务素质比较高,好学乐学,不断反思、进取的语文科组,也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于是,我们在思考:以一种怎

21、样的校本培训形式,推动骨干教师向名师、专家型转化;促进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推进语文教学的改革?2004年我校通过锦厦小学评选名师条例开始启动了名师工程,目前,全校共有名师4名,其中,语文科组有陈美春、王晓娜两位老师。名师系列活动主要体现在“研究一个科研专题,上一堂引路课,开展一次学术专题讲座,带出一名徒弟”的“四个一”活动。1、“名师”培养的标准完善健全的评选体制锦厦小学评选名师条例 2004、6塑造学校名师是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工程之一,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将推进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的提高;促使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由点到面,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在不断的思考实践完善的过程

22、中,制定了健全的本校名师评选条例,为校本“名师”的培养确立了标准。职业道德要求思德高尚,成为教师的楷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校如家;依法执教,热爱学生。教育观念能深刻领悟新一轮基础教育的内涵;基本了解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历程;熟读学科课标,紧跟课程改革步伐。教学水平1、能随时上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2、课堂教学水平高,教学已形成个人特色,成为学科带头人。3、学生学习成绩良好。科研水平1、能指导本学科、本级部或结对子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互学对象在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有较大的进步。2、在镇、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成果。或有一定数量的论文、成果在镇、市级获奖。3、积极参与学校或市、省立项课题

23、的实验,有个人实验课题或子课题。4、有协调、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课题的立项、开展、结题)5、能独立承担校关于教学、科研的专题讲座。学识水平学识较为渊博,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达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备注1、 每年评选一次,不确定评选人数,旨在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 名教师每年补贴1200元,按学期发放。3、 名教师每学期要向全体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上一节全校引路课;带一名年青教师,制定好师徒帮带计划。4、 每三年将对名教师进行复评。2、“名师”实践的舞台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系列活动一】:主持科研课题,走科研促教之路。我们都知道“科研促进教学”的道理,但是,科研工作要真正立足于教学,促进

24、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科研要有实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一种方法是发挥校名师引航灯的作用,因为,名教师有捕捉教育最新信息的敏锐目光,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一人主持一个科研课题,可以带动一批教师参与课题研究。2004年以来语文科组三位名教师主持了在趣味中大量识字构建和实施小学高年级“个性化阅读体系”的探索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单元整组备课等课题,带领科组全体语文教师立足课堂、扎实研究,使趣味中大量识字的研究,为学生的广泛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个性化阅读”的研究更是使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量、阅读品质大幅度提高;“单元整组备课”加强了教材、教学的整合,减少了头绪,

25、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另外,从上学期开始我校还建立了“个人科研课题实验记录袋”,倡导老师们人人有课题。老师们在名师的帮助下,从小处入手,确立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或困惑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使课题的研究确实能促进教育教学。【系列活动二】:课例引路,发挥引航作用探索的路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带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迷茫和困难;带着课题提出的问题,名教师为全体老师上引路课。因此,我校每学期的名师引路课不是定位在展现个人教学风格,突出个人教学技能的层次上。而是表现在探索一种课型的较好学习方式。思考本科组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提供方向。就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提供导向作用等,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

26、示范课。两年来,语文科组名教师执教的6个课例都为全体语文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系列活动三】:开展专题讲座,营造学术氛围针对名师引路课,我们组织科组教师进行评课,深入研讨,把我们的思考、做法、以及今后的设想在畅所欲言中相互碰撞,不断上升成理论,由名教师做专题讲座,进行理论的洗礼。如:针对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学存在人文性强,工具性淡化;过分追求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缺乏教师指导的低效率教学课堂形式,专门做了追寻朴实、创新课堂的讲座。为了让教师们对目前的作文教学有新的认识,抓住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该怎么走这个话题,为“如何指导习作”这个教学难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方法。

27、通过如何抓住文本,适当拓展,追寻语文的生命化教育的讲座,为在改革中存在困惑的语文老师再次指引了明确的方向。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专门开设了“课题申报专题讲座”。(5)针对困扰教师的学业后进生的教育问题,进行谈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的专题讲座。(6)教学反思的撰写为老师们自我反思教学,不断探索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两年时间来,本科组名教师共做了6个讲座,带动了语文科组的学术研究氛围,使语文科组善于反思、敢于创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学术气氛不断形成。【系列活动四】:进行师徒结对,培养教学新秀。“带一名好徒弟。” 是对名师们提出的重要要求。如何使拜师学艺活动落到实处,真正调

28、动本校名师资源,促使年青教师尽快成长起来?(1)开放师傅的课堂,为年青教师提供最直接、丰富的学习课堂。年青教师可以随时进入名师的课堂听课,和师傅共同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降低了常见的年青教师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走弯路的现象。(2)走进徒弟的课堂。第一种方法是师徒共同备课后,带着期待走进徒弟的课堂。这种研讨形式的目的是检测徒弟的实际课堂操作能力,针对教学各环节的优缺点进行优化和改进。第二种方法是不定时走进徒弟的课堂,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可以真实地把握徒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3)给徒弟压担子,师傅背后扶一把。给徒弟适当承担校级、镇级公开课或比赛课,师傅在徒弟选定课题的基础上,和徒弟一块研

29、究教材,收集资料,设计教案、课件脚本,制作简单课件,甚至亲自示范,然后由徒弟走上课堂,让他们在一次次磨砺中,快速成长。(4)师徒同上“精彩一课”。学校搭建了展示平台,开展徒弟上课,师傅评课的“精彩一课”比赛,既展示师徒个人风采,又体现师徒合作效果。三、创新表现1、利用优势,选准突破口,开辟出学科校本教研的新天地。以阅读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突破口,充分发挥了本科组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优势,自然带动了各项为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如: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学术研讨、各种教学活动、校外学习等),使阅读教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开辟出学科校本教研的新天地,促进师生不断成长。2、以完善健全的评选体制

30、,确立名师培养的标准。从“职业道德要求、教育观念、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识水平”五方面较全面地评选学校名师,既体现了学校对名师的较高要求,为任何一名普通教师向骨干教师、名师的成长指引了方向,又激励了部分教师努力向名师靠拢。3、以切合实际的“四个一”活动,推进了“名师工程”的实施。 “研究一个科研专题,上一堂引路课,开展一次学术专题讲座,带出一名徒弟”的“四个一”活动是在结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的,其实施方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与创新。(1)随时开放师傅的课堂,打破了只有大师才敢尝试的做法,给校名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年青教师提供最直接、丰富的学习课堂。(2)把教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的经

31、验以课题研究、课例引路、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探讨,突出了教学科研的实效性。 四、效果表现我校语文科组十年来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现了“师生同步发展”的目标。近几年来,8名教师参加过国家、省、市、镇举行的教师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6人;获国家、省、市、镇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几十篇;教学设计、案例设计获国家、省、市、镇一、二、三等奖十几余篇;教学科研成果两项获市二、三等奖,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促进了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更重要的是教研促进了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近几年毕业班语文检测中,我校都位居镇前列。教研还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我校学生大多表现出敢于自我表现,乐于表达,自主参与的精神风

32、貌。学生在参加镇现场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均取得一、二等奖;特别是2004年4月,我校沈小专同学在参加东莞市小学生现场电脑作文比赛中一举夺魁。2007年9月,我校三名学生参加长安镇举行的“阳光下的阅读”现场作文比赛独领风骚,将代表长安镇参加东莞市十月份举行的读书节中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2006年,学校被评为东莞市语文校本教研基地。2007年被评为东莞市小学语文先进科研组。(见下表)1、提高了学生的素养(1)培养了语感,提高了朗读水平。见20052006学年第一、二学期全校口头考试的朗读结果对比。学 期参加人数流畅、有感情A基本流畅、较有感情B不流畅、读错较多C第一学期6034877640第二学期

33、6035463918备注第一学期优秀率为80.8%,第二学期为90.5%,较差率对比为6.6%、3%。(2)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提高了阅读水平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四(1)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人均18000字。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校期末奖品中,仅书籍数量就为597本,人均0.96本。书籍种类有名人传记、自然科学、幽默与笑话、脑筋急转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校期末奖品中,书籍数量增加为785本,人均1.27本。书籍种类除上学期的一部分外,还增设了数学趣味书籍、文学常识类书籍、长篇小说等等。中高年级学生读书笔记篇数每周人均2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不

34、断提高。(见下表)六(1)班阅读速度、质量逐年对比表(以六百字难易适中文章为例)训练内容 准学 确生 率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归纳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意图阅读时间分钟归纳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意图阅读时间分钟归纳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意图阅读时间分钟优生60%50%1085%78%798%90%5中等生35%36%1068%55%785%70%5差生15%10%1050%37%760%52%5同时,学生还大量地阅读和背诵优秀古诗、名篇佳作、格言警句、对联等等。阅读和背诵的过程是一个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提高了语文 素养。(3)提高了语文成绩。近三年毕业班语文考试成绩都名列镇前茅,合格

35、率、优秀率均高于市对市一级学校的要求。20052007三年来毕业班语文成绩统计表 年度班别2005年2006年2007年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六(1)92.2100%100%92.4100%100%921100%925%六(2)90.1100%95.1%90.9100%91.1%931100%964%2、提升了教师的素质在扎实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优秀率达95%。在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四年来语文教师教学科研获奖情况一览表一、科 研 成 果 类获奖时间获奖者内 容级别等次授予单位200312陈美春搭建

36、三平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市级二等奖东莞市教育局2004.12.刘志琳建构主义理念下小学语文单元整组备课的实践探索镇级三等奖长安镇科教办20065陈美春徐肖华领会新课标精神,于乐学中大量识字市级三等奖东莞市教育局20065陈美春徐肖华在乐学中提高小学生识字量的研究市级三等奖东莞市教育局200612陈美春立足校本教研,促师生共同成长镇级一等长安镇科教办200612王晓娜让个性在阅读中飞扬构建小学高年级“个性化阅读体系”的实践探索镇级一等长安镇科教办二、教 学 论 文 类获奖时间获奖者论文题目级别等次授予单位200312陈美春刘志琳搭建三平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市级镇级一等奖东莞市教育局长安镇

37、文教办200312刘志琳基于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单元整组备课市级一等奖东莞市教育局200312王晓娜让个性在阅读中飞扬市级一等奖东莞市教育局200312戴丽萍叩开课外阅读的门户,还孩子一片阅读的晴空市级二等奖东莞市教育局20043陈美春徐肖华领会新课标准精神,激发兴趣大量识字刊登在人教版试教通讯第八期国家级发表20043刘志琳文章千言万语道“利是” 发表在广东教学报省级发表20046刘志琳网络环境下的大阅读教学研究镇级一等奖长安镇科教办2004.12陈美春发挥学案导学多重功能,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镇级一等奖长安镇科教办2004.12徐肖华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案例反思镇级二等奖长安镇科教办2004.1

38、2戴莉萍三情和谐统一,演绎语文情的魅力镇级二等奖长安镇科教办2004.12王晓娜教师巧用发展性评价语言于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市级一等奖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市小学语文教研会2004.12徐肖华呵护童心,渗透人文精神市级二等奖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市小学语文教研会2004.12陈美春发挥学案多重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市级三等奖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市小学语文教研会2004.12戴莉萍三情和谐统一,演绎语文情的魅力市级三等奖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市小学语文教研会2004.12刘志琳巧用网络信息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市级三等奖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市小学语文教研会2004.12陈美春搭建三平台,提高小

39、学生的语文素养省级优秀奖广东省教育学会2005.3何永群在生活中感受识字乐趣,培养识字能力一等奖北京文理畅想文化教育研究中心2005.6王晓娜教师巧用发展性评价语言于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省级三等奖广东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2005.8陈美春徐肖华领会新课标精神,于乐学中大量识字市级二等奖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东莞市小学语文教研室20058戴莉萍精心预设,生成精彩串串市级三等奖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东莞市小学语文教研室20056刘志琳竞争加民主,给学生一个人性化发展空间省级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200512王晓娜构建“个性化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品尝课外阅读的乐趣镇级一等奖长安镇科教办长安镇教育学会200512刘德华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提高后进生质疑解疑的能力镇级三等奖长安镇科教办长安镇教育学会20063钟晓雯用爱滋润孩子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